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期末习题.pdf_第1页
电化学期末习题.pdf_第2页
电化学期末习题.pdf_第3页
电化学期末习题.pdf_第4页
电化学期末习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电化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 2.怎样理解电极电势?举例说明三个常用参比电极,写出 电极反应及电极电势。 3.三电极体系是由哪几部分构成?三电极体系的优点是什 么?,常用的工作电极有哪些?固体电池的处理方法? 4.什么是法拉第过程?什么是非法拉第过程? 5.一个电极过程可能包括哪些步骤? 6.什么是理想极化电极和理想非极化电极?请各给出一个 实例。它们在电化学中有什么重要用途? 7.讨论零电荷电势的意义。 1.电化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 2.怎样理解电极电势?举例说明三个常用参比电极,写出 电极反应及电极电势。 3.三电极体系是由哪几部分构成?三电极体系的优点是什 么?,常用的工作电极有哪些?固体电池的处理方法? 4.什么是法拉第过程?什么是非法拉第过程? 5.一个电极过程可能包括哪些步骤? 6.什么是理想极化电极和理想非极化电极?请各给出一个 实例。它们在电化学中有什么重要用途? 7.讨论零电荷电势的意义。 第一部分简述题第一部分简述题 2 8. 一个可逆的电化学系统,必须满足哪两个条件?举例说明 9.一个电化学体系中通常包括哪些相间电位?它们有哪些共性 和区别? 10.什么叫盐桥?为什么说它能消除液界电位?真能完全消除 吗? 11.什么是特性吸附?哪些类型的物质具有特性吸附的能力? 12.简述斯特恩( 一个可逆的电化学系统,必须满足哪两个条件?举例说明 9.一个电化学体系中通常包括哪些相间电位?它们有哪些共性 和区别? 10.什么叫盐桥?为什么说它能消除液界电位?真能完全消除 吗? 11.什么是特性吸附?哪些类型的物质具有特性吸附的能力? 12.简述斯特恩(Stern)双电层模型)双电层模型。 3 第二部分计算说明题 1.已知金属与溶液界面间双电层的过剩电荷密度为0.1C, 求界面间场强。假设溶液很浓,并且不存在特性吸附,可以近似 地认为界面间溶液的相对介电常数为20。 解:因为溶液很浓,且不存在特定吸附,界面可被看作一个简 单的平行板电容器。存在关系式: 4 M d Vq = 0 M r d Vq = 0 M r Vq d = 0 12 0 8.875 10/F m = 真空介电常数 或 4 金属表面过剩电荷密度 V 电容器两极间电压降 d 电容器两极间距 金属和溶液极间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M q 2 8 12 0 0.1 / 5.6 10/ 20 8.875 10/ M r Vqc m V m dF m = r 由此可见界面场强是相当大的。 界面场强: 5 2. 已知汞在0.1molLNaF溶液中,当电极电势为 0.19V(VS. SHE)时,双电层的微分电容最小,约 为0.04F,而在-0.45V时的为0.18F,假定 在-0.19-0.45V范围内,电容与电势间存在直线关 系,而在-0.45V至-0.55V电势范围内,电容近似于常 数(0.18F),求在-0.55V下的积分电容。 解:积分电容指P.Z.C至E= -0.55V时的平均电容值 相当于图中阴影面积,可从矩形 中扣除三角形求得。 M q M qC V= M q C E = d C d C 6 Cd F 0.18 0.04 -0.19-0.45 -0.55 -E(VS,SHE) Cd 0.04 0.18 -0.19-0.45-0.55 -E 2 0.18( 0.55)( 0.19) 1 (0.180.04)( 0.45)( 0.19) 2 0.0466 / M q c m = = 2 0.0466 0.13/ ( 0.55)( 0.19) M q CF m E = 7 3.将一毛细管汞电极浸入1N KCl水溶液中,使汞从 毛细管中流出形成一连续汞柱。汞柱直径为1.44 4 10m,长度为0.096m,汞的流速为5.53 33 10/ms ,若电解液很纯,而且将溶液中溶解的氧全部赶 出,则在汞柱上无电流通过时的电势为-0.280V。 为了使汞柱维持在-0.586V,需要有 4 1.07 10A 电流通过汞柱,求汞电极的积分电容。若溶液中 溶有少量氧,则通过电极的电流仍为 4 1.07 10A ,电压是否不变?电容有无变化? 解:积分电容: MM qQ C EA E = A为电极表面积 8 汞柱体积: 2 () 2 R Vl= 2 4V l R = 汞柱表面积(忽略底面积 2 r): 2 44VV ARlR RR = 每秒钟产生新鲜汞的体积相当于汞流速,每秒产生 新的表面积A需充入的电量为 4 1.07 10CS,由 无电流到有电流维持的电位差: ( 0.586)( 0.280)0.306E= = 求得 4 3 2 4 1.07 10 4 5.53 10 .(0.306) 1.44 10 M QC C A E mV = 9 522 0.23 10/2.3/F mF m = 若溶液中溶有少量氧,可能发生氧的还原反应, 22 244OH OeOH + 相当于电容器漏电 若保持电容器两极电位差,充电电流就得增加,似 乎电容也增加(假电容),若电流不变,一部分电 量用于电化学反应,极板电压就会下降(正移), 使漏电电容升高一伏所需电量增加,电容增加。 10 4.对于单电子转移过程,求当过电势102mV,10.2mV及 1.02mV时,它们各自对应的电流密度各是交换电流密 度的多少倍?在这里 1 ,96487 2 F=,R = 8.314 /,298J Kmol TK= 解: (1) 0 FF RTRT ii ee = 5151 0 mvmv i ee = 102mv(a). 当= ,后项忽略 库仑 2 51 RT mV F = 11 102 2 51 000 7.4ii ei ei= (b). 当 1.02mv= 10.2mv= 10.210.2 5151 0 ii ee = 00 1.2210.81900.4ii= (c). 当 0 00 1.02 0.04 25.5 i F iii RT = 12 5.在Na2SO4微酸性溶液中的汞电极上,O2被阴极还原 为H2O2的反应速度与O2的分压成正比,并且获得第 一个电子的步骤是速控步骤,列出反应动力学方 程 式。当电流密度增加一倍或当氧的分压减少一倍 时 ,电极电势分别改变多少毫伏?如果在原来的溶液 中加KBr(不反应),对反应速度和电极电势有什 么影响,原因何在?(温度25, 1 2 = ) 解: 22 ()OHeMHOM + + 222 ()HOHeMH OM + +=+ 0 FF RTRT iiee = suuv 13 1 ,0,1,1 2 r r rr =+= v u vv 011213 1, 122122 =+= s uu v 31 22 0 FF RTRT iiee = 若考虑阴极过程、反应级数和效应 1 氧的电荷数是零 1 1 ()/ 2 2 2 FRT iFk O e = v 14 21 1 lnln() 2 F iAO RT =+ 12 21 22 lnln 22 lnln RTRT AOi FF RTRT EAOi FF =+ =+ 当不考虑 1 时 2 22 lnln R TR T EAOi FF =+ 15 在Na2SO4溶液中,当i增加一倍,电位变化: 1 22 (ln2 )(ln ) RTRT EEii FF = 2 ln236 RT mv F = = 当 2 O P或 2 O 减少一倍,电位变化: 222 212 lnln 2 RTRT EEOO FF = 2 ln236 RT mv F = = 16 如果溶液中加KBr,由于Br-在电极表面上有特性 吸附, 1 移向负方, 即 1 减少, 公式i不变,E下降。 E向负方向移动。若E不变, 1 减小,i也减小 6. 25时在1mol/LH2SO4中测定镉电极的阴极极化曲 线,得1.270.118lg , i=+根据此关系式, 求传递系数 u v 及交换电流密度 0 i。(i的单位A 2 /cm T=298K,F=96487C/equ.,R=8.314JK mol) 解:根据B-V方程,当较大时, 0 lnln c RTRT ii FF = +u vu v 17 1 2 = uv 0 1.27 lg10.8 0.118 i = = 11 0 1.7 10i = 0 0.059 1.27lg ,ai =u v 0.059 0.118b =u v 2 /A cm 18 7. 将甘汞电极与另一惰性电极(如Pt电极)组成电 解池,电解液是pH为7的饱和KCl水溶液,在25, 以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电解池时,测得两极间电压 为1.25V,若认为甘汞电极是不极化的,求此电解 条件下阴极过电势和阴极电势(相对于SHE),假 定溶液的欧姆电位降可忽略不计, 25饱和甘汞电 极电位0.242V, 2 1 H P= 解:电解池电压 。 (0 ,0 )I R + = VEEIR + =+ 19 析氢反应: 2 0 1 2 ln0.059lg H e H H a RT EEa FP + + =+= 1.250.242( 0.413) = + ( 0.413)( 0.595)1.008 e EEV =+= + = 322 1 () 2 H OeMHH O + + 0.0590.059 70.413pHV= = = 0.242 0.413 1.25 0.595V=+= 0.595V = ()()0.242() eee EEE + =+=+ 20 8. 若认为浓差过电势在-2mV之内就可以忽略不计, 计算通过电极的电流密度应控制在极限电流密度 百分之几之内才能满足此条件?假设温度25, n1,2,3 产物为独立相。 解: ln l e l RTii EE nFi = 当n1时 11 log 2.303 l l ii R T i F = 112 ( 2) 2.30325.5()59 mv mv = = 21 10 .9 2 5,7 .5 % ll ii ii = 2,14.5% l i n i =3,21% l i n i =, 9. 在酸性溶液中,某金属上氢析出反应的 10 0 10i = 2 /A cm ,10 l i = 2 /A cm 2 /A cm时的氢析 出反应过电势1.652V,求0.1 2 /A cm ,i1 时,氢的过电 势。若溶液导电率 11 0.5cm ,毛细管与阴极 22 距离2mm,测量电流 6 10 2 /A cm,求测量误差多大? 如两极间距离5cm, 求槽压中iR降解数据? 解: l ii?(a),不考虑浓差极化, 0 ii?,考虑电 化学极化。 0 lnln RTRT ii FF = +u vu v 0 2.303lg2.303lg RTRT ii FF = +u vu v 10 1.652 1.652lg 0.1 lg10 =+ 1.652 1.652lg 0.11.49 10 V=+= 23 2 1 0.20.4 0.5 L Rlcm= 622 10/0.40.4 L iRcmcmV = (c) (测量回路) 22 1 0.1/51.0 0.5 L iRcmcmV= = (极化回路) 10. 某有机物在25时未加搅拌,静止的电解液中电解 氧化。如果扩散过程是速控步骤,在有大量支持电 解质的情况下,求极限电流密度?假定每个有机物 失去两个电子,在溶液中的扩散系数为 92 6 10/ms ,浓度为0.1molL,扩散层有效厚度 4 5 10 m。 解: 03 9 4 0.1 10 296500610 510 i li b C InFD = 24 (中性分子无电迁移影响) 11. 用旋转圆盘电极电解 4 CuSO和 24 Na SO混合溶液。 溶液中 24 Na SO 4 CuSO 4 CuSO 浓度为0.1molL,而浓度 比大得多。圆盘面积为 32 5.5 10 m ,转 速100转分(rpm), 2 Cu + 扩散系数 2 /ms ,求通过电极的极限电流强度? 解: 211 0 362 0.62 lii inFDC = ll IiS= 2 9 3 0.62296500(1.0 10 ) = 1 6 6 (1.0 10 ) 12 33 23.14 100 0.1 105.5 10 60 9 1.0 10 2 23/mA cm= 2322 /1/Cequ ms eqummCs mA m= 溶液 62 1.0 10/ms = 25 6 0.62296500 10103.240.1 5.52.1 = =A 12.在溶液中存在大量支持电解质,电解还原某二价金 属离子,发现电极极化主要来源于浓差极化,产物 为独立相。在20时,电极通过的电极密度为极限 电流密度的98,若维持电流密度不变,将金属离 子浓度增大一倍,浓差过电势的绝对值下降了多少 ?假设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对扩散系数和扩散层 厚度无影响。已知温度升高一度,上述反应的极限 电流密度增加2,当反应温度由20上升到70, 过电势又变化多少?如果温度升高同时,又使金属 离子浓度增加一倍,过电势又如何变化? 解: (a) ln 2 l e l RTii EE Fi = 26 18.314293 2.303lg(1) 296500 l i i = 58 ()lg(0.02)49 2 mVmV= 当金属离子浓度增大一倍,电流密度保持不变,极限 电流密度增加一倍。(因为 0 li iC) 0.49 2 l i i = 58 ()lg0.518.5 2 mVmV= 浓差过电势绝对值下降49-8.540.5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