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山东省胶南市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学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积累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2、品析课文,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3、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写法之妙。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学习重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2、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3、背诵、默写课文。课时: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答谢中书书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实,莽莽神州,茫茫九派,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简介作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属南京市)人。一生经历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是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家。他出生于书香家庭。据说陶公洞是陶弘景的隐居之地,陶弘景在此洞内纂真诰,编注本草经集注,开创了大若岩人文景观的历史。一、独立试航(一)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正确把握节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其奇者。(二)据课文内容填空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清流见底。 ,五色交辉。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二、合作探讨:1、解释下列的词语(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词句,教师巡视指导)(1)五色交辉:五色_ 交辉 (2)四时俱备 四时 (3)晓雾将歇 歇 (4)夕日欲颓 颓_ (5)沉鳞竞跃沉鳞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2、翻译下列句子(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理解课文内容,思考:(1)“书”的意思是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_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高峰入云,清流见底。_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_(4)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小结: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则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作者写景时,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交代时间,由朝而夕。这样描写,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四、达标测评背诵全文。五、布置作业默写短文。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二、学习方法:朗诵法、讨论法、抄读法。 三、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用极精练的语言容纳丰富思想感情的手法。2、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超越时空,与古代作者对话,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一、导入新课: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简介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一、独立试航(一)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正确把握节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二)据课文内容填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_ _ , 。 念无与为乐者,_,寻张怀民,_,_。 庭下如积水空明,_ _,_ _。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_ 。二、合作探讨(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词句,教师巡视指导)1、解释下列的词语(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词句,教师巡视指导)(1)月色入户 入 _ (2)欣然起行 欣然 _(3)念无与为乐者 念 _ (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 _(5)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_ (6)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_(7)盖竹柏影也 盖_(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_ 闲人 2、翻译下列句子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理解课文内容,思考:(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3)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 三、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疾病概要(康复)练习卷附答案(一)
- 大气环境化学实验设备认证重点基础知识点
- 湖北省六校(宜城一中、枣阳一中、曾都一中、襄阳六中、南漳一中、老河口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含解析
- 生物伴性遗传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 绿色耕耘智慧农业
- 律所半年工作回顾与展望
- 旅游业团队协作提升
- 旅游部门半年度回顾
- 2025委托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商业租赁合同样本
- 西南政法大学自主招生个人陈述的风格与语气
- 广东省茂名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历史 含解析
- 中外航海文化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2-国开(ZJ)-参考资料
- (正式版)YBT 6328-2024 冶金工业建构筑物安全运维技术规范
- AOI直通率持续提升报告
- 双胎妊娠指南ppt课件
- Unit 4 Globalization(课堂PPT)
- SMC压力开关-ISE30中文说明书
- 内部控制制度各项业务流程图
- 粮油加工技术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