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2 Unit2 Its at the station.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词汇:station/ train/up/ hill/ down/ near 2.运用方位介词up, down, near, at。 能力目标:能听说认读单词station/ train/up/ hill/ down/ near。 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完成新词的学习和交流。 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的知识,培养学生礼貌、热心、乐于助人的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读单词station / house/ hill/ train 和理解方位介词up/ down /near / at,并明白他们表示的方位。 教学难点:运用方位介词up/ down /near / at描述位置。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四、教具:教学图片、单词卡、多媒体等。教学步骤Step 1 Warm up Play a piece of video “ Thomas &Friends” (播放动画片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片段)1. T:Do you like Thomas? Today, lets follow Thomas to visit Dodo Island. (你们喜欢托马斯吗?今天,让我们跟随托马斯一起去多多岛上参观一下吧!)Step 2 Presentation1. Words teaching.(单词教学) a. 教师展示多多岛图片T: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你们在图片中看见了什么?Ss:火车,小山,房屋,车站。 教师出示单词卡,教授新词train, hill, house/houses, station. Chant: Train, train, its a train. Hill, hill, this is a hill. House, house, theyre houses.Station, station, at the station.通过老师领读,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等方式反复操练,检查学生对单词的熟练程度。(在指图认读单词的过程中,认读到“火车时,教师伺机讲解 T:1号火车我们可以读作“Train1”,2号、3号、4号火车)2Text learning(课文学习) T:认识了岛上的景物后,我们就跟着托马斯开始参观吧!a. 教师出示单词卡up,贴在1号火车上,并作出费力上山的动作,学生跟读Up, up, up the hill, its up the hill.T: Wheres the Train 1? Its up the hill.(一号火车在哪里?它在上山。)b. 教师出示单词卡down,贴在2号火车上,并作出缓慢下山的动作,学生跟读Down, down, down the hill, its down the hill.T: Wheres the Train 2? Its down the hill. (二号火车在哪里?它在下山。)c. 教师出示单词卡near,贴在3号火车上,并将火车开到房屋附近,学生跟读。 Near,near, nearthehouses, itsnearthehouses.T: Wheres the Train 3? Its nearthehouses. (三号火车在哪里?它在房屋附近。)d. 教师出示单词卡at,贴在4号火车上,并将火车开进车站,学生跟读。 At, at, at the station, its at the station.3Play the tape, Ss read after it. (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个别单词的发音,可以采用集体读,分组读等方法操练会话内容。)Step 3 Practice T: 你们真是太棒了!接下来我们就做一些练习,看看谁掌握得又快又好。练习1:请把听到的句子和图片搭配起来,你听到的句子是图几?教师示图:1、Thecarisdownthehill.(picture3)2、Thecarisatthestation.(picture4)3、Thecarisnearthehouses.(picture2)4、Thecarisupthehill.(picture1)练习2:听录音给图编号。教师示图:1、Thetrainisatthestation.(picture2)2、Thetrainisnearthepark.(picture3)3、Thetrainisupthehill.(picture4)4、Thetrainisdownthehill.(picture1)Step 4 Production1. Say and do.(你说我做)由一个学生来说本节课学习的短语或者句子,另一个学生表演出相应的动作。e.g: S1: Thetrainisdownthehill.S2: 作出火车上山的动作。2. Make sentences.(造句)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单词或短语造句。e.g: Thomas is at the station. 托马斯在车站里。Step 5 Conclusion T: 同学们,今天托马斯都带我们参观了多多岛的哪些地方呢?他又是怎么带领我们参观的呢?哪个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遍呢?(通过情景再现,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内容,并起到巩固作用)板书设计Unit 2 It at the station. up the hill Where is? downthehill Its . near the houses at the station 近期有关教人如何高效学习的书层出不穷,这本日本作家写的高效学习,最开始吸引我的是,作者居然已出版了600多本书。出版一本书已不易,出了600多本,作者一定是博学多才之人,那么他说高效学习必定是最有心得和发言权。 全书有三个观点,特别有启发和新意,分别是以独特观点输出才是一流、按照单位时间计算工作效率、如何高效阅读和写作。 独特观点输出才是一流。时下提倡学习,很多人都会听书、看各类知识文章,每天感觉过得很充实,过后,多数就遗忘了。为何?就是学到的知识没有用自己的方法输出,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而且要以独特切入点来输出知识,这才能吸引他人的目光,工作中才能不断创新。未来真正需要的是可以提供独特视角的人。要想说出独特的观点,需要大胆先假设,不把常识视为金科玉律。 按照单位时间计算工作效率。每个人的时间价值都是可以个人的收入量化的。选择做什么更有价值应贯穿始终,而不是以习惯、表面金钱大小等一些因素去做决定。 如何高效阅读和写作。高效阅读,我们一般做法是速读或跳读,作者根据自己写书的经历,提出了“部分熟读法”和“比较阅读”。写了600多本书的作者,读书时最差学科却是语文,书中作者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写作窍门,他是如何成为一名高产作家。 作者其实也是一名斜杠青年,47岁时,不忘少年时代想当导演的梦想,拍摄了一部电影。这个也是得益于高效学习习惯。书收到了,很喜欢!如同想象的一样,确实是一本很实用,很容易上手的书。作为一个上班族,能有固定规律的学习确实需要很大的毅力。如果能找一本指导自己学习的书,让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能走得远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幸好遇到了这本书,能够给学习当中的困惑提供一些思路。本书的思路还是相当清楚的。从7个习惯入手,就开宗明义的提出养成学习的习惯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轻易做到的。是否能坚持学习,决定了人一生的走向。要想在职场中保持竞争力,学习是最好的途径。那究竟学什么呢?当然还是要先找准自己的兴趣,学习适合自己的内容。一个上班族,和一个退休的人,学习的诉求和兴趣是不一样的。更不要给自己框死,必须要学什么。如果持续一段时间的学习仍然不能让你感觉到快乐和进步,那就果断放弃吧。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坚持是高效学习必备的素养。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唯有在一个领域深耕细作数年才有可能出成果,所以,如果一旦进入一个领域,请不要轻言放弃。如果你能找到自己以前擅长的领域,并重新学习,效果会有显著的改善。学习不是一个人埋头苦干的事,找一个导师,一个合适你的导师尤为重要。选择导师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他能否简单明了地教授基础知识。如果只是按照头衔选择导师,则有很大概率会失败。以上只是提纲挈领地提到了书中的一小部分内容。还有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一如既往的学习类书封,封面是亮丽的洁白色,图片是关于改变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图片,作者是被美誉为“日本学习之神”的和田秀树。 感觉称为学习之神,有点夸张了,只能称之为比较善于学习,或者是比较会科学学习。书中一直强调的观点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我们无论是阅读,还是通过网络学习,归根结底是一种输入式的学习,即对知识进行一种机械式的填充,也就是俗话说的填鸭式的学习。如何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输出知识,才能称之为高效学习。高效学习的关键在于形成自己的观点,能从独特的切入点输出知识,本书就这方面进行介绍。 要学会自学,提高自学能力。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自学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向自我输入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当长此以往地坚持下来。在这个过程之后,要学会对自己脑海中的知识进行解读。用自己的观点,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对知识进行输出。 对于学习,不能被时间和金钱束缚。很多人抱怨没有时间,哪里有空学习或者读读书。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还是有的。在自己的生活中,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很关键。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黄金时间,在这样的时间里往往会事半功倍。 很多人说没有钱买书,培训费太贵了之类的。然而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可以在网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进行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兴趣出发,便会站在最有利于自己的角度,找寻最适合自己的。还有一种是实地学习。你要了解酒,可以去酒厂;你要了解花,可以去花田从最适合自己的方面有选择的去学习。 选书的时候,不能被那些权威性的吸引,不能被一些既有说法左右自己的想法。阅读,每个方面的都要去了解。要看看心理学,看看经济学,要找个好的“导师”,要会一些语言。 掌握一些阅读方法。有一种“部分熟读法”,即不需要整篇通读,只需要关键部分阅读。看到这里,我心里就在想:的确,像这种介绍如何学习类的书是没有必要仔细通读的,掌握书中的关键句子,理解即可。 这本高效学习总体上写了怎么去吸收知识,怎么将自己所学高效利用。虽然书中很多地方都用了黑体加粗来强调,但是你强调的地方都没有用,一个案例黑体加粗,一个作者与他的作品黑体加粗,这种有什么意义。案例只是用来佐证说明的,作品也只是让人们知道有这么个人,写了这么本书,至于买不买,看不看就无从所知了。整本书写的很简短,虽然提出了一些观点,有些观点还是很合理的,但是很多观点在对其进行佐证上并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有些观点真的是几句话带过的泛泛而谈。 这本书前面的细分还是可以的,但是每个小标题下又是很简短的,让人觉得,这本书是看上去好像有很高的big,实际上有用的内容寥寥无几。类似于一本鸡汤。就像作者自己说的,要掌握“部分阅读法”,书中有用的东西吸收借鉴,没有的就看看过了。 不过,作者有句话很对有想法就要去行动。首先这本书的名字很新颖个性,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可见作者独具匠心。初次读到这个书名,我的问题层出不穷。比如,高效能人士用什么方法学习的?我不能成功是因为我学习方法不对还是因为别的原因?这是我最基本的问题,我相信每个读到这个书名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作者在书中也逐步为我们一教授和田秀树的作品,和田秀树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曾就职于东京大学附属医院,目前兼任美国卡尔明尼格学校的国际研究院,在日本以教授各种考试秘诀而闻名,著有各类实用书籍六百多本,内容主要包括时间管理、心里感悟、学习方法等,涉猎广泛,因此获得了“学习之神”的美誉。他倡导的高效能人士的学习习惯在日本深受欢迎,帮助众多想学习的人实现了高效学习。书中讲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例如,要学会一直强化自学能力,多数人都抱着“只要从名牌大学毕业,未来就安稳了”“长大后就没必要特地地去学习了”,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个人可以在这个社会可以生存多久取决于他自己可以学习多久,真正的学习是要认识到“这种说法可能是正确的,那种也可能是正确的,从而学会多方面思考,然后总结出自己认为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模拟卷:英语歌曲欣赏与演唱音乐素养提升试题
- 2025年辅导员考试题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与心理辅导效果评价试题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消防应急救援战例分析实战演练案例解析与习题
- 2025年征信考试题库:征信风险评估与防范实务案例题库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拓展)-小学语文作文训练与技巧
- 2025年中考地理模拟试卷:人文地理知识拓展与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竞赛试卷
- 2025年烘焙师职业资格考试真题卷:烘焙师职业心理测评与辅导试题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模拟试卷-口语表达障碍突破试题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法律法规解读与应用策略
- 《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培训结业考核试题附答案
- DB13(J)∕T 105-2017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 加压气化操作规程(共115页)
- 标准鲁班尺尺寸对比表
-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标准
- 基于STC89C52单片机-红外智能循迹小车
- PackingList外贸装箱单模板
- 谈文旅融合发展的深层意义
- 自考劳动法名词解释和论述历年真题重要考点必须掌握
- 第三章-件杂货装卸工艺
- 数据中心项目运营方案-范文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