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未来时间知觉、年龄和社会目标的关系研究.pdf_第1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未来时间知觉、年龄和社会目标的关系研究.pdf_第2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未来时间知觉、年龄和社会目标的关系研究.pdf_第3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未来时间知觉、年龄和社会目标的关系研究.pdf_第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未来时间知觉、年龄和社会目标的关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 届研 究生硕士学位 论文 学校代码 : 10269 学号 : 51060103026 单束呼托术带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 未来 时间知觉 、年龄和社会 目标 的关系研 究 院系: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研 究 方 向:一生发展 指 导 教 师:陈 国 鹏教授 硕士研究生:韩冰 2009 年 5 月完成 中国 上海 2 0 0 9 d issertatio n o f master d egree u niv ersity c ode : 1 0269 s tud ent n o : 5 1 0 6 0 10 3 0 2 6 五a s t 以 i n a 灿 , 汀 习n触 凉 勺 socioem otional selectivit y t heor y : ar esear ch o n f u tu re tim e p ersp eetiv e , a g e, s o cial g o als an d t h eir r elatio n sh ip d ep artm en t: m ajor: r e search a rea : s u p erv iso r: c an d id ate :h a n b in g may 2 0 0 9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 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 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 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作 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 明 本人完全 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 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学 校有权保 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 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 出版. 保 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并毕导 师 签 名 : 日 期: 卿 7、 、 日期: , (。 盏述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 姓 名 名职称 称单位 位备注 注 李李 晓交 交 日门门 今 韵 林难 难县 年年 散 散 散 徽 徽 徽 徽 , , ,备 备榔报 报货命 仲 荞 雌 雌, ,不 不正! 司 司 司 司 司 司 , 子 踢干干副枷掩 掩罕东 汁 尧 雌 论文摘要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soeioem otional selectivi ty th eo砂,简称为 sst ) 是毕生 发展心理学领域 中的一个较新的理论 。从本质上讲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可 以算一 个动机 理论 。与过去许 多动机理论 的着眼点不 同,它更 多地关注影响社会 目标选 择 的因素 ,探求其与社会 目标之 间的关系,以此来解释个体 的行 为,并在此基础 上做 出准确 的预测 。 该理论试 图在 时间知觉和社会 目标上,找寻到某种合理 的关系 。它认为,在 认知层面上对时间所作 的判 断 (co娜 ti ve appra i sal of ti m e) 能帮助人们在长期与 短期 目标之 间找到平衡 。当人们觉得 时间非常宽裕 时,他们更多地关注未来导 向 的 目 标( 允奴 此一 。 ri en t ed goals ) , 倾 向 于 选 择 与 知 识 追 寻 相 关 的 目 标 (枷 。 wl edge一 re l ated go al s ); 而 当人们认为时 间非常有 限时 ,他们则会更 多地 关 注现 时导 向的 目标 (presen t 一 。 ri en t ed goais),包括注重 当下 的感受 、追寻生命 的 真谛 、体验情感上的满足感 。简言之 ,即,人们对 时间的评估 ,直接影响社会 目 标选择 。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认为 , 驱使人们行动 的 目标有两类 :一类 为知识追寻 目标 , 一类 为情感控制 目标 。所谓知识追寻 目标 ,即是指 以获得知识为 目的的动机 ; 而 所谓情感控制 目标 ,则是 旨在控制纷繁的情绪状态 。在 日常生活 中,二者 时常处 于相互竞争的状态 。 本研 究在对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及其相关概念 、研 究方法 、国内外研究现状进 行评述 的基础上 ,测量 了成年被试未来 时间知觉 的水平 ;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 , 探索 出社会 目标选择 的因子 ; 并初步探讨 了未来 时间知觉 、年龄与社会 目标选择 之 间的关 系 。结论如下 : (l) 年龄与未来 时间知觉呈显著 负相关 。(2) 虽然 社会 目标被社会情绪理论定义为两大类 ,但仍然可 以提取 出诸 多因子 ,细分 出更 多的 差异 与不 同。 (3) 未来 时间知觉与部分社会 目标提取 因子之 间存在可预测 的关 系 ; 即,在 一定程度上 ,未来 时间知觉可 以解释社会 目标 的选择情况 。 关键词 : 社会睛绪选择理论,未来时间知觉,社会目 标选择,年龄 a b s t r a c t soeioer n otional seleetivity th eory (sst ) 15 a new theory in the fi eld of life一 span d ev elo p m en t al p sy eh o lo gy . b asieally, it 15 a m o tiv at i o n al theo ry . s o eio em o tio n al s elect i vity th eory 15 less eo n eem ed w ith w h ich go als ar e esseniial than w ith ho w so cial g o als fun ct i o n to d ireet b eh av i of, exp lorin g the relatio n sh i p b etw een so eiai go als an d its facto rs,in o rder to ex p lain in div idu al, 5 b eh av i o 几 即 d o n th i s b asis to m ak e ac cu r ate p red ietio n s. th e theo ry at t em p ts to fi n d so m e reaso n ab le relat i o n sh i p b e七 刃 een tim e perspective and social goa1s.b ased on the theory , the eogn i tive appralsal of ti m e c an h elp p eop le fi n d a b alan ee b eti 刀 een the lo n g-ter m an d sh o rt一 ten n go als. wh en p eop le feel that the tim e 15 o p en 弋n d ed , they wi ll p ay m ore at t en tio n to the 允加re一 o rien t ed go als an d b e w illin g to ch o o se the kn o w led g e一 re l ated go als. 认飞ile they feel that tim e 15 lim ited , they w ill p ay m o re at t en tio n to pr esen t 一 o rienied go als, in elud in g focu sin g o n the feelin g s o f the p resen t,search in g for the tr u e m e耐n g o f life, an d ex p er i en cin g em o tio n al satisfact i o n . in sh o rt, that 15, the assessm ent o f the tim e, w ill d irectly aff e et the ch o iee o f so eial g o als. a eeo rdin g to the th eo ry , there are tw o k in d s o f so eial go als:知 o w led g e一 related go als an d em o ti o n 一 related go als.th e kn o w led g e一 related go als m ean s the g o als w h ich p eop le p u rpo se to ob tain kn o w led g e: wh ile the em o tio n 一 related g o als 15 eo mp lieated to co n tr o l the em o tio n al state .o n a d ay-to 一 d ay b asis, so eial go als co m p ete w ith o n e an o ther . hi the stud y , w e o v erview s o eio em o tio n al s electiv ity th eo ry , the re l ated co n cep ts, researeh m et h o d s, an d research es w h ich h av e d o n e at h om e an d ab road . th en w e m easure the level ofpeople, 5 future tim e perspeetive(ft p)and search the relat i o n ship a m o n g so eial go als , ag e, an d f t p. th e eo n elu sio n o f th i s stud y ar eas below : (l)a ge and ft p w as negat ively eorrelated. (2) a lthough ther e ar e only tw o kinds of soeial go als in sst , w e ean still extr act a num ber of factors. (3)th ere are p red ictab le relatio n sh ip b e七 刀 een f t p an d so m e so cial go als, 几cto rs: that 15, to a eer t ain ex ten t, f t p m ay exp lain the ch o ice o f so eial g o als. k e y wo r d : s st , f t p, soeial go als , age 夕 目录 论文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a b s t r a c t . 11 一 、研 究背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1 引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2 理论 内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3 实证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 4 未来 时间知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二 、 研究 问题 的提 出及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2.1研 究 问题 的提 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2. 2研 究 的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三、研究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3.1 被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3. 2 研究工具及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3. 3 数据 的统计分析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四、研 究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4.1三类情景的比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4.2 ftp 的比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4.3社会 同伴选择和社会 目标优先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4.4同心 圆方法所得各项指标报 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4. 5f仰 与部分变量 的相 关分析 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4. 6回归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五 、讨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5.1 ft p 与年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5. 2 ft p 与 “ 终 点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5. 3社会 目标及社会 同伴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5. 4 ftp 与社会关系 网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5. 5社会情绪选择 理论 与 so c 模 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六 、小结与展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6.1 本研 究 的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6.2研 究 的不足 与展 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七 、附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8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 后 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4 、研究背景 14己 1. 当 子 .厂 扭 子在川上 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两千多年前,先哲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 至今仍是萦绕我们心头挥之不去的万千愁思。而这感慨背后 ,饱含对个体生命的 反思 。时间与生命体 的关系,是相伴 随的获得 、丧失 ,抑或某种平衡 ? 还是 由此 及彼的因果 ? 发展心理学家对两者的关系做 出了不计其数 的研究,旨在提供全 面、合理 的答案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就是其 中的成果之一 。 1. 2 理论 内涵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soeioem oti ona l select ivity thco汀,简称 为 sst ),试 图在 时间知觉和社会 目标之 间,找寻到某种合理 的关系,以此来解释个体 的行为 ,并 在此基础上做 出准确 的预测 。该理论认为,对 时间的知觉能够预测人们所追求 的 社会 目标 。 1. 2.1 理论前提与实质 社 会 情 绪 选 择 理 论 建 立 在 三 个 理 论 预 设 之 上 。第 一 ,社 会 交 往(socia l in t eraction ) 是人们生存 的核心 : 第二 ,人们 的行 为是 由实现 目标的预期所驱动 的; 第三 ,人们通 常 同时拥有 多种 (有时甚至是相矛盾 的) 目标 ,因此 ,在行动 之前对 目标是有所选择的。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认为 ,对 时间的知觉认为时间 是有 限的或者 宽裕 的,会影 响 目标 的选择 。 可 以说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本质上是一个动机理论 。过去有许多动机理论都 是将研 究重心放在诱发人们行为的基本需要或 目标上 , 仅仅关注动机 的构成或成 分 。而 社会情 绪选择 理论则更 多的关注影 响社会 目标选择 的因素 ,探求其 与社会 目标之 间的关系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认为 ,人们对 时间的评估 ,直接 影 响社会 目 标 的选择 。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认为 , 在认知层面上对 时间所作 的判 断(cogn i ti ve appra i sal 。 fti m e) 能帮助人们在长期与短期 目标之 间找到平衡 。当人们觉得 时间非常 宽裕 时,他们更多地关注未来导 向的 目标 (九加re一 。 ri en t ed goals),倾 向于选择 与知识 追 寻相关 的 目标(枷 。 w ledge一 rela ted go ais); 而 当人们认 为 时间非常有 限时 ,他 们则会更 多地关注现 时导 向的 目标 (presen t 一 ori en t ed goals),包括注重 当下 的感 受、追寻生命 的真谛、体验情感上的满足感 。 不过 ,要注意 的是 ,这两类社会 目标 并非截然对立 、非此 即彼 。z ajonc 的研 究发现 , 所有 目标导 向的行为 (goal一 directed behavior) 都包含情感 的成分 ; 因此 , 从某种意义上讲 ,将 目标区分为情感 的或非情感 的,是值得商讨 的。 1. 2.2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的两类 目标 社会情 绪选择理论认 为,人们行 为的 目标 归根到底可 以分为两类 : 一类 为知 识追寻 目标 ,一类 为情感控制 目标 。 所谓知识追寻 目标 ,即是指 以获得知识为 目的的动机 。其 中,与他人取得联 系,是信息获取 的主要来源之一。因为,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 中,相互观察 、了 解 ,从 中学会许 多赖 以生存 的社会技 能 。事实上 ,宏观地说 ,代 际之 间的语 言 、 价值观及文化 的传承 ,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这一途径达到的。而就个体而言 ,在 与人交往 的过程 中,个体 能了解到社会风 尚,明 白 自己喜欢什么 、讨厌什 么 ,并 进行相应 的 自我评价 。因此 ,与知识追寻相关的 目标在这里更多的是指与人交往 以获取更 多的社会知识 。这一 目标在 c arstensen 等人近年 的研究 中,又称 为 “ 未 来导 向的 目标 ”(九加re一 ori en t ed goals), 目的是为 了追寻新知 。 所谓情 感控制 目标 ,则是 旨在控制纷繁 的情绪状态 ,而非追 求新 知 。正如 ro th b ar t (1 994)所言,“ 从早年开始,我们 的情感控制便来 自他控 ,而且我们许多 对于情感本 身 的情绪及认知 ,都不断地被社会环境所 塑造 。 ”该 目标 主要关注 生 命的意义 、情感 的亲密性 ; 具体表现为 ,回避消极状况 ,趋 向积极状况 。同样 , 近年 的研 究 中 ,c ar e ten s en 等人将其称 为 “ 现 在 导 向的 目标 ”(presen t 一 。 rien t ed goais),与情感 的意义相联系 。 根据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 以上两类 目标构成 了人们一生当中所有社会行 为最 主要的动机 。在 日常生活中,二者时常相互竟争 。比如 ,在追寻新知时,人们可 能承受情感上 的挫败 。试想 ,一名科学工作者也许会认为 ,批判性 的反馈对 其研 究有很大帮助 ,那么 ,他将不断地去追求这样 的反馈 ,即使他可能会在此过程 中 遭受情 感上 的不愉快 。相反 ,如果想 与亲密 的朋友保持和谐 、满意 的关系 ,人们 便不会再去寻求新的朋友 ,并与之发展亲密 的关系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认为 ,当 人们意识到 时间的宽裕 时,会为 了未来而甘心付 出,包括忍受消极 的情感意义 。 而 当人们意识到 时间非常有 限时,他们则会倾 向与选择现在导 向的 目标 ,而不愿 意为飘渺模糊 的未来花 费过 多的精力 。 1.23两类 目标与年龄的关系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认为, 时间知觉上的年龄差异会导致在两种 目标上的不同 发展趋势 ,从而形成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 曲线 。就知识追寻 目标 曲线而言,从婴 儿期开始 ,在人生的早期呈上升趋势,并于青少年期到达顶端; 随着成年期的到 来,整条 曲线开始呈下降趋势,并于老年期到达最低点。而情感控制 目标 曲线则 是在婴儿期至儿童早期处于较高的水平 ,而从儿童中期至成年早期便逐步下降, 直至成年后期开始上升,于老年期达到最高水平 。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对这两条 曲线趋势 的解释为 ,青少年后期至 中年期 ,知识 追寻 目标被放在 了首要位置 ,即使在情感满足上会遭受相 当大 的损失。而到 了青 少年后期及成年早期,情感控制 目标仍被置于较低的位置; 这一时期,人们对世 界的探索会使其不断地面临失败及社会 的拒绝 。然而 ,在 生命 的后期 ,人们 由于 感受到时间的有限,则更多的关注此时此地的情感体验 ,要求情感上的满足 ,此 时的 目标 已然是情感控制 目标 了。 因此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预测 ,生命 的终点通常与情感体验 的巨大变化相关 联。可 以说 ,这些变化是一系列有关社会 同伴 的选择 、社会关系 网络 的缩 小等更 具情感意义 的行为的结果 。 老年人在情感控制上的策略为: 与熟悉的社会 同伴 (如 ,亲人、密友 ) 继续 保持关系或者关系更加紧密。原因在于 ,在这样 的关系 中,老年人才会感到 自我 肯定 (aff irm th e sense of self),以及获得必要 的支持; 而且 ,在长期的这种 关系 中会使老年人 (即使是最屏弱 的老人 ) 也有被他人需要 的感觉 。 简 言之 ,与熟悉的社会成员之 间互动 的可预测性 ,使人们能更好地解决社会 交往 中的问题 ,从而 引发积极的情感 ,获得生命 的真谛 。 再者 ,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认为 , 认识到 时间的有 限 (包括意识到生命 的脆弱 , 时间的一去不复返等等 ) 会直接影响人们 的情感体验 。另外 ,该理论预测 ,如若 老人不太关注将来 ,那么他们晚年生活 的质量将是高质量 的。这样 ,诸如退休 、 死亡之类 的事件则不太会对他们造成很负面 的影响 。 1. 3 实证研 究 近 20 年 以来 ,以斯坦福大学 c arst ensen 教授 为主的研究者们 ,对 社会情绪 选择 理论进行 了丰 富 的研 究 ,他们 的研 究重 点是在 发展心理 学 的大背景 下 ,对 社 会情绪选择理论进行验证 ,把理论 中的重要变量“ 对时间的知觉 ”与发展心 理学关注 的重点 “ 年龄 ”相结合 ,并做 出适 当的分离 。 他们 (c ar s tensen 等 ,1 999) 认为,在发展心理学中,如何将时间知觉和年 龄二者在理论与实证 中结合起来 ,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 的问题 。 很多研究的做法是 , 直接把年龄作为时间知觉 (对一生中所剩时间的判断) 的替代物 。这样做是混淆 了两个概念 ,应予 以澄清 。c arste n sen 等人 的研究主要从 以下几方面进行 。 1 . 3.1 生命末期的情感特点 (l) 对社会 同伴 的心理表征 研 究者认 为,人们对不 同 目标 的选择会在其认知过程 中得到体现 ,比如 ,表 现在注 意 的分配上 。基于这样 的考虑 ,研究者进行 了以下 实验 。 研 究者假设 ,对不 同社会成员的看法可 以反应一个人 的社会 目标选择 的倾 向。于是 ,他们在实验 中,向被试呈现 18 张不同的卡片 ,每张卡片都描述特 定 的一类社会 同伴 (包括能提供新异信息的人群 ,如图书作者; 或者可 以提供情感 支持 的人群 ,如密友 )。被试所要完成 的任务是 ,按他们所认 为 的与这些人交往 时的相似性 ,将卡片分为若干堆 。 在被试 的控制_匕研 究者分别做 了三种尝试 。实验一 ,仅 以年龄作 为变量 , 选取从青少年 到 80 岁老人作 为被试 ; 实验二中,被试 的年龄跨度与实验一相似 , 但在被试 的选择上更具代表性 ,考虑 了性别、社会阶层 、种族等方面 ; 在实验三 中,年龄被作为一个控制变量 (研究所选的被试年龄均为 37 岁 ),此时,健康状 况成为直接变量 ,被试分别 为 h w阴性 、h iv阳性但无 a id s 症状 、h w阳性 具有 a id s 症 状者 。 研 究通过一个 多维量表对被试 的分类进行量化评分后 ,得 出结论 : 人们做判 断时一般基于 3 个维度 ,分别为: a 、情感潜在性 (afl 笼 cti ve potenti al) 维度 ; b 、 未来联系 (允奴 叮 e coniact) 维度 ; c 、信息搜寻 (inform at ion seek i ng ) 维度 。而 对于老年人 、以及 h iv 阳性具有 a id s 症状者而言 ,他们会倾 向于选择 a 维度 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 ,从而证 明了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的假设 。 (2 ) 对 社会叙 事 的记忆 研 究者假设 ,既然 比起青年人而言,老年人的情感控制特征更 明显 ,那么老 年人对 于情 感信息的认知 比起 非情感信息而言 ,就会更深刻 、更持久 。 具体 的实验是让被试 (20 岁至 83 岁 ) 先阅读一段从畅销小说中摘录 的文字 , 之后再让他们完成一份 与小说 内容毫不相关的问卷 ; 1 小时之后 ,让被试 回忆 已 读 的小说情节 。从被试所 回忆 的内容 比例看 ,证实 了之前 的假设 。 13.2 情感控制上的年龄差异 根据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当人们越接近人生终点时,他们越会关注社会互动 的质量 ,因而积极地尝试改善重要社会关系 中的情感成分 。在 日常生活 中,人们 若意识到时间 “ 期限”的临近 ,那么他们则会倾 向于化解负性的情感体验,并且 重视生命 中的积极方面 。 研究者从三个方面进行 了具体的研究。 (一 )老年人情感控制方面的倾 向。 la叭 沈 on, 幻eban , r ajagopal 此外 ,被试 的生理变化也在他们 的讨论过程 中被监控起 来 。研 究发现 ,不论是主观评价还是直接观察 ,老年夫妇在讨论冲突 的过程 中都 表现 出较 中年夫妇更强的情感控制能力。 13 3社会关系构成 的年龄差异 从某种程度上讲 ,不管是心理上表征某物 ,还是优先考虑情感 目标 ,都反应 出一定的社会偏好 ; 而这些偏好又是可 以从社会关系的构成 中反应 出来 的。 按照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的观点 ,年龄较大 的人拥有较小 的社会关系 网络 ,并 倾 向于与相对亲近 的人保持联系 。而年纪稍小 的人则反之 ,他们 的社会 关系 网络 相对 比较大 ,且包含较大 比例 的新朋友或较生疏 的同伴 。 c arstensen (1992 )将 20 世纪 30 年代进行 的“ 儿童辅 导研 究 ” (c hild g uidanee study ) 所跟踪 多年 (被试分别于 18 岁 、30 岁 、40 岁 以及 50 岁 时接 受访谈 ) 的 数据进行 了再次分析 ,以考察在成年早期和成年 中期人们社会关系构成 的不 同。 另外 ,在一项横 向研 究中 (lang b 、新近认识的人 ; c 、一本书的作者 ) 选择其最愿意来往 的 一类 。要求被试在两种实验情景下做 出选择 ,一是让被试设想他们 的生命仅剩 30 分钟 的时间,此 时他们最愿意与哪类人在一起 ; 另一情景是让被试考虑 自己 的实际年龄 , 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 。 研究结果为, 越年长的人越倾 向于选择 a 、 家庭成 员,这一点在两种实验环境下保持一致 ; 而对于年纪轻的被试 ,其选择则 在两个情 境下 出现差异 ,当以实际年龄为 出发点时,他们不会选择 与家庭成 员在 一起 ; 而 当意 识到所剩 时间有 限时,则反之 。 研 究二与研 究一近似 ,所不 同的仅仅是在实验情境 的控制上 ,让被试 想像他 们 的生命还剩下 20 年 ,他们会选择哪一类社会 同伴 。所得结论 同样支持 了研 究 一 的结果 。 研 究三 与研究 四是在香港完成 的。研 究三 中,分设两种实验情景 ,一是让被 试 (8 岁至 90 岁 ) 在不加任何实验控制 的情况下 ,选择上述三类社会 同伴 中的 其中一类 ; 另一情 景是让他们想象 自己即将移 民国外 ,然后对社会 同伴 再次进 行 选择 。 研 究 四则是在香港政权交接前后进行 的。研究者假设 ,这种重大社会 事件在 宏观上会影响整个人群对于 “ 期限”的认识 ,进而影响他们 的选择 。因此 ,在 香 港回归之前 4 个月时,研究结果表 明,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 ,都倾 向于选择 家庭成 员 ; 而在香港 回归一周年时,再次施测 的结果发现年轻人 的选择 与原来 的 相反 。 由此验证 了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的假设 ,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拓展 。 1. 4 未来 时间知觉 1. 4.1 时间知觉概念 的沿革 社会情 绪选择理论把对 时间的知觉放在 了一个特殊 重要 的位 置可 以作 为预测人们行 为 目标 的变量 。 时间一直 以来是一个形而上 的概念 。 从古希腊 时期 , 亚里士多德 物理学中对其开始有系统探讨 以来 ,“ 时间”问题便开始成为西 方哲学 中最 为重要 的核心 问题 。 在心理学领域 ,对 时间知觉 的研究并非社会情绪选择理论首创 。早在 20 世 纪 30 年代 ,时间知觉的研究就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 时间知觉 (俪 e perspeeti ve )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 frar正,l k 于 1939 年 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他认为,过去和未来时间之间存在相互的动力作用; 人们对 时间的态度 以及对这种相互作用 的认识会受到文化 的影响;而人们对时间的认识 又会对人 的现实行 为产生影 响。le w in (1 952)随后将 时间知觉纳入心理学研 究 领域 。在他看来 ,个体的生命 空间 (an i nd i vidual s hfe space) 不仅 由其所处 的地 理和社会环境构成 ,还应包括时间的维度 。他将时间知觉,特别是 “ 未来时间知 觉 ” ,定义为 “ 对将来 时间的看法 ,该看法可对现在 的行 为产生影响 ” 。n utt i n 认 为,时间知觉是一种整体性 的认知结构 ,它会影响个体的心理过程 ,如注意 、知 觉 、决策与行动 ,特别是对于个体成就动机与成就行为也有所影响。我 国学者黄 希庭 教授 (2004 ) 则认为 ,时间知觉是个体对于时间的认知 、体验和行动 (或 行动倾 向) 的一种人格特质 。 随着研究的深入 , 研究者们发现 , 时间知觉还可 以进一步分为过去时间知觉 、 现在 时间知觉和未来时间知觉 。 1. 4.2 未来时间知觉 的概念 一直 以来,关于未来时间知觉 (futr ir e ti m e perspec t i ve, 简称 ftp ) 的定义也 是众说纷纭 。 g 已 住 迁 d(1998)曾对这一概念进行过总结。 他指 出, 在五十年代 , lew in (1951) 给 出了较 为模糊 的定义 ,“ 未来时间知觉是一个给 定时间个体存在 的心 理未来和心理过去观点的总和 ” ; 叭 厄 1 1ace (1956 ) 将未来时间知觉视 为 “ 人格化 的未来事件 的时间和顺序 ” ; 六十年代 时,k astenb(1 961) 则认 为未来 时间 知觉是 “ 未来事件 的一般联系 ” ; 到 了八十年代 ,gje (1983) 把未来时间知 觉看作 “ 预期 、解释和 构造 未来 的一般 能力 ” ; 九十年代 ,suto 和 frar永 (1 994) 认为未来 时间知觉是现在 时刻计划和组织活动 的能力 。 国内研究者陈永进 (2005) 指 出,未来 时间知觉是个体对未来时间的认知 、 体验和行动倾 向的一种人格特质 ; 根据黄希庭教授对 时间知觉 的定义 ,他将 时间 知觉进 一步界定 为 ,“ 运 用 时间 内隐理论 ,现 在 时刻个体计划组织 未来 目标 、预 期解释和构造未来 的一种人格特质 ” 。 黄希庭 教授 对 未来 时 间知觉也有深 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