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泓域咨询MACRO/ 年产3万吨碳纤维材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年产3万吨碳纤维材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根据数据统计,自2010年起,国内碳纤维需求呈增长趋势,2017年需求量约为23,500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防工业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未来几年我国碳纤维需求量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预计到2022年国内碳纤维的需求将达到48,200吨。该碳纤维材料项目计划总投资19045.1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406.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39%;流动资金5638.9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61%。达产年营业收入47387.00万元,总成本费用35730.09万元,税金及附加411.93万元,利润总额11656.91万元,利税总额13676.69万元,税后净利润8742.6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934.0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61.21%,投资利税率71.81%,投资回报率45.91%,全部投资回收期3.68年,提供就业职位820个。报告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承办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的建设要求,对项目的实施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本报告通过对项目进行技术化和经济化比较和分析,阐述投资项目的市场必要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年产3万吨碳纤维材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论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第三章 市场研究第四章 项目选址分析第五章 项目工艺及设备分析第六章 项目节能方案分析第七章 项目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分析第八章 安全经营规范第九章 项目风险性分析第十章 项目计划安排第十一章 项目投资规划第十二章 经济评价分析第十三章 总结说明第一章 项目概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年产3万吨碳纤维材料建设项目1.1.2 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名称:xxx科技公司项目负责人:许xx1.1.3 项目建设地址某某产业发展示范区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根据数据统计,自2010年起,国内碳纤维需求呈增长趋势,2017年需求量约为23,500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防工业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未来几年我国碳纤维需求量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预计到2022年国内碳纤维的需求将达到48,200吨。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建设规模:项目主要产品为碳纤维材料,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47387.00万元。2、建设内容:该项目占地面积54747.36平方米(折合约82.08亩),其中:净用地面积54747.36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82.08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88143.25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69773.75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88143.25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6749.01万元。1.3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3.1 投资估算项目预计总投资19045.1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406.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39%;流动资金5638.9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61%。1.3.2 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1.4 项目建设期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1.5 项目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718461.78千瓦时,折合88.30吨标准煤。2、项目年总用水量24787.97立方米,折合2.12吨标准煤。3、“年产3万吨碳纤维材料建设项目项目”年用电量718461.78千瓦时,年总用水量24787.97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90.42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7.01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9.63%,能源利用效果良好。1.6 环境保护项目符合某某产业发展示范区发展规划,符合某某产业发展示范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1.7 报告说明项目报告从系统总体出发,对技术、经济、财务、商业以至环境保护、法律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通过对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1.8 项目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平方米54747.3682.08亩1.1容积率1.611.2建筑系数65.46%1.3投资强度万元/亩163.331.4基底面积平方米35837.621.5总建筑面积平方米88143.251.6绿化面积平方米6631.28绿化率7.52%2总投资万元19045.112.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3406.132.1.1土建工程投资万元6749.012.1.1.1土建工程投资占比万元35.44%2.1.2设备投资万元5536.352.1.2.1设备投资占比29.07%2.1.3其它投资万元1120.772.1.3.1其它投资占比5.88%2.1.4固定资产投资占比70.39%2.2流动资金万元5638.982.2.1流动资金占比29.61%3收入万元47387.004总成本万元35730.095利润总额万元11656.916净利润万元8742.687所得税万元1.618增值税万元1607.859税金及附加万元411.9310纳税总额万元4934.0111利税总额万元13676.6912投资利润率61.21%13投资利税率71.81%14投资回报率45.91%15回收期年3.6816设备数量台(套)16117年用电量千瓦时718461.7818年用水量立方米24787.9719总能耗吨标准煤90.4220节能率29.63%21节能量吨标准煤27.0122员工数量人820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产业发展分析(一)产业政策分析(1)2016年11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号),要求重点突破国产碳纤维的低成本制备技术、高端领域碳纤维制备技术,使高强、高强中模、高模、和高模高强碳纤维主要产品满足应用需求;同时,显著提升国产化装备的设计制造和二次改造升级能力,实现国产碳纤维产品系列化、工艺多元化、产能规模化,实现碳纤维制备技术从跟踪创新到原始创新的跨越,使国产碳纤维技术、产品性能、生产成本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具备产业竞争力;培育三到五家碳纤维龙头企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碳纤维制造及应用产业链结构,形成碳纤维制备技术与产品有序竞争。面对新的形势,“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碳纤维产业将进入一个以发展高效低成本制备技术为核心,围绕重大应用工程,构建碳纤维制备与应用产业链,提升产业集成度和行业竞争力的历史时期。(2)2015年5月8日,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碳纤维被列为关键战略材料之一,并要求到2020年,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要满足大飞机技术要求,国产碳纤维用量要达到4000吨以上;到2025年高性能碳纤维基本实现自主保障。(3)工信部于2013年10月22日发布的加快推进碳纤维行业发展行动计划(工信部原【2013】426号)确定了碳纤维发展目标,提出:“经过三年努力,初步建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体系,碳纤维的工业应用市场初具规模。聚丙烯腈(PAN)原丝、高强型(注1)碳纤维的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高强型碳纤维单线产能产量达到千吨级并配套原丝产业化制备,高强中模型碳纤维实现产业化,高模型和高强高模型碳纤维突破产业化关键技术;扩大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市场,基本满足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市场需求;碳纤维知识产权创建能力显著提升,专利布局明显加强;碳纤维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我国碳纤维技术创新、产业化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达到国际水平。碳纤维品种规格齐全,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工业对各类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品的需求;初步形成2-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纤维大型企业集团以及若干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集聚区。”(4)工信部于2011年7月1日发布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工信部科【2011】320号)以及于2013年9月4日发布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3)(工信部科【2013】335号)均提及高性能碳纤维产业核心技术:“熔体静电纺丝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碳纤维原丝、预氧化丝、碳化等一体化研发技术;预氧化炉、大型碳化炉等装备关键技术;千吨级装备稳定运转技术;T700、T800等品种的开发技术;碳纤维高强高模系列品种开发技术;千吨级对位芳纶纤维的产业化技术;高强高模聚乙烯等纤维品种产业化技术。”工信部于2015年11月12日发布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5)对碳纤维核心技术进一步明确:“大型、高效聚合导热体系;高稳定化干喷湿法纺丝及高倍牵伸工艺;快速均质预氧化技术和高效节能预氧化碳化装备;干喷湿纺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及与不同树脂基体、不同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相匹配的系列化油剂和上浆剂。”工信部于2017年10月18日研究提出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提出优先发展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其中包括“汽车低成本专用碳纤维开发关键技术”、“干喷湿法纺高性能碳纤维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低成本回收及再利用技术”等。(5)工信部于2016年10月18日发布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加快开发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高端产品,加强应用研究。重点发展高强和高模碳纤维、对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等高端产品。重点突破高强碳纤维的低成本、连续稳定、规模化生产技术,加快高强中模、高强高模级碳纤维产业化突破。(6)2017年1月23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制定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提出了对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的发展方向,即“突破材料及器件的技术关和市场关,完善原辅料配套体系,提高材料成品率和性能稳定性,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应用。”(7)2017年4月28日,国家科技部正式印发“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以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温合金为核心,突破结构与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的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先进结构材料的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8)2017年11月20日,国家发改委制定了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了要提升先进复合材料生产及应用水平,重点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应用。(二)行业发展有利因素(1)全球超万亿市场空间,国内增长空间巨大。随着碳纤维技术的不断发展,碳纤维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需求也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25年,全球碳纤维需求总量将达到26.2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95%;预计2020年国内碳纤维需求将达到2.5万吨左右,年均增长速率约15.5%。在市场规模增长方面,国外已经成熟运用的航空航天和工业领域将成为未来国内市场的主要增长来源。(2)碳纤维的发展适应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发展需要碳纤维产业是国家鼓励的基础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国内碳纤维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为实现军事和民用重大装备的自主保障,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多项产业政策,支持碳纤维产业的发展。在国家多项政策支持以及国家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等多部门重点扶持下,国内碳纤维产业发展迅速,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将起到重要的作用。(3)碳纤维应用领域广阔,是我国亟需的战略新兴材料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具有质轻、高强度、高模量、导电、导热、耐高温、耐腐蚀、抗冲刷及溅射以及良好的可设计性、可复合性等一系列其他材料所不可替代的优良性能,是一种与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密切相关的关键材料,是战略核武器和新一代战斗机等先进武器装备以及发展新型卫星、飞船等国防高技术必不可少的战略新兴材料。经济新常态对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构成新挑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能源、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势必造成原辅材料消耗大、劳动用工多、出口比重高的工业行业盈利能力降低。在新常态下,工业经济增长可能自然减速,提质增效日益迫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我市优势传统产业必然也必须走“去产能”、“调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国家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市场。近年来,国家开始着力促进从以往过度依赖外需的增长模式向“内外需协调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更加注重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为我市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外在动力。近年来,我市制造业规模继续扩大,发展速度保持高位,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要素禀赋不断改善,集聚程度不断加强,产业贡献率不断提高,为我市先进制造业进一步提升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2 区域背景地区生产总值308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6.58亿元,增长6.97%;第二产业增加值1911.01亿元,增长11.99%第三产业增加值924.68亿元,增长11.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2.80亿元,同比增长7.1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0.31亿元,同比增长11.55%。国税收入367.40亿元,同比增长8.19%;地税收入亿元69.06,同比增长6.36%。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4%。其中,食品烟酒上涨1.08%,衣着上涨0.75%,居住上涨0.76%,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84%,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00%,医疗保健上涨1.00%,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02%,交通和通信上涨0.6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78.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0%。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3501.43亿元,增长7.6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77.47亿元,增长7.43%。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98.95亿元,同比增长5.80%;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023.96亿元,同比增长6.39%;第三产业投资完成755.99亿元,增长9.1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654.14亿元,增长7.66%。民间投资3451.87亿元,增长10.70%。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80.35亿元,增长6.83%。重点项目1591个,完成投资2510.37亿元,增长10.81%。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6.45亿元,比上年增长5.73%。城镇实现零售额1157.52亿元,增长5.22%;乡村实现零售额332.18亿元,增长10.2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亿元360.14,增长12.62%。实际利用外资67627.62万美元,同比增长56.21%。外贸进出口总值395.62亿元,同比增长57.44%。其中,出口总值257.15亿元,同比增长57.34%;进口总值138.47亿元,同比增长58.70%。2.1.3 项目实施有利条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项目产品及相关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已具有龙头地位,同时,xx省又是相关行业在国内的生产基地,这就使本行业在国际市场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项目承办单位通过参加国外会展和网络销售,可以使公司项目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企业管理经验丰富。项目承办单位是以相关行业为主营业务的民营企业,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生产技术、科研开发、工程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其项目产品制造技术和销售市场已较为成熟,在生产制造的精细化管理方面、质量控制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经验,具有管理优势;在项目产品的生产和工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管理上的有力保障。2.2 项目建设必要性2.2.1 符合碳纤维材料产业政策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着力打造制造业“双创”升级版,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优势企业建立上下游协同的企业集团,提升产业链水平。落实好国家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优惠支持政策,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注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投资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项目建设地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市场规模和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有机结合;推进产学研联合攻关,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相结合的产业技术研发模式,推动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积极引进境外先进技术,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投资项目建设符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必将推动地方相关行业的发展,对当地制造业及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2.2.2 顺应宏观经济环境发展方向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一轮经济转型的特征更趋明显。经济转型是经济发展向更高级形态、更复杂分工、更合理结构演变的“惊险一跃”。在这个过程中,各类风险易发高发,有可能集中释放。本文用系统化、网络化的视角,将经济社会系统划分为六个部门,以居民、企业、金融、政府部门为核心部门,运用“部门资产负债表”方法,分析风险在经济系统中的形成、传递、转移路径。经济系统的风险外溢将激化社会部门的矛盾,一旦超过临界值,就有可能引发或增大社会风险。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国内经济社会风险积累,将增大整个经济社会系统面对外部冲击的脆弱性。2019年是中国经济新常态新阶段的关键一年。一是经济增速换挡还没有结束,中国经济阶段性底部还没有呈现;二是结构调整远没有结束,结构性调整刚刚触及到本质性问题;三是新旧动能转化没有结束,政府扶持型新动能向市场型新动能转换刚刚开始,新动能难以在短期中撑起中国宏观经济的基石,宏观投资收益难以在短期得到根本性逆转;四是在各种内外压力的挤压下,关键性与基础性改革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新一轮改革开放以及第二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窗口期已经全面出现。2019年将面临经济下行周期与金融下行周期的重叠,外需回落与内需疲软的重叠,大开放、大调整与大改革的重叠,盈利能力下降与抗风险能力下降的重叠。这决定了2019年下行压力将持续强化。2019年将以中美摩擦和解、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大会为契机,在开放、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倒逼下,全面开启新一轮全面改革开放浪潮和第二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将重构中国经济市场主体的信心,逆转当前预期悲观的颓势。2.2.3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考虑到项目建设地的投资环境、劳动力条件和政策优势,项目承办单位决定在项目建设地实施投资项目建设,投资项目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装备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种并可以配合其他相关产品形成突出优势,使市场占有率以及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承办单位将成为项目建设地内目前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项目的建设无论是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投资项目的建设是项目承办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内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客户需求面的不断增多,项目产品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因此,紧紧抓住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动态,拓展投资项目丰富产品线及扩大生产规模已经显得必要而且紧迫。第三章 市场研究一、国际碳纤维行业分析(1)国际碳纤维行业发展概况20世纪中叶,发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研究碳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初由于其在结构轻量化中无可替代的材料性能,首先在军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青睐;1959年,日本大阪工业技术试验所的进藤昭男首先发明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1964年,英国皇家航空研究所(RAE)的瓦特等人打通了生产高性能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工艺流程,在纤维的热稳定化过程中施加了张力牵伸,以满足结构的转化,使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成为主流产品,并于20世纪70年代开启民用碳纤维商业化应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碳纤维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引领下得以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碳纤维生产工艺技术已经成熟,随着碳纤维应用领域的扩大,碳纤维的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碳纤维产业日趋成熟。数据显示,在小丝束碳纤维市场上,日本企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占到全球产能的49%;在大丝束碳纤维市场上,日本企业所拥有市场份额占到全球产能的52%,美国企业所拥有的市场份额占全球产能的24%,日美两国合计拥有全球76%的大丝束碳纤维生产能力,处于明显的主导地位。(2)国际碳纤维市场及趋势分析随着碳纤维的不断发展,碳纤维在工业领域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占比也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21年,碳纤维的需求总量将达到18.18万吨,到2025年全世界总体需求有望达到26.23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9.95%。其中增速最快的工业领域,未来十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38%,工业领域碳纤维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将从2016年的67.42%逐步提升至83.91%。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在未来5年进入快速发展期,而体育休闲领域在世界范围内应用相对成熟,需求量每年稳定增加。a航空航天领域需求持续增长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大型整体化结构的理想材料。与常规材料相比可使飞机减重20%-40%;复合材料还克服了金属材料容易出现疲劳和被腐蚀的缺点,增加了飞机的耐用性;复合材料的良好成型性可以使结构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航空航天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不断增加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比例,二是新增的飞机订单,预计2021年,航空航天对碳纤维的需求将达到2.29万吨。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结构轻量化中无可替代的材料性能,在军用航空的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国外军用飞机从最初将复合材料用于尾翼级的部件制造到今天用于机翼、口盖、前机身、中机身、整流罩等。从1969年起,美国F14A战机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仅有1%,到美国F-22和F35为代表的第四代战斗机上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达到24%和36%,在美国B-2隐身战略轰炸机上,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比更是超过了50%,用量与日俱增。采用复合材料构件不仅可实现轻量化和设计自由度大,而且可以整体成型,减少零件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我国军用飞机的复合材料应用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随着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国防航空航天上应用比例的增加、装备列装数量增加以及装备换代更新的需要,后期国防事业对碳纤维的需求将逐年增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碳纤维复合材料开始应用在客机上的非承力构件,在早期的A310、B757和B767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占比仅为5%-6%,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碳纤维复合材料逐渐作为次承力构件和主承力构件应用在客机上,其质量占比也开始逐步提升,到A380时,复合材料占比达到23%,具体应用在客机主承力结构部件如主翼、尾翼、机体、中央翼盒、压力隔壁等,次承力结构部件如辅助翼、方向舵及客机内饰材料等,开创了先进复合材料在大型客机上大规模应用的先河。而最新的B787和A350,复合材料的用量达到了50%以上,有更多部件使用碳纤维,例如机头、尾翼、机翼蒙皮等,使用量大大提升。在飞机订单方面,A350截至2015年10月有783架订单,波音的B787更是超过一千架,中国的C919飞机尽管复合材料使用不足20%,但订单数量也已经超过400架。航空飞机的巨大需求足以支撑未来长期的碳纤维需求。此外,近年来无人机(UAV)包括无人作战机(UCAV)发展迅速,由于低成本、轻结构、高机动、大过载、高隐身、长航程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对减重的迫切需求,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基本是所有航空器中最高的,美国全球鹰(GlobalHawk)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共用复合材料达65%,先进无人机复合材料的用量更是不断提升,X-45C、X-47B、“神经元”、“雷神”上都运用了90%的复合材料。近年来无人机除广泛用于军事用途外,在灾情巡逻、环境监控、大地测量空中摄影及气象观察等民用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广,随着这些飞机逐渐形成批量生产,复合材料在无人机上的用量会继续增加。在航天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不仅符合航天技术对结构材料减轻质量的要求,还符合对结构材料具有高比模量和高比强度的要求,具有性能和功能的可设计性,被大量应用。此外,航天飞行器的重量每减少1公斤,就可使运载火箭减轻500公斤,因此,在航空航天工业中普遍采用先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美国、欧洲的卫星结构质量不到总重量的10%,原因就在于广泛使用了高性能复合材料。目前卫星的微波通信系统、能源系统和各种支撑结构件等已经基本做到了复合材料化。在运载火箭和战略导弹方面,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与发展,先后成功用于“飞马座”、“德尔塔”运载火箭、“三叉戟”(D5)、“侏儒”导弹等型号;美国的战略导弹MX洲际导弹,俄罗斯战略导弹“白杨”M导弹均采用先进复合材料发射筒。b大功率、长叶片需求加速风电叶片碳纤维化风力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之一,先于光伏发电受到全球各国的青睐。自20世纪80年代商业化发展以来,经历了全球化的高速增长。2017年全球市场新增容量超过52.5GW,全球累计容量达到539GW。根据GWEC的预测,到2022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840GW。风电未来的发展方向,除了向新兴地区,如拉美、非洲等地开拓市场之外,低速风机和海上风机将逐渐成为行业热点。出于经济性考虑,当前主流的叶片为玻璃钢材质(GFRP),但随着低速风机和海上风机的不断发展,叶片长度的不断增加,部分结构使用碳纤维或碳纤/玻纤混合材料在综合成本上将更具优势。根据测算,40米以上的风电叶片中关键结构如梁帽、主梁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一方面可使叶片自重减少38%,成本降低14%;另一方面提高叶片抗疲劳性能,提高输出功率,以碳纤维为材质可更容易生产出大直径和自适应的风电叶片。c汽车行业革新带来碳纤维行业需求随着排放标准趋严及低碳生活被人们普遍接受,节能减排已成为汽车工业的重要研究课题,在能源革新有限的情况下,轻量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碳纤维具有比模量和比强度高、减重潜力大、安全性好等突出优点,是汽车轻量化最佳选择。欧洲铝协研究数据表明,若汽车整车质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具体从绝对量来说,汽车重量每降低100kg,每百公里可节约0.6L燃油,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约10g/Km。自1953年世界上第一辆全复合材料车身的汽车GMCorvette制造成功以后,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车身、尾翼、汽车底盘、发动机罩、汽车内饰等各个地方。宝马i3大批量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减重约250-350公斤,为量产汽车轻量化树立了成功榜样。在这之后,宝马又于2016年推出了拥有业内最先进车体结构的7系轿车,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到最能发挥其效用的部位,更兼顾了性能和成本的平衡。尽管从重量看来,碳纤维复合材料仅占7系轿车车体结构的3%,但它却贡献了40kg的减重,满足了提升能效的设计目标。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大行其道的今天,市场对汽车的轻量、节能、环保等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汽车工业轻量化需求推动下,2009年以来全球汽车工业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领域应用比例的不断提高。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保守估计,未来汽车工业领域的碳纤维需求量将保持7%的规模增速,按照这一增速预测,到2018年全球碳纤维在汽车工业领域的需求量将在8,600吨左右。知名咨询调研机构LuxResearch在2015年2月发布最新报告称,随着材料技术的飞速发展,到2020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市场估值预计将达到60亿美元,到2025年,碳纤维复合材料将有望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流配置。二、国内碳纤维行业分析(1)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概况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发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最早从事碳纤维研发的机构主要为中科院山西煤化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研究所(北京)。五十多年来我国碳纤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但发展速度相比发达国家仍然进展缓慢。近十五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国内碳纤维产业取得了重大突破,碳纤维及应用领域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度出现了加速发展的势头,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阶段,在国内初步形成了以江苏、山东和吉林等地为主的碳纤维产业聚集地。根据数据统计,2006年至2017年,我国碳纤维的产能总体呈增长的趋势,2006年至2009年碳纤维增长的速度较快,复合增长率达到73.41%,2010年增速明显放缓,2011年增速有所提升,到2015年达到16,500吨,据有关机构测算,2017年理论产能同比大幅增长44%,达到26,000吨。目前我国生产的碳纤维全部为小丝束,其中12K占比超过90%,1K、3K、6K各有产量。(2)国内碳纤维市场分析根据数据统计,自2010年起,国内碳纤维需求呈增长趋势,2017年需求量约为23,500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防工业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未来几年我国碳纤维需求量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预计到2022年国内碳纤维的需求将达到48,200吨。目前国内碳纤维在航空航天、体育休闲和工业应用三大领域中体育休闲占绝大多数,而在民用航空、交通工具、新能源装备、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应用虽然已经开始起步,但应用水平偏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设计水平不足,配套的材料缺乏,相关的应用标准体系不健全,导致应用领域窄。此外,树脂、上浆剂等配套材料品种少、性能不足,复合材料用辅助原料还不能完全实现自主供给,部分品种还依赖进口等,不仅制约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高端制品上的应用,同时还严重影响着国产碳纤维的市场应用。未来随着我国基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碳纤维在航空航天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比例将得到提高,需求结构向国外靠拢。据统计,目前国内碳纤维市场中,国产碳纤维自给率只有20%左右,对外依存率达到80%,国外碳纤维企业通过技术及价格优势打压国内碳纤维企业,使我国的碳纤维市场长期受制于欧美及日本等国家。高性能碳纤维作为敏感的国防战略新材料,其价格不仅仅只遵循市场规律,还与供需两端国家的国防政策有关。随着国产高性能碳纤维技术和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为确保国防安全,避免长期受制于人和国外企业垄断国内市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国产高性能碳纤维在航空航天等国防领域的广泛应用。未来我国国防新装备需求的不断增长及国家军民融合政策的不断深化,国产高性能碳纤维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目前,区域内拥有碳纤维材料企业543家,规模以上企业10家,从业人员27150人。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碳纤维材料产值196604.30万元,较2016年168469.84万元增长16.70%。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91145.76万元,较去年78655.30万元同比增长15.88%。区域内碳纤维材料行业经营情况项目单位指标备注行业产值万元196604.30同期产值万元168469.84同比增长16.70%从业企业数量家543规上企业家10从业人数人27150前十位企业产值万元91145.76去年同期78655.30万元。1、xxx投资公司(AAA)万元22330.712、xxx科技公司万元20052.073、xxx集团万元11848.954、xxx公司万元10026.035、xxx有限责任公司万元6380.206、xxx公司万元5924.477、xxx集团万元455.738、xxx公司万元3736.989、xxx有限责任公司万元3554.6810、xxx公司万元2734.37区域内碳纤维材料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以AAA为例,2017年产值22330.71万元,较上年度19131.86万元增长16.72%,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2097.69万元。2017年实现利润总额7587.84万元,同比增长21.16%;实现净利润2264.84万元,同比增长23.08%;纳税总额178.39万元,同比增长15.50%。2017年底,AAA资产总额28850.49万元,资产负债率48.10%。2017年区域内碳纤维材料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3826.44万元,同比2016年83743.70万元增长12.04%;行业净利润18268.66万元,同比2016年16057.54万元增长13.77%;行业纳税总额42395.24万元,同比2016年36047.31万元增长17.61%;碳纤维材料行业完成投资71817.57万元,同比2016年64168.67万元增长11.92%。区域内碳纤维材料行业营业能力分析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行业工业增加值万元93826.441.1同期增加值万元83743.701.2增长率12.04%2行业净利润万元18268.662.12016年净利润万元16057.542.2增长率13.77%3行业纳税总额万元42395.243.12016纳税总额万元36047.313.2增长率17.61%42017完成投资万元71817.574.12016行业投资万元11.92%区域内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6000.08亿元,年均增长8.08%。预计区域内碳纤维材料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296525.03万元,利润总额99010.87万元,净利润24567.86万元,纳税18094.46万元,工业增加值103125.41万元,产业贡献率14.34%。区域内碳纤维材料行业市场预测(单位:万元)序号项目2018年2019年2020年1产值229628.99260942.03296525.032利润总额76674.0287129.5799010.873净利润19025.3521619.7224567.864纳税总额14012.3515923.1218094.465工业增加值79860.3290750.36103125.416产业贡献率9.00%12.00%14.34%7企业数量6527951018第四章 项目选址分析4.1 建设条件该项目选址位于某某产业发展示范区。2017年园区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利税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和63%。园区作为区域经济的龙头和现代化的新城区,正上着新的目标奋进。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项目产品及相关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已具有龙头地位,同时,xx省又是相关行业在国内的生产基地,这就使本行业在国际市场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项目承办单位通过参加国外会展和网络销售,可以使公司项目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企业管理经验丰富。项目承办单位是以相关行业为主营业务的民营企业,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生产技术、科研开发、工程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其项目产品制造技术和销售市场已较为成熟,在生产制造的精细化管理方面、质量控制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经验,具有管理优势;在项目产品的生产和工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管理上的有力保障。4.2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项目建设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4.3 用地控制指标投资项目占地税收产出率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占地税收产出率150.00万元/公顷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占地税收产出率150.00万元/公顷”的具体要求。根据测算,投资项目建筑容积率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建筑容积率0.80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建筑容积率1.50”的具体要求。投资项目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完全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土地综合利用率90.00%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土地综合利用率95.00%”的具体要求。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65.46%,建筑容积率1.6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5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3.33万元/亩。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平方米54747.3682.08亩2基底面积平方米35837.623建筑面积平方米88143.256749.01万元4容积率1.615建筑系数65.46%6主体工程平方米69773.757绿化面积平方米6631.288绿化率7.52%9投资强度万元/亩163.334.4 节约用地措施土地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项目承办单位在利用土地资源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行业规定的用地指标,根据建设内容、规模和建设方案,按照国家有关节约土地资源要求,合理利用土地。土地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项目承办单位在利用土地资源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行业规定的用地指标,根据建设内容、规模和建设方案,按照国家有关节约土地资源要求,合理利用土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承办单位根据项目建设地的总体规划以及项目建设地对投资项目地块的控制性指标,本着“经济适宜、综合利用”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4.5 总图布置方案4.5.1 平面布置总体设计原则同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沿围墙、路边和可利用场地种植花卉、树木、草坪及常绿植物,改善和美化生产环境。按照建(构)筑物的生产性质和使用功能,项目总体设计根据物流关系将场区划分为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公用设施区等三个功能区,要求功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便捷流畅,生产工艺流程顺畅简捷;这样布置既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有利于生产设施的联系,又有利于外部水、电、气等能源的接入,管线敷设短捷,相互联系方便。undefined4.5.2 主要工程布置设计要求道路设计注重道路之间的贯通,同时,场区道路应尽可能与主要建筑物平行布置。场区道路布置满足安装、检修、运输和消防的要求,使货物运输顺畅,合理分散物流和人流,尽量避免或减少交叉,使主要人流、物流路线短捷、运输安全。项目承办单位项目建设场区主干道宽度6.00米,次干道宽度3.00米,人行道宽度采用1.20米。道路路缘石转弯半径,一般需通行消防车的为12.00米,通行其它车辆的为9.00米、6.00米。道路均采用砼路面,道路类型为城市型。4.5.3 绿化设计投资项目绿化的重点是场区周边、办公区及主要道路两侧的空地,美化的重点是办公区,场区周边以高大乔木为主,办公区以绿色草坪、花坛为主,道路两侧以观赏树木、绿篱、草坪为主,适当结合花坛和垂直绿化,起到环境保护与美观的作用,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统一协调”的建筑空间。undefined4.5.4 辅助工程设计1、投资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分别汇集后排入项目建设区不同污水管网。场内供水采用生活供水系统、消防供水系统、生产补给水系统,消防供水系统在场区内形成供水管网。undefined2、项目建设地内规划的排水方案采用分流制,并已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完全能够保证全场生产、生活废水和雨水及时排出。3、场区照明采用透露性强的高压钠灯和路灯专用灯具;各车间通道的上方装设平时作为工作照明一部分的金属卤化物灯作为值班照明;各车间的工作照明分片集中控制;值班照明为常明灯,常年不断电单独控制;车间生活和办公室等场所的照明均采用分散控制。10KV配电室设有专用防雷柜,低压系统分级配有避雷器,弱电系统配有电涌保护器(SPD)。配电系统采用TN-C-S制,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接地电阻R4.00欧姆,高压配电设备采用接地保护,低压用电设备采用接零保护,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用电设备金属外壳、构架、穿线钢管均应可靠接零。4、本项目所涉及的原辅材料的运入,成品的运出所需运输车辆,全部依托社会运输能力解决。5、数据通信:数据传输通道主要采用中国电信ADSL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