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pdf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pdf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pdf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pdf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要 对外贸易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并总在国民经济中扮演 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经济日益 开放,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必须在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中得以实现。本文旨在通 过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实证分析得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 本文通过a d f 单位根检验,j o h a n s o n 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 修正模型,先对我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与g d p 增长进行实证分析, 并比较了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进一步地, 将工业制成品分离出来,分别测量工业制成品中各分类商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 不同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经济增长协整分析 e m p i r i c a la n a l y s i sb e t w e e nc o mm o d i t ye x p o r ts t r u c t u r e a n c ie c 0 n o m l cb r o w t hl nl n l n a j1 j 产1 a b s t r a c t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r a d eh a sa l w a y sb e e nc o n s i d e r e da st h ee n g i n eo f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p l a y s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n a t i o n a le c o n o m ye s p e c i a l l yi nt h e t i m e so fg l o b a l e c o n o m y e c o n o m yi n c h i n ah a sb e e ni n c r e a s i n g l y o p e n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r a d ed e v e l o p e dq u i c k l ya n do p t i m i z a t i o no f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h a s t ob ea c h i e v e di nf u r t h e ro p e n i n g t h ea r t i c l ew a n t st og i v es o m ei n d u s t r yp o l i c i e s f r o mt h ee m p i r i c a la n a l y s i so nc o m m o d i t ye x p o r ts t r u c t u r e w i t ha d fu n i tr o o te x a m i n a t i o n ,j o h a n s o ni n t e g r a t i o nt e s t ,g r a n g e rc a u s a l i t y t e s ta n d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e r r o rc o r r e c t i o nm o d e l ,t h i sa r t i c l eh a sm a d ea e m p i r i c a la n a l y s i s t oc l a r i f yt h ei n f l u e n c et og d pi n c r e a s i n gf r o me x p o r to f d o m e s t i c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 sa n dm a n u f a c t u r e dg o o d s ,a n d a l r e a d yc o m p a r e dt h e d i f f e r e n ti n f l u e n c et oe c o n o m yg r o w t hf r o me x p o r to fd o m e s t i c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 s a n dm a n u f a c t u r e dg o o d s f u r t h e rt h em o r e ,w et a k em a n u f a c t u r e dg o o d st ob e e m p h a s e s ,t om e a s u r et h ed i f f e r e n ti n f l u e n c et oe c o n o m yg r o w t hf r o md i f f e r e n t e x p o r tc o m m o d i t i e s f i n a l l yw eg a v e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s u g g e s t i o n st op o l i c y k e y w o r d s :c o m m o d i t ye x p o r ts t r u c t u r e ,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 ,c o i n t e g r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 表3 1 表3 2 表3 3 表4 1 表4 2 表4 3 表4 4 表4 5 表4 6 表4 7 表格清单 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和位次。1 7 1 9 8 0 _ - 2 0 0 8 年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1 8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趋势1 9 1 9 8 1 叫0 0 6 年中国g d p 和各类商品出口额2 3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a d f ) 结果2 7 j o h a n s o n 最大似然法协整检验表2 7 g r a n g e r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2 8 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a d f ) 结果3 0 j o h a n s o n 最大似然法协整检验表3 0 g r a n g e r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3 1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入在导师措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兹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硬究成豢,氇不毽含隽获得金罄三些盍堂 或箕链教育机构酶学位或 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期:叶年午月形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簿佥壁互避友堂宥荚保警、使震学位论文瓣援定,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 权金壁王避太堂可戮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蠹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捡索,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恁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侔者签名糊 签字西麓:、趟年车秀形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嚣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遗蛙: = 篓瞧酲 签字西霸:莎仍摹年争秀0 酲 电话: 郏编: 致谢 寒暑几载,一如白驹过隙,转眼我的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会肥工业大学, 这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府,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她的魅力。回想起来, 我在这里接受了前沿的经济学知识,感受到了深厚的学术氛阑。在这里,我不 能不对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人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激。 首先要感谢我的恩师张本照教授。本论文的研究和撰写工作一直是在张老 师精心指导和悉心关怀下完成的。在我的研究生学习和研究工作中,张老师一 直给予了莫大的关心、帮助和指导。张老师扎实的理论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 让我受益匪浅。从张老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广博的专业知识,更学到 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这必将成为我入生中的宝贵财富。 另外,感谢两年多来人文经济学院经济系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诲和许多有 益的学术讨论,让我的论文写作更加顺剥。感谢刘志迎教授、万伦来教授,晋 盛武副教授等老师对我论文的帮助和指导。是您们长辈般的关怀。广博的知识 和悉心的指导,使我感受到了经济学的无穷魅力。在此,由衷地向老师们致以 尊敬和感激之情。 研究生生涯转瞬即逝,在这期间结识了很多可亲可爱的同学,朋友,论文 写作过程中大家相互讨论,相互切磋,相互帮助。在此,对身边所有的同学朋 友说声谢谢。 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辛勤的付融,让我可以安心学习;是他们的 鼓励和支持,让我坦然走过每一段旅程;是他们的期盼和教导,让我踏踏实实 迎接每次挑战。 最后,向评审论文的各位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衷心祝愿合肥工泣大学欣 欣向荣,祝愿人文经济学院经济系蒸蒸日上,祝愿敬爱的老师们工作顺利,万 事如意,祝愿我的父母健康永驻,祝愿我的同学们翦程似锦! 作者:朱世娟 2 0 0 9 年3 胄于合肥 第一章引言 1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自19 7 9 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获得了高速发展,进出口 总额连年递增。2 0 0 6 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 6 0 4 亿美元,在全世界居第 3 位,其中出口贸易总额为9 6 9 l 亿美元,进口贸易总额为7 9 1 6 亿美元,二者 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 7 和2 0 。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初级产品贸易占总贸易额比重逐年下降,工业制成品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比重 持续上升;加工贸易蓬勃发展;产业内贸易不断深化。另外,在党的十七大会 议上,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 展。随着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 化,贸易结构所引发的各种问题也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对外贸 易商品结构的发展现状,及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动趋势,有助于更好的 认清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形势,把握规律。通过分析我国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对 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提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调整意见。 1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2 1 国外有关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方面进行过大量研究。 巴罗( b a r r o ,1 9 9 2 ) 研究了各国的g n p 数据后发现那些采用典型贸易保护政 策的国家,其经济增长都比较慢。 奥克斯利( o x l e y ,1 9 9 3 ) 研究了葡萄牙1 8 6 5 1 9 9 1 年实际g d p 与出口的关系, 运用g r a n g e r 检验方法得到支持e l g 假设的结论。 麦克纳布和莫尔( m c n a ba n dm o o r e ,1 9 9 8 ) 运用o l s 和三阶段回归分析方法 分析了4 1 个发展中国家19 6 3 1 9 7 3 年和1 9 7 3 1 9 8 5 年两个时期的数据,发现支 持e l g 的结论。 劳伦斯( l a w r e n c e ,1 9 9 9 ) 通过对2 0 世纪8 0 年代美国1 0 0 多个制造业中国 际竞争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研究,发现进口竞争能刺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 高。 k h a l i d 和a l a n ( 2 0 0 1 ) 将毛衣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类,并用分阶段 的季度数据对马来西亚的经济运行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开始阶段反映出了 显著的初级产品导向作用,在实行出口导向政策的初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 进作用很明显,但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对贸易总额和经济增长变量的 因果关系分析就不可能真实的反映全况。 l e d e r m a n ( 2 0 0 2 ) 首先提出贸易结构的概念,并且分析了结构变量( 自然资 源禀赋、出口集中度和产业内贸易指数)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是这些变量 都对经济增长有影响,尤其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起着促进作用;出口 集中即便可以促进物质和人力资源的积累,但仍会阻碍经济发展。 康诺利( c o n n o l l y ,2 0 0 3 ) 用7 5 个国家1 9 6 5 1 9 9 0 年的专利数据来代表这些 国家的模仿与创新,量化了高科技产品进口对进口国模仿与创新的溢出效应。 j a c i n t 和m a n u e l ( 2 0 0 4 ) 认为即使出口增加不能非常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 结构上的变化也可以实现,他们主要通过e c ( ( 消费品+ 半成品+ 资本品) 4 出 口) 来反映结构性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t i t u s ( 2 0 0 5 ,2 0 0 6 ) 弓i 用了i p ( 工业生产指数) 作为变量,并使用贸易条件、 资本、出口额等其他变量,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韩国的出 口与经济增长有着双向的关系,并且首次在这种分析中引进了d a g 图来检验 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1 2 2国内有关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1 9 8 1 年以来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大量统计资料,为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 增长的定量分析准备了一些必要的数据。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对我国的对外 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一些分析,取得了一些成果。 王子先( 19 9 8 ) 强调了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进而从供给、需 求、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三个角度分析了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李健( 19 9 8 ) 概括了出1 3 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指出在分析外贸对经济的贡献时, 不应仅仅停留在其支持g d p 增长的目标上,而且应考虑外贸在实现资源有效配 置、推动产业进步和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作用。 彭福伟( 19 9 9 ) 更加看重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认为这种作用是通 过出口和进口的共同作用实现的。在分析1 9 9 0 19 9 7 年间净出口的数据后,他 认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净出口的拉动作用并非强度相关,净出口对经济增 长的拉动往往与国民经济增长呈反向运行趋势。 魏威贤( 1 9 9 9 ) 利用g n p 和出口贸易两个变量,分析得出在我国出口与产出 之间只存在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赵陵、宋少华( 2 0 0 1 ) 分析了中国 19 7 8 19 9 9 年实际出口与实际g d p 的关系,发现中国的出口增长对g d p 的拉 动作用只是短期现象,在长期内这种拉动作用并不明显。 许启发、蒋翠侠( 2 0 0 2 ) 运用协整理论研究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 关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关系; 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出口或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互为因果,因此主张 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并重。 郭海明,刘明( 2 0 0 6 ) 通过分析,论证我国对外贸易额与g d p 之间存在长期 的均衡关系,虽然对外贸易额的增加能够带动g d p 的增长,但当前和今后一段 2 时期g d p 的增长更能促进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已有的国内外文献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既有定性分析, 也有定量分析,既有从总量上进行的分析,又有从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贸易 形式的角度进行的结构分析,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运 用协整模型这一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1 9 8 1 2 0 0 7 年的商品进出口贸易与g d p 之 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就我国商品对外贸易中各分类商品与g d p 的关系进行进 一步分析,近而提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调整意见。 1 3 工作假说及研究目标 1 3 1 工作假说 1 中国对外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2 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出口结构,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1 3 2 研究目标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实证研究我国出1 2 1 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提出优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带动出口,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 1 4 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1 4 1 技术路线 1 4 2 研究框架 本研究基本框架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 作为全文的导言部分,主要给出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出口贸易对经 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提出文章的工作假说和研究目标;描述本文 的技术路线并对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作介绍;给出全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和数据来源;最后概括本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本部分首先回顾了对外贸易的理论,然后简述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外贸出口 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 第三章中国外贸出口结构现状分析 本部分首先介绍了国际贸易统计商品分类的划分标准,然后简单概述了我 国外贸出口的发展历程,最后具体分析了现阶段出口商品结构特点。 第四章中国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章主要分两部分进行研究:首先进行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对经济增长 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工业制成品对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后,再对工业制成品 各分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从而为最后提出更科学的结论和政策 建议做铺垫。 第五章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本章归纳了全文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观点。然后基于本文实证研究的结 果,给出了此研究结论的主要政策建议。 1 5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 5 1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利用e v i e w s 软件进行模型 参数计算和结果检验。具体研究方法有: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分析我国出口结构现状, 然后将出口商品按国际贸易标准代码s i t c 分为十类,分别找取1 9 8 6 2 0 0 6 年 中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总的出口数据以及它们各分类商品的出口数据,借 助e v i e w s 5 0 统计软件,对数据逐一进行a d f 单位根检验,j o h a n s o n 协整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并求出误差修正模型,根据所得结果得出一定结论。 1 5 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h t t p :w w w s t a t s g o v c n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h t t p :w w w m o f c o m g o v c n ) 4 1 6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1 6 1 可能创新 本文可能的创新是从外贸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角度来提出产业结构 调整的对策和意见,从而来改善外贸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1 6 2 不足之处 1 由于获取全面数据的困难性以及对中国外贸出口和经济增长方面具体实 际情况了解的欠缺,将导致有关分析结论和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2 本文只考虑出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没有考虑其他影响经济增 长的因素,从而得出的产业结构调整意见和结论可能会有些片面性。 第二章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 2 1 对外贸易的理论回顾 2 1 1 传统贸易理论关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论述 2 1 1 1 古典贸易理论 关于国际贸易结构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由来已久。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 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开创了自由贸易理论,以绝对成本优势或比较成本优 势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动因和基础,论证了自由贸易会给参加国际贸易的各方都 带来利益,从而增加世界经济福利。他们认为各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差异是 各国家生产各种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造成。 绝对成本和比较成本理论只考虑单一生产要素即劳动而忽略了诸如资本、 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这是不现实的。后来,赫克歇尔 和俄林从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差异出发,将由劳动生产率上的差距决定的比较 成本的差异推广为由要素禀赋比率的差异决定的比较成本差异,并证明了在劳 动生产率上没有多大差距的国家之间仍可以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可能性。由 于这一理论考虑多种生产要素,而且提出了既能说明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又 能说明要素价格变化和收入分配变动的原理,这就使得对要素禀赋比率与生产 结构以及贸易结构之间关系的分析成为可能,给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结构的动 态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框架。 无论是以劳动生产率差异为基础的相对优势理论,还是以生产要素供给为 基础的资源禀赋理论,其比较利益产生的前提是各国的供给、生产条件不可改 变,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这种传统比较优势具有静态的特征。 但处于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在国际间流动;自然资 源通过技术进步可以被改良、人工合成或被新材料所替代:人力资源可以通过 人力资本投资而以“质量”上的优势弥补“数量”上的劣势。这表明,大部分 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并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 2 1 1 2 新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多以静态分析和短期分析为特征,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难以 准确地解释当今国际贸易发展中的诸多商品结构问题。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以来,西方经济学家致力于贸易的动态化研究,形成了国际贸易的动态理论。 然而,国际贸易的动态理论并没有改变古典贸易理论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国际 贸易的基本原因是建立在比较成本差别基础上的商品价格差异:二是国际贸易 的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下的。因此,我们把二战后出现的国际 贸易动态理论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这种理论以技术差距论和产品生命周期学 6 说为代表。 1 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说又称技术间隔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格鲁伯和弗 农等人进一步论证的关于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 力,形成或扩大了图际间的技术差距,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 术产品的比较优势的理论。根据格鲁信和弗农对有关资料进行的统计分奉厅表骤, 出口科研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家也就是资本要素相对丰裕的国家,从这个意 义上说,技术差距说是完全可以与赫俄原理相衔接的。 2 产晶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认为,在囡际贸易中,许多产品先由发达囡家生产和出口,其他国家 则需要迸盈。僵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原来需要迸隧的国家爱| j 转为出霉,而原 先出口的国家却转为进口。对此现象弗农也提出了产品变动周期学说予以解释。 他认为,产燕变动餍麓大致分为新产品、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工业先进圈与落后豳之间比较优势的 不断转化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过程。工业先进国的产业转移不仅促进了工业 落蔟国的工业化,同时也导致了彼此之间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的变化。从产品 要素的密集性来看,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其生产要素的比例会发生规 律性的变化:从不露函家来看,在产晶生命属期的各个阶段,其沈较优势将铁某 一豳家转向另一国家。可见,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动态经济理论,不仅具 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丽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 1 2 新贸易理论关于对外贸易结构的论述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中都假定市场结构是完全茸南 竞争的;然而,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界己经承认实践中的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结构,并将它 乍为贸易理论研究的基本前提。这种贸易理论基本前提豹变化, 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即国际贸易理论进入了新贸易理论发展阶段。 新贸易理论以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代表。 2 1 2 1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贸易理论是2 0 世纪6 0 年代以来在魏方国际贸易理论中产生和发展起 来的一种解释国际贸易分工格局及贸易结构的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 济学家格鲁贝尔和劳埃德及格雷、戴维斯、克鲁格曼、兰卡斯特等人。 他们认为,当代国际贸易从产晶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一种是产业间贸易,即一国或地区出口和进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完全不 同的产晶。另一种是产业内贸易,鄂一蕃或地区既出疆同时又进瑟某种或某些 产品及其中间产品。国家间要素禀赋的差异,从而比较成本的差异是产业间贸 易发生的基础和原因。国家间的要素禀赋的差异愈大,产业间贸易量愈大,这 是传统的贸易理论对产业间贸易的解释。国际贸易中的产业内贸易现象显然不 能用传统的贸易理论来解释,因为传统贸易理论有两个重要假定:一是假定生 产各种产品需要不同密度的生产要素,而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禀赋是不同的, 因此,贸易结构、贸易流向和比较优势是由各国不同的要素禀赋来决定的;二 是假定市场竞争是完全的,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企业,生产同样的产品,拥有 相似的生产条件。而这些假定与现实相差甚远,产业内贸易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及主要制约因素比较复杂。纵观西方经济学界对产业内贸易的种种理论说明, 产品差异论、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论及需求偏好相似论较好 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 2 1 2 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在克鲁格曼提出新贸易理论的同时,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竞 争优势论 。从8 0 年代到9 0 年代初,先后出版了竞争战略( 19 8 0 年) 、竞争 优势( 19 8 5 年) 、国家竞争优势( 19 9 0 年) 三本书,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从 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阐述了“竞争力问题 ,向传统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 他指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未必具有竞争优势。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 他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从全球范围和长远角度考虑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 优势。 竞争优势论为贸易结构的优化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思考:改善贸易结构,积 极参与国际分工,先天因素一一资源禀赋固然重要,后天优势一一高级要素的 决定作用却越来越明显。如何培育高级要素,如何使消费者变成挑剔的具有高 品位的信息提供者,这不仅有历史的传统的因素,更依赖于综合国力以及国民 素质的提高。因此,政府的作用便不可忽略。波特主张政府应当在经济发展中 起到催化和激发企业创造欲的作用。政府应当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产品 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完善政策法规,为企业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 2 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经济增长理论是解释收入或产量长期发展状况的一种宏观经济理论。常见 的经济增长模型有三个: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剑桥经济增 长模型和新经济增长理论。 2 2 1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2 0 世纪4 0 年代前后,哈罗德( h a r r o d ) 和多马( e d o m a r ) 在几乎同一时间内 分别发表了极为相似的经济增长模型,因此,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哈罗德一多马 模型是经济增长理论出现的标志。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 8 率取决于储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经济的实际增长 率必须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即由资本家集体意愿投资水平所决定的增长率, 而且必须等于经济的自然增长率,即为了使经济实现持续充分就业所需的增长 率。哈罗德等人认为,三种增长率只有在偶然的情况下才能相等,因此,现实 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很难实现稳定增长。 由于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是假设要素之间不具有可替代性,他们推导出来的 保证充分就业的长期均衡增长率,是一个难以实现的不稳定均衡。但是,在实 际的观察和分析中,要素的可替代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虽然他们的研 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注意,但由于他们的假设和研究结果都与后来的经济增长 实际不符,故未能被后人接受。 2 2 2 新古典增长模型 5 0 年代中期,r m 索罗、t w 斯旺等人提出了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等 人认为,哈罗德一多马模型之所以得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能实现持续稳定增 长的结论,是因为这个模型假定资本和劳动不能相互替代,从而资本产出比率 是一个定量,只要假定资本和劳动可以相互替代,就能得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可以实现稳定增长的结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家的基本思想是:当经济中不 存在技术进步时,经济最终会陷入停滞状态,但是,当存在外生的技术进步时, 特别是在外生的技术进步采取哈罗德中性形式时,经济就能沿着一条平衡增长 轨道移动。 然而,对现实的观察发现:一国的人均产出是可以保持持续增长的,这应 归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因此,2 0 世纪5 0 6 0 年代的经济增长学家在生产函数中加 入了随时间自然增加的技术进步变量,使得人均产出的长期持续增长成为可能。 但是由于将技术进步当成外生变量,这使得模型本身无法对长期的经济增长给 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2 2 3 新剑桥增长模型 该模型由英国的罗宾逊、卡尔多等人提出。这一模型着重分析收入分配的 变动如何影响决定经济增长率的储蓄率,以及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特别地,模型从社会储蓄率的角度探讨了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按照新剑 桥增长理论,要使经济按一定的增长率增长下去,就必须保持一个一定的储蓄 率,社会储蓄率取决于利润收入者与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以及他们的收入 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前者是不变的,故保持一定的储蓄率就必须使国民 收入中的工资与利润保持一定水平。这一过程也是通过价格调节来实现的。经 济要稳定增长,利润和工资在国民收入中要保持一定比率,但这一比例并不是 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增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利润的比率在提高,工资的 9 比率在下降。 2 2 4 新经济增长理论 2 0 世纪8 0 年代诞生的新经济增长埋论,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有着重要 影响。确切地讲,构成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各增长模型之间既存在一定的差别, 同时又包含一些有别于其他增长理论并体现新增长理论特色的共同要素。根据 各种新增长模型在基本假设上的差别,通常我们将新增长模型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新增长模型是在收益递增和外部性的假设下考察经济增长的决定。 采用这条研究思路的代表性模型如罗默的知识产出模型( 1 9 8 6 ) 和卢卡斯的人力 资本溢出模型( 1 9 8 8 ) 等等。认为技术进步取决于知识资本或人力资本的积累和 溢出,因而技术进步是内生的,内生的技术进步保证了经济均衡增长路径的存 在。 第二类新增长模型强调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资本积累( 包括物质资 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 而不是技术进步,否认知识或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强 调通过资本的不断积累就足以保证经济实现持续增长。持有这一观点的模型主 要有琼斯一真野惠里模型( 1 9 9 0 ) 和雷贝洛模型( 19 9 1 ) 等。 第三种新经济增长模型根据技术进步的表现不同又细分为两种基本形式: 产品品种增加型增长模型和产品质量升级型内生增长模型。这两种模型均认为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经济的均衡增长一般是一 种社会次优。但在产品增加型经济增长模型中,认为新产品的引进并不会导致 旧产品遭淘汰,分散经济的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在产品质量升级 型增长模型中,认为技术创新是一种旧产品不断被淘汰出生产过程的创造性破 坏过程,分散经济的均衡增长率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 2 3 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 2 3 1 “剩余产品出口”理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a d a ms m i t h ) 是最早涉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之间关系这一问题的经济学家之一。在1 7 7 6 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的研究中,斯密强调了两个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一个是分工,它 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个是资本积累。尤其是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 成为后来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基石。他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 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分工的程度则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而对外贸易是市 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此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 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斯密的这些论述包含了国际贸易具有带动经济增长 作用的最初思想。斯密的“剩余产品出口”理论更是直接着眼于贸易对经济增 长的带动作用,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能够为一国的剩余产品提供出路( v e n t 1 0 f o rs u r p l u s ) 。斯密首先假定一国在开展国际贸易之前,存在着闲置的土地和 劳动力,这些多余的资源可以用来生产剩余产品以供出口,这样对外贸易就为 本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路。他认为,对外贸易可以“给国内消费不了的那一 部分劳动成果开拓一个比较广阔的市场。这就可以鼓励它们去改进劳动生产力, 竭力增加它们的年产物,从而增加社会的真实财富与收入。这种剩余产品的生 产不需要从其它部门转移资源,所以出口所带来的收益没有机会成本,结果必 然能够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 2 3 2 国际贸易动态效应理论 国际贸易除了能够使世界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从而使参与贸易各方 面都能直接得益外,还能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的、动态的影响。最早注意到国 际贸易的这种间接动态效应的是约翰穆勒。他认为,国际贸易具有两种利益。 一种是直接利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国际分工,使生产资源向效率较高 的部门转移,从而提高产量和实际收入,二是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得到本国不能 生产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该国经济活动持续进行所必需或不可缺少的物质资 料;另一种是间接利益,它表现在通过贸易分工推动国内生产过程的创新改良, 提高劳动生产率,并通过产品进口造成新的需求,从而刺激储蓄的增加、加速 资本的积累。他指出国际贸易有间接的作用,应该看作是更高一级的利益。一 个市场的每一次扩大都具有改进生产过程的趋向。为国内市场大的市场进行生 产的国家,可以采用更广泛的分工,可以更多地使用机械,而且更有可能对生 产过程有所发明改进。凡是能使某种物品在同一地方更多地生产的事物,都有 助于普遍增加世界上的各种生产力。还有一种考虑主要用于产业发展的早期阶 段。某一民族会因为其全部爱好或者已经得到充分满足,或者没有完全得到发 展,而处于沉寂、怠惰、未开化的状态。他们因为没有足够的欲望,也就不能 发挥自己的全部生产力。开展对外贸易,可以使他们开始知道各种新的物品, 或者使他们较易获得从前没有想到可以得到的各种物品,这种引诱,有时会在 由于人民缺乏干劲和报复而其资源尚未开发的国家引起一种产业革命;引诱过 去满足于少数舒适品和少量工作的人们,为了满足他们新的爱好而更加勤奋地 工作,甚至为了将来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这些爱好而积累金钱和积累资本。 2 3 3 “供给启动理论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马克斯科登将对外贸易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起来,从 供给的角度剖析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关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率影 响的理论被称为“供给启动 论,该理论特别强调对外贸易对生产要素供给量 的影响和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他认为,一国开展国际贸易会产生五个方面的 效应:( 1 ) 收入效应,即通过对外贸易取得的静态利益转化为国民收入总量的增 加;( 2 ) 资本积累效应,即当来自贸易利益的收入增加中部分用于投资时,将使 该国的资本积累增加;( 3 ) 替代效应,即若投资品为进口含量较大的产品,则对 外贸易的开展会使投资品的供给增加使其对消费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从而导致 投资对消费比率的提高,而投资的提高将推动经济增长率的上升;( 4 ) 收入分配 效应,即对外贸易的开展,将使出口生产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和这些要 素的所有者收入大为提高;( 5 ) 要素加权效应,即假定生产要素的劳动生产率增 长不一致时,则产出的增加率可以被视为各种生产要素增长率的加权平均。因 此,当出口贸易扩大,而且出口生产大量使用的是劳动生产率增长更快的要素 时,出口生产增长率将会提高更快。同时,科登进一步认为这些效应都是累积 性的,这意味着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得到强化。 2 3 4 “增长引擎 理论 “增长引擎”理论( t h ee n g i n eo fg r o w t h ) 最先由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逊 ( r o b e r t s o n ,d h ) 在2 0 世纪3 0 年代提出。2 0 世纪5 0 年代,纳克斯( n u r k s e ,r ) 又将其进一步补充和发展。这一理论认为,较高的出口增长率能够通过以下的 途径带动经济增长:( 1 ) 通过扩大出口水平可以提高一国的进口购买力,尤其是 通过对资本品的大量进口,能够使这个国家取得国际分工的利益,并大大节约 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这有利于提高工业的效益,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 2 ) 出口的增长还可以通过促进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生产来提高 其劳动生产率,从而获得经济增长;( 3 ) 出口也使得一国通过扩大了的市场得到 规模经济效应;( 4 ) 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会给一国的出口部门企业造成压力,促 使它们改良产品、降低成本,并淘汰效率低下的企业;( 5 ) 出口部门的日益发展 会鼓励国内外的投资,刺激相关产业部门以及交通运输业、动力部门的发展, 并促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引进。 第三章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分析 3 1 国际贸易统计商品分类 国际贸易统计商品分类是指按照一定的品质标志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划分 为不同组别的商品分类体系或商品分类目录,作为统计分类标准,据以收集和 编制国际贸易统计资料,研究分析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2 0 世纪初,国际上开始探索制定统一的统计商品分类目录,以提高各国对 外贸易统计资料的可比性,便于对国际间商品贸易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比较分析 及进行贸易谈判和关税谈判。19 13 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商业统计第二届 会议上通过了“国际商品品名表”和关于组织国际贸易统计的特别公约,这是 第一个经国际协定批准的统一的统计分类目录。l9 31 年国际联盟经济委员会制 定出海关税则目录草案( 又称日内瓦分类目录) 。19 5 0 年,联合国统计 委员会第5 届会议审议通过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 i t c ) ,其后于19 6 0 、1 9 7 5 、 19 8 6 年进行了3 次修订。1 9 5 0 年在布鲁塞尔签订海关税则商品分类目录公约, 公约的附件海关税则商品分类目录,又名布鲁塞尔税则目录( b t n ) 于1 9 5 年实旌,后经3 次修订,l9 7 4 年更名为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目录( c c c n ) 。 s i t c 和c n n n 是当时国际贸易应用最广泛的两种商品分类体系,前者主要用于 统计,后者主要用于海关税则。 3 1 1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 t a n d a r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r a d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 ,英文缩 写为s i t c 。由联合国统计局制定、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审议通过、联合国秘书处 出版颁布。旨在统一各国对外贸易商品的分类统计和分析对比。最初版本于 19 5 0 年出版。后为适应世界贸易和技术的发展及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并为同 当时国际上已经广泛采用的海关税则目录相互协调、对照转换进行了3 次修订。 s i t c 第3 次修订的原则是:同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子目录协调对应, 并尽可能保持与s i t c 以前版本的连续性。此外还考虑以下因素:( 1 ) 商品及其生 产所用材料的性质;( 2 ) 加工阶段;( 3 ) 营销惯例及产品的用途;( 4 ) 商品在世界 贸易中的重要性;( 5 ) 技术变化。同s i t c 的以前版本一样,第3 次修订本采用经 济分类标准,按照原料、半制成品、制成品顺序分类,并反映商品的产业来源 部门和加工阶段。采用五位数编码结构,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按经济类别划分 为1o 大类:0 一食品和活动动物,1 一饮料和烟草,2 一非食用原料( 嫩料除外) ,3 一矿物燃料、润滑油和相关原料,4 一动植物油、脂及腊,5 一化学和相应产品, 6 一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 一机械和运输设备,8 一杂项制品,9 一未分类的商 。中国海关百科全书第1 4 3 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杜,2 0 0 4 年。 1 3 品。大类上依次分为6 7 章、2 6 l 组、1 0 3 3 个目和3 1 1 8 个基本编号。其特点是聚集 性强,可以根据需要按照编码的不同分类层次汇总计算初级产品( 0 4 类) 和工 业制成品( 5 - - 8 或9 类) 的问题,或诸如食品、纺织品、化工产品、机械和运输设 备等类别商品的总量,便于进行经济分析。 3 1 2 按大类经济类别分类 按大类经济类别分类,英文缩写为b e c 。由联合国统计局制定,联合国 统计委员会审议通过、联合国秘书处出版颁布,是为按照商品的大经济类别完 全汇总国际贸易数据制定的。同时,通过本分类,把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编 制的贸易数据转换为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 n a ) 框架内按最终用途划分的3 个基本货物门类: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消费品,以便把贸易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 及工业统计等其它统计结合起来用于对国别经济、区域经济或世界经济进行分 析。最初版本于1 9 7 1 年编制,联合国于1 9 8 9 年出版了第3 次修订本。分类采用3 位数编码结构,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7 类:1 一食品和饮料、2 一工业供应品、 3 一燃料和润滑油、4 一资本货物( 运输设备除外) 及其零附件、5 一运输设备及其 零附件、6 一其他消费品、7 一未列名货品。7 大类分为1 9 个基本类,1 9 个基本类 汇总为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消费品3 个门类。 3 1 3 根据研究的需要对进出口商品进行的其它分类 3 1 3 1 按生产商品的要素密集度分类 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要投入生产要素的比例关系。生产产品需 要各种要素的投入,这些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 自然资源) 、劳动、技术( 包 括企业家才能等) 及资本,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产四要素”。根据各种生 产要素在生产产品的相对密集度,我们可以把各类产品分为自然资源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等各种类型的产品。这里,我们根据克 劳斯( k r a u s e ) 的分类方法,将制造业各制成品分类为自然资源密集型( n a t u r a l r e s o u r c ei n t e n s i v e ) 、非熟练劳动密集型( u n s k i l l e dl a b o ri n t e n s i v e ) 、人力资本密 集型( h u m a nc a p i t a li n t e n s i v e ) 及技术密集型( t e c h n o l o g yi n t e n s i v e ) 四种类型。通 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