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现代城市居住小区生态景观的营造.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现代城市居住小区生态景观的营造.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现代城市居住小区生态景观的营造.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现代城市居住小区生态景观的营造.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现代城市居住小区生态景观的营造.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居住区建设作为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其合理的户外景观设计也成为发展二十 一世纪人居环境的主流文化,倍受关注。在生态文化正以巨大的步伐迈进现代城市的各个 文化、科学领域,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的今天,生态化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更加深入人 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人类对未来发展模式的共识。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居 住区景观设计,其目在于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 和总结,结合我国居住区建设和开发的实际,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居住区景观可持续发展 道路。本文研究主要结合社会学和生态学理论,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和具体方法进行 探讨。 论文首先分析了有关可持续居住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回顾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 历程。通过对当前住区户外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部分误区进行分析,并以生态学、景观生态 学等基本理论为指导,就生态化社区景观的定位以及如何在住区景观中体现生态化进行针 对性的阐述,提出小区的植物、水景、铺地等方面的生态设计,以确保所处地域环境的共 生、共享、相生相衍,提出景观设计师今后努力的目标与所应做的准备,实现小区景观的 可持续发展。并以一生态性小区景观为实例调查对象,分析其具体各个景观因素,阐述其 景观生态性内涵,并用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关健词:居住区;生态景观;营造;可持续 r e s i d e n t i a la r e ao fm o d e r nc i t i e st oc r e a t eal a n d s a p ee c o l a g i c a l a b s t r a c t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r e s i d e n t i a la r e a sa sh u m a ne x i s t e n c e ,l i r e ,t h et o m bo ft h en e e d so fi t s r e a s o n a b l eo u t d o o rl a n d s c a p ed e s i g nh a sa l s ob e c o m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2 1s tc e n t u r yl i v i n g e n v i r o n m e n to ft h em a i n s t r e a mc u l t u r e ,h a sd r a w ng r e a t e ra t t e n t i o n i nt h ee c o l o g i c a lc u l t u r ei sa h u g es t e pi n t ot h em o d e mc i t ys h o wt h ev a r i o u s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t i f i cf i e l d s ,u r b a n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i s s u e sb e c o m i n gm o r ep r o m i n e n tt o d a y , e c o l o g i c a ll a n d s c a p ed e s i g nr e s i d e n t i a la r e a sm o r ep e o p l e ,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h a sb e c o m et h em o d e lo fd e v e l o p m e n tf o rt h ef u t u r eo fm a n k i n d c o n s e n s u s t h i sa r t i c l e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r e s i d e n t i a ll a n d s c a p ed e s i g n , a n di t sl l e a di st h el a n d s c a p ed e s i g no ft h er e s i d e n t i a la r e ao fe c o - d e s i g nc o n c e p t sa n dm e t h o d st o c o n d u c t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di n t e g r a t e da n a l y s i sa n ds u m m i n gu pi nl i g h to fc h i n a sr e s i d e n t i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e a l i t y , c h i n a sn a t i o n a lc o n d i t i o n si n t oa c c o u n tl a n d s c a p ea r e a so f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t h i sp a p e r , t h em a i nc o m b i n a t i o no fs o c i o l o g i c a la n de c o l o g i c a lt h e o r y , l a n d s c a p ed e s i g nf o rr e s i d e n t i a la r e a so f t h ep r i n c i p l e sa n ds p e c i f i cm e t h o d st oe x p l o r e f i r s to fa l l ,a na n a l y s i so fp a p e r so ns u s t a i n a b l er e s i d e n t i a la r e at h eb a s i cc o n c e p t sa n dt h e o r i e s , r e v i e w e dt h er e s i d e n t i a la r e a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c e s so fl a n d s c a p ed e s i g n t h r o u g ht h el a n d s c a p e o ft h ec u r r e n t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s e t t l e m e n t st h a te x i s ti nt h eo u t d o o rp a r to ft h ea n a l y s i so fe r r o r sa n d e c o l o g y , l a n d s c a p ee c o l o g y ,s u c ha st h eb a s i ct h e o r ya sag u i d e ,o nt h ee c o l o g i c a ll a n d s c a p eo f t h e c o m m u n i t y sp o s i t i o na n dh o wt h el a n d s c a p er e f l e c t e di nt h es e t t l e m e n t st ot a r g e te c o e x p o s i t i o n , t h ep l o to ft h ep l a n t s ,w a t e rf e a t u r e s ,p a v e da r e a ss u c ha se c o d e s i g n , t oe n s u l et h a tt h eg e o g r a p h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i nw h i c ht h es y m b i o t i c ,s h a r i n g ,m u t u a lp h a s es p r e a d ,t h el a n d s c a p ea r c h i t e c t ,t h eg o a l o ff u t u r ee f f o r t ss h o u l db ed o n ew i t ht h ep r e p a r a t i o n ,l a n d s c a p ea r e at oa c h i e v e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a r e ao fal a n d s c a p ee c o l o g i c a ls u r v e ya sa ne x a m p l et oa n a l y z et h es p e c i f i c f a c t o r so fv a r i o u sl a n d s c a p e s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l a n d s c a p eo ft h e i rc o n t e n t ,a n dt og u i d e0 1 1 1 p r a c t i c ei n o r d e rt ot r u l ya c h i e v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u m a ns e t t l e m e n t s k e yw o r d s :r e s i d e n t i a la r e a s ;e c o l o g i c a ll a n d s c a p e ;c r e a t i o n ;s u s t a i n a b l e s u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特别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 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感谢。本人完全意 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c 本人签名,:同言石声刁年6 月) 弓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京林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 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中国科学技术 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等)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京林业大学 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汇编和综合 为学校的科技成果,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 文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西。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v ”) 学位论文作者( 本人签名) : 指导教师( 本人签名) : 致谢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随着毕业论文的结尾,短暂而又充实的三年硕士生涯也将落 下帷幕。在这期间,给我帮助的人太多太多,令我感动的时刻数不胜数,岁月的脚步依然 匆匆,我会把每一份关怀,每一份勉励都铭记、珍藏。 本文是在我的导师,风景园林学院尹安石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尹老师渊博的 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受益匪浅,他敬业的精神更是指引我前进的动力和我学习的目 标。在这里我向他表示我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感谢伟星置业公司,在项目实施及论文资料提供上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并祝愿平湖秋 月二期项目胜利完成。需要感谢的人还很多,感谢我寝室的兄弟们和班级的各位同学们, 谢谢大家对我的帮助和照顾。 在漫长的求学道路上,没有家里人的支持是很难顺利的走下来的。每次想起家人和我 最亲爱的朋友的帮助,总是让我感慨万千,特别的感谢我的父母和我的亲人在我研究的期 间给我巨大的鼓励和支持,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作者:周文娟 二零零九年六月于南京林业大学 引言 居民定居在城市之中,城市的居住生活建设是居民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居民生活 场所的建设便成为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基本生存活动。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得 到了发展,在改造客观环境的活动中也改造了人类本身。人类为改善其自身在客观世界中 的生存环境而进行了大量的建筑活动,并不间断地改进其居住的生活环境,人们的“个人 、 “家庭和“社会生活活动 以及他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均反映在他们建设的空间环境 中。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 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和“人道”、“自 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人类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 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短暂的“文明”,光污染、水污染等等充 斥了很多城市。另外,各种非生态的材料及大面积硬质铺装的使用,推山挖池,大面积原 生态植被的砍伐等,这些都反映出居住的“非生态 性。在住宅建设上,小区罩面楼间距 小,容积率很高,这些都造成与环境的不和谐。于是,与自然水土、景物的亲近化,成为 人类发展的一种共识与趋势,即强调亲近自然,与自然保持平衡,融入自然,使自然人性 化、人格化。这使得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景观的形象也因此发生了重 大的改变。所以,社区生态化景观所具有的高效和谐、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等特点成为人 们的理想选择,使得我们在小区景观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 重要,有时甚至超过前者。总之,人居环境是大环境的一部分,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 整体环境的优劣,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 一) 研究范围 对于小区景观而言,从生态角度研究小区绿色空间设计、水资源系统设计、铺地形式 和材料、废弃物处理、能源系统等方面设计。 ( 二) 研究方法 1 。对于小区景观在功能、节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适应性以及小区景观在布局结构、 水体系统、绿化系统、道路系统等相关问题进行调查。 2 通过向有关部门搜集相关资料,现场实地调研、测绘、照相及向当地居民问卷、访 问等一系列活动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3 调研后分析整理调查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发现先进设计方法与理 念及存在的问题,来指导我们今后的实践。 ( 三) 研究意义 全球能源与资源的短缺、环境的破坏迫使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景观设计师所应 担负的社会责任。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组织和居民生活的基本。居住社区的建设更是与我们 每个人息息相关,住区的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 部分。人居环境生态设计作为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城市设计理论的不断 创新而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逐步从基本的物质、能量和空间需求到更丰富的精神、信息、文化需求,从追求多样性的 人工环境到追求与大自然的贴近和交流。而现今的城市发展模式产生严重的城市环境问 题,是城市生活环境的舒适度有所降低。对于以人类种群为主体的城市住宅区的人居环境, 其质量的优劣可以采用人居环境生态位的高低来表达。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之间存在着 复杂的相互关系,在这些生态因子中有些生态因子是比较重要的,在人居环境质量方面是 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可以称它为主导性的生态因子。在城市住宅区人居环境生态系统中主 导性生态因子可归纳为:绿色空间系统;水资源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能源系统;道路 交通系统;住宅区环境服务、管理系统。 人居环境生态设计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因子和生态关 系,使城市居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人居环境的城市住宅区。 ( 四) 国内外研究动态 对城市住区人居环境进行专门设计的方法研究始于经济发达国家,2 0 世纪5 0 年代, 工业化、城市化相应地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使城市居民遭受极大的伤害。环境质 量恶化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首先开始重视居住环境的设计 问题。2 0 世纪7 0 年代初,日本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 方针政策,认为居住与环境的设计必须达到4 项要求:安全、卫生、方便和舒适。这些政 策的制定为居住环境设计奠定了早期的理论基础。前苏联自5 0 年代起开始研究居住与环 境问题,并设立住宅生态学来专门研究居住环境设计问题,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在生态平衡 的基础上保证居民健康、满足居住区的功能要求,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7 0 年代后期以来,居住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人们也为居住区创造物质 条件的基础上,同时重视居住区的社会功能和在精神、心理上的作用。1 9 7 7 年的国际马 丘比丘宪章指出“要争取获得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1 9 8 1 年国际建 筑师协会华沙宣言提出人一建筑一环境三位一体互相关联的口号,从而使社会学、心理学、 环境学、生态学、建筑学、工程学,园林学互相渗透,形成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推动了居 住环境设计的进步和发展。 国内研究:1 9 9 4 年,制定并通过中国2 l 世纪议程,制定并通过中国2 l 世纪议 程;1 9 9 6 年,向第二届人类环境大会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提出 1 9 9 6 2 0 1 0 年中国人类住区发展的“行动计划 ;1 9 9 9 年,国务院讨论通过了全国生态 环境建设的规划,提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必须始终 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近年来,国际上普遍认为,居住环境生态设计应主要贯彻以下几项任务:( 1 ) 综合自 然、人工、社会、经济等因素,确定所设计环境的使用性质、人口密度、建筑密度或建筑 容积率;( 2 ) 考虑不同功能的用地分配和相互关系,确定交通系统、信息传递和公共设施 的布局;( 3 ) 充分利用当地环境范围内的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合理组织空间,考虑景 观,突出主要的自然特征,结合建筑造型,塑造人工环境,使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协调统 一;( 4 ) 确定环境小气候、声环境、空气环境等方面的定量数值;( 5 ) 尊重民族和地方特 2 点,力求形成具有历史连续性的环境气氛。 第一章居住小区环境历史与现状 城市是一个有经历、有年龄、并不断成长壮大的复杂构造,居住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 分自然地记录了它的变化过程。居住区景观作为整个居住区最直接形象的外在表现,随着 城市居住区的发展而逐渐成长。居住区景观作为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场所,对城市居民的生 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城市最普遍、最基本的构成,它对城市整体景观 面貌和质量也至关重要。 1 1 历史发展的轨迹 1 1 1 小区绿化阶段粗浅型 在1 9 9 5 年以前,我国城市小区规划设计深受前苏联小区模式的影响,基本上采取了 三个分级结构模式,即: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的结构,居住区空间环境主要表现 为居住区绿地空间( 这里的绿地是广义的绿地概念,包括各种绿化和水体等要素) 。从开发 商、设计师到消费者,对住宅产品的认知都还停留在较低层次,对景观环境的认识还很粗 浅,同时,居住小区的环境要素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绿地、室外活动场地( 游憩场地) 和园林小品,这一阶段的居住区环境设计可概括为“绿化+ 场地+ 小品的小区绿化模式。 这种模式下的环境设计集中表现为绿地的分级与组织以及环境要素的配置,强调绿化覆盖 率,景观设计还处于粗浅阶段。此时,绿化覆盖率的高低成为衡量居住区环境质量高低的 主要指标。在这一时期,居住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基本是由建筑师包办,环境设计工作是 建筑设计完成以后的工作延伸和深化,并未从建筑的规划、设计中分离出来,也未形成一 个独立的职业。 1 1 2 景观设计阶段精细型 九十年代后期至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 高的追求。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及产品风格都较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环境意识的加强导致 人们择居价值观的改变,市场竞争的强化导致开发商不得不重视住区景观环境的设计,景 观成为主要卖点,小区内的一树一石都是提升居住品味的必要构件。“生态 、“以人为本” 等宣传性的口号标新立异,不断涌现。环境投入越来越大,成本大幅上升,开发商不惜重 金纷纷邀请国际级的环境设计师来助阵。建筑风格和景观设计趋向多元化,追求精品品牌 的营造。 同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国内的园林设计思想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时期,再 加上国外景观设计思想的融入,居住区景观设计理念跟着时代的步伐逐渐进步。其中包括 设计主题的确立,设计范围的扩大,设计手法的丰富以及“以人为本”、生态设计思想的 融入等等。与早期单一的小区绿化模式相比,这一阶段的景观设计向i ; 迈了一大步。另外, 这个时期建筑设计工作与景观设计工作开始分离,大量的居住区环境设计工作由专门的景 观设计事务所独立完成,居住区景观设计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项目类型而不是建筑设计的 “额外”工作。 从中看出,随着住宅商品化的发展,景观从无人关注到逐渐得到重视直到成为卖点, 反映出人们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关注生活的质量和追求,市场由“以产定销 4 转变为“以销定产 ,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随着人们对环境的r 益重视,人们对景 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机会,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1 2 当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小区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大连市近几年住宅小区的景观生态建设较以前有长 足的发展,但问题也出现的很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住宅成为商品以后,很多开发商 为了迎合居住的个人需求,提出很多概念,诸如“邻水 、“亲水”、“景观共荣”、“住宅郊 区化 、“山地住宅、“以自然装点自然”等。这是开发商利用购房者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大 炒作,这种“炒作 给社区户外环境设计带来一些共同性的问题: 1 2 1 程序颠倒 在国外,环境景观设计是建筑规划设计的前期工作,它是相对独立的。与之相反,我 国是在建筑物完成以后才开始考虑环境景观的设计。这种程序的颠倒必然导致规划设计者 在进行建筑规划时,并没有一个很具体的环境概念,从而,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原有环境的 存在,只能把重点完全放在再生环境的设计上。结果是,大量居住区的环境不尊重自然山 水和原生态植物,对周边环境的忽视。其次,简单的模仿,缺乏适应性和经济性为了简单 追逐生态居住区的理念,一些开发商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开发项目的特点,将一些可在生态 化居住社区实施的生态工程技术与项目机械地套用在自己开发的项目中,以达到建设所谓 “生态居住区”的目的,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不仅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投入,而且会导 致新建的居住区生态系统不合理。 1 2 2 形式浮夸 近些年来,开发商把焦点大都集中在社区的主题景观上,在楼群之间见缝插针 、“精 雕细琢”地造景,导致居民活动、交流场地等功能空和设施严重不足。其巨额的投人和复 杂程度与社区居住环境的舒适程度远远不成正比。居住环境在视觉上虽然日渐漂亮,但居 民之间的关系却日趋冷漠。所以,应该强调,生态社区并不能等于高档豪华住区,大规模 开山、填湖,使原有环境资源随之流失,这往往与我们的生态理念背道而驰。更有甚者, 某些小区景观形式千篇一律,没有地方特色,很多社区照搬西洋古典柱式和雕塑,一味追 求豪华和排场,完全模仿西方古典园林,显得不伦不类,毫无生态可言。 此外,很多开发商为了提高销售业绩大做形象工程,在小区环境的建设上不惜工本, 广场越做越大,会所越造越高档,喷水池越来越豪华,引进的植物也是动辄上万元。这些 设施由于太高档,平时保护得太好,导致很多绿化场所的花木不能供人乘凉,池水不能供 住户嬉戏,人们反倒被这些本来应该为人服务的景观所束缚。这本末倒置的做法,将“以 人为本”的原则丢失了。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肯定没有现在的小区高档,但那罩有童年的蟋 蟀、覆盆子,有家人娓娓讲述的动人传说,让人一辈子都忘不了。而且,这其中也有很多 材料和设施本身就不是绿色环保的。作为社区的居民,居住之地应该越自然越好,他们不 仅需要视觉上的享受,更需要人性上的关怀。 1 2 3 绿化误区 h 前,很多人都以为生忐就是大丽积的绿化。生态社区容积率低、绿地面积_ 人,追求 让人能参与到人自然中柬成为丌发商的一个卖点。但是,绿化面积过人就会占用其他功能 j _ | 地,会明显增加商品房成本和物业管理的门:支。, j l l i j ,商绿化率虹会增加每厂分摊土地 所付出的成木,另外,其高维护费用将会让居民难以承受。大规模地丌发新杜区,无疑背 离了生态居住区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醴,绿化率虽好适可而l t 。其次, 名贵树种盲目引进,丌发商为了追求居住区的档次,目的是为了吸引具有定经济实力的 业主,盲目引进名贵树种。兑实多数名贵树利吐k 速度较慢,短期内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景 观效果:另一j j 面这蝗名贵树种的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多数开发商在建设初期还 基本能做到及时维护,随着时间的摊移,部分丌发商意识维护成本高。在后期的维护中 不及时,有些不讲信誉的丌发商清盘后干脆就不维护,致使目自“好多居住区的名贵树种不 能正常生长,景观效果凌乱。 1 2 4 水景污染 ( 目1 - i ) 圈, 来源 自据 有些住区的实际情况( 如规模、档次定 位、地理环境等因素) ,在住区内部修建火 型的床体景观,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又浪 费了大量的资金。由于人工水体景观的同 常能耗和维护费用过高,使得水景无法正 常的运作,造成池巾无水、水中无鱼的尴 尬局面。( 蚓i - 1 ) 还有就是由于蹬计时没考虑 的水的循环和更新等问题,至使有些小区 担的水变成死水,渐渐发出恶臭,影响了 整个小区的环境。这些水体景观大都没有 经过生态的设计却往往瓠际榜自己足如何 的生态。殊不知盲目设置的水景本身并不 生态反而加重了能耗的负担。经济的发展 和环境的保护足我因面临的两大主题,如 何在经济发展的i 叫时能够尽可能地保护环境是我们必须引起关注的问题带别是对我国术 r 柬就十分有限的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我们更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1 2 5 用材污染 某些小区偏重建筑建材,以破坏植被为代价,突出辉宏的人工硬化j ,铺装样硬质景观。 有的小区的人工湖边,汉白玉、大理石、花崩石等应有尽有与剧边建筑相堆砌,而岸边 仅有几株树术及水l f 些许小鱼,炎夏步行军此,渴单蔽荫之所,使人很难找到湖边林荫下 观赏垂钓意境。绿地景观板块的丌发与设计,必须与自然风水特性相吻旮,必须按自然的 本来面貌j j u 以升华。 此外,对原有地形地貌的破坏,对乡l 植物的破坏,动物和微牛物的保护意证 淡薄。 00越l馐疆一州 t 4f叠z-彰柚岍一一 雾豁酗_篡麟灞嘲。州趟 羹一 簿薅蔫_:蠢,一懑蘸 动物和微生物是食物链的营养级,是食物网的组分。由于植被的破坏,人为的乱捕滥猎, 大量使用剧毒农药,使之面临生存危机。国外生态住宅小区内,常有兔子、松鼠、野鸭与 人嬉戏、逗乐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情景,使“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的意景,由画变 为现实。 总之,小区景观设计很多只是注重局部生态表象,忽视生态系统合理性。一味追宠居 住区的外部环境,以景观代生态,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和建设方面下了一番苦心,在没有 对居住区生态系统进行全面合理分析的情况下,不考虑居住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实际, 便在居住区内建绿地,造水景,以此赢得购房者青睐,并以生态居住区的品牌进个房地产 市场,这样不仅会增加投入,误导消费,而且会给今后的物业管理、居住者的长期消费带 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7 第二章居住小区环境景观生态性的理论研究 2 1 景观生态学 2 1 1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要做好居住小区生态景观的营造我们须对景观生态学有些基本的了解。景观生态学一 词最早是1 9 3 9 年由德地理学家特罗尔提出来的。指一个地区不同地域单元的自然生 物综合的因果关系,是地理学思想和生态学思想的结合。 景观生态学( l a n d s c a p ee c o l o g y ) 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 统所组成的整体( 即景观) 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 i j 生态学新 分支。【l 】景观在自然等级系统中一般认为是属于比生态系统高一级的层次。景观生态学以 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 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成分的影响。1 2 】在景 观这个层次上,低层次上的生态学研究可以得到必要的综合。作为一门学科,景观生态学 是在6 0 年代在欧洲形成的。早期欧洲传统的景观生态学主要是区域地理学和植物科学的 综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一直是景观生态学重要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直到8 0 年代初 才在北美受到重视,才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很有生气的学科。景观生态学给生态学带来新的 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它已成为当今北美生态学前沿学科之一。 如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焦点是在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和生态 过程。r i s s e r 等人认为景观生态学研究具体包括: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动态;异质性 景观的相互作用和变化;空间异质性对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的影响;空间异质性的管理。理 论研究还包括探讨生态过程是否存在控制景观动态及干扰的临界值;不同景观指数与不同 时空尺度对生态过程的影间扩散响;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可预测性;以及等级结构和跨 尺度外推。【3 】尽管这些都仅是理论雏形,但它们确实给生态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2 1 2 1 2 生态学基本原理 下面将以西蒙范迪瑞恩和斯图亚特考恩( 1 9 9 6 ) 提出的生态设计原理为框架, 结合约翰莱尔( j o h nl y l e ) 等提出的人类生态系统设计和再生设计原理,罗伯特萨尔 ( r o b e r tt h a y e r ) 等提出的可持续景观和视觉生态原理以及生态城市的原理,并进一步结 合目前国际景观和城市设计的动态,系统阐述景观及城市生态设计的几条基本原理。 2 1 2 1 地方性原则 我们常常惊叹桃花源般的中国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实际上它们多半不是设计 师创造的,而是居者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过程相和 谐的当地人的创造性设计。这一原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 1 ) 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 这是当地人的经验,当地人依赖于其生活的环境获得日常生活的一切需要,包括水、 食物、庇护、能源、药物以及精神寄托。其生活空间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有含意 的,是被赋予神灵的。他们关于环境的知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所以, 一个适宜于场所的生态设计,必须首先应考虑当地人的或是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是 一个关于天地一人一神关系的设计。例如,在云南的哀牢山中,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哈尼族人 选择在海拔15 0 0 , - - 一2 0 0 0 m 左右的山坡居住,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适宜于居住;村寨 之上是神圣的龙山,丛林覆盖,云雾缭绕,村寨之下是层层梯田。丛林中涵养的水源细水 长流,供寨民日常生活所用,水流穿过村寨又携带粪便,自流灌溉梯田。山林里丰富多样 的动植物,都有奇特的医药功能。所以山林是整个居落生态系统的生命之源,因而被视为 神圣。哈尼梯田文化之美,也正因为它是一种基于场所经验的生态设计之美。皖南的村落, 如宏村,也可见同样的生态设计经验。 ( 2 ) 适应场所自然过程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决不 意味着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 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 的自然因素结合在景观设计之中。这样不仅维护了原场所,更实现了现在环境的可持续发 展。 ( 3 ) 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的使用 这是生态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地材料、植物的保护和运用不仅利于环境植物的 健康生长,而且维护费用低,更利于物种的保护,当地建材的使用也降低了本身费用和额 外的运输成本。 事实上,在生态设计理论尚未成熟前,一些建筑师就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中遵循了它的 原则,他们对建筑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是直接感性的,无疑也是有预见性的。赖特提倡“建 筑是从地上生长出来的”有机建筑理论,它就充分强调了建筑应尊重原有自然景观资源的 态度。在做“流水别墅前,赖特就对“熊跑溪 一带的地质状况和花木生长的季节性特 征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以至我们今天重新回顾“流水别墅 ,很难对它存在的必然性和 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有所怀疑,因为无论是在住宅的造型、内外材料、还是形式对自然景观 的适应性上,它们都无可挑剔。所以,正如赖特在自然之局中所言:“居住应该是一 个自然的表演,一个与地点、环境以及居者生活融为一体的表演。住宅应与材料的性质相 符所有的环境因素都应引进并贯穿其整体。 【4 】 2 1 2 2 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原则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当今能源危机的增加使我们更加 意识到,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 是可再生资源,我们也应审慎合理的加以利用。因此,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 生态设计强调的解决之道有四条: ( 1 ) 保护原则 这里指的是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在大规模的城市发展进 程中,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的保护尤显重要,如城区和城郊湿地的保护,一自然水 系、山林的保护和本土文化的保护。 ( 2 ) 减量原则 9 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等非再生资源的使用,同时注意提高使用效率。设计 中如果合理地利用自然的过程如光、风、水等,则可以大大减少能源的使用。新技术的运 用,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可以数以倍计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即使基于已有的技术。相 似的观点认为,在全世界范围,只有将资源消耗量减少到5 0 ,而发达国家减少到1 0 , 地球的可持续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为此,一批有影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于1 9 9 4 在国际 上成立了“十倍数俱乐部”。【5 】城市绿化中即使是物种和植物配置方式的不同,例如林地 取代草坪,地方性树种取代外来园艺品种,也可大大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耗费,包括减少灌 溉的用水、少用或不用化肥和除草剂,并可以自身繁衍。不考虑维护问题的城市绿化,无 论其有多么美丽动人,也只能是一项非生态的工程。由于城市用地资源有限,居住小区建 设应提高用地的集约度,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占地表面积,并努力保障绿化 面积。但在实际新建的居住小区规划阶段,常会遇到各种功能所必须满足的用地之和大于 一的问题。 ( 3 ) 再利用原则 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 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关闭和废弃的工厂可以在生态恢复后成为 市民的休闲地,在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设计中,这已成为一个不小的潮流。早在1 9 7 1 年, 景观设计师理查德海格( r i c h a r dh a g g ) 就提出利用西雅图的煤气工厂遗址建成市民休闲 公园,并于1 9 7 5 年开放。 ( 4 ) 再生原则 在自然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是一个由“源一消费中心一汇构成的、头尾相接的 闭合环循环流,【6 】因此,我们的大自然没有废物。但是在现代城市生态系统中,这一环流 是单向不闭合的。所以说,在人们消费和生产的同时,产生了垃圾和废物,造成了对水、 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土地是我们建设家园的基础,它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但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属性是可以 循环再生的。随着城市景观的演替,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的属性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昔日高密度中心城区的大面积铺装可能或迟或早会重新变为森林或高产的农田,已经填去 的水系会被重新恢复。 2 1 2 3 让自然做功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本省就是一个自我调整、修复生态的系统,它生生不息,不知疲倦,为 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其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生态系统的服务。这些服 务包括: ( 1 ) 空气和水的净化;( 2 ) 减缓洪灾和旱灾的危害;( 3 ) 废弃物的降解和脱毒;( 4 ) 土壤 的和土壤肥力的创造和再生;( 5 ) 作物和自然植被的授粉传媒;( 6 ) 大部分潜在农业虫害的 控制;( 7 ) 种子的扩散和养分的输送;( 8 )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从中人类获取农业、医药和 工业的关键元素;( 9 ) 保护人类不受紫外线的伤害;( 1 0 ) 局部调节气候;( 1 1 ) 缓和极端气 1 0 温和风及海浪;( 1 2 ) 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1 3 ) 提供美感和智慧启迪,以提升人文精神。【,j 所以自然提供给人类的服务是全方位的。让自然做功这一设计原理强调人与自然过程 的共生和合作关系,通过与生命所遵循的过程和格局的合作,我们可以显著减少设计所产 生的不利影响。尽管人类各种建设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但是自然界仍然在 以它固有的运行规律演化和发展着,并且自然的演化过程也是在不断“矫正”着人类行为 不利的影响。从自然演进的过程来看,自然环境并不是一棵树、片草坪或是一条河流简 单、机械、片段的组合,而是各种自然要素内在、持续地相互作用,并且体现了一种可持 续发展的过程。这一原理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 自然界没有废物 每一个健康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秋天的枯枝落叶是春天新生 命生长的营养。居住小区中清除枯枝落叶实际上是切断了自然界的一个闭合循环系统。在 城市绿地的维护管理中,变废物为营养,如返还枝叶、返还地表水补充地下水等就是最直 接的生态设计应用。 ( 2 ) 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 自然是具有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能力的。热力学的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一个系统当向外 界开放,吸收能量、物质和信息时,就会不断进化,从低级走向高级。盖亚理论告诉我们, 整个地球都是在一种自然的、自我的设计中生存和延续的。一池水塘,如果不是人工将其 用水泥护衬或以化学物质维护,便会在其水中或水边生长出各种水藻、杂草和昆虫,并最 终演化为一个物种丰富的水生生物群落。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的设计 能力。所以,我们不如开启自然的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过程。自然的自设计能力,导致了一 个新的领域的出现,即生态工程,传统工程是用新的结构和过程来取代自然,而生态工程 则是用自然的结构和过程来设计的。 ( 3 ) 边缘效应 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生态系统或景观元素的边缘带,有更活跃的能流和物流,具有丰 富的物种和更高的生产力。【2 】如海陆之交的盐沼是地球上产量最高植物群落之一。森林边 缘、农田边缘、水体边缘以及村庄、建筑物的边缘,在自然状态下往往是生物群落最丰富、 生态效益最高的地段。边缘带能为人类提供最多的生态服务,如城郊地的林缘景观既有农 业上的功能,又具自然保护和休闲功能,这种效应是设计和管理的基础。 然而,在常规的设计中,我们往往会忽视生态边缘效应的存在,很少把这种边缘效应 结合在设计之中。在城市或绿地水系的设计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水陆过渡带上生硬的水 泥护堤,本来应该是多种植物和生物栖息的边缘带,却只有曝晒的水泥或石块铺装;又如 在公园里丛林的边缘,自然的生态效应会产生一个丰富多样的林缘带,而人们通常看到的 是修剪整齐的草坪;又如,建筑物的基础四周,是一个非常好的潜在生态边缘带,而通常 我们所看到的则是硬质铺装和单一的人工地被。( 图1 2 ) 除此之外,人类的建设活动往往 不珍惜边缘带的效应,生硬的红线把本来地块之间柔和的边缘带无情地毁坏。所以与自然 合作的生态设计就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来创造丰富的景观。 1 1 2 1 2 4 生物多样性原则 生物多样性( b i o d i v e r s i t y ) 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 动物、植物、微生 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 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8 】无论哪一种生态系统,野生 生物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因此它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与自然相 合作的设计就应尊重和维护其多样性,“生态设计的最深层的含意就是为生物多样性而设 计 。【9 】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不但是人类自我生存所必须的,也是现代设计者应具备的 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多样性。对 这一问题,生态设计应在下面三个方面考虑进行,即:保持有效数量的乡土动植物种群; 保护各种类型及多种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尊重各种生态过程及自然的干扰,包括自然火 灾过程、旱雨季的交替规律以及洪水的季节性泛滥。u o 关于如何通过景观格局的设计来 保持生物多样性,是景观生态规划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城市绿地 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曾一度被观赏花木和栽培园艺品种和唯美价值标准 主导的城市园林绿地,应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最重要的设计指标。每天都有物种从地球 上消失的今天,乡土杂草比异国奇卉具有更为重要的生态价值;五星瓢虫和七星瓢虫是同 样值得人们珍爱的,勤于除草施肥、城市绿地管理者的形象不应是打药杀虫的小农。通过 生态设计,一个可持续的、具有丰富物种和生境的园林绿地系统,才是未来城市设计者所 要追求的。 2 1 2 5 显露自然原则 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 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了。儿童只知水从铁管里流出,又从水槽或抽水 马桶里消失,不知从何处来又流往何处;如同自然过程在传统设计中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 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统也往往被遮隐。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及变电站都被作为 丑陋的对象而有意识地加以掩藏。自然景观及过程以及城市生活支持系统结构与过程的消 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同常的行 为。因此,要让人人参与设计、关怀环境,必须重新显露自然过程,让城市居民重新感到 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汇于池塘;通过枝叶的摇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花开花落, 看到四季的变化;从自然的叶枯叶荣,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