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区域规划中古民居旅游开发研究——咸宁刘家桥旅游开发调查.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区域规划中古民居旅游开发研究——咸宁刘家桥旅游开发调查.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区域规划中古民居旅游开发研究——咸宁刘家桥旅游开发调查.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区域规划中古民居旅游开发研究——咸宁刘家桥旅游开发调查.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区域规划中古民居旅游开发研究——咸宁刘家桥旅游开发调查.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通过对区域性规划中古民居保护、发展的新形式旅游开发的研究, 分析区域性规划与古民居旅游开发之间的相互促进、矛盾协调关系,找出古民 居在当前区域性规划,社会发展形式,经济模式和人们的精神需求等多方面因 素影响下,如何在保护古民居建筑风貌、风俗民情和周边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适 当的进行旅游开发,挖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创造适宜的旅游项目。在吸 引游客,发展古民居旅游经济的同时,利用资金反过来对古民居进行修缮、保 护,使古民居展示出古朴的建筑风貌,散发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使旅游开发 为区域性规划发展带来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优势。论文选择现在区域规划背景下 古民居保护及相关发展状况作为研究的切入口,以咸宁刘家桥古民居为例,通 过文献发掘、实地考察与人物访谈,大量运用第一手资料,以点带面的分析实 例,以定性分析为主,在分析刘家桥古民居现状与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 上,加以归纳与比较,充分利用照片、图纸直观的反映陈述内容,勾勒出现代 古民居、村落发展形态的轮廓。进而分析它与现代社会发展观念、建筑形式、 空间布局、自然环境利用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找出其新的发展线索旅游开 发并进行类比分析,在现有古民居的旅游开发案例中找出可借鉴的方面,对刘 家桥古民居的整体旅游规划设计做出构想,分析其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找到相 应适合刘家桥古民居保护并持续发展的理想方案。在总体上理清古民居、村落 与区域规划相关概念、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关联脉络,总结经验与教训,找出古 民居、村落保护和发展方向转型的关键环节以及解决途径、方式和意义。着重 研究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开发合作的原则,全面、准确的对刘家桥古民居的自然 环境、人文传统的精髓进行规划、利用,并结合区域性规划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用适度开发的方式找到一条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双赢的道路,最终找出在区 域性规划中,对古民居、村落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规划设计方案,为刘家桥 及相关的古民居旅游开发提供理论、思路和方法上的参考。 关键词:区域性,古民居,旅游开发 a b s t r a c t t h i st h e s i sw i l l a n a l y z e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r e g i o n a lp l a n s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 n c i e n tr e s i d e n c eb yp r o t e c t i n gt h ea n c i e n tr e s i d e n c ei nr e g i o n a l p l a n sa n dt h en o wf o r mo fd e v e l o p m e n tw h i c hi s c a l l e d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o u r i s m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ti sf o u n dt h a th o wt od e v e l o pt o u r i s mp r o p e r l y , g i v i n gi n s i g h ti n t o h i s t o r i cc i v i l i z a t i o na n dc r e a t i n gs u i t a b l et o u r i n gp r o j e c t so nt h eb a s i so fp r e s e r v i n g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a n c i e n tb u i l d i n g s ,c u s t o ma n dc u l t u r ea n ds u r r o u n d i n g e n v i r o n m e n t ,w h i l ea f f e c t e db yt h em u t i p l ee l e m e n t si n c l u d i n gr e g i o n a lp l a n s ,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 i n gf o r m sa n de c o n o m i cm o d e la n ds p i r i t u a ld e m a n d sf r o mp e o p l e w h i l e a t t r a c t i n gt o u r i s t sa n di m p r o v i n gt h et o u r i n ge c o n o m i c ,t h ea n c i e n tr e s i d e n c e w i l lb e r e s t o r e da n dp r o t e c t e db yu s i n gt h em o n e yf r o m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s ot h a t i t s d i s t i n c t i v er e g i o n a la t t r a c t i o n sw i l ls h o wt h es u p e r i o r i t yo fe c o n o m i ca n dc u l t u r e t h e t h e s i ss t a r t sf r o mt h e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p r e s e r v a t i o na n dt h er e l e v a n t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a n c i e n tr e s i d e n c ew i t hp r e s e n tr e g i o n a lp l a n sa sb a c k g r o u n d t a k i n gl i uj i aq i a o a n c i e n tr e s i d e n c ei n x i a t m i n g , h u b e i p r o v i n c ef o r e x a m p l e ,t h ep r o c e s s 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t h em o d e ma n c i e n tr e s i d e n c ea n dt h ev i l i a g e sa r eo u t l i n e db y r e f e r i n gt ot h ed o c u m e n t s ,c o n d u c t i n gt h ef i e l ds u r v e y , i n t e r v i e w i n gs o m ef a m o u s p e o p l e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r e s e a r c ho f t h ea n c i e n tr e s i d e n c ea n dt h ep r o b l e m se x i s t i n g i nt h ee x p l o i t a t i o n m o r e o v e r , t h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a m o n g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 i n gc o n c e p t ,b u i l d i n gt y p e s ,s p a t i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t h e n a t u r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x p l o i t a t i o nw i l lb ed o n e ,a n d i t sn e w d e v e l o p i n gw a y o ft o u r i n ge x p l o i t a t i o nw i l lb c f o u n d a f t e rm a k i n gc o m p a r i s o na n dl e a r i n gf r o ms o m ec a s e so fp r e s e n tt o u r i n g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t h ec o m p l e t e ,t o u r i s mp l a n n i n ga n dd e s i g nw i l l b eg i v e na n dt h ei d e a l p l a no fi t sp r e s e r v a t i o na n d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w i l lb em a d e g e n e r a l l y ,i ti st o m a k ec l e a r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a n c i e n tr e s i d e n c ea n dv i l l a g e sa n dt h e r e l e v a n tc o n c e p t s ,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a n dt r e n do ft h er i g i o n a lp l a n s ,a n dt os u mu pt h e e x p e r i e n c et of i n do u tt h ek e yl i n ko ft h et o u r i n g t r a n s i t i o na n ds o l u t i o n sa n de f f e c t s f o c u s i n go nt h ep r o t e c t i o no fa n c i e n tr e s i d e n t i a la r e a sa n dt o u r i s m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 t h e s i sw i l lf i n do u tap r o p e rw a yw h i c hw i l lr e a pi nb o t hp r o t e c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 a n dp r o p o s e sad e s i g nt oe x p l o i tt h et o u r i s mb yp r o v i d i n gt h er e f e r e n c eo ft h et h e o r y a n dt h es o l u t i o n k e yw o r d s :a r e a so fr e g i o n a l ,a n c i e n tr e s i d e n t i a l ,t o u r i s md e v e l o p m e n t r r l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武汉理工大学或其它教育 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武汉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遣盈导师签名:拯日 武汉理: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1 章引言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从诗词歌赋到书法绘画,从名著 经典到庭台楼阁,无一不闪耀着中国人特有的情感和智慧。这些优秀的文化遗 产通过代代相传而得以保留。其中以文本形式被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给现代人 提供了一个研究历史、探究文化的渠道,这种感受( 一般是视觉) 是间接的, 因人而异的,多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而以实物形式被保存下来的建筑、园林、 古民居则有更为客观具体的文化再现。其中古民居又尤为特殊,它既没有宫廷 建筑的恢弘大气,也没有古典园林的婀娜多姿,它只不过是漫长历史长河中普 通老百姓居住生活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古民居更能体现一定历史阶段的民风 民俗和文明程度,也给现代人提供了追根溯源及研究多种艺术类型的宝贵资源。 除此之外,在今天,古民居有了新的社会价值旅游观光。在纷繁复杂的生 活环境中与快节奏的工作压力下,人们向往单纯朴素的生活,追求反璞归真的 精神状态,由此与古民居相关的旅游线路成了热门,古民居正不断的向世界撩 开面纱,并逐渐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大舞台。 1 1 区域性规划与古民居的研究现状 区域( r e g i o n ) 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 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限,也具有层次化 的体系结构。如果说自然地理学已基本建立了以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为代 表的较为完整的空间结构体系,那么人文地理学中,由于人文要素的复杂性, 其空间结构模型的研究还处于相对零散、远未形成体系的阶段。1 区域规划是一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很强的区域性、突出的战略性的规划 工作,在整个国民经济的规划体系中,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自古典区位论开 创空间结构分析的先河,空间学派已成为现代地理学的四大学派之一。从理论 上考察,归根到底是由地理学的特性,即区域性所决定的。区域性决定了地理 学的学科地位,但区域性本身与理论模型的提炼确实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冲突。 1 崔功豪,王兴平当代区域规划导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 0 0 6 2 3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因此从区域性中剥离出空间性,就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模型提炼的前提。然 而,仅有空间性并不解决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全部问题。可以认为,正确协调 空间与区域的关系是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性理论。2 在经济全球化、经济体制转型等因素影响下,区域规划面临着新的发展要 求。在新时期,空间统筹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区域空间规划成为 区域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县域规划是我国规划体系中最基础的规划,加强对 县域规划的研究是我国区域规划工作的重要任务。咸宁市是华中地区的一个县 级市,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省中等水平;从经济发展阶段看,处于起飞阶段。 因此,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从空间上加以统筹。3 对于古民居的研究一般采取的是文本资料的研究加实地考察。文本资料的 内容往往占很大比重,它包含古民居的历史,如于何时何地、为何种目的建造, 又在历朝历代经历了哪些变故等;在文化资料方面如古民居的建制形式是否较 以前有较大改变,亦或是在古民居中的居民在文化传承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推动 作用等。这些资料对研究古民居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使研究者对古民居有一 个宏观的认识。但这些认识并不足以涵盖古民居的全部,因为它是一个立体的、 实实在在的个体,完全通过文本资料这种二维认识来诠释古民居的方方面面显 然是片面的。而对古民居实地考察及其后期的研究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它包 含的内容有:1 对建筑形式、结构、特点的实地勘查,与文本资料的比对研究; 2 对古民居进行社会调查,如古民居内如今是否仍有常住居民,如果没有,是否 被列为保护对象,有哪些相关的保护措施,是否在旅游景区范围内等。如果古 民居内仍有常住人口,那么他们的人数、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生产劳动等都 要调查,这些都对古民居产生重要影响。另外,古民居周边环境也是调查的范 围,包括地处的纬度、是何种季候带、天气情况、以及动植物覆盖等,这些方 面直接决定了古民居及周围的生态环境。 1 2 问题的提出区域性规划中古民居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地区的经济不断融合而带动了文化、艺术审 美等其他方面的空前交流与繁荣。值得一提的是建筑市场的欣欣向荣,“西洋” 2 陆玉麒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 0 0 2 0 5 :2 4 3 3 3 尚会建区域空间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 0 0 6 2 武汉理i :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建筑以及大批产生于欧美的现代建筑遍地开花,使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迈进的同 时,传统地域文化的失落也引起的关注。古民居作为传统地域建筑的代表在这 场浩浩荡荡的全球化进程中岌岌可危。例如,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北京进 行了大规模的对原有旧城区的改造拆迁,及随后的现代化建设,大量的明清时 代的四合院被钢筋混凝土建筑所替代,在这场城市大建设的高潮中,传统文化 却被大破坏。此种状况是由于对传统建筑( 古民居) 文化价值的近乎无知与糟 蹋,以及对西方建筑、文化的盲目崇拜所造成,实质上就是全球化与地域文化 激烈碰撞的结果。 全球化是一个争议已久的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传媒的进步,全 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从积极的意义看,在经济方面可以加强文化交流,给地 域发展带来新的内容、新的启示和新的机遇;地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碰撞、沟 通,也可以对世界文化发展有所贡献。但是,实际上,全球化的发展与所在地 域的文化和经济日益脱节,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弱势”的地域文化 如果墨守成规,停滞不前,缺乏内在的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 就会显得被动,有可能丧失自我的生命力、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没在全球“文化 趋同”的大潮中。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当然不能算是弱势文化,但由于近百年来 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科学技术落后,建筑科学发展长期停滞不前, 由此,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渐渐变得无所适从。与此同时, 由于对自己本土文化又往往缺乏深厚的功力,甚至存在偏见,因此尽管中国文 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面对全球强势文化,我们一时仍然显得“头重脚轻”,无 所适从。 前人云“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地域文化有待我们发掘、学习、光大。当然这 里指的地域建筑文化内涵较为广泛,从建筑到城市,从人工建筑文化到山水文 化,从文态到生态的综合内容。另外必须说明的是,地域文化本身是一潭活水, 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地域文化本身也具有“杂合”性质,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纯之又 纯,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域文化也要发展变化;另一方面,随着本土文化的积 淀,它又在新形式的创造与构成中发挥一定的影响。4 尽管全球化给地域文化带来了激烈碰撞,但同时也给中国的城市建设、振 兴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古民居作为地域文化的一个代表也面临着考验。如 4 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 0 0 2 2 2 3 8 3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何将古民居这一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一隅进行开拓性、创造性的发展成为了新 的研究课题。对建筑文化遗产研究要发掘其义理,即对今天仍然不失光彩的一 些基本原则,如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环境伦理思想,惜物等有益的节约资 源的观念。5 古民居及其所涵盖的范畴即前文所述的美学、技术、经济、人性方面与区域 性生态景观的理念相吻合, 古民居的存在不仅仅是单一的建筑形式,其中包含了民俗、礼仪等非物质 文化,以及古民居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的自然环境。利用特有的文化资源并 结合良好的景观环境( 山j l i 、河流等自然景观) 让古民居走向区域性生态景观 是一个合理的发展方向。原因有- - :( 1 ) 在古民居所处的区域性范围内,形成 的建筑风格、礼仪、习惯、各种集会活动更为集中、统一;( 2 ) 古民居内外的 自然景观丰富多元,有利于整合开发,形成区域性生态景观;( 3 ) 当地的居民 为形成区域性生态景观提供了人力资源。 1 3 研究的意义 由于古民居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及社会价值被关注与重视,越来越多的古民 居被修复,即而被列入保护对象。这当然是对历史、文化保护正确的态度,但 如何体现其特有的社会价值,仅仅是对建筑实体的修缮和众多的保护条例吗? 这些显然是不够的,而文化上的交流与差异性的融合才能展现出古民居在新的 历史条件下的独特价值。一座宗祠,只有放在宗祠、分祠、私己厅、香火堂、 祖屋这个为敬宗睦族而设的建筑系列中才能更好的认识;只有把这个系列放在 聚落中特定的地点上,并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的认识;只有把 它们和宗支房派的住宅的分布状态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认识。6 同样,只有把 古民居放在特定区域的环境中,结合存在环境与自身特点,传承历史文化,才 能对古民居起到真正的修复与保护。而在区域性的生态景观中加入古民居这一 传统的历史文化产物,无疑给生态景观注入了强劲的文化脉络,丰富了生态景 观的内容。古民居发展为区域性生态景观不仅对古民居或是生态景观单方面产 生有力影响,是使两方面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构建模式。古民居使区域性生态 5 吴良镛关于建筑理论研究建筑学报,1 9 9 9 ( 4 ) :1 4 1 7 6 李秋香中国村居北京:百苑文艺出版,2 0 0 0 2 _ 4 4 武汉理t 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景观更丰富、更具人文气息;在区域性生态景观的整体规划协调中,使古民居 的保护、发展更系统,更加有活力。 本文通过对区域性规划中古民居保护、发展的新形式旅游开发的研究, 分析区域性规划与古民居旅游开发之间的相互促进、矛盾协调关系,找出古民 居在当前区域性规划,社会发展形式,经济模式和人们的精神需求等多方面因 素影响下,如何在保护古民居建筑风貌、风俗民情和周边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适 当的进行旅游开发,挖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创造适宜的旅游项目。在吸 引游客,发展古民居旅游经济的同时,利用资金反过来对古民居进行修缮、保 护,使古民居展示出古朴的建筑风貌,散发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使旅游开发 为区域性规划发展带来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优势。 1 4 本文研究过程、方法、目标与论文结构 1 4 1 研究过程 本文自2 0 0 5 年秋选定方向,经过四个研究阶段。第一个阶段约一年时间, 用于掌握并熟悉基础资料,寻找切入点。研究大量有关资料,深入思考并穿插 实地调研。同时,多次与导师讨论,不断调整思路,至2 0 0 6 年秋初步具备研究 理论框架。第二阶段约半年时间,用于形成论文提纲。主要方法是将思考的问 题整理汇总,结合研究理论框架,形成提纲草案,征询导师及指导小组各导师 的意见,深入讨论、修改,终于在2 0 0 7 年4 月拟出较成熟的提纲,通过开题报 告,期间仍穿插调研工作。第三阶段集中两个月时间进行大量实地、文献调研 及访谈工作,与第一阶段成果相配合,掌握相当数量的一手资料,形成较完整 的资料体系,为深入写作奠定坚实基础。第四阶段约半年时间用于撰写。结合 调研成果对提纲做局部调整后,按章节铺开撰写,同时对关键问题作进一步思 考,清理并尽可能充分的表达。 1 4 2 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但缺乏比较成熟的 参照系,因此,实地考察以调查报告的形式陈述。这样,本文的研究方法归结 5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大量运用第一手资料;以点带面的分析实例,解剖麻雀。 以定性分析为主;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归纳与比较。 充分利用图片直观的反映陈述内容。 1 4 3 研究目标 论文选择以区域规划背景下古民居保护及相关发展状况作为研究的切入口, 通过文献发掘、实地调研与人物访谈,获得尽可能多且能说明问题的资料,并 加以分析与归纳,勾勒出现代古民居、村落发展形态的轮廓,进而分析它与现 代社会发展观念、形式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找出其新的发展线索。在总体上理 清古民居、村落与区域规划相关概念、现状的联系脉络,总结经验与教训,挖 掘古民居与村落发展、转型的途径、方式与意义。最终期望的目标是找出对古 民居、村落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为今后相关的发展提供支持。 1 4 4 论文结构 论文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相关问题的现状并提出问题区域性规 划中古民居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第二章主要是论文写作的一些相关理论背景资 料;第三章是分析问题,分别从积极的层面和存在的问题来阐述;第四章是实 例资料,通过考察,以考察报告的形式进一步论述问题;最后第五章列出解决 问题的关键环节,找出途径和方法,最后得出结论。 本文凡引用其他学者成果之处,皆有明确标注,以示对前辈、通道的尊重 与感谢。文中插图、照片、表格除特别标明外,均为笔者本人绘制、拍摄。 6 武汉理一i :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 章相关的理论背景与指导思想 2 1 区域性规划的理论背景 区域作为一个比较普遍化的概念,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区域规 划中所理解的区域主要是地理和经济学意义上的,也就是说,区域规划中所提 及的“区域”主要是一种地理单元和经济单元以及两者的结合。 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特性上的高度相关性,这种相关性表现为两 种形式:一是特性上的一致性和相似性;二是功能上的高度关联性。前者形成 均质区,地理学和经济学的区划所划分的区城就是均质区,区城内部具有一致 性和相似性,而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比如各种自然区、综合经济区等;后者 形成所谓的结节区,或者称为功能区、枢纽区,比如都市区、都市圈等。7 在区域规划中引入“生态”的概念是现今以及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生 态的中心内容是良性循环,考察一个城市( 或区域) 是否生态,并不是看它拥 有多少绿地,而是首先着眼于它的能源消耗和废物处理能力,也就是考虑其总 体循环是否生态。8 而生态设计理论认为,种植是外部环境中的一个基本的结构 性因素,应在最短的时间内造木成林;应由景观的使用者来决定其景观形式; 应该具有较低的维护成本,以及较高的社会效益,并具有长期的生态稳定性。 一个自我持续的景观设计应能满足当前人们对它的需要,同时又不对环境或人 类的未来发展需求产生冲击。生态景观设计的概念包括生态学上著名的“4 r ”原 则即降低( r e d u c e ) ,再利用( r e u s e ) ,再循环( r e c y c l e ) ,可更新( r e n e w a b l e ) 。 首先,与生态学中抽象的生态概念不同,景观生态学将景观视为一种不可分割、 切实存在的内在特性。其次,景观生态学的整体反映了一个基本的哲学方法: 即景观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而不能将其割裂开来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三, 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视角使得它不仅吸纳了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而且还 涉及社会学、经济学以及文化科学等以人类行为为中心的其他领域。, 7 崔功豪,王兴平当代区域规划导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 0 0 6 3 4 3 7 8 景观实地设计景观设计2 0 0 6 0 2 ( 2 0 ) :1 4 1 5 9 迈克布罗威,祖维伦,邓位生态景观设计4 0 年世界建筑,2 0 0 6 0 7 :1 0 1 l 7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区域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不同的杜会发展阶段,区域具有不同的特征 和内涵。2 0 世纪4 0 , - - 5 0 年代兴起的科技革命浪潮、2 0 世纪8 0 年代中国的改革 开放以及1 9 8 9 年前苏联的解体,加上日益强化的人类生态环保理念,促使人类 社会逐步走向新的历史阶段,区域区城及区域规划的背景也随之变化。国外学 术界提出的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以及我国的新型工业化等都 是对这一新的发展形态的描述与概括。具体来讲,这些新的时代背景包括科技 革命带来的知识化与信息化,政治变革带来的民主化与开放化,环境革命带来 的生态化,经济发展带动的广泛的市场化,以及上述因素综合形成的全球化。 传统的区域发展观把单纯的区域经济增长作为区域发展的目标,这是与传 统工业化时代短缺经济的模式相适应的。随着需求经济的形成,区域发展的内 涵得以扩展,由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演变为追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人的生活质量和素质的全面提高,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生态 环境的关注,区域发展的含义又产生了新的变化,人们认识到环境并不是无限 制的,环境资源和容量对发展的承载性是有限的,区域发展必须尊重生态伦理, 实现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确 立并被接受,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1 0 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话,那么立足于中国国 情而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则不仅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强调人自身的和谐与发 展。 与传统的区域规划理念相比,新的区域规划不仅强调开发,而且更强调保 护,突出开发与保护的协调,也就是可持续发展;新的区域规划打破了综合平 衡发展的理念,代之以不均衡发展的空间理念,通过符合区域实际差异促进区 域整体发展的效益;新的区域规划不强调绝对的平均主义,而突出效率优先兼 顾公平,以及相对的机会均等的理念等等;新的区域规划强调以人为本,以提 高生活质量为中心,解决就业、社会公平与和谐、提升城市各项设施水平,而 摈弃以往重视物、单一注重经济的理念。 1 0 崔功豪,王兴平当代区域规划导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 0 0 6 4 5 5 8 8 武汉理,l :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2 2 古民居旅游开发的理论背景 2 2 1 古民居的环境生态观 要深入了解古民居的环境生态观,首先要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和观念形态 着手。社会存在的要素,一是客观环境,二是在以生产和经济为主导的社会自 身;而观念形态则由此而产生。然而观念形态一旦形成为一个系统,就有自己 的结构,并作用于产生这种观念形态的社会存在。1 1 这又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因 此,中国古代的观念形态,与生态观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或者是因果 关系,还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来看。 一是社会形制与生态观关系密切。这种形制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经萌芽, 或者说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可视为一体化,殷商至明清,三干余年不变。而这 种长期的社会形制的持续模式,就是改朝换代,结构不变。有人把这种社会形 制称为超稳定式的。这种社会形制与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有密切的关系。一个朝 代经过几十、几百年的历史延续,几代、十几代皇帝,新陈代谢,但终于走向 陈腐,于是便进行朝代整体的更换。“唐虞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宋齐梁陈隋, 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这种改朝换代的模式,其原因有社会内因, 如生产方式、经济形态及生活方式,也有在“自活”的机制之下重组,形成超稳定 的延续。环境生态特征起着更深层的作用。1 2 二是社会形态和氏族形态,氏族形态里可以看成是社会形态的“细胞”。中国 的远古时代的氏族形制,其情形又有所不同。根据一些考古发掘,了解到中国 史前时代的氏族形制是以一个大的氏族形制之下的相对独立的一家一户两代式 的小家庭组成的。小的家庭空间更容易通过一定的技术实现;这种规模的单位, 无论在生产或生活上都是合适的:这种形式更与这里的生态环境相符合。而氏 族聚落( 群集) ,无论在生活上或者出于安全都是合适的。至于觅食,也会带来方 便。后来逐渐由游牧过渡到农业,对这种聚落来说都是合适的。 三是社会形态由民族转换到以姓氏为结构的形态,也与生态环境有关。到了 奴隶社会,氏族解体了,代之以姓氏家族的形式,也就是说,不断繁衍而形成 一个更为庞大的氏族体系,对于氏族内外条件和需求来说,越来越不相称了, 1 1 荆其敏,张丽安中外传统民居上海:百花文艺出版社,2 0 0 4 3 1 3 7 1 2 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 0 0 2 5 3 6 2 9 武汉理工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同时由于社会内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的出现,姓氏家族形制则更适合于 奴隶制社会。但这种结构形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仍是探索性的,不够稳定的, 直到春秋战国,即将进入封建社会时期,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阶级形态的进一步稳定下来,从而才真正进人到以姓氏为结构的家族形制。从 此以后,便进人了漫长的近三千年的超稳定的社会家族形态。这种“选择” 的最深层的一个原因,却在于中国的生态环境。1 3 中国古代的环境生态观来源于社会存在,但更来源于深层的生态环境。且 生态观的原因是非意识性的。中国古代的观念形态后来演变、发展成为以两个 系统合成的模式:一是宫廷民俚文土系统,二是宗教的即佛道 儒的系统。人的、建筑的生态观,都与这个模式紧紧相连。 现代与古代的环境系统比较: 传统环境的动力来源,来自环境的自然能力,如人力、畜力、水力、风力 等等;现代环境的动力来源多来自自然能力、自然资源的二次开发,如电力、 煤及原子能等。 人们消耗的方式,古代靠蜡烛、煤油灯作为照明,烧煮茶饭及取暖,镛柴、 草、炭等;而现代方式则开发出电力、石油、原子能等新能源。 交通方式,古代靠步行,以及人力舟车及畜力车等;现代则靠自行车、汽 车、火车、轮船、飞机等。 给排水,古代靠自循环,靠天然调节;现代则有一套靠人为控制,工程与 技术( 给水与排水) 的系统,而且须加以能源,靠机械或电力来完成。 生活方式,古代的生活方式是依赖于自然,从建筑材料,服饰器具,到柴 米油盐,几乎都直接来自自然,但又不破坏自然,所谓取自自然,顺其自然, 人与自然共存。而今天生活方式往往过分强调“人定胜天”、“征服自然”、“做自 然的主人”等,则基本上依赖于工业生产系统,并且非依赖于外界不可。 废弃物,古代生活没有什么有毒的废弃物,在观念上也构成了变废为宝的 观念;而今天对废弃物还没有良性化的对策,但废弃物却越来越多,越来越有 害。 人居环境生态系统模式,在古代,变化缓慢,停滞不前,不断重复的延续 模式。年年如故,循环往复,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是传统的人居环 ”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 0 0 2 6 8 - 7 0 1 0 武汉理i :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境生态系统模式;这也与今天的客观现实最不同、最无可容性之点。今天是不 断发展的时代,今天所要考虑的不仅是如何效法昨天的优点,而应当把昨天的 优点的精神,融入今天和明天。这也是我们研究环境生态观的基本点。 从人建筑生态来看,对中国生态环境的系统考察是必要的。研究 生态,无疑是从人的环境出发的,而建筑生态也同样是这个理念。但所谓生态, 决不能简单地看成是搞点环境绿化的问题、治理“三废”或治理水系的问题,而应 当是深层次的,它的每一个研究内容,都要与深层次的生态平衡、食物链和其 他生态学上的根本性内涵联系起来。1 4 生态与建筑,也正是在这种深层次的关系 中才能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 中国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分析,就须总结它的基本特征: ( 1 ) 中国生态环境具有内向的生态特征。以中原地带为中心,其四周环境 条件较差于中原地带,越向边远,条件越差。中原地带在古代是一处最富庶的 人居地带,包括今之河南、河北、山西、湖北及陕西一带。当然如今的条件远 远不及古代,更不及先秦时期了。边远部分,东、南是大海,西南是高原,西 北是沙漠。也正是由于这种地理特征,才形成内向的系统。 ( 2 ) 广袤的地域范围和充足多样的自然资源,能得到自然的生态平衡。所谓 “自然的”,也就是非意识的,生物体自然而然的:人在这里生存和繁衍,也同样 是非意识的( 选择) 。1 5 但在这“非意识”的背后,却深层地产生一种生态平衡效 应。可惜人们对这些理念都是非意识的。这种良性的非意识行为,对今天来说 也可以视为一种美德。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清代,或者从整个世界来说持续到 工业革命前夜。 ( 3 ) 适合于农业社会结构模式的人的生存和繁衍。古代的良性的生态系统, 良性的食物链,只能在农业社会。农业生产的许多特征,是与良性的生态系统 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是互为因果的。古代中国的生态的食物链,直接与农业 生产联系起来。农、林、牧、副、渔,维持着人们的生存与繁衍:古代的能源, 多为人力、畜为、水力等,所以几乎没有污染空气和水质;衣、食、住、行, 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也是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 环境) 的一个重要因素,但 又是其结果。 ( 4 ) 古代中国具有良性的生态观。客观的社会形态,形成人们的观念形态。 1 4 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 0 0 2 2 2 2 7 1 5 荆其敏,张丽安中外传统民居上海:百花文艺出版社,2 0 0 4 4 4 4 9 武汉理工大学硕十学何论文 因此,古代的生态观也完整地、必然地使环境保持良性地生态环境。人文方面 的许多特征,形成生态平衡的许多观念,当然这些观念的产生,不是理念上的, 而是“集体无意识”的。这个特征还可以从三个要素来分析:首先,中国的地形是 多山地形,平地与山峦丘陵相比,不到三分之一。土地不多而人口众多,从而 产生精耕细作、节约粮食的美德。其次,中国古代的水资源并不富足( 与人口 相比) ,因此人们的惜水概念和行为,得到颂扬。例如江南水乡地带,水乡之水 往往是微乎其微地单向流动的,所以他们吃水、用水,都是顺着水流的方向由 净到浊地布置的,这是“功德”。但中国的水资源,经常有旱、涝的灾害,所以兴 修水利,非意识地保护了水资源。1 6 为什么古代人如此颂扬大禹治水精神? 这其 中的深层原因之一,正是非意识地求取生存环境的良性。第三,中国的地理条 件,包括气侯( 风、雪、光、热等) ,促使着人们在观念形态上采用对策,这就 是“风水”。风水理论,“集体无意识”地出于保持良性的生态环境。尽管风水术中 有相当多的神化、迷信的色彩,但它的深层性质却是生态的,站在人的立场上 建立良性的生态环境。 2 2 2 古民居价值的基本内容 中国幅员辽阔,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随着物换星移,孕育了多种文明,如仰 绍文化、龙山文化等。不同的地域、迥然的自然环境下诞生并延续了丰富的民 居形式及民居文化。如北方的“合院式”住宅,云南、贵州的“干栏式”建筑,西北 的“窑洞”,内蒙的“蒙古包”,这些古老的建筑、居住方式都是结合当地的自然、 地理、生态环境建造、演变而来。在美学、( 建筑) 技术、经济和文化上有着的 多重价值。 古民居不仅是建筑群落在美学意义上的单一体现,也不完全是建制形式所表 现的技术含量,而古民居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也不能代表其所有,因为所有这些 都是通过人来完成并体现的。只有把美学、技术、经济、人性这四个方面集合 在一起,才能具体全面的把古民居展示出来。这正与生态景观所倡导的四维设 计相同。生态景观设计以3 个基本目标为指导:维持整体景观的统一性;提高 景观的可持续性;突出地域的自然与文化特点。r 7 这与古民居研究的内容趋于一 致。 1 6 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 0 0 2 4 0 5 1 玎迈克布罗威,祖维伦,邓位生态景观设计4 0 年世界建筑,2 0 0 6 0 7 - 8 1 0 武汉理一f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的古民居伴随着文明的进程历经几次大的变革、进步。而后,人类文 明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民居( 建筑) 在纵向上的发展变化缓慢,到明 清时期甚至是停滞不前。但在横向上发展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当然这与各个地 域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是分不开的。北方天气寒冷,多风沙,所以民居( 建 筑) 墙体厚实,开窗较少且面积小,有利于防寒保暖;南方气候炎热潮湿,民 居( 建筑) 则刚好相反,多开敞,开窗多且面积大,有利于通风散热。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古民居( 建筑) 有着不同于中国皇家建筑的恢宏气派、 富丽堂皇,也没有文人雅士别院楼台的精致细琢、意境深远。而是大部分普通 百姓居住、生活的场所。但它也是千年文明的一个缩影,孕育了最朴实无华的 风俗、信仰,代表着过往的喧嚣热闹,同时在今天散发着日久弥新的魅力。 从( 建筑) 技术来说,中国明清及以前的建筑尤其是住宅基本上采用的都 是木结构。相对于西方建筑,中国的建筑除了多是木结构外,还有以下特点: 一是采用椹卯结构,有利于建筑的维护与修缮,且具有一定的防震功能;二是 保温隔热、防火的功能较西方的石材建筑差,尤其是防火,中国的大多数古代 建筑都是在战乱、大火中烧毁的,这对今天来研究民居( 建筑) ,借鉴为现代建 筑所用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繁荣,人们在物质生活上日益丰富,但在精 神文化上却是匮乏之势。由此,旅游成了现代人放松心情的一种选择。古民居 ( 建筑) 历经风雨,在政府的规划整理下逐渐成为旅游胜地,例如安徽的宏村、 西递,云南的丽江古城、山西的平遥古城等,由此带动了古民居内及周边的经 济繁荣,也给古民居内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工作机会,并影响带动了周边农产 品及手工艺制品的生产,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但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也 给古民居( 建筑) 及周边环境建设提供了物质支持。 在文化上,民居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等外来文化在这 里产生碰撞,在不断的交流沟通中相互汲取,不断滋养,使得中国传统古民居 文化在新的时期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建筑 自古在选址方面都很讲究,一般都选择有水源的位置,依山傍水,既能满足日 常生活的种植、饮水、洗涤等要求,另外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也陶冶了纯朴的 民风民俗。 武汉理工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3 章区域规划中古民居旅游开发的规划发展 3 1 积极的方面 在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如何保护和利用的问题上,政府、专家学者以及社 会大众一般都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对“新”与“旧”的问题在思想上要有明确的认识,其次是在传统民居建筑 中如何使用新的科学技术和建筑材料的问题,最后就是关于民居内的居住环境 问题。 在古民居的居民心中,对民居的现代化建设没有概念和明确的标准。认为 所谓的“现代化”就是“高楼大厦、立交桥、电器设备、大广场、大草坪、大型游 乐场”等等。认为过去旧民居、老街道陈旧过时,没有什么价值,应当拆除。这 些民居是贫穷落后的象征。现代居住环境在通风、采光、节约地基等方面都大 大优于旧民居的条件,而这些钢筋混凝土的“火柴盒”式采用新的科学建筑材料的 住房才是现代化的象征。当然,这是一种模糊、简单的现代化概念,并不能说 明传统的古民居( 建筑) 已经被现代化大潮所湮灭,应该退出社会舞台。殊不 知,历史也不可能倒转,珍贵的文化遗产不能再造。因此,对传统古民居进行 保护、修缮和建设应该用特别慎重的态度。对能代表历史风貌的古民居及其周 边环境,采取保留、修复的态度。 二是区域性规划发展时应当对古民居( 建筑) 展开一次全面调查。对有价 值的村落、古民居( 建筑) 要保留,在专家评估后进行分类保护。 三是对已经损毁或半损毁的有历史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