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形态的比较研究.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形态的比较研究.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形态的比较研究.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形态的比较研究.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形态的比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 文 摘 要 晋陕峡谷带位于黄河中游流域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孕育 了历史上灿烂的黄河文化,被誉之为中华多元文化的轴心。其丰富的历史古建筑、 民居遗存,正是历史文化的见证。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地带分布着很多极具研究价值 的古聚落,尤其以明清时期窑洞建筑为主体的古民居承载了内涵丰富的社会、历史、 文化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笔者曾多次跟随导师对黄土高原古村镇、古城进行调研,发现了黄河晋陕沿岸 地区的古聚落保存较为丰富,大多保存了历史的原真性,对晋陕窑洞民居形态进行 比较研究具有学术价值。所以,本论文的研究范围限定在晋陕峡谷带的窑洞民居。 以黄河作为带状分界线,在空间范围上限定为山西和陕西。本文以晋陕峡谷带明清 窑洞民居古建筑为主体,选择在质量、规模和体制上具备相对完整性和可比性的聚 落群系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在空间分布上,以山西、陕西两地为依托,分别提出了 碛口建筑群系与米脂建筑群系的两大群系概念范畴。进而对晋陕窑洞民居进行“相 互作用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挖掘分析包括自然、经济、文化以及政治因素等作用 力,在此基础上进行窑洞民居形态的比较研究,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法、分析归纳法、 比较研究等方法来探求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形态的差异与共性。 通过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形态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两地建筑的 本质特征,以便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保护,本文最后以碛口建筑群系中的碛 口古镇五里长街为例,通过对其特点的把握,运用“形态复合还原”进行修复设计, 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对碛口的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 其他古城、古镇修复工作也具有普遍的价值。尤其是“形”和“态”复合修复,要 求我们在保护整治中要保留古镇的历史发展印记,使古镇的传统风貌得到最大程度 的体现,对我们的修复设计及保护有重大的借鉴与启发意义,最终达到理论与实际 相结合的目的。 关键词: 关键词: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形态;群系;修复设计 ii abstract jin-shan gorge belt located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canyon reg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irthplaces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splendid history of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it is rated as the hub of chinese cultural diversity. the rich historical buildings and houses relics witness the develoment of history and culture. a lot of ancient villages in great research value are scattered in jin-shan gorge belt. among these ancient settlements, cav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which have very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ancient dwellings building contains the rich information about society, history and culture. i have followed the instructor to the loess plateau, many towns and villages, ancient settlements. according reserches, i found that the shanxi, shaanxis ancient settlements in coastal areas of the yellow river mostly kept the historical authenticity. therefore, comparative study of caves dwellings in jin-shan gorge belt has more research value. this essays focal point is limited on the cave dwellings in jin-shan gorge belt. with the yellow ribbons in space as a line, the scope is limited in shanxi and shaanxi. in this paper, i focus on ancient caves dwellings in jin-shan gorge belt which belongs to the dynasty of ming and qing and choose settlement considering the relative integrity and comparability in quality, scale and system. the two big architectural formation and concept of the mizhi and qikou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shanxi and shaanxi. moreover, cave dwellings in jin-shan gorge belt through effect of the interac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ir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nature, economy, culture and policy which make the cave dwellings different forms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n through field research method of induction,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the cave dwellings of jin-shan gorge belt. finally, repair design of five-mile long street in qikou is as an example in order to make people sense that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and restoring iii ancient buildings. and through the restoration design of form of composite to restore, not only does the mouth of the restoration hav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but also for the other cities and towns has a general value in repair work. shape and state composite restoration,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require us to retain the towns histo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rk, making the traditional style of the ancient town of the greatest degree of expression of the design of our restoration and protection of significant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meaning, and ultimately achieve a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purposes. key words: jin-shan gorge;cave dwellings;morphology;formation; repair design 承 诺 书 44 承 诺 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 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 文献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成果。 作者签名: 2011 年 5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45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 论文。同意山西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1.1 导言 晋陕峡谷位于内蒙古、山西以及陕西三省的交界处,是由黄河流域切割黄土高 原而形成的,通常被称为“晋陕峡谷”黄河段。本文即划定晋陕峡谷带作为窑洞民 居形态的研究范围。山西和陕西在地理上毗邻,具有地缘关系,由于自然地理因素, 两地的窑洞民居在近代化的进程中,并未受到较大的波及,故而它们较多地保存了 历史的原真性。从整体上看,晋陕黄河两岸具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背景,黄土高原 与黄河两大自然条件,在历史的进程中为两岸民居聚落景观的产生、发展和变迁, 提供了共同的基础。且两省在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上,有着地域与互通的密切关系, 如 “秦晋之好” 广为流传, 两地浸润在共同的文化下, 依偎黄河, 民风、 语言相近 因此两地的传统民居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历来为窑洞民居研究的重点领域。 晋陕峡谷带位于的黄河中游流域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它孕 育了历史上灿烂的黄河文化,被誉为中华多元文化的轴心。其丰富的古建筑、民居 遗存,正是其辉煌历史文化的见证,论文、书籍多有所论及,尤以窑洞为之独特形 态,且贯穿于千年文化随历史进程不断丰富、发展,亦可知中华文明盛于斯。黄河 中游晋陕峡谷地带分布着很多极具研究价值的古聚落。在这些古聚落中,以明清时 期窑洞建筑为主体的古民居承载了内涵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十分重 要的研究价值。 窑洞民居文化是黄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实地调研晋陕古村落的基础 上,从窑洞民居的形态切入,探讨了民居单体,窑洞四合院,聚落群形态等,以求 揭示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交融作用过程中对民居形态的影响,运用比较研究等方法 来探求差异与共性1。 1.2 论文研究背景 中国窑洞,是世界上现存最多,也是最广的古代穴居形式。 “中国窑洞的发 展过程是:穴居简朴的黄土窑洞寒窑,最后发展到具有高度传统文化内涵 的窑洞民居 (主要是窑洞与房屋混合布置的传统民居院落)。有学者将中国这种 耕读文明,也即农耕文化的社会背景下生成的民居,称作原生生态建筑。 它是原生的绿色建筑的思想,是最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建筑,是地区建筑文化的 侯继尧,王军.中国窑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2-3 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形态的比较研究 2 根,是中华住文化的渊源。2”但其在发展进程中,亦受到中国日益崛起的 商业文化等文化因素的渗透与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论述来探讨两者 之间的关系。 国外对传统民居、聚落的研究,尤其是近年来对生土建筑的研究,取得了较为 显著的成果,如探索了构成中国人民生活整体部分的庭院、建筑美学、家庭祭 礼、家具与建筑等的内在联系,并对家庭发展史、原始建筑结构的保持、构造和空 间的变化及民居各部分空间的不同内涵和功能等,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 1.2.1 国外研究动态 进入 90 年代,全球范围的生土建筑与地下空间的研究有所发展。关于生土建 筑与地下空间研究,当今世界上有两个体系。其一是“地下空间与生土建筑”国际 学术会议, 倡议者和组织者是国际城市地下空间研究协会 (acuus), 每隔三年在全 球范围内召开一次国际会议。其二是“保护生土建筑历史遗迹”的国际会议,其倡 议者与组织者是美国盖泰生土建筑保护研究所。 在全球已召开过了七届相关的国际 会议 。 1982-1986 年, 美国教授吉 戈兰尼博士来华, 研究中国窑洞, 回国后撰写 中 国窑洞的设计与测定后由纽约出版社出版。1987 年,美国吉戈兰尼,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刊行出版的掩土建筑,由夏云翻译;温和的建筑一书中,美 国建筑师麦尔科姆威尔斯积极地提倡,并充分地研究了节能生土建筑,在书中他 特别关注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 埃及著名建筑师哈桑 法蒂的生土 建筑实践亦取得了很重要的成果, 受到了国际建筑学界的普遍赞誉。 美国学者宾夕 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吉迪恩s格兰尼毕生致力于对生土建筑的研究,其中包括 对中国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在内的生土建筑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1.2.2 国内研究动态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窑洞引起了建筑学界极为广泛的研究兴趣。198l 1989 年,共召开了全国性的四次窑洞及生土建筑学术研讨会,其间学术界又分别在 福州和兰州两地召开了两次科研协调会,共征集论文以及报告等 300 余篇;在 1985 年 11 月,中国建筑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生土建筑与人”的国际会议。参加这次会 议的代表有来自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澳大利亚、朝鲜、韩国 和香港地区的 91 人,中国大陆代表 83 人,共 174 人。会议编印出版了论文集(英文 侯继尧,王军.中国窑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180-181 第一章 绪论 3 版),另编印有中国生土建筑画册,拍摄制作了中国窑洞民居电视片;至此, 中国的窑洞及生土建筑研究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注目,从此更广泛地进行了国际性 学术交流。1988 年,我国天津大学教授荆其敏编写的覆土建筑一书,由天津大 学出版社出版。本年 8 月,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生土建筑调研组朱千祥、袁肇义、 罗仁来、黄希强编著的生土房屋建筑没计与施工一书,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9 年 8 月,侯继尧、任志远、周培南,李传洋等编著的窑洞民居,由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89 年 9 月,由我国著名学者任震英主笔,侯继尧编辑的中 国四千万窑居者的春天(英文版)完成,作为献给国际建协(uia)的报告。 另外,在中国的窑洞民居的研究领域中,还有其他一些学者的涉足,如王其均 教授在中国民间住宅建筑中就详细对甘肃、陕西、山西以及河南四省的窑洞民 居、聚落进行了比较研究。 我国著名建筑学专家,窑洞与生土建筑学科创始人和带头人任震英,侯继尧教 授等对黄土高原的窑洞生土建筑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选择了在甘肃、陕西、山西、 河南等地区,进行了改善窑居环境的科学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地理、历史、 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系统地研究黄土高原的窑洞聚落,探索黄土高原人居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009 年 7 月和 10 月山西大学霍耀中教授牵头组成的晋陕峡 谷明清民居调研小组,先后分两次对陕北、晋西明清古民居建筑进行了专项考察, 探访古村落达 20 余处,并在充分利用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展开了深入的理论分析研 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范围 窑洞民居是中国目前尚存的几大类生土建筑中依旧处于活性的状态,且在继续 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民居,而晋陕峡谷则保存有中国最丰富、最典型的窑洞民居。本 论文的研究限定在晋陕峡谷带的窑洞民居。以黄河作为带状分界线,在空间范围上 限定为山西和陕西。在时间范围上限定为明清时期,在类型范围上限定为窑洞民居。 (图 1.1) 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形态的比较研究 4 1.3.2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晋陕峡谷带的窑洞民居,通过对黄河流域两岸聚落景观、街巷景观、 独立院落实体景观的剖析,以及对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经济、文化以及政治因素 影响下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空间特征的比较,着重探求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在流变过 程中对窑洞民居建筑体的作用与影响。结合碛口古镇五里长街修复设计这一具体实 例分析,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通过实例比较的方法来寻求差异与共性。 1.3.3 研究方法 依据霍耀中教授多年来研究的成果,本文的窑洞研究要结合群系概念、理论指 导而构成。同时涉及到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探讨。因此本论文在整体 研究思想的指导下,在兼顾不同系统的整合的同时,从晋陕窑洞民居建筑形态的相 互关系这一主脉络上聚焦重点,从碛口五里长街的修复上论证重点。 研究中注重下述方法的综合应用: (1)实地调研法:笔者先后分两次跟随导师霍耀中组成的调研小组,对晋西、 陕北明清古民居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探访古村落达 20 余处,着重对晋西的碛口和 图 1.1 论文研究范围 第一章 绪论 5 陕北的米脂民居建筑,进行了细致翔实的考察,拍摄收集了大量的照片、图片、录 音、文字资料以及传说故事等,并绘制了有关图纸。 (2)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晋陕峡谷带的窑洞民居的空间形态以及民居窑洞四合 院、聚落形态的比较,揭示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对民居形态的影响,通过实例比较 的方法来寻求差异与共性。 (3)纵向与横向研究法: 纵向研究是:对晋、陕两地历史文化为脉络,以时间为线索进行比较,通过自 然、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变迁研究探寻相关规律。 横向研究是:从空间上,对晋陕窑洞民居形态,从局部到整体的空间分布方式、 特征等内在机制进行研究,从而构建本论文纵横结合的经纬框架。 (4)分析归纳法:以三个层次进行归纳与梳理。第一,对实地调研、查阅文献 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从整体上把握晋陕窑洞民居的总体特征。第二, 资料再收集,再调查,在前期的基础上再深入调查,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进行归 纳,分析其的本质特征。第三,揭示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在流变过程中,对晋陕峡 谷带窑洞民居建筑形态的影响。 (5)个案研究法。本文通过对碛口建筑群系下的碛口五里长街这一案例加以分 析研究,将实践检验与理论结合,在实践中,更丰富了对理论的认识,也通过理论 学习对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指导、修正。 1.4 论文框架 本论文框架如下: (图 1.2) 图 1.2 论文框架 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形态的比较研究 6 第二章 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 2.1 晋陕峡谷带民居的基本概念 2.1.1“晋陕峡谷带”的概念 晋陕峡谷位于内蒙古、山西以及陕西三省的交界处。 “晋陕峡谷”的黄河段, 具体指的是, 黄河从内蒙古准葛尔旗经过山西省的偏关县向南方向拐弯, 穿越了山 西的保德与陕西府谷两县,长约 100 公里的河段。著名的古镇有:碛口、米脂、孟 门、河曲等 。 本论文所研究的“晋陕峡谷带”是以山西、陕西两省黄河流域辐射的范围,即 “晋西”与“陕北”地理称谓部分。下文以此为范围进行研究论述。 从晋陕峡谷带流域的角度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晋陕峡谷带的窑洞民居, 均位 于一个整体环境中。黄河作为陕西、山西两省的自然分界线,使得研究对象分处在 不同的行政区域。为突出所选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强调研究对象的具体区段,本文 在此将山西、陕西两省合称之为“晋陕” 。 “晋陕”这一概念具有一定的地理性,多 数论文、著作等研究成果中均采用了这一称谓3。 2.1.2 晋陕峡谷带研究提出的两个群系概念范畴 本论文群系的概念是在民居建筑“群域”的概念基础上提出的,下文将在群系 为主导的框架下进行研究。 “群”是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组织的重要特点,建筑多以群的形式表现。 “群” 具有表达“规模”的含义,规模越大,建筑的重要程度越高。 “群”还表示出一种 界域、范围。 “域”表达一种领域,一种文化或精神空间环境。群域是指具有不同 功能与文化内涵的建筑群的统称。 群系则是一种功能,是指在同种文化因素的作 用下具有共同特点的建筑物的联合。 一般而言, 空间格局和文化结构对群域的布局 起着直接性的影响作用, 宗教文化、 典章制度以及风水思想等因素对群域的布局影 响也很大,这就提示我们对“群”的研究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阐释。 晋陕两地现状研究多集中在对建筑立面与窑洞的创新性研究,对其进行对比分 析和深层次探讨的研究还很少,尤其是对晋陕两地窑洞民居的比较研究,处于空白 阶段。 笔者曾多次跟随导师对黄土高原村镇、古城聚落进行调研,发现在黄河晋陕 王树声.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第二章 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 7 沿岸地区,流域沿岸古聚落,保存较为丰富,它们大多保存了历史的原真性,因而 晋陕窑洞民居形态的比较研究更具有研究价值,对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自窑洞产生, 到其分化为几类建筑群系,进而在各自基础上,结合外来文化因素的作用,所产生 的具有地域特性的群落景观、空间布局形态,进行比较性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 本文旨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进行比较性的研究,通过对具有地缘、文 化较为相似的晋陕两地进行研究,以晋陕峡谷带明清民居古建筑为主体,选择在质 量、规模和体制上具备相对完整性和可比性的聚落群系。一方面要强调突出研究的 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需考虑到文中选取研究代表对象具有晋陕峡谷带的窑洞民 居聚落的典型性。综合上述因素与认识,依据本文所需,从原生建筑的代表性、建 筑的完整性、研究的可行性、资料的完备性等方面,笔者以山西、陕西两地分别提 出了米脂建筑群系与碛口建筑群系的两大群系概念范畴,并以此为基础对文章展开 论述。 (1)碛口建筑群系 碛口建筑群系是原生建筑与外部 建筑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典型的黄土 高原特有的建筑形态。 (图 2.1) 建筑群系的主体支撑部分:该群 系除了囊括有碛口古镇及其周边的白 家山、李家山、寨子山、西湾村等古 村落外,也涵盖外围的临县孙家沟、 方山张家塔、彩家庄等。碛口古镇为 该建筑群系的核心。 建筑风貌:该群系下的建筑既饱 含着浓郁的原生建筑气质,又科学合 理地结合了外来建筑的优点,从而形 成了这一原生与外来建筑复杂交汇而 又完美结合的特殊建筑群系。 建筑方面的特性:黄河岸边临县 碛口建筑群中,在保留着黄土高原建 筑基本特质的同时,商业街区和临近 村落部分吸纳了东部建筑元素,促使 图 2.1 碛口建筑群系示意图 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形态的比较研究 8 其突破了中轴对称布局的传统建筑格局,转而变为富有变化的建筑空间形态。在这 一建筑群系中,原生建筑有机吸纳东部传入的建筑因素,打破了原生建筑中规中矩 的规制,具有空间自由、院落格局灵活多变的特点。坡顶房屋的土木建筑逐渐被融 入砖石窑洞院落之中,出现一定数量的坡顶房屋建筑或作为商铺、或配房,但窑洞 仍然是院落中的主体建筑。由于建筑群在演替过程中是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因而 这一地区作为农商结合地带,呈现出其所独有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特征。 (2)米脂建筑群系 以家族为本的伦理和秩 序表达在具体空间上,保留 着原始的象征性;以窑洞建 筑为主体的建筑特质,表现 为简约、质朴,与大地自然 相融合的特征,富有陕北高 原的粗犷气质,这就是米脂 建筑群系。 (图 2.2) 建筑群系主体支撑部 分: 包括米脂县 “三大庄园” , 分别是马园、姜园、常园, 还有绥德县贺家石古村落以 及米脂古城等。其中米脂建 筑群系以三大庄园为核心。 建筑风貌:表现为封建 社会和农耕文明典型社会特 征下的中规中矩的原生建筑 风貌。 建筑方面的特性:原生 建筑讲究主从分明。主房位 于院落的中央部分,次要的 建筑分列于两旁,以伦理名分决定的秩序,使建筑成为维护礼法的工具,在两千年 间未能发生显著的改变。同时,原生建筑空间格局持有一种特殊的中轴对称观。轴 线决定之后,其他建筑就自然就绪了。当然决定这条线的位置是很慎重的。在国人 图 2.2 米脂建筑群系示意图 第二章 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 9 的基本认知观念里, “对称” 这个认知观念, 在一定意义上诠释了对人体形态的看法。 这也是原生建筑空间基本布局的特质。 2.2 碛口及米脂的历史沿革 在提出了碛口建筑群系和米脂建筑群系的概念后,我们需要对其历史沿革进行 一定的研究,以便更好的对其认识。 2.2.1 碛口的历史沿革 建国以来的考古发现,从离石、临县一带出土的大量石斧、石刀、陶片等多种 文物,说明远在新石器时期,碛口这片土地就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居住。 碛口,其名称最早见于隋书,是山西对匈奴的主要防御要塞之一。道光七 年永宁州志也载:“州西少北一百二十里,日孟门镇,北周大象元年(579)于此 置定和县,隋置孟门关,其地势险固。”可知碛口古镇距盂门约 15 公里,皆在临靠 黄河,亦是其作为重要的军事重镇佐证。 碛口,坐落于黄河与湫水河的三角冲积台地之上,对于其水患冲毁或淤积复建, 仅知在明末清初期间,临县曾因兵祸天灾,人口剧烈下降到仅两万,碛口在此时亦 很萧条。集镇,位于碛口 2 公里处的侯台镇,民间有“先有侯台镇,后有碛口镇” 之说。清乾隆年间,史载湫河水,冲毁了侯台镇,碛口镇逐渐开始兴盛起来。20 世 纪中叶碛口镇又被黄河、湫河冲毁“半壁江山” ,从此也开始萧条。 碛口自乾隆年间,发展成为了繁荣的水旱贸易码头,随后,就存在有州地、县 地之分,意即碛口,一半属于永宁州,一半属于临县。该现象亦具有其自身的历史 渊源,据查阅史料记载可知,汉代一朝,本地就有了“跨河而治” 、 “隔境遥治”的 插花式的行政区划管辖。譬如:宋元符二年(1099)增置晋宁军,筑克胡寨,领临泉、 定和二县军治在今陕西省佳县城,此为“跨河而治” 。另外,清代以前在交城、岚 县交界之处,有 13 个村庄,远离临县,却为临县所辖的山后所,此为“隔境遥治” 。 碛口半镇属之于离石所辖而孤悬临县,同样也属“隔境遥治” 。民国 6 年临县志 载: “成丰初,汾州通判移驻碛口,设三府衙门,又设厘税局。光绪三十三年,复设 临县巡检。民国裁巡检,设县佐,并设榷运局,厘税局依旧。 ”碛口由临县、永宁州、 汾州府在行政区划上共管的格局,自有清代一直延续到民国4。 民国初年,临县行政区划管辖是 5 区 36 所,碛口古镇范围一带属香炉所,其驻 地在碛口北 2.5 公里香炉寺内,共辖有 112 个村落,即今隶属于离石、柳林县的有 40 余个村庄。而今属临县的尧昌里、马杓峁、西湾、西山上、寨子坪、碛口(一半) 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形态的比较研究 10 等,又属当时的离石县,此还沿用插花区划。 民国 12 年,临县划分为 4 个行政区,碛口隶属三区;5 个行政区均属于离石县 所管辖,碛口隶属四区。区公所驻地均位于碛口的黑龙庙。 在民国 29 年, “晋西事变”发生之后,临县和离石,脱离了旧政权得以解放。 临县分为临县与临南县。临南县划为 5 个行政区,碛口一带除离石所辖的碛口市(全 部碛口与 6 个村)外,其余属临县林家坪二区冯家会乡,管 6 个行政村。离石分为离 石县与离东县,离石县划为 4 区 1 市,1 市即碛口市。碛口行政区划始归统一,归于 一地。 民国 35 年,根据行政管理所需将临南县与临县合并成为临县;离石与离东县合 并后,成立离石,离石县将碛口市管辖划归临县。 民国 36 年,全县划为 11 个区,第十一区区公所驻碛口,碛日仍然称市,但已 不是区级市,是区领导下的市。 1952 年, 全县共划分为了 144 个乡, 以及 13 个区。 碛口隶属十一区, 共辖 9 乡, 即:碛口、高家塔、自家山、索达干、李家山、焉头、冯家会、寨子坪与中兴社等。 1955 年 3 月, 全县将 13 个区统一规划为 4 个中心区, 但 144 个乡行政规划未变。 第三中心区驻地位于碛口其辖 21 乡。 1956 年,撤区并乡运动兴起,新划为 74 个乡 1 个镇。碛口乡为其中之一。 1958 年, 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碛口隶属全县 15 个人民公社。 后几经变更, 到 1976 年 1 月,全县共有 38 个人民公社碛口公社所辖 41 个自然村,联为 24 个 大队一个街道居民委员会。 1984 年 4 至 7 月,我国行政区划实施改乡(镇)制。碛口镇政府将 41 个自然村, 合并成立了 34 个村委会,另设有碛口街道居委会。 2001 年, 撤并乡镇 合并了碛口镇与索达干乡。 合并后, 共管辖有 69 个自然村, 57 个村委会,以及碛口街道居委会。 2.2.2 米脂的历史沿革 古书记载称此地“控山险,扼冲要,屏蔽延州(延安),为兵家在所必争也。乃 堑山为城,屯兵为堡,遥制虏骑,使不敢长驱充斥。今四面皆古战场也。 ” “延绥襟 喉之地” 、 “北连榆林、南通川陕,为极冲要地” ,均都显示出米脂地区独特的地理区 位。汉代有独乐县(今马湖峪)。南北朝时期的北周,置有银州地。宋代宝元二年 (1039),毕家寨改名米脂寨。金正大三年(1226)置米脂县,米脂县始出现于历史记 载。李自成西安建大顺政权后,以天保县之名,替代米脂县的旧名。后期,先后隶 第二章 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 11 属于陕甘宁边区绥德军区、榆林军区以及榆林地区等管辖。迄今已有近 800 年的历 史。 由上述可知米脂城,在北宋初年仅是一个小村落,叫惠家砭,即今老城大囫囵 以上的地域。宋太宗年间,于山阜半腰平坦处兴建了毕家寨,四周围大多构筑有土 寨,并具有寨门和鹿砦等,完善的军事防卫设施,背靠小山,前为陡壁。其后,在 宋金对峙中,宋、夏军队对此地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几易其主,一直到宋宝元二年 政府将此地更名米脂寨,崇宁四年(1105) 米脂城代米脂寨之名5。 元泰定三年(1326),对米脂城实施了修葺工程,具体措施有很多,如用夯土加 高或者加宽了寨墙,用坚硬的石块,重新垒门登。其后历经洪武、正德、嘉靖、万 历以及康熙、乾隆、同治、光绪等又多次加固修整城垣,但并无西门。民国时期, 又对新城进行了拓展和修建,其面积约为 2 平方公里,城南北长 25 公里、东西最 宽处可达 1 公里,为不规则形制的三角形,修建前后共近 900 年历史。故民间传有 “先有惠家砭,后有毕家寨”,“先有毕家寨,后有米脂城”之传说。 2.3 晋陕窑洞民居的类型概述 2.3.1 碛口建筑群系的类型概述 碛口及周边的古村落均依山而建,层层累进,错落有致,较好的同自然地形有 机协调地融合为一体,体现出独特的黄土高原地方特色。民居主要采用窑洞建筑, 形式多样,常见的有接口窑、箍窑、一柱香式窑。所谓“箍窑” ,就是在平地上,先 用木料绑箍成胎膜,胎膜形成拱形,在上面砌筑砖或石头,形成窑洞。接口窑就是 从窑壁上平挖进去形成横穴,在洞口前面接一段箍窑。一柱香式窑,是最简单的窑 洞,一般仅在崖壁上挖宽约 1m、深约 2m 的空间,多为最贫困的人家居住。这一区域 大户宅院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明柱夏檐高圪台” 。所谓“明柱”是指窑洞前面没有 包在墙中的独立柱子, “夏檐”就是窑洞前面的披檐, “高圪台”就是高高的台基。 这些民居建筑构成的具有浓郁的黄土高原地方特色古村镇,同时其在布局时,也考 虑到了并建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如公共的排水设施,其组成了舒适的空间组织。 碛口镇作为清代至民国晋陕峡谷中的第一重镇,有它非常特殊的历史意义。现 保存的古镇和它经济力辐射所及的西湾、李家山、寨子山等村落,其建筑类型和型 制都很独特, 它不仅可以窥视到当时的繁华景象, 也反映了其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6。 2.3.2 米脂建筑群系的类型概述 黄土高原地域辽阔、地貌多样,聚落环境与居住建筑因地理位置与地貌的不同 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形态的比较研究 12 而呈现多种类型。米脂建筑群系,是黄土高原上典型的窑洞民居,大多是在黄土层 内挖出的居住空间,于黄土层中隐藏着建筑,有些甚至没有明显的建筑外观竖立面。 由于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米脂建筑群系的建筑就对自然黄土高原的形态布局存在 着很强的依赖性,故而建筑群系的窑居村落,大体都是顺着沟坡山地等层层展开布 局。这种布局方式的建筑形式最符合且秉承了中国古代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哲 学观念,是在处理人地关系中,人与自然和谐的代表,是一种绿色、生态、环保型 建筑聚落,保持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风貌。 第三章 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影响空间形态的因素比较 13 第三章 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影响空间形态的因素比较 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地带分布着很多极具研究价值的窑洞民居。在这些古民居中, 以明清时期窑洞建筑为主体的古民居承载了内涵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信息。民 居是人们生活的折射与反映,对民居空间形态的研究不能孤立的以纯建筑学范围来 进行,应充分挖掘其背后各类影响因素。通过 “相互作用力” 对晋陕窑洞民居影 响因素的阐述,从而了解由于自然、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的作用力而使得晋陕民居 空间形态的不同,一方面,上述各类因素影响着民居空间形态的形成,另一方面这 一地区历史堆积所形成的民居空间形态本身也作为一种文化模式沿袭下来,影响着 这一地区民居自身的风格。 3.1 晋陕窑洞民居自然因素的比较 黄土高原地区天然的黄土层为原始人类居住提供了条件, “黄土”是陕北地区最 为普遍的建筑材料。早在石器时代,原始人就用土建造了各种建筑,如西安半坡氏 族聚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仰韶文化类型,距今 6000 年,半坡遗址的半穴居、 穴居和地面建筑都以天然黄土为主要建筑材料。古人在天然黄土断崖上营造洞穴这 一具有原始特色居住形式,被我们的先民所利用与发展,到今天是黄土高原上的窑 洞居住7。 自然环境是村落形成、存在的基础,任何村落都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但 不同的功能类型的村落对自然的因借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当然,任何村落的形成, 其作用力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但多元之中必有最主要的、直接的作用力,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便是这一因素。 3.1.1 晋西窑洞民居自然因素的影响 (1)地理环境及自然条件 碛口位于山西西部的吕梁山之西麓,临县的最南部。介于北纬 373552 374355,东经 11041321105148之间。西靠黄河,隔河相望于 陕西吴堡县;东与林家坪镇接壤:北与刘家会、丛罗峪镇毗连;南邻西王家沟乡与 柳林县孟门镇。其地形东北高而西南低,湫水河从北而来纵贯全境,在碛口与黄河 汇合。另有月镜河(小壶沟)从索达干村注入黄河。全境沟壑纵横,湫水河之东垣上 村东山巅是其最高点。海拔高度达到 1064 米,海拔 650 米南部黄河出境滩头是其最 低点。境内卧虎山海拔 833 米,镇政府院内海拔 673.5 米。 碛口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故而,碛口境内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气温相差很 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形态的比较研究 14 大,降水量分明。为全县人口居住稠密的地方,且依山傍水,无现代化工业污染, 空气清新,宜人居住。境内气候一年内多干燥,云量较少,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 为 14.07 千卡平方厘米,太阳辐射程度较强,6 月份最高值,辐射量高达 16.9 千 卡平方厘米,只有每年的 12 月是最低,辐射量只有 6.8 千卡平方厘米。 (2)自然因素在民居上的反映 自然因素是人类居住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民居建筑形式。 因此,无论生产力如何发展,自然因素对民居空间形态的基础性影响作用也是无法 代替的。 碛口地理上属具有梁峁连绵、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表支离等特点的黄土丘 陵沟壑区,该区是吕梁山向黄河峡谷的延续而形成的。碛口民居建筑均依山而建, 层层累进,错落有致,和自然地形有机协调地融合为一体,具有独特的黄土高原地 方特色。 这些窑洞建筑类型多以村落为单位,聚落形态完整,依山而建,层次分明,错 落有致,与周边环境相当协调,有浓郁的黄土高原地方特色。碛口的建筑都是顺着 卧虎山坡修建的,其间的院落都有通往相邻两巷的大门,院院相套而相通,由于特 殊的地形与地貌, 多存在屋顶与院落的叠合组织关系形态, 层层叠建, 多达 36 层。 3.1.2 陕北窑洞民居自然因素的影响 (1)地理环境及自然条件 米脂,地处无定河的中游,位于陕西省的北部,南接绥德,北承榆林,西邻横 山、 子洲, 东靠佳县。 地理坐标东经 10949-11029, 北纬 3739-385, 总面积 1212 平方公里,南北宽 47 公里,东西长 59 公里。 该区是一个典型的黄土 高原丘陵沟壑区,各类小流域沟道布满区域,境内主要河流有小川沟河、马湖峪河、 银河、金鸡河、榆林沟河、石沟河等 33 条,这些水系最终均汇入了无定河,沟壑密 集,地形受水流的影响呈现破碎景观,又黄土土质疏松易受雨水等侵袭8。 米脂属中温带半干旱性气候区,全年气候干燥,降水量较少,冬季寒冷较长夏 热而短暂,冬春之交多风,四季气温、降水分布分明,太阳辐射充足,白昼与夜间 的温差较大,十分利于农作物生长,是黄土高原小杂粮主产区之一。 据数据统计该 地的年平均气温一般为 8.5, 历史极端最低气温25.5, 历史极端最高气温 38.2 ,无霜期全年为 162 天左右。全年平均降雨量有 451.6 毫米,为夏季居多,最小 王磊.陕北地区小城镇滨水区空间形态初探以绥德、米脂为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李建勇.陕北米脂窑洞古城民居聚落形态研究.西安美术学院. 2007 第三章 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影响空间形态的因素比较 15 年降雨量 186.1 毫米。 米脂县,从总体上看地势呈东西高中间低,以自然河流中的无定河为分水岭, 地貌上应当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亦是以梁、沟、峁、川为主,境内山 峁达 20378 个,沟道 16120 条。境内的海拔平均为 1049 米,其中海拔最高为 1252 米,最低的海拔高度是 843.2 米9。 (2)自然因素在民居上的反映 米脂一带现存的几处古村落,较好的具备了原生环境中窑洞形式原生建筑的全 部特质,同时也是本土性原生建筑发展的最高阶段,也应该是终极性的杰作。由于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梁峁起伏的地形地貌特点,聚落大多选址在冲沟的阳坡上,沿 等高线顺沟势纵深发展。米脂地区有自然村落 396 个,90%建在沟坡上,村落结构较 松散。由于依山坡而建并伴随沟壑走势变化,所以层层叠落,从整体看具有丰富的 层次变化及村落轮廓线。这种在冲沟内发展的村落,特别是在坡度较陡的土坡上, 高一层的窑洞院落往往是下一层窑洞的平顶。 此外,陕北地区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米脂所处地区地表破碎造成了交通不 便,而交通的不便又造成了信息闭塞。表现在以农耕为主的原生环境中,基本保持 农业生产、农副交易,延续着农耕文化的浓厚传统意识。在地域的特殊性上,陕北 一带把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很高阶段。体现在民居建筑上,规模大、院落大,管理 完善,形成大地主庄园,以米脂三大地主庄园为代表。 3.2 晋陕窑洞民居经济因素的比较 民居空间形态的演化及其空间分布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关系密切。早期,因为 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靠狩猎采集为生,人居环境受自然生态制约程度很大,常常 只能生成于河流附近的阶地从而有利于人们的生存与活动。随着农业的发展,生产 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触及范围也逐渐的扩大。其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 经济分工的发展。经济基础的提升,促进了人的活动范围的扩大,也促进了人对居 住环境的认知,从简单的民居形态转而出现了丰富的窑洞民居建筑。 3.2.1 晋西窑洞民居经济因素的影响 (1)碛口商业状况 明清时期,碛口古镇已经跃居到了黄河中游重要的水岸码头的位置,有“九曲 黄河第一镇”和“水岸码头小都会”等美誉。碛口商贸于清朝中期开始进入其全盛 时期。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 年) 重修黑龙庙碑载: “临永间碛口镇,境接秦晋, 晋陕峡谷带窑洞民居形态的比较研究 16 地临河干,为商旅往来、舟楫上下之要津也。比年来人烟辅辏,货物山积。 ”民间亦 有“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 “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等民谣。 可见其经济之繁荣,商业之发达。 碛口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水运优势,向西承接有陕西、甘肃与内蒙古等地, 向东面连接有太原、京、津,吸引并辐射了差不多半个中国的商人,自清朝中期一 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的 200 年间,稳居中国北方著名的商埠重镇的地位,承载着 经济、文化交流的重任。从碛口黑龙庙清道光年间碑文记载的内容上可知,其商贸 于斯很是兴盛,零星商贩不计,商人云集,街巷店铺林总杂立,灯火夜而不息。其 间,河中穿梭着来往不绝的船筏,山谷间行走着骆运的商队。这种景象形成了所谓 的“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 。 (2)经济因素在民居上的反映 碛口一带大部分民居保留着黄土高原特质的窑居式建筑风格,但碛口曾作为一 个重要的水岸码头,是晋商通往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同时又是东西部建筑交汇的 关键地带。由于经常与外界的交流,碛口一直处于商业较发达地带,在历史演替的 过程中,人们也崇尚发展,追求新颖。突破了原生建筑院落格局,吸纳了由外部地 区传入的少量建筑元素,这些外来建筑影响着黄土高原原生建筑,因此,碛口地区 的本土建筑自然会有选择地吸取部分外来元素。但主体风格仍为本土特征的建筑群 系。 碛口的商贸繁华造就了很多商贾巨富。一些人致富后就在镇上及周边村落大兴 土木,依山势而建,层层累进,错落有致,最多垒叠 6 层。碛口的院落以四合院为 基本形式,但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它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出于商业目的,各家货 栈间形成了户户相通,院院相连的立体交通关系网。建筑的型制独特,多以窑洞式 “明柱夏檐高圪台”的四合院为主。 3.2.2 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