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长沟通案例等等.doc_第1页
与家长沟通案例等等.doc_第2页
与家长沟通案例等等.doc_第3页
与家长沟通案例等等.doc_第4页
与家长沟通案例等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家长沟通案例李文昊是一个问题比较明显的学生,刚入校时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还记得一次广播操训练,每位同学都很认真到位的进行着训练,但是我却发现李文昊满脸茫然,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似的懒得动弹,我赶紧走到他的身边进行提醒,并看着他做,同时用语言鼓励着他,但是他就是做不到位。至此在后来的学习活动中也总是表现出一种怠惰,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他成为了老师们眼里的“问题生”。 沟通目的:一次次的与家长联系成了家常便饭,每次李文昊的家长态度都是很诚恳的,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希望老师严格对待孩子。但是每次谈完以后却收效甚微,李文昊依然是一幅懒洋洋的状态,同时还没有什么自制力。每次都不完成作业,并且当老师问起原因,他总是理由充分,要不忘带回家了,要么就是忘家里了,从来不说自己没写。可是作业总是从他桌堂里找到,空白的。哈!这孩子,我一看火上心头,气不打一处来,把它请到了办公室,但是再次让我感到可气的是,他可没有一点的不好意思,到了办公室还气哼哼的不停翻白眼,满脸的不服气。看见他这种态度,不教育是不行了,我让他自己站一会,班里有事我先回班去了。等我回来时 他还是态度不对,嘴里还发出不好听的声音。我决定请他的父亲过来,每次都是和他的母亲打交道,他母亲在教育他的问题上显得很无力,所以我决定和他的父亲好好交流一下。 沟通过程李文昊的父亲很配合,及时赶到了学校,李文昊一听要请他的父亲来,有点慌神了,直让我不要请家长,说一定会改。看来李文昊在家还是比较怕自己父亲的,这样工作也好做一些。于是我请他叫家长,李父到了以后,我先是感谢他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表明我今天请他过来是想和家长一块帮助李文昊改掉身上不好的习惯,李父听了以后表示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说知道自己孩子身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他们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我简单叙述了一下今天发生的事情经过,但同时表示并不是因为他对老师态度不好我才请家长过来,而是真的想要和家长好好沟通,让家长多方面了解王在校的情况,同时我也能更好的开展对王的教育工作。李父听了我的叙述以后对王的行为很生气,说在家时李也经常发生类似的情况,就是自己犯了错还意识不到,并对家长的教育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从表情上就是一种不服气。我一听,心想:看来不止对老师,而是有这样的习惯。我马上接住他的话问道:“那当时您是如何教育他的呢?”李父当即表现出一种无奈,说:“我也想要教育,把他单叫进屋子,跟他讲道理,但是他却闷着头什么也不说,我一看就火,难免会对他大声地呵斥”听得出来李父在教育王时容易失去理智,接下来李父补充道:“我每次教育王时他的姥爷总是拦着我,还老说我的不是,李的妈妈也过来阻拦,弄得我的火气就更大了”我终于明白了,王为什么身上有好多不好的习惯的不到及时的纠正,一方面有学校教育的原因,更主要在于他的教庭教育上有一定的问题。李父说自己一直很忙顾不过来王,平时就是跟着姥爷,姥爷很溺爱孩子,也不让说,不让动的,自己现在在王的教育上很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经常晚上想到这个连觉都睡不好。 我当即表示了理解,同时劝解道:“李文昊身上还是有很多优点的,这个孩子心地善良,有时也知道老师对他的好,懂得感恩的”我举了一个王曾经让我很感动的事情,并列举了李在校时的一些好的表现,表示我对王并不会放弃,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学生的。王父听了以后面色有些缓和,表示对老师的感谢。我觉得有必要给李父提出关于教庭教育上的一些建议: 1、 希望回去以后和家人沟通一下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最好家人能达成一致不要袒护和溺爱孩子,毕竟是为了他好。2、在发现问题以后,一定要当时就给王指出来,不要忽视孩子的缺点。3、多看王身上的优点,及时肯定他的进步,让他建立自信4、做家长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过于着急,因为对问题会于事无补。 李父是若有所思,并答应尽力做到,我说把李叫过来吧,当着他的面再谈一些问题,不要让他以为老师在告他的状,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我把李请到了办公室,把刚才我和他父亲的谈话简短的叙述了一下,并当着他父亲的面也肯定了他平时一些好的方面,同时刻意对他的父亲说回家一定不能大声呵斥和打他,一定要好好的沟通。李的面色也比较缓和了,但是还是不说话。 案例反思: 我知道李文昊的问题不是一两次谈话能解决的,他现在的行为习惯是长期养成的,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当然李文昊自己的努力也是至关重.与家长沟通案例新学期开始,我继续担任高二二班班主任。开学一段时间后的一个下午,放学时分,我在班上正准备放学,忽然发现教室外站着一位家长。不知谁说了一声:“是张文龙的爸爸。”我想,正好,我正准备找他,他今天却自己过来了。我简要强调了新生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后,就宣布放学,急忙走出教室叫住了家长:“张文龙的爸爸吗?您好!我是您孩子的班主任。关于孩子的事情,我想跟您谈谈,请您到我办公室来,好吗?”“什么事啊?”到了办公室,家长没来得及坐下就急切地问道。 我来了一个反攻为守:“孩子原来学习怎么样?” “成绩不是很理想,时高时低,成绩很不稳定。” 我感觉自己引导的好,为进一步交流做了一个好的铺垫。“怪不得,您的孩子上课不能好好听讲,太活跃,随便说话,这样他学习怎样能好?还影响到了别的同学。这样下去,其他同学的家长也会有意见的。” “那咋办?!”家长并没有我原先预想的愧疚、不好意思,反而从语调里听出来一些不悦的味道。我有些吃惊,甚至不快:“您说呢?我想听听您的想法。” 家长似乎感到自己的语气不对,努力笑了笑,说:“不瞒您说,您反映的问题,以前的老师已经多次说过。可该讲的道理我不知讲了多少遍,各种方法也都用过了,就是没有明显的效果,我们做家长的也十分苦恼。希望老师帮助想一个有效的办法,我们肯定会积极配合的。” “您能介绍一下孩子的情况吗?”“怎么说呢?张文龙可以说是一个优点和缺点都特别明显的孩子。他兴趣广泛、知识面广、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但是他处理不好兴趣和学习的关系,再加上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就导致现在的状况。他课堂上不守纪律,随便说话,这可能与他的性格和习惯有关。” 原来这样!要不是今天恰好遇到张文龙的爸爸,就真有可能把张文龙当成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细想一下,他一到学校就与同学熟悉起来,在为集体服务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热情。看来,及时与家长沟通对于了解学生是多么重要啊! 【我的反思】: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家长是教师的“教育合作者”,也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学生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家长观念偏差、教育方法不当或者其他自身因素等原因造成的。尽早建立起亲师联系,及时沟通学生的情况,互相交流教育方法,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大有益处。通过与家长的及时沟通,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早避免不良教育后果的出现。但是,亲师沟通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第一印象”在交往中十分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当时的沟通效果,还会影响以后亲师关系的建立。因此,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认真对待。除了教师的形象和举止外,谈话的语气和态度也极为重要。面对新生,班主任最好先对学生进行“个别谈话”,等对学生有了初步认识,对学生家庭情况也有初步了解之后,再与家长沟通也不迟。 其实,与家长的沟通既可以通过面谈,也可以借电话、书信等形式进行。比如,在开学第一周,跟全班学生家长写一封信,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教育观点以及对家长配合班级管理的要求,请家长及时回信,介绍自己孩子的情况,效果也会不错。虽然老师找家长沟通是为了他们的孩子好,但家长客观上也是在配合教师的工作,所以主动保持友善的态度是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教师切忌与家长谈话时不能让家长认为老师是在告孩子的状,这样会引起家长的误解。“护犊之心,人皆有之”。教师在与家长沟通前,应先全面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对家长叙述时,要多给予学生正面肯定,少做负面谴责,对学生的偏差行为也要尽量客观陈述事实,不加情绪化地批评。另外,家长不仅想知道孩子的问题,而且更迫切需要的是知道“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提不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同样会影响沟通效果。如果能在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与家长共同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深入讨论教育对策,并提出期望,形成共识,沟通的目的就达到了。只有这样,家长才能从思想和行动上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职责,孩子的问题才能得到圆满解决,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家长沟通案例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有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差生,其实并不是学生想要成为差生,而是由于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或家庭教育的失误,而迫使孩子偏离了正轨,产生了偏差。若想使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家教与学校教育必须有机的结合。德国学者福禄贝尔曾经说过:“家庭生活在儿童生长的每一个时期,不,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是无可比拟的重要的。”可见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很多父母却缺乏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学生今天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多多少少和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学校和家庭不仅要行动一致,要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且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是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手段上,都不能发生分歧。这样班主任不但对学生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还有和家长交流、沟通甚至要帮助家长更新观念的任务。我班有一位特殊的男生,他叫郑伟伦。说他特殊还要从他的经历说起。他原是一的优秀生,曾经当过班干部,课代表,成绩也是名列前茅。但后来由于沉迷于网络,经常逃学。后来被学校停课,在停课期间与家长发生争执,由于爸爸说“你在进网吧打游戏对你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你若不想去上学,就永远别去!”的一句气话,他就真的再也不愿走进校门了,在家一呆就是半年。父母本以为孩子是闹着玩,可是后来他们也是黔驴技穷,任凭软硬兼施,苦口婆心,好话说尽,可是儿子依旧执拗不改。看到儿子一天天在家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父母是心急如焚。终于在一个亲戚的介绍下,想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想着只要出不去,进不了网吧就行,就这样他来到了我们班。他入校第一天的场景,今天似乎还是历历在目。由于他是学期中间进班,所以桌椅板凳都是现找的,父亲从学校仓库里搬出一套旧桌椅,上面落满了灰尘,妈妈急忙去擦洗,但是站在一旁的他,无动于衷,甚至还投来了不屑的眼光。妈妈把桌子搬进教室后,千叮万嘱要他听话好好学习,好话说了一箩筐,最后只硬生生的说了一句。“你们走吧,别来看我,我就在这呆一个月,一个月后就给我自由!”看着这么有个性的孩子,一时间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能先安慰家长,让他们放心先离开,可是他父亲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重视,“别管他,看他能怎样!只要出不了这个校门。”送走了他的父母,我赶忙找孩子谈话,可是与他的谈话让我对这个孩子十分感兴趣。他告诉我他现在对父母只有恨,什么都没有。父母不关心他,出了问题就知道打骂,所以他要与他们对这干,故意气他们,他们越生气他就越高兴。多么执拗、多么偏执的一个孩子,面对着一个曾经那么活泼、优秀的孩子,就是与家长的误会、不理解而变成了这样,想起来让任何一个老师都觉得痛心。该如何化解他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呢?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彻底改变他,就要从他的父母入手,先建立他与父母基本的沟通再说。首先,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及时告诉家长,使他的父母对孩子仍报以信心,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与理解。其次,偶尔自己给孩子准备一些礼物或零食,并告知是父母送来的,之后再做他父母的工作。总之是今天妈妈打电话了,明天爸爸来看望了。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同时,不断的要求父母到校或打电话联系,刚开始时他的爸爸总以工作忙为借口,不能到校。但是看到老师为孩子忙前忙后,也觉得不好意思。最后,与孩子的几次交流之后,孩子终于认识到自己对父母存在着一些误解,真情地给父母写了一封信,他与父母的误会也渐渐地得以化解。孩子的不良习惯逐渐变少了,也焕发了学习的热情,由原来的班里倒数第一,逐渐进入但中下等,看着孩子一天天的进步,他的父母也感到莫大的欣慰。事情结束了,但这件事在老师与家长的沟通问题上给了我几点启示。一、构筑信任平台,这是班主任与家长实现良好沟通与合作的关键与前提。沟通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与心理现象,信任是合作的台阶,没有高度的信任就不可能有非常成功的沟通。信任是班主任实现与学生家长实现良好沟通、开展合作的心理基础。能使交谈气氛和谐一致,提高双方的心理相容度。与家长谈话,是教师和家长的双边活动,是语言、情感的双向交流。家长的为人、阅历、性格特征、心理因素等直接影响着谈话效果。所以要以诚相待,取得家长对班主任的信任,才更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教育学生。二、 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与学生家长沟通,讲究一个“诚”字。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您合作,有效的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班主任应用诚心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在我处理这件事情,与家长交流时,我始终是真诚的,总是以促进家庭的和谐与孩子的进步为出发点。我客观的评价了学生的表现,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取得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另外,我认真倾听了家长的倾诉与烦恼,让他们感到我是诚心诚意想要帮助他们解决矛盾。三、讲究艺术。1、我觉得对待家长一定要有礼貌,平等的看待家长,不能因为学生的原因而迁怒家长,否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问题更糟糕。2、注意与家长交流时的表情,不能太过严肃,要有适当的笑容,这样气氛才能更为轻松,也有利于问题的交流与解决。我就是这样做的。3、在谈到学生时,评价要客观公正,这样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在谈问题学生,想取得家长支持时,可以先说说该生的优点,然后再转入正题,这样效果才更好。总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互补因素,两者配合得越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统一战线。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家庭对人们的生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各个方面。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子女构成了家庭关系的核心。子女身体是否健康,学业是否有建树,道德修养是否符合公民的要求等等,总之,子女整体综合素质发展时刻受到家庭的关注。因而,家庭和学校一样,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青少年时期是最叫人忧虑的。这是因为青少年在向成人期迈进的过程中,常会发生各种特殊的适应困难。这一阶段,是中学生身心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是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综合作用影响的。其中,家庭环境的因素至关重要。我发现成因有: 、家庭社会环境,个案涉及的对象,她的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她的内在心理特质和外在行为表象。该生家庭地处学校等文化设施比较集中的区域,知识分子家庭相对集中。在这样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她在教育以及文化修养方面享有先天的优越条件。周遭学业有成、事业成功的范例,孜孜不倦追求完善的人们都会对她产生正面影响,鼓动着她无论在学习成果的评价,还是综合能力的培养、整体素质的提升积极努力,而且,“要做得最好”的心态,处处要胜人一筹。由于缺乏对人际交往和自我评价的正确疏导,该生自然就会产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目空一切,疏远他人。 、家庭学习环境。对于个案来说,学习物质环境及条件的优越自是不必在提及,而且属于她的这一方天地透出了主人的灵气,显出了主人的成熟。问题在于这方天地也成了这位学生“私秘”的场所,阻隔了女儿与父母正常的沟通交流。这种现象在当今独生子女家庭中越来越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见识的增多,青少年心中的秘密会越来越多,独立意识会越来越强,呈现出该年龄段所特有的心理状态。而父母作为长辈仍然以简单的说教方式教导子女,空洞无物,不能切合实际走入孩子的心里,势必引发子女的逆反心理。从关闭房门到封闭心灵,自然长辈不再可以全面掌握子女的动态,做子女的也不能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 、家庭生活环境。家庭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发展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个案的家庭结构属于典型的核心式家庭,她从小到大未曾离开过父母,日常生活起居全仰仗父母周到细致的安排。由于该生父母本身教育程度、文化程度高,因而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是重理智,他们有教育的自觉性和迫切感。由于该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收入较高,尤其在子女的智力开发,更新知识,发展特长方面肯进行投资,多给孩子创造受教育、发展智力、增长才干的物质条件。所以,该同学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认知深刻,爱好广泛。但是,家长过高的期望值造成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家庭教育方式呆板,画框架,定基调,全然不顾孩子的发展限度、能力大小及兴趣所在,与心智日渐成长、独立意识渐强且具有初步判断力和价值认同观的女儿在事关“教育”和“发展”的问题上缺乏对话。久而久之,女儿对父母的安排产生抵触情绪,父母也觉得女儿变得不听话了,难管理了。父母的形象在女儿心目中也就不再高大。这种心理状态向外扩散,发展成对老师的不信任,对同学的轻视。该生的消极个性特征由此而来。 、家长教育方式及水平影响子女心理品质的发展 个案对象其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文化层次较高,父母的文化程度高,事业有成,家庭学习氛围浓厚,没有不良生活习性,审美取向高雅,性格孤傲。这种家庭的家庭教育质量大多不会出现很大的偏差。该生受家长良好修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成绩优良,知识面宽,阅读面广,思辩能力较强。言谈举止看上去,要比大多数同龄人显得成熟。但同时,她也存在心理性格上的缺陷和障碍,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傲视一切,自尊心强,缺乏谦让,不屑与同学交流,在家很难与父母沟通。通过对个案家长一段时期的教育,逐步改变了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学校通过人际交往的辅导,不断让同学们在与同学的合作学习中体验和感悟,从而让同学们在尊重他人中获得自尊和自信。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环境主要是指家庭中各成员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对每个孩子影响极大,对其思想品德,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甚至是远大理想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昔日孟母三迁教子,就是为孟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陶冶他高尚的情操。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指环境对一个人影响之大,而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实在太少。所以,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能使父母的对孩子的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尤其重要,而家庭教育环境包括情感熏陶环境,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环境,智力开发环境。 一、建立良好的情感熏陶环境 良好的情感环境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具体说有家庭成员间的民主平等,彼此尊重,相互和谐,情感传承,而彼此和谐又是感情环境的基础.和谐首先是夫妻间的和睦,相敬如滨,互相谦让,体贴入微,这样孩子从小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知道一个人应该懂得去关心人,帮助人,甚至照顾人,才不至于眼里只有自己。这样孩子的感情心里就是健康的,才不至于心里变态。相反,一个家庭父母间的争吵,是正确教育子女的障碍,如果无休止的争吵,就根本谈不上对子女的教育.尤其是今天,许多父母在外打工,他们的孩子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这些家庭的孩子由于缺少母爱和良好的情感熏陶,有的性情孤僻、任性,容易产生自卑感,学习不认真,于是他们就有得到爱的 渴求,到处寻找温暖和同情,就容易上当受骗.有的情感心里不健康,就不懂得帮助别人,关心人,甚至不相信人与人之间有真情。这就是家庭情感环境给孩子带来的 悲剧。 二 、建立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环境 道德环境,指的是一个家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生活方式,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为人出事之道,常言说的好:“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言行和思想感化着孩子。就象我们看见的电视上的一个广告,一个孩子的母亲为孩子的奶奶端洗脸水和洗脚水,孩子在门缝里看见了,第二天,妈妈刚回家,孩子就送来一盆洗脸水,当时妈妈觉得很惊讶,其实,就是父母的行为给孩子起里示范作用。所以良好的道德环境是通过父母的榜样和表率作用形成的,一旦形成,便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继续性和延续性。再比如,民族英雄岳飞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注意了三件事:小时注意培养岳飞树立理想,并注意个性发展,了解儿时岳飞的内心世界;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岳母便领着岳飞拜周侗为师习武;当岳飞把一身义气变成“以身许国”的满腔正气,岳母进一步鼓励儿子从军,并在肩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鼓励岳飞英勇抗敌。岳飞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家长的言传身教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 、创造良好的智力开发环境 孩子可塑性和模仿性强,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父母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阔的胸襟无不影响孩子智力的开发和视野的拓展,抓好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增知增智,形成健康的兴趣爱好均为有利。因此,要创造一个求知气氛,使孩子从小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兴趣广泛,勤奋好问。比如说,在家中,如果父母要修理或组装什么东西有的孩子就喜欢在旁边看,而此时的父母就可能觉得孩子碍事就大声叫孩子走开,其实孩子在旁边观看是最好的智力开发,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模仿力,和兴趣爱好。曾记得一次,在我自己的家里,孩子把一个大型玩具弄坏了,他父亲就给重装,我孩子就在旁边看,事后,我悄悄发现孩子独自把玩具也撤散了,亲自再组装,结果还真装好了。此类模仿实例还有很多,你难道说不是对孩子智力很好的开发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培养各种爱好,使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我国有句古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创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提高父母素质是根本,父母要教育好子女,自己必须先受教育,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鉴于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和潜移默化性,家长对子女要精心培养,爱而不宠、尊重信任、严而不苛、民主平等,让家庭充满和睦、向上、愉快的气氛。家教方法一、怎样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不真正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然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自己却从不看书、读报等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