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城乡劳动力双重过剩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pdf_第1页
(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城乡劳动力双重过剩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pdf_第2页
(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城乡劳动力双重过剩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pdf_第3页
(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城乡劳动力双重过剩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pdf_第4页
(数量经济学专业论文)城乡劳动力双重过剩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当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日渐扩大、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农民增收困难等 问题突出,所有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畸形的就业结构。 大量农民滞留在农业,不能实现向城市现代部门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 转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本文首先提出了中国所面临的理论上的两难境地:工业化一开始就选择了资 本深化方式,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远小于其应该吸纳的数量;现实中的两难境地: 城乡均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在此基础上,引出了本文选题意义与基本框架。 第二章首先界定了剩余劳动力与劳动力转移的概念,指出剩余劳动力不仅指 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剩余,还指城市非农部门的劳动力剩余;不仅指不充分就业者, 还包括公开失业者。接着介绍了国内外的劳动力转移模型,最后分析了农业劳动 力转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关系。 第三章对河南省的双重过剩体制的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分析了河南农业与 城市发展状况。河南非农业人口无规则变动是农业与城镇人口转移的结果。接着 根据农业自然资源、生产经营方式以及农业政策等主要因素,估算了农业农业剩 余劳动力数量:根据生产函数法,估算了城市工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数量。最后分 析了河南省劳动力的转移现状。 第四章研究了双重过剩体制与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首先对省内、外劳动力 市场的需求状况进行了分析,得出双重过剩体制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 农业劳动力转移除了受绝对收入差距和城市劳动过剩率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农 业、城市、个人差异、城乡差距、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针对前几章的研究结论,第五章提出了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条建 议:重视与规范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改革土地制度、促进、扶持非农产业的 发展、积极发展小城镇、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等。 关键词:双重过剩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 a b s t r a c t t o d a y , t h e s ei s s u e so f c h i n e s eu r b a n - r u r a li n c o m eg a pe x t e n d sg r a d u a l l y ,s u r p l u s l a b o rf o r c ei na g r i c u l t u r e ,f a r m e ri n c o m e si n c r e a s e sd i f f i c u l t y ,a r eo u t s t a n d i n g t h e c a u s et h e s eo ft h ei s s u e si st h e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 , w h i c hf o r m e df r o mc h 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i n s t i t u t i o n a b u n d a n tf a r m e rw e r ek e e p e di na g r i c u l t u r ea n dc o u l d n t t r a n s f e rt om o d e ms e e t i o ni nc i t y t h ek e yt or e s o l v et h e s ei s s u e si st h et r a n s f e ro f s u r p l u sl a b o rf o r c e f i r s t l y , t h ep a p e rp u tf o r w a r dt ot h ec h i n e s et r a pi nt h e o w :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 t h ec a p i t a l d e n s ei n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a n dl a b o r f o r c ee m p l o y m e n t a n dt h et r a pi nf a c t : a b u n d a n tl a b o r f o r c ei nt h eu r b a n - r u r a ls e c t i o n o nb a s eo fi t ,t h ep a p e r 百v ei t sb a s i c f r a m e i nc h a p t e r2 , t h ep a p e rg i v et h ed e f i n i t i o no fs u r p l u sl a b o rf o r c ea n dl a b o rf o r c e t r a n s f e ra tf i r s t s u r p l u sl a b o rf o r c ei sn o to n l ys u r p l u sl a b o rf o r c ei na g r i c u l t u r e s e e t i o n , b u ta l s oi nc i t ys e c t i o n s u r p l u sl a b o rf o r c ei sn o to n l yu n d e r e m p l o y m e n t ,b u t a l s ou n e m p l o y m e n l t h e n , t h ep a p e ri n 廿o d u c et h ed o m e s t i ca n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m o d e lo f l a b o rf o r c et r a n s f c ra n da n a l y z e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l a b o rf o r c et r a n s f e ra n d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f i n a l l y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l a b o rf o r c e 乜a n s f e r a n d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a n du r b a n i z a t i o n i nc h a p t e r3 , t h ep a p e rh a sp o s i t i v er e s e a r c ho ft h ed u a li ns u r p l u ss y s t e mh c n a n p r o v i n c e a tf i r s t t h ep a p e ra n a l y z e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i na g r i c u l t u r ea n dc i t y t h c p o p u l a t i o nf l u c t u a t i o ni sr e s u l t e df r o ml a b o rf o r c ei r a n s f e r t h e n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 a g r i c u l t u r en a t u r er e s o r c o sa n da g r i c u l t u r ep o l i c y , t h ep a p e re s t i m a t e st h es u r p l u s l a b o r f o r c eq u a n t i t yi na g r i c u l t u r ea n du r b a ni n d u s t r ys e c t i o n i nc h a p t e r4 , t h ep a p e rs t u d i e st h ed u a le x c e s ss y s t e mt r a n s f e ra n da g r i c u l t u r a l l a b o rf o r c et r a n s f e r a tf i r s t , t h ep a p e ra n a l y z e ss u p p l ya n dd e m a n di na b o rf o r c e m a r k e t , a n df i n d st h eb a s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d u a le x c e s ss y s t e m f r o mt h a t ,t h ep a p e r e d u c e st h a tt h ea g r i c u l t u r el a b o rf o r c et r a n s f e ri sa f f e c t e dn o tb yi n c o m et r a p , b u t a g r i c u l t u r e ,c i t y ,p e r s o n a ld i f f e r e n c e ,u r b a n - r u r a li n c o m eg a p ,s o c i e t y ,c u l t u r e e t c o nt h eb a s eo fa n t e r i o rr e s e a r c hc o n c l u s i o n , c h a p t e r5p u t sf o r w a r dt os o m c a d v i c e sa b o u th o wp r o m o t ea g r i c u l t u r es u r p l u sl a b o rf o r c et r a n s f e r r i n g :r e f o r mt h e l a n ds y s t e m ,p r o m o t ea n ds u p p o r t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i nn o n - a g r i c u l t u r ei n d u s t r y 。 d e v e l o ps m a l lt o w ne t e k e yw o r d :t h ed u a le x c e s ss y s t e ms u r p l u sl a b o rf o r c es u r p l u sl a b o rt r a n s f e r 郑重声明 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文没有剽 窃、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侵权行为,否则,本人愿意承担由 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特此郑重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 :之而1 狮 沙乎j r 月cn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绪论 1 1 1 理论上的两难境地 自1 8 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以后,以实现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战略已成为 各国经济增长的主体。推动国家工业化,尽可能快地实现国家富强,也早在一百 多年前就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奋斗目标。1 1 9 世纪中叶以前,中国一直以头号政 治、经济大国的形象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其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发展作出了 卓越贡献。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迅速衰落,经济大国地位逐渐被新兴工业化国家所 取代。近代以来中国经济落后的根源在于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没有跟上世界兴 起的新技术革命,特别是在英国兴起的工业革命:同时,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 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国家对经济酶控制力减弱,难以实现有效 的经济发展战略。虽然1 9 世纪来以后的中国可以说已尝试了几乎所有为其所认 知的强国之道,却始终未能跟上这一历史的潮流,至今仍处于不发达国家之列。 2 在这些富国强民的探索中,如何振兴民族工业、实现工业化,始终是时代发展 的最强音。 1 9 4 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为经济发展取得了和平、稳定的政治 环境,新政权的领导人面临着选择何种发展道路和管理体制组织经济建设,迅速 实现富国强民理想的问题。3 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加上 受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前苏联前期工业化发展成就的影响,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 发展的赶超战略( 林毅夫,1 9 9 4 ) 。 建国初期,中国是一个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工业化水平虽然已经有了一 定的规模,但整体而言仍然十分低下。1 9 4 9 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 6 6 亿 元,人均国民收入为6 6 1 元。在j :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比重为7 0 ,工 业总产值比重为3 0 ,而重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7 9 。1 9 5 2 年, 1 史东辉j ;j 起国工业化引论 h 上海财经人学 b 版社1 9 9 9 ( 2 ) 。 2 史东辉后起国工业化引论 _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 9 9 9 ( 2 ) 3 林救夫、蔡晴、李周中国的奇_ 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增订舨) m t 海三联书店、l 海人民出版 社,2 0 0 3 ( 1 ) 。 4 戥锦文。中国经济:路径与政簧( 1 9 4 9 t 9 9 9 ) 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11 1 0 ) e 城乡劳动力双重过剩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数量为2 0 7 2 9 万人,农业劳动力数量为1 7 3 1 7 万人,占8 3 5 4 。5 1 9 4 9 年, 河南省工农业总产值2 0 1 7 亿元,农业总产值1 7 1 9 亿元,占8 5 2 3 ,重工业 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 4 3 。1 9 5 2 年,河南省从业人员为1 6 8 3 万人,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 5 1 1 万人,占8 9 7 8 。6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初期,资本供给严重不足,由市场形成的资本价格或利率 水平必然相当高,而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因而相对便宜。根据发展经济学的观 点,从就业和转移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角的度出发,应该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进 步类型,发挥资源禀赋相对比较优势。但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尽管 如此选择有其合理的成分7 。重工业的基本特征是资本高度密集,需要大量的资 本投入,不利于中国庞大的城乡劳动力就业。从“二五时期”开始到1 9 7 8 年, 重工业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高达5 0 左右,而其吸纳的就业份额却不到1 0 , 如1 9 5 7 年的就业份额为2 蹁,1 9 6 5 年为3 4 ,1 9 7 8 年为7 9 。8 与此相对应的 是,大量人口被滞留在农业。1 9 7 8 年,农业产值的份额虽然已经下降到3 2 。7 6 , 但农业劳动力份额却仍然高达7 3 3 。河南省的情况与此相似,“二五时期”,重 工业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为5 0 9 ,“三五时期”为5 1 4 ,“i 四五时期伪6 3 5 , 1 9 7 8 年为6 5 4 ;但其吸纳的就业份额也不到1 0 。 1 9 7 8 年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战略的逐渐转变,资源配置逐渐向劳动力较为 密集的产业倾斜,但传统发展战略遗留下来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扭曲,却难 以在短时间内进行纠正。随着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原来在城市部门的隐性剩余 劳动力开始显性化,并成为城市剩余劳动力的一部分;随着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 的障碍逐步消除,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部门流动。但在工业部门占主导地 位的城市部门,工业化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资本深化9 方式,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 吸纳远小于其应该吸纳的数量。”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向应该是城市工业部门, 但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却很低。这样,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遇 5 数据转引自林毅夫、蔡畴、李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j 经济改革( 增记版) 。 6 胡悌云等河南经济事典 m 人民出版社,1 9 8 9 ( 1 2 ) 7 对于中国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合理性,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本文在此不作进一步探讨a 8 数据转引自林般夫、蔡畴、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增订版) 。 9 资本深化是指人均资本量随时间推移丽增长的进程见( 美) 保罗萨谬尔淼。威廉诺德橐斯经济学( 第 一七版) “ 人民邮电出版杜,2 0 0 4 ( 1 ) 1 0 王检贵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 m _ 匕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f | 版社r 2 0 0 2 ( 6 ) a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到了理论上的第一个两难境地:工业化的逐渐深入,有利于提高国家经济实力, 但却难以实现庞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既然工业化的发展难以实现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就只能为劳动力转移另辟蹊 径。2 0 世纪7 0 年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劳动力转移出现了转机。1 9 9 5 年, 从业于乡镇企业的农村劳动力有1 2 4 亿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 3 7 。“现在全 国乡镇企业的就业人数达1 3 5 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超过2 8 。” 但中国乡镇企业自2 0 世纪9 0 年代以后也进入了“资本深化”过程,人均固 定资本占有量大幅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1 9 7 8 年乡镇企业平均每个 职工的固定资产原值为8 1 2 3 元,1 9 9 0 年为3 0 8 3 8 元,到1 9 9 2 年达4 2 6 4 5 元, 即使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乡镇企业进入9 0 年代后的入均资本有机构成也有较大 的提高。由于乡镇企业的“资本深化”,使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幅下降,乡镇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弹性在8 0 年代前期为0 8 1 ,9 0 年代前则降为0 2 2 。” 于是,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遇到了理论上的第二个两难境地:乡镇 企业是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但其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却又走上了中国传统工业发展的老路:资本持续深化,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弱化。 1 1 2 现实中的两难境地 现阶段,中国面临的经济形势是:一方面,中国仍属于典型的发展中国家,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农业劳动力过剩的特征依然很明显: 另一方面,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渐深入,需要释放出大量无效劳动力,出现了 城市剩余劳动力就业与再就业的巨大压力。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就业问题成了继解决吃饭问题之后的最为沉重的问题, 来自劳动力自然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国家单位人员 分流等的就业压力持续增加。“据劳动部预测,“九五”期阀全国新成长劳动力 为7 2 0 0 万,其中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预计为5 4 0 0 万左右;而同期仅能安排3 8 0 0 万人就业,尚有1 6 0 0 万将处于失业状态,到“九五”末期,城镇失业率将高达 7 4 。“另据中国社科院的一项权威研究,在1 9 9 5 2 0 1 0 年的1 5 年中,中国每 ll 黄佩民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j 3 农村经济文摘,1 9 9 7 ( 7 ) 。 1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委员会联合漾题组我国走i | i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战略研 究 j 经济研究参考,2 0 0 5 ( 9 ) 1 3 杜鹰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征与宏观背景分析 j 中国农村经济,1 9 9 7 ( 6 ) 。 1 4 李保江城市就业压力下的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j 云南社会科学,t 9 9 8 ( 6 ) 。 1 5 中国市场经济报“凡五”就业压力空前1 9 9 6 2 7 城乡劳动力双重过剩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 年要为1 8 6 0 万个新增劳动力安排就业和再就业岗位,其中人口自然增长型劳动 力为1 4 5 0 万人,农村剩余型为2 5 0 万人,改革剩余型为1 6 0 万人。“与劳动力供 给迅速增加相对应的是,我国经济创造就业的能力却持续下降。据测算,我国平 均就业弹性系数在1 9 7 8 1 9 8 4 年为0 3 2 9 ,1 9 8 4 1 9 8 9 年下降为0 2 9 2 ,1 9 8 9 1 9 9 6 年更减少到0 2 1 3 。”在9 0 年代初期,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就业容量稍有增加, 但不久便出现了增速回落的趋势。农业部门在1 9 9 2 年首次出现劳动力绝对量下 降后,总就业量就一直在减少,1 9 9 6 年比1 9 9 2 年减少了3 5 8 万人,下降了9 3 。 非农部门的就业增长率在1 9 9 3 年达到6 3 7 的高峰后便迅速回落,1 9 9 6 年仅增 长4 9 3 。4 在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和国民经济创造就业能力不断下降的夹击下,近年 来,我国城市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难题。1 9 9 0 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2 3 ,同期登记失业人数为3 6 4 万;两者在1 9 9 6 年分别上升为3 o 和5 5 3 万人; 1 9 9 7 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又扩大到3 1 ,截止1 9 9 8 年1 月,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 口为5 7 8 万人。伴随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舞,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也迅速增多。据 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1 9 9 6 年我国下岗职工为8 9 1 6 万人;而据人民同报 报道,1 9 9 7 年我国城镇国有企业下岗分流职工已达1 2 7 4 万人。”我国城镇现有 接近1 6 0 0 万的人因失业、企业破产、工资少发或未发等原因而使基本的生活需 要都无法保证。更令人担忧的是,上述数据还没有反映出我国失业的真实情况, 因为现有在岗工人的隐性失业还十分严重。据估计,因国有企业的改制排斥冗员 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造致资本对劳力的替代,还有近3 0 0 0 万富余人员面临着下岗 的威胁,国家机构的改革和事业单位的相应调整也将释放出5 0 0 万的分流人员。 不容讳认,也无法逃避,中国现阶段正面临着极为沉熏的城市就业压力。 与城市失业相对应的是,在长期城乡隔离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农村也积 淀了十分庞大的农业剩余人口。据农业部测算,我国现有的农业劳动力约有1 3 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农业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 2 1 5 亿:并且,在1 9 9 6 2 0 0 0 年问,由于农用耕地的减少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每年还可能产生6 0 0 万个 剩余劳动力。如此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仅在农村内部是不可能全部消化的, 1 6 周其仁机会与能力 j 管理世界,1 9 9 7 ( 5 ) 1 7 张根民、郭永中1 9 9 8 年我图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j 经济学习者参考资料,1 9 9 8 ( 1 、2 ) 。 1 8 李保江城市就业压力下的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j 云南社会科学,1 9 9 8 ( 6 ) 。 1 9 人民1 1 报与深化改革尉行一一全国实旖蒋就业t 程三年回顾1 9 9 8 5 1 3 4 郜于 l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人1 3 城市化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和发展。据统计,自8 0 年代以来,城镇新增 从业人员中来自农村的人数就不断增长:1 9 8 0 年为1 2 7 4 万,占当年城镇新增 从业人员的1 4 2 9 6 :1 9 9 6 年两者分别上升到2 1 0 万和2 9 8 。除了这些通过正规 渠道完成的农村人口城市化外,以流动迁居形式实现的农村入口准城市化的“民 工潮”也声浪逐高,现阶段农村人口常年跨区流动量已达8 0 0 0 万,而直接进入 城市的已达到了每年3 0 0 0 4 5 0 0 万。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9 0 年代中 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以0 ,7 的速度增长,为历史最快速度。1 9 9 7 年中国的城镇 人口总数为3 6 9 8 9 万人,占总人口的2 9 9 ,如果加上实际在城市就业与居住, 但在统计口径上并不算城市人口的遗漏数,则中国城市化率(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率) 会更高。据预测,中国城市化率到2 0 1 0 年将升到4 5 。有研究表明, 中国现阶段已进入城市化推动型经济增长阶段,经济增长的轴心发生了重大的转 移。” 中国所面临的现实两难境地是:城乡均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 力转移任重而道远。在这样的条件下,应如何统筹安排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 移? 使得城乡剩余劳动力均实现充分就业,并且有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实现社 会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l 。2 选题的意义 当前,“三农”问题突出。农业人多地少、小规模经营,农产品市场容量小, 农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差,欠帐多、根本改善难 度大。近年来,我国在“三农”方面的难题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 l 。收入差距日渐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在居民收入普遍大幅度提高的同时, 我国基尼系数日渐扩大。据测算,1 9 8 8 年全国基尼系数为0 3 4 ,1 9 9 0 年为0 3 4 3 , 1 9 9 4 年为0 4 3 4 ,1 9 9 9 年为0 4 5 7 ,2 0 0 1 年为0 4 5 9 。1 9 9 4 年| ;上来我国的基尼 系数已经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 4 的标准。 2 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人口和就业压力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长期制 约因素。据估算,“十五”期问,城市新增劳动力4 6 5 0 万人,现有城市下岗待业 存量劳动力1 0 5 7 万人;农村增量劳动力5 5 0 0 万人,现有农村富余存量劳动力 1 5 亿人,再加上我国加入t l f f o 后粮食的进口增加将使种植业减少2 0 0 多万个就 跽振华增长轴心转移:中国进入城市化推动塑经济增长阶段n 1 经济研究,1 9 9 5 ( i ) 。 5 城乡劳动力双重过剩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 业机会。“十五”期间总共需要满足2 6 亿人就业,其中,城市需要安排5 7 0 0 万 个就业岗位。可预见的将来,进城农民共也不会增加很快,大量人口滞留在农村 的问题,还没有可靠的解挟方案,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严重“瓶颈”。 3 农民增收困难。1 9 8 9 2 0 0 1 年的1 2 年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由1 3 7 5 7 元增加到6 8 5 9 6 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 1 。而农民人均纯收 入由6 0 2 元增长到2 3 6 6 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增长4 3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 字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 9 9 0 年到2 0 0 1 年历年的增长为:1 8 、2 、5 。g 、 3 2 、5 、5 3 、9 、4 6 、4 3 、3 8 、2 1 、4 2 ,其中近几年来均未达到 5 。2 1 所有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畸形的就业结构。大量农 民滞留在农业,不能实现向城市现代部门的转移。因此,“三农”问题的最终解 决,离不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本文选择农业劳动力转移作为研究的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关 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业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2 城镇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3 现代化与农业劳动 力转移:4 经济增长与农业劳动力转移;5 产业结构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等几个方 面。这些研究给出了在不同条件之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为农业劳动力转移 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但是以上研究缺乏对我国城乡均存在过剩劳动力的全面考虑,在现阶段,这 一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加入了城乡劳动 力双重过剩这一条件,并在这个条件下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因此,本文的 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有益的建议。 1 3 研究的基本框架 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是在城乡均存在过剩劳动力的条件下,通过考察历史数 据,建立回归模型,来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行为。 剩余劳动力转移指的是剩余劳动力在部门之间或内部转移的过程。包括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剩余劳动力转移两部分。本文主要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向 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转向城市部门与农业非农部门 2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委员会联合课题组我国走出城乡= 冗经济结构战略研 究 j 经济研究参考,2 0 0 5 ( 9 ) 。 6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如乡镇企业) 。 本文从这个前提出发,首先对对河南农业与城市剩余劳动力的现状进行了分 析。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估算了河南农业与城市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根据农业 自然资源、生产经营方式以及农业政策等主要因素,估算了农业农业剩余劳动力 数量;根据生产函数法,估算了城市工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数量。在此基础上,对 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双重过剩体制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 通过回归模型,得出了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 4 主要创新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 1 提出了城乡劳动力双重过剩这一研究框架。结合这一框架,对河南农业剩 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实证研究。 2 。剩余劳动力概念的界定。剩余劳动力不仅指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剩余,还指 城市非农部门的劳动力剩余:不仅指不充分就业者( 隐性失业者) ,还包括公 失业者( 显性失业者) 。 3 对河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 4 对河南工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 城乡劳动力双重过剩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 第二章劳动力转移学说的简单回顾 2 1 相关概念涵义的界定 2 1 1 剩余劳动力 剩余劳动力的概念2 2 首先是由刘易斯等人在2 0 世纪5 0 年代提出的。”刘易斯 认为,在传统农业部门,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存量太大。农业劳动 的边际生产力很低。甚至为零或负数。这说明传统部门中劳动力相对过剩一部 分劳动力对生产毫无贡献,他们的参与甚至妨碍别人的劳动。“如果从传统部门 抽出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没有降低农业总产量,那么这部分劳动力就是剩余劳动 力;从技术层次上看,就是指边际生产力为零的那部分劳动力。刘易斯描述农业 中劳动力剩余的基本假定是“零边际劳动生产力”,这个假定遭到同时获诺贝尔 经济学奖的舒尔茨的批判。 以舒尔茨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者认为,农业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所有农 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品都大于零。舒尔茨一再强调:“即使是年纪很小的孩子也可 以到农田干活并作出某些有价值的贡献,所以他们就没有时间去上学。”他还用 1 9 1 8 1 9 1 9 年印度流行感冒爆发时期农业减产的资料,反驳刘易斯在1 9 5 5 年提 出的“印度至少有1 4 的农业劳动力过剩”的论断。2 5 马格林指出,尽管舒尔茨 等人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农忙时期,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不可能为零:但 是“失业的性质不应该由边际生产力是否为零决定,而应该由就业与失业之问的 边际生产力决定只要农业和服务业内的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低于他在资本 密集部门就业时的生产力( 机会成本) ,那么就可以说农业和服务业内存在隐性 失业和剩余劳动力”。( m a g l i n ,1 9 7 6 ) ” 6 0 年代初,费景汉和拉尼斯对劳动力剩余作了新的界定。他们在刘易斯所 定义的剩余劳动力以外又提出“隐性失业”的概念。它是指边际劳动生产力大于 零小于固定制度工资”的那一部分劳动力。这样,农业中剩余劳动生产力不仅指 2 2 劳动与劳动力是两个有点区别的概念,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非常重要。本文不对二者进行区分 都看成英文l a b o r 的意思。茵此,本文中的剩余劳动与剩余劳动力具有相尉的含义。 2 3 较早提出剩余劳动力概念的另一位经济学家足纳克斯( 1 9 5 3 ) ,他的观点与刘易斯相似a 2 4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 9 8 9 。 2 5 工捡贵,劳动资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 _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2 ( 6 ) 。 2 6 转引白王检贵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 :m a g l i ns a v a l u ca n dp r i c = ci nt h el a b o n s u r p l l l s e c o n o m y m o x f o r du n i v e r s i t yp m s s , 1 9 7 6 。 2 7 拉尼斯和费景汉把按照平均产出取得的农业劳动收入称为“同定制度工资”( c o n s t a o t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w a g e ) ,它不是由市场机铷的竞争力量决定的,而是由习惯、道德等制度上的因素决定鲍a 8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零边际劳动生产力”的那一部分劳动力,还包括边际劳动生产力小于固定制度 工资的那一部分劳动力。过剩劳动力经济概念形成有三个因素:绝大部分入口在 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开始转向现代经济增长时通常会逼至8 人口爆炸;给定土地上 持续的人口压力导致劳动力供给极为丰富。劳动力过剩二元经济在边际上感受着 人口压力。其增长过程的关键是从农业到非农业的劳动力再配置。这是转向现代 增长过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结构变化的因素。8 费景汉和拉尼斯将剩余劳动力和隐性失业交织在一起,但实际,卜二者存在很 大区别。剩余劳动力一定是隐性失业者,但是即使不是剩余劳动力,只要他的边 际生产力小于实际工资,那么同样存在隐性失业。因此,剩余劳动力是隐性失业 的一种特例。” 本文的过剩劳动力与上面所说的也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传统发展经济学中的剩余劳动力是针对农业部门的。但在实际中,特别是 在中国的劳动力现状中,城市非农部门同样存在剩余劳动力。因此,本文的剩余 劳动力不仅指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剩余,还指城市非农部门的劳动力剩余。本文的 一切研究,均是在城乡劳动力双重过剩这一体制下进行的。 2 本文所指的剩余劳动力比刘易斯等入强调的剩余劳动力的内涵更加广泛。 刘易斯所说的剩余劳动力主要针对那些正处于就业状态( 但又不是充分就业) 的 劳动者,而在本文中,剩余劳动力不仅指不充分就业者( 隐性失业者) ,还包括 公开失业者( 显性失业者) 。” 综上所述,本文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如下界定:剩余劳动力是指劳动力的边际 生产力等于零以及边际生产力虽然大于零但小于实际工资的那部分劳动力,这部 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小于其机会成本。剩余劳动力包括城市剩余劳动力和农村 剩余劳动力两种。城市剩余劳动力指的是超过城市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包 括城市显性剩余劳动力和城市隐性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指的是超过农村 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包括农村显性剩余劳动力和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农 2 8 美 赞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m ,商务印书馆,2 0 0 4 ( 1 2 ) ; 2 9e 检贵劳动资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 m 上海二三联书店、l 海人民出版社,2 0 0 2 ( 6 ) ; 3 0 壬检贵劳动t j 资车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 m 上海三联书店、h 海人民出版社,2 0 0 2 ( 右) ; 3 l 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定义,剩余劳动力从边际生产力的角度定义 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劳动力的供求角度。本文之所以进行不同的定义,主要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 3 2 陈先运农村剩余劳动力铡算方洼研究 j 统计研究,2 ( 3 0 4 2 :5 0 5 2 。 城乡劳动力双重过剩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 业剩余劳动力。 2 1 2 剩余劳动力转移 剩余劳动力转移指的是剩余劳动力在部门之间或内部转移的过程,包括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剩余劳动力转移两部分。为简单起见,假设农村部门存在 两个部门: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城市部门存在i 、2 两个部门,图2 i 给出了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从图2 1 可以看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包括农村内部之间以及农村 与城市之间的转移。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主要有 三种:城市部门1 、2 、农业非农部门( 如图中实线所示,箭头代表转移方向) 。 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转移到城市部门是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学者对劳动力转 移的研究,大多沿着这条途径进行。无论是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刘一费一拉人口 流动模型还是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其转移途径均是从传统农业部门到现代城市 部门。”“在本文的研究中,这一转移途径同样占据重要地位。 图2 1 :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在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实践中,由农业部门到农村非农部门的转移占据了 特殊重要的位置。农村非农部门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乡镇企业。这个部门 一经出现在中国经济舞台上,就对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 3 3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 m 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0 3 ( 1 ) 。 3 4 陶文达等发展经济学 如四川人民出版社。2 0 0 1 ( 1 ) 。 3 5 瓤戳雄皇4 一拉一费二元经济理论孛的农业发展观【j 】,延安大学学报( 社辩版) ,1 9 9 0 ( 3 ) 。 1 0 郑,|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乡镇企业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起直接的作用。 截止到1 9 9 6 年,乡镇企业的职工人数已达到1 3 5 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2 8 ,几乎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半。一 城市部门也存在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国有企业改革之前,城市劳动力处 于隐性剩余状况下,自由流动的限制因素较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比,城市劳 动力转移在数量上较少,处于相对次要位置。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城市劳动力 再就业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占据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位置。从总量上看,我 国城镇劳动力呈过剩状态。目前在从业人口中,一般企业的富余人员约占全部职 工的2 0 3 0 。单是国有企业的l1 亿职工中,就有约2 0 0 0 3 0 0 0 万的富余职 工。如果不考虑劳动年龄规定所圈定的人口范围,直接按照城镇实际劳动力( 包 括有劳动能力但不足或超出劳动年龄的人口) 供求状况分析,估计有4 0 0 0 多万的 劳动力供给余额。8 赵建国利用回归模型,测算出1 9 9 6 年国有工业企业的过剩就 业量为2 0 8 9 2 万人,过剩就业率高达4 8 8 5 。”如此庞大的过剩就业人员,在 企业实行下岗分流等措施后,形成需要转移的城市剩余劳动力。城市剩余劳动力 转移问题,本文不作进一步研究。 有了以上的分析,可以对农业劳动力转移进行界定:所谓农业劳动力转移, 指的是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囱非农业劳动力转化的劳动力资源再配置 过程。农业劳动力转移包括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显性剩余劳动力和边际生产率大 于零小于其消费额的隐性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两方面。它不仅包括“刘易斯转折 点”以前的农业劳动力有限供给阶段( 农业劳动力显性和隐性剩余阶段) ,也包 括转折点以后劳动力有限供给阶段。“ 2 2 劳动力转移模型 2 2 1 国外劳动力转移模型 2 2 1 1 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 刘易斯( w - a l e w i s ) 在1 9 5 4 年发表的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 3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委员会联合课题组我国走出城乡一几绎济结构战略研 究 j 经济研究参考,2 0 0 5 ( 9 ) 。 3 7 徐桂华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j 】经济评论。1 9 9 9 ( 2 ) 。 3 8 包继礼中国三元经济结构中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 9 9 9 ( 3 ) 。 3 9 王元钧关于我图城镇就业政蘸的思考 j 经济问题,1 9 9 7 ( t 2 ) 。 4 0 赵建国国有企业过剩就业分析 _ 经济科学出版社,2 0 0 2 ( 5 ) 。 4 l 朱英明、姚士葆长江经崭带农业劳动办转移的特征研究 j 】中屠九口科学,1 9 四( 2 ) 。 城乡劳动力双重过剩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 文中提出了他的人e l 流动模型。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 构,即国民经济含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与部门:一个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代表的 部门;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远比前一部门高的城市 工业部门。因此,刘易斯模型又称为二元部门模型( d a u l s e c t o rm o d e l ) 。“3 该模 型有一个前提条件,即无限剩余劳动供给。无限剩余劳动供给是指城市现代部门 在现行的一个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动供给,也即是说,在现 行的工资水平上,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是无限的,具有完全弹性。“在传统 农业部门,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存量太大。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很低,甚至为零或负数。这说明传统部门中劳动力相对过剩,一部分劳动力对生 产毫无贡献,他们的参与甚至妨碍别人的劳动。低劳动生产率决定了农业劳动者 的收入水平非常低下,一般只能维护劳动者本人和家庭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由 于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在不受干涉的 情况下,农业劳动者存在着向城市流动的自然倾向,从而工业部门的扩张可以获 得来自农业部门的劳动力的源源供给。“ 2 2 1 2 刘一费一拉人口流动模型 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拉尼斯( g r a n i s ) 和费景汉( j f e i ) ,提出了他们的 人口流动模型。他们认为刘易斯模型有两个缺点:第一,没有足够重视农业在促 进工业增长中的重要性;第二,没有注意到农业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 品应该是农业中的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的先决条件。” 与刘易斯一样,拉尼斯和费景翰也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要由现代工业部门 的扩张来吸纳。与刘易斯不同,拉尼斯和费景翰不仅分析了农业劳动力流向工业 部门的过程,而且考察了农业劳动力流出引起的农业部门的变化。第一,边际生 产力等于零的农业劳动力流出不影响农业总产出。他们把边际生产力等于零的这 部分农业劳动力称为“多余劳动力”( r a t u n d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