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耿马一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问题和解决措施的调研报告(初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失学、辍学问题是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原因,有思想原因,有社会原因和环境因素,还有学生主观原因。我们对我校初中部学生辍学现象作了一些调查,现对调查作如下报告并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一、基本情况耿马县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东与临沧、双江两县接壤,南与沧源县毗邻,北与镇康、永德两县隔河相望,西与缅甸山水相连。全县户籍人口28.49万,其中农业人口24.29万,非农业人口4.2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55.24%,包括24个民族。常住人口29.86万(2011年末县公安局统计数字),城镇化率33.3%。在岗工人人均工资为287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4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91元。全县以蔗糖、橡胶、茶叶为支柱产业,农村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山多坝少,地广人稀的地方。县城耿马镇常住人口5.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4万。耿马一中位于县城南部景戈路,建于1957年,占地面积212亩。现有教职工212人,其中专技在编教师190人。初中专技教师86 人。2013年9月在校学生总人数2978人,其中初中部在校学生1546人。二、近三年流失学生情况统计: (一)20112012学年七年级:新学期开学总数603人,上学期结束总人数577,流失人数26人;下学期开学报到学生数550人,流失27人。八年级:上学期开学总数457人,学期结束总数441人,流失人数16人;下学期开学报到学生数414人,流失27人。九年级:学期开学总数419人,学期结束总数375人,流失人数44人;下学期开学转学和就读职中学生31人,报到学生数315人,流失29人。2011至2012学年,初中部学生情况总计:上学期学生总数1479人,其中男生716人,女生763人,农业人口1027人,非农业人口452人。住校生504人,其中女生302人。 下学期学生总数1279人,其中男生601人,女生678人,农业人口832人,非农业人口447人。住校生354人,其中女生202人。从以上统计中可看出:耿马一中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学期开学时,学生总数达1479人,学期结束时,学生总数1279人,流失学生200人。流失学生中农业人口所占比例达97.5%。(二)20122013学年七年级:新学期开学总数595人,下学期开学报到学生数517人,流失学生数78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41人。流失学生中城镇人口11人,农业人口67人。到期末考试有501人,又流失14人。八年级:上学期开学总数516人,下学期开学报到学生数493人,流失23人。流失学生几乎全部为农业人口,女生占73%。期末考试483人,流失10人。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总数373人,下学期开学报到学生数276人。含转学和就读职中学生,未报到学生数97人,其中农业人口87人,非农业人口10人,住校生40人。2012至2013学年,初中部学生情况总计:上学期学生总数1484人,其中男生712人,女生772人,农业人口1064人,非农业人口420人。住校生520人,其中女生311人。 下学期学生总数1286人,其中男生609人,女生677人,农业人口686人,非农业人口600人。住校生394人,其中女生245人。以上统计显示:耿马一中2012201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上学期开学时,学生总数达1484人,下学期开学报到学生总数1286人,流失学生198人。在流失学生中农业人口所占比例达90.1%。(三)20132014学年 七年级:学期开学招收学生总数585人,编为10个教学班。班级学生人数最多的有61人,最少的49人。八年级:上一学年年末学生总数501人,2013年9月秋季开学报到学生总数486人,流失人数15人。 九年级:上一学年年末学生总数483人,2013年9月秋季开学报到学生总数456人,流失27人,其中转学9人, 流失人数20人。从以上统计数据中可看出:近三年来我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中,农业人口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较大。流失学生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近三年我校每年招收七年级学生为600人左右,但是到九年级学生毕业人数仅为400多人。平均每年有近200名学生因各种原因流失。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以来,特别是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以后,学生的流失率仍居高不下,这个状况不仅对孩子个人,更会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发展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也影响着我县普通高中教育前进的步伐,影响全县人口素质的提高。这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三、流失原因分析我校一直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特别是近三年来学校先后制定了耿马县第一中学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耿马县第一中学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书等相关规定。建立了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务处、政教处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班级学生家长层层管理的工作机制。从学校校长、教师到学生家长都层层签订了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书,并把控辍保学工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和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形成学校、教师、家长三位一体抓,校内、校外共管的联动机制。每学期开学的前两周学校都专门组织教师下村寨联系家长,动员学生返校,但收效甚微。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我们从学生、家长、教师及其各村组处进一步了解到了学生辍学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文化观念的相对滞后客观上影响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的巩固率。传统观念的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不可逆转性。不管这种观念是否正确,一旦观念上升为价值形态,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条件下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三纲五常”教义依然在现实社会文化中彰显。周作人先生曾在艺术与生活儿童的文学中感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成人为本位的,儿童在传统文化中受到蔑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对于儿童多不能正当理解,不是将他当作缩小的成人,拿圣经贤传一味的给他灌下去,便将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说小孩懂什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目前,在我县大部分的农村地区,一些父母文化素质较低,观念落后,思想觉悟低。他们不懂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也不知该如何管教孩子。有的家长甚至会错误地认为,孩子读了小学,会识字,能记账就行了。他们认为读书无用,没文化一样可以挣钱,而且挣钱的方式更直接,可以立竿见影。有的家长虽然得到了政府发放的帮困资金,可仍不让子女上学,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孩子的健康成长、长远发展。他们甚至认为把钱花在孩子的读书上,将来也未必能有一个好的前途。在他们看来,送不送子女上学是父母亲自己的事,跟他人无关,别人对此是无权干涉的。在这些错误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孩子过早地放下书包,拿起了背包;放下了书本,拿起了账本;走出学校,进了工厂。所以,依法办教育、依法送子女读书无法得到很好的落实,孩子的出路也就可想而知了。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孩子成长的关键,在这种大环境的教育背景下,孩子的命运怎么可能健康理性地发展呢?家长不能依法把子女送入学校,这是我校学生失学、辍学较为突出的思想原因。(二)应试教育使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生考试成绩差而导致厌学,这是中小学生失学、辍学的主观原因。教育减负已经多年,但成效却不尽人意。有些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的成绩比较好,而进入中学后由于科目增多,作业量也增多,加上学生本人贪玩好耍,不愿刻苦学习,当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是勇往直前,而是选择退却、辍学。个别教师不懂教育规律和不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不会因人施教,不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能正确的引导与对待,存在体罚及变相体罚等现象。有的学生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后,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用不学习和逃学来与老师对抗。我们的学生在一篇题为学校给我的的作文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写的是学校给我的是烦恼!尤其令人不解的是,有不少学生在作文中开门见山写道,“我最不愿意去的地方就是学校”。令我们痛心的是:教师过分的“负责”适得其反,在逆反心理支配下,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又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在这些学生心里,教室成了“牢笼”,厌学、逃学、辍学又何以见怪。其实,有很多学生处于半辍学状态之中,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成绩一落千丈,纪律涣散,对学习厌烦,理想目标全失,而后逃课,最后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双差生”,于是“疯狂”的奔向网吧,“快乐”的跑向游戏厅。一些传媒文化也不适合孩子的成长,真正适合中小学生的节目少之又少,暴力、爱情片充斥视野,青春偶像剧大行其道。这些媒体从某种方面已经对孩子造成了误导,使孩子过早的成熟,早恋现象凸显,孩子哪有心思读书?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如何能静心学习?一些学生本来学习压力就大,加之学校和家长的监管不够,学校周边环境不良,他们只能越来越远离学校,以逃学开始,以失学、辍学告终。(三)贫穷是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失学、辍学的经济原因。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不争的事实,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村寨,农民收入很低,许多家庭不仅要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还要承担生活和使孩子受教育的重担,经济负担还是显得过重。一些家庭的年人均收入仅在800元左右,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还是承担不起子女上学所需的费用,如教辅费、校服费、保险费、住校的学生还有每月近300元的生活费等等(2011年我县农村住户文化教育家庭支出人均44元,城镇住户教育费用支出人均298元)。近年来,虽然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在不断完善,“一补”的数量也在逐步提高,但有些农村家庭尤其是少数民族家庭子女多,两三个子女在校读书,加之家里耕地面积少,劳力少,又无固定经济来源,家庭经济仍然十分困难。一些学生因家庭的原因过早地涉入社会,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这是造成农村贫困学生辍学的经济原因。 (四)由于硬件设施差,办学条件差,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客观上学校留不住学生。近年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在逐年增加,学校的硬件建设逐步在改善,但这些依然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我校部分学科常规教具缺乏,文体设施差,现代化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学设施更是严重不足,政府对我校义务教育阶段的资金投入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的需要。在软件建设方面亦是如此,大多数教师没有走出去参观学习的机会,教师能得到的培训机会也很少。所以,很多教师知识老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有些教师教授班级多、学生人数多,自身年纪大、身体不好,根本没有旺盛的精力来面对学生。学生到学校只是在教室、宿舍或家形成两点一线,学校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安心留下来的东西太少,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从学生家长的角度来讲,农村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由于历史和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原因,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活困难,家长对子女学习的投入实在不够,许多同学连学习所必须的用具都不愿购买。这也是导致我校初中部学生无法巩固的原因之一。 (五)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是动员适龄孩子入学、重返校园的现实障碍,也是杜绝学生辍学所面临的难题。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会使他们原本就十分脆弱的价值观念缺失、成长空间缺氧,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的孩子如何教育?父母该如何提升自己对子女的教育管理水平?我国其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由于历史、文化、交通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适龄儿童不入学,在校学生辍学同样是当前教育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我县情况而言,这一问题严重阻碍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的发展,阻碍了全县青少年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我们认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的难点是动员适龄孩子入学、重返校园和杜绝学生辍学。社会应该尽可能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构建良好的环境,发展农村落后地区基础教育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做长期不懈的努力。四、解决措施 解决我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改变家长的思想意识和发展经济入手。我们曾经问过一个孩子,“你是否想过别人为什么那么富而你们却那么穷?是否想过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没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思想意识的落后,知识的贫乏而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是造成很多学生辍学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也到过凤庆县的许多村寨,哪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与耿马相比要差得多,我们从他们嘴里听到的是谁家的孩子考了多少分,考取了什么学校,孩子如何争气等话题。而在耿马的村寨里我们看到的是众人在赌博,听到的大多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又赢了多少、输了多少等话题。有些家庭,由于父母忙碌,对孩子的成长疏于教导;有的家长不懂教育规律,对孩子的态度是“要钱给你钱,要穿给你穿”,对孩子的成长与进步,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任其自由发展;有的家庭,打麻将娱乐等方面从不避孩子,麻将声声不绝于耳!家长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如果父母们整天沉湎于麻将,醉心于赌博,“挖豹子”上瘾,“斗地主”成风,与字花为友、与烟酒为伴,孩子有这样的环境“熏陶”、“耳濡目染”,岂能淡定得了?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管不顾,还谈何教育?孩子从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能不潜移默化地以父母为“榜样”吗?父母尚且如此却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安心于课堂,甚至希望他们出类拔萃,岂不是痴人妄想?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县农村落后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村寨中小学生严重辍学的现状,最根本的是要唤醒广大学生家长的思想意识,让他们懂得科学文化的重要性,让他们懂得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仅靠学校和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也是力不从心的。政府应当加大教育宣传的力度和必要的投入,有必要开设家长课堂或创办家长学校,形成社会合力。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恶性循环还将持续不断。此外,政府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真真切切帮助老百姓发展家庭的经济。(二)加强师风师德建设,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大力倡导教师眼中无差生,“献给学生都是爱”的观念。严禁教师歧视、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机会,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按照国家颁部标准开齐、开足相关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开设各科兴趣小组,让各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都得到有效发挥,让每个学生在校都学有所得,让学生爱学校,好学乐学。这是吸引、留住学生的重要措施。(三)严格收费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及家长经济负担。由于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够发达,现实中确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上学难的问题。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要给予大力扶持,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献出一片爱心,继续加大资助力度。多渠道筹措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尽可能减免农村落后地区学生的教辅资料费、保险费,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奖学金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不让孩子因贫困而辍学。(四)全社会齐抓共管,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分级管理的责任。 越是贫困的地区,文化越是落后。政府要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广泛宣传法规,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云南省的实施办法真正落到实处。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乡镇、村民委员会的党政领导要积极与教育部门配合,对依法施教的宣传,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此基础上,政府应拿出一些确实有效的办法和措施来,让老百姓真正懂得接受教育是国家赋予每个适龄儿童的权利和义务,子女不完成相应的学业、家长不支持、督促子女上学是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的。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有了强有力的法律作保障,学生辍学的现象才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此,教师也就不必时刻找家长、找学生,也才能拥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学习、教学、钻研,教学质量也才会稳步提升。 (五)加强德育教育,全面提升我县青少年人口文化素质。山区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传统观念、小农家庭经济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明确的学习目的,更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因而学习不刻苦,成绩普遍都差。针对这种现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德育为首,加强德育法规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对少数民族学生加强德育教育,经常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理想道德、法律法规教育,切实把传授知识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从而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家乡的现代化建设而刻苦学习的决心和信心,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这次“耿马县第一中学县情民情大调研活动”,我们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问题”相关调查问卷表350余份;利用业余时间走访了耿马镇、县城周边的很多学生家长、学生,以及学校和校区的有关领导。通过调查,对我校招生范围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现状有了较为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这次调研活动,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内心以极大的震动,也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很多问题。我们认识到,我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任重道远,耿马教育要能够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单单学校方面的努力还不够,还需社会家长的全力配合,还需全县各阶层人士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政府拿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控辍保学措施。只有政府、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努力,多方联动,形成社会合力,耿马的教育才能走出低谷迎来希望的春天! 二一三年九月二十日 耿马县一中义务教育基本情况调查活动家长问卷调查表尊敬的家长: 你好,为了客观把握我县基础教育的现状,全面地了解我县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实际状况,特别是现存的各种问题,以便为今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材料。我们进行本次教育县情民情调查活动,希望得到您的配合与支持!本次填写为匿名填写,旨在真实的材料收集,请你如实地反映你所了解的情况和你自己真实的想法。在此感谢您的大力支持!谢谢合作(在相关选项上打)您的性别: 您的年龄: 您的民族: 族 1、你们家有几口人: 人 A. 一人 B. 两人 C. 三人 D. 四人 E. 五人 F. 六人或以上2、 你的家庭收入来源有哪些途径? A. 务农 B. 家庭牧业 C. 外出打工 D. 其他 3、你们家受教育(现在校就读或已毕业工作)的孩子有几个? A. 一个 B.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4、您的文化程度: A.未受过教育 B.小学 C.初中 D.高中 E.专科或本科以上 5、 你觉得学校收费给家庭造成怎样的负担? A. 很重,需借款 B. 还好,但占收入比例大 C. 轻,占收入比例小 D. 不太清楚 6、您对“素质教育”认识情况怎么样? A. 了解 B. 听说过 C. 不了解 7、 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策,政府部门落实情况怎么样? A. 好 B.一般 C. 不好 D. 不清楚8、当地是否有辍学情况? A 有 B. 没有 9、作为家长,你对学校如何评价? A.非常好 B. 比较好 C. 不好 D. 很差 E.不清楚10、当家庭因经济条件孩子面临辍学时,你作为家长如何选择? A.借款继续读 B.变卖家产继续读 C.无奈退学 D. 不好说 E.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11、 学校收费项目中比重最大的是哪个? A.学费 B.资料费 C.保险费 D.其他费用 12、您作为家长,农村孩子帮助干农活是否影响孩子的学习? A.经常劳动,会影响学习 B.经常劳动,不会影响学习C.偶尔劳动,会影响学习 D.偶尔劳动,不会影响学习 E. 极少劳动,家长担心影响学习13.你认为你孩子现在接受的是( ),希望他接受( )。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14.您觉得限制孩子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的最大原因是() A.经济不富裕,读书浪费钱 B.孩子自身不愿读书 C.家长不让孩子读书 D.其他原因15.你认为现在学校的收费( ) A.特别多 B.比较多 C.有点多 D.不多16.你认为,农村的基础教育设施与城市的基础教育设施相差( )A.非常大,这也是家长想把孩子送进城市的原因之一 B.比较大 C.有点差距 D.没有差距17.你对教育的理解( ) A.教育是一种投资 B.教育是一种消费 C.教育既是投资又是消费18.你对学校好坏的评价标准( )A.学校的升学率 B.是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C.学校是否有名师 D.学校环境19.您了解当前国家关于义务教育的政策吗?( )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一般 D.不太了解20.你认为教育应该是( )A.识字就行 B.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C.读到哪算到哪 D.终身教育21.你认为教育应该改进的地方( ) A.国家的硬件设施 B.老师的态度 C.国家对教育的政策倾向 D.收费22.如果你的孩子在艺术或者体育方面有优势,你的态度是( ) A.无论花钱多少,都支持他深造 B.如果花钱很多,就反对 C.没考虑过23.对于孩子的假期安排,你有要求是( )A.报补习班 B.找家教 C.督促自己学习 D.不在乎24.您认为改善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着力点(可多选):( )A. 强化政府办教育职能,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B. 政府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规划和投入,加强学校配套建设与管理C. 合理调整教育布局,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D.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E. 关注贫困生与农村留守儿童F. 增强农村教材的适用性,教材的编写要与就业紧密联系G. 加强新农村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需要增强农民的教育意识H.其它 25.你对孩子的未来有什么看法?(从目标是否明确方面谈谈) 耿马一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问题和解决措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失学、辍学问题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失学、辍学问题是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贫穷是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失学、辍学的经济原因;社会转型造成失业人口增加是城镇中小学生失学、辍学的社会原因;家长文化观念的相对滞后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辍学的思想原因;个别民族性别歧视是女童失学、辍学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社会环境缺氧是学生失学、辍学的环境因素;应试教育使学生感到学业负担过重是学生失学、辍学的直接原因。关键词:义务教育;失学;辍学;原因;素质教育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可是在我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辍学现象仍然存在。这个状况不仅对孩子个人,更会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发展产生许多负面效应,影响着我县普通高中教育的步伐,影响全县人口素质的提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学生辍学呢?我们对我校初中部学生辍学问题作了一些调查,对辍学原因做出下面的报告: 通过我们的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厌学、家庭贫困、受社会影响。那么什么才是这么多学生辍学的根本原因呢。这些学生辍学受那些响呢?辍学的孩子如此之多,其中肯定不乏聪明优秀者。他们本该是我们族的八九点钟的太阳,本该在教室里寒窗苦读,为什么却选择放弃学业,宁愿早早地出外打工或在家务农?让我们看下面的数据:赵庄村的杨志芳今年刚上初二,本该明年参加中考,但她很可能将与这次考试无缘。她初二上学期已辍学回家,辍学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不想读书了。贾村15岁的女孩子武灵(化名)今年在初二刚上几天就退学了,她对记者说,学习不好,读书没意思。在当地的乡镇中学中,不少校长和教师对记者说,大批孩子辍学原因是厌学,而家长不反对孩子辍学的原因是认为读书无用。实际情况的确如此。但我还发现在厌学和读书无用背后隐含着巨大的辛酸和无奈。被采访的家长告诉记者的往往是: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下工作。这可能才是家长读书无用观念的真正意思。假如一个幸运的孩子考上了高中,那么在未来的几年里,带给其父母的除了快乐,还会有一张张沉甸甸的帐单。当地农民算的帐是:一个孩子如果考上公费的中,一年学费要1000元,加上其它花销,一年大约是3000元,三年下来是万元。如果是择校生,三年下来至少得4万多元。如果孩子考上大学,即使花钱再节省,四年至少也得5万元。这样的支出对于一个每年现金收入仅数千元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很难承受的。假如孩子成功地完成了大学学业,就业却可能是其面临的最大一道槛。村里的孩子和城里孩子竞争考大学,前者只能考上一些末流的大学,毕业后工作很难落实。大家看这张图片,就业对于广大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多么难的问题。某大专毕业生,已经连续5年没有人找到如意的工作,只有回家种地或外出打工,而这是不需要读书也可以做到的。花了很多钱念书却得不到预期的回报,这样的结果对农民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一项研究表明,清华、北大等国家重点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在非重点的地方院校里,农村学生的比例呈增加之势。对于这些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相对比较困难,如果碰巧户口在农村,找工作可能更是难上加难。农村初中辍学率如此之高已严重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农村育的发展,也势必影响新一代农民素质的提高,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某乡镇中学的校长说,我们的教学质量不能和城市的学校比,即使和县城的学校比也差得很远。但不管城市和农村,所有的孩子都在一条起跑线上,使用的是同一张试卷,但录取分数线却不一样。北京、上海的分数线竟然比我们低许多!当我们的孩子也幸运地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会发现,他所交的学费和城市孩子是一样的,少则数千,则上万。对一个城市家庭来说,这也许并不算沉重的负担;但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这个字是令人几近绝望的。许多农家父母都明白一个道理:和过去不同,大学招收的,不仅是聪明优秀的孩子,而且他们还要有一个腰包鼓鼓的父亲。 农家子弟求学路上这些让人举步维艰的障碍,是许多学生和家长知难而退的原因。孩子们的教育梦可能因此而断!其实孩子的辍学是一些综合因素所致的,根据调查,我们可以把这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贫穷是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失学、辍学的经济原因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农民收入很低,负担过重。一些家庭的年人均收入在100元左右,仅能勉强维持度日。因贫穷因素造成的失学学生占总失学儿童的比重较大。这样的地区大都在山区,地处偏远,生产方式基本上是以原始经济为主,农产品价格较低,投入土地的成本较大,产出量却较少。以黑龙江省的农民为例,一个农民种一亩地,扣除承包费、土地税、籽种费、肥料费、耕种费等项支出,成本大约为150元左右,而产出即使是好年头以就是200元左右。况且这样的好年头并不多。用农民的话讲是“庄稼不好年年种”。农民把自己的命运押在天上,风调雨顺,农民日子可能好过一些,遇上灾年或是荒年,非但赚不到钱还得赔钱,承担学生的学习费用也就可想而知了。身体好的父母可以进城打工,家里的地自然就缺少劳动力,一些学生因家庭的原因只能过早地涉入社会,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二、社会转型造成失业人口增加是城镇中小学生失学、辍学的社会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也处于转型时期,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生产力高度发展,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下岗、失业这些曾经让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却早已近距离地与中国老百姓面对面相遇了。“职工的失业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01年上半年国家公布统计报告表明,我国的失业人数在增加,到2001年6月底,我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1 404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 494万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1 030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506万人。下岗职工再就业率电在继续走低,全国769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只有79万人实现再就业。据国家计委估计,十五期间,中国新生劳动力供给量将升到峰值,达到4 650万人,就业压力会明显增加。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和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结构性失业问题将更加严重。同时,农业剩余劳动力已有15亿人以上,十五期间估计每年要新增加五六百万人,失业问题是中国在新世纪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在这种大的环境背景下,许多家庭收入锐减,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家庭父母双双下岗,给家庭带来的是雪上加霜。所以,一些孩子读到初中就干脆辍学,与家庭一起风雨同舟,过早地承担起成年人的义务。三、文化观念的相对滞后是中小学生失学、辍学的思想原因传统观念的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不可逆性。不管这种观念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一旦观念上升为价值形态,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条件下具有了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在传统文化的影子下,“三纲五常”教义依然在现实社会文化中彰显。周作人先生曾在艺术与生活儿童的文学中感叹过:“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成人为本位的,儿童在传统文化中受到蔑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对于儿童多不能正当理解,不是将他当作缩小的成人,拿圣经贤传尽是的灌下去,便将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说小孩懂什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家庭教育是决定孩子成长的关键,在这种大环境的教育背景下,孩子的命运怎么能健康理性地发展呢?一些父母文化素质较低,观念落后,为了眼前利益不顾孩子的健康发展,甚至错误地认为,孩子读了小学,会识字,能记账就行了。他们认为读书无用,没文化一样可以挣钱,而且挣钱的方式更直接,把钱花在学生读书上,孩子将来也未必能有一个好的前途,莫不如早点下手,让孩子有个一技之长,在这样的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孩子的出路也就可想而知了,许多孩子过早地放下书包,拿起子背包;放下了书本,拿起了账本;走出学校,进了工厂四、性别歧视是女童失学,辍学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我国每年有近100万的失学儿童,其中七成是女童,究其原因,主要是父母的不正确的性别观念造成的。一些地区的女童在其父母的执掌下,享受不到与男孩子同等的教育权利,她们同时还要比同龄男孩承担更多的家务。她们的父母认为,女孩再差将来也能嫁出去,早晚是人家的媳妇,而男孩将来是要接户口本的。所以,在教育投入上明显地倾向男孩子。这是女孩失学、辍学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现在,男孩的出生率明显高于女孩,男女比例失调。社会如何保持稳定合理的性别比,社会如何自然协调发展,这些都是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五、应试教育使孩子学业负担过重,是中小学生失学、辍学的直接原因 传统的教育观念也为今天学生课业负担的沉重提供了大量的依据孟子告子下中说,“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可以说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教育的一个重要精神基础。“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封建时代的教育观念仍然深深地纠缠着人们,读书就要吃苦成了至理名言。这样,沉重的负担就在“名言”的幌子下变得合情合理了,现在的教育体制的不健全及学历主义的泛滥,使应试教育仍然盛行。强调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当然是正确的,问题在于何谓“基础”。基础教育的“基础”,不仅是知识、技术,能力的基础,更是做人的基础。教师应引导儿童广泛交往学会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认识自我,理解人生,学会关心,建构自我内在的精神世界,以爱、乐观、善良、正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料临时码头施工方案
- 潜江厂区防雷施工方案
- 班级建设文化课件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声乐文献》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雾化吸入疗法操作规范
- 山东职业学院《企业经营活动沙盘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城市学院《社会性别文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家用水塔施工方案
- 江西卫生职业学院《药物合成反应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 第十二讲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工商管理实习周记十篇
- 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评价表
- 2023年通管局安全员考试-培训及考试题库(导出版)
- GB/T 4857.22-1998包装运输包装件单元货物稳定性试验方法
- GB/T 25074-2010太阳能级多晶硅
- GB/T 23842-2009无机化工产品中硅含量测定通用方法还原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 GA/T 1217-2015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
- 特种陶瓷介绍课件
- 有机物污染(环境化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