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历次总体规划课件.ppt_第1页
大连市历次总体规划课件.ppt_第2页
大连市历次总体规划课件.ppt_第3页
大连市历次总体规划课件.ppt_第4页
大连市历次总体规划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市,历,次,总,体,规,划,及,大,连,市,历,次,总,体,规,划,及,其,规,划,思,想,的,变,迁,其,规,划,思,想,的,变,迁,小组成员,XXX,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城市名片,大连,沙俄时期俄国远东桥头堡,日占时期是军事输出一个重要港口,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环渤海经济区门户城市,渤海明珠,东方之窗,浪漫明珠,大连,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背依中国东北腹地,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工业、旅游城市。,俄国租界占领时期,1,苏联占领时期,2,第一个五年规划时期,3,80规划,4,90规划,5,6,7,0020规划,总结,8,日本占领时期,目录,CONTENTS,2,3,4,Project,俄国租借占领时期,Background,苏联占领时期,第一个五年规划时期,80规划,90规划,5,6,7,0020规划,总结,8,日本占领时期,2,3,4,1901,1899,1902,1903,1905,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沙俄时期港口建设,仿效城市:温哥华旧金山芝加哥,在一定条件基础上,赋予这个地区商务港自由贸易权、对所有国家的商务舰队开放;在城市、港口和它们之间的土地上,在所有的由财政部长确定并变更的边界线以内,允许免除所有进出口货物的海关税,以港立市城港互动,港口定位:中国门户、沙俄出海口、世界重要贸易中心,建设西伯利亚最大码头,港口规模:规模设定为大型港口,年吞吐量520万吨,可同时停泊100艘千吨级船舶;规划4个港区,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沙俄时期港城建设,技术要求:使用统一的技术设备,所有必须的城市设施,全部必须要满足正在兴建的铁路和港口的需求的规定,以协调城市、港口、铁路的发展关系,规划对青泥洼以东地区650公顷土地作了安排生活区靠近浅水区,作为生活岸线供海水浴场之用,深水区作为码头,未设工业用地,可以理解沙俄只是建设港城来收集原材料并推销制成品之用,以港立市城港互动,规划师:布拉里诺夫斯基延恒德尔,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城市性质港口商贸城市,沙俄时期规划方案,成为远东地区连接欧亚大陆的交通枢纽,规划目标:,规划的城市用地大约有6.5平方公里,在当时的远东,可算是颇具规模的城市了。港口布置于城市东部青泥洼海岸,规划了4个突堤式码头,并有铁路与港口相联,形成了海运和陆运联为一体的优势。,行政区,港城区,中国人区,绿化区,商业区,居住区,别墅区,港口区,1、通过铁路线将港区与城市腹地相连接,2、港口方面,港区东侧护岸连接防波堤由南至北向海中延伸再拐至西北,3、西侧煤炭码头伸向海里,以港立市城港互动,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沙俄时期规划方案,放射线,规划形式:,四个突堤码头由东向西依次平行排列,根部之间有顺岸码头连接,并按航线不同分为大吨位的远洋货轮码头和沿海近洋航线的小码头货物交接区、仓储区、燃料区,对角线,圆形广场,煤炭厂,市区路网方面,道路为棋盘式道路系统,并设置若干广场,行政管理区、警察及消防机构的所在位置有明确标明,铁路修配厂,1899年大连商港及市区规划图,以港立市城港互动,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沙俄时期规划方案,方案比较:前者侧重港口建设,后者对港城关系表达充分。基于沙俄迫切建设港口背景来分析,两个方案应为一前一后。随后的港城建设是以“达里尼”市区规划为蓝本分期实施。,1899年“达里尼”市区规划图为巴洛克的道路系统,广场与放射性道路构成规划的整体架构,以规划彼得堡街(现沿海街)来分隔港区和城区,街南为城区,街北为港区。,港口方面港区东侧沿岸为围堤、围堤西侧为两个码头,港区北侧为一较长的防波堤,该防波堤与围堤之间形成的洞口是船舶进出港口的主航道,与现在大连港的堤岸、码头布局基本一致;,1899年“达里尼”市区规划图,以港立市城港互动,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沙俄时期城区规划,放射线,规划形式:,绿化是港城规划亮点,在城建预算中有专门拨款,规划共设置1平方公里的绿地,为总用地的16%。依自然地形和河流规划建设了多座公园和绿地,多数至今仍然存在,其中林荫大道和城市公园特色比较突出。,对角线,圆形广场,市区路网方面,道路为棋盘式道路系统,并设置若干广场,行政管理区、警察及消防机构的所在位置有明确标明,交通组织,城市绿化,城市分区之间用桥连接,道路等级分为林荫道、干路、支路、小路四级主要路段用石块嵌镶铺设,支路大多由碎石灰石铺设后,用蒸汽压道车压实,小路多为土路。,以港立市城港互动,Project,日本占领时期,Background,苏联占领时期,第一个五年规划时期,80规划,90规划,5,6,7,0020规划,总结,8,日本占领时期,2,3,4,19051918,1905,19191929,1930-1945,19291939,1945,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日占时期城区规划,放射线,规划形式:,对角线,圆形广场,建筑风格: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文艺复兴以及东洋和式,1905-1918规划,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三种地区的大致范围为:军用地区始于现铁路东站、经民主广场、大广场(现中山广场),至隆摩盯(现延安路)以东地区。日本人居住地区为军用地区以西至中央公园(现劳动公园),由旧欧罗巴街区的大部分以及旧行政区组成;中国人地区即原中国人街区。,规划师:后藤新平,规划理念:脱亚入欧欧式风格,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日占时期城区规划,增加市区规划,规划前期,增加工厂地区,增加住宅区域,规划后期:现代式建筑风格,1919-1929规划,军事经济文化中心,1919年,日本颁布新的城市规划,将市区总面积扩大至1570.35万平方米此前,大连市区的面积为892.62万平方米,几乎扩张了一倍。正式按功能把市区规划为住宅区、工厂区、商业区和混合区。,前期:,后期:,由于前线战事吃紧,放弃巴洛克等豪华风格,转而为当时风靡国际的现代式建筑,交通规划:,放弃以放射形为主的广场规划,转而以方格网为主,主要为缓解交通拥堵,东部是以中山广场为核心的放射形主干道与街区道路相连接,组成了一个个蜘蛛网状的区域交通网络中西部过人民广场后,则是整齐的棋盘式主干道组成的大方格,被街区道路分割成若干排列有序的小方格,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日占时期城区规划,青泥洼桥商圈开始崛起,规划关键词:,规划定位:国际大都市和远东大港,1930-1945规划,国际大都市远东大港,1936年底,日本殖民政府制定出以常盘桥(今青泥洼桥)为中心,以16公里为半径的516平方公里的大连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将大连市和老虎滩、岭前、西山、小平岛、周水子、革镇堡、南关岭、大连湾等地纳入市区规划区域,从1905年到1945年日本殖民统治的40年间,大连城市建设建成面积已达45.7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70万。除铁路、港口及旅顺市区外,市区共新建道路576公里;建房屋约4万栋,面积达6百多万平方米。,甘井子区的工业卫星城,火车站迁移相关到路规划,甘井子道路规划,1946,1945,1947,1949,1951,1955,俄国租界占领时期,1,苏联占领时期,第一个五年规划时期,80规划,90规划,5,6,7,0020规划,总结,8,日本占领时期,苏联占领时期,CONTENTS,2,3,4,Project,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58时期城市规划,带有明显的大跃进印记,规划关键词:,规划定位:工业城市,第一次五年规划,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58时期城市规划,带有明显的大跃进印记,规划关键词:,规划定位:工业城市,第一次五年规划左倾错误,G,设项目规模过大、占地过多、标准过高和求新过激的现象,人们热衷于“浮夸”和“瞎指挥”,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尊重科学,因而城市规划便成了“大跃进”的绊脚石。因而提出三年之内不搞规划,俄国租界占领时期,1,苏联占领时期,第一个五年规划时期,80规划,90规划,5,6,7,0020规划,总结,8,日本占领时期,80规划,CONTENTS,2,3,4,Project,23,可编辑,24,可编辑,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80年代规划,经历了十年文革动乱时期,城市建设已无章可循,各方面都混乱无序,迫切需要编制新的规划。大连在1980年编制了新的总体规划,1985年经国务院审批通过,简称“80规划”,规划重点是中心四区(单独编旅顺口区总体规划)。城市性质为“港口、工业、旅游城市”,用地规模11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40万人。规划重新明确港口的地位,提出建设大窑湾新港,发展地方中小型专业码头;调整了工业用地布局,形成13个工业区,要求今后老市区不再安排工业项目。同时为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规划在金县马桥子村建设3平方公里的外贸加工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前身),引进外资,发展知识密集型工业;开辟风景旅游区,加强环境保护;加强小城镇建设,并制定了近期建设规划。,港口、工业、旅游城市,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80规划中发现的问题,1、城市用地紧张,建成区人均用地74.7,生活用地仅27.8。2、工厂布局不合理,污染严重的工厂混杂在居民区内、工厂插建于风景区,性质不同,产品有别的工厂挤建于一地,相互干扰。3、交通系统不完善,行车拥堵、堵塞现象严重。4、旧区改造任务十分艰巨。能源短缺,煤、电、油均需室外供应,经济发展速度取决于外供能源水平,人均占有水资源730m,为缺水地区。,规划期限和范围;规划以1985年为近期1990年为中期,2000年为远期。规划的重点是大连四区,在城市指导下发展28个城镇。,80年代规划,港口、工业、旅游城市,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城市性质:,综合考虑大连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确立城市性质为“港口、工业、旅游城市”。,80年代规划,1、人口规模:人口近期为120-125万人;远期控制在140万以内。2、用地规模:用地发展方向是北部地区,拟建设大连北市区,使城市用地逐渐达到117.9平方公里。,城市规模:,港口、工业、旅游城市,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80年代规划,执行情况:,这部总体规划是建国以来大连市第一个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在一段时间内,它较好地指导了城市建设,特别是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尤为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一、城市结构按照总体规划的安排,在城市的远郊马桥子建设一个规模不大的外贸出口加工区,1984年根据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将其确立为用地20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它的建设,为大连市发展外向型经济打下了基础,同时,国家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附近的大窑湾已开工兴建年吞吐能力为8000万1亿吨的国际深水中转港,并把它确定为我国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大型港口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相结合,形成了大连市城市结构的新组图。,港口、工业、旅游城市,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80年代规划,二、城市对外交通根据规划先后建设了西南路等7条城市子道,总长度为30.5公里;改到、拓宽了转山路(中南路)等八条城市干道,总长度37.2公里;同时修建了立交桥6座,悬索桥一座,人行过街天桥7座,这些工程对改善城市交通安全状况,提高城市道路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港口至1989年的吞吐能力已达5千多万吨,大窑湾新港起步工程的4个泊位已开工建设。公路建成了沈大高速公路。,港口、工业、旅游城市,大连周子水国际机场,开通航线146条,与13个国家、88个国内外城市通航,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辐射日韩线,连接欧美澳亚的航线网络。,80年代大连火车站,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80年代规划,二、生活居住总体规划实施以来,至1989年底,大连市住宅建设平均每年为106万平方米,高峰年建设量为130150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比1980年增加789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为5.95平方米。同时生活居住用地由1980年的29.24平方公里扩大到40.81平方公里。人均生活居住用地28.4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了1.2平方米。,港口、工业、旅游城市,三、城市用地布局(工业)1.充实、完善了市中心区的十大工业区,调整了工业布局,初步建成了友谊街北工业区和红咀子工业区,强化了中心区工业基础。2.大中型企业利用自身潜力和合资等手段,采用国际先进技术使40%的企业得到改造,技术装备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3.1980年规划中确定近期搬迁的11家工厂大部分达到搬迁的目的,或转产和压缩了规模,污染企业得到改造和控制。同时调整了工业布局迁出了在居民区插花和布局不合理工业企业20余家。,天津街,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1.城市布局、功能分区日趋明确。城市工业布局逐渐北移,居住区出现在城市北部、西南部和南部,文教区在城市西部,商业、贸易中心在城市东部形成。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西南部海滨疗养旅游区的发展。2.规划采用的主要指标和定额,基本符合客观实际。较好地指导了大连市“六五”计划期间的建设和“七五”计划的编制,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深入编制了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不仅保证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也使城市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总体规划在深度和广度仍有不足1.本次规划仍是就城市论城市,单纯研究城市的物质环境,对市域范围的区域规划和城市其它方面论述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2.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发展的速度估计不足,没有将建设经济开发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3.城市人口规模控制过死,缺乏必要的“弹性”以适应形势的发展,造成人口规模过早突破规划界限。4.由于受当时认识所限,对第三产业重视不够,对第三产业规划、风景旅游规划、城市雕塑规划等缺少必要的论述。5.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多停留在研究阶段,应进一步做好交通规划、防洪规划、水源规划等,提高各项设施的标准。,80年代规划,80规划的评价,港口、工业、旅游城市,1985年的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大连市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标志着大连市规划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俄国租界占领时期,1,苏联占领时期,第一个五年规划时期,80规划,90规划,5,6,7,0020规划,总结,8,日本占领时期,90规划,CONTENTS,2,3,4,Project,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90规划,指导思想:贯彻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坚持经济的、区域的、动态的规划观念,运用弹性规划的方法,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结构模式和城市总体布局,逐步把大连市建设成为对外开放度高,吸引力和辐射力强、多功能、综合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以港立市城港互动,城市性质:没有调整城市性质,但是提出了未来城市的发展目标。,在这次调整中充实了市域规划内容,把城市纳入到市域范围内,重点对市域资源6源、社会经济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证,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将大连市分成三级城市圈。明确按两个轴线发展黄海沿岸和长大铁路沿线城市群的设想。,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90规划,城市结构模式及发展方向:这次调整,明确了大连城市的结构模式,就城市形态而言属带状城市,从结构上看是由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的四个组团组成。因此,大连城市是一个组团式结构的带状城市。这次调整中提出了跳出老城区,建设金州区和开发新市区的构想。,以港立市城港互动,城市布局:主要分为功能划分、对外交通。,功能划分:规划考虑,城市中心区应进一步强化“中心”作用,加强外贸、商业、金融及科技事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率先形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功能。金州区和新市区是城市的发展方向,担负着疏散城市中心区人口的作用。新市区应以发展临港工业为先导,以高科技产业为目标,形成“大进大出”的外向型工业体系。新市区的各项建设标准要高于城市中心区,以促进形成城市副中心。旅顺口区是我国的海防重地,又是旅游胜地,因此,应控制保护好海防与风景旅游胜地的城市风貌。对外交通:由于老港区的通过能力已经饱和,港口建设转向以大窑湾新港为重点。规划将老港区的根食泊位调整到大窑湾港,以适应大窑湾第六章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规划港以大宗货物为主的专业化国际中转港的性质。同时也减轻大宗货物运输对城市中心区的压力。除此之外还有铁路、民航、公路等的规划。,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90规划,中心区道路网调整:形成以快速、主干、次干、支路和其它道路五个等级相结合的城市道路网。,以港立市城港互动,90规划总结:1.调整规划的思路是明确的,即:对城市性质不修改,但提出城市发展目标,对总体规划其它部分进行调整、完善、充实,形成一部完整的总体规划,既符合大连市的实际,又便于操作。2.城市布局、功能分区明确,第一次将大连城市的概念确定下来,并将各城区组团的功能明确下来,便于各城区的规划和发展。新市区规划的提出,改变了大连市的规模和结构,也为大连市的发展找到了一条出路,大连市作为东北经济区窗口的功能由此得到了加强。3.调整中在规划观念上得到突破,改变了原有的就城市论城市的观念,而是从城市发展战略上分析城市,从区域角度去研究城市,因而调整后的规划对大连市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调整后的规划在弹性上还显得不足。确定人口规模尽管进行了细致的预测和运算,但对于发展中的一个城市,对人口加以分配与最终发展很难一致,因此在规划中,对中心区的控制就显得过紧。第六章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规划。5.规划理论上还应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客观认识上的局限,对城市规划如何能引导城市发展,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保证规划的实施,规划中论述的不够。,俄国租界占领时期,1,苏联占领时期,第一个五年规划时期,80规划,90规划,5,6,7,0020规划,总结,8,日本占领时期,0020规划,CONTENTS,2,3,4,Project,经过90年代10年的规划,大连市在能源、重工、交通、基础建设、公共服务都得到较大提高。我国四大深水港之一大窑湾港,周水子国际机场等对外交通已初具规模,为了展望21世纪,大连市提出了新的目标成为区域性集国际航运、商贸、旅游、金融和信息中心。,面向21世纪的城市规划,近期,远期,远景,进一步完善城市职能,优化环境,为构筑现代化国际名城奠定基础,初步形成中国北方航运、商贸、旅游、金融、信息中心,确定现代化国际名城地位,把大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现代化国际城市,面向21世纪的城市规划,市域空间发展策略,总策略:全域谋划、统筹发展改变“单中心”格局,做强北三市,建设大连市域经济圈。在全市域进行资源配置、职能分工和错位发展。,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0020城市规划,第一次五年规划左倾错误,G,设项目规模过大、占地过多、标准过高和求新过激的现象,城市定位,航运中心、商贫中心、旅游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中国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将建设成为文化、体育和现代产业协调发展的国际名城.,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以外向牵动、口岸经济、科教兴市和区域共同发展四大经济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努力把区位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产业。,让专业变得一目了然,0020城区规划,区域中心、创业基地、生态城市、滨海名城,规划关键词:,规划定位:,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的优势,实现经济发达、社会和谐、文化繁荣、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目标。将大连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备、城市功能完善、产业集群高端、具有较强辐射和服务功能的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社会发展目标:形成拥有良好精神文明的社会风尚,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控制国土开发,全面整治水上流失,搞好矿山及废弃土地的植被恢复。,城市建设发展目标:保持大连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争取在近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城市建设水平,远景这到发达国家城市建设水平。,多中心、多组团、V字结构、链条式发展,多中心、多组团改变大连市既有的“单中心”发展模式,改变市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以“多中心”的带动市域城镇化和工业化,促进大连市域整体发展。,“V”字结构、链条式发展依托大连市半岛地形,沿黄、渤两海和沈大、丹大两大交通与基础设施走廊,集中优势力量,建设“V”字型城市发展轴。主要产业集聚区和生态宜居区都集中在“V”字型城市发展轴上,呈带状组团式分布。,城镇化水平预测与人口分布,现状:2009年市域城镇化水平71%。预测: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84%,年均提高1.5%。,面向21世纪的城市规划,城市定位,航运中心、商贫中心、旅游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活力大连,魅力四射,“三城两岸多中心”的组团型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