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星形细胞瘤病例随访PPT课件.ppt_第1页
小脑星形细胞瘤病例随访PPT课件.ppt_第2页
小脑星形细胞瘤病例随访PPT课件.ppt_第3页
小脑星形细胞瘤病例随访PPT课件.ppt_第4页
小脑星形细胞瘤病例随访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脑星形细胞瘤,1,小脑星形细胞瘤,WHO将小脑星形细胞瘤分为毛细胞型和非毛细胞型两类毛星多见,为WHOI级,起源于神经胶质前体细胞,属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在95%以上,罕有复发及恶变毛星是儿童最常见的小脑肿瘤,2,儿童毛星好发于幕下,小脑蚓部多见,其次为小脑半球好发于中线区,压迫第四脑室,可导致梗阻性脑积水小脑毛星与幕上星形细胞瘤相比,囊变率高,水肿较轻,边界相对清楚,3,小脑毛星MRI表现,小脑蚓部多见类圆形或边缘略不规则占位效应轻:无水肿或轻微水肿囊实性最多见(80%)钙化、出血少见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壁可强化或不强化,4,囊壁强化:囊壁由瘤组织及大量反应性增生血管组成,须将囊壁和壁结节切除才能治愈囊壁不强化假瘤,主要是非肿瘤性胶质细胞和受压的脑组织构成,5,一般肿瘤的强化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明显强化,不代表肿瘤为恶性和血脑屏障破坏,而与肿瘤血管的自身特点有孔型毛细血管有关。对比剂通过肿瘤血管的内皮间隙,到达肿瘤组织,引起T1弛豫时间缩短,6,Case1女,25岁,头痛、呕吐4天,7,Case2男,25岁,反复头晕2月,8,9,Case3男,11岁,头痛,10,11,鉴别诊断一、髓母细胞瘤,好发年龄:15岁,以4-8岁最常见好发部位:小脑蚓部,向四脑室内生长。特点:1、生长迅速,可出现脑脊液转移、蛛网膜下腔种植。2、DWI亮(肿瘤细胞密集,核浆比高),12,Case1男,20y头痛、呕吐10天,T2,T1,DWI,+C,T1-sag,13,邱XX男9岁,脑脊液播散,Case2男,9y反复呕吐2周,T1,T2,脑脊液播散,DWI,14,鉴别诊断二、室管膜瘤,好发年龄:1-5岁儿童,亦可见于成人。好发部位:起源于室管膜细胞,以第四脑室最多见。特点:可囊变、出血、钙化,可塑型生长(沿中间孔、外侧孔、小脑延髓池生长)DWI不亮,15,case1男,14y头晕一周CT,脑脊液影环绕,16,MR,T2,T1,DWI,+C,17,case2男13y头晕、呕吐CT,铸型,18,经过侧孔及中间孔延伸塑形生长,T2,20,Case3男,3y,反复头痛伴呕吐10余天MR0185447,21,22,23,鉴别诊断:三、血管母细胞瘤,好发年龄:成人好发部位:90%发生于小脑半球特点:大囊小结节,24,大囊小结节囊腔张力高圆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楚壁结节直径一般小于2cm,单发,常附着于近脑表面侧囊壁壁结节明显强化,囊液、囊壁不强化可见血管流空影,25,26,27,鉴别诊断四、脑转移,中老年有原发肿瘤病史:最常见肺癌、乳腺癌单发或多发好发于皮髓质交界区幕上转移灶:小结节大水肿,28,Case1男,61y肺癌病史左肢乏力一周,29,Case2男,58y肺癌病史左上下肢乏力一周,30,Case3女,43y右乳癌病史,31,鉴别诊断五、脑脓肿,厚壁环状强化、水肿明显DWI高信号临床可有发热病史,32,男,55岁,头痛1月余,发热1天,33,小结,毛星WHOI级儿童最常见的小脑肿瘤小脑蚓部多见囊实性占位增强扫描实性成分明显强化-有孔型毛细血管有关压迫第四脑室梗阻性脑积水,34,小脑占位,儿童青少年,成人,小脑中线区“中囊中结节”结节明显强化,与四脑室关系密切,小脑半球大囊小结节,髓母细胞瘤,塑性生长易囊变、钙化,毛星,血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