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土家族谚语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土家族谚语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土家族谚语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土家族谚语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土家族谚语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谚语是一种语言艺术, 它出自广大民众之口, 是人民群众经验、 智慧的结晶。 谚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在用特定的语言结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的同时, 又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 勇敢的土家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这些灿烂的民族文化不同程度地蕴含在其语言的精华土家族谚语中。 运用语言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解释、分析土家族谚语的语义内 容的同时,将土家族谚语置于民族民俗文化的大背景之下, 全面、深入地分析、 探究土家族谚语中反映出的民族文化内容及其社会历史根源,包括宗教信仰、生 产方式、民间习俗,以及传统的道德观念、婚姻观念、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从 而进一步发掘出土家族的优秀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有利于土家族的社会进步和经 济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国家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我们认为,土家族谚 语极具社会价值:气象、时令、农业等方面的谚语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教科书;风 土人情、物产特点、民间文艺等方面的谚语是促进民间文化交流及旅游开发的活 广告;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方面的谚语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同时,在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也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土家族谚语;语言修辞;文化内涵;民族精神 ii abstract proverbs are the language arts, which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wisdom from people. as a unique language phenomenon, proverbs contain profound cultural content when they express thoughts and feelings by specified forms of language structure. in the long history the brave and industrious tujia nationality has created brilliant and characteristic national culture, which was contained in tujia proverbs. in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this thesis has studied tujia proverbs, to explain and analyze its semantic content,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background of ethnic and folklore, to disclose the main culture content , and to disclose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hidden in the rhetoric manners and media of tujia proverbs, which include religion, production manners, common practice, traditional morality, the custom of marriage, and the simple understanding of objective world, then to disclose the excellent national characters and moral traditions of the tujia nationality, which are of great benefi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thnic in its region, as well as our chinese nation. we argue that tujia proverbs have great social value. firstly, the proverbs about meteorological phenomenon are lively materials on production. secondly, the ones about customs and heritage are lively advertisements in proving the exchange of folk cultur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finally, the ones about moral thoughts and ideology are lively material on moral culture. meanwhile, the proverb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non-matter cultural inheritance. key words: tujia proverbs; linguistic rhetoric; cultural connotation; national moral 附录附录 4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与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与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 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绪 论 第 1 章 绪 论 1.1 谚语概说 1.1 谚语概说 谚语又叫俗语,格言,是熟语的一种,是流行于民间的现成而固定的通俗语 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语言简洁精练, 比喻生动形象,是人民群众生活经验的总结、真理的阐述、爱憎的抒发,带有朴 素的科学性和哲理性。 1.1.1 谚语与成语、歌谣、歇后语、惯用语的区别 1.1.1 谚语与成语、歌谣、歇后语、惯用语的区别 谚语和成语主要区别在:谚语是整句,可单用,而成语多系词组或短语,只能 充当句子成分;谚语大体定型,使用不妨小有变异,而成语则非常定型,一般不容 擅改;谚语以俗为本,口语味儿浓,成语则文墨味重,多作书面引用。 谚语曾习称“谣谚” ,故易混同歌谣。歌谣中,确有仿谚之作,称“谚谣” , 如许多顺口溜即是。这些,可视为跨类。但谚语和歌谣毕竟有别:谚语多作单、 复句,而歌谣须三句以上;谚语侧重言理,蕴情于理,而歌谣侧重抒情,蕴理于 情;谚语讽劝、训诫色彩浓,旨在启迪,而歌谣着力告白、渲染,长于鼓动。 谚语和歇后语除少量跨类外,大多界限分明:谚语侧重言事言理,而歇后语 侧重喻形喻情;谚语主谓浑然一体,而歇后语喻、解体若即若离,讲述时可以乃 至须有较长停歇;谚语的“有效成分”蓄于全句,而歇后语的“有效成分”仅在 后半句(解体);谚语独立成句,而歇后语多作句子成分,须依附某语境;谚语多 庄,而歇后语尚谐。惯用语乃口语中极为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谚语不时与之相 混,须细辨其异:谚语多为整句,可单用,而惯用语仅为词组或短语,须附一定 语境;谚语构成某个推理或判断,而惯用语仅陈述某情态。如“单耳背”为谚语, 但“耳边风”则是惯用语。 1.1.2 谚语的特点 1.1.2 谚语的特点 任何一个民族,无论她有没有文字,都免不了要使用谚语。世界上,不可能 存在没有谚语的民族,因为,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不可能缺少对后代的教育,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也都不可能不总结、学习前人的经验。因各民族生存的地理 环境、物产资源、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这使得谚 语在语义内容上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特点。 “可以说,谚语作为不同民族的人 民智慧的结晶、思想的火花,语言中的精粹,因为根植于各具色香的泥土中,才 放射出它别具一格的异彩来;才更具有除文学价值之外更多的文化的科学的价值 土家族谚语研究 2 来。 ”这里所说的“除文学价值之外” “更多的文化的科学价值” ,其中之一就 是对民族文化而言的研究价值。对各民族文化中独特的谚语加以分析比较,不失 为了解异族文化精髓所在的一种途径。 谚语作为记录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的文化符号,几乎 遍及人们的生产劳作、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民俗之美意味浓烈。 谚语反映民俗事象有两种情形:一是一条谚语直接指称一种习俗。比如土家有许 多禁忌已成谚语,如出门要选良辰吉日: “初一十四二十三,太上老君不下庵”/ “七不出门八不归,逢九出门空手回” 。行路人“春来莫接鹰打鸟,冬来莫捡汗手 巾”/“上山莫捡麂,下河莫捡鲤(指莫名其妙死去的麂子和鲤鱼) ” 。 二是谚语在整体上并未概括习俗,但它的结构成分(指喻体,谚语通常使用 比兴和借喻的修辞手法)间接反映了某些习俗。土家先民崇尚万物有灵,崇拜敬 奉祖先,故解放前湘鄂西一带流传着“人无神灵,寸步难行”/“举头三尺有神灵” 的俗谚,这涉及到土家祭祀习俗事象。 还有很多谚语反映了不同地域的地理风貌特点,展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自 然和文化景观并揭示景观中蕴涵的特殊的美。如“三山六水一分田”形象地描绘 出土家族居住的武陵山区水田分布的外貌特点,准确而又简洁。 “上有天堂,下有 汨埫” ,形容湖北巴东县境土家族地区的美丽和富庶。 “金白杨,银平阳,有金有 银是东西壤。 ”记录的是巴东县境内几个地区盛产粮食的情况 。 “马连不开口, 神仙不敢走”/“宁吃三副药,不过柳津滩的河” ,极言清江河的两处地段水急险 峻。 “龙山的白菜,来凤的藕,土堡的秀才多似狗”指的是湖南省龙山、湖北省恩 施自治州的来凤、土堡三个地方的三大特产。有一则谚语是反映巴东县的风景的, 很有乡土意味: “巴山夜雨秋风亭,壤西渔火映石门” 。所有这些谚语无一不是 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无一不是对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锤 炼、概括和升华,饱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着生活的色彩和底蕴。 1.2 研究谚语的意义以及前人研究情况研究谚语的意义以及前人研究情况 语言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它既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类文 化的主要载体。因此,诸多学科都把语言当作重要的研究对象。语言学解剖、分 析语言构成要素,了解语言这一人类交际工具的“物质”形式。哲学、人类学、 民俗学、文艺学等则重在研究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学科分工不同,研究的目 的、范围、角度、方法各有不同,但总目标却是一致的:通过对人类文化现象的 研究,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 郝苏民著蒙古族口承语言民俗 ,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金”指玉米, “银”指水稻。 “秋风亭”在巴东县城山岗上,系北宋名相寇准所建,现仍保存; “壤西”又叫西壤口,在巫峡出口的 小石门处。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谚语既是一种语言艺术,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它出自广大民众之口, 是人民群众经验、智慧的结晶。谚语中既反映了广泛多样的民众生活,同时也集 中了渗入民心的传统文化观念。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探析土家族谚语的文化内涵, 将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土家族传统文化,这对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华民族这个统一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大家庭中,各民 族之间只有进行充分的文化交流,才能达到更进一步的相互理解,增强各民族的 凝聚力与向心力,共同创造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谚语不仅反映语言本身,而且记录其他文化现象。古今中外,人们出于各种 目的都很重视谚语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1846 年,英国学者威廉汤姆斯首次提出“folklore” 这个词语, 东方的 一些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的学术界称之为“民俗”或“民俗学” ,成为一门 新兴学科的正式名称。在汤氏所说的“民众古俗”中就包括谚语这一语言品类。 其后的欧美及日本等国的民俗学家大都将口头传承民俗(包括谚语)当作本学科研 究对象的重要部分。 在我国, 对民间谚语俗语的搜集最早可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秦时代。 如 诗 经大雅中就有五首诗引用了当时的谚语,并且这些谚语几乎是被同样的句式 即“人亦有言:”引出的。例如:“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出自大雅板 章三。 “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 毛诗序 : “ 板 :凡伯刺厉王者。 ” 上世纪初, “五四”新文化浪潮席卷文化学术界,对民间语言的研究也出现 了热潮。1918 年 2 月 1 日,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校长启事” ,征 集全国近世歌谣,成立了歌谣征集处,又成立了歌谣研究会(1920) ,出版歌谣 周刊 (19221925)97 期,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时参与此事的有刘 半农、李大钊、鲁迅、胡适之、钱玄同、沈兼士、沈尹默、周作人、徐宝璜、顾 颉刚、魏建功、容肇祖、罗家伦、傅斯年、董作宾、常惠、朱自清等北大进步教 授和学生,还有远在广东的钟敬文等人。1926 年北大不少进步教授南下广州,又 把这一学科带到中山大学,成立了民俗学会,出版民间文艺12 期、 民俗 周刊 123 期。1929 年朱自清先生在清华大学开出了民间歌谣的专题研究课程,写 成讲义中国歌谣 。民间文艺与民俗研究进入大学神圣的殿堂,曾使封建学者破 口大骂,也受到一些权势人物的轻视或反对。但是,北大人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 坚持研究,作出许多成绩。刘半农先生更亲率弟子前往包头艰苦的农村进行方言、 歌谣调查,不幸传染上回归热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34 年) 。如今民俗学已成 为中国和世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关于谚语的研究成果,从资料搜集出版与研究两个方面来看,还是有 一批的成果,尽管这些成果与关于民间文学的其他一些主要文类的研究相比,并 土家族谚语研究 4 不算太多。关于谚语文本的搜集出版方面,民间谚语集成的采集编纂工作不断拓 展,陆续出版了一批谚语集及谚语辞典。 20 世纪以来,俗语的收集、整理工作 进入新的阶段。在收集、整理谚语资料方面,1984 年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 间文艺研究会联合签发了关于编纂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 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通过省、地(市)、县各级 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组织广大民间文学工作者及基层文化单位进行全面普查与 采录。从 1990 年开始,中国谚语集成凡 31 卷,除台湾卷暂缺外陆续问世。 收集到的谚语资料,大大超过前人,仅山西卷,就从征集到的 15 万条谚语资料中, 精选出 2 万余条。(中国谚语集成山西卷后记) 据统计,从二十年代到九 十年代,共出版有关谚语的工具书近百部。 对谚语的理论探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郭绍虞的谚语研究(1921 年)、武 占坤、马国凡的谚语(1980 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当然,这些绝大多数是 有关汉语谚语的研究成果。关于谚语的研究方面,关于谚语的定义,开始逐渐严 谨和明晰,特别是在同其他一些相似和相近文类进行对比的过程中,逐渐确定了 比较严格、准确的谚语定义,对于谚语与俗语、歌谣、歇后语、格言等类似文本 之间的区别,也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有一大批探讨关于谚语的艺术特征、句法 结构等的论文。从谚语来看中国民众的思想、观念、民族性等方面的论著,则是 关于谚语的内容的研究中占有最大比重的成果。 1.3 土家族谚语之文化生态环境及土家族谚语收集情况土家族谚语之文化生态环境及土家族谚语收集情况 1.3.1 土家族概况 1.3.1 土家族概况 土家族是 1957 年国务院正式确定的一个独立民族,人口 570 多万(1990 年), 分布在湘、鄂、川、黔、渝等 5 省市毗连的广大地域。具体分布在湖南龙山,永 顺,保靖,古丈,凤凰,吉首,泸溪,及大庸市的桑植,武陵园,慈利等县区市, 湖北省恩族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建始,巴东等县及宜 昌地区的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四川省涪陵地区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及思南、铜仁、德 江、江口等县。 湘鄂川黔交界的土家族地区,幅员广大,土地辽阔,奇山异洞,驰名中外。 武陵山和巫山两大山系的支脉奇峰竞秀,气势磅礴,绵延整个土家族地区。奇特 别致的自然景观引人入胜,令人向往。土家族地区属亚热带山区气候,气候温和, 四季分明。各地海拨高度不一,温差较大,适宜于林木和农作物的生长。土家族 地区河流纵横,溪流密布,水利资源极为丰富。另外,土家族地区矿藏资源也很 丰富。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属山区农林牧业经济类型,粮食作物有稻谷,玉米、小 米、高梁、小麦、大麦、燕麦、红豆等。经济作物有桐油,茶籽、生漆、茶叶、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烤烟、棉花等。土家族地区的名贵中药有木瓜、黄连、银花、伏苓、木香、杜仲、 天麻、当归、党参、麝香、贝母、灵芝等几十种。土家族地区的特色水果有板栗、 柑桔和猕猴桃。历史上土家族地区很早便发展起以水稻为中心的多种经济的农业 文明,这是土家族谚语产生的土壤。 土家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勤劳勇敢的土家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精神文化。如白虎 神、祖先崇拜(白帝天王、向王天子、土王)土地神等原始宗教;民间口头文学 中的山歌、摆手歌、薅草锣鼓歌、哭嫁歌、打溜子、丧鼓歌以及优美的神话、传 说、故事等,绚丽多彩、奇特动人;民间舞蹈有八宝铜铃舞、八幅罗裙舞、梅山 舞、摆手舞、跳马舞等,具有民族气息;原始戏剧“傩愿戏” “毛古斯”等等,风 格独特;民间工艺挑花、牵花、刺绣颇负盛名,西兰卡普(俗称“土花铺盖” )驰 名中外。 土家族聚居于高山丘陵地带,这是土家族社区文化得以形成的自然环境,正 是这些巍峨屹立的高山和重重叠叠的山岭形成的屏障,客观上起到了封锁外来文 化对土家文化冲击的作用,延缓了土家族被其他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使土家族 文化现象得以长期保存。我国土家族先民所聚居的特殊自然环境,是使土家族社 区文化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因此其传统民间文化历史悠久,绚丽多姿,民族文 化积淀丰厚,既有本民族的特色,又有区域文化和中华整体文化的色彩。 1.3.2 土家族族源问题 1.3.2 土家族族源问题 对这个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理论观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古代巴人后裔说:持此种观点者,认为“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 。 江西移入说:此种观点认为土家族是唐末至五代初年 (910 年前后),由彭瑊 率领的自江西吉州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 贵州乌蛮说:此种观点认为土家族是隋、唐时期进入土家族地域乌蛮的一支, 融合土著居民和巴人一部分而形成的。 先秦戎人说:土家族的先民属于原始藏缅语族群西北戎人的一支;先秦 戎人东迁入中原而后南徙汉、淮流域及江南洞庭湖地区,其中称为“卢戎”的一支 进入湘西地区,成为今操藏缅语的土家族主源先民。 湘西土著说:持此观点者根据湘西龙山、大庸、泸溪等县出土的新石器文化 遗址和上家语的地名等,认为土家族是湘西土著同进入这一地区的巴人和汉人等 融合而成。 除此之外,还有古代百越说等等。 尽管对土家族主源先民的说法不一,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我们可以做以下 推论:第一,从以上各说都描述了土家主源先民与其他民族相融合,最终形成单 一土家族历史过程的共识,证明土家族绝非是单一的古代民族简单的延续,而是 土家族谚语研究 6 融合其他民族最终形成的。第二,自唐、五代以后,湘、鄂、川、黔地区土家人 即已形成了单一民族,并在历史变迁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这是构成我国土家 族社区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 1.3.3 土家族谚语收集情况 1.3.3 土家族谚语收集情况 土家族的谚语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流传广泛,苦于以前没有文字记载,全 是口头承传。据记载,雍正十一年(公元 1733 年),鹤峰土家族人民暴动,土司畏 罪自缢 。在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抗下,清廷为了统建制和推行统一的赋税制度, 于雍正五年(公元 1727 年)和雍正十三年(公元 1735 年) ,分别在湘鄂西废除了土 司制度,为维护其统治,并实行了某些对农民让步的措施。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 “改土归流”事件。自此之后,土家族地区大兴汉学,在很多商业、交通较为发 达地区,很多土家人转用了汉语汉文,因而一些土家谚语被译成汉语传承下来了。 所以现在的土家族谚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沿用土家语流传,主要是操用土家语 的湖南湘西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张家界市的慈利和常德市的石门 等县市;另一种土家谚语是用汉语形式在流传,在鄂西州、宜昌地区的长阳、五 峰,重庆市黔江开发区所属县、市和黔东北铜仁地区所属县市的土家族谚语都是 汉语形式的。 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末,随着党的民族政策和艺术方针的贯彻执行,国家 民委曾组织了大规模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少数民族 谚语是当时的工作成果之一。土家族谚语的数量无法统计。从出版的谚语资料看, 其数量是今人惊喜的。1987 年酉阳民间文学集成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的酉阳土家 族苗族自治县民间歌谣谚语资料集收了谚语 200 多条。1987 年德江县民间文学 集成办编的贵州省铜仁地区德江县卷,从 6300 多条中精选出 2l00 多条。1988 年龙山民间文学集成办编的中国谚语集成湖南卷龙山县资料本1580 多条,多 数是土家族的,很多还是用汉字译音写的土家语。除了这些谚语资料之外,各地 方志,如龙山县志、保靖县志、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志、五峰县志 等,都记载了一定数量的土家族谚语。 1991 年由向贤荣任主编、田诗学任副主编、 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 鄂西谚语集 , 是从 20000 多条中选出的 8000 多条。 1993 年由刘黎光、张耀本编注,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湘西谚语荟萃,总数为 3500 多条。 清人杜文澜在其中云: “谣谚之兴,其始止发乎语言,末著 于文字。 ”谚语是先在群众口头流传,然后见诸记载。它随着社会生活的繁复而不 断丰富,具有形象性,也富于科学性和哲理意趣,介乎科学与文学之间,是人们 实践理性的产物,长期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许多谚语,所来不见其头,所往莫测 鹤峰州志卷一。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其尾,源远流长矣。本文只就流传于土家族地区的明显具有地方民族色泽的谚语 作研究。 1.4 研究视角及方法 1.4 研究视角及方法 谚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在用特定的语言结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的同 时,又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容。对谚语这一语言现象的基本理论认识,引领我们 循着这样的思路研究土家族谚语。 首先,运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土家族谚语的语言学特征进行层层剖析、 解释、分析土家族谚语的语义内容。土家族谚语是在长期的使用中逐渐固定下来 的,其意义也是约定俗成的。有些谚语只具有表层意义,可以根据谚语所包含的 词及其语法关系直接推断出来;有的谚语则运用隐喻的手段传达特定的含义,表 达的重心隐含在表层意义之内。土家族谚语的语义是由于种种社会、历史、生活 习惯等原因自然形成的,反映了土家族特定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 其次,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将土家族谚语置于民族民俗文化的大背 景之下,分析、探究谚语中反映出的民族文化内容及其社会历史根源。在对土家族 谚语的考察中,我们看到,有些谚语直接陈述着某种民俗活动,有些谚语间接传 达了某些民俗事像,而有些则折光反射出特定的民俗风貌。在这一部分所运用的 民俗学方法中,一方面是民俗学的观点和方法,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分析考察谚语中所反映的民俗文化现象,宏观透视 一定的文化现象及其社会历史原因。另一方面,采用民俗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 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对土家族谚语中反映的纷繁复杂的民俗文化现象进行 分类、分析、综合,从总体上把握民俗文化全貌及本质,找出蕴含于其中的内在 规律,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科学性的结论。从语言到文化,进行双向研究,相互 验证,以弥补各自研究的不足,只有这样,对土家族谚语的认识才能更透彻、更 科学。 土家族谚语所反映的民俗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谚云: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 俗。 ”本文拟通过系统全面的研究土家族谚语,为揭示土家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提供 一个新的视角。 土家族谚语研究 8 第第 2 章章 土家族谚语语言修辞探析土家族谚语语言修辞探析 修辞方式又叫修辞格,它是综合运用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根据不同的条 件,为提高言语表达效果而采用的特殊语句形式或表达方式。谚语之所以能够广 泛流传,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除了其源于生活与实践,饱含哲理等语义内涵外, 还因为它新颖生动,音韵和谐,精炼隽永,耐人咀嚼,广泛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 修辞方式的运用,既使语言新奇别致,又使语义转化升华。那些精彩的训诫意义 和哲理思想蕴含于谐趣、幽默、形象化的语言之中,给人一种韵味无穷的审美感 受和深刻的人生启迪。 土家族地区谚语的修辞艺术跟他族一样,多用比喻、白描、对照、夸张、反 语之类,并无特殊之处。这是因为人们在大体相近的历史发展阶段上,有着相似 的实践经验和理性色彩,以及共通的感情精神。略有差别者,大约是局部自然环 境和民族心态所造成的。 比喻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打比方” 。一个好的比喻往往可以收到化未知为已 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的效果。比喻是语言中最富于 表现力的修辞方式,在土家族谚语中,它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修辞方式。如借喻: “马屎皮面光,里面一包糠”/“晴天多打柴,落雨不湿鞋” ;如暗喻: “飞来燕子 独脚伙,本地麻雀帮手多”/“会哭的娃子奶头多” ;如引喻: “茄子不开空花,伢 儿不说谎话”/“土,靠一起成墙;人,靠一起成王”/“甜荞莫和苦荞推 ,斑鸠 不和鹞子飞” ;如博喻: “好大的肩膀背好大的木,好大的腿杆缝好大的裤,好大 的雀儿做好大的窝,好大的家业修好大的屋,好大的道艺办好大的事” 。 如明喻: “谷怕午时风,人怕老来穷” 。如隐喻: “羊尾巴只遮得羊屁股”/“狐狸走了臊气 在”/“老鸹莫说猪黑” ,这些比喻幽默风趣,极见特色。 白描也是土家族谚语中常用的一种手法。白描原是中国国画绘画艺术中的一 个术语,是指不用颜色,只用水墨线条勾描物象的绘画方法。作为文学修辞,是 指对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予以具体描摹的一种方法,不加渲染,不作润色,轻轻 一两笔就把客观事物的形貌状态和内在特征写出来,既质朴又传神。如: “粒粒黄 沙堆成山,滴滴清水汇成河”/“叫雀不怕喊,高粱不怕旱”/“竹子即使被烧, 竹节还是直的”这些谚语用词朴实无华,从事物的细微处着笔,三言两语就揭示 出暗含的深刻道理。 对照就是将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摆在一起,形成强 烈的对比,使要说明的一面更加鲜明突出。运用这种修辞的谚语能够鲜明地揭示 推,即磨面。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如: “稗草长不出稻穗”/“热肉好吃, 冷帐难还”/“抬枪对老虎,美酒对亲人”/“破窑出好瓦,破庙出神灵”/“宁可 过坏一个年,不可插坏一丘田”/“鼓打千锤,不如雷轰一声”/“把自己的草当 宝,把别人的宝当草” 。这些谚语都由两个分句构成, 前后两种事物构成了鲜明 的对比,它们成双成对地出现,结构匀称,节奏鲜明,音调和谐,读来铿锵有声, 便于传诵和记忆。 有些谚语由两个分句构成,前一句的结尾是后一句的开头,上递下接,犹如 珠子一颗接一颗地串连起来。这种修辞方式称为联珠,也叫顶针。它有利于表现 事物的连锁关系,突出事物的内在联系,用语精简,说明事理直接明快。如: “耳 闻不如眼见,眼见不如实践”/“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阴阳不可信,信 了一肚闷”/“好酒说不酸,酸酒说不甜”/“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来者 不惧,惧者不来”/“鱼帮水,水帮鱼”/“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 双关,是一个词语或句子兼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字面意思,一种是言外之意。 这种一箭双雕的词句,字面意思是次要的,言外之意是重要的。双关可分为语义 双关和谐音双关两种。土家族谚语常见的是利用同音或近音字构成的谐音双关。 如“不蒸馒头也要蒸口气” , “蒸”谐音“争” ,意思是“争口气” ,而不是“蒸口 气” 。 “给个棒槌认作针” , “针”谐音“真” , “认作针”的弦外之意是“认作真” 。 这种修辞格使语言表现得含蓄深刻,幽默风趣。 夸张在土家族谚语中也可以看到。如: “匹篾吊千斤”/“一根头发遮得住脸” /“三十年前遭蛇咬,看到竹根都是蛇”这种修辞对事物加以夸大或缩小,突出了 事物的本质,给人以非常真实之感,能引起人强烈的共鸣。 反语,是指说话人所说的话在字面上与他想要表达的意义恰恰相反,是一种 通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来取得讽刺、幽默等效果的修辞手法。土家族谚语中有 少量反语。这类谚语有个特点,所说的内容人人都知道是错的,而且错得荒谬滑 稽,然而就是这种戏谑的口气让人印象深刻。如“磨刀不如使力,使力不如乱砍” , 本意是说“乱砍不如使力,使力不如磨刀” 。 “人老骨头枯,正好显功夫” ,本意是 说“人老骨头枯,哪能显功夫” 。此类反语形式的谚语还有很多,例如“不干不净, 吃哒不病”/“客来扫地,客去烧茶”/“不要慌,不要忙,日头去哒有月亮”/ “宽处往窄处想,亮处往黑处想”等等。 应该指出的是,大多数土家族谚语所运用的修辞不是单一的,有的谚语同时 运用了多种修辞格。如“外头有个好哈耙 ,屋里有个好别篓 ” ,既运用 了对偶,又运用了比喻。 “甜言蜜语嘴巴乖,树上的猴子也哄得下来” ,既是比喻, 又是夸张。土家族谚语正是灵活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作正反对照,或作相互映 衬,或以甲托乙,或因此兴彼,都富于机趣和哲思,耐人回味,才会为人们所喜 “哈耙”是一种农具, “别篓”是一种容器。此句意为丈夫在外面像会挣钱,妻子在家里会积攒。 土家族谚语研究 10 爱,才具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传诵至今。 土家族谚语语言朴实,开宗明义,不绕弯子,往往说理深刻,总体以语言生 动、鲜活、风趣见长,极富乡土气息。土家族民间谚语丰富多彩,作为人民智慧 的结晶,无一不显示它的民族特色,无一不显示它的文化内蕴。丰富的土家族民 间谚语是土家族民族文苑里的一朵奇葩,五彩缤纷,璀灿夺目。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第 3 章 土家族谚语的文化内涵 第 3 章 土家族谚语的文化内涵 3.1 土家族谚语中的原始宗教信仰土家族谚语中的原始宗教信仰 土家族历史上直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且广泛吸收外来文化,这使得土家族 原始社会延续下来的多神崇拜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打上了阶级社会的烙印,但依 旧保持着原始宗教崇拜对象多、范围广、形式复杂的显著特点。 土家族原始的“万物有灵”观念是土家族的形成原始宗教的思想根源。土家 族原始宗教往往和神话传说结合,互相渗透并通过本民族长辈特别是梯玛、端公 等巫师加以口头传播,因而原始的宗教信仰具有各种各样的诠释。土家族原始宗 教与其社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三种形式。 3.1.1 自然崇拜 3.1.1 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包括对天、地、日、月、星、雷、雨、火等自然现象的崇拜,以及 对蛇、牛、狗、竹、桃等动植物的崇拜等。与此对应,民间谚语中关于这些崇拜 的有许多,试举几例: 太阳神:“日日夜夜不停走,辛辛苦苦为世人。”/雷神:“天上雷公大,地 上舅公大。”/土地神:“土地老爷不放口,虎狼不咬猪和狗;土地面前不贡肉, 害虫害兽吃五谷。”/火神:“三十的火,十五的灯。 ”/河神:“向王天子吹 牛角,吹出清江一条河。 ”/牛崇拜:“四月八,牛歇枷。”/“耕牛望的牛王 节,细伢(小孩子)望的三十夜。 ”/蛇崇拜:“三月三,做起粑粑扎蛇眼。” /“三月不吃粑,蛇咬妇人家。 ”/“竹崇拜:竹子开花年成差。”/桃崇拜:“鬼 怕桃枝打,又怕四两铁 。” 对土家先民来说,变幻莫测的自然力与自然物是威力无穷的异已力量,它既 给人以无法克服的灾难,又给人以得以生存的恩泽,既使人恐惧迷惑,又使人感 激崇敬,于是便形成了原始思维的基本观念,即“万物有灵”观念,自然崇拜是 人类最初的崇拜和信仰。 在腊月三十这天,土家族全家人围火塘举行各种游艺活动,通霄不眠。火塘里要烧旺火,越大越好,以 驱除妖魔鬼怪,辞旧迎新。 鄂西清江一带的土家人信仰向王天子,相传向王天子开清江有功,奉他为河神。 四月十八日,传说是牛王的生日。牛于此日受到特别优待,不耕地,喂酒、鸡蛋、黄豆等物,人们还要 到牛王庙挂红祭牛王。 土家族有三月三开始防蛇的习俗。届时家家扯嫩蒿叶拌糯米做粑粑吃,用糍粑将蛇孔堵住,不让蛇出来 伤人。 指火塘上的铁三角架。 土家族谚语研究 12 3.1.2 图腾崇拜 3.1.2 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原始氏族社会的信仰形式。 土家族以白虎图腾为其图腾信仰,各地都有白虎庙,有的还专门设有白虎神位。 土家族崇拜白虎,但又将白虎分为两种,即“坐堂白虎”和“过堂白虎”。土家 族崇拜的是“坐堂白虎”,家家有一“坐堂白虎”谓之“家神”,并设坛祭“虎 神”。“过堂白虎”是坏神、邪神,是从这家跑到那家专门坐压小孩的野神。“过 堂白虎”若到哪家过了堂,哪家的小孩就生病或死亡。除此之外,还有“过山白 虎”,“耗财白虎”等。有以下谚语为证:“白虎当堂坐,无灾也无祸。”/“白 虎当堂过,无灾必有祸。”/“小孩遇到白虎星,不死也要脱道生。”/“赶仗(打 猎)遇白虎,一天无雀兔。” 土家族这种既崇虎又赶虎,将虎分为两类的情况,反映了图腾崇拜随着氏族 分化而分化。但是从整个土家族宗教信仰来看,还是以崇拜为主的。 3.1.3 祖先崇拜 3.1.3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在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原始信仰形式。 祖先崇拜根植于灵魂不死的鬼灵观念,是氏族时代产生的一种原始的宗教形式。 土家族民间普遍尊“彭公爵主”、“田好汉”、“向大官人”等三大土王,来凤 县各摆手堂内供有这三位神像。在正月初三到十七日,三月初三清明节,四月十 八牛王节,五月十五大端午,六月六晒衣节,七月十五月半节等较为重大的节日, 这些氏族集团首领神祗便成为土家族人民祭祀的对象。民间有许多关于他们的传 说,也有谚语为证:“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三土王。”/“土王庙的钟小音 宏亮,一槌应拢贵帽山。 ” 尊奉英雄祖先,是土家族祖神崇拜的一个重要部分。除了崇拜土王以外,土 家族也崇拜自家的祖先。土家族人认为,自家的祖先生时固然平凡,但死后却可 以保佑子孙后代们安康。如三月初三是清明节,土家人于墓前祭祀祖先,称为“清 明扫墓”,这天要扯除坟墓上的杂草,重新垅土磊石,还要在墓上挂“清明吊”, 即在竹竿上系上用纸做的吊球,下面有长长的纸带。有的地方称之为“插青”或 “挂青”,意为挂念亲人。有的地方在这天不能吃肉。有如下谚语:“清明不祭 祖,白养一群狗。”/“清明挂一张(清明吊),子孙发一千。”/“过清明,吃 腊肉,出的子孙像煤球 。” 尊奉自家的祖先,是比较晚近才形成的现象,它是父系家庭逐步取代其它血 缘组织之后的产物。 指恩施州来凤县麂子坪土王庙的一口小钟,贵帽山离此庙三十余里。 意为长得黑。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3.2 土家族谚语中的反映的土家族的生存方式土家族谚语中的反映的土家族的生存方式 3.2.1 农耕生活 3.2.1 农耕生活 土家族分布在湘、鄂、川、黔、渝等 5 省市毗连的广大地域,地貌以山地为 主,寨子依山傍水而建,除渔猎之外,开垦田地从事农业生产,是最主要的社会 生产形式。 武陵山区,山多田少,土家一代代在此生存繁衍,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这些宝贵经验都用谚语形式承传下来。如大量的气象谚语: “云朝东,亮通通;云 往西,披蓑衣;去朝南,要翻船;云往北,落不彻 。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抹 腰。 ”/“早晨发霞,等水烧茶;傍晚发霞,晒死蛤蟆。 ”/“雪落高山,霜打平地。 ”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清明要明,谷雨要淋。 ”/“三伏不热,五谷不 结;三九不冷,百果不很。 ”这类谚语显然是以山地小气候的生态环境为依据 的。 另外数量最多的是关于农事耕耘经验方面的谚语,列举一二如下: “老张莫听 老向哄,桐子花开要下种”/“耕得深,耙得烂,一碗泥巴一碗饭”/“深栽洋芋 浅栽秧,红苕栽到皮皮上”/“宁栽秋苕,不种秋荞”/“六十养儿不得力,夏至 栽秧不得吃” 。又如土家族数千年种植苞谷的经验形成了大量的农谚: “苞谷薅 得嫩,抵如上道粪”/ “苞谷包,五黄六月把草薅”/“想吃苞谷米,薅个鸦雀嘴” /“苞谷结婚,子孙子孙”。这些农谚不仅是土家族绮丽斑斓的民族文化的宝珠, 而且是一部丰厚的指导农业生产的教科书。 土家谚语中还有许多农事习俗方面的内容。例如,土家族人把过元宵节吃的 肉叫爬坡肉,俗谚云: “吃了爬坡肉,各自打门路。 ”元宵节过后,土家族人习惯 上山找多年老陈土开荒。地点确定后,手执大长刀,砍修山上的杂树杂草,趋天 色晴朗,随即放火烧刚修好的这座山,这叫烧“火沙” 。一进农历二月,紧张的开 荒挖土活动,就在土家地区开始了。挖生土,是一场艰巨的劳动,所以土家民谚 说: “人生有三苦,拖木、抬岩、挖生土。 ”在长期的种植经验中,土家族深知“土 里一片坡,不如一个田角角” ,所以凡是地里能开成田的土地,都充分利用。 “巴 掌田” 、 “蓑衣田” 、 “斗笠田”在土家族地区,处处可见,有些小田,犁耙耕牛都 不能过,就用钉耙进行人工耕种。今天我们看到的一处处梯田,一片片水汪汪的 稻田,溪边河边高高耸起的堤坝,那是土家族先民世世代代劳动积累的成果。 又如,土家人生产开荒除草时,往往互助换工,不计报酬。田间劳作时,土 不彻:土家口语,快速、急切的意思。 不很:土家族地区口语,不好,不牢固。 意即超过夏至栽的苗,过了季节,栽下去也没有用了。 鸦雀嘴指剪刀形。 喻苞谷要杂交。 土家族谚语研究 14 家人要打“薅草锣鼓” ,唱“挖土歌” ,薅草锣鼓是普遍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一种 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特殊歌唱形式,节奏鲜明,解困消乏。 长阳县志翔实记述 了这一农事习俗,载: “旱田草盛工忙,互相助为换工,亦击锣鼓歌唱,节劳逸, 有头歇、二歇、三歇,至末鼓锣与薅锄齐急,不闻人声,为赶翼,谓之薅二道草、 三道草” 。薅草锣鼓四人一班,鼓、锣、钹、马锣四件打击乐器,鼓手领队,发歌 指挥,既指挥唱歌,又指挥生产,号召力很强。也有两人一班,一人挎着鼓,打 鼓发歌,一人掌握锣鼓架,架上挂着大、小锣和钹,敲打三件乐器接歌。薅草锣 鼓演唱形式灵活,或互相接歌,你叫我接;或一领众和,一人或两人叫,锄草的 人一齐接;或锣鼓师傅自打自唱,不拘一格,风格清新刚健、简洁明快。 “唱”和 “打”也有不同的配合,若唱时不打,只以锣鼓作间奏,谓之“住鼓听声” ;若边 打边唱,以锣鼓伴歌,则称之“鼓里藏声” 。土家谚云: “山歌解劳累,薅草快如 飞”/“田里喊歌,薅草一大坡”/“会打三家的鼓,难接一家的歌”/“对歌没有 巧,只要比方打得巧”/“听得耨草锣鼓响,一天耨它万重山” 。 薅草锣鼓有它自己独特的锣鼓点子,锣鼓经的念谱也特别,念作“扑薅 扑薅 扑的扑的薅” 。歌的内容多随编随唱,有时唱一些整套的故事,如杨家将 、 卖 画记 、 三国演义等,有时会传授生产知识,告诉大家: “二月挖土,三月下秧, 四月栽秧种包谷,五月薅草,八月收割”等。其中也有一些表述人们丰收时喜悦 心情的。唱到最后,必定会出现一些荤歌(情歌) ,荤故事,无论男女老少,都可 以相互开一开“黄色”玩笑,甚至于公然“打情骂俏” ,土家人称之为“混春” , 有“薅草田间无大小,公公跟媳妇喊大嫂”/“ 田里不混春,五谷都不生”之谚。 土家人认为在田间地头说唱男女之事便可以使庄稼长得茂盛,获得丰收。 无独有偶,在农历二月惊蜇前,土家人来到田间,地铺柴灰,在上面画上弓 箭射虫的图画,认为这样可以灭虫消灾,谚云: “二月惊蜇前,画弓当射虫”/“正 月十六吃龙肉,惊蛰画箭射白虎。 ” 上述两种风俗“混春”及“射虫”当作土家族古老巫术在现实生活 中的深层沉积。根据弗雷泽金枝中对于巫术的分析,上述这两种风俗习惯其 实应当属于一种基于相似律的巫术,称为“顺势巫术”或“模拟巫术” 。另外,土 家族还有一种巫术,如土家人开春第一次下种时要举行的一种仪式,即将香纸带 上播在土里,祈祷土地神能保佑一年的农业生产风调雨顺,无虫无灾,有谚为证: “初出种,不敬香,青苗土地不管山” 。这种巫术即基于接触律或触染律的法术, 叫做“接触巫术” ,土家族相信能通过在土里埋的香纸来对天气、土地和禾苗施加 影响,从而获得丰收。 土家族地区属南方水田农耕稻作文化区域,其谚语深刻总结了人们对稻作技 术的认知。土家人种植水稻,非常重视往田里插水稻秧苗的仪式。到了栽秧的那 天,简直就像过节一样庆祝,要在早上下田之前祭祀,然后摆上极其丰盛的酒席,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称为“栽秧酒” 。四方亲友,隔壁邻舍都要来吃,客人来得越多,主人越高兴,即 使是路人,碰到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