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要内容:一、百家争鸣二、儒学的兴起三、宋明理学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百家争鸣,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补充)1、“百家争鸣”的含义,春秋战国时期,各阶级、各阶层的知识分子从维护本阶级(阶层)利益出发,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诘难、批驳其他学说,以确立自己的学说,形成了学派、学说纷呈、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1)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2)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3、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4、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各家中,以儒墨两派最有实力,当时有“非儒即墨”之说。,阴阳家(阴阳五行,解释天地运行)齐国的邹衍法家: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代表人物是战国时的商鞅、申不害,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白马非马太牛了)纵横家:著名的有苏秦(主张“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秦国)。这两类策士统称“纵横家”。杂家: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一部分学者,代表著作为吕氏春秋、淮南子农家: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补充资料,一、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的生平: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尊“至圣”。自小勤奋好学,受到良好的教育。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五十多岁担任司寇(最高司法长官)。后仕途失意,周游列国达十四年;晚年,从事文化教育活动: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晚年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2、孔子的贡献,(1)思想:提出“仁”和“礼”:A、核心是“仁”的思想:“仁”者爱人;如何实行仁,要“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恢复“礼制”);主张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和民本思想B、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2)政治方面: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百姓“足食”,使国家“足兵”,取得“民信”;主张逐步改良;(3)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了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度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教育名言:(4)整理文献: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3、孟子的思想:,(1)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尊为“亚圣”(2)主要思想:A、继承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政在得民”,反对苛政;B、将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仁政”学说;C、发挥“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伦理观上主张“人性本善”,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4、荀子的思想,(1)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个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2)主要思想:A、主张“仁义”和“王道”;B、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C、主张“性恶论”;D、提出“天行有常”(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规律)和“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等唯物论思想。E、提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探究理解题:,1、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是:“仁者,爱人”贵贱有“序”“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有教无类”A、B、C、D、,(B),练一练,2、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C),思维分析:名言强调“重民”思想,而且2300多年前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曾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与之相符。,3、“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的思想基础,B,4、“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材料反映出孔子主张以残酷的刑法统治人民政治思想具有保守性主张用“德”教化百姓主张用“礼”约束人民的行为A、B、C、D、,(D),二、老庄之学,(一)道学奠基:1、老子又名老聃,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老子。2、主要思想:A、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B、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思想的精华;C、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消极悲观;政治理想“小国寡民”,(二)道学的形成1、庄子,即庄周,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著有庄子2、主要思想:A、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即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这充分反映了没落贵族完全丧失了探求客观真理的信心);B、发展老子的唯心哲学,主张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C、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D、鄙视富贵利禄。,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上述材料反映出老子A、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哲学概念;B、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C、认为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D、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可以相互转化。,练一练,(D),三、法家思想,1、主要代表人物:李悝、吴起、申不害、商鞅、韩非2、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奖励耕战、重农抑商、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3、韩非: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1)主张:A、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以法治国),奖励耕战B、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政策;C、遵循客观规律行事和用“参验”的方法检验人的言行及知识的真伪。(2)作用:这种主张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对专制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士护理业务查房:提升技能与优化护理实践
- 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开发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区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3月10日周中测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云南师范大学《产品U界面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龙游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一轮第五次阶段性过关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浙江宇翔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综合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冶金资源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寄生虫学及检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江师范学院《工程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雪绒花(简谱)
- 水印辊安装使用指南
- 连接器成本分析-B版
- 基坑支护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 楼板裂缝鉴定报告(范本)
- PANTONE潘通色卡C卡
- 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界定(共32页)
- V带轮设计说明书
- 上海高考词汇手册及时雨QR
- 大宗商品贸易及风险资料讲解
- 【精选】教导处范文“听、观、记、评、思”五字听课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