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论文)几种典型的电化学振荡体系研究.pdf_第1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几种典型的电化学振荡体系研究.pdf_第2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几种典型的电化学振荡体系研究.pdf_第3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几种典型的电化学振荡体系研究.pdf_第4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几种典型的电化学振荡体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电化学振荡的深入研究,对于认识电化学振荡现象,发展电极过 程动力学,丰富非平衡态、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科 学意义。 本论文从电极过程动力学分类的角度,研究了几种典型的电化学 振荡体系,包括电化学反应( 电荷传递) 分别与表面吸脱附、表面相 变和液相传质偶合。 1 c 1 有机小分子在p t s b 、p 佃i 修饰电极上电势振荡行为的研究 在采用不可逆吸附方法制得的p t s b 修饰电极上研究甲酸、甲醛 和甲醇的电化学行为及振荡特征时发现:锑吸附原子能较大地增强 p t 对甲酸和甲醛的催化活性,但对甲醇的电氧化起阻碍作用。同时, 电化学振荡特征发生改变,但与电催化活性并不呈正相关。振荡变化 的原因是由于锑的介入改变了双途径机理的两平行反应的份额,导致 体系的正、负反馈的相对强度也随之改变,进而影响了二者的动力学 匹配性,并最终导致振荡特征的变化。循环伏安判据能很好地解释所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甲酸在欠电位沉积的p t b i 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 行为及振荡特征与其在p t s b 电极上非常相似。 2 金电极在h c l 溶液中电溶解电流振荡的现场拉曼光谱研究 采用拉曼光谱测得金溶解过程中出现的a u c r 、a u c l 4 、a - u 一 0 ( h ) 键的振动谱带,扩散层中a u c l 4 的浓度空间分布以及在电流 振荡过程中a u c l 4 暂态变化等。实验结果表明:金电极表面氧化膜的 形成和与c 1 一络合引起的氧化膜溶解的周期性转变,导致在一非常窄 的电势范围产生电流振荡。该体系属于典型的电化学反应与表面相变 偶合的电化学振荡。c v 曲线中的交叉环在本体系中意味着活化态和 钝化态的相互转变。 3 i o 。一还原过程中电势振荡的e q c m 的研究 首次利用e q c m 对扩散层粘、密度变化的响应特征,研究了1 0 s 还原中伴随周期性析氢而产生电势振荡的机理。现场检测结果清楚地 证实了振荡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步骤有:扩散控制下的1 0 。一表面浓 度的还原耗尽;氢气在电极表面的形成、聚集和析出;析氢引 起的对流使i o 。一的表面浓度重新恢复等。我们的研究表明扩散层的粘、 密度变化的同步检测可为研究本类振荡机理提供关键的有效信息。实 验结果证明:本体系属于典型的电化学反应与传质步骤( 液相传质) 相偶合的电化学振荡。 关键词:电化学振荡;p t s b 电极;p t b i 电极;e q c m ;拉曼光谱; 机理:交叉环; a b s t r a c t 1 1 1 ep m f b u n d s t u d y o ne l e c 仃o c h e m i c a lo s c i l l 撕o n s h a si m p o n 习呲 s c i e n t i f i c m e a n i n gf b r r e c o g n i z i n g m eo s c i l l a t o r y p h e n o m e n a ,d e 、佗1 0 p i l l gt l i ee l e c 廿0 d e p r o c e s s e s a n dr i c h e i n gt h e r e s e a r c hc o n t e m o f 血e non-equilibriuma n dn o n l i n e a rd y n a m i c f r o mt h ev i e 、v p o i n t o f e l e c 订o d e pmcesses,s啪l帅ical e l e c 缸o c h e m i c a lo s c i l l a t o r ys y s t e m s h a v eb e e n s t l l d i e di n tilis p 叩e r ,i n c l u d i n ge l e c t r o c h e l i l i c a lr e a c t i o n sc o l l p l e d w i t h s 血c e a d d e s o r p t i o n ,p h a s e 订a n s i t i o n a i l d1 i 舢d m a s s 仃强s f e r 1potentiai o s d n a t o i yb e h a v i o r so na n t i m o n y - m o d i 6 e da n d b i s m u t h m o d i 6 e d platinum e i e c t r o d 髂f o r t h e e i e c t m c a t a l y t i co 【i d a t i o no f o n e c a r b o n organicm o l e c l l l e s e l e c 仃o c h e m i c a lb e h a v i o r s aildo s c i l l a t o r y c h a r a c t 甜s t i c s f o rt h eo x i d a t i o no fo n e c a r b o n organic m 0 1 e c u l e s o np t ,s be l e c t r o d e sa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w jf 0 曲dt h a tw i t ht l l ei n c r e a s eo f s b ,也ee l e c 竹o c a t a l ”i c a c t i v i t yi n c r c a s e sf o r t h eo x i d 撕o no fh c 0 0 h a n dh c h o ,b u td e c r e a s e s f o rt l l eo x i d a t i o no f c h 3 0 h n o ap o s i 缸妻毛量l 、差掣! 翼i 篓篡l _ t 董囊磊兰垂薹争墓蕃塞摹型 毒薹譬划写旦喜孽警釜肴磊? 皇垂堑毳1 萤州:萋舂张差襄量1 1 | 霸蚊3 k 萎蠢! 耋囊嚏譬! 蠹菱纂螽萋g 型篁! 暂掌莹 萤墓零= 跫| l # i “i 妻毒萋遘薹耄嚣ht j 艇曼量霭篓薹;羹鹱囊薹囊i l 墓羹妻塞 i l 嚣霆i a 萤蘸l 嘎i 乇i 篓羹g 霎i h i 堂葬a ;蒌孽垂 萎气| 妻l 尊霪萋;柠重j i i 鬟莲| 溪 气蔷善蓍蒌皇 区苛i 郐 t l l e f o r m a t i o n ,g r o w t ha n dd e p a r t u r eo fh y d r o g e n b u b b l e so nt h es u r f a c e ,a n d t h ec o n v e c t i o n - i n d u c e dr e p l e n i s h m e n to fio fb yt h eh y d r o g e ne v o l u t i o n o u rs t u d ys h o w st h a ts i m u l t a n e o u sf r e q u e n c yr e s p o n s e st ot h ec h a n g e so f d e n s i t ya n dv i s c o s i t yi nt h ed i f f u s i o nl a y e rd u r i n g t h eo s c i l l a t i o nc a l la l s o p r o v i d em e a n i n g f u l a n de v e nd e c i s i v ei n f o r ma t i o no nt h eo s c i l l a t o r y m e c h a n i s mf o rt h eo s c i l l a t o r si n v o l v i n gt h ec o u p l i n go f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 r e a c t i o n sw i t hd i f f u s i o na n dc o n v e c t i o nm a s st r a n s f e r k e y w o r d s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o s c i l l a t i o n ;p t s be l e c t r o d e ;p t b ie l e c t r o d e ; s p a t i a l p r o f i l eo fa u c h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i nt h e diffusionl a y e r ,a n dt h et e m p o r a l evolutiono fa u c l 4 1d u r i n gt h e currento s c i l l a t i o n sh a v ea l l been measuredi nsitu b y a c o n f o c a l ramanspectroscopethes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r e s u l t si n d i c a t et h a tt h et r a n s i t i o nb e t w e e na c t i v ea n dp a s s i v es t a t e so f g o l da c c o u n t s f o rt h ec u r r e n to s c i l l a t i o n si na v e r yn a r r o wp o t e n t i a lr a n g e a c r o s s i n gc y c l e i nt h e c y c l i cv o l t a m m o g r a mt h a t m e a n sa p a i r o f o v e r l a p p i n gp o s i t i v e a n d n e g a t i v e f e e d b a c k s c o r r e s p o n d s t ot h e a c t i v e p a s s i v et r a n s i t i o n t h ee l e c t r o d i s s l o t i o no f a ui sa t y p i c a le x a m p l e o fo s c i l l a t i o n ss y s t e mg e n e r a t i n gf r o mt h ec o u p l i n go f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 r e a c t i o n s 、 i ms u r f a c ep h a s et r a n s i t i o n 3 i ns i mm o n i t o r i n go f p o t e n t i a lo s c i l l a t i o n si nt h er e d u c t i o n o f1 0 3 b y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q u a r t zc r y s t a lm i c r o b a l a n c e t h en e we x p e r i m e n t a lr e s u l t st h a tw e r eo b t a i n e db yi ns i t ue q c m m o n i t o r i n gc l e a r l y d e m o n s t r a t et h ea l l k e ys t e p s i n v o l v e di nt h e o s c i l l a t i o n :t h ed i f f u s i o n l i m i t e d d e p l e t i o n o f1 0 3 b yr e d u c t i o n ,t h e f o r m a t i o n ,g r o w t ha n dd e p a r t u r eo fh y d r o g e n b u b b l e so nt h es u r f a c e ,a n d t h ec o n v e c t i o n i n d u c e dr e p l e n i s h m e n to fi o fb yt h eh y d r o g e ne v o l u t i o n o u rs t u d ys h o w st h a ts i m u l t a n e o u sf r e q u e n c yr e s p o n s e st ot h ec h a n g e so f d e n s i t ya n dv i s c o s i t yi nt h ed i f f u s i o nl a y e rd u r i n g t h eo s c i l l a t i o nc a l la l s o p r o v i d em e a n i n g f u l a n de v e nd e c i s i v ei n f o r m a t i o no nt h eo s c i l l a t o r y m e c h a n i s mf o rt h eo s c i l l a t o r si n v o l v i n gt h ec o u p l i n go f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 r e a c t i o n sw i t hd i f f u s i o na n dc o n v e c t i o nm a s st r a n s f e r k e y w o r d s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o s c i l l a t i o n ;p t s be l e c t r o d e ;p t b ie l e c t r o d e ; e q c m ;r a m a ns p e c t r o s c o p y ;m e c h a n i s m ;c r o s s i n gc y c l e i v 第一章绪论 1 1 电化学振荡概况 1 1 1 化学振荡反应简介 传统的化学热力学是以平衡态和可逆过程为研究对象的 1 。然 而化学现象本身是一种非平衡现象,即只有在非平衡的条件下,才会 有宏观的化学变化,并且这样的宏观变化总是不可逆的 2 。从这个 意义上说,完备的化学热力学应该同时把非平衡态和不可逆过程( 即 非平衡态的非线性区) 作为其研究对象。 我们所熟悉的化学反应是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单调地 下降;反应产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单调地上升 3 ,但这不是唯 一的化学反应现象。在某些化学反应体系中,当体系的某些状态参变 量处在一定范围内时,体系的某个组分或若干组分的浓度可能发生周 期性的变化。这是一类新的化学反应现象,我们称它为化学振荡反应 4 。长期以来,科学工作者对化学振荡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5 - 11 倾 注极大的热情。 1 1 2 化学振荡应具备的几个条件 科研工作者对化学振荡行为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总结出振荡发生 或维持应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1 2 。 、开放体系 为了使体系获得持续的振荡,该化学反应体系必须是开放的。对 于一个封闭或孤立的体系是无法获得持续的化学振荡的,特别是孤立 体系最终要进入平衡态。为了获得持续的恒定周期和振幅的振荡,环 境必须以一定的速度向体系供应某些物质和能量 1 3 。 电化学振荡是在远离平衡的电化学体系中产生的一种时空有序 现象。按照振荡的电化学参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电流振 荡和电势振荡。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f e c h l l e r 报道了铁阳极溶解过程中的振荡现象 1 9 ,但直到二十世纪中叶电化学振荡才逐渐引起广大科学工作者的 重视,近三十年内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它的研究现在已发展成 为电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迄今为止,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电化学反 应的振荡体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观察到各种各样的振荡现象,分析 其发生的条件,探讨其可能的机理,并建立了一些相关的数学模型。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金属的阳极溶解,涉及的金属和合 金有f e 、c u 、n i 、a g 、m 、a u 、c o 、p b 、z n 、s n 、c r 、t i 、b i 、 c d 、w 、及f e c r 、f e n i 、c u m 等 2 0 一2 6 ,研究结果表明,绝 大多数的振荡产生机理与钝化膜的形成和溶解有关。金属的阴极沉 积,目前发现的阴极沉积体系有p b 、z n 、s n 、c r 、t i 、b i 、c u 、s e 及c u c d 、c u s n 、a g s b 、n i p 等 2 7 3 2 。电催化反应,如甲 醛、甲酸、甲醇、乙醛、乙二醛、甲酸盐、乙醇、丙醇、丁醇、环己 醇等有机物的电催化氧化及h 2 0 2 、s 2 0 s 2 。等的电催化还原,这类振荡 产生的原因大多与电极表面上吸、脱附过程有关 3 3 4 6 。半导体 电极及膜:近年来人们对半导体电极,如铜铟硒、银铟硒、硅上产生 的振荡现象进行了研究,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4 7 5 2 。 1 1 4 电化学振荡的分类及实验判据 1 1 4 1 电化学振荡的分类 随着人们对电化学振荡研究的深入,为便于系统地研究对电化学 振荡行为,科研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例如s 仃a s s e r 基 于实验的阻抗谱和双电层电势巾把振荡分成四种类型并一一阐明其 实验特征 1 8 。李则林从电极过程动力学的角度,将振荡分为两种典 型类型 5 3 :电化学反应和表面步骤偶合的电化学振荡。这类振 荡主要是由电化学反应与表面吸、脱附偶合( 例如甲酸的振荡) 或者 电化学反应与表面的相变步骤相偶合( 例如金属的阳极溶解) 而造成。 由电化学反应和传质步骤偶合的电化学振荡。这类振荡源于电化学 反应引起电极表面浓度的消耗和因传质( 通过扩散或对流) 步骤引起 电极附近浓度的恢复的周期性变化。 1 1 4 2 电化学振荡的实验判据 目前,电化学振荡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研究的 对象也越来越广,若能对振荡能否发生作出正确的预判,将可极大地 提高研究效率。近年来,对其实验判据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观点。例如: 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种: ( 1 ) k o p e r 提出的负阻抗( 负微分电阻) 判据 5 4 。k o p e r 认为, 体系能够发生振荡,它的阻抗谱中必然存在着一个相应的负的或隐藏 的负的阻抗区间f 即阻抗的实部为负) 。但是实际上有时候可以观察到 负阻抗的存在,却未能在其对应的区间找到振荡或有振荡产生却无负 阻抗。 ( 2 ) 李则林提出的交叉环实验判据 5 5 。李认为循环伏安曲线 ( c v ) 中的交叉环( 反扫电流大于正扫电流) 表明体系存在着一对 相互交叠的正负反馈,而正负反馈同时共存是振荡产生的必要条件, 大的交叉环则意味体系的正、负反馈的驱动力都很强,这对振荡的产 生和维持均非常有利。一一般地,在c v 中有一个比较大的交叉环出现, 在相对应的区域总能观察到振荡的发生。 相比较而言,交叉环判据更具有优势,它比前者更方便省时,更 重要的是,交叉环具有普适性,它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的电化学体系, 4 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不适应的反例。 1 1 5 电化学振荡研究的优缺点及意义 在电化学体系中研究振荡行为具有其它体系不能比拟的优点,主 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在电化学体系中可以更经常地观察到复杂的动 力学行为:电化学体系容易控制;电流和电势的测定比较简单, 与动力学过程联系密切的伏安曲线容易得到;噪声干扰低,数据可 靠;周期较短( 一般在秒级) 大量的数据可以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 被测得。当然,它也存在着以下的一些不足:实验条件的控制要求 比较严格;测量数据时难免不受到化学噪声的干扰;测量仪器的 精度和响应时间等因素对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在实验中 常需要一些现场( 原位) 测试仪器,这就增加了实验的难度和复杂性。 电化学振荡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 理论研究方面,不仅可以从电化学振荡行为来获取电极反应机理的信 息、推测反应机理、基元步骤和各步骤之间的偶联本质,还可以否定 与振荡行为不相容的反应机理。此外,电化学振荡的研究可为非平衡 热力学提供实验依据并推动这一理论的发展。在实际应用方面,主要 为人们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供新的观点;另外,由于其与许多生命 过程中的周期现象很类似,故其将会在生命科学中有美好的前景。 1 2c ,有机小分子电化学振荡的研究 1 2 1c 有机小分子电催化氧化研究概况 在化学电源的开发中,燃料电池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能连续 地将化学能可高效地转化成电能。但是,这些燃料中,氢气存在储存、 运输及供应等方面的困难 5 6 。c l 有机小分子由于具有结构简单、高 的能量密度和易储等优点而成为燃料电池开发的首选。但是,c 1 有机 分子较氢气难发生电化学氧化,因此必须寻找好的电催化电极材料来 解决这个问题。当前,人们对c 。有机分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 面。一是研究其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和氧化机理。在这种研究过程中, 人们发现它在电催化氧化的过程中会产生c 0 毒性中问物,c o 能强 烈吸附于电极表面,占据电极表面的活性位,从而大大地降低电极的 催化活性,因而只有在较高的电势下才能被氧化。同时,人们通过光 谱等分析手段检测到氧化过程中产生其它的一些中间产物,如c o h 、 c h o 等 5 7 5 8 。c l 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可通过双途径机理 5 9 : 厂菊鬲i h c o 明,h c h 0 ,c 0 2 c h 3 9 h i毒性中间物i l c o + h 2 0 ( o h a d ) j 或连续反应机理来阐述: c h 3 0 h 卜c 0 c o e l s d c h 和x i a 认为甲醇的氧化两种反应机理都可能存在。实际 的反应机理可能与反应条件如基底的性质、温度和溶液的组成紧密相 关。但是人们普遍认同双途径机理。 另一研究方向着眼于电极材料的催化性能的研究。众所周知,电 极的表面性质及表面的结构决定着电极的催化性能。因此,众多学者 们通过研究各种电极材料的表面结构及其相关的表面性质,期望能找 到合适的高选择性和高催化活性的电极应用于燃料电池。由于过渡金 属和贵金属具有空的d 轨道或未成对电子,它们被广泛地用作c ,有 机小分子的电氧化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p t 对c ,有机分子的催化 具有最高的活性和稳定性。因此,现阶段c ,有机分子的电氧化主要 6 采用这种贵金属或以之为主体。在碱性介质中,a u 具有较高的催化 活性,因而也获得了普遍的关注 6 0 一6 1 。其它一些金属如p d 6 2 、 r _ h 6 3 、“6 4 也是十分重要的催化材料。目前,c ,有机小分子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酸性介质中,这是因为在碱性介质中产物容易生成碳酸 盐。 虽然p t 具有极高的电催化活性,但易被有机小分子因解离吸附 而产生的c o 毒物占据其表面而失活。因此,有必要对其性能进行改 造,人们采用增大催化剂比表面( 材料纳米化) 和组成双( 多) 组分 体系的办法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事实发现:不同的吸附原子对不同的有机分 子的电催化氧化影响各异。b i 、s b 、p d 等修饰原子都能提高p t 电极 氧化甲酸和甲醛的催化活性,但有些吸附原子如舡 6 5 6 6 、 p b 6 6 6 7 、a g 、b i 、c u 6 6 、s b 6 5 等却会阻碍甲醇的电催化氧化。 对于修饰电极中的吸附原子如何增加p t 的催化性能,电化学工作者 们提出了以下四种机理 6 8 : ( 1 ) 吸附活性氢的生成受到抑制。在毒物c o 的形成过程中,活性 氢对其生成被认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物种。 ( 2 ) 经典的第三体效应。这种效应是通过其它原子将p t 原子隔离, 使得毒性中间体c o 因p t 表面提供的活化位不足而无法产生。 ( 3 ) 双功能机理。该机理认为不同的金属在氧化反应中起不同的作 用。一般认为吸附原子能在较低的电势下吸附含氧物种,因此使得 p t 上的含碳物种能在较低的电势下被氧化成c 0 2 。 ( 4 ) 吸附原子和电极之间电子效应。双组分金属中其它组分可能改 变p t 与c 0 间d 7 t 反馈键的强弱。 迄今为止,对吸附原子的作用机理仍未达成共识。 7 1 2 2 c ,有机小分子电化学振荡研究简介 c 1 有机小分子由于其结构结构简单,比较容易揭示其反应的机 理,因而受到了众多的非线性研究工作者的青睐 6 9 7 1 。对其电化 学振荡机理的研究也比较成熟。当前,大家公认的振荡机理是电氧化 过程中毒性中间产物c o 在电极表面的生成及去除是造成振荡的根本 原因。以上的结论主要是在单组分的电极上研究所获得的。近年来, 由于修饰电极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修饰电极上来探讨振荡行为 也越来越引起电化学工作者的注意。孙世刚等在早些年就研究过甲酸 在高氯酸底液中在p t s b 修饰电极上( 通过不可逆吸附的修饰方法制 得) 的电流振荡行为 7 2 ,二十一世纪以来,l e e 等人研究了甲酸在 p t b i 修饰电极上的电流振荡行为 7 3 7 4 。但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势 振荡,特别是在不同修饰覆盖度下的电势振荡研究,至今还无人问津。 事实上,在修饰电极上研究c ,的电势振荡行为,对我们进一步探讨 和理解振荡的机理以及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机理,都能提供非常 重要的信息。因此,研究不同覆盖度的修饰电极上的振荡行为就显得 很有意义。 1 3 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应用 1 3 1 拉曼光谱简介 拉曼光谱仪一般由激光源、收集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构成, 拉曼实验的光源常用能量集中、功率密度高的激光。收集系统由透镜 组构成。分光系统采用光栅或陷波滤光片俏o t c hf i l t e r ) 结合光栅以滤 除瑞利散射和杂散光以及分光。检测系统采用光电倍增管检测器、半 导体列阵检测器或多通道的电荷耦合器件( c c d ) 。 原位电化学拉曼池 7 5 7 6 一般须具备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 比电极,以及通气装置。为避免腐蚀性溶液和气体侵蚀仪器,拉曼池 8 须配备光学窗口并构成密封体系。在实验条件许可下,为尽量避免溶 液信号的干扰,须采用薄层溶液( 电极和窗片间距为0 1 1m m ) 。这 一点对于显微拉曼系统尤为重要,光学窗片或溶液层太厚会导致显微 系统的光路改变,使表面拉曼信号的收集效率成倍地降低。为获得强 的s e r s 信号,电极表面需要进行粗糙化预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电 化学氧化一还原循环( o x i d a t i o n - r e d u c t i o nc y c l e ,o r c ) 法。通常可进 行原位( i n s i m ) 7 7 或非原位( e x s i m ) o r c 处理,有关银、金、 铜电极的orc 粗糙方法可见文献 7 8 8 0 。为减少s e r s 强度随时 间或电位变化而产生的不可逆的降低,甚至完全消失 8 1 ,人们采用 强阴极极化法 8 2 和欠电位金属沉积溶解法 8 3 以除去电极上较不 稳定的s e r s 活性位或利用电位平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p o t e m i a l a l v e r a g e ds e r s ,p a s e r s ) 方法 8 4 使得s e r s 活性位在所研究的电位 区间内保持不变。光纤技术的应用不但使拉曼实验可在远程和很苛刻 的条件下进行,而且使拉曼光谱技术有可能同其它表面或界面的检测 技术相联用。显微拉曼系统的问世,使微量样品的检测更为方便。若 在此系统上配置二维的扫描平台,则可对样品表面进行二维拉曼成像 和表面二维分析。共焦显微拉曼系统的出现,不仅提供了很高的二维 的分辨率( 其分辨率决定于激光光斑的衍射极限,一般为1 2 叫1 ) ,而 且还可对样品进行三维剖层分析。 1 3 2 拉曼光谱的应用 常规电化学研究方法是以电信号为激励和检测手段,它提供的是 电化学体系的各种微观信息的总和,难以准确地鉴别复杂体系的各反 应物、中间物和产物,并解释电化学反应机理。近年来,由谱学方法 ( 以光为激励和检测手段) 与常规电化学方法相结合产生的谱学电化 学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己成为在分子水平上现场表征和研究电化 9 学体系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它在鉴定参与电化学过程( 包括中间步骤) 的分子物种,研究电极表面吸附物种的取向和键接,确定表面膜组成 和厚度等方面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原位谱学电化学方法 8 5 中,电化学原位拉曼光谱技术能较方便地提供电极表( 界) 面分子的 微观结构信息。目前,电化学吸附是s e r s 应用最广泛的一个领域。 电化学吸附涉及普遍而又复杂的界面现象,参与吸附的各物种之间以 及它们与电极表面之间的作用在不同的体系和不同的条件下有着本 质的不同,仅用常规电化学技术难以对电化学吸附行为进行详细分 析。而s e r s 光谱技术可较直观地判别表面吸附物种,包括该物种在 电极表面的结构、取向等信息。以往的研究表明电极表面吸附物种随 实验条件( 电位、电解液组成和浓度因素) 的不同而变化 8 6 8 8 。 s e r s 不但可以鉴定吸附分予,还可以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的s e r s 光 谱和电化学参数的关系对电化学吸附现象作较深入的描述 8 9 9 1 。 s e r s 光谱可以得出电极表面分子水平的信息,可较详细地描述电极 表面上的不同取向结构( 如平躺、倾斜、垂直、桥式相联 8 9 等) 的 吸附物种。此外,通过分析参与共吸附的各个吸附物种的s e r s 谱与 电极电势的不同关系,可将其分为平行共吸附和诱导共吸附 9 1 。国 内,厦门大学在拉曼光谱的应用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尽管拉曼光谱近几十年来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取得了突飞猛进 的发展,但在电化学振荡领域的应用还刚刚起步。李则林首次成功地 将显微共焦拉曼光谱应用于电化学振荡反应的现场检测 5 2 。由于拉 曼光谱较常规电化学方法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它将成为我们在分子水平来研究电化学振荡的机理的又一个有力的 武器。 1 4 e q c m 技术及其在电化学振荡研究中的应用 l o 石英晶体微天平( 0 c m ) 是一种非常灵敏的质量响应检测器, 它发展于2 0 世纪6 0 年代初。q c m 与电化学技术联用构成了电化学 石英晶体微天平( e o c m ) 9 2 9 3 ,它在获得电化学信息的同时又 可以得到质量变化的信息,可检测到电极表面纳克级的质量变化 9 4 9 5 ,还能同时测量电极表面质量、电流和电量随电势变化的情 况,与法拉第定律结合,还可定量计算每反应一法拉第电量所引起电 极表面质量的变化,为研究电极表面过程提供十分有用的信息。它从 另一个角度对电极表面的变化和反应历程提供了定量的数据,具有其 它常规电化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对电化学的机理研究具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 o c m 的核心是一种沿着与石英晶体主光轴成3 5 。1 5 7 切割 ( a t c u t ) 而成的石英晶体振荡片,之所以采用a t c u t 是因为在室 温下其温度系数接近于零,这样在室温下就可以消除温度对实验的影 响。对于刚性沉积物,晶体振荡频率变化,正比于工作电极上沉积 物的质量改变m 。只要( 1 ) ,小于2 店;( 2 ) 溶剂的粘弹性不变; ( 3 ) 沉积物的厚度基本均匀;则有s a u e r b r e y 公式成立:五= 一2 6 1 0 6 帮m a ;而一石英晶体的基频( m h z ) :厂一石英晶振的频率改变 量又称频移值( h z ) :m 一沉积在电极上的物质质量改变( g ) ;a 一工作 电极表面积( c m 2 ) 。可以看出,频移值厂与质量改变m 之间有一 简单的线性关系( ,= 一k m ) ,负号表示质量升高,频率降低, 这就是o c m 的工作原理。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频率变化与其电极表面附着质量的变化成正 比,这一原理已被广泛用于研制各种类型的传感器。8 0 x 1 5 论文构思 本课题拟采用几种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对几类典型的电化学振 荡的机理作进一步的研究。 1 通过研究c l 有机小分子在p t s b 和p t b i 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 行为及电势振荡特征,从新的角度进一步检验和证实这类振荡产生的 原因。 2 应用现场拉曼光谱检测金在h c l 中电溶解振荡过程中反应的 中间产物并推测反应的中间步骤,由此来证实一类电化学反应与相变 相结合的电化学振荡的机理,提供种有效的现场研究振荡机理的手 段。 3 使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来研究碘酸盐还原振荡过程中的 粘、密度同步变化,进一步探讨其振荡机理并证明振荡的产生是由于 电化学反应与对流引起的液相传质的耦合。纠正此前关于这类振荡机 理不合理的观点。 参考文献 【l 】李如生,非平衡现象和涨落化学,化学通报,1 9 8 5 ,5 ,4 1 【2 】e s s c o t t ,r s c h r e l n e r , lr s h a r p e ,bz s h a k h a s h i r i ,g ed i r r e e n , o s c i l l a t i n gc h e m i c a lr e a c t i o n s ,t h eu n i v e r s i t yo f w i s c o n s i np r e s s ,m a d i s o nw i , u s a 1 9 8 5 【3 】董小梅,刘剑波,徐功骅,b z 振荡反应,大学化学,1 9 9 6 ,1 1 ,3 5 4 i f e r i n o ,e r o m b i ,o s c i l l a t i o nr e a c t i o n ,c a t a l y s i st o d a y , 1 9 9 9 ,5 2 ,2 9 1 【5 s r g r o o t ,p m a z u r , n o n e q u i l i b r i u mt h e r m o d y n a m i c s ,a m s t e r d a m , n o r t h h o l l a n d ,1 9 6 2 6 】eg l a n s d o r f , i p r i g o g i n e , t h e r m o d y n a m i ct h e o r yo fs t r u c t u r e ,s t a b i l i t ya n d f l u c t u a t i o n s ,w i l e y , n e wy b r k ,i9 7 1 7 b h l a v e n d a , t h e f m o d y n a m i c so f i r r e v e r s i b l ep r o c e s s ,m a c m i l l a n ,l o n d o n , 1 9 8 7 8 】r b a l e s c u ,e q u i l i b r i u ma n dn o n e q u i l i b r i u ms t a t i s t i c a lm e c h a n i c s ,w i l e y , n e w 1 3 【2 4 】o l e v a w b l 丘b e 唱,lm s h e i n t u 也t h e s t m c t i l r e o fc o m d l e xb e h a 、,i o r i na n o d i c l 讧c k d d i s s o l u t i o 也j c h e m p h y s ,1 9 8 9 ,9 3 ,1 6 6 1 【2 5 d s 删,p m a c h a e l ,e x p e r i m e m a l b i f i l c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 ofthe c o b a hphosphorica c i dd e c t r o c h 咖c a lo s c m a t o r ,e l e c t m c m m a c t a 1 9 9 5 ,4 d 7 5 5 , 【2 6 】d tb o w l i n ,a s c h e q n e ,aj p e a r l i n ,c u r r e mo s c i l l t i a ;i 璧霉羹| 鄯 l 茎主i 誊l 箬 鬟制疆蕈j 蚝h 韭强1 班1 蠢魏i 西 珊l r 墨骚孙k 量j 霎蕈j 川羹邕;_ 虿甏p 螬! “。i 龚l ! 罩x 群“津;浪j 霪篓l ;! h y 博0 i _ ;* j 挂霹i 扣,蚕荔。辫! 氯j 莺萋i x y ;g j 蓑j ( i 鬟r m e d i a t e s f o rf o r m a l d e h y d eo x i d a t i o nb ya n a l y s i so ft h ec h a o t i cb e h a v i o r , e l e c t r o c h i ma c t a , 1 9 9 4 ,3 9 ,2 4 7 1 3 9 】h o k a m ot o , m e c h a n i s t i cs t u d i e so ft h ep o t e n t i a lo s c i l l a t i o na n di n d u e t i o n p e r i o di nt h eo x i d a t i o no f f o r m i ca c i do np l a t i n u m , e l e c t r o c h i m a c t a ,1 9 9 2 ,3 7 , 3 7 4 0 】n m ar k o v i c ,pn r o s s ,j r , o s c i l l a t o r yb e h a v i o ri nt h e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 o x i d a t i ono f f o r m i ca c i do l lp t ( 1 0 0 ) ,j p h y s c h e m ,1 9 9 3 ,9 z , 9 7 7 1 【4 1 m s ch e l l ,yh x u , zz d r a v e s k i ,m e c h a n i s mf o rt h ee l e c t r o c a t a l y z e do x i d a t i o n o f g l y c e r o ld e d u c e d 矗- o m0 2 1a n a l y s i so fc h e m i c a li n s t a b i l i t i e s , j p h y sc h e m 19 9 6 ,1 0 0 ,1 8 9 6 2 4 2 rs t ra s s e r , m l u b k e , ce i c k e s ,me i s w i r t h ,m o d e l i n gg a l v a n o s t a t i cp o t e n t i a l o s c i l l a ti o n si nt h ee l e c t r o c a t a l y t i ci o d a t er e d u c t i o ns y s t e m ,j e l e c t r o a n a l y t i c a l c h e m i s t r y , 1 9 9 9 ,4 6 2 ,1 9 4 3 】gj t im ,jvv e n r o o i j ,mtm k o p e gb u r s t i n ga n dm i x e d m o d eo s c i l l a t i o n s d u r i n gt h eh y d r o g e np e r o x i d er e d u c t i o no nap l a t i n u me l e c t r o d e ,e l e c t r o c h i m a c t a ,1 9 95 ,彳o ,1 6 8 9 【4 4 】l t re i n d l ,k d o b l h o f e r , k k r i s c h e r zs a m e c ,m e c h a n i s mo f t h eo s c i l l a t o r y r e d u c t i ono fp e r o x i d i s u l f a t eo ng o l d ( 1 1 0 ) e l e c t r o d ep o t e n t i a l s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