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奇境是欧茨的一部呕心力作,作品力图超越梦魇般的“自我 问题,寻 求医治西方“孤独自我神话”这一病态文化的良方。本文力求从叙事学的角度分 析其主题,展现奇境中精湛的叙事技巧和狂欢的诗性品格,构建文本独特的 叙事艺术。 欧茨的叙事独具匠心,她运用内心聚焦的巧妙切换,在拓宽读者的阅读视野 的同时,也拓展了叙事的空间;她借助话语模式和非叙事话语的灵活运用,加强 了语意密度,洞悉了文本事件的真相。欧茨以运筹帷幄的气度,收放自如地掌控 着读者与人物的情感距离和认知距离,使文本的形象表现力与读者的思考力达到 和谐平衡;欧茨以凄美悲怆的情怀展现着文本狂欢的诗性品格,打破了死气沉沉 的传统叙述模式,从而使技巧与内容达到完美契合,让作品爆发出勃勃的生机, 使读者领略到奇境卓而不凡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欧茨;奇境;聚焦;距离;诗性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w o n d e r l a n d ”l sam o s tp o w e r m lo f 。o a t e s s i nt h i sn o v e l ,t h ea u m o ra t t e m p t e dt o o v e r c o m ean i 咖m a r i s hp r o b l e n 卜抽ep r o b l e mo fs e l 锄ds h eh o p e dt 0f i n das o l u t i o n t 0t h em o r b i dw e s t e mc u l t l l r e - _ m y t ho ft h ei s o l a t e ds e l f ,is t u d i e d “w 6 n d e r l a j l d 行o mn l en a 玎a t i v e 硒p e c t 1 oe m p h a s i z et h en a m t i v ef e a t u r e so f “w r o n d e r l a i l d ,i d i s p l a y e dt h e 枷s t i ct e c l l i l i q u e sa n dc a n l i v a l e s q u ep o e t i cf e a m r e s o a t e ss l 【i l l m l l yc h 锄g e dm ef o c a l i z a t i o no nt h ep r o t a g o i l i s tt 丽c es 0m a ts h e b r o a d e n e dr e a d e r s v i e wa 1 1 dp r o l o n g e dt l l en a r r a t i v es p a c e b yu s i i l ga g i l e l yn a 玎俄i v e d i s c o u r s em o d e s 锄dn o n 一玎a r r a t i v ed i s c o u r s e si n “w b n d e r l a n d ,o a t e sd e i l s i f i e dt l l e m e a i l i n go fd i s o o u r s e s ,a i l dr e f l e c t e dt h et m t ho ft h e 、o r k o a t e sw o n d e h l l yc o n n d l l e d t i l ee m o t i o n m 柚dc o g n i t i v ed i s t a i l c e st 0 k e e pt l l ep e 疵c tb a l a i l c eb 咖e e nm e e x p r e s s i v ep o w e rr e l e a s e db yi m a g e s 锄dt h em i i l k i n gp o w e ro fr e a d e r s o a t e sa l s o s m a r t l yp r e s e n t e dt h ep o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 “w b n d e r l a i l d ,w m c hb r o k et 1 1 e d u l l 缸甜i t i o n a ln 撇t i v em o d e sa l l dl e tt h et e c q u ea n d p l o tt 0u 1 1 i t en e a t l y f r o l na 1 1t h e s e , t l l ea r t i s t i cf e 曲鹏吝o fn 锄眦i o ni n “w 6 n d e r l a n d ”a r es p l e n d i d l yd i s p l a y e d k e yw o r d s :o a t e s ;“w b n d e r l a l l d ”;f o c a l i z a t i o n ;d i 蛐c e ;p o e t i cc h a m c “e r i s t i c i i 独创性声明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墨蕉堑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 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靴敝储鹕:译签字日期伽斥阳;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墨蕉婆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墨蕉江太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诌蜘 j 签字日期:力吆年r 月;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一:彳妥蜘 签字日期:h 卅年箩月f 日 电话: 邮编: 引言 引言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 j o y c ec a r 0 1o a t e s l 9 3 8 _ 是当今美国文坛一位多产的 女作家,1 9 6 3 年以短篇小说集北门畔进入文坛后,便不断有力作发表,截至 到2 0 0 8 年5 月,欧茨已创作出中长篇小说5 4 部,短篇小说集3 1 部,诗集8 部, 剧本8 部,论文集1 2 部,文集( 含编辑) 1 7 部,青少年作品8 部,各类体裁作 品共计11 3 部。欧茨在创作上不但多产,而且质量甚高,她的作品体现出罕见的 深度,她以恢弘的气势把多种题材置于社会重大事件的历史背景下,二十世纪三 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六七十年代的城市动乱、冷战、总统遇刺、民权运动、青 年反战运动以及嬉皮士反文化运动在她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欧茨能够把她个人 的精神和社会的精神融在一起,在创作出全面、真实的作品的同时,也显示出她 对社会前途和历史命运的深度思考。 目前,国外学者对欧茨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用功能、女性身份、写作技 巧、个人创作、作品主题等层面上;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意识、暴力 色彩、悲剧主题、西方文化的局限性和欧茨的艺术观等层面上。除此之外,欧茨 本人也发表过一些评论性的专著,包括她的创作理念、创作经历及对其他作家作 品的评论。一些学者还把欧茨的访谈录整理成集子。美国学者盖文布鲁克斯在 他的评论集美国上空深邃灰暗的眼睛中,主要对欧茨作品的实用功能进行阐 释,其中包括对欧茨作品洞察美国人深层灵魂的功用性;挖掘美国社会存在问题 的功用性,以及欧茨的多重身份对其创作的实用功能性进行研究。乔尼克瑞顿 在他的欧茨圆中,主要就欧茨作品中的女性身份和女性体验进行研究,集中体 现在女性自我、女性创作和女性群体感三者间的辨证关系上,此外,他还研究了 欧茨的写作技巧,包括视角、语调、情节安排等。美国学者李米拉舟整理并出 版了对欧茨的访谈录,为研究欧茨作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近些年,国内学者也纷纷把研究视角转向欧茨,大部分视野集中在主题研究 屺a v i nc o l 0 2 i l c b r o o k c s d 口政】 踏d 雅爿掰p r 姚r m l ,l o u i s i a l l as l a l cu n i v c r s i t yp 陀s s 2 0 0 5 叼。籼ev c r e i g i l t o n 比螂c 口,口,0 口,韶j f o v p b0 厂曲p 朋i 比如 叠口 ,m i t w a y n ep u b l i s i l e r s ,2 0 0 4 1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女性意识领域,肖燕洁在她的奇境的困惑中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创作手法 进行了细致研究;李秀芳和李庆对欧茨的作品他们分别做了自然主义和主题 思想的研究。林斌在超越“孤立艺术家的神话”中精彩评析欧茨过渡时期的 艺术观。顾玲和杨华等许多学者热衷于欧茨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包括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女性叙述等。 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欧茨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全部集中在主题和 女性意识研究领域,这些研究都是从内容或意识的角度来研究欧茨的作品。虽有 些学者对欧茨的叙事技巧进行了评析,但遗憾的是这些评析过于简洁且难成体系。 至今,对欧茨长篇小说进行叙事学层面的研究尚属空白,笔者力图从叙事学的角 度对欧茨作品奇境进行细密分析,进而体现文本精湛的叙事技巧和狂欢的诗 性品格,希望能对此空白进行些许填补。 。肖燕洁奇境的困惑 d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2 0 0 1 年 2 第一章关于欧茨 第一章关于欧茨 第一节欧茨与奇境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 j o y c ec a r o lo a t e s l 9 3 8 ) 是美国一位集小说家、诗人、 剧作家、评论家、编辑和大学教员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女作家,她有着“巴尔扎克 似的野心,想把整个世界都放进一部书里 。缘于她广阔的涉猎,她的作品题材 丰富并具有罕见的深度。她把自己的精神和公众的精神系在一起,写出了全面、 可信、有重要社会内涵的现实作品,展现了她罕见的思想深度和强劲的着笔力度。 欧茨在创作上广收博取,不囿于任何一隅。她能得心应手地转换多种风格和手法, 还能根据创作的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创作出具有非凡多 样性和复杂性的作品。欧茨多才多艺且多产,曾两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当 今世界文坛公认的少数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欧茨的作品题材丰富并具有罕见的深度。她广泛触及并细腻描述美国当代社 会,提出当代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暴力、凶杀、强奸、复仇、恐怖、变态、偷 情、滥交等。欧茨以恢弘的气势把多种题材置于社会重大的历史背景下,二十世 纪三十年代的经济萧条、六七十年代的城市动乱、冷战、总统遇刺、民权运动、 青年反战运动、嬉皮士反文化运动及当下的美国局势都涵盖在欧茨的作品中,体 现了她罕见的思想深度和强劲的着笔力度,欧茨能够把社会的精神和她个人的精 神融在一起,在创作全面、真实作品的同时,显示出她对社会前途和历史命运的 深度思考。他们( 1 9 7 0 ) 置景于2 0 世纪6 0 年代动荡的城市底特律,那 里爆发的城市动乱是当时席卷美国的社会骚乱的一个现实缩影。欧茨曾说: “底 特律,我了不起的题材,“造就了我这个人,因而也造就了我这个作家一 一不论是好是坏。 这部作品着重反映了美国一家中下层人所受的苦难、屈辱、 伤害、迷失和精神蜕变。奇境( 1 9 7 1 ) 也在横跨美国4 0 年的历史变迁中,展 。j a yp 撕n i “m yw r i t i n gl sf u l io f l i v e slm i g h th a v el e d ,i nl e em i l 配z oc d 嗍柳知f f d 凇w 触,咖p g 计d ,0 l 口f m u po f m i s s i s s i p p i ,19 8 9 p 15 5 o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著直言不讳【m 】徐颖果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 0 0 6 年第1 2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现出困扰当代美国人的梦魇般的问题自我问题,欧茨通过这部作品力图达到 一个创作的崭新境界一个更富表现力的精神境界。 你必须记住这一点 ( 1 9 8 7 ) 在家族纪事中展现着悲剧与救世力量的角逐。因为它味苦,因为它是 我的心( 1 9 9 0 ) 聚焦于种族歧视背景下一对跨种族青年的恋情。狐火( 1 9 9 3 ) 描述地是一群美国少女率真又恐惧地对抗男权社会的故事。大瀑布( 2 0 0 4 ) 审视的不仅是家庭的危机,还有美国灰暗的过去。这些作品都是历史大背景下小 人物的真实命运写照,体现出欧茨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欧茨在创作上广收博取,不囿于任何一隅。她善于运用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和后现代主义的多种表现手法,又能对各种风格和手法进行得心应手的转换,创 作形式从不拘囿于任何一隅。现实主义是欧茨作品的主旋律或主要的基调,虽然 她的题材多种多样,欧茨认为“一切艺术都是道德意义、有教育作用、有解说功 能的。艺术教化人生。”她的作品拓展了人类的视野,具有现实的教化功能,具 有深层的哲理性和批判性。他们、奇境、你必须记住这一点、因 为它味苦,因为它是我的心、狐火和大瀑布都是欧茨的现实主义力作。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在欧茨的作品中体现为心理体验和心理探索。欧茨 凭借自己超凡的想象力,开掘了人最复杂多变的层面心理层面,以女性细腻 的笔触揭示人隐秘、丰富但易变的内心,探索人复杂、敏感、微妙并难以捕捉的 内心情绪和曲折艰难的心理历程。欧茨凭借自己的超凡想象力和深邃的洞察力, 结合创作的需要,形成自己特有的写作风格,创作出具有非凡多样性和复杂性的 多种作品。转折点( 1 9 8 4 ) 探索了人个性的深层隐秘之处并阐明了偶尔突发 的性欲,探索了人的心理变式。玛丽亚的一生( 1 9 8 6 ) 利用玛丽亚童年时代 的和家庭婚姻的生活经历,对女性的视角和女性经历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我带 你去那儿( 2 0 0 2 ) 用第一人称内心独自的方式描述了一个女大学生从肉体到精 神的探索之路,着力于女性体验和女性心理探索。文身女郎( 2 0 0 3 ) 以内心 独自的形式反映了一个混乱时代男女主人公之间多层面的冲突。鬼怪出没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著直言不讳【m 】,徐颖果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 0 0 6 年第1 6 页 4 - 第一章关于欧茨 怪诞故事集( 1 9 9 4 ) 展现了作者纵横驰骋的想象力,在鬼怪故事中探索着人类 的恐怖心理。 欧茨勤奋而多产,她于1 9 6 3 年开始创作以来,4 0 多年间共创作各类体裁作品 1 1 3 部,包括中长篇小说5 4 部,短篇小说集3 1 部,诗集8 部,剧本8 部,论文 集1 2 部,青少年作品8 部,曾编辑文集1 7 部。美国诗人兼诗人出版公司编辑丹 尼尔哈尔波恩在评述欧茨时指出:“她是个奇才。许多人,特别是作家,面对 她犹如面对新的挑战,因为她创作了如此之多的作品。但是,真正让他们感到震 撼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她的每一部书都因其高水准而令同行惊叹不已。 欧 茨曾这样解释她非凡的生产力:“我一直过着一种非常传统而有节制的生活,绝 对守时,毫无异乎寻常的事情,连安排时间都不必了。 “我并没有意识到工作 得特别艰苦,甚或根本就没意识到在工作。写作和教学对我来是说一直都报 偿极为丰厚,以致我都不会以工作这个词通常的意义来看待它们。 圆 欧茨的各类创作中,以小说方面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广受好评,屡次获 奖。她曾以漆黑的水( 1 9 9 3 ) 、生活的意义( 1 9 9 5 ) 和金色女郎( 2 0 0 1 ) 三次荣膺美国普利策文学奖;凭借小说人闻乐园( 1 9 6 8 ) 、昂贵的人们 ( 1 9 6 9 ) 、他们( 1 9 7 0 ) 、奇境( 1 9 7 1 ) 、因为它味苦,因为它是我 的心( 1 9 9 0 ) 和金色女郎( 2 0 0 1 ) 六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她的中年 旅途( 2 0 0 2 ) 、大瀑布( 2 0 0 5 ) 和强奸一一个爱情故事( 2 0 0 6 ) 均 获奥兰治最佳小说奖;她还曾获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颁发的罗森塔尔奖、邓肯农 基金会颁发的短篇小说奖、詹姆斯文学纪念奖和欧亨利短篇小说连续成就奖。 欧茨曾两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现已是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院士,获埃尔默霍 尔莫斯鲍布斯特小说终身成就奖、马拉默德笔会终身文学成就奖。美国著名作 家约翰厄普代克曾经说过:欧茨在文学创作上一心一意又讲究效率,而且不是 匆忙地为了多产而多产;假如“女文人”这一称谓存在的话,那么在美国这个国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著直言不讳 砌徐颖果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 0 0 6 年第1 3 页 o 同上 5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家,她就该首先得到它。可以说,欧茨本人在当代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本 身就是一个绚丽夺目的“奇境”、一枝独放异彩的奇葩。 欧茨在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奠定了她在美国文坛的地位,使她成为当今世界文 坛公认的少数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本文研究的作品奇境是欧茨的倾心力作, 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奇境以主人公杰西从1 9 3 9 年到1 9 7 1 年三十年间的坎坷人生经历为 线索展开叙述。第一卷赞歌变奏叙述了杰西的父亲枪杀全家后,饮弹自杀, 十四岁的杰西侥幸逃脱,在外祖父家、姨妈家和少年收容所各住了一阵后,被彼 得森医生收为养子,但由于同情彼得森太太而被彼得森医生逐出家门。第二卷激 情成陈迹叙述了杰西在密执安大学半工半读期间,结识卡迪博士及其助手蒙克, 后来与卡迪的女儿海伦结婚。杰西努力钻研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感情上却与妻子 日渐疏远,他爱上了一名前来找他堕胎的似曾相识的女子,并跟踪这位嬉皮画家 的情妇丽娃丹克到了一个艺术家营地向她求婚。但当他在一家小客栈等她来幽 会的时候,他下意识地用剃刀割伤自己后独自驾车离去。第三卷混沌美国主 要围绕杰西寻找离家出逃的小女儿谢莉的经历展开叙述。此时,妻子早与他疏远, 小女儿为挣脱他过度的控制而过起了嬉皮生活。小说结尾处,杰西循着谢莉来信 在多伦多找到了她,谢莉却身染重病,奄奄一息。在1 9 7 1 年纽约先锋出版社推出 的精装版中,杰西用五百美元从“丈夫 诺埃尔手中“买回了垂死的谢莉,诺 埃尔接受金钱后逃走。杰西带着女儿上了一条小船,整夜在湖面上漫无目的地漂 荡,直到被救起。在1 9 7 3 年康涅狄格州福西特公司出版的平装版中,欧茨对结尾 作了一次较大的改动:杰西极力控制住自己,没有枪杀诺埃尔而放他逃走,随后 与女儿展开对话。对话中,谢莉反复指责父亲“是恶魔”,而全文则以杰西的反问 “我是恶魔? ”戛然而止。 作品气势恢弘,以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五十年代的冷 战、六十年代的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民权运动、青年反战运动和嬉皮士反文化 运动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美国四十年间的历史变迁,并且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著直言不讳i m 】徐颖果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 0 0 6 年第1 7 页 6 第一章关于欧茨 深刻地揭示了构成“美国精神 潜流的各种人生哲学,比如杰西生父的暴力倾向、沃 格尔祖父信奉的唯自我论、彼得森医生身上集中体现的尼采式强权论和“超人”学 说以及杰西爱默生式个人奋斗、卡迪博士和珀劳特医生鼓吹的人体机械论和谢莉、 诺埃尔等嬉皮青年身体力行的虚无主义等等。这一切构成了塑造美国个性的社会文 化因素,在不同程度上促成了孤独个体的诞生,从而制造了位于美国文化中心的“孤 独自我的神话,欧茨认为,这个神话现在仍被很多西方人信奉为西方文化中“最神 圣的神话之一”回,“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探索或许会有助于揭穿我们的其它神话并降 低其价值,或者赋予它们新的价值并将其纳入新世界的思潮之中。 圆欧茨在她的 文化观中指出了这一神话曾有的积极意义、现存的危害性和批判它的迫切性。通 过她的作品( 艺术的力量) ,欧茨提出两种途径来转变这种濒死的西方文化:一、 建立公共意识;二、肯定人的本性与激情,这两种途径在作者的文化观中被明确 提出。 第二节欧茨的文化观 欧茨说:“自我已经太长时间把自身想象成宇宙中最高形式。 其实自我早已 向世界宣布自己的声音:我将,我想,我要求,我认为,我是,并把自己抛 向自然界,抛向社会。而自然界和社会必将对这一声音抵制,并企图摧毁。因此, 人类要限制自我的无限扩张欲。欧茨说:“那些征服或抹去自然本性,完全控制自 身,对一切都寻根究底的人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的偶像,无论他是实业家或是无私 的科学家抑或是文人。 欧茨宣称那个“唯一的、骄傲的、孤独的自我” 已经 成为西方文化中“最神圣的神话之一”。克瑞顿在他的评论中曾指出:这种“孤独 的自我神话”曾从“自我”与“他者 的两元论脱产而出,在西方文化中已经持 续了几个世纪。直到目前,在我们很多人当中,这种神话的力量仍很强大。欧茨 在她的新天地中指出,这一神话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那时人们宣扬的是人 叼o a 加ev c r e i g l l t 帆厕咄c 口,d ,d 口舫? d w b d 厂眦础黼 m t w a y n e p u b l 油e r s ,2 0 0 4 p 1 9 。j o y c ec a r o io a t e s ”n l em y t t io f t i l el s o l a t e d 川妒,凡弦 d ,昭p7 b 咖fj 】,1 9 7 3 ( 6 ) p 1 1 9 。j o y c ec a r o lo a 峨p w 胁r 口v 阴,m m 正k ,肪j7 7 l pp 铀泐口秒凸弘魄以卯加上f 眦妇理【m 】v 抽g u a r dp r 嚣s 1 9 7 4 p 2 6 0 叼。砌evc r c i g l l t o n 坳pc 口r d ,d 口埘? 淝珞矿加胁d 搋陷邯【m 】t w a ”ep u b l i s h 呱2 0 0 4 p 2 0 j o 锄ev c r c i g l l t o n 蛔艘c 册,加舾? 伽括矿妇 倒加抬绑【m 】t w a y n ep u b l i s l l 呱2 0 0 4 p 1 9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超越自然的崇高性,这种崇高性一直持续到浪漫主义时期,当时人们弘扬的是人 的主观意识。直到现代主义的今天,在存在主义的演变中,人们仍在赞扬自我意 识的神奇性,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冷漠、敌意、荒谬的世界中。欧茨还强调说“弗 洛伊德在心理分析中提出的“自我“与“本我”的辨证理论及自我控制本我的理 论使“孤独的自我神话”进入了不朽的境地 。 欧茨在她所撰写的评论集新天地中还指出:“这种非常男性化、斗志昂扬 的理想将一个我和其他的我对立起来也将其同自然对立起来这 在人类的某个时期有助于把人从以上帝为中心的神秘宇宙观中解脱出来,让人积 极行动起来。但是它现在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它的健康成了值得研究的病理 问题,仍然死死抓住这些陈旧过时观念不放的人必死无疑。 圆 欧茨已明确地指出“自我神话 以超人化、非人性化、极端化的形式展现在 人们面前。它的积极意义已消失殆尽,如果还是死死抱住这一“神话 观念,只 能是自取灭亡。而作为一名作家,欧茨竭力地寻求医治这一病态文化的良方。 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她经常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艺 术不能帮助人们过得更好的话,那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在接受兹莫曼的采访中, 欧茨讲到:“艺术和梦想的作用一样,我们渴望梦想,艺术恰恰实现了这种渴望, 而现实的生活常令人失望,这就是我们想要拥有艺术的原因” 。她表示:“随着 奇境的问世,我结束了一个人生阶段,尽管我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想 要达到一个更富表现力的道德境界,不仅仅要戏剧化地描述一些梦魇般的问题, 而是要努力表现超越这些问题的途径。” 欧茨想通过两种途径来转变西方的文化:一、建立公共意识:二、肯定人的 本性与激情。首先,欧茨认为“自我意识”正在被超越,一种新型的“公共意识” 正在代替“自我意识”。这种意识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疏离,拆除了往日的 q o a n n evc r e i 曲t 蛐蛳g 口r d ,0 口舫j d 垤b 矽f 加m 诜妇抬d 糟i m 】t w a ”ep i l b l i s h e r s ,2 0 0 4 p 2 0 j o y c ec a r d lo a t c s w 胁批行。俐面m :砌p 协f 撕口秒如矽话,z c p 加l f ,伽f “陀【m j v 趾g u a r dp r c s s 1 9 7 4 p 1 1 9 p a u id z i m m e m 锄“h u n g c rf o rd r e 枷”i nl e em i l a z z oe d c r d ,n 憎飕口f f d 雕,f f | i l 伽c 西d ,0 口f 酷【m 】u po f m j s s i s s i p p i ,19 8 9 p 16 o w a t e rc l 锄o n s “j o v c ec a r o io a i e s :l 0 v e 柚dv i o l c ri nl e em i l a z z 0e d 飕口f f d 凇w f f 枷c 口r d , d 口t 酷f m l u po f m i s s i s s i p p i ,1 9 8 9 p 3 9 第一章关于欧茨 藩篱,让人类进入最原始的狂欢。而且,欧茨认为艺术家并非孤独地创造自我, 他的创作来自他的文化并且从属于他的文化,他的作品也理所应当被看作是“公 共的努力 。欧茨甚至把自己看作文化“公共意识的呼声。 她对美国文化的 这一转型充满信心,她相信那种孤立的“自我意识”正在被超越。其次,欧茨强 调了人的本性与激情释放的重要性。一些作家显然对她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力: 刘易斯、福克纳、卡夫卡、弗洛伊德、陀斯妥也夫斯基、梅尔维尔等,尤其是刘 易斯的爱丽丝漫游奇遇记,触动了她每一根神经。她解释说,孩子最终胜利了, 而孩子就是我们,也就是本能或直觉总是优越于理性思维。如果我们相信直觉并 与之和睦相处,我们就一直会赢。这里欧茨肯定了人的直觉,也就是肯定了人的 本性。在当今这一理性至上的社会,欧茨再次指出回归本性,回归自然的重要性。 体现出她的人本思想和她对人乐观及坚定的信念。在奇境、他们、我带你 去那儿及她的许多作品中,读者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人物本性与激情释放:谋杀、 出逃、吸毒、癫狂、纵欲、自我分裂等等。这些激情的释放可能比较阴暗,可是 这些人物在经受了重重苦难的折磨之后,总能勇敢地活下来,这便是生命的激情 和勇气,是一种以激情对抗疏离,以生命对抗荒诞,以绝望对抗死亡的精神,是 一种向死而生的精神和勇气,也是人生命最本真的部分。这里,欧茨再次肯定人 的本性与激情。她坚信通过建立公共意识和肯定人的本性与激情这两种途径将完 成西方文化的转变,其实这种转变的确正在进行,对此,欧茨非常乐观并且满怀 希望。欧茨的这种乐观精神体现她很多作品的人物身上,例如奇境中的希尔 达、海伦、杰西等等。 本文会对人物从叙事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内心聚焦的技巧转换来分析希 尔达人格的分裂和海伦的自我丧失;借助话语模式和非叙事话语来分析主人公杰 西亦梦亦真的精神状态;通过掌控读者与主人公杰西的情感距离和认知距离,认 识主人公欲创造“孤独自我神话”的荒谬。但欧茨并没有让这些人物在孤独、混 沌和绝望中死去,相反,她让这些人物在经受了重重苦难之后活了下来,体现出 。j o 锄ev c r e i 曲t o n 砌性c 口r d ,d 口埘? o v p 凸矿加 倒挑拖们【m 】t w a ) ,i l ep u b l i s l 啪,2 0 0 4 p 2 3 。j o 猢ev c r e i g l l t o l l 咖c 口r d ,d 口蜘:批缸矿f 船朋池加坛n 憎d 咽t w a ”ep u b l i s l l e 琏2 0 0 4 p 1 9 9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欧茨对人性的肯定、对人生的期待和乐观。 本章小结 概述欧茨的重要作品、作品主题、创作风格和文学成就。简述奇境的内 容,提出欧茨的文化观,即颠覆“孤独自我神话”的文化意旨,欧茨提出转变西 方病态文化的两种途径:建立公共意识与肯定人的本性与激情。 第二章内心聚焦的两次巧妙切换 第二章内心聚焦的两次巧妙切换 运用叙述学聚焦概念分析两次内心聚焦的巧妙转换,让读者从次要人物的内 心活动切入作品,拓宽读者的阅读视野,进而对作品深层的含义进行挖掘。而聚 焦的短暂性又及时限制住读者的视野,为后文的叙事留下悬念,增加叙事情节的 吸引力。内心聚焦的两次巧妙切换体现出欧茨精湛、娴熟的叙事功底。 第一节焦点由杰西切换为希尔达 荷兰叙述学家米克巴尔认为,聚焦就是视觉与被“看见”被感知的东西之 间的关系。巴尔强调的是聚焦者和聚焦对象,即看与被看,聚焦则反映了两者之 间的关系。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用“聚焦”一词定义叙事作品的 类型,他把作品分为三个类型:无聚焦或零聚焦型、内聚焦型和外聚焦型 。无聚 焦或零聚焦型是传统的全知视角;内聚焦型是叙述者通过人物的有限视角来叙述; 而外聚焦型则是叙述者如摄像般客观地叙述。遗憾的是,他并没能给聚焦一个明 确定义。杰拉尔德普林斯在叙事学词典中指出,所谓聚焦是指描绘叙事情 景和事件的特定角度,反映这些情景的感性和观念立场 。普林斯在这里强调了聚 焦的性质,聚焦是叙事的角度也是叙事的立场。 根据三位学者对聚焦的诠释,结合他们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聚焦可理解为叙述 者将其视点固定投射的行为,聚焦的对象即为焦点。奇境中,欧茨采用固定人 物有限全知视角回( 叙述者固定不变地采用故事主人公一人的眼光来叙述,并仅透视 主人公一人的内心活动) ,叙述者将视点聚焦主要人物杰西身上并透视其内心活动, 但在整个叙事过程中,这种聚焦却没有贯穿始终,存在两次暂短切换。第一次切换 焦点由杰西转为希尔达,第二次的切换焦点由杰西转为海伦。这两次切换虽然短暂, 。i 荷】米克巴尔著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 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3 年4 月第1 6 8 页 。【法】热拉尔熟奈特著叙事话语新叙述话语 m 】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0 年1 1 月第1 2 9 、 1 3 0 页 国杰拉尔德普林斯著叙事学辞典 m 转引自叶立刚( 法国中尉的女人) 的叙事视角【j 1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2 0 0 7 年,第3 期 o 申丹著叙述学与文体学研究 m 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第2 1 l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却不容忽视。 在第一卷赞歌变奏中,叙述者以固定人物有限全知视角,讲述主人公杰西 悲惨的童年经历及以后颠沛流离的生活。2 0 世纪3 0 年代,经济危机的阴影笼罩美 国,杰西父亲经营的小加油站倒闭,负债累累,全家无以为生。父亲走投无路杀死 全家,随后自杀。杰西在血案中侥幸逃生,他在外祖父家、姨妈家暂住一阵,进了 少年收容所,不久被彼得森医生家收为养子。彼得森医生狂热崇尚尼采式的“超人 论 以至到变态的程度,他的儿子和女儿在他的教育下,人格日渐扭曲变态,而单 纯的杰西却着迷般地崇拜着养父,他学习刻苦,深得养父宠爱。杰西同时也很感激 养母的爱,这种爱弥补了他童年母爱的缺失。中学毕业后杰磋考取了密执安大学, 在即将踏入大学时,他因同情养母而被彼得森逐出家门。叙述者在第一卷一直聚焦 主人公杰西,以杰西的视角去看、去听、去想,并透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人称上 也以“他 为主导词,但这种聚焦并没有持续到第一卷的结尾,在讲述杰西在彼得 森医生家生活时,出现文本中的第一次焦点切换,叙事的焦点由杰西转为希尔达, 叙述者引领读者对希尔达的内心进行聚焦,了解到她隐秘的内心世界。 一九四一年四月。 她仿佛深深陷在一个躯体之中。 有人正和这个躯体的最高部分脑袋谈话。 “希尔达,你在听吗? ” 那脑袋点了点,作出了回答。是的。是的。她必须使自己的脑子清醒过来,以便 能严格服从她父亲的命令。她的脑子里充满了数字,在刮着数字的暴风雪。一大 堆出乎意料的数字。为了能听清她父亲正在说些什么,她必须使自己的脑子从中清醒 过来。 这段话中,叙事的焦点不再是人物杰西,首先,人称代词开始转换成“她 ,仅在 此一段,就出现5 次“她 ;其次,叙述者开始用一个“仿佛”来揣测希尔达的内 心,紧接着用两个“必须来透视其思想,读者看到希尔达的内心充满了戒备、恐 惧与混乱,她已经失去了一个十三岁女孩子应有的品质单纯、活泼、开朗、好 。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著奇境 m 宋兆霖等译译林出版社,1 9 9 9 年第1 3 5 页 - 1 2 一 第二章内心聚焦的两次巧妙切换 动,希尔达的人格契合了弗洛伊德著名的人格构建理论,弗洛伊德在他的弗洛伊 德后期著作选中指出人的性格由三个层次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 首先,如果我们用三角形来表示三者的关系,超我应处于三角形的顶端。超我, 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 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 ,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 或记忆的部分。在这一人格三角形中,它处于中间的位置。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在 这一人格三角形中,它处于最底层。 希尔达的父亲不断地灌输她是个天才这一想法,强迫她研究迷宫般的数字。这 种命令慢慢地内化成希尔达要成为天才的理想,但这一理想并非她个人的,而是他人 强迫的结果。它在外力的作用下无限膨胀,变得畸形;处在中间的自我在父亲的教诲、 道德的力量、天才的梦想召唤下,向本已变形膨胀的超我无限靠拢,同时竭力窒息 本我的种种冲动欲望。正如作品中所述:“希尔达感到,仿佛她那隐藏得最深的自 我将要爆炸,爆炸四散 与此同时,本 我被挤到生存的层面,希尔达唯一可以感知 的东西、活的东西就是食物。“一碗碗递过 来,传着,在餐桌周围,一碗碗小心地传着, 仿佛里面盛的东西是活的,是宝贵的生命脚。 因此,希尔达的人格变的扭曲畸形,如图所 示( 图1 ) : 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的才是这样一个 毫无生气的、臃肿的、戒备的和自我扭曲的 图1 希尔达在机械地回答父亲的问话。希尔达在超我的膨胀、自我的扭曲、本我的压抑 中变得恶毒、刻薄和冷酷。她诅咒自己的父亲:“要不我真希望你死掉”。最终她 。弗洛伊德著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 】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 0 0 5 年第1 5 9 页 o 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著奇境 岫宋兆霖等译译林出版社1 9 9 9 年第1 4 6 页 o 同上,第1 3 7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开始歇斯底里地疯狂攻击:“有一次她甚至把一只玻璃杯敲破,包在毛巾里,企图 把玻璃碾碎后放进他的食物,害死他! ”可见,亲情的沦丧、家庭关系的异化已到 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亲人间的猜忌、冷酷、仇恨和互虐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然 而,在局外人眼里,彼得森依然是个医术高明、热爱家庭并受人敬仰的著名医生。 这种反差增加了强烈的反讽意味,而这一效果的获得来自叙述者对人物一希尔达 的短暂心理聚焦,即第一次焦点的切换,它充分敞开了希尔达这一次要人物的内心 世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她激烈的内心冲突和漫无边际的思绪,减少了这一人物的 不透明性和不可理解性,让我们从这个小人物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其他人物。 此时的焦点切换并未彻底完成: 我在说“不”。不。父亲抓住了我的手臂。我猛地甩开他。不。 希尔达是个很好,很好的姑娘,可我根本不是个姑娘,甚至也不是个女人。我不知道 我是什么。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有一部分是既不是男也不是女的灵魂吗? 希尔达爱她 自己的哥哥杰西,可是我不是希尔达,我不爱杰西,甚至不认识他是谁。我不了解他。 希尔达吃着,她知道在吃着的时候,她会产生食欲;我根本不饿。我死了。固 希尔达把头搁在父亲的肩上,睡着了。我没有睡。我没有想。 我死了。 这段中,人称切换非常频繁,先是第三人称 切换到第一人称,又从第一人称切换到第三 人称,显然,这里有两个“自我 在挣扎, 一个自我是呈现在父亲眼中臃肿、胆怯、听 话的希尔达;另一个自我是大胆的、反抗的、 率直的和本真的希尔达。两个自我在激烈的 斗争,原本完整的自我被残忍撕裂,如图所 示( 图2 ) : 图2 o 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著奇境 m 宋兆霖等译译林出版社1 9 9 9 年第1 4 2 页 o 同上,第1 5 7 页 同上,第1 6 0 页 o 同上 同上,第1 6 l 页 第二章内,心聚焦的两次巧妙切换 两个自我在激烈地斗争,而本真的自我又在惨败中死亡,意味着希尔达从此放 弃了自我的抗争和灵魂的自审,变成一具活的僵尸在父亲的命令下苟延残喘地过活。 与此同时,读者也看到形同上帝的彼得森医生实际上不顾女儿的健康成长,无情地 折磨她的灵魂,变态地摧残她的意志,把女儿变成了满足自己丑恶虚荣心的工具。 彼得森医生的虚伪、冷酷、阴险、猥亵、妄想和精神变态的真正面目被赤裸地呈现 出来。这种认识源自欧茨对希尔达内心聚焦的短暂切换,从而产生了如下的效果: 叙述者不但实现了焦点的切换,也成功地实现了视角的切换,从杰西的视角切换到 希尔达的视角,即从第三人称切换到第一人称,这样既扩展了读者的视野,又增加 了作品的技巧性。同时,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夹杂使用,贴切地描写出希尔达两 个被撕裂的自我,形象地再现了她分裂的人格,使技巧的运用与内容的安排完美契 合,奇境独具匠心、别具一格的叙事艺术可见斑。 第一次焦点的转换到此戛然而止,作品的其它部分不再有对人物希尔达的内心 聚焦,这显然也是作者的刻意安排,及时限制住读者的视线,有意留下些许空白, 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从而保持了读者足够的好奇心。 总之,奇境中,通过内心聚焦的第一次短暂切换,欧茨的这一叙事策略在效 果上收益颇丰:切换打开了次要人物的内心世界,实现了视角的转换,拓宽了读者 的视野,但切换的短暂又及时限制住了读者的视线,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也 为后文的叙事留下了足够的拓展空间,这种收放自如的叙事手法体现出欧茨深厚的 叙事功底。 第二节焦点由杰西切换为海伦 第二卷中,杰西半工半读在大学学习,毕业前与著名的神经化学教授卡迪博士 的女儿海伦结了婚。婚后,杰西实习期间工资很低,海伦便辍学去工作以补贴家用, 但杰西与妻子的感情日渐疏远,杰西一心钻研医学,并不关心妻子的情感世界,妻 子也找不到与他沟通的渠道,两人的感情逐渐淡漠。杰西后来爱上了一名前来找他 堕胎的女子丽娃丹克,但这段恋情也以失败告终。此卷中,欧茨也以固定人 物有限全知的视角聚焦主人公杰西,透视他的内心世界,这一聚焦同样也没有持续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到第二卷结尾,在叙述到杰西与海伦的婚后生活时,叙述的焦点由杰西转为海伦, 构成叙事焦点的第二次切换。 海伦翻了翻杰西留在书桌上的纸堆杰西的东西一堆堆地放得有条不紊,各种材料 用夹子夹好,沿着桌边交错排列当海伦想到这样井然的秩序一下就能打乱,她感 到一种奇特的,令人心醉的兴奋可是她把东西都一件件放回原处。 在对杰西的书桌做了如实描述之后,叙述者用了“想到 和“感到 两个词语将笔 锋一转切换到海伦的内心r 海伦想把这“井然的秩序 打乱。“井然的秩序”这 里的表层含义是指杰西的工作材料,它的深层含义是指男权文化下的传统婚姻范式: 男人是家庭的支柱和主导,而“女人必须为社会生育子女,“满足男人的性欲并 照顾他的家务 。回可是海伦并不想成为传统意义家庭中的牺牲品,不愿在生活的琐 碎和平凡中丧失独立的人格,海伦通过自我审视产生了对男权统治的不满与愤懑, 她想“打乱 这“井然的秩序 ,打破传统婚姻范式对于女子的“指派 ,打破传 统家庭结构力量不均衡的状态,她这一反传统、反定式的想法使自己“感到一种奇 特的,令人心醉的兴奋 ,读者感受到的是海伦潜意识里对传统指派的反抗和维护 自己独立工作权利的诉求。可是,这种反抗与诉求只限于海伦的头脑中,以幻想的 形式出现,在幻想的过程中,海伦的自我受到鼓舞并得到暂时满足,但这种鼓舞与 满足只是一闪而过,这种反抗很快以幻想的形式退出海伦的意识,于是“她把东西 都一件件放回原处”,海伦主动放弃了女性争取独立、完善自我的权利,向传统的 婚姻范式就范,放弃自己的学业支持丈夫;她为丈夫怀孕、生子;听从父亲的话。 为此海伦付出了最惨痛的代价:她在灵魂的放逐中缓慢地丧失自我,在死寂的物理 生活中心灵渐趋枯萎,陷入精神的荒原。 海伦自我丧失的过程漫长而痛苦。婚后,“她在父亲和丈夫之间飘来浮去。他 们似乎并没意识到她的真实存在,只是把她当作一个媒介,一件物品,一件可爱的 物品。” 显然,海伦成了“物”。可是作为人类的个体,海伦内心中有对两种对话 的需求,一种是与“他者 的对话;一种是与灵魂的对话。这里的“他者”是父亲 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著奇境 m 宗兆霖等译译林出版社,1 9 9 9 年第3 0 3 页 圆i 法】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 m 桑竹影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 9 8 8 年2 0 1 页 国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著奇境【m 宋兆霖等译译林出版社,1 9 9 9 年,第3 0 5 页 第二章内心聚焦的两次巧妙切换 与丈夫。海伦渴望和“他者”( 家人) 进行对话沟通,也希望“他者 关心自己的 思想意识、内心感受和情感需要。但是“杰西回家后心情特别忧郁时谈起的那些病 人,总是若明若暗地在她的眼前浮现,到后来这小小的一套房间都挤满了幽灵似的 生人,一个个恳请她给予关心。显然,杰西根本不关心海伦的内心感受,海伦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思茅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课后作业((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课堂实验:《青蛙写诗》教学法探讨
- 《接触网施工》课件 2.1.1 纵向测量
- 《晚春》教案设计2024:走进智能化教学
- 安川机器人IO系统培训教程:2024年深入解读
-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制冷与空调项目技术工作文件
- 2023年温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保健按摩师(脊柱按摩师)项目技术文件
- 文件检验基础知识
- 幼儿园安全教案《小井盖大危险》
- 2024年《小学教育学》课件:课堂管理策略
- 北科大岩石力学课件李长洪1.1岩石的力学性质(qiangdu).ppt
- 供应商QPA稽核点检表(线材)
- 资质挂靠协议
- 凸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 标记有丝分裂百分率法计算
- HCGE2P孕三项化验单模板
- QA软件过程检查单(XXJSTZPPQAChecklist)
- BA88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维修手册
- 各系统调试报告
- 英语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名词所有格(共4页)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ISO9001_2015_中英文对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