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专业论文)刑法时效制度研究.pdf_第1页
(刑法学专业论文)刑法时效制度研究.pdf_第2页
(刑法学专业论文)刑法时效制度研究.pdf_第3页
(刑法学专业论文)刑法时效制度研究.pdf_第4页
(刑法学专业论文)刑法时效制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刑法时效制度的确立是人类法治文明进步的体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作为刑法的一项基本制度,体现了刑法的公正性、人道性和效益性价值。本文 通过对刑法时效制度在理论研究与立法制度方面的梳理,简述了刑法时效制度的 历史沿革,探讨了刑法时效制度的理论根据和价值,论证了追诉时效制度和行刑 时效制度的立法规范,并对我国的刑法时效制度的立法进行反思,提出对刑法时 效制度完善的建议。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包括四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刑法时效制度的概述。该部分简述了国内外刑法时效制度的历史 沿革,陈述了时效的种类和概念,分析了时效制度的理论根据及其存在的价值。 第二部分:追诉时效制度。该部分运用比较的方法对追诉时效制度的适用范 围、起算、期限、停止制度分别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行刑时效制度。该部分在对国外行刑时效立法的考察基础上分析 行刑时效的适用范围、期间的起算、期限标准及行刑时效的停止制度,并对我国应 增设行刑时效制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论证。 第四部分:我国刑法时效制度的立法完善。该部分在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对我 国追诉时效制度的修改建议及对行刑时效制度的立法设想。 关键词:刑法时效制度追诉时效行刑时效立法完善 a b s t r a c t 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t h ec r i m i n a l p r e s c r i p t i o ns y s t e mm a n i f e s t s h u m a n p r o g r e s s e so fl a wc i v i l i z a t i o n i ti st h ei n e v i t a b l ec h o i c eo ft h eh i s t o r y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r o u g hc o m b i n g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r e s e a r c ha n dl e g i s l a t i v e s y s t e m o fc r i m i n a l p r e s c r i p t i o ns y s t c mi nt h i sp a p e r , t h ea u t h o rg a v ea b r i e fi n t r o d u c t i o nt ot h eh i s t o r i c a l e v o l u t i o no ft h ec r i m i n a lp r e s c r i p t i o ns y s t e m ,d i s c u s s e d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f o u n d a t i o na n d t h ev a l u eo ft h e c r i m i n a lp r e s c r i p t i o ns y s t e m ,p r o v e dt h el e g i s l a t i v en o r n 丝o ft h e l i m i t a t i o no f p r o s e c u t i o ns y s t e ma n dt h el i m i t a t i o no f a c t i n gp e n a l t ys y s t e m ,p u tf o r w a r d ar e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f o ro u rc o u n t r y sl e g i s l a t i o no ft h ec r i m i n a lp r e s c r i p t i o ns y s t e ma n d g a v es u g g e s t i o n st ol e g i s l a t i v ep e r f e c t i o no f t h e c r i m i n a lp r e s c f i p t i o i ls y s t e m b e s i d e s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a n d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c o n s i s t e do f f o u rp a r t s a st h ef o l l o w i n g : 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s u m m a r i z e dt h ei n t e n t i o n s ,t h ep r e s e mt h e o r ya n dt h er e s e a r c h m e t h o do f t h ec r i m i n a lp r e s c r i p t i o ns y s t e m p a r ti 。a no u t l i n eo ft h ec r i m i n a lp r e s e r i p t i o ns y s t e m 蹦sp a r ts u m m a r i z e d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e v o l u t i o no ft h ec r i m i n a lp r e s c r i p t i o ns y s t e mb o t ha th o m ea n da b r o a d ,s t a t e d t h ev a r i o u sk i n d sa n dt h ec o n c e p t so ft h ec r i m i n a lp r e s c r i p t i o ns y s t e ma n da n a l y z e d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f o u n d a t i o na n dt h ev a l u eo f t h ec r i m i n a lp r e s c r i p t i o ns y s t e m p a r ti i ,t h el i m i t a t i o no fp r o s e c u t i o ns y s t e m t h i sp a r td i s c u s s e dt h ea p p l i c a b l e s c o p e ,t h er e c k o n i n g ,t h ed e a d l i n ea n dt h es t o ps y s t e mo ft h el i m i t a t i o no fp r o s e c u t i o n s y s t e ms e p a r a t e l yb y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 p a r t t h el i m i t a t i o no fa c t i n gp e n a l t ys y s t e m t h i sp a r ta n a l y z e dt h ea p p l i c a b l e s c o p e ,t h er e c k o n i n g ,t h ed e a d l i n es t a n d a r da n dt h es t o ps y s t e mo ft h el i m i t a t i o no f a c t i n gp e n a l t yb a s e do nt h eo v e r s e a sl e g i s l a t i o no ft h el i m i t a t i o no fa c t i n gp e n a l t y , a n d d e m o n s t r a t e dt h a ti ti sn e c e s s a r yf o ro u t c o u n t r yt ob u i l dt h el i m i t a t i o no fa c t i n gp e n a l t y i i s y s t e m p a r ti v 。t h el e g i s l a t i v ep e r f e c t i o no ft h ec r i m i n a lp r e s e r i p t i o ns y s t e m b a s e do i l t h ea n a l y s i s ,t h i sp a r tp r o p o s e do u rc o u n t r yt or e v i s et h el i m i t a t i o no fp r o s e c u t i o n s y s t e ma n dg a v el e g i s l a t i v es u g g e s t i o n so f t h el i m i t a t i o no f a c t i n gp e n a l t ys y s t e m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e m p h a s i z e dt h ei m p o r t a n c eo ft h ec r i m i n a lp r e s c r i p t i o ns y s t e m , t h ea u t h o rt h o u g h to u rc o u n t r yc r i m i n a ll a wn o to n l ye s t a b l i s h e dt h el i m i t a t i o no f p r o s e c u t i o ns y s t e mb u ta l s oe s t a b l i s h e dt h el i m i t a t i o no fa c t i n gp e n a l t ys y s t e m ,b o t h t h et w os y s t e m sc o u l de n a b l et h ec r i m i n a lp r e s c r i p t i o ns y s t e mt oh a v es c i e n t i f i cn a t u r e , c o u l ds a t i s f yt h en e e d so f j u d i c i a lp r a c t i c e k e yw o r d s : c r i m i n a l p r e s c r i p t i o ns y s t e m l i m i t a t i o no f p r o s e c u t i o n l i m i t a t i o no f a c t i n gp e n a l t y l e g i s l a t i v ep e r f e c t i o n i i l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囱博士学住口中请。本人郑重 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独立完成l 的,对所研宄酌课题有 新奇勺见解压创造性的见解口。据我所知,除文中加以说明、标注 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_ 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完 成果,也不包括其他a 曲获得任_ f 寸教育秘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_ 栽一同工干管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番畸任何贡献 均已在论文中柞了明确的说明并袭示了谢意。一, 。“ 。o 矗:。辩魏、r 。 一, ? 爹雾每簇鬻鬻鬻纂麓j 簇鹱益 、j 二 _ , j 。 , 曩垮j 。7 鼍g,_ _ _ i 爱jji 熟爹瀵雾鹫? 。繁磷爹黪挚 :_ 1 1: 爱曩i _ | _ 鬈 。_ ; i _ :_ 一i 糍如。 | 。 戋于擎使耱囊著作梗臻角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棱挑灌j 菱羲颤攀擘往西博士学往口。作为 学位的作者,本人完全了解茅目意辩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住 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太学有权询国家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 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拱掌位论文:( ;纸质文本和电子文 本) 以供公众检索、查阅瘁戎援撅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 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瞳采取影印、缩印、扫描 和拷贝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甄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 涉及保密内睿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 学住论文作者) 签名 硅壹:诸在相应的t t 口,内划“”。 驰固年 痨,4 r 觅二日 刑法时效制度研究 引言 刑法时效制度在刑法中的确立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它是刑法历史进步的 体现,也是立法理性认识与司法手段有限之间矛盾的产物,它反映了刑法的理智 性立法。刑法时效制度从古罗马的立法走到今天显示了其生命力,在世晃各国已 成为普遍规定的制度,原因之一便是刑法时效制度符合了现代刑法开放性、谦抑 性和宽缓化的特点,体现了刑法的公正性、人道性和效益性的价值。刑法时效制 度设置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限制刑罚权的行使,使司法机关不再追究已 过刑法时效的犯罪行为,而把主要精力放在重在打击当前的犯罪行为,这样就节 约了有限的司法资源,提高了办案的效率;二是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 的权利,避免了因一时的犯罪而受终生追究之苦。 长期以来,我国对刑法时效制度的立法较少,在刑法理论中也缺少对时效制度 应有的关注。从立法现状来看,与各国刑法时效制度的立法规定相比较,我国没 有规定行刑时效制度,这无疑是一种制度的缺失。而追诉时效制度在中国产生和 存续的时间并不长,从现存的刑事立法文献来看,应当是在大清新刑律中开 始规定,而现行追诉时效制度的规定过于严格,偏重于报应型的立法。我国现行 刑法中规定的无限期限追诉与超期追诉的立法现状,在司法实践中几乎被架空而 闲置不用。立法技术的不完善加上司法实践的不足,进而使立法完善的机会减少 以及司法漏洞的增加。例如,我国刑法修改后增加了大量的单位犯罪,但对单位 犯罪的追诉时效却没有相应的立法可循。这种立法现状,既影响刑罚目的的实现, 也不能满足现存的社会现实的需要,并导致了犯罪黑数的增加、刑罚真空的存在。 从刑法理论研究的现状来看,关于刑法时效制度的研究性论文总体数量较少,而 且多集中在对追诉时效制度的理解及意义等方面,在刑法通论性教材与注释性诧 著中,多是对法条的基本理解或是简单的注释上,对于追诉时效制度缺少法理性 的探讨和研究。又由于行刑时效制度的立法缺失,理论研究更少,许多国内专著 对行刑时效制度或是没有提及或是泛泛而谈。 从以上分析进行思考,如何才能使时效制度既能达到立法的目的,又能起到在 现实中应有的作用呢? 我国只有完善追诉时效制度,同时又增加行刑时效制度, 才能使刑法时效制度发挥更加理想的效应。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兼采历史 的方法及哲学的方法对我国刑法时效制度在立法方面的不足进行分析,对我国刑 法理论中关于时效制度的观点进行综述,对国外刑法立法文献以及历史资料进行 研究和比较分析,以期借鉴国外关于刑法时效制度的立法经验。本文在分析论证 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刑法时效制度完善的建议,以期对立法和司法有所裨益,同 时希望能唤起更多的人们对刑法时效制度应有的重视。 一、刑法时效制度概述 ( 一) 刑法时效制度的历史沿革 刑法时效制度起源于国外,是近代刑法发展的成果之一,因其存在的积极意 义和现实作用,而备受世界各国刑事立法机关的推崇和刑事司法机关的肯定,在 各国刑法典上均有较为详细的规定,理论上受关注的程度也日渐增加。中国刑法 上的追诉时效制度,是在本土资源的基础上受国外立法与理论影响的结果,因而 探讨刑法时效制度的发展,应当追本溯源。 1 国外刑法时效制度的历史沿革 刑法时效制度起源于古罗马。早在公元前1 世纪,当时罗马的儒里亚法( l o i j u l i a ) 中就规定奸非罪( d e l i c ac a m a l i a ) 过了5 年就不再追诉,从而成为追诉时效 制度的开端。后来古代法国承袭罗马的追诉时效制度,将重罪的追诉时效规定为 2 8 年,轻罪的追诉时效规定为5 年,违警罪的追诉时效规定为1 年。同时,古代 法国还创设了行刑时效制度,即一切犯罪经判决后的3 0 年内不执行其刑罚者,就 不再对犯罪人进行刑罚处罚,这一制度是行刑时效制度的开端,此后,英国、美 国等英美法系国家也先后接纳这一制度并不断加以推广,随着时效制度及其理论 的日臻完善,其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刑法所规定的一项基本刑法制度。 从国外对时效制度的立法方式来看,各国对刑法时效制度的具体立法选择方 式各不相同,即各国将刑法时效制度视为实体法或者程序法的立法角度不同。对 世界各国的刑事立法综合加以分析,可以发现刑法时效制度的立法方式大致有以 下三种:o 其一,规定于实体法。某些国家主张,追诉时效制度与行刑时效制度均属于 刑罚权消灭的实体原因,因而应当规定于刑法典中。采用这种方式的主要有英国、 意大利、荷兰、德国、墨西哥等。例如,德国刑法典第7 8 条对时效制度的期 限、开始、中止、中断等作了详细的规定。 其二,规定于程序法。某些国家主张,追诉权是审判的前提,而行刑权则是 对判决的执行,因此都是刑事诉讼法上的具体程序问题,所以应当规定于刑事诉 讼法中。采用此种立法方式的国家主要有土耳其、埃及等。 其三,分别加以规定。某些国家主张,追诉权是刑事诉讼进行中的程序问题, 而行刑权则是判决确定以后刑罚具体实施的实体问题,所以将追诉时效制度规定 在刑事诉讼法之中,丽将行刑时效制度规定在刑法之中。例如日本、比利时就将 追诉时效制度规定于刑事诉讼法之中,而将行刑时效制度规定于刑法典之中。 各国对时效制度立法方式的不同,反映了各国具有不同的立法背景、社会状 况。无论哪一种立法方式,其目的都是在同犯罪做有效的斗争,在有利于打击犯 罪,保障人权的基础上实现刑罚效益的最大化及更好地维护本国的社会秩序。 2 国内刑法时效制度的历史沿革 时效制度在中国存在的渊源虽长,但其见之于刑事立法和适用于司法实践的 历史均不长。依据对我国留存的刑法史料的考察,刑法时效制度在我国历史上的 渊源可追溯到秦朝。秦律规定对被告人已死亡的不追究。如法律答问载:“甲 参见商格著:比较刑法学,长春出版社1 9 9 1 年版,第3 4 5 页。 参见际正云、黄河等著:中国刑法通论,t 中国方i e t t l 版社1 9 9 7 年版,第2 5 4 页。 杀人,不觉,今甲病死,已葬,人乃后告甲,甲杀人审,问当论及收不当? 告不 听。”。意思是说甲杀了人没有被人发觉,后来甲病死,有人告发了甲的杀人行为, 对此案官府不再受理。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封建社会的秩序稳定。应当 说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国家刑法中,普遍没有时效的规定。这一方面是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更为主要的是基于阶级的局限性。在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 会,基于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盛行复仇主义。据礼记记载, 父母之仇不共天下,伯叔兄弟之仇不共国,以及所谓不共郡、不共县、不共乡等 等。在封建社会,统治者认为如果在刑法中规定时效制度,必然滋长复仇之风, 形成互相仇杀,势必危害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而为了弥补刑法中没有时效规定 的弊端,我国封建社会的刑法规定一些危害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基础的犯罪( 如十 恶之罪) 不能赦免外,对于除十恶以及谋杀、故杀、强盗、贪赃枉法等重罪外的 杂犯,可以赦免一经赦免后,判决服刑如流刑、徒刑的,或者赦免回原籍,或 者赦免出狱。对于未经判刑的,则一概不能追诉,这种弥补的办法称为有“与民 更始”。圆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至唐王朝时期,形成了大赦、特赦和恩赦制度,每隔 几年,就有大赦、特赦或者恩赦,因而在唐律断狱中有关于不能以赦前事 相告的规定,如果以赦前事相告的,就要依律论罪处刑。唐律断狱还规定, 凡属赦前犯为大赦所原之罪的,如果据以论罪处刑,就要以故出入人罪论,如果 涉及财物赔偿问题,仍可依律追赔。基于上述原因,以我国刑法史为例,封建社 会的刑法是不会有追诉时效制度的规定的。以此推定,奴隶社会的刑法更不会有 追诉时效制度的规定,只有历史的发展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刑法才会有追诉时 效制度的规定。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因受其审判制度的制约,亦不会有行刑时效 制度出现的。在封建社会里,囚在审讯阶段直至决囚为止,都是着械系押,虽有 个别脱逃,但从总体上来讲是难于脱逃的,讯囚后待报行刑,因而是不会出现行 刑时效制度的。只有到了近代,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法治文明的进步,行刑时效 见李矗,李贵连主编:中外法学之最,法律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3 3 页。 参见李光:b h 4 =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固刑法论( 上册) ,吉林人民 ;版社1 9 8 4 年版,第7 0 1 页。 参见宁汉林、魏克家著:火陆法系刑法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礼2 0 0 1 年版,第2 5 3 页。 4 制度才得以产生。 我国的追诉时效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讲,直接产生于清末的修律运动。从目 前所能查到的立法例来看,追诉时效制度在中国最早应当是出现于1 9 0 5 年制定、 1 9 1 1 年颁布的大清新刑律之中。建国后,追诉时效制度在刑法立法中一直受 到重视,自1 9 5 0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大纲草案时起,在长达3 0 余年的 3 8 稿中,无一例外的对追诉时效制度作了专门性的规定。 1 9 7 9 年刑法典对追诉 时效制度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1 9 9 7 年刑法典对1 9 7 9 年刑法典的追诉时效制度 又进行了修改,最终确立了我国当今刑法的追诉时效制度。 我国虽然对行刑时效制度未进行立法,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刑法典制订历 程中,行刑时效曾经出现过三次,其分别是1 9 5 0 年7 月2 5 日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刑法大纲草案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法律室于1 9 5 6 年l1 月1 2 日和1 9 5 7 年6 月2 7 日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草案( 草稿) 。但立法者最终还是没有接 受行刑时效制度,行刑时效制度受到立法者的忽略。 ( 二) 莉法时效制度的概念 刑法时效制度( c r i m i n a lp r e s c r i p t i o ns y s t e m ) 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国家对犯 罪人行使刑事追诉权和刑罚执行权的有效期限的制度。 在有效期限内,国家如果 不行使刑事追诉权和刑罚执行权,这些权力郎归于消灭,对犯罪人就不能再追诉 或者执行刑罚。刑法时效和刑法的时间效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刑法时效不涉及 法律的效力,而是对司法机关追诉权或行刑权的一种限制。刑法的时间效力则涉 及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及刑法的溯及力问题,其主要解决新、旧刑法如何 选择适用的问题。刑法时效与民法时效也是不同的问题。民法上的时效可以影响 私权的得失,在民法上,因时效完成而取得权利的称为取得时效,因时效完成而 丧失权利的称为消灭时效。在刑法上则仅有消灭时效而无取得时效。 刑法时效制度分为两种:即追诉时效制度和行刑时效制度。 参见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群众出版社1 9 9 1 年版,第5 9 8 页。 参见十志刚著:追诉时效制度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9 - 1 0 页 参见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6 6 6 页。 5 追诉时效制度( 1 i m i t a t i o no f p r o s e c u t i o n ) ,是指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在犯罪发生 后经过法定期限不提起公诉或者自诉,求刑权即归于消灭的制度。在追诉时效内, 司法机关有权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自诉人也有权要求司法机关对犯罪人进行 追诉。超过追诉时效,司法机关就不能再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自诉人也无权 提起刑事诉讼。由此可见,追诉时效与刑罚权中的求刑权、量刑权有关,一旦追 诉时效经过,司法机关或者自诉人的求刑权以及司法机关的量刑权就归于消灭。 行刑时效制度( 1 i m i t a t i o n o f a c t i n g p e n a l t y ) ,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于犯罪被 判决确定后,超过法定期限没有执行所判处的刑罚,行刑权即归于消灭的制度。o 在行刑时效内,刑罚执行机关有权执行刑罚,超过行刑时效,行刑机关就不能再 对犯罪人执行刑罚。由此可表明,行刑时效与刑罚权中的执行权有关,一旦行刑 时效经过,刑罚执行权即归于消灭。 ( 三) 刑法时效制度的理论基础 1 刑法时效制度的理论根据 刑法时效制度是对国家刑罚权的限制,其结果是导致犯罪人所应受的刑罚因 某种特殊情况的出现超过时效期限而归于消灭。总的来讲,国外理论界对刑法时 效制度的存在和设立均持肯定态度,并对其存在的理论根据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其中的主要观点如下:国 ( 1 ) 改善推测说。德国普通法时代多数学者采改善推测说。该说认为,犯罪 人犯罪后长时间没有再犯罪,可以推测犯罪人已经得到了改善,没有处刑与行刑 的必要。 ( 2 ) 准受刑说。这是1 9 世纪法国刑法学界的通行学说。该说认为,犯罪人犯 罪后,虽然未受到刑事追究或执行刑罚,但长期的逃亡和恐惧所造成的痛苦,与 执行刑罚没有多少差异,因而、可以认为已经实际执行了刑罚。刑事古典学派的 创史人切萨雷贝卡里亚说:“如果说一个国家的宽和刑罚已经显示了优越性的 参见f 志刚著:刑罚消灭制度研究,法律 u 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i i 页。 参见岛铭喧主编:刑法学原理( 第三卷) ,中国人民火学出版社1 9 9 4 年敝,第6 6 3 页。 参见【台】高仰止著: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台北五南圈书;版公司1 9 8 6 年版第5 7 9 页。 6 话使自我监禁和自行流放也成为刑罚的一部分,这将有助于用少数宽和的刑 罚处置大量的犯罪。”回贝氏将没有受刑的犯罪人的处境比作自我监禁和自行流 放,一方面希望刑罚的宽缓化,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准受刑说的思想。 ( 3 ) 规范感情缓和说。这是日本刑法理论界某些学者的观点。该说认为,行 为人在犯罪后,经过漫长的时间,对犯罪的规范感情已经得以缓和,因而不一定 非要给予犯罪人以现实的处罚。 ( 4 ) 尊重事实状态说。这也是日本理论界的一个观点。该说主张,没有执行 刑罚的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后,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 如果此时通过执行刑罚来变更这种事实状态,反而有损于刑法维护社会秩序的目 的。 ( 5 ) 怠于行使说。该说认为,既然国家怠于对犯罪人所判处的刑罚的执行, 那么,刑罚权则经过一定的时间就消灭了。 上述诸说中,从某一方面揭示了刑法时效制度的理论根据,但具有不完整性。 具体分析如下:( 1 ) 改善推测说从特殊预防的角度说明了不再追究刑事责任的根 据,但它不能说明为什么有些人犯罪之后隐居多年,己改善从良( 例如纳粹战犯) , 但仍要被执行刑罚。( 2 ) 在准受刑说中,被告人为逃避刑罚或许确实遭受了痛苦, 但这不能成为刑罚不执行的理由,国家也不可能以此为根据设置刑法时效制度。 因为一方面,被告人是否遭受痛苦并不确定,另一方面,被告人即便遭受痛苦, 与刑罚也根本不同,被告人自己受到良心谴责和对受刑的畏惧不能成为免刑的根 据,因此准受刑说不恰当。( 3 ) 规范感情缓和说强调了由于事过境迁,在规范感 情上、在道义上以及被害者的危害感和报复心理方面亦随时间的推移而得到缓解, 但此说不能说明为什么对于一些犯罪,经过长时间后仍要对受刑人行刑,如意 大利刑法典规定累犯、惯犯、职业犯或者倾向犯等不受行刑时效的限制。( 4 ) 尊重事实状态说从社会秩序的角度说明刑法时效的根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 只是说明了刑法时效的一个方面,而不能涵盖其它方面。( 5 ) 按怠于行使说,刑 见【意】班卡罩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5 7 页。 7 法时效制度是为了敦促司法机关行使权力,如果在法定期间内怠于行使,就使其丧 失追诉权或行刑权,这有“惩罚”司法机关、维护犯罪人权益之意。但实践中导 致追诉权或行刑权不能行使的原因,并非仅由于国家机关的疏忽所造成,还可能 是由于战争、自然灾害以及犯罪人逃脱等原因。因此,将刑法时效的根据说成是 由于国家机关怠于行使职权,是不全面的。 中国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亦对刑法时效制度的理论根据进行探讨,认为该制 度的理论根据在于: ( 1 ) 基于犯罪人的改善。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通过对犯罪人处以刑罚以 实现刑罚的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耳的,我国规定的追诉时效制度就体现了刑罚 的目的。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剥夺他们继续犯罪的条件,并教育犯罪人,使 其弃恶从善,不再重新犯罪。同时,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用刑罚威慑社会 上的不稳定分子,防止他们走上犯罪之路。从刑罚的功能来说,刑罚通过对犯罪 人的惩罚威慑潜在的违法犯罪者,同时安抚被害人以防止其私力报复,稳定社会 秩序。经过足够长的时效期间,犯罪人始终遵守法律没有再犯罪,可推定其主观 恶性已经有所改善,他的人身危险性也已经降低,从某种程度来说刑罚的目的和 功能已经达到,这时再对犯罪人进行惩罚,已经不能再起到特殊预防的作用,而 仅仅是单纯的报应主义刑罚观的体现。 +一一。 ( 2 ) 基于打击现行犯罪活动。现行的各种犯罪活动,直接危害着社会的治安 和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对社会的安定影响最大。因此,对司法机关来 说,打击现行的犯罪活动是司法机关头等重要的任务。那些多年以前发生的刑事 案件,经过的时间越长,各种证据的收集也就越加困难,甚至有的证据可能因为 证人死亡或者物证散失等原因,根本无法再收集到。刑法有了时效制度的规定, 就使司法机关有可能摆脱一部分既难以彻底查出并且现实意义不大的陈年旧案的 拖累,集中主要精力打击现行的犯罪活动。圆同时,为了使犯罪分子能在法律规定 的时效期限内受到应有的追诉和审判,也会促使司法机关加强工作,提高办案效 参见张明楷著;刑法学( 第二版) 法律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4 9 3 页。 参见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i l j 版社2 0 0 0 年版,第3 2 1 页。 8 率,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迅速破案,这对于司法机关的工作是一个有力的鞭 策和推动。 ( 3 ) 基于社会秩序。回犯罪发生后,社会秩序遭到破坏,体现为受害人及其亲 属物质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痛苦,以及公众对犯罪行为的愤慨之情,此时依靠刑 罚的及时制裁,能够较为迅速地恢复被损害的社会秩序。但是,有些刑事案件, 本来情节就不很严重,而且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并没有提起诉讼,这时的被害人和 犯罪人之间可能已经不记旧恨,相处也很和睦,有了刑法规定的时效制度,就可 以稳定这神已经和睦的关系。否则,不管过了多长时间都要算旧账追究以前的行 为,就会使这种关系重新紧张起来,而且还会使那些曾经犯过罪的人终日背着沉 重的思想包袱,生产、工作都不安心,这对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是有弊而无利的。 社会秩序本身也具有自我恢复的功能,如果没有锝到追诉权或行刑权的及时救济, 经过较长的时间,社会秩序也能够自行恢复。在社会秩序已经自我恢复的情况下, 还机械地动用追诉权或刑罚权,这不是维护社会秩序,而是对社会秩序新的侵害。 因此,我国多数学者认为维护社会秩序是刑法时效制度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根据。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在论证刑法时效存在的根据上具有说服力,但是理论总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丰富,因此,在分析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及在正义与合目 的性的理念指引下,笔者对刑法时效的根据将做以下探讨: ( 1 ) 刑罚资源的有限性刑法时效制度的法理根据 刑罚的实现需要定的经济支撑。刑罚作为司法机关对有责性犯罪而施加于 受刑人具有一定限度的道义上痛苦和法律上的否定评价,其实现形式和运行过程 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力量的支撑和维系,这一点在实践中更为突出,如刑事审判 中刑罚确定发生的成本、刑罚执行支出的费用等等。这就涉及到了法律经济学问 题,实际上,任何一部法律对每一种法律行为都有一个经济评价的问题,法律本 身就是经济问题的最集中、最具体、最全面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切法律 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经济关系的反映和要求,任何法律无不体现经济方面的基本规 参见马克吕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6 6 9 页。 9 律和原则。刑罚也不例外,无论刑罚的目的在于报应、预防还是一体化,无论以 刑制罪的成效如何,刑罚运行需要投入一定社会资源这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 舍此便根本谈不上刑罚的实现。因此,刑罚资源的有限性从根源上讲是来源于经 济条件的制约。刑罚的强度与水平必须要在其惩罚成本和惩罚收益之间维持一个 以最优水平为基础的中间变量,刑罚力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制止和预防犯罪, 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刑罚评价的有限性,它是受最基本的经济因素制约的。 如果把惩罚看成是社会的一种产出,惩罚所需的费用也就是社会实施惩罚行为所 付出的成本,惩罚的收益也就是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制止及预防犯罪。刑罚有限性 的结果会出现刑罚的真空和犯罪的黑数,这就促使人们寻找刑罚的替代措施,而 刑法时效制度的设置恰好弥补了刑罚的这种局限性,是对处于刑罚力不能及、处 于刑罚真空中的犯罪人的一种促其自我约束、自我改造的一种立法补救性措施。 ( 2 ) 特殊预防的可行性刑法时效制度的正当性根据 国家能够对犯罪者动用刑罚的原因,有报应刑论和目的刑论之争。报应刑论 认为,刑罚是对犯罪的公平报应,在对犯罪科处刑罚的时候,不应当抱有防止犯 罪等目的性的考虑。也就是说,即便没有防止犯罪的效果,也必须基于正义的要 求而对犯了罪的人科处刑罚;相反地,不得将对犯罪人科处刑罚作为“防止犯罪 的手段”。这样的科处刑罚就是因为行为人犯了罪,而再没有任何其它理由。这种 见解,看起来似乎是主张严刑峻罚,但是,由于报应刑要求只能在“同态报应” 的范围内科处刑罚,因此,它对于画定刑罚的上限具有意义。相反地,目的刑论 认为,刑罚在广义上,是出于防止犯罪的目的而科处的一种预防教育手段。与报 应刑是“因为实施了犯罪,所以要科处刑罚”的观念相对,目的刑论体现出“为 了不再犯罪,所以要科处刑罚”的观念。迄今为止所出现的目的刑论,大体上, 可以分为一般预防论和特殊预防论两大类。特殊预防是预防犯罪分子本人再次犯 罪,它是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使犯罪人改过从善,达到防止犯罪人再次实施 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目的。特殊预防论认为,刑罚是因为具有使已经犯罪的人 参见孙林著:法律经济学,中国政法大学h ;版社1 9 9 3 年版第2 页。 1 0 不再犯罪的效果,才被赋予了合法存在的理由。刑罚所具有的特殊预防效果,通 过对已经犯罪的人自身进行威吓,确认、强化其规范意识,并且教育、改造犯罪 人,使其重返社会的方式加以实现。特别是在后一种实现方式上,被称为“改造 刑论”、“教育刑论”、“重返社会刑论”。新派的特殊预防论,在强调通过对犯罪人 的反社会性进行教育、改造,消除其犯罪的原因,使其顺利地重返社会的一点上 具有特色。这种以矫正为基础的近代特殊预防论注重消除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 通过生理与心理的矫治方法,使犯罪人复归社会。 从特殊预防来讲,犯罪后罪犯因长期逃避国家制裁而藏匿,无时无刻不处在 惊恐之中。对比在监狱中相对衣食无忧,不用担惊受怕而言,实则罪犯本身已经 自我惩罚。由此可见,刑法规定时效制度表面看来没有惩罚罪犯,实际上有利于 刑罚特殊预防的实现。对于追诉时效制度或行刑时效制度来讲,国家未发动追诉 权或行刑权之前,犯罪者可能己守法多年,在心理上也表示为弃恶从善而不再犯 罪,对其没有特殊预防的必要,故没有追诉或行刑的必要。此时,如果单纯为了 报应的需要而进行刑罚处罚,违背了刑罚权的正义性与合目的性。 ( 3 ) 对人的理性的尊重性刑法时效制度的人性根据 人类理性是相对情感而言的认识和应对现实的能力。刑罚的规定是假设每一 个受惩罚的人都是理往的。但是入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有些入在犯罪时可能是 非理性的,在犯罪以后可能会感到非常后悔,在社会生活中自觉的进行自我改造, 不再犯罪。而“法律的性质应该以人性为其有效基础”,。如果犯罪人一次犯罪不 论其罪行的轻重便一生处于被追诉的阴影之下,惶恐不安,多年遵纪守法后被追 究刑事责任,不仅不符合人道主义,甚至令公众认为刑法过于严酷。 刑法时效制度是以实际的不执行刑罚代替执行,达到执行刑罚的目的和效果。 刑罚的目的“不在于惩罚、报复人类自身,更不是为了恐吓,而在于对人情、人 性的灌输与培育,以便促使人格的完善与完美。”。对于犯罪分子来说,不执行实 参见陈兴良著;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 0 0 1 年版,第6 4 4 页。 见【台】陈秉璋、陈信本著,道德社会学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 9 8 8 年版,第3 2 0 页。 见许发民著:刑法的社会文化分析,武汉大学出版杜2 0 0 4 年版,第2 8 1 页 1 1 刑,增强了犯罪分子自我改造的心理动力和压力,使犯罪分子能以最大的热忱在 社会上实现自我改造的目标。刑法时效期满,刑罚不再执行,这对犯罪分子不仅 是一种未来利益的诱惑,而且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利益存在。刑法通过规定时效 制度,促使罪犯提高自己的觉悟、自愿地接受社会的监督和改造,可以最大限度 地消除罪犯与社会的隔阂,加快改造步伐,缩短改造进程,使之尽快成为有益于 社会的人。刑法立法利用犯罪人趋乐避苦的自然心理,为促使其不再犯罪,对犯 罪人所应实际承担的刑事责任通过时效制度的规定可以有条件地不再追究或行 刑,这体现了刑法对人类理性的尊重,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在理性的指导下能够进 行社会改造。 2 刑法时效制度的价值 所谓价值就是以人为主体并用以表示事物( 客体) 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 功能的概念,也就是指“客体对于人的作用、效用”o 刑法时效制度的价值属于法 律价值领域的范畴,即法律中所存在的、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属性。如果刑 法时效制度规定得不合理、不公正、缺乏效益,就不能达到立法目的。刑法时效 制度作为社会的产物,其应当是公正的、合理的,而且是有效益和效率的。在“预 防犯罪为主、惩罚犯罪为辅”的刑罚理念已成为当今世界立法、司法、执法主流 的情况下,刑罚的单纯惩罚主义功能和报应主义思想趋于减弱,除了公正外,刑 法的宽容与人道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因此公正性、人道性和效益性作为刑法时效 制度所体现的刑法价值应当是正确的选择。 ( 1 ) 刑法时效制度体现了刑法的公正性价值 公正的含义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在不同领域有其各自的重点。但这 并不意味着正义的非现实存在性,恰恰相反,这说明正义是一个极富有生命力的 社会性事物,是现代国家和社会须臾不可缺少的价值准则。正如法国思想家温斯 坦莱所言:“管理良好的国家的法律应该以正义的理智为基础。如果这一正义被否 定,人民中间就没有法律可言,只有专横的权力了。”。在刑法中,公正性是其首 见袁贵仁著: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1 9 9 1 年版,第5 0 页。 见【英1 温斯坦策著:温斯坦莱文集,任国栋译,商务印书馆1 9 8 2 年版,第8 4 页。 1 2 要的价值。公正性的价值中又蕴涵着刑法的正当性、公平性和平等性价值。刑法 的正当性价值要求报应和预防是统一的。单纯的报应有可能使刑法成为报复的工 具,反映出刑法的消极价值。按照西方目的法学派代表人物耶林的分析,一个人 犯了罪应受处罚,处罚的理由应从后果中去寻找,而后果不在过去而在将来。“惩 罚是为了使犯罪者将来不再犯罪而由国家旌行在犯罪者身上的一种痛苦。”。刑法 的公平性价值要求报应与预防是缺一不可的。贝卡里亚就认为犯罪人是具有意志 自由的理性人,受趋利避害的功利原则支配。因此,如果刑罚使犯罪人因受到刑 罚惩罚,而使其所失大于犯罪之所得,犯罪人就会因得不偿失而放弃犯罪。这种 足以阻止人们犯罪的刑罚,被认为是一种公平的刑罚,是一种与犯罪相对称的刑 罚。刑法的平等性价值包含实体平等与程序平等。无论是实体的平等或是程序的 平等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刑法的公正性。 刑法时效制度作为刑法的重要制度之一,理所当然应当体现刑法的公正性价 值。刑法时效制度的立法要考虑到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犯罪人的主观状况等。 社会危害性越大,刑法规定的时效期问就越长;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越大,时效 期间也随之越长。如我国刑法第8 9 条规定,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 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表明,犯罪人在犯罪后不思悔改,继续犯罪的, 刑法的打击力度必然会增大,其前罪的追诉期限在实际中被延长了。如果犯罪 者在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未再犯罪,其主观恶性已经消解,其人身危险性已经变 小,经过法定的刑法时效期限后,司法机关便不再对其追诉或行刑。此时若仍追 究其刑事责任,便会显示刑法偏重于报应刑的色彩,削减了刑法的公正性。 ( 2 ) 刑法时效制度体现了刑法的人道性价值 刑法的人道性价值体现了刑法从残酷走向轻缓。古代刑法表现为罪刑擅断、 任意出入人罪、刑罚残酷,犯罪人不仅受到肉体的惩罚而且还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这种惩罚就违反了刑法人道主义。刑法人道主义原则是启蒙思想家针对西方封建 参见陈兴良著: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 0 0 1 年版第5 5 页。 见陈兴良著: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2 8 9 页。 参见【意1 贝卡里亚著:犯雏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6 5 页 1 3 中世纪的刑罚残酷、暴虐性而提出的。人类的人道精神促使刑罚的严厉性在长期 的演变中缓慢但坚定地同趋缓和,刑罚体系从以死刑为中心,到以肉刑为中心, 再到以自由刑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背后的决定性力量是人道精神。刑法的人道主 义应当是建立在宽容的基础之上。宽容不仅仅是个人的一种品格,更是制度上的 特性。法律的宽容是对社会宽容的制度确认。因此,刑法人道主义与宽容、柔和、 人性等德性词汇相联系,与野蛮、残酷、恐怖、折磨等相对立。刑法人道主义表 现出国家在规定和运用刑罚时对犯罪以及犯罪之实施者的一种宽容的态度,其实 质是将犯罪人作为伦理主体对待,而不是作为物体处理。刑罚虽然是作为犯罪的 必然性结果而出现的,但是在刑罚的制度设置和结构变迁中逐渐出现了功利性因 素。对刑罚预防作用和预防效果的理性考虑,促使着刑罚制度向着更文明、进步、 科学和民主的方向发展。刑罚的制度设计,从单纯的保护社会、保护被害人的合 法权益,逐步向兼顾犯罪人合法权益的方向发展。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