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现代物流对运输规划方法的影响研究.pdf_第1页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现代物流对运输规划方法的影响研究.pdf_第2页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现代物流对运输规划方法的影响研究.pdf_第3页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现代物流对运输规划方法的影响研究.pdf_第4页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现代物流对运输规划方法的影响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 页 本文从社会经济大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物流条件下运输规划包括运 输需求预测、系统规划、配套设施规划以及综合评价在内全过程的研究,较 全面、细致地分析和阐述了现代物流发展对运输规划方法的影响,并将其应 用于规划过程。通过对现代物流业与运输业的关系、物流条件下运输与传统 运输的关系、物流条件下运输规划与传统运输规划关系以及物流条件下运输 网络规划与综合运输网规划关系的比较,进一步明确了物流条件下运输规划 的地位和作用。 利用系统分析及建立模型的方法,较全面地分析研究了物流对运输需求 及运输规划方法的影响。结合物流条件下运输自身的特点,提出物流条件下 运输需求的计算方法和物流条件下运输量常用的预测模型,并综合考虑各限 制因素对物流条件下运输量的影响,得到综合限制模型。作为物流条件下主 要的运输基础设施,重点研究了物流条件下运输系统中有着特殊地位作用的 枢纽型物流中心的规划方法,枢纽型物流中心是物流条件下运输系统中兼有 运输枢纽和物流服务双重功能的综合体,其规模大小与城市的规模和地位密 切相关。f 枢纽型物流中心的规划方法采用重要度法及动态聚类法。重要度法 是通过综合量度区域内各结点相对重要性,来排定结点顺序,从而选择结点。 而将动态聚类法应用于区域物流中心规划的基本思路是:先将规划区域中的 所有结点视为聚类分析的样本;再按一定的标准将样本分为不同类,每类 具有典型的特征,最后根据需要按重要程度逐类选择结点。在此基础上进行 了运输网络的规划,并给出通行能力下限模型,通过社会物流系统成本最低 的限制及运输要素有效配合,实现物流条件下运输合理化。y 本文还就物流对运输配套设施规划的影响以及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系 统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简单的探讨。通过分析物流对运输系统效益综合评价的 影响,给出物流条件下运输系统效益的综合评价方法,使规划方案具有可行 性和可信度。最后以四川省为例,作了一些应用方面的尝试。 本文研究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在于一方面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明确了 物流对运输规划方法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我国物流条件下运输设施的发展 规划提出理论与实际的方法参考。 关键词物、运菇规划舅螽;影响 ) ,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 i 页 a b s t r a c t t h i sp a p e rs t u d i e s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l o g i s t i c so n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p l a n n i n gf r o m t h ep o i n to ft h es o c i a le c o n o m ys y s t e m ,i n c l u d i n gd e m a n df o r e c a s t i n g ,s y s t e m p l a n n i n g ,s u p p o r t i n g f a c i l i t i e sa n do v e r a l le v a l u a t i o nd o w n r i g h t ,r o u n d l ya n d f i n e l y a n dp u t t i n gi n t op r a c t i c e t h es t a t u sa n d a c t i o no f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p l a n n i n g o nl o g i s t i c si sa f f i r m e dt h r o u g hc o m p a r i n gl o g i s t i c sc o n d i t i o nw i t ht r a d i t i o n a l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i n c l u d i n g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m o d e ,s y s t e mp l a n n i n g , n e t w o r kp l a n n i n ga n ds oo n u s i n gs y s t e m sa n a l y s i sa n dm o d e lf o r m a t i o n ,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l o g i s t i c so n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d e m a n d a n ds y s t e mp l a n n i n gi sa n a l y z e da n ds t u d i e d ,c a l c u l a t i o n a l m e t h o da n dc o m m o nf o r e c a s t i n gm o d e l sa r ea l s op r o v i d e d ,c o m b i n i n gw i t hi t s s p e c i a l t y w h a t sm o r e ,c o n s i d e r i n g 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l i m i t e df a c t o r s ,t h e c o m p o s i t i v e l i m i t e dm o d ei s p r o v i d e d t h el a y o u tp l a n n i n g o f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e n t e r so fh i n g e t y p e a r e p u te m p h a s i so n ,w h i c h a r em a i n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f u n d a m e n t a lf a c i l i t i e so nl o g i s t i c sc o n d i t i o na n dp l a y i n gas p e c i a lr o l ei ni t a s t h e s y n t h e s e s o f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j u n c t i o na n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c e n t e et h es c a l eo f d i s t r i b u t i o nc e n t e r so f h i n g et y p eh a v e c l o s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t ot h ec i t y t h ep l a n n i n g m e t h o d sa r et h e w e i g h t i n e s s m e t h o da n d d y n a m i cc l u s t e r i n g m e t h o d w e i g h t i n e s sm e t h o di s ,o r d e r i n gt h ec r u n o d e st h r o u g hc o m p a r i n gt h ew e i g h t i n e s s o ft h ec r u n o d e s t h em a i ni d e ao fd y n a m i cc l u s t e r i n gm e t h o di sa sf o l l o w : f i r s t l y r e g a r da l lt h ec r a n o d e so f p l a n n i n gr e g i o na sc l u s t e r i n ga n a l y t i cs w a t c h e s ; s e c o n d l y ,c l a s s i f yd i f f e r e n tk i n d so fc r u n o d e sa c c o r d i n gt o c e r t a i nc r i t e r i o n , w h i c hm u s th a v et y p i c a lt r a i t s ;f i n a l l y , s o r tt h ec r u n o d e sb yt y p e o nt h i sb a s i s , t h e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n e t w o r ko n l o g i s t i c s c o n d i t i o ni s p l a n n e d a n dt r a f f i c c a p a b i l i t yl o w e r l i m i tm o d e li sp r o v i d e d t h ec o s to f l o g i s t i c ss y s t e mi sl i m i t e d a n d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f a c t o r sa r et i e di ns oa st or a t i o n a l i z et h e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l o g i s t i c so nt h e p l a n n i n go f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s u p p o r t i n g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 i 页 f a c i l i t i e si s p r o v i d e ds i m p l y , t h ei n f l u e n c e i sd i s c u s s e da m o n gt h ee l e c t r o n i c c o m m e n c e ,l o g i s t i c s a n d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s y s t e me i t h e r t h r o u g h t h eo v e r a l l e v a l u a t i o nm e t h o d ,t h ep l a n n i n gs c h e m ei se n s u r e df e a s i b l ea n dr e l i a b l e i nt h e e n d ,a sas a m p l eo fa p p l i c a t i o n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p l a n n i n go nl o g i s t i c s c o n d i t i o no fs i c h u a np r o v i n c ei sp r o v i d e d o nt h eo n eh a n d ,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l o g i s t i c so n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p l a n n i n g i s m a d ed e f i n i t e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t h et h e o r e t i ca n d p r a c t i c a l m e t h o d s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p l a n n i n g o f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f a c i l i t i e so n l o g i s t i c s c o n d i t i o na r e p r o v i d e d k e y w o r d s l o g i s t i c s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s y s t e m ;p l a n n i n gm e t h o d ;i n f l u e n c e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 页 1 1 问题的提出 1 1 1 现代物流及物流系统的概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生产资料的获耿与产品营 销范围同趋扩大,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j f 在并将继 续发生深刻变革。与此相适应,被普遍认为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 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当初被称为p h y s i c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 ( 即 p d ) ,译成汉语是“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1 9 6 3 年被引入日本,当时的物 流被理解为“在连接生产和消费间对物资履行保管、运输、装卸、包装、加 t 等功能,以及作为控制这类功能后援的信息功能,它在物资销售中起了桥 梁作用”。我国是在8 0 年代才接触“物流”这个概念的,此时的物流已被称 为l o g i s t i c s ,已经不是过去p d 的概念了。l o g i s t i c s 的原意为“后勤”,这 是二战期间军队在运输武器、弹药和粮食等给养时使用的一个名词,它是为 维持战争需要的一种后勤保障系统。后来把l o g i s t i c s 一词转用于物资的流 通中,这时,物流就不单纯是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 还要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 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 率的问题w 。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 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是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 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 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体 化的综合性服务。这与传统物流把它仅看作是“后勤保障系统”和“销售活 动中起桥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 现代物流系统则是指为实现上述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 息的有效流动,通过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物流资 源整合,相互作用,形成的物流体系。现代物流系统由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 信息系统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物流作业系统是在运输、保管、搬运、包装、 流通加工等作业中使用种种先进技能和技术,并使生产据点、物流据点、输 配送路线、运输手段等网络化,以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物流信息系统则是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 页 在保证订货、进货、库存、出货、配送等信息通畅的基础上,使通讯据点、 通讯线路、通讯手段网络化,提高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目前,我国现代物 流发展乖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但市场潜力和发展 f j 景十分广阔。本文中若无特别指出,所指物流均为现代物流。 1 1 2 现代物流业与传统运输业的关系 11 2 1 物流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物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市场机制逐步成熟,交通及信息 设施条件不断完善,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结果。它作为联结社会经济各部门 的纽带,而融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 分。同时,物流业的发展又将大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刺激和带动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物流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 q 促进关系如图1 一l 所示。大致来讲,物流需求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增长应该 成正比关系。 圈1 1 物流业与社会经济相关性分析豳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 页 1122 物流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关系 1 交通运输业是物流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 ( 1 )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行,马克 思也将运输称之为“第四个物质生产部门”m t 。按物流的概念,物流是“物” 的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不但改变了物的时间状态,也改变了物的空阳:j 状态。 而运输承担了改变空问状态的主要任务,再配以搬运、配送等活动,就能圆 满完成改变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因此物流系统中很大一部分责任是由运输 于i 任的,它联结生产各环节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是物流的主要部分。 ( 2 ) 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场所效用的含义是:同种“物”由于空间 场所不同其使用价值的实现程度则不同,其效益的实现也不同。由于改变 场所而最大发挥使用价值,最大限度提高了产出投入比,这就称之为“场所 效用”。通过运输,将“物”运到场所效用最高的地方,就能发挥“物”的 潜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这个意义来讲,也相当于通过运输提高了物 的使用价值。 ( 3 ) 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运输是运动中的活动,它和静止的 保管不同,要靠大量的动力消耗才能实现这一活动,而运输又承担大跨度空 间转移之任务,所以活动的时间长、距离长、消耗也大。消耗的绝对数量大, 其节约的潜力也就大。同时,从运费来看,运费在全部物流费中占最高的比 例,一般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在其中占接近5 0 的比例, 有些产品运费高于产品的生产费”。此外,由于运输总里程大,运输总量巨 大,通过体制改革和运输合理化可大大缩短运输吨公里数,从而获得比较大 的节约。 2 物流业对区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 j ) 发展物流业是交通行业发展的主观需要运输企业是物流服务的主体或 主要提供者,具有发展物流服务的优势和条件。大力发展物流业,对于调整 交通运输结构,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 交通运输企业的竞争力,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 2 ) 物流业新的管理观念及信息技术的大量引入,客观上推动了交通运输产 业升级通过延伸服务,提高运输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从而大大加快 交通运输业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进程。同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为交通运输 业拓展了市场,促进需求增长,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m i 。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4 页 因此,物流业与交通运输业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物流业依靠 交通运输业而存在;交通运输业依靠物流业而发展。物流业是运输业发展到 一定阶段后的产物,物流本身并不增加薪的货运量,而是扩大了货物运输的 服务范围,增加了服务内容,使潜在的运输需求转化为现实的运输量,提高 r 经济效益。 11 2 3 公路运输在物流条件下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运输网络由 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主要特点如表l 一1 所 示,由此构成物流条件下运输网络的基础。公路运输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运输 方式,具有覆盖面广、灵活机动、快速直达、能实现门到门运输的特点,既 能独立承担大量的运输任务,又是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或缺的集疏方式,尤其 是随着运输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公路 运输的基础地位更加无庸置疑。从一定程度上讲,配套合理的公路运输网是 物流条件下运输系统的基础,也是能够充分发挥其他运输方式优势的先决条 件。 表卜1 五种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 运输运输 运输网络运输结点主要特点 方式工具 1 机动灵活,n t 实现门到门:! 公路公路网公路货运站汽车 货损小,安全性高:m 投资少岗转 快:4 适合中短途 铁路国铁及地铁网铁路货运站火车 1 运输能力丈;2 安全程度岛: 运送速度较快;4 成本较低 l 运输能力大:2 运输成奉低:一 水路航道网港口船舶 投资省;4 _ 劳动生产率岛;5 速度 较慢 航空航空网机场飞机 l 速度快:2 运输成奉商;: 适 合长途运输 管道管道网管道 1 运输能力人;2 运输成本低; 主要用于液体、气体运输 1 1 3 研究物流对运输规划方法影响的目的及意义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使传统的运输方式在包括运输经营方式、管理方式、 组织方式及运输产品等各方面发生全方位、革命性的改变。运输物流化的发 展趋势使传统的运输规划方法无法涵盖,对规划的目标、对象、范围等都产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 页 小了影响。为满足物流条件下的运输需求,通过物流条件下运输的专题规划, 分析物流对运输规划方法的影响,对满足现代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未来发展 需要,增强运输规划方法的科学性、完整性和适用性,具有明显的理论和实 际意义。 113 1 研究物流条件下运输规划的目的及意义运输系统是物流系统中最 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形成完整供应链的前提和基础。进行物流条件下运输 规划的目的在于:从科学和实事求是的观点出发,分析在物流条件下运输需 求的变化,制订满足物流活动需要、合理可行的运输规划方案及运输设施建 设时序,为传统交通运输业的产业升级及现代物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决策依 据。意义主要有: 1 适应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需要,促进物流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我国 的物流基础设施近年来虽有较大改善,但仍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 要。因此必须继续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运输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尽 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促进物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2 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运输系统运输系统贯穿物流系 统全过程。使社会经济各个环节有机结合,通过规划,使运输系统高效、灵 活,充分满足社会经济生活中多样化、个性化的运输需求,从而降低运输成 本,提高运输效率。同时,通过规划使运输系统内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优势互补,提高运输系统对物流发展的适应程度,也将促进运输系统的整体 优化以及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化。 3 促进运输生产与社会经济的更紧密结合,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交 通运输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社会经济各部门相互联结的纽 带。现代物流业的兴起,推动了运输资源在社会范围内实现共享,是社会化 大生产的必然趋势,最终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4 节约社会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由于物流系统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大、 影响面广,合理的运输规划,有助于社会资源的节约和利用。同时,环境保 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运输车辆的废气、噪声都是环境的污染源之一。科 学合理的规划,对减少运输过程所造成的污染及其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1132 物流条件下运输规划与传统运输规划的联系与区别物流条件f 运 输规划是综合运输系统规划的组成部分,是针对物流条件下运输的专题规 划,二者联系十分紧密。可以说,物流条件下运输规划是基于综合运输系统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 页 之上的运输规划。但由于物流系统自身对运输的专业性要求,影响并导致物 流条件下运输规划与传统意义上的运输规划有较大不同: 表1 - 2 物流条件下运输规划与传统运输规划的区别 不同点物流条件f 运输规划传统运输规划 基于社会经济系统与综合交通运输以交通运输网布局 规划思想 系统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思想为主的系统思想 追求社会经济成本的节约实现社追求运输成本的竹 规划目标会经济系统效益整体最优约,实现运输系统效 益的最优 枢纽型物流中心、物流条件下运输以路网为主的运输 规划对象及范围网络及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设施设备 理、配送、信息等相关配套设施 在物流需求预测基础上的系统规划在交通需求预测基 规划方法及过程 础上的系统规划 满足社会经济各部门对现代物流业满足旅客及货主对 规划结果 的需求交通运输业的需求 ! o 社会经济的关联融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不 与社会经济紧密联 程度可分割,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系,具有相荚性 信息化是规划的重要内容,是高度信息化是传统运输 信息化程度 信息化的运输规划系统的发展方向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1 国外物流业发展概况及趋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队机动性能的提高和机动作战的需要, 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有效实现军用物资调配,做到省时、省力、保障及时, 美军利用运筹学方法展开研究,成功解决了军事物资供应问题,并形成了较 为完整的理论。这是“物流”最初的由来。战后,这种军事物资供应理论被 引用于美国企业生产,从理论性、系统性两个方面深入研究原料与产品供应、 保管、运输、配送全过程,目的是把原料和产品以最低的成本,按客户要求 的服务标准,适时送到客户指定地点。1 9 6 2 年,美国管理学家p 德鲁克在 财富杂志上发表了“经营的黑暗大陆”一文,强调人们对流通及流通过 程中的物流管理还存在很多未知的东西,是一块尚未认知、尚未了解的“领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7 页 地”,在这一“领地”中理论和实践皆不成熟。此后,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 修教授又提出“物流冰山理论”,认为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 刁i 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实际上是一片空白, 其至有很大的虚假性,物流费用就像冰山一样,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一角, 而大部分则沉在水面之下。1 9 7 0 年,西泽修教授又把他的著作流通费 的副标题写作“不为人知的第三利润源”。由此,人们取得“物流是降低成 本的最后处女地”的共识。1 9 6 3 年,美国成立了“物流管理协会”,提供专 业的物流教育和培训;日本也于1 9 6 4 年发表了池f 日内阁时期的“中期五年 经济计划”强调要实现物流的近代化,并提出建设高速公路网、港湾设施、 流通聚集地等各种基础设施的措旌,物流在世界范围内有了长足发展”i 。 成熟的物流理论促使物流实践快速发展,在发达国家,很多厂家实现了 “无仓库运作”,使企业可以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大大节 省了物流方面的开支。以美国为例,目前物流产业规模已达9 0 0 0 亿美元, 几乎为高技术产业的2 倍之多,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 0 以上;1 9 9 6 2 0 0 0 年间,美国物流产业为美国各类公司压减了近5 0 0 多亿美元的商品分拨成 本,整个物流活动费用占到了制成品成本的15 2 0 。联合国贸发事务局 的报告显示,从1 9 8 2 年到1 9 9 6 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2 4 0 ,物流 成本仅增加1 5 5 ,物流费用占当年的g d p 的总水平从1 6 3 5 下降到1 0 5 1 ( 表1 - 3 ) 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专业 化,现代物流系统的供应链管理( s c m ) 理论及实践均只益成熟m 。 表卜3 美国物流成本的变化 项目 1 9 8 21 9 8 71 9 9 21 9 9 6 物流总成本 5 1 5 05 5 2 06 4 7 07 9 7 0 g d p ( 万亿美元) 3 1 54 5 45 9 57 5 8 物流成本g d p ( ) 1 6 3 51 2 1 61 0 8 71 0 5 1 1 2 2 我国物流业发展历程 我国物流业发展起步较晚,七十年代末从日本传入我国后,近几年发展 较快。一方面,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 运输体系已初步形成,物流基础设旌条件明显改善。另一方面,我国推行的 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战略,以及巨大市场潜力、丰富的低成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8 页 本劳动力资源,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目前我国的物流成 本要比世界上先进国家高出一倍左右。沿海一些省市已把物流业发展列入重 要议程,把物流业作为地区发展的支柱行业,如:广东、深圳、上海、北京、 天津等,率先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并筹建物流中心。许多工商企业开始重视 物流的作用,国外的物流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专业化物流企业也丌始形 成。不少运输、仓储、集装箱运输、联运的企业都转营,扩大延伸服务来进 入物流业。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并在这方面作出政策导向。 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由于我国物流科学的 研究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专门的研究机构不多,在理论上尚未形成适合中国 实际情况的科学体系。目前,对于企业物流的研究比对社会物流研究要深入 一些,对于物流技术的研究水平比对物流管理的研究水平要高一些”直 接深入各专业领域就更少。今后,随着人们对市场经济理性认识的不断提高, 社会经济发展将对中国物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都会对中国物流科学和理 论研究的进步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1 2 3 物流条件下运输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现代物流业与交通运输业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已呈现出相互融 合、共同发展的新趋势。因此,进行物流条件下运输规划的研究显得十分必 要。由于美国、日本、德国等物流业较发达的国家,物流业的发展是基于大 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因此交通运输对物流业的制约较 小,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而我国目前处于交通运输业大规模建设与物 流业起步阶段,物流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对物流条件下运输规划等相关理论实践的缺乏,将直接影响我国运输 业和物流业的现实发展。 1 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 通过对物流条件下运输规划从运输需求预测、系统规划、配套设施规 划以及系统评价全过程的研究,分析现代物流对运输规划方法的影响,并将 其应用于规划过程。 2 通过对现代物流业与运输业的关系、物流条件下运输与传统运输的关 系、物流条件下运输规划与传统运输规划关系以及物流条件下运输网络规划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9 页 t j 综合运输网规划关系的比较,进一步明确了物流条件下运输规划的地位和 作用。 : 利用系统分析及建立模型的方法,较全面地分析了物流对运输需求 及运输规划方法的影响,结合物流条件下运输自身的特点,提出物流条件下 运输需求的计算方法和物流条件下运输量常用的预测模型,并综合考虑各限 制因素对物流条件下运输量的影响,得到综合限制模型。对于物流条件下主 要的运输设施:枢纽型物流中心的规划采用重要度法和动态聚类法,进行综 合比较选定。对运输网络的规划,给出了通行能力下限模型,通过社会物流 系统成本最低的限制及运输要素有效配合,实现运输合理化。 1 就物流对运输配套设施规划的影响以及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系统 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简单的探讨。通过分析物流对运输系统效益综合评价的影 响,给出物流条件下运输系统效益的综合评价方法,使规划方案具有可行性 和可信度。最后以四川省为例,作了一些应用方面的尝试。 本文的研究旨在对我国物流条件下运输设施的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与实际 的方法参考。科学的物流条件下运输规划有助于完善运输系统功能,提高运 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避免投资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物流条件下运输规划是项十分复杂、涉及面极广的大型系统工程,具 有社会性、综合性及交叉性的主要特征,涉及包括系统工程学、区域规划学、 经济地理学、现代物流学与交通运输规划、工程经济学以及交通运输经济、 计算机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相关学科。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o 页 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与当今世界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分不开的,研究背 景的主要特点有: 1 市场全球化由于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跨国公司及国际问的贸易合 作门益频繁,市场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区域性、地方性,转变为市场经 济条件下的全国、乃至全球的开放性市场,必须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化的 竞争。 2 以服务为主的新经济由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所带来世界经济的巨 人变化,使过去以生产制造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传统经济转变为以高质量服 务为主要推动力的新经济。现代物流业也因此从过去传统的运输、仓储等行 业的单一生产功能中脱颖而出。 3 从被动型运输到主动型运输交通基础设旌网络的初步形成,运输条 件的逐步具备,需要对运输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和优化。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 市场需求的变化更新了运输供给的观念,而信息化又使之成为可能,最终促 使运输服务方式发生变化。 2 1 物流对运输供给的影响 2 1 1 物流系统的五大目标及主要功能 作为实现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过程,物流系统创造 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有时也创造一定加工价值。除实物流动外,还包括资金 流和信息流。 1 物流系统需要实现的五大目标为: ( 1 ) 服务目标:物流系统是“桥梁、纽带”作用的流通系统的一部分,它具 体地联结着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因此要求有很强的服务性。物流系 统采取送货、配送等形式,就是其服务性的体现。在技术方面,近年来出现 的“准时供货方式”、“柔性供货方式”等,也是其服务性的表现。 ( 2 ) 快速、及时目标:及时性不但是服务性的延伸,也是流通对物流提出的 要求。随着社会大生产发展,这一要求更加强烈。在物流领域采取的诸如直 达物流、联合一贯运输、高速公路、时间表系统等管理和技术,就是这一目 标的体现。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1 页 ( 3 ) 节约目标:节约是经济领域的重要规律,在物流领域中除流通时间的节 约外,由于流通过程消耗大而又基本上不增加或提高商品使用价值,所以领 先节约来降低投入,是提高相对产出的重要手段。 ( d ) 规模化目标:以物流规模作为物流系统的目标,是以此来追求“规模效 益”。生产领域的规模生产是早已为社会所承认的。由于物流系统比生产系 统的稳定性差,因而难于形成标准的规模化格式。在物流领域以分散或集中 等不同方式建立物流系统,研究物流集约化的程度,就是规模优化这一目标 的体现。 ( 5 ) 库存调节目标:是服务性的延伸,也是宏观调控的要求,当然,也涉及 到物流系统本身的效益。在物流领域中正确确定库存方式、库存数量、库存 结构、库存分布就是这一目标的体现。 物流系统通过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 流信息等功能要素,有效地组合、联结在一起,构成物流的总功能,从而合 理、有效地实现物流系统的总目标。此外,在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中,还要 通过体制、制度、法律、规章、行政、命令和标准化等要素支撑系统的建设, 以确定物流系统的地位,协调与其它系统的关系。 2 一个运行良好的物流系统还必须具有六大基本功能: ( 1 ) 快速响应:对客户需求迅速作出反应,在最近可能时间内完成物流作业 并尽快交付存货。 ( 2 ) 最小变异:通过积极的物流系统控制使破坏系统表现的突发事件机率最 小。 ( 3 ) 最低库存:将存货减少并控制在最低可能的水平上,同时实现所期望的 作业目标。 ( d ) 整合运输:加强供应链管理,整合运输过程,以降低运输成本。 ( 5 ) 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寻求持续的质量改善。 ( 6 ) 生命周期支持:实施产品回收,满足逆向的物流需求。 2 1 2 物流对运输供给的影响 由于物流系统的目标和功能要求,使物流条件下运输供给与传统货物运 输有较大差别: 1 从形式上,物流条件下运输属于“集中一分散,分散集中”的有规 律流动,而非普通运输没有规律的无序流动。主要体现在: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 2 页 ( 1 ) 运输次数物流条件下运输相对普通运输运次大为减少。例如图2 1 所 a ) 普通运输b ) 物流条件下运输 总运次为2 m n总运次为2 ( r e + n ) 图2 - i 两种运输方式总运次的差别 两种运输方式的总运次相差( n ) 为: n = 2 m 1 1 ( 1 l l + n ) ( 21 ) 式中m 一工厂数: 1 3 一商业点数。 ( 2 ) 运输工具物流条件下运输工具的标准化、专业化程度高,通常采用集 装箱化、标准托盘运输,并广泛采用条形码技术。 ( 3 ) 组织方式物流条件下运输形成连续的“运输链”,通常采用多式联运使 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 4 ) 管理方式物流条件下运输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e d i ) 等信息手段对 运输进行实时跟踪,使信息流与物流相伴进行,实现运输过程的动态管理。 2 在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上,物流条件下运输通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 作关系,有助于运输组织和效率的提高。 3 从服务的要求上,物流条件下运输具有明显的剐性和弹性,必须按照 适时( r i g h tt i m e l 、适地( r i g h tp l a c e ) 、适质( r i g h tq u a l i t y ) 、适量( r i g h t q u a n t i t y ) 、适价( r i g h tp r i c e ) ,即“5 r ”的要求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同时, 又要具有高度的实时性、动态性和灵活性。对运输服务质量要求更高。 4 在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物流条件下运输服务可渗透到客户的生产或 销售各环节,同时兼有物流系统的设计及开发、电子数据交换、运输代理、 仓储、咨询、运费谈判或支付等多种功能,服务深度与广度大为增加。 、lilil0、,iji, rii吵、ii弋 ;ih广j, 厂iiij、liilk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 3 页 5 在服务的态度上,物流条件下运输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服务,可以为 客户提供一系列物流相关服务,与客户形成一种“共生、共荣”关系。 6 追求物流系统总成本的最低,避免因单纯运输成本的节约所造成的“次 优化”m w 。 所以物流条件下运输供给与传统运输方式相比,具有新的特点: 1 多功能化从事包括运输、配送及其他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项目。 2 系统化既贯穿物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又自成完整的系统。 3 全球化服务范围明显扩大。 4 信息化信息管理技术广泛应用。 5 标准化在运输、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过程都采用统一 标准。 随着物流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传统的货物运输将逐步过渡,实现物 流化发展,运输供给将在更高程度上满足社会需要,促进运输需求的增长。 当运输能力不能满足运输需求时,运输供给也会抑制运输需求,从而影响运 输需求的预测,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真实运输需求。 2 2 物流对运输需求的影响 2 2 1 物流条件下运输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物流条件下运输需求是物流系统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物流条件 下运输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物流的需求。由于物流需求目前尚无 公认的指标进行量度,因此通过物流条件下运输需求进行分析预测是可行 的。物流条件下运输需求预测,是在对物流系统所在区域运输需求的现状调 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科学严谨地进行区域运输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影响运输需求的各种因素。物流条件下运输需求的因素错 综复杂,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多因素问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如图2 - 2 所示。 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物流条件下运输需求的多少:资源条件是物 流条件下运输需求的基础,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双重作用;综合运输系统的成 熟度是潜在物流条件下运输需求能否转化为现实需求的物质保证;物流系统 的发展水平直接推动或制约物流条件下运输需求的增长:政策法规完善与否 是物流条件下运输需求的制度及法律保障。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l4 页 图2 - 2 物流条件下运输需求影响因素及相互联系 221 1 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 位状况、人口状况、产业状况等。这里的区域侧重于经济地理意义上的区域, 而不仅是行政意义上的区域。 1 经济发展状况:主要通过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 g d p ) 及其增长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等来反映。现代物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 2 区位状况:指该区域所处位置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区位、政策区位、 交通区位、市场区位、投资区位等。 3 人口状况:人口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区域的人口总数、 人口素质及年龄构成决定了为区域经济活动提供的劳动者数量和质量,构成 了区域生产力的一部分,同时也决定了区域的消费水平。 4 产业状况:主要指区域的产业部门数量、分布情况,发展程度。国民 经济的各产业部门是物流条件下运输需求的主要来源之一。 22 1 2 资源条件区域的资源一般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 1 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产资源、旅游资源等。一方 面为物流系统运输设施的建设提供条件,另一方面也是社会生产原材料的主 要来源。自然资源的多少、开发程度,都形成潜在的物流条件下运输需求。 2 社会资源:包括区域科技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区域的科技水平往 往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因为只有具有较高程度科技水平的区域,才 具有提高自身劳动生产率的能力,才能建成高层次的产业结构。同时,人们 的科技、社会、教育及其他传统观念,对新事物的认知、接受程度及行为方 式,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从而影响物流系统的建立和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5 页 22 13 综合运输系统条件综合运输系统的运输设施能力和运输服务水平 都会影响运输需求的产生和增长。衡量运输设施能力的指标包括:路网通过 能力、运输工具( 车辆) 拥有量及车型结构、港( 站) 吞吐量等。衡量运输 服务水平的指标包括:运输服务质量指标,货损率、货差率、时效性等:运 输设旖及管理的现代化程度,包括:运输设施的现代化程度和先进管理方式 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2 21 ,4 物流系统条件物流系统的发展水平包括物流发展规模、服务水平、 管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等,综合可用前文的物流条件下运输需求转化率来衡 量。具体包括:衡量物流发展规模的指标,主要是物流服务供应能力即,运 输、仓储、通讯能力;衡量物流服务水平的指标,包括物流成本在国内生产 总值所占比重、物流费用构成等。此外,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十分重要。 22 1 5 政策法规条件政策条件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做的 宏观控制和引导的措施,包括:税收政策、人口政策、产业结构政策、金融 政策、消费政策等。同时政府制定相关法规规范市场经济行为,提高市场的 公平性、透明度,也有助于物流业的发展,促进物流条件下运输需求的增长。 2 2 2 物流对运输需求的影响 运输需求可分为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物流条件下运输需求与传统运输 需求相比涉及的范围更广,存在于社会物流系统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从原材 料的采购,到商品的配送甚至废弃物流的回收,都存在运输的潜在需求。随 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物流活动从生产活动中逐步分离,加速了潜在运 输需求向现实运输需求的转化。需求的转化程度与现代物流系统的发展成熟 程度直接相关。物流条件下运输需求通常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 运输需求量常常以货物运输量来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