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及趋势分析.pdf_第1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及趋势分析.pdf_第2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及趋势分析.pdf_第3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及趋势分析.pdf_第4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及趋势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 h em o t i v a t i o na n dt e n d e n c ya n a l y s i s o fm n c s d i v e s t m e n ti nc h i n a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所 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 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锤慧 知p 年s 其l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 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 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 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 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穆忽 导师签名: 8 - t o 年5 茂fl 甚 护e p 每皇羚的日 摘要 改革开放3 0 年来,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发展活力吸引了大量的外商 来华投资,随着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在华跨国公司进入营运期和成 熟期。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现象也不断出现。本 文以跨国公司在华撤资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撤资理论和相 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定性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及趋势。 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出发,本文提出了“四因素撤资 说 ,分别从成本因素、市场因素、制度因素和集聚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跨国公 司在华撤资的动因。接着根据跨国公司在华撤资企业的组织特征,预测了未来跨 国公司在华撤资将呈现的趋势,即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将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 制造业,小型的跨国公司更易于撤资,合资企业撤资的可能性要大于独资企业, 而且以加工出口为主的珠三角地区的撤资将增加。最后,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提 出了应对跨国公司撤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跨国公司,撤资,动因,趋势 a b s t r a c t s i n c et h eo p e n i n gu po f3 0y e a r s ,c h i n a sh u g em a r k e tp o t e n t i a la n de n e r g e t i c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h a sa t t r a c t e dal a r g en u m b e ro ff d i w i t hl a r g e rs c a l eo ff d i i nc h i n a , m o r ea n dm o r em n c sh a v eg o n ei n t oo p e r a t i o ns t a g ea n dm a t u r es t a g e 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n c s m o r ea n dm o r ed i v e s t m e n t sh a v ea p p e a r e di nc h i n a i nr e c e n ty e a r s t h i sp a p e rs t u d i e so nt h em n c s d i v e s t m e n ti nc h i n a , o nt h eb a s i so f t h ea n a l y s i so nt h e o r i e so ff o r e i g nd i v e s t m e n ta n dr e l a t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 s ,a n dt h e nu s e s m a n y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 ss u c ha sq u a l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a n dc a s e s t u d ya n ds oo n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a n a l y z e st h em o t i v a t i o na n dt e n d e n c yo fm n c s d i v e s t m e n ti nc h i n a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m a i nf a c t o r sw h i c ha f f e c tt h el o c a t i o no ff d i a “f o u r - f a c t o r a n a l y s i so fd i v e s t m e n t ”i sp u tf o r w a r d t h i sp a p e l a n a l y z e st h em o t i v a t i o n so f m n c s d i v e s t m e n tf r o mc o s tf a c t o r s ,m a r k e tf a c t o r s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f a c t o r sa n d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f a c t o r s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c o n s i d e r i n g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o s e w i t h d r a w i n gm n c s t h ep a p e rt h e nf o r e c a s t st h et e n d e n c i e so fd i v e s t m e n ti nc h i n a : l a b o r - i n t e n s i v e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w i l lc o n s t i t u t eal a r g ep a r to fd i v e s t m e n t s m a l l - s c a l e c o m p a n i e sa n dj o i n tv e n t u r e sa r em o r ei n c l i n e dt ow i t h d r a wt h e i ri n v e s t m e n t ,a l s o d i v e s t m e n tw i l li n c r e a s ei nt h ep e a r lr i v e rd e l t ar e g i o n sw h e r ea r ep r o c e s s i n gt r a d e e x p o r t o r i e n t e d f i n a l l y , t h ep a p e rg i v e s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t o d e a lw i mm n c s d i v e s t m e n ti nc h i n a k e y w o r d s :m n c s ,d i v e s t m e n t , m o t i v a t i o n ,t e n d e n c y 目录 第1 章引言1 1 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 1 1 研究背景1 1 1 2 研究意义1 1 2 研究方法与内容2 1 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2 1 3 1 本文的创新之处2 1 3 2 本文的不足之处3 第2 章文献综述3 2 1 国外关于撤资理论的研究3 2 1 1 撤资障碍理论4 2 1 2 撤资条件说4 2 1 3 凯森的撤资理论4 2 1 4 撤资决定因素说5 2 2 国内关于跨国公司撤资理论的研究5 第3 章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动因7 3 1 成本因素7 3 1 1 我国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发生转移7 3 1 2 我国的商务成本在逐步升高9 3 2 市场因素1 0 3 2 1 多数产品市场供过丁求1 0 3 2 2 跨国公司的人量进入加剧了竞争1 1 3 2 3 中国本土企业“挤出”跨国公司1 2 3 2 4 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1 3 3 2 5 金融危机的影响1 3 3 3 制度因素1 4 3 3 1 国际比较源自他国的竞争性f d i 政策1 4 3 3 2 国内比较我国外资优惠政策的变化1 5 3 3 3 国内市场体制和法律体系等因素1 6 3 4 集聚凶素1 6 第4 章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特点和趋势1 7 4 1 中国吸引f d i 现状1 7 4 2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现状1 9 4 3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趋势和特点2 0 4 3 1 从产业特征分析,撤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2 0 4 3 2 从撤资的主体分析,小型跨国公司更易丁撤资2 2 4 3 3 从投资的方式分析,合资企业撤资的可能性最人2 3 4 3 4 从撤资的地域特征分析,以n j :出口为主的珠二角地区撤资增加2 4 i i i 第5 章应对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对策研究2 5 5 1 提高引资质量2 6 5 2 优化投资环境2 6 5 2 1 硬环境2 6 5 2 2 软环境2 7 5 3 引导外资流向2 7 5 4 引入链式投资2 8 参考文献2 9 致谢3 2 个人简历3 3 i v 引言 改革开放3 0 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所面临的投资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显 著变化。一方面,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使得跨国公司开始全面进入中国,大多 数跨国公司正在把中国视为全球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2 0 0 8 年中国实际利用 外资金额9 2 3 9 5 亿美元,同比增长2 3 5 8 ,连续1 7 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另 一方面,随着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不断大规模进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了 成熟期和营运期,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一些撤资现象在我国不断地出现。 跨国公司撤资,是指外国跨国公司由于某种原因,通过一定形式,从位于东 道国的独资企业或合资企业中撤回资本,全部或部分终止其在东道国或地区的生 产经营活动。一般来说,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撤资分为主动撤资和被迫撤资。主 动撤资又称自愿撤资,是跨国公司基于国外子公司的经营状况或母公司的发展需 要而自行决定撤资的行为;被迫撤资又称非自愿撤资,是跨国公司由于政治等原 因被迫退出东道国的生产经营行为。对撤资行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主动撤资。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幅提高,国内企业生产和 竞争能力大大提高,竞争日趋激烈,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工人工资持续上涨, 土地价格节节攀升,特别在我国人民币升值、两税合一、颁布并实施新的劳动合 同法以及2 0 0 8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这个背景下,越米越多的跨国公司难以为继而 撤出中国,给我国的就业和社会稳定带来了许多问题。 1 1 2 研究意义 跨国公司撤资可能对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目自订国外学者对跨国 公司撤资问题的研究是比较深入而且全面的,但他们的研究局限于本国跨国公司 的海外撤资问题,很少分析跨国公司从某一东道国撤资的动因,对跨国公司在华 撤资的研究就更少。而国内学者对撤资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分为两 类,一类是对国外跨国公司撤资理论的梳理及评价,另一类是基于跨国公司在华 撤资案例和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的分析,涉及跨国公司在华撤资行为的特点、影响 等各个层面,但是深入挖掘影响撤资行为因素的文献较少。因此,本文对跨国公 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及趋势的研究对于中国进一步利用外资来发展经济具有一定 的意义。 1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由于跨国公司撤资的动因非常复杂,既包括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除 此之外,目前我国缺乏专门针对外商或跨国公司撤资事件的全面统计,难以取得 准确数据。因此,本文难以完全依靠实证方法来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 析、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分析方法。 本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等。 第二部分,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部分,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本部分主要是从外国直接投资区 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出发,将其影响因素进行逆转后用来研究撤资的决定因素。即 从成本因素、市场因素、制度因素、和集聚经济因素四个方面分别进行研究,根 据相关数据,运用对比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各个因素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 并且是如何影响跨国公司撤资的。 第四部分,研究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特点和趋势。本部分主要是基于理论分 析,运用文献借鉴、数据归纳、统计处理和图表分析等方法,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特点和趋势。首先从撤资的产业特征分析,其次从撤资的主 体特征分析,然后,从撤资企业在华的投资方式分析,最后从撤资的地域特征进 行分析。 第五部分,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对策研究。本部分主要是基于对跨国公司在 华撤资的动因及趋势特点的详细分析,提出应对跨国公司撤资的对策建议。 1 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 3 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 ) 本文在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时,主要从外国直接投资区位选 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出发,将其影响因素进行逆转后用来研究撤资的决定因素,提 出了“四因素撤资说”,即如果决定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四凶素:成本因素、 市场因素、制度冈素和集聚经济因素中一个或几个冈素发牛变化,便可能引起外 商撤资行为的发生或重新进行区位选择。 ( 2 ) 目前国外学者对跨国公司撤资问题的研究是比较深入而且全面的,但 2 他们的研究局限于本国跨国公司的海外撤资问题,很少分析跨国公司从某一东道 国撤资的动因,对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研究就更少。而尽管国内学者对跨国公司 在华撤资现象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但是鉴于撤资企业数据资料收集的困难以 及其他方面的限制性因素,深入挖掘影响撤资行为因素的文献较少。目前国内理 论界对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本文 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前沿意义。 1 3 2 本文的不足之处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需要参考大量的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数据,力求能够更 加完善和系统地说明跨国公司的撤资行为,但是基于我国相关部门缺乏对这种现 象的系统统计资料和数据,因此不具备定量分析和深入分析的条件,鉴于参考资 料和相关数据的局限性,本文对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现象的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丰 富和完善。 第2 章文献综述 2 1 国外关于撤资理论的研究 自2 0 世纪7 0 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们就开始了对撤资问题的研 究。最初的研究是从一些案例的分析开始的,如c h o p r a l 等人对1 9 6 7 1 9 7 5 年间 美国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撤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撤资中的非自愿撤资 只占约4 。b e n i t 0 2 考察了1 9 8 0 1 9 9 2 年间挪威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撤资情 况,发现如果海外子公司业务与其母公司密切相关,而且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比较 强劲,那么子公司撤资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另外,与绿地投资相比,通过跨国 收购实现扩张的撤资可能性要更大。m a r i o t t i 和p i s c i t e l l 0 3 对1 9 9 卜1 9 9 6 年 问意大利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撤资研究发现规模庞大、经验丰富的跨国公司的 撤资行为大部分是出于竞争性重构而进行的进攻性自愿撤资;相反,规模小、经 验少的跨国公司往往是因为失败后而做出防御性自愿撤资。在有关跨国公司撤资 的理论研究上,主要方式是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逆转来研究撤资的决定因素。其 1 j a s b i r , b o d d e w y n ,c h o p r a , t o m e d e n ,u s f o r e i g nd i v e s t m e n t :a19 7 2 19 7 5u p d a t i n g ,c o l u m b i aj o u r n a lo f w ,o r l db u s i n e s s ,v 0 1 1 3 ,19 7 8 2 g a b r i e l ,r gb c n i t o ,“d i v e s t m e n to ff o r e i g np r o d u c t i o no p e r a t i o n s ,a p p l i e de c o n o m i c s ,v 0 1 2 9 , p p l 3 6 5 一1 3 7 7 ,1 9 9 7 3 s e r g i om a r i o t t i ,l u c i ap i s c i t e l l o ,i sd i v e s t m e n ta f a i l u r eo rp a r to f ar e s t r u c t u r i n gs r e a t e g y ? t h ec a s eo f i t a l i a n t r a n s n a t i o n a lc o r p o r a t i o n s ,t r a n s n a t i o n a lc o r p o r a t i o n s ,v 0 1 12 ,19 9 9 3 中,代表性的人物包括p o r t e r ,b o d d e w y n ,c a s s o n 和h a m i l t o n 。 2 1 1 撤资障碍理论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 p o r t e r )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企业的退出壁 垒问题,并将其运用到跨国公司从东道国的退出问题上来。他认为,跨国公司从 东道国市场的撤出,与国内企业退出某一产业市场一样,也会遇到许多障碍或壁 垒。根据波特的观点,企业退出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壁垒:企业资产的专用性; 退出的固定成本;战略性退出壁垒;信息壁垒;管理和情感壁垒;政府和社会壁 垒。 尽管存在上述重重退出壁垒,波特认为,在采取其他防御性竞争战略仍然无 法奏效时,企业还是应当考虑撤资。撤资的条件是:( 1 ) 退出壁垒低,或随着产 业的发展,退出壁垒降低;( 2 ) 创造壁垒阻止竞争对手进入的机会很少,这些壁 垒包括:在生产、广告、采购、销售上都可能存在的规模经济,专卖产品的差别, 商标专有性,转换成本,资本需求,分销渠道,低成本的产品设计与技术优势等; ( 3 ) 潜在的或现有的竞争对手拥有优越的资源;( 4 ) 竞争对手投资收益率目标 低或有恶意竞争的特征4 。 2 1 2 撤资条件说 搏迪温( b o d d e w y n ) 的撤资条件说是基于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而 提出的。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三 个条件,即企业自身所具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针对这三个 条件,博迪温认为跨图公司从国外撤资也有三个条件:( 1 ) 企业不再拥有比其他 国家企业更强的竞争优势;( 2 ) 尽管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发挥其拥有的竞 争优势,但是获利情况不如将其出售或租赁,此时内部化优势已经使厂商不再有 利可图;( 3 ) 原有的区位优势或国家特定优势已经丧失5 。以上三个条件只要具 备其中一个,撤资行为就会发生。 2 1 3 凯森的撤资理论 凯森( c a s s o n ) 在分析克莱斯勒将其在英国的子公司出售给法国标致汽车公司 这一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直接撤资的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关闭海外子公司, 4p o r t e r , m i c h a e l e ,“p l e a s e n o t et h el o c a t i o no fn e a r e s te x i t :e x i tb a r r i e r sa n dp l a n n i n g ,c a l i f o r n i a m a n a g e m e n tr e v i e w , v 0 1 19 ,p p 21 2 3 ,19 7 6 5 b o d d e n w y n ,“f o r e i g na n dd o m e s t i cd i v e s t m e n ta n di n v e s t m e n td e c i s i o n :l i k eo ru n l i k e ? ,j o u r n a l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b u s i n e s ss t u d i e s ,v 0 1 1 4 ,p p 2 3 2 6 ,1 9 8 3 4 第二类是转移子公司的所有权,这两种类型的撤资可能涉及不同的决定因素。他 认为,关闭海外子公司的原因可能是选址错误,也就是说,该子公司所在地可能 适合于其他行业或生产其他产品。而把子公司的所有权转让给他人,可能是由于 所有权归属错误所致,其他企业收购子公司是因为他们认为可以比原来的公司更 好地利用其子公司的资产。 2 1 4 撤资决定因素说 汉密尔顿( h a m i l t o n ) 和乔( c h o w ) 认为导致跨国公司做出撤资决定的因素主要 有三个:( 1 ) 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宏观经济环境欠佳,企业所从事的产业成长速 度下降等:( 2 ) 公司组织出现资本短缺或高度多元化等特征;( 3 ) 公司的财务状 况差,经济效益不佳,投资回报率低等。他们认为,在所有这些因素中,最重要 的因素是被撤资单位所获得的投资回报低,其次是其成长前景差6 。撤资决定因 素说除了分析企业自身因素对跨国公司撤资决定的影响外,也重视分析宏观经济 和产业状况对撤资的影响作用,东道国的经济环境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也被研 究者当作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该理论比以前的仅仅根据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更 加深入,系统性也更强。 另外,国外学者对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问题也有少量研究。1 9 9 5 年,r o b e r t l e n z e r 在f o r b e s 上发表收购中国小心行事,引用了在华从事财务咨 询业务的k a m s k ya s s o c i a t e s 公司对准备进入中国的投资者提出的三点忠告:首 先,如果没有熟悉业务且在中国保持领先地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就不要采取行动: 其次,要取得多数控制权,从而在必要时有能力更换管理人员;最后,要设计一 种具有多种选择方案的退出战略。e r i ch a r w i t ( 1 9 9 7 ) 分析了中法合资的广州 标致汽车公司失败的案例,他认为,当合作者双方不能很好的相处时就应该分开。 j a g e r s m a 7 等人( 2 0 0 3 ) 认为许多跨国公司j 下处于重新配置资源、合理化和流程 再造,以及公司重构的过程中,大规模的海外撤资有利于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 力。 2 2 国内关于跨国公司撤资理论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撤资现象在我国的出现和增多,国内学者也对撤资问题进行了 一定的研究。 6r o b e r t ,t h a m i l t o n ,y u e n k o n gc h o w , “w h ym a n a g e r sd i v e s t e v i d e n c e 饷mn e wz e a l a n d sl a r g e s t c o m p a n i e s ”,s t r a t e g i cm a n a g e m e n tj o u r n a l ,v 0 1 14 ,p p 4 7 9 4 8 4 ,19 9 3 7j a g e r s m a , dm v a ng o r p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d i v e s t m e n t - a ne m p i r i c a lp e r s p e c t i v e ,b u s i n e s sh o r i z o n s ,v o i 4 6 , 2 0 0 3 5 早期的国内研究主要是对跨国公司撤资理论的梳理及评价。杨宇光和刘夏 ( 1 9 9 5 ) 从国际直接撤资的含义着手,研究了当代国际直接撤资理论的发展,详 细介绍了撤资的理由、形式和条件。其中,形式包括停业清算、出售生产线、出 售经营实体以及脱离等。另一种划分方式是包括自愿撤资和非自愿撤资两种。在 理由和条件的论述上,他们主要是介绍了国外学者的一些观点。舒莎( 2 0 0 9 ) 对 已有的跨国公司撤资文献进行梳理,回顾了国外学者的跨国公司撤资理论文献, 同时也介绍了针对在华跨国公司撤资问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出了未来可能的 研究方向。这对研究跨国公司撤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毛蕴诗等( 2 0 0 5 ) 分别从理论和实证方面阐述了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现象,通 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了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方式、结构、特征、环境因素等, 为研究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原因方面,李玫,徐艳梅( 2 0 0 6 ) 阐述了造成外商直 接投资撤退的理论原因和现实原因,并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 的撤退额y 与投资环境指数x 之间的关系,认为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是不断改 善我国的投资环境。桑百川,王拾( 2 0 0 7 ) 从市场环境因素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 在华撤资的原因,主要从国内市场环境和国际经济环境两方面来分析。吕波,王 水娟( 2 0 0 8 ) 重点分析了投资的政策环境变化对跨国公司撤资的影响机理,具体 分析了东道国优惠政策变化、东道国以外国家的竞争性f d i 政策以及撤资的限 制政策对跨国公司撤资的影响。韩彩珍( 2 0 0 9 ) 认为无论从供给方面还是从需求 方面看,制度因素都是影响我国利用外资主要的或决定性地因素。沈桂龙( 2 0 0 9 ) 认为跨国公司撤资的原因有内部决定因素和外部决定因素,内部决定因素主要是 信息不对称、经营管理调整和垄断优势消失;外部决定因素则是东道国区位优势 丧失、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和政策制度变迁的竞争影响。金融危机是外部冲击的 一种形式,通过恶化宏观经济环境、引致未来悲观预期和导致公司经营绩效变差 来影响跨国公司的撤资决定。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会给我国带来很大的影响。自东放,徐艳梅( 2 0 0 6 ) 将跨 国公司撤资带来的影响归纳为三类:首先是投资国双方的优势资源发生改变,其 次是对东道国技术转移、产业结构、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带来一系列影响,再其 次是对投资母国产生影响。李玲,崔晨甲( 2 0 0 9 ) 对跨国公司撤资对我国的影响 从j 下负两方面分析,负面影响包括对就业、利用资本和资本形成、国际收支、经 济增长以及国际贸易的影响,正面影响包括特定产业的收回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 独立,还有利于发展和壮大国内中小规模经济实体。 另外,曹晓蕾( 2 0 0 7 ) 对韩国在我国的投资和撤资睛况进行了分析,从外部 环境和内部因素研究了韩国企业从我国撤资的原因,最后分别从我国和韩国企业 6 的角度提出了防范撤资的对策。郜志雄,王家玮( 2 0 0 9 ) 在分析韩资企业在华投 资和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韩资企业撤资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他们认为韩商 不再具有投资时所拥有的优势,以及行业投资收益率低是韩商撤资的主要原因, 国际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是韩商大规模撤资的导火索。在各影响因素中,中国劳 动力价格的提高是影响撤资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韩元贬值和韩资企业增多。 第3 章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动因 跨国公司的撤资行为在全球普遍存在。然而,跨国公司的撤资并不一定都是 因为投资失败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和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跨国公司的撤资, 都是根据其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而主动采取的一种行为,是企业发展中的一种正 常现象。如前所述,国外撤资理论的主要研究思路是从现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出发,基于撤资的条件分析,对投资理论进行逆转,建立撤资理论框架,并用撤 资现象进一步解释验证。那么从这些撤资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如果将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四个主要因素进行逆转来研究撤资的决定因素,便可以 得出外商撤资动因的“四因素撤资说 ,即如果决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四 因素:成本因素、市场因素、制度因素、集聚因素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发生 变化,便可能引起外商撤资行为的发生或重新进行区位选择。 “四因素撤资说”既包含了投资国和东道国的因素,也包含了国际经济环境 因素以及跨国公司自身的因素。本章将从这四个方面来分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 因。 3 1 成本因素 成本因素是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因素,成本因素发生变 化导致的成本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便可能引发外资的撤离。 3 1 1 我国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发生转移 改革开放3 0 年来,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在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一 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虽然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 的大幅提高,劳动力工资也明显提高,但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于发达国家和绝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还比较低,可是与我同周边一些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相比, 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并不明显或不具备优势,如越南j 菲律宾和印度等国家的劳动 7 力成本已经低于我国。 有关资料上的一些数据也显示了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减弱。2 0 0 7 年,在 我国吸收外资相对集中的珠三角地区,东莞,广州,深圳均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上升幅度达2 0 左右,当时深圳工人的每日最低工资为4 美元,而越南是2 美元 8 。据日本贸易振兴会( j e t r o ) 的统计资料显示,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越南的 生产成本比中国的低大约1 5 - 3 0 。德国财经时报报道称在1 9 9 8 2 0 0 4 年间, 中国平均工资年增长率在8 - 1 2 之间,高于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 和菲律宾同期的增长率。这说明我国劳动力成本不仅一直在上升,而相对于亚洲 其他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进一步缩小。 从国际劳工组织全球工资报告2 0 0 8 2 0 0 9 9 中的阐述可以看出我国的劳动 力成本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1 9 9 5 - 2 0 0 0 年间,中国的实际工资增长比较迅速, 年均增长率为9 4 3 左右;在2 0 0 1 - 2 0 0 7 年间有所上升,年均增长率达1 2 9 3 , 如图3 1 。 图表来源:国际劳! j :组织, 2 0 0 8 0 9 全球1 :资报告,第1 2 页 图3 11 9 9 5 - 2 0 0 7 年中国实际工资增长 我国劳动力成本近年来的不断上升,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劳 动力相对紧缺,特别是农民工供给减少。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劳动年龄人 口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直接导致我国劳动力短缺。上海 8 刘庆辉,同本在华投资企业的撇研究,厦门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第1 6 页。 9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l a b o ro f f i c e , g l o b a lw a g er e p o r t 2 0 0 8 0 9 :m i n i m u mw a g e sa n dc o l l e c t i v eb a r g a i n i n g ,t o w a r d s p o l i c yc o h e r e n c e ) ) ,2 0 0 8 8 社科院副院长左学金表示,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发展,我国的“人口红利”将在 2 0 1 5 年以后逐步终结1 0 。并且,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分布严重不均。二是近两年 的人民币的升值促使了工资总体水平的上涨。三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内通货膨胀率的上升,c p i 的上涨,引起工资水平随之上升。在1 9 7 8 2 0 0 8 年 间,除了1 9 9 8 、1 9 9 9 和2 0 0 2 年,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上涨儿。四是2 0 0 8 年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要求企业为员工支付养老保险、失 业保险等,使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有些外资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一次性上升3 0 9 6 以上甚至更高。 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在华投资的跨国企业也受到一定影响。跨 国公司也开始重新考虑其工厂的布局,转移到工资和土地成本相对较低的我国内 陆或其他国家如越南,印尼等。制造业者在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的发达城市已经 很难保证自身的利润。例如多年来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耐克运动鞋都是由 美国耐克公司在中国的代加工厂广东丰泰集团代加工的。但是,自2 0 0 6 年以来 耐克公司却将许多原本本该是丰泰的订单改到了越南,并开始大规模扩充越南的 4 个加工厂的生产线,还进一步投资1 6 0 0 多万美元在越南新建一家工厂。实际 上,耐克公司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转移到越南,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越南的劳动 力成本相对中国更低。 3 1 2 我国的商务成本在逐步升高 除劳动力成本外,包括土地成本在内的商务成本也是跨国公司投资决策的重 要依据之一。近些年跨国公司在华的商务成本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商务成本是 指企业在开办期和持续期所产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具体包括房地产价格、劳动 力工资、培训费用、利息、通讯和水电煤气价格、税费以及法律政策的公正透明 度、市场秩序、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交通地理位置优劣等方面埋。当然,不同 地区、不同企业,商务成本的组成及相应比重是不同的。 改革开放3 0 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 的商务成本不断上升,如用地价格不断上涨、工资水平不断上升等,使众多企业 都开始重新审视其在商务成本上的劣势,使他们不得不从商务成本高的地方转移 到商务成本低的地方发展。 据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网站消息,国土资源部在2 0 0 6 年宣布将工业用 地最低标准价制定权收归中央,并制定了全国范围的指导标准价,调整后工业用 mh t t p :c h n c h o s u n c o m s i t e d a t a h t m l d i r 2 0 0 5 0 3 0 4 2 0 0 5 0 3 0 4 0 0 0 0 2 2 h t m l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 0 0 9 1 2 白燕,跨国公l d 对华撤资现象分析,华东师范大学硕i :学位论文,第1 9 页。 9 地最低标准价平均约上升了6 0 ,新增土地有偿使用费也在2 0 0 7 年整体提高了1 倍,最高一级的土地费用标准由7 0 元平方米提高到1 4 0 元平方米1 3 。从2 0 0 7 年开始,广州开发区土地的起步价是6 0 0 元平方米,没有上限,而在2 0 0 6 年以 前工业用地最高价格不超过4 0 0 元平方米,同样的深圳、东莞等地的土地价格 亦相应上涨。 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国内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商务成本的增加、人民币 的升值、环保审查的趋紧等等,跨国公司的投资回报率会降低,从而可能引起减 资或撤资,而且减资或撤资的跨国公司很有可能将其子公司或运营管理总部转移 到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都更加低廉以及政策更优惠的国家和地区,如越南、印 度、马来西亚等其他东南亚国家,以便能更好地实现跨国公司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3 2 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是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区位选择时所要考虑的最主要因素,主要包括 市场规模、市场潜力以及市场接近程度三个方面。其中接近市场就意味着可以降 低运输成本及相关的市场搜寻成本,聘任到拥有丰富经验的高管人员和技术熟练 的劳动工人,还能够及时地听取和反馈消费者的意见。市场因素如发生波动或者 大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都会导致企业利润率的下降或者亏损,就可能引起 跨国公司的撤资。 十多年前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由于当时 多数行业面临着短缺问题,大部分市场尚未丌拓,同时劳动力和资源等生产必备 要素价格都相当低廉,而且当时国内有竞争力的企业数量相当有限,此时进入中 国市场就意味着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因而大量跨国公司争相进入。随着我国生产 力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更新换代的加速,国内崛起了大量可以与跨国公司相竞争的 企业,同时新的跨国公司也在持续进入,这些都导致了中国市场的饱和状态同益 严重。 3 2 1 多数产品市场供过于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国内市场商品供应量持续扩大,品种显著增多, 质量不断提高,供应系统也不断完善便利。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市场的 供求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2 0 世纪9 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长期以来存在 的经济短缺的束缚被彻底打破,买方市场特征同益明显。尽管近几年我国政府不 断致力于拉动内需,但产品供过于求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善。 1 3 国土资源部网站型:堡! ! :曼q ! :璺望 1 0 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与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会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经贸委、商委及有关重点联系企业,对6 0 0 种主要商品 2 0 0 2 年下半年全国市场供求情况进行了排队分析发现:只有7 2 种商品供求平衡, 剩下的5 2 8 种商品全部供过于求,占排队总数的8 8 。到2 0 0 4 年下半年,供过 于求的商品数下降为4 4 6 种,占排队总数的7 4 3 。2 0 0 7 年下半年6 0 0 种主要消 费品市场供求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消费品市场供求平衡性有所增强,价格也稳 中趋升,8 1 的调查意见显示6 0 0 种主要消费品的供求达到平衡,只有部分消费 品供过于求矛盾有所加剧。这1 0 9 种供过于求的商品主要集中在电器、服装服饰、 鞋帽、钟表眼镜等工业消费品领域。其中,电器类4 9 种,占同类商品的5 7 ; 服装服饰类2 0 种,占同类商品的5 4 1 ;钟表眼镜类1 1 种,占同类商品的7 3 3 ; 鞋帽类9 种,占同类商品的5 6 3 0 。“ 因此,总的来看当前我国消费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 变。并且由于一些行业的投资增长过快,产能迅速增加,在短时间内社会供给能 力严重超过需求增长,从而形成产能的大量过剩,最终导致这些产品供过于求。 市场的供过于求导致一些原来单纯以市场为导向而没有规模优势、技术优势或管 理优势的外资企业很难在华取得成功。而那些拥有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的跨国 公司由于其定位于生产销售高端产品,而市场对高端产品的较小的需求量也使其 在华投资的盈利无法抵偿其高额的投资成本,最后不得不撤出中国市场。 3 2 2 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加剧了竞争 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不仅对中国本土企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时在不同来 源国的跨国公司之间、同一来源国的不同跨国公司之间也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在 中国市场上,许多产业已经形成了跨国公司主导的寡头竞争局面。例如,在饮料 行业,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在中国市场展开竞争;在移动通信行业, 美国的摩托罗拉、瑞典的诺基亚、芬兰的爱立信、德国西门子、韩国三星在中国 市场上激烈地竞争;在汽车行业,主要是德国大众、法国标致、同本丰阳和美国 通用在竞争。激烈的竞争使一些弱势的中小跨国公司和竞争力不强、不适应中国 市场的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企业面临着被并购或淘汰出局的可能。韩国企业在中 国市场的竞争失利就是例证。 2 0 0 3 年2 月,韩国著名快餐品牌“乐天利”在中国的最后一家餐厅赛特店 的关闭标志着其完全退出中国市场。韩国乐天集团在1 9 9 0 年创立了“乐天利” 这一餐饮品牌,并于1 9 9 4 年进入中国,组建了北京乐天利食品有限公司,先后 在北京和哈尔滨设立了9 家餐厅。1 5 然而,由于“乐天利”在公司规模以及新店 开发速度上无法与k f c 、麦当劳等快餐相抗衡,而且在食品口味、餐厅装饰等方 面与k f c 、麦当劳相比并无显著优势,导致“乐天利”品牌无法给消费者留下深 刻印象,最终被竞争激烈的国内餐饮市场所淘汰。 3 2 3 中国本土企业“挤出 跨国公司 与具备多种优势的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的大部分本土企业处于竞争劣势地 位,一些弱小的民族企业随时有被兼并和淘汰的可能1 6 。然而,包括国有企业、 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内的相当一批中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成长起 来了,并且培养了本土企业自有的竞争优势。如格兰仕、青啤、海尔、康佳、海 信、伊利、蒙牛等企业。我国本土企业的优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本土 化优势,体现在低成本的生产要素,以及对我国市场环境的熟悉程度;二是来自 跨国公司技术外溢产生的后发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