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试论建筑作品的独创性试论建筑作品的独创性 originality of works of architecture 作 者 姓 名: 刘 宇 指 导 教 师: 曾兴华 西 南 政 法 大 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试论建筑作品的独创性 1 试论建筑作品的独创性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知识产权法律也得到逐步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作品形 式都被纳入了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建筑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作品,其和其他形 式的作品一样,蕴含了设计师大量的智力劳动,是设计师创造性活动的结果,也 不可避免的会被其他作品复制或者抄袭,因此,对建筑作品的法律保护也是相当 必要的。在我国,建筑作品在 2001 年开始被单列一类作品受到保护,但是,立 法仅仅是把建筑作品单列出来,对建筑作品的相关理论研究还不够,更缺乏相对 具体的保护措施。对于建筑作品受法律保护的关键因素独创性,更是缺乏明 确的判断标准和实用的判断方法,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司法人员很难正确判断某 一建筑作品是否具备独创性这一建筑作品受法律保护的必要条件。 本文从一个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例保时捷公司诉泰赫雅特公司建 筑作品著作权纠纷一案出发,对比国内外关于一般作品的独创性理论,对建筑作 品中独创性的内涵、判断标准、判断方法及其运用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力求提 出切实可行的建筑作品独创性的判定方案,以期能对司法实践有所帮助和启发。 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对建筑作品的独创性进行探讨。第一部分为问题的提 出,对本文援引的案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法院的审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对其审判中采纳的观点和理由做出了简单的价值判断, 引出了目前我国司法实践 中在判定建筑作品独创性时遇到的普遍困难。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一般作品的独 创性理论,分析了独创性理论的来源、内涵等内容,并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 具代表性的国家出发,探讨了有关作品独创性的判断标准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重点从建筑作品自身的特性出发,探讨了建筑作品 独创性的内涵、判断标准、判断方法及其运用等内容。第四部分具体分析了目前 我国在对建筑作品独创性在立法上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完善 方案,以期能帮助我国从制度方面对建筑作品的独创性判定进行完善和改革,为 我国的司法实践提供现实依据。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本文认为,虽然独创性是任何作品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但是这一基本要 素应该依据作品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要求程度和标准。建筑作品由于其自身 包含三维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建筑设计方案图和建筑模型等不同的表现形式, 对其独创性的判断也应该针对不同的表现形式采取不同的标准,而不能一概而 论。笔者期望通过本文对建筑作品独创性的探讨和认识,能够对完善我国建筑作 品独创性的相关立法起到启发作用。 关键词:建筑作品;独创性;创造性;思想;表达 试论建筑作品的独创性 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laws concern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have been improved gradually and as we can see,more and more types of works have been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it.though being a little kind special,architecture works contain peoples intelligence and wisdom just like other kinds of works cause they come from constructive minds and cant be avoid of being coped by other designers.so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be protected like other works.even though it has already been taken into the protection ambit in the chinese new promulgat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in 2001,but up to the present,the attention paid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the architecture works is far from enough and still the studies on it are pretty immature.the key factor what decide whether architecture works can be protected by the law or not is the originality concealed in it which lacks of certain standard and practical method to judge.it seem hard to figure that out but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explore all possible means by considering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ll the theories on the originality of other works that is already knew.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dispute over the works copyright between porsche company and taike yate company,and then compares common theories in china and overseas focused on what is originality,methods to make a distin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m from which people can get to some kind of common sense of how to solve this kind of dispute or cas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o talk about originality of architectural works.to put forward the problem,in the first part,it introduces the case briefly, conducts in-depth research at the trial, and then makes a simple value judgment to the points of view adopted and the reasons,though which it comes up with the common problems of judging if it is original or not that we are facing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general theory of originality,its origin, its connotation and so on.from two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of the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and continental legal system,it discusses how to set a criterion to help people make a distinction.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s the third one.by studying the features of architectural works,it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of originality of architecture works,standard for judgment,method to use and its application etc.lastly is the fourth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part which analyzes the deficiencies of legisl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perfecting and reforming.thus,providing realistic basis for the coming judicial work of our country. it is believed that originality is the necessary part of creative works, but it should be reconsidered when faced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works.because of its different forms,such like its 3d buildings or structures,building design drawing and building model of different forms,it must have its different criterion.by studying the originality of architecture works,it is trying to call for a legislation on it. key words:architecture works;originality;creativity;thought;expression 试论建筑作品的独创性 1 目 录 引言. 1 一、我国对建筑作品独创性认定的司法实践 . 3 (一)案情简介 . 3 (二)法院判决 . 4 1.一审判决 . 4 2.二审判决 . 5 3.本案亮点 . 5 (三)对案件思考 . 6 1.争议焦点 . 6 2.独创性的判断标准 . 6 二、作品的独创性 . 7 (一)独创性理论的起源 . 7 1.传统理论中的独创性 . 7 2.著作权法上的独创性 . 9 (二)独创性的内涵 . 10 1.独创性包含的内容 . 10 2.独创性的表现形式 . 11 3.独创性要求的程度 . 12 4.独创性与作品其他价值取向的关系 . 12 (三)作品独创性的判断标准 . 13 1.英美法系国家对独创性的判断标准 . 13 2.大陆法系国家对独创性的判断 . 15 三、建筑作品的独创性及其判断 . 17 (一)建筑作品的概念 . 17 (二)建筑作品的独创性 . 17 1.概述 . 17 2.“独创性部分” . 18 3.独创性的程度 . 18 (三)建筑作品独创性的判断标准 . 20 1.总体判断标准 . 20 2.微观判断标准 . 22 (四)建筑作品独创性的判断方法 . 23 1.判断方法概述 . 23 2.两判断方法之间的比较 . 24 3.判断方法的运用 . 24 四、我国建筑作品独创性立法的不足与完善 . 25 (一)我国建筑作品独创性的立法现状及不足 . 25 1.立法现状 . 25 2.不足之处 . 26 (二)关于完善我国建筑作品独创性立法的思考 . 27 1.明确建筑作品独创性的要求 . 27 2.制定建筑作品独创性的判断方法 . 28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结 语. 30 参考文献 . 31 一、中文类参考文献 . 31 (一)著作类 . 31 (二)论文类 . 31 (三)其他类 . 32 二、外文类参考文献 . 32 (一)著作类 . 32 (二)其他类 . 33 试论建筑作品的独创性 1 引言 独创性是作品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必备条件, 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 的认可,并被列为了著作权法一项基本的原则,在作品的法律保护中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独创性的相关理论从其产生开始,就一直在争议中不断的变迁和发展, 虽然经历了多次巨变,但是独创性作为作品的必要条件这一观念从未动摇过,反 而正是在这些巨变的过程中,独创性的理论才日趋成熟和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越来越多的作品形式萌发出来,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也不断的扩大,独创 性在作品的必备要素中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才能发挥其既充分保护创作 者的智力成果,激励出更多创造性强的、新颖的作品,又不过分的保护创作者的 权利,损害社会公共领域的利益,实现其保护创作者的设计成果,维护社会公共 利益,促进科技文化、文学艺术不断的向前进步这一重要目标,这是一个亟待我 们去解决的问题。 从历史上来看,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独创性的理解有着其本质的区别,即 便是在同一的法系,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对独创性的界定也是不完全一致的, 甚至一个国家在对待不同的作品形式时,采取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在我国,由 于著作权法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独创性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都不成熟,独创性在 立法上一直没受到足够的重视。 独创性是一个经历长足发展的理论, 但是在我国, 人们对作品独创性的研究往往只是以某一类作品为出发点,研究比较细微的东 西,对于作品独创性宏观的概念、判断标准、判断方法及其运用等,都缺乏宏观 的理论体系。建筑作品作为作品的一种形式,作品的一般理论对其应该都是适用 的,在此基础上,建筑作品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概括性的独创性理论在建筑作 品的独创性判断过程中,显得手足无措,不能准确的得出结论。 在我国,自从 2001 年开始,建筑作品就被著作权法单列出来,作为一类作 品予以保护,然而,虽然有了这一重大进展,但是对建筑作品独创性的研究却远 远不够。由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速度过快,相关建筑作品的理论没有能跟上这一 发展的节奏,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很难对建筑作品独创性做出快速的、准确的判 断。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建筑作品独创性的相关理论,从理论观点出发,结合我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国的现实状况,得出切合我国实际的建筑作品独创性的相关理论。 建筑作品不同于其他的作品,其首要的要素应该是实用性,任何建筑物,无 论其在设计上是多么的绚丽多姿,但是如果其不能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其必定 只能成为一个概念性的设计而不能付诸实际。本文在探讨建筑作品的独创性时, 除了从法律保护的角度以外,主要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从建筑作品独创性涉及 到的建筑的体量、空间组合、设计理念及其所用元素、色彩的运用等角度出发, 结合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作品独创性判断通用的原则, 得出适合于建筑作品独 创性的判断方法和标准,以期能为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具有参考性的意 见。 试论建筑作品的独创性 3 一、我国对建筑作品独创性认定的司法实践 (一)案情简介 2007 年 1 月 8 日,北京市二中院受理了保时捷股份公司诉北京泰赫雅特汽 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著作权纠纷一案,该案后来被评为“2008 年中国知识产权 司法保护十大案件”之一,在当时的建筑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据了解,保时捷股份公司与赛普次德公司在 1999 年签订协议约定,由保时 捷股份公司享有赛普次德公司创作的设计方案在著作权上产生的财产权益, 后在 2000 年,保时捷公司在斯图加特建成了第一座保时捷统一风格的建筑物。后保 时捷股份公司把该设计方案应用在了公司分布于各地的车辆销售中心上, 到2005 年年底,保时捷股份公司在世界各地已经拥有了 616 座特征相同的建筑。而位于 北京的保时捷 3s 中心建成于 2003 年 12 月,该汽车销售中心也延续了保时捷一 贯的建筑风格, 保时捷股份公司于 2006 年 11 月向有关部门申请登记并取得了该 建筑作品的著作权。在该作品的著作权登记文件中,文字部分大致记录了该销售 中心建筑的主要特征: 该建筑的正立面为圆弧形,主要由上半部和下半部两块组成:位于上半部分 的区域主要是用长方形的建筑材料构建,且相互对齐组合而成;下半部分使用点 支撑玻璃幕墙作为该建筑的外墙。门厅及其以上区域由玻璃材料构成,位于该建 筑物正立面的中间位置,门厅上面的区域向建筑主体的内部退缩,且一直延伸到 该建筑的顶部,门厅及其上面的区域将该建筑的正立面分割成了左右两个区域。 主体建筑的后面以及侧面区域主要用于办公, 外面的墙壁用横向带状的深色材料 组合而成。 而本案被诉侵权的建筑物是被告公司 2005 年在金港汽车公园内修建的,从 外观上看,这个建筑和原告公司的建筑物非常的相似。 在本案中,原告认为被告公司在明知“北京保时捷 3s 中心”独特特征的情 况下,故意予以复制、临摹,建成了“保时捷 4s+t 中心” ,为未经原告许可,擅 自复制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的行为,侵犯了原告合法取得的著作权。而被告方泰 赫雅特公司认为: “北京保时捷 3s 中心”是不具有独创性的建筑物,其圆弧形的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外形、门厅及其上方区域的缩进以及玻璃幕墙的材质等特征属于常见的建筑特 征,只是建筑外观、功能性上的一些基本表现。办公区域的带状外形,是由于受 到材料的一些特定性质影响而形成的, 故保时捷公司的该建筑物不属于我国著作 权法的保护范围。本案于 2007 年 12 月 19 日由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了 一审判决,后被告公司提起上诉,并于 2008 年 12 月 19 日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 院做出了二审判决。 (二)法院判决 1.一审判决 针对双方争议较大的问题,一审法院做出了如下认定: (1)关于涉案建筑是否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建筑作品 一审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认为, 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等形式 表现的具有审美意义的作品。某一建筑物要想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该建筑 物在外观上必须具备其独创的设计元素及组成,除此之外,该建筑物还应该富于 美感并具有独创性。 一审法院在综合分析原告的保时捷中心建筑物的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原告 享有著作权的建筑物在外观和造型上,都具有自己个性的特征,且具有一定的审 美价值,理应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同时,对被告公司提出的保时捷中心建 筑物的体量关系、形状设计以及用料等属于展览性建筑物普通的功能性设计、外 观由用料所决定等观点,并以此为由认为涉案建筑物不具有独创性的观点,一审 法院不予采纳。 (2)关于被告是否侵犯了原告对涉案建筑的著作权 一审法院通过对比被告公司的泰赫雅特中心建筑物与保时捷中心建筑的基 本特征,认为虽然两建筑物在形状外观、色彩浓淡、功能区域的组合、露台的高 度等部分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是被告公司的泰赫雅特中心建筑物在其他特征上和 原告公司的建筑物极其的相似,属于与涉案建筑作品相似的建筑物,已经侵犯了 原告公司对保时捷中心建筑物享有的著作权。 虽然被告公司的建筑物是由第三人 试论建筑作品的独创性 5 设计和装修的,但被告公司作为该侵权建筑物的所有权人和实际使用人,应当就 其侵权行为承担责任。 被告公司以该建筑不是自己设计和装修为由主张自己不具 有著作权,不该由其承担责任,一审法院未予采纳。 2.二审判决 二审法院在审理该案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两涉案建筑物在外观上的近似点: 近似点 1:两建筑物的正立面都运用了圆弧形的设计,正面的上部由矩形的 建材正对而成,下部的门厅处为玻璃幕墙; 近似点 2:两建筑物均由门厅将建筑主体分为两部分,门厅及其上面的部分 均由玻璃制的材料装饰而成; 近似点 3:建筑物内矩形的办公区域与展示区域相连接,且使用了水平条形 状的深色建材。 根据以上相似点,二审法院认为:近似点 3 属于汽车展厅的常见设计形态, 外面的水平条形状及其所用的颜色,均是由于所用的建材所致,不属于保时捷中 心建筑的独创性成分,应排除在著作权法保护之外。对被告公司主张的近似点 1 和 2 是由于为了满足建筑物的展示和采光功能而设计, 不属于该建筑的独创性成 分的观点不予采信。 因为, 近似点 1 和近似点 2 属于该两建筑物的基本性的特征, 如果没有这两点,两建筑设计都将不具任何意义,由此可以把第 1 点和第 2 点认 定为两建筑物的实质构成部分。在这样的认定基础上,虽然被告公司的建筑物在 建筑主体的下部多出一个露台,并且在建筑物两侧装了护栏,但这些并不能推翻 两建筑物存在实质相似性这一结论,因此,被告公司的涉案建筑物侵犯了原告公 司对保时捷中心建筑享有的著作权,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的法律责 任。 3.本案亮点 一审法院在审理本案的过程中, 深入的分析了原告方享受著作权的建筑物的 个性特征,认为原告的建筑物符合独创性的条件,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建 筑作品。同时,把建筑物内部根据材料用途、构建形状、装饰色彩等组合产生的 设计形态,认定为常见的内部设计,排除在了建筑作品的保护范围之外,精准的 界定了建筑作品保护的范围。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另外,一审法院在审理的过程中,结合侵权程度等实际情况,在判决上也做 出了创新。即以判决的形式,要求被告把其侵权建筑物改建成不得与保时捷中心 建筑物外形的主要特征相同或者近似的建筑。这对制止建筑作品中的侵权行为, 以及推进停止侵害这一民事责任在建筑作品侵权案中的适用, 具有积极的探索意 义。 (三)对案件思考 1.争议焦点 通过以上对案情的简介可以看出,该案件的争议点在于:第一,原告公司的 保时捷中心建筑物是否能列入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 即该建筑物是不是具有 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作品在法律意义上的独创性;第二,两涉案建筑物虽然外型 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但是其到底有没有构成复制侵权,及该两建筑物之间是不 是具有著作权法所阐述的“实质性相似”这一原则性标准。以上两点在一审和二 审的过程中法院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2.独创性的判断标准 在判定原告公司的保时捷中心建筑物是否具有独创性时, 一审法院在判决书 中初略的罗列了保时捷中心建筑物的一些在外观和造型上的简单特征, 没有经过 深刻的分析,没有具体的判断标准和判断方法,就以“上述综合特征表明,涉案 北京保时捷中心建筑作品具有独特的外观和造型,富有美感,具有独创性,属于 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建筑作品”的表述,草率的得出了结论。 建筑作品不同于比如文学、艺术作品等,其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在著作权 法保护的作品的必备条件中,独创性应该是最重要的因素, “世界各国的著作权 立法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其独创性作为建筑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必备条件和 本质属性” 。 1建筑作品基于其实用性的要求,加之其体量组合、外观构成的变化 多端等特性,使得对建筑作品独创性的判定变得困难。仔细研究、深入探讨建筑 作品的独创性理论,对有关建筑作品保护的立法、司法乃至对建筑学领域的健康 1 李伟文: 论著作权客体之独创性 ,载法学评论2000 年第(1)期第 85 页。 试论建筑作品的独创性 7 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作品的独创性 (一)独创性理论的起源 1.传统理论中的独创性 “独创性”一词最初起源于英国,又常译作“原创性” 。这个词在最初的时 候,并不被作为一个法律上的概念词来使用,其来自于传统文艺学界对独创性的 简单认识。 在最初的时候, 著作权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受到文艺学界理论的熏陶, 著作权法中的一些概念的产生以及部分规章制度的制定, 都受到了文艺理论的强 烈影响,因此,著作权法开始也被叫做“文学艺术产权法” 。大约在中世纪初的 时候, “独创性”指的是“最开始原本就存在的” ,就是说与当时现存的事物之间 相互交错而联接在一起。然而,到了十八世纪以后,文艺学界对“独创性”一词 的理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起先理解为“最开始原本就存在的”转变为“没有 来源的、独立的、第一手的” 2,即从原来的与现存的事物相连接变成了表示全 新的东西。早在十八世纪以前,大致在古典主义时期,文艺学界推崇模仿,重视 “言之成理、有凭有据” ,学者们把作品理解为对大千世界的表达,而不是自己 的创造。那时的观念把作者的创作过程看成是简单的复写,认为作品只是对一些 社会现象以及规章制度的描绘和记载,只起到传承理论和经验的作用。创作出来 的作品也是来源于世俗某些权势和造物主,作者在其中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 用。就好像当初有学者说的一样: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理论中,占据主导地 位的理论认为,所谓的创造力,不过就是简单的写实和临摹,作者在其中并没有 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这种在当今看来可称为是剽窃的行为,在当初的传统学 界,却被认为是人们对优秀前辈的尊重、敬仰。 ” 3可见,在十八世纪,文艺学界 对作品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是这一认识的变化,奠定了后来独创 性理论的基础。 2 伊恩p瓦特: 小说的兴起 ,董红均译,三联书店 1992 年版,第 7 页。 3 波斯纳: 法律与文学 ,李庆国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33 页。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到了启蒙运动时期的时候,整个文艺学界开始倡导个性解放,鼓励人们追求 思想自由,渐渐地,整个社会大众开始去追求自由自在的生后,希望能打破以前 陈旧的思想管理的禁锢。 这些新的追求也逐步的在文艺学界的作品中得以生动的 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发展成了著名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并对整个欧洲文 艺学界的发展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随着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越发强烈,作品 开始追求自由表达,摆脱传统观念认为创作只是简单抄袭的思想观念,逐渐打破 了作品是来源于世俗某些权势和造物主的思想禁锢, 终于产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 上的作者。从此以后,作品不再被认为是对现实社会的简单复写,而被看做是作 者自己的创造,是作者真实思想意图的体现,作者支配着作品与文字背后蕴含的 真实意义。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理论萌发了独创性这一观念,开始 思索创作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崇尚一种全新的东西,把创造性界定为是一种交 错在社会大众的共性与个性之中的特别的东西。在十八世纪的时候就有人曾指 出,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就应该像大千世界的各类生物一样,自然地生长出来, 而不是由其他的外在因素刻画而成。受到这一系列文艺学界思想的影响,著作权 法也开始把独创性的概念纳入立法实践, 并开始从一些个案中, 由浅入深的观察、 研究作品的独创性这一课题。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我们能够看出,人们总是在不 断的加深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并根据这一不断变化的认识,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方 式,改变其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法律制度。这种不断改变的认识,对法律制 度的发展、变迁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因为法律从来就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与社会上其他方面的思想观念交融在一起,共同摆弄出漂亮的舞姿。 二十世纪以后,文艺学界的思想理念更是变化巨大,特别是后来的后现代主 义思潮,给浪漫主义思潮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后现代主义占主导时期,文艺学 界强调作者与作品本身相独立,即所谓“创作者死亡”的观念,这种观念认为: 作者在把作品完成以后,其自己也就消失了,即“读者之生必须要以作者之死作 为代价” 。作品以及文字的含义不再是作者意志的体现,而是读者自身对作品的 理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正如结构主义大 师罗兰巴特的观点那样,即使是全新创作的作品,其必定受到先前的其他优秀 作品的影响,如果由作者诠释了作品的含义,那么也就减少了读者自己从各方面 去解读作品的可能性,这样的作品也就没有了价值,正是由于不同读者自己对作 品的多种解读,使作品真正能独立于作者之外,产生更大的价值。 试论建筑作品的独创性 9 虽然文艺学界对作品的认识反复更迭, 即使变化到了读者全面解读作品含义 的时代,著作权法的相关内容、观念却并没有随着同步的进行变迁,其对独创性 的认识仍旧保持着浪漫主义思潮所推崇的标准上。 这到底是因为著作权法对独创 性的诠释已经能够独立于传统思想观念之外自由发展,还是因为意识的落后,已 经使法律脱离了现实发展的轨迹?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浪漫主义的冲击, 是否会直 接造成著作权法对独创性认识的改变?笔者浅显的认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诞 生,给传统的著作权法理论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虽然我们可以不支持后现代主义 的思想观点,但是,文艺学界思想理论的发展变迁对法律思想的影响是不可避免 的。作为著作权法上一个不可丢弃的概念,独创性应该被怎样界定,才能适应时 代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值得所有法律人反复推敲的问题。 2.著作权法上的独创性 通过以上的简要阐述,我们对“独创性”这一概念的来源有了基本的认识。 然而,从理论到实际的立法运用,又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纵观全世界的 法制史,第一部正式意义上的著作权法应该是英国的安娜法 ,因而,在其颁 布之前,是不存在作为现代意义的著作权法独创性理论的。然而,独创性这一概 念,在安娜法 (英国于1709年制定)到著作权法 (英国于1842年制定)这 一演变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体现, “有学者认为,在1900年 walter v.lane 一案中, 才首次在判决中引起法官对独创性的探讨” 4。根据记载,英国开始明确独创性 要求是始于1911年修改的版权法。然而,也有部分法学研究者调查的结果显示, 英国法院在1769年和1774年的两个案件的判决中,已经出现了对独创性原则认 定,以及认定作品抄袭应区分思想和表现的相关论点。通过相关资料分析,本文 认为,应该是在1709年至1769年之间(即安娜法颁布后至1769年 millar 案 之间) ,英国最早在法律层面开始了对独创性理论的探讨。 较之英国,美国开始关注独创性相对较晚,但美国对独创性理论的贡献也是 不可磨灭的。美国部分权威的版权法学家认为,美国在1839年和1845年的两个判 例中,就已经开始探讨作品的独创性理论。独创性在美国的成文法中得以体现, 应该是始于1976年修改的版权法,在其中的一百零二条里,独创性被明确的列为 了作品的必备特征。 虽然起步晚, 但是相比英国来说, 不管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 4 赵林青: 浅议作品的独创性标准 ,载理论导刊2006 年 9 月刊。 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交通大学定向就业协议书
- 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 《纸管》规范要求
-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有答案)
- 低噪声对旋式局部通风机相关行业投资方案
- 技术检测与标准认证服务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
- 工业机械手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
- 汽车4S店活动策划
- 工厂员工行为规范培训
- 机器学习技术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前景
- 手术患者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图
- 三级数学下册 面积1 沪教
-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优秀课件
- 科学实验:磁悬浮课件
- 六病区护理创新 改良冰敷袋课件
- 管工常用工具及基本操作课件
- 海康威视-视频监控原理培训教材课件
- 冲电桩-物业同意安装证明-范本
- 船舶电子电气英语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1年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输煤系统配煤优化qc成果报告运行四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