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doc_第1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doc_第2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doc_第3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流程一、手术材料准备由于血管情况、病变性质等,有很多是未知的,因此,应尽可能配齐所有颅内外缺血介入所需的材料。1、常规脑血管造影器材2、6F、8F动脉鞘、长鞘和导引导管、球囊导管3、长、短微导丝、1.5F或1.7F微导管、Rebar18/27或Trevo导管4、各种型号扩张球囊5、各型号颅内外支架6、取栓支架SolitaireFR、Trevo等7、中间导管Neuron灌注导管、 Navien导管(更适合血栓负荷量大时)二、脑血管造影原则:尽可能快的了解责任血管病变情况,制定手术方案1、动脉鞘:8F、必要时6F7F长鞘,避免术中材料不匹配2、造影直奔责任血管指南推荐:术前影像已明确病变血管情况时,治疗是直接针对病变血管进行造影和治疗,血管开通后再行其它脑血管的造影,以减少延误。三、血管内治疗(一) 麻醉方式没有RCT证据。推荐:镇静麻醉。全身麻醉增加住院死亡率和肺炎风险。美国神经介入外科学会和神经重症监护学会的一项专家共识建议对严重躁动,意识水平较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8分,丧失气道保护性反射,呼吸困难以及出现这些特征的选定的后循环卒中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个体化实施麻醉方案建议: 全麻:剧烈烦躁病人,影响操作,应立即全麻,但应预防血压过低。 混合麻醉:早期局麻下造影,取栓支架到位后,实施全麻,术后观察时宜使用较浅的镇静麻醉。(二)导引装置1、导引导管尽可能靠近病变。2、中间导管Neuron灌注导管、 Navien 导管适合于大负荷血栓病例,发挥支撑、保护和抽吸作用。3、颅外近端、颅内远端的串联病变时,先处理近端病变(球囊扩张或支架),导引导管应越过近端病变。(三) 血管内治疗方法选择1、动脉溶栓:适合远端小的分支血管。病例:微导管溶栓:rt-PA 5mg 5min,造影见闭塞血管再通。指南推荐: 可以在足量静脉溶栓基础上对部分适宜患者进行动脉溶栓(a;B)。 发病6 h内的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当不适合静脉溶栓或静脉溶栓无效且无法实施机械取栓时,可严格筛选患者后实施动脉溶栓(;B)。 急性后循环动脉闭塞患者,动脉溶栓时间窗可延长至24 h(b;C)。单纯动脉溶栓:建议选择rt-PA和尿激酶。rt-PA :1mg/min,总剂量不超过40mg。尿激酶:1万3万U/min,总剂量不超过100万U;最佳剂量和灌注速率尚不确定;造影显示血管再通或者造影剂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溶栓。2、非支架机械取栓支架取栓失败时可考虑使用Navien导管、Penumbra 辅助抽吸血栓。指南推荐:由于支架取栓试验获得血管内治疗有利数据,不再进行非支架取栓相关临床实验。3、支架机械取栓SolitaireFR 、Trevo。指南推荐: 优先使用支架取栓装置进行机械取栓(;A); 可酌情使用当地医疗机构批准的其他取栓或抽吸取栓装置(b;B)。操作步骤以取栓支架 SolitaireFR 为例:1微导丝带微导管(一般使用微导丝0.014,微导管1.7F),通过病变,确定病变长度,更换Rebar 导管(18或27)到达病变处。注意: 根据病变血管直径,选择Rebar导管。 一般23mm血管使用4mm支架和Rebar18导管;35.5mm血管使用6mm支架和Rebar27导管。确定血管病变长度,选择长度合适的支架。支架长度应覆盖闭塞病变两端:415/20mm;620/30。3Rebar导管接冲洗。4送入取栓支架到合适的位置。5.定位并释放支架。6造影了解取栓支架情况、有无前向血流。7撤取栓支架前:调整Rebar导管、抽吸。一般要求:同一部位,取栓不超过3次。4、复合病变远、近端病变处理顺序:先处理近端病变 防止新的血栓脱落 导引导管越过病变,提供更好的支撑 便于取栓5、血管狭窄的处理指南推荐:急诊颅内外血管成形术和/或支架植入术的有效性尚不肯定(IIb类推荐,C级证据)。以下情况可考虑使用血管成形术和/或支架植入术:治疗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或夹层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IIb类推荐,C级证据)。颅外段颈动脉(颅外段椎动脉)血管成形术:目前主要用于卒中的预防而非急性期的治疗。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用于急性卒中:卒中发生是由于颅外段的颈或椎动脉的血流减少或中断所致,如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或夹层造成的动脉完全或者接近完全的闭塞; 当颅外段颈动脉严重闭塞妨碍导管进人颅内血管中的血栓时,需要在对远端的颅内闭塞干预前行颅外颈动脉血管成形术。6、抗血小板、抗凝 血管闭塞机械开通后:可于术后开始给予持续抗血小板治疗;当术前有慢性狭窄,术中内膜损伤,或原位血栓形成血管有再闭塞时,术中可给予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抑制剂,最佳剂量尚不确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进一步临床试验证实。 需行血管成形术时:可于术前或植入支架后即刻给予阿司匹林300 mg及氯吡格雷300 mg的负荷剂量口服或鼻饲,术后持续给予阿司匹林100300 mg/d及氯吡格雷75 mg/d 13个月。抗凝:急诊血管内治疗术中肝素的使用剂量尚有争论。推荐意见:溶栓后及血管内治疗术中的抗凝尚无定论,不推荐无选择的早期进行抗凝治疗,少数特殊患者,在谨慎评估风险、效益比后慎重选择。 n推荐参考剂量:5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