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一章 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31.1工程概况31.2施工组织总体设想及方案针对性401.3施工阶段划分451.4施工设想451.5方案针对性55第二章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582.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582.2 施工现场管理602.3 临时设施602.4 临时供电612.5 临时供水612.6 施工平面布置612.7 交通组织方案612.8临时设施计划622.9 施工临时设施65第三章 施工进度计划,进度保证措施743.1 施工段划分743.2 施工阶段划分743.3 施工程序753.4 进度计划753.5进度保证措施78第四章 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924.1 指导思想与实施目标924.2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924.3 土石方开挖施工1074.4 道路基层施工1084.5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1154.6 雨水管1184.7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1284.8 道路附属建筑物施工1554.9 道路检查井施工1574.10 挡墙工程施工方案和方法1624.11 圆管涵施工方案1654.12 给排水管道施工工艺185第五章 安全技术措施及主要隐患部位的防范措施2275.1 建立健全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2275.2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2295.3 工程质量管理组织体系2315.4 主要分项工程技术措施2355.5 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2375.6 成品保护2375.7 工程“创优”控制措施2385.8 工程回访与保修制度2465.9 主要工序质量通病整治措施247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和冬雨季施工措施2846.1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2846.2 文明施工的目的与意义2886.3 文明施工管理体系2896.4 现场管理制度2896.5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166.6 环保及减少噪音措施3186.7 冬季施工3256.8 雨季施工326第七章 机械设备、检测、仪器设备配备及投入计划3417.1 分阶段进度计划3417.2 工期控制点3567.3 进度计划完成措施3587.4 工期保证措施3687.5 施工进度计划管理3727.6 夜间施工措施373第八章 与发包人、设计人、监理人及其他专业承包人等的配合措施3938.1 与业主协调配合3938.2 与监理协调配合3938.3 与设计协调配合394精选范本第一章 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1.1工程概况1.1.1 编制目的本施工组织设计系本公司对集聚区祁胜路、东兴路等 6 条道路新建工程市政总承包一标段施工的投标文件之一。本施工组织设计体现了本工程施工的总体构思和部署,编制时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若本公司有幸中标,我们将根据合同要求,结合施工图纸,编制详细、全面的单项施工方案设计及作业指导书,用以指导施工,确保本工程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地建成。1.1.2 编制原则一、严格遵守现行的相关技术规范、施工规程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二、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1.1.3 编制依据一、集聚区祁胜路、东兴路等 6 条道路新建工程市政总承包一标段的施工图纸。二、集聚区祁胜路、东兴路等 6 条道路新建工程市政总承包一标段招标文件。三、本工程施工图纸答疑和纪要的有关条文。四、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的现行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五、江苏省人民政府有关建设工程管理等地方性法律法规。六、本公司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七、根据集聚区祁胜路、东兴路等 6 条道路新建工程市政总承包一标段工程现场及周边环境实际情况。1.1.4招标范围集聚区祁胜路、东兴路等 6 条道路新建工程一标段为纵六路、纵八路和中心路三条道路的新建工程,其中纵六路全长1.19km,宽 12m;纵八路全长 1.03km,宽 15m,包括一座桥,单跨 10m,桥宽 15m;中心路全长约 1.36km,宽 20m,包括 2座桥,单跨 10m,桥宽 20m。工程量清单及施工图纸范围内的道路、雨污水管、电力管沟、桥梁及土石方工程。1.1.5计划工期计划工期为27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 2016 年 8 月 1 日(以甲方开工令为准)计划竣工日期: 2017 年 4 月 27 日1.1.6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合格1.1.7设计依据(1)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无锡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电子版) ;(3)1:1000 地形图(电子版)(4)京运通、北惠路和惠洲大道交叉口西南侧地块 CAD 图(电子版)(5)无锡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水系规划图(电子版)(6)新能源汽车地块 CAD 图(电子版)(7)西塘河河道平面及横断面施工图(电子版)(8)惠西大道平面图(电子版)(9)相关道路勘设资料1.1.8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道路工程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规程(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 ;(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4)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7)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 ;(8)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9)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 2、桥梁工程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规程(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 ;(2)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3)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 ;(4)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39-2010) ;(5)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 3、管线工程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规程(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 年版)(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3)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125-2010)(4)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5)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6)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7)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20221-2006)(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1)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3)检查井盖(GB/T23858-2009)(1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5)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1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19)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373-2006)4、交通、照明工程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规程(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2)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 T23827-2009) ;(3)道路交通反光膜(GB/T 18833-2012) ;(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 ;(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 ;(6)城市道路交叉口规范规范(GB50647-2011 ) ;(7)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 ) ;(8)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9)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10)安全色(GB2893-2001) ;(11)公路交通工程钢结构防腐技术条件(GB/T18226-2015) ;1.1.9技术标准 1、功能定位:城市次干路。 2、设计速度:40km/h。 3、设计荷载标准:道路:路面设计以 BZZ-100 为标准轴载;桥梁汽车荷载等级:城A 级。 4、地震烈度:动峰值加速度 0.05g,按 VI 度设防。 5、坐标及高程系统:平面坐标采用无锡城市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6、设计年限:道路路面: 15 年;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 年。 工程概况无锡地处长三角北翼,江苏省东南部,是沪宁城镇发展轴上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无锡东临苏州,距上海 128 公里;西接常州,距南京 183 公里;南濒太湖,距杭州 150公里;北临长江,与泰州隔江相望。无锡临近上海,接受大上海的辐射。无锡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位于无锡西北角,江阴西南角,项目区东邻江阴青阳镇区,南接惠山区玉祁前洲镇区,西与常州武进区芙蓉镇隔河相望,北与江阴月城镇毗邻。项目区南有沪宁高速,并在玉祁设有一道口,整体交通区位便捷,西环线、暨南大道、惠澄大道等新的交通优势条件亟待加快建设贯通。本次项目启动区拟建设 4 条城市次干路、2 条城市支路,打通该区域内的毛细血管,以促进无锡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的发展,提升无锡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的品质,方便推进工业转型集聚区的企业入驻,为规划的中央商务区的打造提供有利条件。本次项目拟建设的 6 条路分别为东西向的 3 条次干路以及南北向的 1 条次干路和 2条支路,东西向的由北往南依次为祁胜路、东兴路、祁镇路,南北向的由东往西依次为中心路、纵八路、纵六路。其中东西向道路为:l 祁胜路分为两段,西段西起现状祁胜路,东至纵六路,全长0.45m,东段西起惠洲大道,东至中心路,全长0.43m,道路红线宽20米。l 东兴路西起现状东兴路,东至中心路,全长1.68米,道路红线宽20米。祁镇路西起现状锦绣路,东至中心路,全长1.90米,道路红线宽24米。南北向道路为:l 中心路北起祁胜路,南至祁镇路,全长1.43米,道路红线宽20米。l 纵六路北起惠西路,南至现状北惠路,全长1.19米,道路红线宽12米。l 纵八路北起东兴路,南至祁镇路,全长1.03米,道路红线宽15米。主要工程规模中心路建设工程路线全长 1.425km,全线土方总填方 67096m3,总挖方 12970m3,沥青混凝土路面 20828m2,桥梁 2 座,雨水管道 Xm,污水管道 Xm。规划建设条件 无锡地处长三角北翼,江苏省东南部,是沪宁城镇发展轴上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无锡东临苏州,距上海128公里;西接常州,距南京183公里;南濒太湖,距杭州150公里;北临长江,与泰州隔江相望。无锡临近上海,接受大上海的辐射。无锡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位于无锡西北角,江阴西南角,项目区东邻江阴青阳镇区,南接惠山区玉祁前洲镇区,西与常州武进区芙蓉镇隔河相望,北与江阴月城镇毗邻。项目区南有沪宁高速,并在玉祁设有一道口,整体交通区位便捷,西环线、暨南大道、惠澄大道等新的交通优势条件亟待加快建设贯通。 无锡惠山区规划建设“两纵一横”的干线公路系统、 “四纵二横”主干路系统以及“四纵六横”次干路系统。本次建设的项目路为无锡惠山区次干路系统的组成部分。地形与地貌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无锡市惠山区。地势平坦,分布若干河流。工程地质区划为太湖冲积平原区。地面标高0.022.5m,项目区表层主要为冲积、冲湖积黏性土组成、其中纵六路沿线为粉质黏土夹少量石子回填。气候条件无锡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季。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季风控制,盛行东南风,天气炎热多雨;冬季受大陆盛行的冬季季风控制,大多吹偏北风;春、秋是冬、夏季风交替时期,春季天气多变,秋季秋高气爽。常年(19812010年30年统计资料)平均气温16.2,降水量1121.7毫米,雨日123天,日照时数1924.3小时,日照百分率43%。一年中最热是7月,最冷为1月。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连阴雨、寒潮、冰雹和大风等。具有南北农业皆宜的特点,作物种类繁多。场地水文项目区水系发育,沟渠纵横。河流多系人工河道,河道平直,水量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夏季河(沟)水骤涨、水流量大、水流急,冬季因降水少、河水变浅,水流缓慢。工程地质无锡市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东端。印支运动(距今约2.3亿年)使该区褶皱上升成陆,燕山运动发生,使地壳进一步褶皱和断裂,并伴之强烈的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白垩纪晚期,渐趋宁静,该区构造格架基本定型。进入新生代,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山丘区缓慢沉降,并时有短暂海侵项目区地层属于华北地层区淮河地层分区淮北地层小区。地表大部分被新生代地层所覆盖。主要地层有下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无锡市区地貌雏型形成于中生代印支期(距今约3.8亿年)的华夏系构造,它使无锡地区褶皱成陆。而燕山运动(距今约1.5亿年-7000万年)因强烈的火山活动和断块、褶皱构造的形成,使原来比较稳定的基底又重新复活升降,还形成了一系列北北东向、北东东向的断裂和褶皱,使宜溧山地和茅山山脉以东大面积沉降形成平原的格局,以及包括无锡在内的太湖平原的基本轮廓初具雏形。直到距今天500万年的喜马拉雅运动,以差异性升降运动为主,它在老构造的基础上,又加强了东西向褶皱和断裂,使江阴、宜兴一线以东形成了以现代太湖为中心的坳陷盆地,即太湖湖盆。新构造运动在山区表现为振荡式上升,平原区持续缓慢的沉降,直至全新世时(距今约1-1.2万年)开始趋向稳定。因此无锡地区遭受到最后一次海水淹没,又成为一个大海湾,今日之锡山、惠山、马迹山等均为昔日海中孤岛,整个无锡沉睡在一片汪洋之中,由于古长江和钱塘江的泥沙不断淤积,自然堤的合拢,遂形成与大海隔绝的古太湖湖盆。无锡便在此时距今6650年前后,脱离海水环境,以其陆地的面貌呈现于太湖平原之上。近场区地层隶属江南地层区苏州长兴地层小区,自老至新发育有古生代志留系中、上统坟头群,泥盆系中、下统茅山群、上统五通组,石炭系、二迭系。中生代三迭系青龙组、侏罗系上统黄尖组、白垩系上统浦口组、古近系阜宁群以及新近系和第四系。区内大部分地区为第四系覆盖,基岩裸露区主要分布在太湖周边的低山丘陵区,主要由一套晚古生代泥盆系中、下统茅山群(D1-2ms2)和上统五通组(D3w)及夹于其中的火山岩所组成。区内N+Q地层主要分布在太湖北岸,由岸边向北新生代地层由大约40m逐渐加厚到160m,至鸣凰一带达280m。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近场区断裂构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太湖周边、尤西北地区,区内主要断裂多为隐伏断裂。在近场区范围内共有7条规模较大的断裂或断裂带,它们分别是:苏锡常断裂带(F)、和桥扶风断裂(F2-1)与河头十里断裂(F2-2)、棣头东梅园断裂(F3)、厚余新桥断裂(F4)、和桥阳山断裂(F5)、北漍南丰断裂(F6)及马山断裂(F7)等。与本项目关系最密切的断裂为苏锡常断裂带(F),该断裂位于从项目北侧通过,属无锡江都断裂的南段组成部分,习称苏锡常断裂(F1),它由苏锡常北支断裂(F1-1)和南支断裂(F1-2)组成(图3-1),走向北西。其中北支断裂沿青龙、前洲附近通过;南支断裂(F1-2)从洛社、惠山北、望亭一带通过。两分支断裂面相向倾斜,即北支断裂向南西倾,南支断裂向北东倾(图3-1)。区内的苏锡常断裂,对N+Q沉积厚度及其等厚线走向有一定控制作用。据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在无锡市、常州市开展的浅层人工地震探测及钻孔资料分析,苏锡常断裂明显截断了江阴复背斜的端部,对其西南侧浦口组(K2p)地层的沉积和新生代(N+Q)沉积厚度均有明显控制。在无锡市附近,断裂西南侧(如惠山)基岩裸露,海拔达328.5m的三茅峰山脊走向与本断裂走向一致。而在断裂东北侧的无锡市区,第四系厚达100余米。两者基岩面标高相差400多米。据无锡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钻探结果,在苏锡常断裂通过处基岩面有明显落差,断裂对N+Q沉积有控制作用。该断裂错断了基岩面,N+Q底部地层受到扰动。此外,根据苏州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四号线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也对该断裂作了浅层人工地震探测,发现该断裂错断了第四系下部沉积(Q1)。综合分析,推断苏锡常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第四纪早、中更新世。为非全新世活动断裂。地震项目区处于华北地震区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以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录 A,并参考江阴至太仓高速公路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复核工作报告(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 2000.10) ,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水文地质1、地表水系项目沿线地表水体主要有浮舟村河,河流主要为农业灌溉河道,河水位的变化主要受季节降雨影响。勘察期间取浮舟村河水做水质分析。据水质简分析结果,地表水为淡水,地表水离子类型为 HCO3Cl MgCa 型。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 )表12.2.112.2.4 判断,东亭河地表水体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2、地下水项目线路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型潜水。项目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植物蒸腾、层间径流是地下水主要排泄途径。勘察期间钻孔揭示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 0.82.1 米。据水质简分析结果,地下水为淡水,地下水离子类型为 HCO3ClSO4Ca(K+Na)型。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 )表 12.2.112.2.4 判断,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本次取地表水 2 组、地下水 2 组进行水质简易分析实验,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相关规定,按类环境评价标准判别:场区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处于干湿交替环境中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长期浸水条件下对砼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处于干湿交替环境中对砼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依据区域资料及本次勘察成果,拟建项目区主要分布第四系全新统(Q4)及上更新统(Q3)粘性土、砂性土层。现对各土层工程特性简介如下:第四系全新统(Q4)1b 层素填土:灰色、灰黄色,主要为粉质黏土回填,夹少量碎石、植物根茎,疏松,土性不均,层厚 0.4 3.6m。1-1 层黏土:灰黄色,可塑,中等压缩性,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层厚 0.3 4.6m。1-2 层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流塑,高压缩性,高孔隙比,韧性低,干强度低,层顶埋深 0.34.9m,平均层厚 7.5m,最大层厚 21.7m。1-3 层粉土:灰黄色,湿,稍密状态,摇振反应快,含云母碎片,局部夹黏土薄层,层顶埋深 1.57.2m,一般层厚 1.5 6.8m,最大层厚 18.8m。2-1 层粉质黏土:灰黄色、黄灰色,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局部夹薄层粉土,一般层顶埋深 1.79.8m,一般层厚 2.4 9.3m,最大层厚 11.8m。2-2 层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软塑流塑,高压缩性,高孔隙比,韧性低,干强度低,一般层顶埋深 5.8 13.4m,一般层厚 2.0 14.4m,平均层厚 7.7m。2-3 层粉土:灰黄色,湿,稍密状态,摇振反应快,含少量云母碎片,局部混粉砂,主要分布于中心路范围内, 由静探孔揭示,一般层顶埋深 4.3 8.6m,一般层厚 1.0 5.3m,平均层厚 3.2m。2-3a 层粉质黏土:灰黄色,静探揭示,呈透镜体分布于 2-3 层中,主要分布于中心路范围内,一般层顶埋深 7.2 9.5m,一般层厚 2.94.1m。第四系上更新统(Q3)3-1 层粉质黏土:灰黄色,硬塑,局部可塑,中等压缩性,切面光滑,韧性中,干强度高,局部夹锰质结核,含量约 5 15%;一般层顶埋深 11.522.4m,一般层厚 1.411.5m,平均层厚 7.5m。3-1a 层粉质黏土:灰黄色,可塑,中等压缩性,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层夹层状分布,一般层顶埋深 4.0 13.5m,一般层厚 2.510.2m,平均层厚 6.0m。3-2 层粉质黏土:灰黄色,棕黄色,可塑,局部软塑,中等偏高压缩性,韧性中,干强度中等,局部夹粉土薄层,一般层顶埋深 25.2 28.3m,一般层厚 2.2 6.7m。3-3 层粉土: 灰黄色, 湿,中密状态, 摇振反应中, 含云母碎片, 层顶埋深 27.9 30.5m,一般层厚 2.35.5m。3-4 层粉质黏土:灰色,灰黄色,软塑,中等偏高压缩性,韧性低,干强度中,一般层顶埋深 26.8 33.5m,一般层厚 1.17.4m。4-2 层黏土:棕黄色,灰黄色,可塑,中等压缩性,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局部夹粉土薄层,层顶埋深 33.0 37.3m,未钻穿,揭示最大层厚 13.8m。2.2.8 特殊性岩土及不良地质作用1、 砂土液化本项目位于地震设防烈度 6 度区,根据岩土工程规范相关规定,本场地可不进行砂土液化判别。2、填土本项目填土主要分布在纵六路范围内,由既有鱼塘回填整平所致,灰黄色、灰褐色,土性以粉质黏土为主,局部夹碎石、植物根茎,结构不均,土质疏松,性质差。揭示层厚 2.43.6m。建议进行夯实或挖除换填处理。3、软(弱)土本项目软土主要为 1-2 层淤泥质粉质黏土、 2-2 层淤泥质粉质黏土。软弱土主要为3-2 层粉质黏土及 3-4 层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呈软流塑状态,具高压缩性,高孔隙比特性;其中 1-2 层淤泥质粉质黏土主要分布在纵六路、祁镇路及中心路范围内,2-2 层淤泥质粉质黏土主要分布在祁胜路范围内。3-2 层、 3-4 层粉质黏土呈软可塑状态,中等偏高压缩性,埋深大,层厚一般,该层软弱土主要由桥梁钻孔揭示。对一般路基段,需进行沉降与稳定验算确定是否需要处理。当不满足沉降与稳定要求时,对厚层软土段可采用超载预压、水泥搅拌桩或管桩等方法处理;对浅薄层软土,可采用挖除换填或堆(超)载预压等方法处理。桥梁建议以桩基础通过,对于桥头高填土段及小型构造物,需根据软土的埋深、厚度及物理力学特征,进一步验算沉降及稳定,确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式,可采用堆载预压、换填、水泥搅拌桩或管桩进行处理。2.3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1、 路基填料线路区位于无锡市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项目挖土以及附近河道开挖土可就近作为路基填料,其余砂石材料须外运。2、工程用水线路区区域内有前水门浜等水系,能够满足工程用水需要,无须外运或使用自来水,作为工程用水使用前应进一步进行化学分析。 3、运输条件拟建道路区域现状道路主要有北惠路、北洲路、惠洲大道等,陆路交通十分便捷,同时,项目区域北侧有北塘河航道,水运交通亦较便利,所需建筑材料的运输可优先采用公路运输,也可采用水运。道路总体设计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稳步、协调地推进城市路网的建设和发展,注重民生,凸显“亲和力” 。打造“安全、通畅、经济、可靠、和谐”的南北通道。1、安全:以人为本,安全至上,提升道路安全、交通服务水平。2、通畅:合理处理交通节点、城市节点、经济节点,服务全社会。3、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的理念,注重资源的永续利用,合理利用线位资源、合理确定建设方案,走资源节约型发展之路。4、可靠:坚持“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追求“长寿命、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5、和谐:坚持“环保优先”的理念,创建环境友好型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亲民”设计。道路总体设计原则1、充分了解和掌握项目背景、建设环境、建设条件、相关规划及有关部门意见,遵照总体规划进行合理调整,做到近远期结合,降低工程造价。2、以交通预测为基础,对现有道路交通情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通过方案比选,实现功能上适用、技术上可行、造型上美观、经济上合理的最佳社会经济效益。3、加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查,采用成熟、合理的工程技术方案,控制工程风险,减小工程规模。4、道路横断面设计应满足规划要求和合理埋设管线的要求。管线设计以规划、现状为基础,结合近远期并充分利用,合理布线。5、对特殊路段技术标准科学规划、适度超前考虑,为未来改造预留条件。6、注重交叉节点的设计,做到最大发挥道功能、保证区域路网交通的畅通。7、注意桥型美观及与周围景观协调。桥型根据地区自然条件、材料来源、施工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设计,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及施工专业化。8、道路照明等设施的设计采用新颖、美观、经济的造型。9、动态跟踪设计,实现完善作品。只有在施工中根据工程环境不断优化完善设计,才能最终体现以人为本、贴近自然的设计理念。10、加强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体现先进设计思想和理念。3.1.3 技术标准1、功能定位:城市次干路。2、设计速度:40km/h。3、设计荷载标准:道路:路面设计以 BZZ-100 为标准轴载;桥梁汽车荷载等级:城A 级。4、地震烈度:动峰值加速度 0.05g,按 VI 度设防。5、坐标及高程系统:平面坐标采用无锡城市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6、设计年限:道路路面: 15 年;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 年。中心路为城市次干路,北惠路以北规划道路宽度为 20m,设计速度为 40km/h。起点接祁胜路平交口,桩号为 ZXK0+474.948。道路为南北走向,终点接祁镇路,桩号为 ZXK1+900.350,路线长度约 1.425km。1、 沿线现状和规划用地性质现状中心路沿线多为农田,中段穿过浮舟村。 2、横向道路中心路沿线分别与祁胜路、东兴路、北惠路、祁镇路等 4 条道路交叉,其中北惠路为规划主干路,祁胜路、东兴路、祁镇路为次干路。设计原则(1) 根据道路等级、性质和设计速度,在适应地形及周围环境的原则下,对纵坡的大小和长短、前后纵坡的协调情况,竖曲线半径与平面线形相组合等进行综合研究,设计成纵坡缓和、平顺、圆滑、视觉延续,并与地形相协调。(2)道路纵断面设计应符合城市竖向规划,与临街规划建筑物立面布置、相交道路路口的竖向设计相协调。(3)纵坡设计时,对沿线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地质、水文、气候等应作综合考虑,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保证道路的畅通和稳定。(4)结合地形、地物设计,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道路的填挖方量,以节省工程投资,降低工程造价。(5)综合考虑市政排水要求等因素,优化道路纵坡设计,使设计管线能够接入沿线水体及管道,规划道路标高的取定尽可能在保证道路纵坡满足技术要求的同时,满足排水要求。 控制因素(1) 无锡惠山区规划路网的控制高程;(2)应按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布设,满足道路与两侧地块的竖向衔接;(3)考虑在满足路面最小排水纵坡(0.3%)和城市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路基填土高度,减少土方工程量;(4)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包括管线综合的工程需要;(5)道路纵断面线形应确保行车平顺、安全;(6)考虑到人非系统对本项目的利用,应尽量降低纵坡满足其使用的舒适性,最大纵坡应不大于 2.5%;(7)满足各桥涵构造物的标高控制要求。桥涵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无锡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内, 起于惠西大道向南延伸至祁镇路, 道路全长 1.87km,新建中心路上跨余家宕河延伸段和小桥头新河延伸段,余家宕河延伸段和小桥头新河延伸段控制水位处河口宽度 25m,拟在这两个河道位置新建两座 3x10m 空心板桥。 采用规范和标准1)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3)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4) 城市桥梁桥面防水技术规程(CJJ-139-2010)5)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6)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7)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8)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9)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1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11)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1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13)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 (JT/T 327-2004)14)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2014)15)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 1499.32010)16)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1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18)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细则 (JTG/T D81-2006)19)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20)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21)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22) 公路桥梁养护规范(JTG H11-2004)2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4)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25) 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26)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 3280-2007)27)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28)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 4-2004)29)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 (JT/T 663-2006)30)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15)31)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设计依据1) 无锡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关于本项目的设计任务书; 2) 相关规范、标准、规程、规定等; 3) 无锡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4) 无锡惠山工业集聚区水系规划。 5) 关于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园区道路及配套工程涉水桥涵设计方案的复函(惠水水(2016)21号)。4.1.3 主要技术标准1)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 2) 设计速度:40km/h;3) 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市A 级荷载(同时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要求);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第 10.0.5 条取用;4) 桥面宽度:2 座小桥全宽 20.0m,横断面组成为:2.5m(人行道)+15m(机非混行车道)+2.5m(人行道)。5) 环境类别:类;6) 抗震要求:三类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25g,地震基本烈度 7 度,抗震措施按 8 度设防,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抗震设计方法为 A 类;7) 桥梁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二级;8) 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9) 桥梁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30年;10) 防洪标准:设计洪水频率:1/100;中心路 ZXK0+514 小桥设计防洪水位:0.062m,中心路 ZXK1+220 小桥设计防洪水位:0.062m;11) 河道断面:余家宕河延伸段,河口宽(最高洪水位处)25m,河底标高-2.438m,小桥头新河延伸段,河口宽(最高洪水位处)25m,河底标高-2.438m;12) 坐标及高程系统:平面坐标采用无锡城市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混凝土桥梁各部位混凝土等级如下表所示: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 C50 砼空心板封头 C40 砼现浇桥面、铰缝 C50 砼桥面铺装 沥青混凝土盖梁、桥墩 C30 砼台身、耳墙、牛腿、背墙、承台 C30 砼搭板、人行道板、人行道垫梁、挡块 C30 砼桩基础 C30 水下砼1) 水泥: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碱含量不宜大于 0.60%,熟料中 C3A 含量不应大于 8.0%。其余技术要求尚应符合 GB 175-2007 的规定,不应使用其它品种水泥。同一座桥梁的预制板应采用同一品种水泥。2)细骨料:细骨料应采用硬质洁净的天然中粗河砂,也可使用经专门机组生产、并经试验确认的机制砂,其细度模数宜为 2.63.2,含泥量不应大于 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 0.5%(高性能混凝土),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 JTG E42-2005 的规定。3)粗骨料: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空隙率宜小于 40%,压碎指标宜小于 20%,粗骨料母岩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应不小于 1.5,含泥量不应大于 1.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 0.5%,针片状含量宜小于 10%;粒径宜为 5mm20mm,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25mm,且不应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 3/4。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 JTG E42-2005 的规定。4)选用的骨料应在施工前进行碱活性试验,应优先采用非活性骨料。不应使用碱-碳酸盐反应活性骨料和膨胀率大于 0.20%的碱-硅酸反应活性骨料。当所采用骨料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宜大于 3.0kg/m3(特大桥、大桥和重要桥梁不宜大于1.8kg/m3),且应经碱-骨料反应抑制措施有效性试验验证合格。5)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用水应符合 JGJ 63-2006 的规定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含封锚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引入的氯离子总量不得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 0.06%。6)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应采用性能稳定的粉煤灰,粉煤灰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 0.02%,其余性能应符合 GB/T 1596-2005 中 I 级粉煤灰的规定。 7)外加剂应采用品质稳定、且与胶凝材料具有良好相容性的产品。减水剂宜采用高效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的规定,减水剂掺量以及与水泥的适用性应由试验确定。引气剂和膨胀剂应分别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和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2009)的要求。4.2.2 钢材1) 预应力钢绞线钢绞线采用符合国家标准(GB/T5224-2014)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规格为 s15.2mm,fpk=1860MPa,Epk =1.95x105 MPa。2) HPB300、HRB400钢筋普通钢筋采用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标准的 HPB300 光圆钢筋和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标准的 HRB400 螺纹钢筋。3) 钢筋焊接网钢筋焊网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 1499.3-2010)标准的规定。4) 钢材普通钢材:采用符合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08)标准及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标准的 Q345D 钢板、钢管。耐候钢板:耐候钢板应采用高耐候结构钢(GB/T 4171-2000)规定的 Q295GNH。4.2.3 其它1) 桥面铺装下层为 10cm 混凝土整体化层,D12 钢筋网,其上为 10cm 沥青混凝土面层,中间设置柔性防水层。柔性防水层桥面防水等级为级,使用年限大于或等于 10 年,其技术要求应满足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39-2010)中相关规定。2) 支座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支座选用需符合 JT/T663-2006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且需满足 JT/T4-2004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相关规定。3) 伸缩缝采用 D60 伸缩缝,应符合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04 的规定;伸缩缝均采用防水型的型钢伸缩缝,槽口采用钢纤维砼填充。管线工程概况设计依据1、 现状地形测量图;2、无锡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4-2020)3、无锡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水系规划4、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文件及资料5.1.2 排水设计原则1、 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2、雨污水管道设计应符合城市排水规划要求,并充分考虑现有体系。 3、市政工程管线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4、在重视近期建设的基础上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使前期工程能在后期工程中得到全面应用。5、管线平面布置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布置在道路规划红线范围内,以减少房屋拆迁。6、管线纵向设计应充分利用地形起伏,尽量减小管道埋深,降低工程造价。7、雨水干管沿线应在与规划道路交叉口预留排水支管及检查井,其他路段根据现状和规划情况每隔适当距离预留排水支管,排水支管应延伸至道路红线以外 12m。8、雨水主管道埋一般覆土大于 0.7m。5.1.3 项目概况及设计内容本次设计范围为无锡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园区道路及配套工程中心路初步设计。中心路工程设计起点祁胜路,桩号为 K0+000,线位由北向南,终点与祈镇路在交叉口相接,路线全长 1360m,道路红线北惠路以南全宽 15m、北惠路以北 20m,为工业转型集聚区配套市政道路。本设计在中心路南侧非机动车道下分别敷设一根雨水管和一根污水管。雨水经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沿线河道,雨水总汇水面积约 23.34hm2,设 5 个出水口分别就近排入河道,雨水管管径为 de600d1000。污水分区,其中祈胜路以南段(污水管管径为 d400d500)由两侧向中部收集向西汇入东兴路污水泵站,污水管管径为 de500,祈胜路以北段(污水管管径为 d400)向北输水至惠西路污水管,惠西路污水管管径为 de600,最终向西纳入规划污水处理厂处理。道路两侧布设有给水管、燃气管、电力管及其它通信管线。本项目排水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雨水工程、污水工程,工程设计范围同道路工程范围。5.1.4 现有排水工程概况本次道路为新建道路,向西顺接现状水产厂河,向东延伸与设计纵六路相接,纵六路东侧为新建西塘河。现状无排水管网及其他地埋管线。园区水系发达,水网密布,排水出路较多,出水顺畅。园区现状水系5.2 管线综合设市政工程管线在重视近期建设的基础上,并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使前期工程能在后期工程中得到全面应用。无锡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园区道路及配套工程设施,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布置在道路规划红线范围内,以减少房屋拆迁。3、各管线的布置应符合规划要求。4、各管线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尽量减少各管线同时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以免管线埋深太大。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按下列原则处理:(1) 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2)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3)小口径管线让大口径管线;(4)技术要求低的管线让技术要求高的管线;(5)规划管线让现状管线。5.2.2 管线综合标准横断面依据规划,中心路两侧规划有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给水管道、燃气管道、通信管道及电力管道,管线综合标准横断面布置如下:中心路管线综合布置图5.3 工程设计5.3.1 雨水工程设计1、雨水计算(1)暴雨强度公式采用无锡市暴雨强度公式:( 18.469)0.8454758.5 1 0.649 lg+=tTq(2)雨水量计算公式Q=qF式中:Q雨水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shm2)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m2)(3)暴雨重现期P地面道路及周边地块雨水设计重现期采用3年。(4)降雨历时t设计降雨历时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t = t1 + t2式中:t设计降雨历时(min)t1地面积水时间(min) ,视汇水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铺盖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采用 515min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5)径流系数道路及桥面径流系数采用=0.95,街坊雨水径流系数采用=0.65。特殊地段径流系数按下表规定取加权平均值。径流系数表地面种类 径流系数各种屋面、混凝土和沥青路面 0.90大块石铺砌路面和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 0.60级配碎石路面 0.45干砌砖和碎石路面 0.40非铺砌土地面 0.30公园或绿地 0.15(6)管道粗糙系数nHDPE管:n=0.01;钢筋混凝土管:n=0.013。(7)检查井、雨水口及高架落水管做法1)检查井:雨水检查井采用圆井,钢纤维砼井盖、铸铁井座。2)雨水口:地面雨水口采用联合式。(8)流速控制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最小流速控制为0.75m/s;最大流速控制为3.00m/s。 5.3.2 雨水工程设计雨水管道布置依据道路纵坡及道路周边用地性质,并结合实际的地形地势、遵循“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放”的基本原则,将道路两侧规划区的地面雨水就近排入附近的管道或沟渠。沿线雨水管单侧布置,设计雨水管道全部为新建,原则上两侧管道均敷设于非机动车道下,对于有障碍的路段进行局部调整,具体布置如下:1、雨水工程系统设计雨水排水流向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PS电源系统采购合同
- 人力资源项目服务外包合作协议2025
- 企业劳动合同样本2025
- 个人临时借款合同范本
- 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构建考核试卷
- 2024年04月陕西榆林市横山区招聘卫生检验协管员30人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广播电视接收设备的防水防尘设计考核试卷
- 拖拉机保养计划与实施考核试卷
- 公路工程桥梁上部结构设计考核试卷
- 智能扫地机器人避障技术考核试卷
- 小鹏P7+用户调研报告
- 2025年度矿山买卖中介服务佣金结算协议
- 重庆市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绘本故事《小鲤鱼跳龙门》课件
- TCACM 1554-2023 肛漏中医诊疗指南
- 直播间搭建培训
- 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冻结的性质及其法律规制
- 2025年重庆三支一扶招募46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估管理制度
- 健身会籍顾问
- 电力系统分析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东北电力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