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护理中的应用,脑病科周莉,中医护理技术的来源中医护理技术中医传统特色疗法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民间疗法”或称为“中医适宜技术”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中医护理技术的来源,古代人发明了砭石和石针等作为医疗工具砭,以石刺病曰砭。因之名其石曰砭石。”山海经:“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针。”金属针具即从砭石发展而来,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中医护理技术的来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传统特色疗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古书五十二病方记载的外治法有敷药、药浴、熏蒸、按摩、熨、砭、灸、腐蚀及多种手术。.黄帝内经系统确立了传统外治法的治疗原则,提出针、灸、砭、按摩、熨贴、敷药等外治法。,中医护理技术的分类,针法类灸法类手法类外治疗法内服法,中医护理技术的分类,针法类包含体针疗法、放血疗法、头针疗法、耳针疗法、足针疗法、腕踝针疗法、梅花针疗法、火针疗法、电针疗法、穴位疗法、针刀疗法等。,中医护理技术的分类,.灸法类“灸”是指艾灸,艾灸疗法简称灸法.直接灸:瘢痕灸,无瘢痕灸。.间接灸:隔姜灸、隔盐灸等。,中医护理技术的分类,.手法类:包括头部按摩、足底按摩、踩跷疗法、整脊疗法、捏脊疗法、背脊疗法、按摩疗法、拨筋疗法、护肾疗法、按揉涌泉穴、小儿推拿疗法、点穴疗法等。,中医护理技术的分类,.外治疗法:包括刮痧疗法、灌肠疗法、火罐疗法、竹罐疗法、药摩疗法、天灸疗法、熏洗疗法、药浴疗法、香薰疗法、火熨疗法、盐熨疗法、芳香疗法、外敷疗法、膏药疗法、中药蜡疗、敷脐疗法、蜂针疗法等。,中医护理技术的特点,.“简、便、效、廉”.以中医理论为依据.与现代护理手段相结合与现代治疗设备相结合,中风病诊断,.中医诊断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进行诊断:.西医诊断参照第六版中医内科学以及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版)进行诊断。,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意识障碍昏(二)半身不遂瘫、麻(三)眩晕(四)痰多息促(五)高热(六)二便失禁(七)便秘(八)语言蹇涩蹇(九)吞咽困难歪(十)心烦失眠(十一)自汗,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护理中的应用,(一)意识障碍.醒脑开窍药枕:借中药之辛散香窜挥发性而有机刺激头部腧穴如风池、风府、哑门、大椎等,从而达到醒脑开窍,补脑安神作用。.痰声漉漉者及时吸痰,使用化痰中成药雾化吸入。.神昏高热者可强刺激人中、百会或三棱针点刺十井穴放血。,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护理中的应用,(一)意识障碍.遵医嘱取藿香、佩兰、金银花、荷叶等煎煮后做口腔护理。.阳闭患者病室应安静、凉爽、光线偏暗、温度不宜过高:脱证患者安置于监护病房,必要时设专人护理。.遵医嘱鼻饲醒脑开窍药物。,醒脑开窍药枕,.平肝潜阳、宁心安神、化瘀通络、醒脑明目夏枯草、淡竹叶、野菊花、木香、决明子、半夏、蔓荆子、桑叶、薄荷、川芎、白芍、红花、丹参、晚蚕砂、生石膏、磁石.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一丹参、乳香、没药、五灵脂、川芎、羌活、当归、赤芍、菖蒲.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白芷、川芎、威灵仙、红花、菊花、姜黄、透骨草、川草乌、川椒、淡竹叶,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护理中的应用,.(二)半身不遂.患肢局部熏洗或溻渍:消肿舒筋汤是2009年脑病科在护理部领导下开展的的护理科研课题,该熏洗方针对肢体痉挛萎缩、疼痛及肿胀肢体进行熏洗,疗效显著,获得随州市科技进步奖。,消肿舒经汤,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护理中的应用,(二)半身不遂.穴位热熨:主穴选用内关、印堂、三阴交,辅穴选极泉、尺泽、委中、风池、完骨、天柱。适用于肢体拘挛、疼痛。.拔罐疗法:上肢取穴肩井、肩髃、曲池、手三里等穴。下肢取穴髀关、风市、承扶、伏兔、血海、足三里、三阴交、昆仑、解溪等穴。适用于肢体萎缩、关节疼痛。,穴位热熨五子散一紫苏子、白芥子、菟丝子、莱菔子、吴茱萸,穴位热熨,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护理中的应用,(二)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艾灸治疗:上肢可取双侧肩髃、曲池、臂膈、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可取环跳、髀关、风市、梁丘、阳陵泉、承山、丰隆、悬钟、三阴交、解溪、太冲、昆仑等。适用于肢体挛缩,肌肉萎缩。,艾灸,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护理中的应用,(三)眩晕头痛.穴位敷贴疗法:取吴茱萸末20克,肉桂2克,醋适量调匀,拍成2饼,敷于双足涌泉穴,外用保鲜材料包裹,用纱布固定,1日1换。适用于气虚血瘀引起的眩晕头痛。药枕:将决明子、菊花各1000克,共研粗末,装入枕芯,令病人枕之,以清肝明目。适用于肝阳暴亢引起的眩晕头痛。,穴位敷贴,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护理中的应用,(三)眩晕头痛.穴位按摩:适用于风痰阻络,阴虚风动引起的眩晕头痛。取穴百会、太阳、风池、内关、曲池等,每日45次,每次30分钟。.耳穴埋豆:取穴神门、肝、脾、肾、心、交感等穴,每日按压3-5次,每次3分钟,隔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护理中的应用,.(四)痰多息促.循经拍背法:采用多频震动排痰机进行操作,排痰时,沿脊柱两侧膀胱经,由下往上轻扣,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根据痰液的多少增加力度、时间、次数。.穴位贴敷:取穴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多频震动排痰,多频震动排痰,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护理中的应用,(五)高热物理降温:中药擦浴(荆芥、薄荷熬汁)、头部冷敷(冰枕、冰帽)等方法。穴位按摩或刮痧:取穴大椎、合谷、曲池等。,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护理中的应用,(六)二便失禁艾条灸:适用于气虚及元气衰败所致的二便失禁,取穴神阙、气海、关元、百会、足三里。穴位按摩:适用于气虚及元气衰败所致的二便失禁,取穴肾俞、八體穴、足三里、天枢等。耳穴埋豆:主穴:大肠、小肠、胃、脾,配穴:交感、神门。,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护理中的应用,(七)便秘穴位按摩: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腹胀者加涌泉,用揉法。腹部按摩:取平卧位,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揉腹部。以腹内有热感为宜,每次20-30周。每日2-3次。耳穴埋豆:主穴:大肠、直肠、三焦、脾、皮质下。配穴小肠、肺。,神阙穴艾灸、敷贴,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护理中的应用,(七)便秘艾条温和灸:脾弱气虚者选穴:脾俞、气海、太白、三阴交、足三里。肠道气秘者选穴:太冲、大敦、天枢。脾肾阳虚者选穴:肾俞、大钟、关元、太溪。阴虚肠燥者选穴:大肠俞、天枢、支沟、巨虚。于腹部施回旋炙,每次20分钟。葱白敷脐,必要时遵医嘱可给番泻叶5克泡水饮服或大黄煎液灌肠。适用于腑实便秘。,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护理中的应用,(八)语言蹇涩穴位按摩:取廉泉、哑门、承浆、大椎等穴。,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护理中的应用,(九)饮水呛咳针灸刺激廉泉,哑门,承浆,大椎等穴。加强舌体及口腔肌肉的按摩。耳穴埋豆:神门、肝、肾、胃、喷门、咽喉、皮质下。,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护理中的应用,(十)心烦失眠穴位按摩:阴虚风动引起的心烦失眠,睡前予开天门(推上星、推头维、抹眉、梳太阳经、叩百会、揉太阳穴、按风池);肝肾亏虚引起的心烦失眠,捏脊(督脉的腧穴);肝阳暴亢者按摩手上肺经的尺泽穴以泄肺热促睡眠或按摩足底涌泉穴。,头部按摩穴位图示,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护理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庭寄宿合同范本
- 熟人转让店铺合同范本
- 房屋债权质押合同范本
- 托运车辆合同范本简单
- 正规租房合同范本Pdf
- 国际失踪儿童日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 人教PEP版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3PartB第三课时教学课件完整版
- 中建工程合同范本
- 交通保险合同范本
- 聘请婴儿保姆合同范本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 《公因数和公倍数》练习题
- 新能源汽车租赁市场发展方案
- 2024年叉车司机N1特种作业证初审取证(安徽)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货架回收合同范例
- (2024年)中国传统文化介绍课件
- 《曹冲称象课件》课件
- 【MOOC】宇宙简史-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餐厅经营管理方案 餐厅的经营与管理计划
- 公民基本权利课件
- 深度学习及自动驾驶应用 课件 第1、2章 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概述、深度学习基础
- 糖尿病诊治发展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