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辽宁省产业结构若干问题分析.pdf_第1页
(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辽宁省产业结构若干问题分析.pdf_第2页
(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辽宁省产业结构若干问题分析.pdf_第3页
(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辽宁省产业结构若干问题分析.pdf_第4页
(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辽宁省产业结构若干问题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喜th掣,flfb;,。tp3f,*i十ii,f0;。”,蕾:每d。 e 瑾 k 。 f _ j 萎j j 事- 诱 at h e s i si na p p l i e de c o n o m i c s i i l l li ti tii i l li i i iuiii y 18 4 3 3 3 0 t h e a n a l y s i so f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o f l i gprovimliaonlng r o v i n c e b yl i us h u i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e s s o rh a ny i n g n o r t h e a s t e r nu n i v e r s i t y j u l y2 0 0 8 rl二, ? $ 警 j “ 獭 慷0 ,t文,囊 竣 :磐“。j。:警x氆冀 e 譬 土 j , h f :。 t ? 镰 y 孽。 at h e s i si na p p l i e de c o n o m i c s t h e a n a l y s i so f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o f l i ; gprovimliaomngp r o v i n c e b yl i us h u i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e s s o rh a ny i n g n o r t h e a s t e r nu n i v e r s i t y j u l y2 0 0 8 壤n 0 d1_- “磐,1 、ylfl巴 孑滢、o嚏擎一 ? “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f 。完成的。论文中取得 的研究成果除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本人为获得其他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 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 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粕l 弗 日期:纱7 争琴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完全了解东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 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 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同意东北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交流。 作者和导师同意网上交流的时间为作者获得学位后: 半年0一年占一年半口两年口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在,1 扣 导师签名: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孕1带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2 矿夕,7 午芗 签字日期: 鞋按 工卯9 7 ,乒 一l-rll。 1 ;?j1_】1llr_,鼍j 。j1-1、 套 j 礓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辽宁省产业结构若干问题分析 摘要 辽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建国以来,辽宁省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改革开放 后,与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辽宁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有了极大提高,三次产业 的发展都有长足的进步。经过5 0 多年的发展,辽宁的经济环境、经济结构以及一些主 导产业本身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产业结构 不合理、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就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产 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及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 系,有必要结合辽宁省的实际对此深入研究。 本文以产业结构为出发点,综合运用经济计量、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运用近年来 的辽宁省实际数据,分析了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即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一、 二、三产的产值结构偏差份额和就业结构偏差份额,产业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及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灰色关联关系。 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产业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分析,构建了产 业结构偏差度模型,对模型进行具体详细的阐释,应用模型对辽宁省的产业结构进行定 量分析。在本文中产业结构分为产值结构和就就业结构,对它们分别做了分析,然后又 做了综合的分析。结论表明,辽宁省“十五 期间,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 结构调整的效果并不明显;其次,运用现代计量经济技术,分析辽宁省的产业结构高级 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再次,应 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辽宁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产业结构 中三次产业的产值比例和就业比例分别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程度。通过灰色关联分析 可以发现,辽宁省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第二产业的发展推动的,这与辽宁省是我国的老 工业基地有很大关系;另外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次之,而第一产业的影响最小。 最后,根据实证部分的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1 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偏差度;经济增长 i i ii j 厂 j 。 , 、p 。二-卜憎,k“卜 l掺 l i 、 、 吨 。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 h e a n a l y s i so f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o f l i a o n i n g province a b s t r a c t l i a o n i n gw a st h ei n d u s t r i a l c r a d l eo fn e wc h i n a ,h a sm a d eo u t s t a n d i n g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t oo u r c o u n t r ys i n c e1 9 4 9 a f t e rt h e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u p ,t h er e g i o n sg d p o fl i a o n i n gp r o v i n c e h a sg r e a t l yi m p r o v e d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r e ei n d u s t r i e sh a v em a d eg r e a tp r o g r e s s a f t e r5 0 y e a r s0 fd e v e l o p m e n t ,l i a o n i n g se c o n o m i ce n v i r o n m e n t ,e c o n o m i cs t r u c t u r ea n dan u m b e r o fl e a d i n gi n d u s t r yi t s e l fh a v eu n d e r g o n es i g n i f i c a n tc h a n g e s ,e s p e c i a l l yi nt h ei n c r e a s i n g l y f i e r c ec o m p e t i t i o ni n t h ed o m e s t i ca n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m a r k e t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 ,t h e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u r , x e a s o n a b l ea n d8 0o nq u e s t i o n sh a v eb e e no b v i o u s l ye x p o s e d t h i sp a r e rt o o kt h e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a sas t a r t h gp o i n t ,u s i n ge c o n o m e t r i c s ,g r e y s y s t e mt h e o r y , h a sa n a l y z e dr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o fl i a o n i n gp r o v i n c e s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t h e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i n d u s t r i a lh i g hs c a l ea n d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 ,t h eg r e y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c h a n g ea n d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 t h i sp a p e re x p l o r e dt h em o d e lo fd e v i a t i o no ft h e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a n de x p l a n e dt h e m o d e li nd e t a i l e d f i r s t l y , i nt h ep a p e r , t h e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i n c l u d so u t p u tv a l u es t r u c t u r e a n d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 , w h i c ha r ea n a l y s i s e ds e p a r a t e l yw i t ht h em o d e lf o rl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n c e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i n d u s t r i a lr e s t r u c t u r i n gw a sn o tg o o df o rp r o m o t i n gt h e o p t i m i z a t i o na n du p g r a d i n g0 f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i n l o t hf i v e - y e a rp l a n s e c o n d l y ,t h e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i n d u s t r i a lh i 曲s c a l ea n d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h a sb e e na n a l y s i s e dw i t ht h e m o d e r ne c o n o m e t r i c s ,t h ef o u n d i n gs h o w st h a tt h ei n d u s t r i a lh i g l ls c a l e 伽p r o m o t et h e 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 t h i r d l y , 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a n de c o n o m i c g r o w t h h a sb e e na n a l y s i s e dw i t ht h eg r e ys y s t e mt h e o r y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st h a tt h e 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h a sb e e np r o m o t e db y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s e c o n d a r yi n d u s t r y l e a d l y f i n a l l y ,t h ep r o p o s a l sh a v e b e e np u tf o r w a r da c c o r d i n g t ot h ep o s i t i v er e s u l t s k e yw o r d s :r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o f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d e v i a t i o no f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e c o n o m i c g r o w t h i h c j r r-i卜itllli, 1 b 9 一i 0 j|jj1 p 孥 qf -譬箭j + o l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目录 独创性声明i 摘要? ii a b s t r a c t iil 第一章引言- 1 1 1 选题背景和意义l 1 2 有关产业结构研究的成果综述2 1 2 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2 1 2 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3 1 3 本文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6 第二章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相关概念介绍8 2 1 产业分类8 2 2 产业结构9 2 3 产业结构合理化1 0 2 4 产业结构合理化测度1 3 2 5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 4 第三章辽宁省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17 3 1 辽宁省产业结构现状1 7 3 2 构建产业结构偏差度模型1 9 3 3 辽宁省产业结构偏差度分析2 0 3 3 1 辽宁省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偏差度分析2 l 3 3 2 辽宁省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偏差度的综合分析2 4 3 4 辽宁省产业结构偏差份额分析2 5 3 4 1 产值结构偏差份额分析2 6 n - i 第四章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2 9 4 1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 9 4 2 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济计量分析3 l 4 2 1 数据与变量3 2 4 2 2 实证分析3 2 4 3 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灰关联分析3 7 4 3 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介绍一3 7 4 3 2 实证分析4 0 目录 4 3 4 3 4 3 i :4 7 4 9 5 2 表论文及参加项目一5 3 v - ( , 1 l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 1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一章引 辽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素有“共和国长子”的美誉,建国以来,辽宁省为国家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改革开放后,与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辽宁省的地区生产 总值有了极大提高,三次产业的发展都有长足的进步。1 9 7 9 2 0 0 6 年,地区生产总值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 5 左右。2 0 0 6 年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构成 1 0 6 :5 1 1 :3 8 3 ,与1 9 9 0 年的1 6 :5 1 :3 3 ,1 9 7 8 年的1 4 :7 1 :1 5 相比,第一产业的构成比 例有所下降,第二产业的构成比例在1 9 7 8 1 9 9 0 年间显著下降,第三产业则在整个改 革开放过程中比重持续提高。2 0 0 6 年,辽宁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为9 2 5 1 2 亿元,占东北 三省的4 6 ,占全国的5 1 。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第一、二产 业比重相应降低,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达到了4 1 ,第一、二产业产值比重为1 0 和4 9 。 传统工业比重有所下降,新兴产业如电子、软件等产业开始崛起。历经二+ 余年的改革 开放。辽宁省的经济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辽宁省作为全国最早建立起来的一个重工业 基地,拥有相当完整的工业门类和重工业优势。但是,经过5 0 余年的发展,辽宁的经 济环境、经济结构以及一些主导产业本身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在国内外市场竞争 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就明显地暴露出来了。与国内 外先进地区相比,辽宁省经济相对落后,而且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全面理解、正确把握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 造”战略部署,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东 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的指示,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的 战略机遇,积极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实现辽宁省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现代经 济增长的过程,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过程。在 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某一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是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国内外 的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普遍认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合理的产 业结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辽宁省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及产业 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 本文着重就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及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 分析,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基于以下几个认识:( 1 ) 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以产业结构变 - l - ;。 ;l矗量 , + ?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 的度量问题时就提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而一个 经济的产业结构又是由其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为此,西蒙库兹涅茨( 1 9 5 7 ) 对5 0 个国家 的经验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制造业部门的增加将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因此, 有必要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经济增长。其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 记述在现代经济增长和各国经济增长的数量方而等著述中。 霍利斯钱纳里( h o l l i sb u f l e yc h e n e r y , 1 9 6 0 ) 通过分析部门增长的决定要素出发,并 利用5 1 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说明,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时,服务行业和农业 变化小,而制造业增长最大,由此提出产业增长的模式,并认为这种工业化模式能使资 源得到最优配置。考察了产业结构转换的主要变量,并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口作为 外生变量,代入用回归方程建立g d p 市场占有模型,得出了“标准产业结构”,对揭示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变动方向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成为观察分析各国产业结构变动趋 势的常用方法。其关于产业结构理论的实证分析文献主要有发展模型,1 9 5 0 1 9 7 0 、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比较研究、研究变化与发展政策等。为此,许多经济学家通过 国别的经验数据从不同角度纷纷说明经济增长的工业化模式( b e a s o na n dw e i n s t e i n , 1 9 9 6 ;l e e ,1 9 8 1 :s a c k s ,1 9 7 2 ;u e n o ,1 9 7 2 ) ,但有经济学家( g r e g o r ya n dg r i f f i n , 1 9 7 4 ) 发现存在着大量经济事实与钱纳里的经济增长模式相反,他们通过经验数据说明 在人均收入水平很高时,服务行业的快速增长会降低制造业的规模弹性。 2 0 世纪6 0 年代以后,日本众多经济学家在产业结构实证研究方而表现的尤为突出。如盐野谷 裕一对霍夫曼定理作了更为精密和深入的剖析;筱原三代平从理论上论证了规划日木产业结构的基 准:佐贯利雄在其产业结构一书中揭示了日本在战后仅用4 0 多年时间,就实现了轻纺工业 基础工业重加工工业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三次转换,较快的推进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4 】。 1 2 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我国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束缚,对产业结构问题认识不足,对产业结 构理论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均较晚。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刚刚起步,主要靠 引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式。整个五十年代,国内经济学界对再生产问题的 研究,主要是译介、编著和阐述苏联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其中与产业结构有关的研究, 集中于两大部类关系的研究,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关系问题。六十年代初期,我国 经济学界较为集中地讨论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重点是对马克思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和 农、轻、重比例关系的理解和阐述。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1 9 7 9 年国务院政治经济委员会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经济结构调查研究工作。在这次 调研的基础上,有4 0 余名国内著名学者分别就各自调研的专题撰写了分析报告并结集 出版,对当时及其后较长时期的经济结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8 0 年代中后期,我国 研究结构问题的学者已经较多借鉴、学习和应用西方产业经济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思 路和方法,并翻译出版了一些经典文献,对研究范式的转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 8 0 年代中期开始,国外有关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教科书和代表论著陆续在我国翻译 出版,这些译著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提供了许多国家结构演变的经验材料。 9 0 年代初期以来,有一批重要的研究课题和颇有水平的研究成果问世。在这个时期, 我国现实产业结构问题仍然是许多学者的研究重点,比较集中研究的问题有:改革以来 产业结构变动的分析、关注中外产业分类及统计数据差别的影响、产业结构与经济周期 的关系、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问题等。 近年来,国内学者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产业政策的研究上。这似乎说明,促进产 业结构本身及地区间的产业协调发展还得通过产业政策的制定及其运作来实现,加强产 业政策的研究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和协调是很有意义的。此外,我国一些学者对经济周期 中产业结构变动及周期波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周振华【5 】通过对经济结构机理的研究,旨在对经济结构变化的进行分析,来说明经 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提出了经济结构是决定经 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的理论依据:第一,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产 业部门增多,部门间的相互依赖不断加强,而结构有机结合的巨大收益就成了推动经济 增长的重要因素。第二,大量的资本积累和劳动投入固然是经济增长的必需条件,但其 投入的产出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状态,结构之间的合理配置,就会提高资源的 使用效率,从而结构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第三,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 创新会引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由此形成的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技术创新不可能在所 有部分平均出现,只能是在某些领域先出现,而后通过结构关联效应来带动其他部门的 扩展。结构关联效应使某一部门的技术创新作用不断扩散,并使技术创新的中心不断转 移,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因此结构关联效应就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叶依广【6 】通过对我国各主要产业部门增长率的实证分析,得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 对我国经济增长率之贡献平均在9 0 以上,其中仅工业一项的贡献为6 0 左右。同时 以工业为重点,运用k a l d o r 模型分析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工业部门增长效应的 差异。他从模型中得出的数据是,我国工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在考察期是非工业部门的 4 0 3 3 8 倍,东中西地区工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分别是相应地区非工业部门的4 7 2 9 5 倍、 4 , 蠢 越 。 ,1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 2 2 1 2 7 倍、3 7 9 5 1 倍。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他的结论是,工 业对国民经济有着强大的作用,工业部门的生产率高于非工业部门的生产率,因此将更 多的资本资源配置到工业部门,有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生产率水平,有利于经济持续、 快速发展。既然工业部门的生产率高于农业和服务业,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工业部门 就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尤其是工业部门内部那些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率都很高的行 业,资源配置应优先向这些部门倾斜。 刘伟【_ 7 】把产业结构纳入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进行考察,用理论比较和实证分析的方 法,阐述了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解决结构转换所面临的共同矛盾以及发达国家为完成结 构转换所采取的措施及其规律性,从而得出中国产业结构的政策倾向。同时他指出,产 业结构演化的进程和工业化、现代化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经济增长的实质 归结为工业化,进而理解为结构演进。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一文中,刘伟通过采 用考虑不同产业结构对生产影响的函数,对全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 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第一产业增长1 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o 1 4 ,第二产业增长 1 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 3 3 ,第三产业增长1 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 5 4 。 从而得得出,扩大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会带来经济的良性增长。 随着对传统增长理论的反思,人们对于增长因素分析的视野也大大拓宽。现 ? 代经济增长不仅仅取决于资本、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的投入,还取决于资源的合 理配置,而产业结构状态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果,因此,有必要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研究经济增长。刘伟、李绍荣【8 】利用计量经济模型的方法对我国产 业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是:“在中国经济中,最有效地 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除建筑业外几乎全是第三产业部门,农业和工业排在最后”;“然 而通过产业结构队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实证分析可知,对中国经济规模产生正效应的 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产业的却是负效应。因此,中国经济要维持长期稳 定的经济高增长就必须改造传统的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同时还必须改革传统工业的生 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结构,并利用新技术提升工业的生产方式,以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 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效率”。 郭克莎【9 l 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的理论基础上,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 变动进行了研究。他从资源配置效应入手,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改革以来产业 间资源流动和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要创造一个总 量供求基本平衡和结构关系比较协调的经济环境,以确保经济的良性增长。在结构优 化与经济发展一书中,郭运用结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以产业结构问题的分析为中心, 引言 系其他结构问题,将促进结构调整来带动经济增长作为研究 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其中重点放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 济增长的研究内容上,指出中国产业结构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 瓶颈制约或结构偏差制约;二是结构转变或结构升级缓慢的制约。由于他所研究的是产 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所以利用中国数据更多的是对产业结构在影响经济增长 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 长的重要作用。 王爱刚1 0 】为解决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定量测算问题,以各产业部门产出成比例 增长模式为前提,以省内最终需求增长比率作为产出增长比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建立 了投入产出偏差分析模型,进而利用模型对河北省1 9 9 2 2 0 0 0 年的经济发展变化进行了 分析,得出结论:河北省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生产技术进步( 贡献度为4 1 2 7 ) 和资本形成 总额( 贡献度为4 9 8 1 ) 拉动,并提出了“十五”期间产业结构的升级与部门发展途径。提 出的投入产出偏差分析模型对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同样适用。 王艳平【1 1 】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对西安市第二产业各个行业与陕西省比较分析,得出 各行业在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方而的优势和劣势信息,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她认为,加 快发展第三产业,不仅可以直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满足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 要,开拓就业门路,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而且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发育,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运行质量。 以上国内学者,分析了我国或某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本文将从全新的视角实证考察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 分析方法上本文作一些新的尝试。 1 3 本文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采取比较分析、计量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合 理化程度及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实证部分主要包括两方 面内容:( 1 ) 构建产业结构偏差度模型,及应用该模型对辽宁省的产业结构产值结构 和就业结构的合理化,进行测度量化,分析产业结构偏差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 ) 运 用现代计量经济技术,规范的计量分析方法,分析辽宁省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 的关系;最后,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辽宁省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 行灰关联分析。 全文围绕以上内容共分六章: 6 i ,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第一章,选题背景和意义及相关研究成果综述。主要是对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理 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已有文献、研究成果的整理、总结,给自己在本文的研究上 提供好的理论借鉴及启发。 第二章,相关理论介绍。介绍产业结构相关理论,阐述产业结构合理化概念,比 较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几种方法,为下文产业结构偏差度模型的提出做铺垫。 第三章,基于产业结构偏差度模型对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分析。先建立 产业结构偏差度模型,对模型进行具体详细的阐释。然后应用模型对辽宁省的产业结构 进行定量分析,由于在本文中,产业结构分为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因此对它们分别做 了分析,然后又做了综合的分析。结果发现:辽宁省“十五”期间,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并不明显;产值结构方面:辽宁省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与国际同类经济水平相比,第三产业的产值占g d p 的比重的差距越 来越大。就业结构方面:转移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 三产业的转移,是实现就业结构比较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四章,首先,运用现代计量经济技术,分析辽宁省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 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其次,应用灰色关联理 论,对辽宁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的产值 比例和就业比例分别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程度。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以发现,辽宁省 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第二产业的发展推动的,这与辽宁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有很大关 系;另外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次之,而第一产业的影响最小。 第五章,政策建议。根据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实证分析的结论,为促进辽宁省的经济 又好有快的发展,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结语。本章是本文工作的总结,包括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介绍 第二章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相关概念介绍 2 1 产业分类 产业分类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的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归并分 类。标准不同,所划分的产业类别也不刚1 2 】。常见的分类可以根据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 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社会部门的性质等标准来划分,这里主要介绍三次 产业分类法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 ( 1 ) 三次产业分类法 1 9 3 1 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一书中最先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 史发展的顺序将社会生产活动划分为三类,即三次产业划分【1 3 】。将原材料直接取自于自 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次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次产业,为生产和 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次产业。、第一产业一般指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 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第二产业一般指广义的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采矿业;第三 产业一般指广义的服务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公务及其它事 业。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联合国的经 济统计也基本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 2 ) 标准产业分类法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是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产业结构的分类方法。联合国工业 组织为了统一世界各地产业分类,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 它把全部经济活动首先分解为十大项,大、中、小、细四级,且每一级规定有统计编码。 这1 0 个大项为:1 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2 矿业和采矿业;3 制造业;4 电力、 煤气、供水业;5 建筑业;6 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7 运输、仓储业和邮电业: 8 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和商业性服务业;9 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业;1 0 不能分类的其它活动。标准产业分类的主要用途是将全部经济活动按一定标准加以区 分,并使之规范化,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就是以这种产业分类为基础的。 我国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的引入是在2 0 世纪8 0 年代中期。1 9 8 5 年5 月,国家统 计局提出了一份关于在我国建立三次产业统计的报告,其中提出了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意见,报告得到了国务院的认可。按照2 0 0 2 年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 8 露, 审 、 、 毫 ; 。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g - 章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介绍 ( g b t 4 7 5 4 2 0 0 2 ) ,一、二、三次产业划分范围是: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 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 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 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 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 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2 2 产业结构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 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1 4 1 。这里包括三次产业之间的比 例关系,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 例关系。一般以产业增加值在g d p 中的比重和产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来 表示。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 影响。 产业结构在外在形态上是相对于经济总量来说的,是这个总量的产业构成,从而 成为经济增长的结构基础或结构支撑。产业结构在内在形态上是经济总体中各类产业的 多层次有序组合。它既有量的特征,也有质的规定。通常所说的产业间比例关系只是产 业结构的数量特征,严格说来又不是它的直接数量特征,因为产业在经济总体中最直接 的数量特征是其所占份额或比重。在经济总体中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是相互促进,二是互相制约。而这种共生的双重经济关系归根到底是由产业的地位和 作用决定的。这正是产业结构的本质特征。 “结构”一词的涵义是指某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状态,它较早地被应 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在经济领域,产业结构这个概念始用于2 0 世纪4 0 年代。关于 产业结构的概念争议颇多,从字面解释,产业结构既可以解释为某个产业内部的企业关 系问题,也可以解释为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概念是为分析服务的,不同的分析角 度,其概念的界定是有所不同的。本文将要研究的是三次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也就是三次产业和经济增长相互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产业结构作为个 系统,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的要素所组成,是有机结合的整体。其表现在组成产业结构的 各个要素,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相关性和动态性。这就是产业结 9 第二章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介绍 结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层次,而且产业结构的变动是 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发展过程。产业结构的层次性表现在:第一层 次是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第二层次是各产业的内部结构;第三层次是产业部门结构 如工业中的轻、重工业结构等等。产业结构的层次性要求分层次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 2 ) 相关性。表现在产业结构各要素之间、结构之间、要素与结构之间的连锁和反 馈作用。这一特性要求产业结构调整要注重产业结构的协调与合理,从而能够把产业结 构的整体功能发挥出来。 ( 3 ) 动态性。指合理的产业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而不是静态的。产业结构演进 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发展过程,它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条件的改 变、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就要求对产业 结构适时地加以调整。但这种动态性并不排斥其相对的稳定性。 2 3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 逐步深入,产业结构合理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理论界研讨和争论的重要课题, 其探讨主要涉及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分 析方法等几个方面,现将主要观点总结如下。 ( 1 ) 关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 目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各种不同定义。各种定义的差别体现了不 同学者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不同见解。归纳起来,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大致有结构协调 论、结构功能论、结构动态均衡论和资源配置论等四类: ( a ) 结构协调论。该类定义把产业间协调置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心位置,坚持“协调 即合理,合理即协调”的理念。例如,李京文、郑友敬【”】把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为“通过产 业结构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 ( b ) 结构功能论。该类定义重视产业结构的功能,并以结构功能的强弱为出发点考察 产业结构合理化。例如,周振华把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为“各产业间存在着较高的聚合 质量【16 】”;王述英把产业结构合理化称为“取得较好的结构效益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1 7 j ”。 ( c ) 结构动态均衡论。该类定义重视产业素质与结构的均衡性,并从动态的角度考察 产业结构合理化。例如,苏东水等把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为“产业与产业之间协商能力 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 10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介绍 的动态均衡和产业素质的提高【l 硼。 ( d ) 资源配置论。该类定义把产业结构视为某种资源转换器,并从资源在产业间的配 置结构及利用的角度考察产业结构合理化。例如,史忠良等把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为“在 一定的经济发展的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 配置有效利用【1 9 j ”。 ( 2 ) 关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不同学者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往往有着不同的看法。且考察问题的角度、侧重 点也不尽相同。概括起来,大致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单一标准说、三标准说、四标准说、 六标准说和七标准说等观点。 ( a )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单一标准说。此类中典型的是周振华的“结构聚合质量”标准。 周振华在提出了“结构聚合质量”标准,同时认为“较高的聚合质量来自于产业间的协调”, 从而把“聚合质量”标准的实质归于产业间协调标准。 ( b )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三标准说。此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黄继忠、苏东水等人的观点。 黄继忠提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三个基本要求【2 0 】:产业结构的完整性、独立性,也就是 说,要建立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发展速度的均衡性,表现为高速、减速 和潜在增长部门间的速度差距较为合理,及各产业间的关联的比例关系的均衡;产业结构 的协调性,表现为产业间素质( 主要指技术水平) 协调、地位协调( 指产业结构的层次性) 和产业间关联方式协调( 指产业间相互服务、相互促进) 。黄继忠提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 的结构完整性、速度均衡性和产业协调性三个标准。苏东水等人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要 解决三个问题,即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问题、三次产业及各产业各部门之间发展的 协调性问题和产业结构效应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其中,协调性问题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 中心内容。虽然苏东水等未直接提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但从其论述看,他们实际上 倾向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三个标准:适应需求结构标准、产业协调标准及结构效应标准。 ( c )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四标准说。此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史忠良等人及杨公仆、夏大 慰的观点。杨公朴、夏大蔚1 2 1 l 给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四条标准:“标准结构”标准。适 应需求变化标准。产业间比例关系协调标准。资源合理利用标准。史忠良等人认为,合理 的产业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自然资 源及国际分工的好处;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社会的生产、分配、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