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催化专业论文)MIBC气相催化脱氢制备MIBK工艺及动力学研究.pdf_第1页
(工业催化专业论文)MIBC气相催化脱氢制备MIBK工艺及动力学研究.pdf_第2页
(工业催化专业论文)MIBC气相催化脱氢制备MIBK工艺及动力学研究.pdf_第3页
(工业催化专业论文)MIBC气相催化脱氢制备MIBK工艺及动力学研究.pdf_第4页
(工业催化专业论文)MIBC气相催化脱氢制备MIBK工艺及动力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业催化专业论文)MIBC气相催化脱氢制备MIBK工艺及动力学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甲基异丁基酮( m e t h y li s o b u t y lk e t o n e ,m i b k ) 作为化工原料和高级溶剂广泛 用于涂料、医药、燃料、选矿、炼油等行业。本文首次提出利用橡胶抗氧剂4 0 2 0 生产过程副产的甲基异丁基甲醇( m e t h y li s o b u t y lc a r b i n o l ,m i b c ) 脱氢反应制备 m i b k 的新工艺,采用铜系脱氢催化剂和固定床反应器研究m c 气相催化脱氢制 各m 璐k 的工艺和动力学,优化脱氢反应工艺条件并推测了副反应机理,为解决 橡胶防老剂生产过程中m i b c 的回收利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理论依据。 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 u z n o a 1 2 0 3 脱氢催化剂,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 进行了m i b c 气相催化脱氢反应评价,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 4 0 2 5 0 , 甲基异丁基甲醇质量空速1 0 1 5h - 1 ,催化剂还原温度低于2 4 0 。在2 0 0 2 5 0 、 m i b c 液时空速2 01 1 1 下,m i b c 的单程转化率最高可达9 1 1 ,选择性达到9 9 0 。对催化剂稳定性的考察结果表明:催化剂在实验条件下能保持稳定的转化率 和选择性。 通过g c m s 分析鉴定脱氢反应产物,确定了该反应的主反应为m i b c 脱氢 生成m i b k ,而副产物主要是m i b c 与m i b k 脱水生成的2 , 6 ,8 三甲基4 壬酮 ( c 1 2 h 2 4 0 ) ,不存在m i b c 脱水生成的烯烃,并推测了副反应机理。 采用l a n g m u i r - h i n s h e l w o o d 方法确定了以m i b c 的吸附为速控步骤时,反应 速率方程可以描述为r = k a p a ( 1 + k 。p b ) ,得到反应的活化能和m i b k 在催化 剂表面的吸附焓分别为丘- 7 6 8 9k j m o l 1 ,目m m k = 一8 1 7k j m o l 一。并采用经 验动力学方程对反应速率进行了表达,所得到的动力学方程为: 一r = 女( p 嚣c - - p :k ) ,其中,k = 1 3 1 7 1 0 x p ( 一6 9 0 1k j m o l r t ) ;x 为与 温度有关的常数,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6 9 0 1l l m o l - 1 。 最后,采用相关系数r 2 和,分布对两个模型模型进行了检验,两种速率方 程的r 2 接近于1 ,f i o f 。,表明在给定9 9 置信度下,所得动力学方程具有较 高精度。在相同置信度下,与由l a n g m u i r - h i n s h e l w o o d 方法得到的结果相比,经 验动力学方程所得的结果具有相对更高的精度,能为工业反应器及工业设计提供 依据。 关键词:甲基异丁基甲醇;甲基异丁基酮;脱氢;催化剂;工艺条件:动力学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m e t h y li s o b y t y lk e t o n e ( m i b k ) i so n eo f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c h e m i c a lp r o d u c t s ,w h i c h i s w i d e l yu s e di nt h ef i e l do fc h e m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e s p e c i a l l yi nt h ep r o d u c t i o no f a n t i o x i d a n t t h i sp a p e rc o n c e r n e dw i t ht h ep r e p a r a t i o no fak i n do fc a t a l y s tc o n t a i n i n g c ua n di n i t i a t e di t sa p p l i c a t i o nt ot h ed e h y d r o g e n a t i o np r o c e s so fv a p o r9 k a s em e t h y ! i s o b u t y lc a r b i n o l ( m i b c ) t op r o d u c em e t h y li s o b u t y lk e t o n e ( m l b k l t h ef a c t o r s i n f l u e n c i n gt h ec o n v e r s i o no fm i b ca n dt h es e l e c t i v i t yf o rm i b kw e r ed i s c u s s e d , w h i c hp r o v i d e dan e wm e t h o df o rf i x e d - b e dr e c y c l i n gm b ca n dr e d u c i n gt h ec o s ti n t h es y n t h e s i z i n gp r o c e s so fr u b b e r a n t i o x i d a n t - c s b a z r 。日产g i r d l e f 催化剂公司的g c - 2 5 0 铜锌系催化 剂在含水1 3 ,含重组分1 4 的条件下仍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活性,该催化 剂在空速0 6 h 。的条件下,比传统的c u m g 0 催化剂活性高1 0 ,选择性大于 9 8 ,催化剂寿命可达2 年以上。 王振旅等f 刎将纳米铜( 以等离子体法制备) 和纳米氧化锌( 以硫酸锌和碳酸氢 铵为原料,在1 2 0 。c 条件下反应,经洗涤、4 0 0 煅烧1h 后得到纳米氧化锌) 以质量 比1 :1 在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并干燥后割各了纳米c u - z n o 的混合催化裁,并考 察了催化剂在仲丁醇脱氢制备甲基乙基酮的活性;与单独的纳米铜和纳米氧化锌 相比,混合催化剂不但保持了较高的脱氢活性,且使反应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s i b a r a j 2 1 j 等通过铜铝的硝酸盐与尿素水溶液混合均匀,得到c l l o z n o a 1 2 0 3 催化剂,适合反应温度2 2 0 2 8 0 c ,环己醇空速1 0h 一,催化剂寿命长达一年半, 性能比早期国产锌钙催化剂提高很岁。 胡学武等【2 3 】也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c u o z n o a 1 2 0 3 催化剂。应用于环己醇 兢氢,在2 4 3 6 c ,1 0 h - 1 空速条件下,得到环己酵转化率未6 0 ,环己酮选择性接 近1 0 0 。 吕峰等【2 4 】对南化集团研究院研制的d h 0 2 1 型环己醇脱氢催化剂活性、强度 等性能进行了研究,在2 3 0 4 c 时环己醇转化率为5 4 3 5 ,2 5 0 c 时为6 5 3 9 ,环 己酮选择性不低于9 9 。该催化剂于1 9 9 5 年6 月通过专家评审,认为该催化剂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已达到国外同类催化剂的先进水平。 2 3 1 5 铜硅催化剂 巴西专利b r 8 9 3 4 7 1 冽报道了采用铜负载于氧化硅上的催化剂,对于含铜8 5 的铜硅催化剂,于固定床内进行操作,在常压、2 5 0 * ( 2 和空速2 。3h 1 的条件下 进行反应,转化率达到5 5 6 ,选择性为1 0 0 。而在此条件下用c a m g - o 做催 化剂,选择性相同,转化率仅为4 3 1 。和其它含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相似,较 高的催化性能要求能将铜更好的分散在载体上,且具有较高的抗烧结性能,载体 应该是非酸性的。文献 2 6 】对硅催化剂的制各方式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将铜分 散在许多载体上,包括m g o 、z n o 、c o o 、c r 2 0 3 、f e 2 0 3 、t i 0 2 、m 0 0 3 、活性炭、 氧化硅和氧化铝等。其中,c u m g o 和c u z n o 催化剂在含铜量较高的情况下选 择性和转化率都很高;c 1 1 一f e 2 0 3 的抗烧结性能很好,而选择性较c u z n o 低。 当催化剂在较高的p h 值下制备并采用碱金属盐时,干燥和焙烧后仍然能保 持非酸性,选择性较高,若采用氢氧化铵时,焙烧后留下酸性位,选择性就很差。 氧化铝和氧化锆作载体的铜系催化剂选择性较低,活性炭和氧化钛做载体的催化 剂选择性则较高,但转化率低,抗烧结性能也差。为了测试失活性能,将制得的 催化剂在2 8 0 处理8h ,在3 9 0 再处理8h 。结果表明,选择性的下降顺序为: s i 0 2 z n o f e 2 0 3 9 2 f 3 6 】 3 5 0 1 o n a c 0 3 z n s 0 4 2 4 9 1 0 0 【3 7 】 从表2 1 可以得到,仲醇脱氢所采用的催化剂,能达到很高的选择性 ( 9 0 ,l o o ) 。异丙醇催化脱氢的催化剂种类较多,反应温度和转化率的差别分别 很大,在较低的反应温度( 1 0 0 ) 下可以得到较高的转化率,而其它几种仲醇脱 氢都需要较高的温度。仲丁醇脱氢催化剂基本上都是铜系,只是载体略有差别, 反应温度差别不大,但与负载c u o 的催化剂相比,负载c u o 的催化剂得到的转 化率明显要高。关于戊醇脱氢催化报道较少,由r a n e yn i 催化得到的转化率很低, 其催化剂体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而用于环己醇脱氢的催化剂很多,分为两 种:早期的锌钙催化剂和目前的铜系催化剂,包括负载化铜系、锌系、铜锌系, 都能维持接近1 0 0 的选择性;环己醇在铜系催化剂上的转化率比锌钙催化剂低。 但比锌钙催化剂的使用温度要低;除了由水热法制备的h t - c u z n a l 水滑石能达到 9 9 以上的转化率外,其它的铜系催化剂上环己醇的转化率在6 5 左右,c u z l l 纤维的选择性较高,但转化率低,可能与比表面积有关。 2 4 用于固定床反应器脱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用于固定床反应器仲醇脱氢催化剂种类较多,催化剂包括多金属铜系催化 剂,负载型催化剂,表2 2 列举了一些已经工业化的固定床加氢体系: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立 续表2 , 1 伸醇脱氢制酮催化剂及工艺条件 戊醇1 2 41 0r a n e v n i1 了1 0 0 【4 8 l 2 8 01 _ 0 z n o c a c o ,( 1 ) 6 9 2 9 8 3 【1 5 】 2 8 01 o z n o t c a c o ,( 2 ) 7 5 6 9 7 4 【1 5 】 2 8 01 0 z n o i c a c 0 3 ( 3 ) 7 5 4 9 7 1 【1 5 】 2 4 31 0 c 可z n o a b 0 32 h z t 2 2 0 3h6 0 - 1 0 0 2 3 】 t 8 01 0 h t - c u z n a i 水滑石 9 9 1 0 0 1 9 j 环己 1 8 01 0 h t - c u z r l a l 水滑石 9 9 4 1 0 0 【1 9 醇2 5 0 1 , 0 c u - p d m g o h f f 2 2 0 5h 6 7 1 0 0 【1 8 】 2 5 010 c u o 7 o a z 0 3 ,助剂h 2 甜2 6 5 4 1 2 4 2 3 010c u - z n 系 2 h j 2 0 0 。c 5h 一5 0 9 8 5 7 - 2 5 010c u - z n 系2 h 2 2 0 0 5h 6 0 9 9 【5 7 ,4 2 51o6 0 c u l 4 0 7 nf i b e r s2 7 8 8 9 2 f 3 6 】 3 5 01 o n a c o g y a s 0 4 2 4 9 1 【”】 从表2 1 可咀得到,仲醇脱氢所采用的催化剂。能达到很高的选择性 ( 9 0 一l o o ) 。异丙醇催化脱氢的催化剂种类较多,反应温度和转化率的差别分别 很大,在较低的反应温度r l o o c ) 下可以得到较高的转化率,而其它几种仲醇脱 氢都需要较高的温度。仲丁醇脱氢催化剂基本上都是铜系,只是载体略有差别, 反应温度差别不大,但与负载c u o 的催化剂相比,负载c u o 的催化剂得到的转 化率明显要高。关于戊醇脱氢催化报道较少,由r a n e y n i 催化得到的转化率很低, 其催化剂体系有待进。步研究和改进。而用于环己醇脱氢的催化剂很多,分为两 种:早期的锌钙催化剂和目前的铜系催化剂,包括负载化铜系、锌系、铜锌系, 都能维持接近2 0 0 的选择性;环己醇在铜系催化剂上的转化率比锌钙催化剂低, 但比锌钙催化剂的使用温度要低;除了由水热法制各的h t - c u z n a i 水滑石能达到 9 9 阻上的转化率外,其它的铜系催化剂上环己醇的转化率在6 5 左右,c u z n 纤维的选择性较高,但转化率低,可能与比表面积有关。 2 4 用于固定床反应器脱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用于固定床反应器仲醇脱氢催化剂种类较多,催化剂包括多金属铜系催化 剂,负载型催化剂,表2 , 2 列举了一些已经工业化的固定床加氢体系; 剂,负载型催化剂,表2 2 列举了一些已经工业化的固定床加氢体系: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2 2 几种固定床反应器上仲醇催化脱氢体系 反应体反应温压力 催化体系空速,h 。1转化率选择性文 系度,a t r a 献 2 一丁醇 2 5 01 0 c u - z n o - p s i o :x k 2 0 1 1 9 0 1 0 0 【3 l 】 2 丁醇 2 6 02 0 c u o a 1 2 0 3 4 08 1 8 9 6 2 4 2 】 2 丁醇 2 6 0 1 d c u o a 1 2 0 , 4 08 5 3 9 7 6 【4 2 】 2 - 丁醇 2 6 0 5 0 c u o a 1 2 0 3 4 06 5 3 9 3 2 【4 2 】 环己醇2 5 01 o c u - p d m g o 1 ,55 8 8 1 0 0 【1 8 】 环己醇 2 s o1 o c u o z n o a 1 2 0 3 ,助剂 o ,6 1 06 5 3 9 9 9 1 2 4 】 环己醇 2 3 01 0国产m 9 6 c u ,z n 系o 65 2 9 9 3 【5 8 】 环己醇 2 3 0 1 0美国t 2 4 9 2 c u - z n 系0 6 4 9 8 9 9 1 【5 8 】 从表2 2 可以得到,固定床上的脱氢反应温度在2 3 0 - 2 6 0 之阊,压力多为 常压,催化剂多以负载型催化剂为主,而载体则多以氧化铝为主。催化剂的活性 组分多为c u 、z n ,也有一部分负载了少量的其他金属来改善催化效果。负载型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较多。包括共沉淀法,浸渍法,混合法,离子交换法,有机 或者无机高分子上的官能团化学交联法等。 2 5 脱氢反应动力学综述 目前对于仲醇脱氢动力学研究以本征动力学为主。 张明慧等【5 9 】采用管式连续流动固定床积分反应器对环己醇在c u c o m g o 催 化剂上的脱氢反应的本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l a n g m u l r - h i n s h e t w o o d 方法分 别讨论了环己醇吸附、环己醇在催化剂表面脱氢、环己醇脱附为速控步骤三种情 况下的本征反应速率模型,结果表明:以环己醇吸附和表面反应为速控步骤的模 型都可以较好的进行关联,通过对模型的方差和残差分析表明表面脱氢反应为速 控步骤的模型对描述反应具有相对最小误差即最高精度。同时也用经验动力学方 程式对反应速率进行了表达,认为该方程也可以描述环己醇脱氢反应。 y u w a n gh a r t 等 印1 在固定床微分反应器上以c u s i 0 2 为催化剂对异丙醇脱氢 进行了本征动力学分析,认为脱氢反应分为五步: ( c h 3 ) 2 c h o h + c u 专 ( c h 3 ) 2 c h o h - c u + c u 专 ( c h 3 ) 2 c h o c a + c u ( c h 3 ) 2 c o c u 专 ( c h 3 ) 2 c h o h c u ( c h 3 ) 2 c h o c u + c u h ( c h 3 ) 2 c o c u + c u h ( c h 3 ) 2 c o + c u ( 2 1 ) ( 2 2 ) ( 己3 ) ( 2 4 ) 浙江大学碗士学位论文 2 c u - h 专h 2 + 2 c u ( 2 5 ) 结果表明脱氢反应的控制步骤为异丙氧基脱除n h 如式( 2 2 ) ,这是由裸露的 表面c u 活性位的含量决定的。较低的氢分压下,氢分压的上升增加表面c u 活性 位,从而提高总反应速率。虽然氢气的存在在热力学上对反应是不利的,但是可 能改变动力学因素从而加速反应。 r m r i o u x 等i 努】研究了c u l c 上异丙醇的气相脱氢本征动力学,认为由异丙 醇活化位即异丙氧基脱除n - h 生成异丙醛活化位是反应的控制步骤,反应速率方 程为r = 七k j p 。p 驷( 1 + k 1 p 。p 驷+ k 1 h 1 2 ,h 1 1 2 :+ k k 。p k + k p m p 鼍) 。在该催化 剂上反应的活化能约为8 d k j m o l 一。 而c h i n g y e hs h i a u 等【6 1 】则认为:在c u z n o s i 0 2 催化剂上,异戊醇脱氢的脱 氢反应发生在催化剂表面能吸附产物氢的单分子活性位上,从而说明控制步骤为 异戊醇的吸附,反应速率方程为一- 。= p a 一( p 。p 。:k 。) l ( 1 + k 。p 。) 。进 一步研究表明,脱氢反应的平衡常数在各温度下是恒定的,尽管由于异戊醇分压 的不同导致的最终转化率不同。 此外,陈海松等1 6 2 l 研究了稀土助剂改良的铬铝催化剂上丙烷脱氢宏观动力 学,所采用的反应器为内径2 0m m ,长9 5 0m m 的石英玻璃管。研究直接采用经 验动力学方程式计算得到乜h 6 ;女( p c ,t l a - p q 2 。k j ,在实验条件下实验值与计 算值结果吻合良好。 研究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