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Delphi 7.0《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题库系统(附源程序).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Delphi 7.0《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题库系统(附源程序).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Delphi 7.0《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题库系统(附源程序).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Delphi 7.0《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题库系统(附源程序).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Delphi 7.0《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题库系统(附源程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北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摘要一般情况教师想出一份试卷,要么到庞大的题库里一道一道的把题找出来,或是从几本相关的书里把题一道一道挑出来。这样即费时又费力,而且很难保证试题的覆盖面和把握好试卷的难度。正是为了能够帮助教师轻松的出一份高质量的试卷而开发了本软件。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最终选择了Microsoft Office Word做为本软件的终端输出。本软件是在对现有控件的改进和VBA编程的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的。本软件实现了以下主要功能:1.手动生成试卷;2.自动生成试卷;3.抽取现有试卷;4.用户管理;5.数据库管理。大量的测试表明本软件在Windows 98me2000XP平台配合Office XP2003 的环境下程序运行稳定且各项功能运行得都很正确,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结论:经过老师的实际试用本软件在界面上和功能上都有独到之处!相信完全可以胜任出一份好的试卷任务。全套源程序代码,联系153893706关键词:题库系统,试卷生成,数据库,VBAAbstractThe general situation teacher thinks out a paper,reach huge exam pool each finds out the question, or shoulder the question together out from several relevant books. Time-consuming and also strenuous like this, and very difficult to guarantee coverage rate and paper degree of difficulty of examination question. Helping the teacher thinks out a higt quality paper is the destination of develop this Software. In the cause of this we select the terminal is Microsoft Office Word. This Softwares base of develop is improve on control in existence and study the VBA programing. These functions of this software are as follows: One. Manual create paper; Two. Auto create paper; Three. Select from existential papers; Four. User manage; Five. Database manage. The result of many test is that this software is runing steady and these funtions of it is runing right in the environment which make up of Windows 98me2000XP and Office XP2003, it is basic reach the requests. In all: the result of real test by teacher is that this software are unique in interface and function. We must believe it can complete creating a high quality paper.Key Words:Exam,Problem pool,VBA,word目录摘要1Abstract2前言11 .简述21.1 开发工具简介21.1.1 Delphi 7.0的特点21.1.2 主要的控件及其属性简介21.1.3 数据库连接方式选择31.2 程序运行环境42 .需求分析52.1 负责的功能模块52.2 软件功能分析53 .设计阶段83.1 概要设计83.1.1 系统数据库设计83.2 详细设计123.2.1 程序流程图123.2.2 窗体功能简介144 .软件实现204.1 OOP简介204.2 开发的关键技术205 .软件测试及其维护245.1 系统测试平台简介245.2 测试方法245.3 系统维护256 .开发总结26参 考 文 献27致谢28译 文29原 文33华北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前言在开发本软件之前,正是我努力提高自己的Delphi开发水平的时期。因此我选择了Delphi做为我的开发工具,然而这次开发的软件和以前不一样。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这个软件要以Microsoft Office Word做为试卷的终端输出。而它们又是两个不同公司的产品。因而,刚一开始我特别担心这个技术能否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对VBA技术进行研究,并且将它应用于这次的软件开发中。因而比较好的解决了Microsoft Office Word的接口编程问题。还有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Delphi提供的控件都是很基本的,而这次开发中要用到一个可以标记选中状态的树型控件,在对Delphi的TtreeView的深入研究后确认它不能胜任这个任务。因此,我开始寻找第三方控件,然而这一次我很失望因为只找到了一个2000年编写的TCheckTree控件,没办法了,最后下定决心修改那个TCheckTree控件以使它能更加稳定和实用。在深入研究Windows的消息机制和VCL框架对Windows消息机制的封装技术后我成功的修改了那个TCheckTree控件。在程序开发的后期测试中,我充分利用各个同学电脑平台的多样性。把本软件在多达4种操作系统和3个不同版本的Office上进行测试。测试表明:在Windows 98me2000XP平台配合Office XP2003 下程序运行稳定且各项功能运行得都很正确!1 .简述1.1 开发工具简介1.1.1 Delphi 7.0的特点Delphi是Borland公司出品的开发工具,在众多的开发工具中,我们为什么要选择Delphi呢?因为Delphi具有众多其它开发工具所没有的优点!具体介绍如下:u 开发的高效u 语言的高效u 编译的高效u 执行的高效u 维护的高效基于以上理由,我们毫不忧郁的选择了Delphi做为我们的开发工具!1.1.2 主要的控件及其属性简介u TForm类的控件:1) BorderIcons属性:用来控制程序标题按钮的可用性。2) BorderStyle属性:用来控制程序边框的样式。3) Color属性:用来控制程序界面的颜色。4) Font属性:用来控制程序界面的字体。5) Position属性:用来控制程序运行时界面的显示位置。u TADOConnection类的控件:1) ConnectionString属性:用来控制链接字符串。2) LoginPrompt属性:用来控制链接时是否要输入密码。3) Connected属性:用来控制是否进行链接。u TADOQuery类的控件:1) Connection属性:用来指定和哪个TADOConnection控件相连。2) SQL属性:用来添加向数据库提交的SQL语句。3) Add方法:用来向SQL属性添加SQL语句。4) Open方法:用来执行SQL语言中的Select语句。5) ExecSQL方法:用来执行任何SQL语句。6) FieldByName属性:用来给数据库的字段赋值。7) FidldValues属性:用来取出数据库的字段的。8) Append方法:用来向数据库添加一条记录。9) Edit方法:用来编辑当前的记录。10) Post:用来向数据库提交所做的修改。u TADOTable类的控件:1) Connection属性:用来指定和哪个TADOConnection控件相连。2) Open方法:用来打开数据库中指定的表。3) FieldByName属性:用来给数据库的字段赋值。4) FidldValues属性:用来取出数据库的字段的。5) Append方法:用来向数据库添加一条记录。6) Edit方法:用来编辑当前的记录。7) Post:用来向数据库提交所做的修改。u TDataSource类的控件:1) DataSet:用来指定和哪个数据集相连。u TDBGrid类的控件:1) DataSource:用来指定和哪个TDataSource控件相连。u TPageControl类的控件:1) ActivePage属性:用来指定当前活动的Page页。u TCheckTree类的控件:1) ReadOnly属性:用来控制TCheckTree内的Item是否可编辑。2) Item属性:用来控制TCheckTree包含的所有树形结点。3) Images属性:用来指点TCheckTree中结点的图标。4) OnMouseUp事件:用来添加鼠标放开事件所执行的程序代码。5) OnStateChange事件:用来添加结点状态改变时的程序代码。u TFlatButton类的控件:1) Caption属性:用来指定TFlatButton的标题。OnClick事件:用来添加按钮的单击事件所执行的程序代码。1.1.3 数据库连接方式选择Delphi连接数据库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BDE ,二是ADO 。现在我们来大致比较一下这两种技术的优缺点:BDE(Borland Database Engine)是Delphi颇具特色的数据库连接管理技术。凭借窗体和报表,BDE可以访问诸如Paradox,dBASE,本地InterBase服务器的数据库,也可访问远程数据库服务器上的数据库,如Oracle,SyBase,Informix等CS数据库中的数据库,也可访问经ODBC可访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库。ADO(ActiveX Data Objects)是微软提供的一项技术。通过ADO,可以方便的访问各种类型的数据库,特别是OLEDB数据库。ADO已成为访问数据库的新的标准接口。从Delphi 6.0开始Delphi添加了对ADO的支持,以便让用户能迅速实现对终端用户用来做商业决策的数据库的一致性访问,结合Delphi本身的开发式数据组件结构,程序员可以很快地建立应用程序,用来把自己的商业数据库通过Internet发送给客户,最终用户以及整个销售环节。通过ADO,Delphi 7.0也能让用户快速访问关系或非关系数据库以及E-Mail和商务文件系统。这两者提供了几乎相同的功能,在进行产品开发时,势必要做一个精心的比较。虽然ADO技术提出的时间不长,并被定位为工业标准的,而且其在性能上由于当前没有良好的数据库引擎支持,其性能还不够完美,但是,我们应该要注意到Borland公司已经宣布停止发展BDE了,其性能被ADO超越也是迟早的事,因此,在开发长期应用的产品时,推荐采用ADO技术。这样还有另一个好处是,在进行产品分发时,可以避开大量BDE的链接库DLL的分发。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选择了ADO做为我们的数据库访问组件。1.2 程序运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2000Windows XP办公软件:Office XPOffice 20032 .需求分析2.1 负责的功能模块n 设计试题生成功能,试题能分布整个教学内容n 设计试题的难易程度分析功能n 具有试题的答案生成功能n 数据库设计及维护n 程序的其它选项设置2.2 软件功能分析根据我负责的功能模块,主要是在试卷的生成上。1要显示书本章节信息以供用户使用。而在数据库里章节的存放是没有规则也即它们的顺序不一定按照真实书本的章节顺序来存储的。但是在显示章节信息的时候必须按照书本的章节顺序来显示。所以特别设置如下的数据类型:type ZJ=record ZJID:double; ZJName:string; end;在这里ZJID是设置成double的类型与相对应的是数据库里表ZhangJie里的ZJ字段此字段的类型为文本弄的。故在添加此数据库结构的时候要把文本型转化为double的类型。而ZJName对应的是数据库里表ZhangJie里的ZJName它们为同一种数据类型。再由于数据库里章节的数量是不定的,故此种数据类型的变量必须是一种长度可变的类型才行,所以我们选择了Delphi里的动态数组类型。变量定义如下 :Var TempZJ:ZJ;HaveZJ:array of ZJ;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把这个变量记录的数据按一定顺序显示到TCheckTree的控件里了。由于章节的数量还是比较多的,所以我选择了“改进的选择排序”,具体的排序算法代码实现如下: for i:=0 to High(HaveZJ) do /对章节号进行排序 begin k:=i; for j:=i+1 to MaxNum do if HaveZJk.ZJIDHaveZJj.ZJID then k:=j; if ik then begin TempZJ.ZJID:=HaveZJi.ZJID; TempZJ.ZJName:=HaveZJi.ZJName; HaveZJi.ZJID:=HaveZJk.ZJID; HaveZJi.ZJName:=HaveZJk.ZJName; HaveZJk.ZJID:=TempZJ.ZJID; HaveZJk.ZJName:=TempZJ.ZJName; end; end; 2手动生成试卷时要不断的将用户选择的题目临时存储起来,由于记录一道题所包含的信息不是很多,再因为这些信息一会儿还要在“保存答案”里使用,所以我设置了4个TStringList的全局变量,定义如下: var STTypeID,STBH,STND:TStringList;每选一道题保存时的算法代码如下:首先保证要添加入的试题与现有的试题不能重复。LX:=ST_DBG.Fields1.AsInteger;BH:=ST_DBG.Fields0.AsInteger;for i:=0 to STTypeID.Count-1 do beginif (StrToInt(STTypeID.Stringsi)=LX)and(StrToInt(STBH.Stringsi)=BH) then begin MessageBox(handle,要加入的试题已经存在了!,加入错误,MB_OK or MB_ICONERROR); exit; end; end;如果不重复的话则把试题添加进来!STTypeID.Add(IntToStr(LX); /记下试题类型STBH.Add(IntToStr(BH); /记下试题编号STND.Add(ST_DBG.Fields4.AsString); /记下试题难度 3在自动生成试卷里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如何生成一个覆盖知道点广且试题不重复的试卷。其中的关键算法在于如何生成一个不重复的随机数序列。在Delphi里随机数的产生函数是Random,然而如果用这个函数来生成一定范围内的随机数重复的机率太大了。其中变量定义如下: var XTH:array of integer; /存放随机选题号以下是产生不重复随机数的算法: num:=MaxBH-MinBH+1; if num0 then /开始初始化 begin SetLength(XTH,num); for i:=0 to num-1 do XTHi:=MinBH+i; /给动态数组设初值 Randomize; /初始化随机数生成器 for i:=0 to num-1 do begin j:=random(num); temp:=XTHi; XTHi:=XTHj; XTHj:=temp; end; end;3 .设计阶段3.1 概要设计3.1.1 系统数据库设计根据任务书的规定,现设计如下的数据库表格:表:用户表(YH)字段中文名字段英文名字段类型字段长度主键姓名UserName文本20是密码Password文本18组GroupID数字长整型权限QXID数字长整型 表:题型(Type)字段中文名字段英文名字段类型字段长度主键编号TypeID自动编号是名称TypeName文本20分值FZ数字长整型 表:难易度(NYD)字段中文名字段英文名字段类型字段长度主键编号BH自动编号是难易度NYD文本 表:用户组(UserGroup)字段中文名字段英文名字段类型字段长度主键编号GroupID自动编号是组名GroupName文本20表:选择题(XuanZeTi)字段中文名字段英文名字段类型字段长度主键题号TH自动编号是题型TypeID数字长整型题目TM备注选项AA文本255选项BB文本255选项CC文本255选项DD文本255正确答案DA文本难易度NY数字长整型出自章节CZ文本50表:填空题(TianKong)字段中文名字段英文名字段类型字段长度主键题号BH自动编号是题型TypeID数字长整型题目TM备注空1K1文本100空2K2文本100空3K3文本100空4K4文本100空5K5文本100应填数YTS数字长整型难易度NY数字长整型出自章节CZ文本50表:简答题(JianDaTi)字段中文名字段英文名字段类型字段长度主键题号BH自动编号是题型TypeID数字长整型题目TM备注答案DA备注难易度NY数字长整型出自章节CZ文本50表8:原理论述题(YuanLiLunShu)字段中文名字段英文名字段类型字段长度主键题号BH自动编号是题型TypeID数字长整型题目TM备注答案DA备注难易度NY数字长整型出自章节CZ文本50表9:系统设计题(XiTongSheJi)字段中文名字段英文名字段类型字段长度主键题号BH自动编号是题型TypeID数字长整型题目TM备注表格BG文本100答案DA备注难易度NY数字长整型出自章节CZ文本50答案表格DABG文本50题目表格TMBG文本50表10:系统操作题(XiTongCZ)字段中文名字段英文名字段类型字段长度主键题号BH自动编号是题型TypeID数字长整型题目TM备注难易度NY数字长整型出自章节CZ文本50题目表格TMBG文本50问1答案W1DA文本255问1答案表格W1DABG文本50问2答案W2DA文本255问2答案表格W2DABG文本50问3答案W3DA文本255问3答案表格W3DABG文本50问4答案W4DA文本255问4答案表格W4DABG文本50问5答案W5DA文本255问5答案表格W5DABG文本50问题数WTS数字长整型3.2 详细设计3.2.1 程序流程图1抽取现有试卷的流程图:2自动生成试卷的流程图:3下图是手动生成试卷的流程图:3.2.2 窗体功能简介下图软件的登陆界面在这里输入用户名及密码就可以进行入软件的主界面了!下图是软件的主界面:在以上的软件主界面的左边是各个功能模块的调用接口!如:抽取现有试卷:点击后进入抽取现有试卷的功能界面。自动生成试卷:点击后进入自动生成试卷的功能界面。手动生成试卷:点击后进入手动生成试卷。题库录入:在这里可以往数据库里添加试题。题库维护:在这里可以对数据库里已有试题进行维护。选项设置:在这里可以对软件的其它选项进行设置。软件的右上角有“帮助”和“关于”按钮!在这里可以得到软件的使用帮助,和有关此软件的一些开发信息!下图是自动生成试卷的界面:上图中标为“第一部分”的树形控件是用来设置要生成的试卷的试题的抽取范围。上图中标为“第二部分”的是用来设置各种题型的量及其分数。上图中标为“第三部分”的是功能按钮,其中“生成试卷”用来根据“第二部分”的设置自动生成一份试卷。“预览试卷”是用来预览刚生成的试卷。“试卷答案”是用来查看刚生成的试卷的答案。“保存试卷”是用来保存刚生成的试卷的信息。下图是手动生成试卷的界面图:上图中标为“第一部分”的树形控件是用来设置要生成的试卷的试题的抽取范围。上图中标为“第二部分”的是用来设置各种题型的量及其分数。上图中标为“第三部分”的是用来设置试卷的部分。上图中标为“第五部分”的是用来选择要加入试卷的试题。上图中标为“第四部分”的是功能按钮,其中“加入试卷”用来把在“第五部分”的选择试题加入到要生成的试卷中。“保存试卷”是用来保存刚生成的试卷的信息。下图是用户管理的界面:上图中标为“第一部分”显示当前系统已有的用户。上图中标为“第二部分”选择要进行的操作。上图中标为“第三部分”设置相应的信息。上图中标为“第四部分”。可以删除用户或是提交对用户信息的修改。下图是数据库功能模块的界面:上图中标为“第一部分”可以改变数据库的存放路径。上图中标为“第二部分”选择要进行的操作。上图中标为“第三部分”选择还原的时间点或是执行备份操作。4 .软件实现4.1 OOP简介每一个软件开发人员都会经常听到,看到“面向对象”这个词,程序员也时常把它挂在嘴上。那么什么还是真正的“面向对象”?什么是面向对象的编程?是不是写几个类就算面向对象了?为什么要面向对象?“面向对象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方法论!”“结构化编程”(SP)是一种编程方法,是从计算机的视角来抽象问题的方法。而“面向对象编程”(OOP)也是一种编程方法,只不过它是从更接近真实世界的视角来分析问题,使用更接近人们理解真实世界的方法来抽象问题,这种方法称为“面向对象”(OO)!“面向对象”这个词代表的是一种认识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它是一种方法论。而面向对象编程则是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程序设计的方法。当你会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去思考,用面向对象的模式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才是真正的“面向对象”了!“面向对象”最主要的特性有三个:u 继承性。Delphi提供大量的可被二次开发的类。每个类都可被继承。u 封装性。Delphi的封装性主要由类的私有域和保护域来实现的。u 多态性。Delphi的多太性主要是通过虚拟方法和动态方法来实现的。4.2 开发的关键技术1VBA编程技术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简称VBA)是新一代标准宏语言。在没有VBA 以前,一些应用软件如Excel, Word, Access 等都采用自己的宏语言供用户开发使用,但每一种宏语言都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它们之间是互不兼容的。这导致了应用软件之间不能在程序上互联。找到一种可被所有的Microsoft 可编程应用软件所共享的通用宏语言是Microsoft 公司长期追求的目标。VBA 作为新一代的标准宏语言具有了跨越多种OFFICE 应用软件并且控制应用软件对象的能力。 Delphi里封装的三个主要交互控件:TWordApplication,TWordDocument,TwordFont.本程序的主要实现技术如下:const BF_Name:array1.10 of String=(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十、); JG:String= ;var ItemIndex:OleVariant; NewDocument:_Document; FZ,TL,BF,STH,i,WTS,YTS:integer; temp,AppPath,BGName:string; procedure SetFont(aBold,aItalic,aShadow,aSize:integer); begin SJ_WF.ConnectTo(SJ_WD.Sentences.Get_Last.Font); SJ_WF.Name:=宋体; SJ_WF.Bold := aBold; SJ_WF.Italic := aItalic; SJ_WF.Shadow := aShadow; SJ_WF.Size := aSize; end;begin AppPath:=ExtractFilePath(Application.ExeName); /取得本程序的路径 /显示进度窗口 RateProcess_F.Show; RateProcess_F.CZ_P.Caption:=正在链接Microsoft Office Word.; RateProcess_F.Rate_Gauge.MaxValue:=SJT_ADOQ.RecordCount+25; RateProcess_F.Repaint; /重绘窗口,否则显示不出新设置的控件属性 try SJ_WA.Connect; except MessageBox(handle,无法连接,也许没有安装Word,连接出错, MB_Ok or MB_ICONERROR); RateProcess_F.Close; Abort; end; RateProcess_F.Rate_Gauge.Progress:=RateProcess_F.Rate_Gauge.Progress+10; /SJ_WA.Visible := False; /SJ_WA.Caption := 题库系统与试卷生成; /建立一个新文档 NewDocument:=SJ_WA.Documents.Add(EmptyParam,EmptyParam,EmptyParam,EmptyParam); RateProcess_F.CZ_P.Caption:=正在新建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RateProcess_F.Rate_Gauge.Progress:=RateProcess_F.Rate_Gauge.Progress+5; RateProcess_F.Repaint; /建立WordDocument连接, 用第二种方法不容易出错 /SJ_WD.ConnectTo(SJ_WA.Documents.Item(ItemIndex); SJ_WD.ConnectTo(NewDocument); SJ_WD.Windows.Item(ItemIndex).Caption:=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试卷;/此文档的第一个窗口的标题 RateProcess_F.Rate_Gauge.Progress:=RateProcess_F.Rate_Gauge.Progress+5; RateProcess_F.Repaint; /因为Word进行拼写检查需要很多时间,所以首先关闭检查 SJ_WA.Options.CheckSpellingAsYouType := False; SJ_WA.Options.CheckGrammarAsYouType := False; /设置Word的字体 SetFont(1,0,0,22); /设置段落对齐方式 SJ_WD.Range.InsertAfter(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试卷+#13); RateProcess_F.Rate_Gauge.Progress:=RateProcess_F.Rate_Gauge.Progress+5; RateProcess_F.Repaint; /SJ_WA.Documents.Item(ItemIndex).Paragraphs.Alignment:=wdAlignParagraphLeft; SJ_WD.Range.InsertAfter(学校_ 班级_ 姓名_ 得分_ +#13); SetFont(0,0,0,14);2TCheckTree控件的修改。由于Delphi自带的TTreeView里并没有复选框的功能。因此,必须重新设计控件。在设计时因TTreeView里有一个StateIndex和StateImages,而纵观TTreeView的代码可以知道它只是发布了一下TCustomTreeView定义并实现好的属性和方法而已。因此我们也选择TCustomTreeView为TCheckTree控件的祖先类。重要的实现技术为:procedure TCheckTree.WMPaint( var Msg: TWMPaint );var I: Integer;begin for I := 0 to Items.Count - 1 do begin if not(Items I .StateIndex in Ord(csUnknown).Ord(csPartiallyChecked) then Items I .StateIndex := Ord(csUnchecked) /这里我修改了 end; inherited;end;function TCheckTree.GetItemState( Node:TTreeNode ): TCheckCheckState;begin Result := TCheckCheckState( Node.StateIndex );end;procedure TCheckTree.SetItemState( Node:TTreeNode; Value: TCheckCheckState );begin if TCheckCheckState( Node.StateIndex ) Value then ChangeNodeCheckState( Node, Value );end;procedure TCheckTree.StateChange( Node: TTreeNode; NewState: TCheckCheckState );begin if Assigned( FOnStateChange ) then FOnStateChange( Self, Node, NewState );end;5 .软件测试及其维护5.1 系统测试平台简介硬件平台CPUIntel P4 1.5G主板Intel 850芯片组的GA-8TX-C内存2128M的三星Rambus内存硬盘Seagate Barracuda 7200.7 80G显卡Unika 小妖G9800显示器美格770PF,17寸纯平显示器软件环境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XP简体中文专业版SP1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 2003显卡驱动nVIDIA ForceWare驱动56.72版For Win2000/XP5.2 测试方法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即使在传统的软件工程中,也有一个明确、独立的测试阶段。随着软件危机的频频出现以及人们对于软件本质的进一步认识,测试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测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阶段,它已经开始贯穿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测试开始的时间越早,测试执行的越频繁,所带来的整个软件开发成本的下降就会越多。Extreme Programming更是把测试推到了极限的位置,一切软件开发活动都要从首先编写测试代码开始。为了使本软件运行更加稳定,我对它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测试分为二部分来进行,一是:界面测试;二是功能测试。首先是界面测试,为了使软件在不同的的操作系统平台上运行界面能保持原来的风格。我的开发平台如上介绍。我把完整程序拷贝到我同学的机子,同学机子的相关配置如下:Windows200015寸显示器;程序运行界面正常,但由于我同学的显示器是15寸的显示的范围比较小外,界面上的字体等设置都保持得相当好。没有出现类似字体变形的情况!第二个平台:Windows Me +17显示器,测试结果:字体有些不正常了。后来在网查找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得出这是由于Window Me或Windows 98和我的开发平台的操作系统Window XP的字体集不一样造成的。解决方案是:把软件的字体设置成:宋体9号,字符集使用:CHINASE_GB2312。至此软件的界面测试顺利完成。二是进行功能的测试。我的功能模块主要是试卷生成。而试卷生成后都是输出到Microsoft Office Word里。而Office的版本又那么的多,因此,我一直很担心在不同的Office平台下软件会有不同的运行结果!实际测试结果如下:在Windows 2000Microsoft Office 2000的平台下,试卷功能里的预览功能不能用了。界面停留在“正在链接Microsoft Office Word .”这里,一看就知道没有办法和Microsoft Office Word链接了。换平台测试,这回是在Windows 2000Office XP,程序正常运行了包括试卷预览等功能都正常运行。再换平台:Windows XP+Office 2003程序同样完全正常运行,由此可以总结出在低于Office XP的平台下程序无法和办公软件交互。本来我想把程序换成能支持Office 2000的,可后来一想Office 2000距离现在已经有4年之久了。支持了它反而支持不了最新的Office平台,所以决定让程序运行在Office XP 或是Office 2003平台上。至此到这里在功能的测试上也已经比较圆满的完成了!5.3 系统维护由于在开发本程序的时候我就特别注意软件的后续维护和再开发上。因此极努力的想把它开发成一个强内聚、弱耦合、接口明确、意图明晰的软件。对于程序里的功能我尽力把它们封装在类的私有过程或私有函数里,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软件的内聚性,在各个功能模块和窗体之间尽可能减少它们之间的调用关系,以减少软件的耦合性。在软件设计初期我就预留了接口用于调用另一个同学的模块。为了保证两人开发出的功能模块能在最后能顺利地联合。在一开始我就预先编了一个公共的“数据模块”以提高软件连接数据库能高效共享。并且给他规定一些如控件的命名规则,代码的规范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软件后续的可维护性。6 .开发总结本软件的设计目的是在题库建立管理维护和试卷生成方面为教学单位和人员提供方便和帮助。通过这几个月的毕业设计,我学到很多以前没有学到的Delphi开发技术,在软件工程学上更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经过大量的测试和试用,作者深信本软件达到了方便和实用的设计目的,并在软件界面和易用实用等方面有着独到之处。虽然软件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并且达到同行的先进水平,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软件存在bug也是在所难免的 ,您的意见和建议将极大的帮助我改进并完善软件。真诚的希望你的参与。 参 考 文 献1 陈明 . 软件工程学教程 .科技出版社,20022 萨师煊,王珊 . 数据库系统概论 . 第三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 . Delphi7数据库应用开发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4 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 . Delphi6开发者手册 .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5 申旻 . Delphi高手突破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026 Steve Teixeira,Xaviver Pacheco著,龙劲松,王瑜,谢尚书译 . Delphi6开发人员指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7 乔林 .参透DelphiKylix .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38 李维 .Inside 深入核心 VCL 架构剖析 .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9 张立科编写组 .Windows API 函数参考手册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严蔚敏,吴伟民 .数据结构 .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致谢我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韩老师,在她严格的要求下我懂得了开发软件要有一种极其认真负责的态度。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大胆的去想去做,这样会有好的创意,才能更有作为。特别是在大三的时候能在韩老师的指导参与“山西晋能电力有限公司”的大型软件“电力管理系统”的开发,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里学不到的软件设计思想。使我的软件开发水平提高了一个层次。大学就要毕业了,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班主任张军老师。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活里,他给了我很多帮助。和他在一起我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这些将会是我将来生活的宝贵经验。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我们宿舍的其它7个同学。他们和我共同生活了四年,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译 文切换电路的连接设置的结果是保留了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包所通过的线路带宽。其它的特性这一就是所有的包都沿同一个线路意味着如果包传输超过了时序那它将不能到达接收端.由于没有路径用来进行包交换,所以要想不同的包沿不同的路径传送就是能依靠网络的条件了。这样包即便是超过了时序它们也有可能到达的。包交换技术比线路交换技术更能容错。事实上,这也是它被发明的理由!当一个交换开头被拉下,则所有使用它的线路将被切断并且其余的包将不能再被传送。此时如果在进行包交换,包将在已选择的路径上停止交换。预先建立一条路径也开创预先保留带宽的可能性。如果带宽被保留,那么当一个包到达时,通过保留的带宽它可以被立即发送出去。假如没有带宽被保留用于包交换,那么所有的包将不得不等待着被转发。预先保留带宽意味着当一个包出现时不会发生拥塞(除非出现的包比预期的还多)。在另一方面,当尝试建立一条电路时,由于拥塞,尝试将会失败。因此,在线路交换(在设置时)和包交换(在包发送时)的不同时间拥塞都可能发生。如果为特定的用户建立一条线路那么当这个用户没有数据传送时,则这些保留下来的带宽将被浪费而不能用于其它用户的传输。而包交换则不会浪费带宽,因此它在系统宽带方面的应用更有前景。理解电路交换和包交换的这种商业差别是极其重要的。这种商业差别是在质保服务和浪费资源相对不质保服务和不浪费资源的。包交换是利用存储器并向前发送的。包是先存储在路由器的内存里然后再发送到下一个路由器的。和电路交换一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