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后病,宋阳,概述,定义,产妇在新产后或产褥期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病”。,历史沿革,历代医家把产后常见病危重病概括为:三病:病痉、病郁冒、大便难。三冲:败血上冲心、肺、胃。三急:呕吐、盗汗、泻泄。,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指产妇分娩后因失血过多,气随血泄,汗出腠理不密,寒邪乘虚而入,正虚不能驱邪外达,反逆上冲,而出现头眩目瞀,昏蒙而神不清,郁闷不舒等症。宜小柴胡汤主之。,张氏医通:“败血上冲有三大抵冲心者,十难救一;冲胃者,五死五生;冲肺者,十全一二”。“产后诸病,惟呕吐、盗汗、泻泄为急,三者并见必危”。(呕吐、泻泄不属产后病范围)提出产后“三审”,病因病机,产后的生理病理特点:多虚多瘀,1、亡血伤津:分娩用力、出汗、产创、出血2、瘀血内阻:分娩创伤,脉络受损,血溢脉外,离经成瘀。或感受寒热之邪。或胞衣、胎盘残留。3、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产后百脉空虚,易感外邪,产后病的诊断,1、依据产后生理病理特点2、以四诊为基础,进行脏腑八纲气血辨证3、重视产后三审,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再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治疗,以勿拘于产后,亦无忘于产后为原则,合理运用扶正、祛邪、化瘀的方法,结合病情进行辨证论治。,选方用药,必须照顾气血,开郁无过耗散,消导必兼扶脾,祛寒不宜过于温燥,清热勿过于苦寒。,注意产后用药三禁:禁大汗以防亡阳;禁峻下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对产后危急重证,应中西医结合治疗,调护,慎起居适寒温节饮食和情志禁房事勤清洁产伤及时修复,第一节产后血晕,定义,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本病为产后危重急症之一,属于“三冲”。西医学的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可参本证。,历史沿革,诸病源候论列“产后血运闷候”,指出“运闷之状心烦气欲厥是也”,“亦有去血过多,亦有下血极少,皆令运。若产去血过多,血虚气极,如此而运闷者,但烦闷而已;若下血极少,而气逆者,则血随气上,掩于心,亦令运闷,则烦闷而心满急。二者为异。亦当候其产妇血下多少,则知其产后应运与不运也。然烦闷不止,则死人”。,历史沿革,经效产宝产后血晕闷绝方论“产后血晕者,其状心烦,气欲厥是也。若下血多晕者,但烦而已。下血少而气逆者,则血随气上捺,心下满急若不急疗,即危其命也”。并提出多条急救方。,历史沿革,妇人大全良方“眼见黑花,头晕目眩,不能起坐,其致昏闷不省人事”,“下血多晕郁者补血清心药治之,下血少而晕者破血行血药治之。景岳全书妇人规“但察其面白、眼闭、口开、手冷。六脉细微之甚,是即气脱证也”;“如果形气脉气俱有余,胸腹胀痛上冲,此血逆证也”。虚者以人参急煎浓汤,实者宜失笑散治之。,历史沿革,傅青主女科产后血晕不语“急用银针刺其眉心,得血出则语矣,然后以人参一两煎汤灌之,无不生者”。,病因病机:虚者阴血暴亡,心神失守实者瘀血攻心,扰乱心神,素体气血虚弱产时失血过多(虚:血虚气脱)产后百脉空虚感受风寒(实:瘀阻气闭),营阴下夺气随血脱,心神失守,血为寒凝瘀滞不行,血瘀气逆,上扰神明,血晕,产后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胎膜残留产道损伤:会阴、阴道、宫颈凝血障碍: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妊娠禁忌)、妊娠或分娩期并发凝血功能障碍。,诊断,病史:严重贫血史、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碍或产时软产道的裂伤、产后宫缩乏力,胎盘剥离不全、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植入或胎膜残留等。临床表现:见定义。常常见有阴道大出血。检查:产科检查:宫缩、胎盘胎膜等。辅助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如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DIC的相关检查。EKC。鉴别:产后郁冒、产后痉病、产后子痫。,紧急处理,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抗休克,预防并发症和预防感染。1立即将产妇仰卧位,头低脚高2针灸:强刺激眉心、人中、涌泉等3中药:固脱救厥。常用丽参针、参麦针、参附针4西医疗法: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吸氧、补液输血、抗休克、预防治疗并发症。,病情严重,发病急骤者:,1、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处理2、胎盘因素出血的处理3、产道损伤出血的处理4、凝血障碍出血的处理,辨证论治,辨虚实,分脱证、闭证。虚者为脱,实者为闭。治则:救脱开闭治法:虚者益气固脱,实者行血逐瘀。,1、血虚气脱,主症: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突然晕眩,面色苍白,心悸愦闷,甚则昏不知人,眼闭口开,手撒肢冷,冷汗淋漓。舌淡无苔,脉微欲绝或浮大而虚。治法:益气固脱方药:补血解晕汤傅青主女科人参黄芪当归黑芥穗姜炭或用参附汤参附汤:人参附子,2、瘀阻气闭,主症:产后恶露不下或量少,小腹阵痛拒按,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甚则心下急满,气粗喘促,神昏口噤,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牙关紧闭,面色青紫,唇舌紫黯,脉涩。治法:行血逐瘀方药:夺命散合生化汤加石菖蒲、郁金夺命散:没药血竭,预防与调摄,1.注意做好孕期保健;2.提高助产技术;3.注意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4.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量多,须迅速查明病因,及时治疗。不管是脱证或闭证,均为危证。尽早、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或能挽救生命。,第三节产后发热,产褥期内,发热持续不退,或高热寒战,并伴有其它症状者,称之。本病的感染邪毒型发热,与西医产褥感染可互参,可危及产妇生命,为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发病率为172。,定义,特点时间性:产褥期内,多在产后24小时以后的10日多见。特殊内环境:多虚多瘀,血室正开热型不一可伴有生殖道及全身症状,沿革,战国时代内经素问“乳子而病热”。汉代金匮产后病有4条经文论治产后发热,占主要地位:分别为大承气汤、阳旦汤、竹叶汤证治,并在杂病中提出“热入血室”病证及小柴胡汤治之。,宋代妇人大全良方首见“产后发热”病名明确产后发热多虚多瘀的发病机“当作热入血室治之”明代妇人规最全面论述产后发热的辩证论治。,清代张氏医通提出“三冲”、“三急”的危急重症。医宗金鉴提出“产后发热之故,非止一端”。叶天士、吴又可论产后发热列入到温病学中或热入血室论治。1964年版中医妇科学产后发热编入“感染邪毒”型”,一直沿用至今,病因病机,感染邪毒:正邪交争而发热。血瘀:气机受阻,营卫不通而发热。外感:营卫不和而发热。血虚:阳无所附,虚阳外浮而发热。,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病史:产褥期内感染、外感、亡血等症状:发热为主伴全身及生殖道症状检查:关键是检查是否感染邪毒,此型重症。妇查:可发现生殖器官感染体征等血分析、胸片等血液、阴道或宫腔排出物病菌培养十药敏B超:宫腔有无残留胎盘胎,盆腔有无脓肿,宫旁组织炎及脓肿形成盆腔腹膜炎、腹膜炎、胸膜炎菌血症、败血性肺炎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脓栓可见于肺、肾、甲状腺、眼、关节或其他器官。,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急性输卵管炎,深部静脉血栓形成,2、鉴别诊断(1)蒸乳发热:产后3-4天,间有低热,乳汁不行或下亦甚少,乳房胀硬者,乳出热退。(2)乳痈发热:恶寒发热伴乳房焮热、潮红、胀硬、疼痛。,危重症处理,1、产褥感染的处理:控制感染与支持疗法。2、产褥中暑的处理:改善环境、纠酸、抗休克、抗感染。,病案一,徐某某,女,35岁,1973年11月21日初诊。主诉:产后22天,发热12天。现病史:患者怀第六胎因原发性子宫收缩无力,于1973年10月29日行剖宫产并行双输卵管绝育术,术后一般情况好,伤口一期愈合,恶露不多,体温正常。于11月9日开始发烧,畏寒,腹痛,腰痛,心烦,口渴,小便正常,大便未解,恶露不多,色黯有臭味。体温38.4。经带胎产史:无特殊。,既往史:无特殊。体检:神志清楚,精神尚佳,面色尚润,舌红苔薄,脉细数。盆腔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通畅,有少量暗红色血迹,有臭味;宫口关闭;子宫前位,超鸭蛋大,压痛明显,质中;双附件增粗,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未检。(梅乾茵.2004.4.黄绳武妇科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P.178),辨病分析产后发热是指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若产后12日内,出现的短时低热(一般低于38),且无他症者,属生理现象。而本患者产后22天,发热12天,体温38.4,伴有上述诸症,当属于产后发热。同时,患者产后22天,恶露未净,量少色暗有臭味,也符合产后恶露不绝的诊断。,证型分析新产后元气受损,血室正开,御邪不力,邪毒乘虚内侵,直犯胞宫,邪正交争,而见恶寒发热。邪毒与瘀血搏结,瘀结成块,壅结胞脉则腹痛拒按。瘀血内阻,郁而化热,血为热灼则恶露紫黯量少,气味秽臭;热扰心神则心烦不宁;热灼津液则口渴、大便干结。舌红苔薄,脉细数皆为邪毒内炽之征。,立法处方证属感染邪毒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方用解毒活血汤加减:连翘15、葛根15、柴胡15、枳壳10、当归12、川芎10、生地20、红花8、桃仁10、甘草5热盛伤津:白虎加人参汤血热互结:大黄牡丹皮汤邪入营血:清营汤热入心包:清营汤送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病案二,韩某,女,28岁,门诊简易病历。初诊日期:1974年1月9日。主诉:产后第29天,突然高烧已2天。现病史:患者于1973年12月10日第2胎足月顺产,产后一般情况良好。前天突然发高烧(体温38.9),伴有恶寒,头痛头晕,流清涕,全身酸痛,不能入睡,汗出而热不解,口渴尿黄。经带胎产史:无特殊。既往史:无特殊。体检:神志清楚,精神尚佳,面色尚润,舌淡,苔薄黄,脉沉滑数。盆腔检查:未检。实验室检查:未检。(刘奉五妇科经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辨病分析患者产后29天,高热2天,伴有恶寒,头痛流涕,当属于产后发热。,证型分析患者产后元气虚弱,卫阳不固,腠理不密,易感外邪。风寒袭表,邪正交争,则恶寒发热,全身酸痛,且伴头痛;肺气失宣则鼻流清涕;风寒束表本当无汗,且脉浮紧,而患者产后血虚,卫表不密故汗自出,汗出而热不解口渴尿黄,苔薄黄此乃正虚兼有里热之象,故脉见沉滑而数。,立法处方证属产后血虚,外感风寒。治宜养血祛风,解表散寒。方用荆防四物汤(医宗金鉴)加减。荆芥穗9g、防风6g、川芎6g、当归9g白芍15g、羌活3g、益母草9g、黄芩9g甘草6g、桔梗3g、杏仁6g、生姜3片、薄荷3g(后下)。邪客少阳:小柴胡汤外感暑邪:清暑益气汤,病案三,叶某,女性,26岁,职员,2005年9月11日初诊。病历号:2590。主诉:药物流产后9天,腹痛4天,发热1天。现病史:患者末次月经7月12日,于9月2日因“停经50天”,在外地妇幼保健院诊断为“早孕”行药物流产,见孕囊排出,此后一直少量紫暗色分泌物,至今未净,伴腰酸,4天前起出现下腹疼痛,今晨起恶寒、发热,测体温38.9。经带胎产史:经律1656/3536,量中,痛经(+)。已婚,孕2产0,末次药物流产2005年9月2日。,既往史:既往体健,无重大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体检:神志清楚,精神尚佳,面色尚润,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脉弦涩。盆腔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通畅,有少量咖啡色分泌物,腥臭;宫颈度糜烂,举痛阳性,宫口未见组织物;子宫正常大小,压痛阳性;双侧附件压痛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5.2109/L,N90.9%,L5.3%,Hb102g/L。其他检查:B超示:宫内偏强回声伴积血可能,双附件无异常。,辨病分析本患者主要表现为药物流产后9天,小腹疼痛4天,发热1天,体温38.9,属于产后发热。患者虽有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但现为流产后9天,故目前不属于产后恶露不绝之证,仍诊断为产后发热。,证型分析药物流产后往往容易引起胎堕不全,以致瘀血内阻胞宫,其病机多属实证。瘀血内停,阻碍气机,营卫失和,则寒热时作;瘀血内阻,新血难安,则少量血性分泌物淋漓不尽;胞宫、胞脉为瘀血所阻,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故下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脉弦涩皆为瘀血内阻之象。综上所述,此为血瘀之证。,立法处方证属血瘀治宜活血化瘀,和营退热。方用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当归15g川芎9g桃仁9g黑姜5g炙甘草5g丹皮9g益母草12g炒蒲黄9g丹参12g元胡10g川楝子10g败酱草12g。,病案四,方某某,女,31岁,1971年10月3日初诊。主诉:产后24天,发热12天。现病史:患者于1971年9月9日第二次剖宫产后,于9月21日开始恶寒、低热,T3738,伴头晕、头痛、心慌、食欲差,两侧少腹隐痛,曾先后使用西药(卡那霉素链霉素)抗感染和中药清热解毒之剂治疗,疗效不显,阴道仍有少量血性分泌物,色淡质稀。经带胎产史:无特殊。既往史:无特殊。体检:神志清楚,精神尚佳,面色尚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盆腔检查:未检。实验室检查:未检。(梅乾茵.2004.4.黄绳武妇科经验集),辨病分析本患者产后发热虽不高,T3738,但由于持续12天不退,且伴有头晕、头痛、心慌、食欲差,两侧少腹隐痛等症状,当属于产后发热。同时,患者产后24天,阴道仍有少量血性分泌物,也符合产后恶露不绝的诊断。,证型分析平素体虚,又因产亡血伤津,阴血骤虚,阳无所依,浮散于外故见低热不退。阴血亏虚清窍失养则头晕眼花,面色少华。血不养心则心悸;胞脉失荣则少腹隐痛,喜揉按。气随血耗,冲任不固,则恶露不净,色淡质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均为气血不足之象。,立法处方证属血虚治宜补血益气,和营退热。方用八珍汤,第四节产后腹痛,定义,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以小腹疼痛为主症者,称为“产后腹痛”或“儿枕痛”。生理性:分娩后至35天内,常常有小腹阵发性疼痛,为宫缩引起,无其他不适。病理性:在生理性疼痛基础上,疼痛加重,或腹痛绵绵,影响产妇身体健康及子宫复旧。,病因病机,血虚血瘀,产后胞脉气血运行不畅,诊断,症状:小腹阵发性疼痛持续1周以上不缓解或腹痛剧烈,不伴有寒热,恶露可有异常。检查:辅助检查:鉴别:伤食腹痛感染邪毒腹痛痢疾腹痛。,辨证论治,依据腹痛性质与恶露的情况辨虚实。治疗重在调理气血。,1、血虚,主症:产后小腹隐隐痛,喜按,恶露少色淡质稀+血虚证。治法:补血益气方药:肠宁汤当归熟地阿胶人参山药续断麦冬肉桂甘草,2血瘀,主症:产后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恶露少,色紫黯有块。治法:活血化瘀方药:生化汤,第五节产后恶露不绝,明确几个概念,产褥期子宫复旧恶露,子宫复旧在胎盘娩出后,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旧”。主要表现为宫体肌纤维缩复与宫内膜的再生。,恶露分娩后从子宫排出的余血浊液,称为“恶露”血性恶露:含大量血液,色鲜红,量多,有时有小血块。镜下见多量RBC,坏死蜕膜及少量胎膜。持续3-4日。浆液性恶露:含多量浆液,色淡红。镜下见较多坏死蜕膜组织、宫腔渗出液,宫颈粘液,少量RBC及WBC。持续10日左右。白色恶露:含大量白细胞,色泽较白,质粘稠。镜下见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持续3周。正常恶露有血腥味,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250-500ml.,定义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天以上仍淋漓不断者,称为“恶露不绝”。又称“恶露不尽”。相当于西医学的子宫复旧不良、晚期产后出血。,历史沿革,首见于金贵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诸病源候论列“产后血露不尽候”妇人大全良方立“恶露不绝”之病,认为病机为气血不调。景岳全书妇人规较仔细的论述,认为“气虚不能收摄、血热而血不藏”,并列方药治之。傅青主女科创“生化汤”。,病因病机,主要病机:冲任不固、气血运行失常气虚:冲任失固,不能摄血。血瘀:瘀血内阻,血不归经。血热:热扰冲任,迫血下行。,西医病因,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子宫胎盘附着面感染或复旧不全剖宫产术后子宫伤口裂开其它:产后子宫滋养细胞肿瘤、子宫粘膜下肌瘤。,辨证要点:根据恶露的量、色、质、气味辨寒热虚实。治疗大法:虚者补之、热者清之、瘀者攻之。注意:补虚不留瘀,祛瘀不伤正。必要时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病案一,汪某,女,29岁,已婚,职员。2003年11月28日初诊。门诊号:019831主诉:剖宫术后1月余,恶露淋沥不尽。现病史:患者2003年10月19日剖宫产分娩双胎。产时失血稍多,即刻产后1月余,恶露淋沥不尽,量少色淡,质稀无气味,偶有小腹隐痛、坠胀,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夜寐不宁,乳汁少,色淡质稀薄,纳食不佳。经带胎产史:16452328天,量中,有痛经史。平素白带少,孕2产1流产1(人工流产1),末次人流2001年4月。既往史:出生上海,无迁居外地史。1年前因慢性宫颈炎行微波治疗。体检:神清,形体适中,形疲神萎,面色少华,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缓弱。盆腔检查:未检。实验室检查:未检。,辨病分析患者主要表现为产后1月余,血性恶露仍淋沥不尽,当属产后恶露不绝。产后恶露不绝的诊断以产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的长短为主要依据。若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天以上,仍淋沥不尽则可为本病。血性恶露量可多少不一。,证型分析患者因孕双胎,本正气不足。又加剖宫产分娩,产时失血稍多,更易耗伤气血,其病机应属虚证。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故劳足以伤气。现患者又自行照顾双胎,日夜操劳,夜寐不安,劳逸失度,故足以伤气,以至气虚,影响产后复旧。气虚则不能纳摄,冲任失固,血失统摄,故血性恶露过期不止。小腹坠胀、隐痛,舌质淡嫩,脉缓弱均属气虚。头晕眼花,乳汁少色淡,虽提示有血虚之象,但综合分析此还应为气虚证。,立法处方证属气虚证治宜补气摄血固冲。方用补中益气汤化裁。(脾胃论)党参12g灸黄芪15g炒白术10g当归10g柴胡6g升麻6g灸甘草6g陈皮6g艾叶炭9g川芎6g。,病案二,王某,女,21岁,饭店服务员。2004年9月12日初诊。门诊号:006637主诉:药物流产后5周,恶露未净。现病史:患者2004年8月5日(孕48天)在本院行药物流产。现流产后1月余,血性恶露淋漓至今不止,量或少或多,色黯有块,无气味,时有小腹疼痛拒按,并呈阵发性,腰骶酸胀,大便秘结,纳食不佳,无恶寒发热。经带胎产史:14672339天,月经量中,无痛经史。孕2产0流产2(人工流产2),末次人流2004年2月。,既往史:出生安徽,2年前迁居上海。2004年2月人流后感染,患急性盆腔炎,经治疗后愈。体检:神清,形体瘦长,面色欠华,苔薄质黯,脉沉涩。盆腔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畅内有血性分泌物,量少,无气味;宫颈中糜口松,未见组织物;宫体前位正常大小,质软、活动欠佳,左侧附件稍增厚,无压痛,右侧附件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示:WBC6.5109L;N75;RBC3.201012L;Hb114.0gL;PLT187.0109L。其他检查:B超显示子宫大小正常,宫腔内见到片状强回声,双侧附件未见异常。,辨病分析产后恶露不绝的诊断依据主要是产后血性恶露淋沥时间的长短,若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以上,仍淋沥不尽,即可诊断本病。而产后泛指足月产后和流产后。本患者主要表现为药物流产后已5周,血性恶露淋沥不尽,故当属产后恶露不绝。若产后血性恶露已止10天以上,转经后月经淋沥不尽则不能诊断为产后恶露不绝。,证型分析药物流产虽非如手术流产那样,可直接损伤胞宫、胞脉,但其却易致胎堕不全,以使瘀血内阻胞宫,故其病机多属实证。本患者药物流产后,血性恶露量时多时少,色黯有块,伴小腹阵发性疼痛拒按,苔薄质黯,脉沉涩,其证属血瘀。瘀阻胞宫,以至恶血不去,新血难安,血性恶露淋沥不止。“不通则痛”,故小腹疼痛拒按,且呈阵发性,综合分析,此为血瘀之证。,立法处方证属血瘀。治宜活血化瘀止血。方用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当归10g川芎9g炮姜6g桃仁9g灸甘草6g五灵脂(包煎)9g炒蒲黄(包煎)12g党参12g益母草30g焦六曲12g续断12g。,病案三,李某,女,24岁,理发师。2000年5月12日初诊。门诊号:015510主诉:小产后1月余,恶露淋沥不净。现病史:患者妊娠五月时,因未婚要求终止妊娠,於2000年4月7日在外院行利凡诺引产术,又因胎盘残留行清宫术,术后恶露量少,时有小腹疼痛。现产后1月余,恶露未净,量中色鲜红,质粘稠,面色潮红,小腹疼痛,近5天来低热,口燥咽干,无鼻塞流涕,无尿频、尿痛等症状。经带胎产史:145730天,平素白带量多,色淡黄,无气味,孕4产0流产4(人工流产4),末次人流1999年7月。,既往史:出生四川,3年前迁居上海。患宫颈炎史3年,一年前曾患支原体感染。体检:神清,形体瘦小,面色潮红,苔少质红,脉细数。盆腔检查:外阴巳婚式;阴道畅、内积血,量中有秽臭;宫颈重糜、外口松;宫体前位增大、软,有压痛;附件左侧增厚,压痛,右侧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示白血球8.5109L;分叶核粒细胞65;红血球3.901012L;血红蛋白124.0gL;血小板146.0109L。,辨病分析本患者主要表现为产后1月余,血性恶露淋漓不尽,当属产后恶露不绝。患者低热5天,但由于患者无其他科引起发热之证,故此发热并非其它科疾病所致,而是因产后恶露淋沥过久所致。故当诊断为产后恶露不绝。,证型分析患者数次堕胎,伤及正气,损伤胞宫、胞脉、冲任二脉,月前又行堕胎及清宫术,失血伤津愈甚,营阴亏损,故本属阴虚,阴虚则虚热内生,热伏冲任,迫血妄行,至恶露淋沥不尽。恶露色鲜红,量多质粘稠,面色潮红,苔少质红,脉细数均为血热之症。综合分析,辨证为阴虚血热。,立法处方证属阴虚血热。治宜养阴清热止血。方用保阴煎景岳全书化裁。生地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摘草莓合同协议
- 双方合同底账协议
- 合资股东协议合同
- 瑜伽馆试用期合同协议
- 孩子考试协议合同
- 出租车司机合同协议范本
- 山地养殖合同协议
- 酒店加盟协议合同
- 协议变更合同未达成一致
- 行政合同和协议
- 毕马威-海南自贸港旅游零售白皮书2025版:韧性前行潜力无限
- 2025年教师资格师德师风建设试题及答案
- 期中测试卷(1-5单元)(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 2025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人工智能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
- 2025届高三湖北省十一校第二次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育教学融合
- 产品设计研发费用统计表
-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 2023数据中心节能改造实践案例
- 政治-湖南省长郡二十校联盟2025届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长郡二十校一联)试题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