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pdf_第1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pdf_第2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pdf_第3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pdf_第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 i 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 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强迫症状在各种大 学生心理问题中高居首位。 本研究目的在于编制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 编制 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 , 使用大学生强迫症状量表 ,调查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完美主义和强迫症状现状, 并结合内隐联结测验以探究大学生内隐完美主义现况, 建构大学生强迫症状影响因素 模型。 本研究采用自编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 自编 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 、 大 学生强迫症状量表 ,随机抽取苏州大学 200 名全日制本科生进行问卷发放和内隐实 验。结果表明: (1)自编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自编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具有良好 的信效度。 (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以情感交流和民主鼓励形式最多,不同人口变量大学 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交流、控制干涉、民主鼓励、忽视和否认存在显著差异。 (3)大学生完美主义处于中上水平,不同年级大学生完美主义存在显著差异, 性别和年级对大学生完美主义存在交互作用。 (4)大学生强迫症状水平不高,较为理想,不同就读学院的大学生强迫症状水 平存在显著差异。 (5)大学生存在内隐完美主义。 (6)内隐完美主义在不同年级、是否独生子女背景变量上存在差异;年级与是 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内隐完美主义存在交互作用。 (7)内隐完美主义与外显完美主义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两者之间的相关度 很低。 中文摘要 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 ii (8)外显完美主义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强迫症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内 隐完美主义与大学生强迫症状无明显相关。 关键词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 外显完美主义 内隐完美主义 强迫症状 大学生 作作 者:者:胡梦璧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陈羿君 教授 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 英文摘要 iii effect of parenting style and perfectionism on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 of college sudents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been pai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society in general,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is on top of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developing the parenting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perfectionism questionnaire, to survey parenting styles, perfectionism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xploring implicit perfectionist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and constructing influenting factors model of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 the study, randomly tested 200 full - tim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oochow university by self-plaited parenting style questionnaire, self-plaited perfectionism questionnaire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self-plaited parenting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self-plaited perfectionism questionnaire are good i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2) most of methods of parenting style is the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encouragement, students parenting styles with different demographic variables repor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control interference, encourage democracy and deny. (3) the perfectionism is on the upper level, students perfectionism with different grades repor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gender and grade have interaction in the perfectionism. (4)the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 level is not high, ideal, students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 in different college repor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5)there are implicit perfectionism in university students. (6)implicit perfectionism in different grades or whether the only child background repor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grades and whether the only child have interaction in the implicit perfectionism. 英文摘要 完美主义内隐态度与干预 iv (7) implicit perfectionism and explicit perfectionism are independent from each other. (8)explicit perfectionism act as an intermediary between methods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 implicit perfectionism is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keywords : parenting style; explicit perfectionism; implicit perfectionism;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university sudents written by: hu mengbi supervised by: chen i-jun 目 录 1 引 言 . 1 1.1 问题的提出 . 1 1.2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 3 1.2.1 研究意义 . 3 1.2.2 研究目的 . 3 1.3 操作性名词定义 . 4 1.3.1 父母教养方式 . 4 1.3.2 完美主义 . 4 1.3.3 强迫症状 . 4 1.4 研究限制 . 5 1.5 已有研究不足 . 5 2 文献综述 . 6 2.1 父母教养方式的文献综述 . 6 2.1.1 父母教养方式的内涵 . 6 2.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 . 7 2.1.3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 9 2.1.4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 10 2.1.5 父母教养方式的国内相关研究 .11 2.2 完美主义的文献综述 . 12 2.2.1 完美主义的概念. 12 2.2.2 完美主义的测量. 13 2.2.3 完美主义的相关研究 . 16 2.3 强迫症状的文献综述 . 16 2.3.1 强迫症状的概念. 16 2.3.2 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的关系 . 18 2.3.3 强迫症状的测量. 18 2.3.4 强迫症状的相关研究 . 21 2.4 内隐社会认知 . 21 2.4.1 内隐态度 . 21 2.4.2 内隐态度的测量. 22 2.4.3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关系 . 28 3 研究架构与方法 . 30 3.1 研究流程 . 30 3.2 研究方法 . 30 3.2.1 文献分析法 . 30 3.2.2 访谈法 . 31 3.2.3 内容分析法 . 31 3.2.4 问卷法 . 31 3.2.5 实验法内隐联想实验 . 31 3.3 统计方法 . 31 4 实证研究 . 33 研究一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外显完美主义及强迫症状的特点研究 . 33 1、研究目的 . 33 2、研究方法 . 33 3、研究结果 . 49 4、研究讨论与结论 . 52 研究二 大学生内隐完美主义特点以及内隐、外显关系探讨 . 56 1 研究问题及假设 . 56 2 研究方法. 56 3 研究结果. 60 4 研究讨论与结论 . 63 研究三 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 . 66 1 研究问题及假设 . 66 2 研究方法. 66 3 研究结果. 67 4 研究讨论与结论 . 73 5 结论、建议及展望 . 76 5.1 结论 . 76 5.2 研究建议 . 78 5.3 研究展望 . 78 参考文献 . 79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85 附 录 . 86 致 谢 . 105 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 1 引 言 1 1 引 言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发展蒸蒸日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的教育模式也渐渐由应试教育 向素质教育转变,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必不可少 的条件, 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也成为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的工作目标。但目前大学 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些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scl-90)结果表明,大 约有 1030%的大学生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陈丽,2003;齐晓栋,吴明 霞,2005) ,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偏执等方面,其中强迫症状在 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中高居首位,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突出问题。且大学生 正转入成年时期,他们的学习成长环境急剧变化,心理上动荡发展,他们所面临的心 理与社会变化的压力相当大,而压力、紧张和焦虑等则是促使强迫滋生的土壤。一般 而言,强迫症在大学生群体的检出率相对较低,但强迫症状则较为常见,在大学生群 体中有 20%60%的人均报告曾有过强迫症状 (weissman, 2004) 。强迫症状是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之一,主要开始于大学生时期或成年早期,33%50%的 成人强迫症患者报告发病于大学时期(rasmussen,eisen,1990) 。由此可见,大学 生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强迫症状问题应该受到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关注、理 解和救助。强迫倾向的大学生往往在学业和社会化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不能承受过多 的压力和突发性灾难事件,如果这部分大学生的强迫症状不能消除或缓解,不仅影响其 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目标也会落空。 在心理学领域,完美主义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推源其始,可追溯到个体心理学派 的创始人、 奥地利心理学家 alfred adler (1956) 。 他认为人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不断、 更好地适应其所生存的环境, 而追求完美是人类不断改变自己、 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 在 20 世纪 70 年代前,对完美主义的研究都是经验性的,非定量的探讨。从 70 年代 末 80 年代初开始,以美国心理学家为主的研究者对完美主义开始了用定量方法的研 究。在最近 20 年,很多研究者发现很多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进食障碍、 强迫性人格障碍等)都与完美主义有密切的关系。完美主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 它代表着一种人格特质,即在人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倾向。有研究概括出它 1 引 言 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 2 的四个核心特征(王敬群,梁宝勇,2005) ,即具有自我强加的高标准、自我评价过 于依赖成功和成就、较高的自我批评以及恐惧失败。其次,它也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 疗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期望 值较高的青年群体,当代大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他们自我评价 及抱负水平比较高,自尊心也很强,普遍存在着追求尽善尽美的自我完美主义倾向和 较高的成就动机水平。但是,他们的心理发展却尚未完全成熟、稳定,自我调节和自 我控制能力不强,在独自处理各种社会人际关系,面对成功喜悦和失败体验,面对社 会转型、经济转轨、竞争加剧大背景下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 就业压力、情感压力时,往往无法很好地应对,因此便很容易引发形形色色的心理问 题。 有研究表明: 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病率都在 1030% 之间(杨雪花,戴梅竞,2007) 。此外,近年来,在优异禀赋教育 (gifted education) 领域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根据他们的观察与临床经验发现,完美主义在享赋优异和 成绩出众(academically talented)的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schuler,1999; silverman,1995;orange,1997;schuler,2000) 。因此对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的研 究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 过往研究对完美主义进行经验性的探讨或通过问卷测量定量研究较多, 但正如在 自尊、道德等研究领域发现,它们有其内隐、潜意识和前意识的层面,完美主义心理 同样如此,即人的完美主义心理与内隐层面有很大关系,许多研究表明,内隐完美主 义与外显完美主义是相对独立的两个不同的结构, 两者间仅存在低相关 (黄颖, 2010; 赵燕,2006) 。且由于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的外显测量方法往往会受到社会期许效应和 个体内省能力的限制,难以准确地反映被试的真实情况,内隐完美主义测量更能反应 被试的真实情况(greenwald,1995;boris,2002;stefen,2004) 。 我国目前对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比较多,黄希庭、郑涌(2000)曾特 别提到,大学生在进行症状自评时,在“强迫”一项超标较为严重,指出“强迫意向 的核心是指完美主义倾向,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的。大学生 的强迫症状与完美主义具有紧密的联系,完美主义是强迫症状发展的“必要而不充分 的特质” ,完美是强迫症状发展的风险因子(严蔷薇,高应东,2005) ;而在探讨完美 主义形成发展的过程中, 研究者发现家庭环境, 尤其是父母起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作用, 包括父母对儿童的期望、儿童对父母的模仿等等,父母教养方式能够预测子女完美主 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 1 引 言 3 义(訾非,周旭,2005;王雅丽,2008;马珺,2010) ;父母教养方式同时是子女心 理健康和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对子女强迫、 焦虑、 抑郁情绪有预测作用 (ehiobuche, 1988;史慧静,王震维,王文英,1999;刘宝花,黄悦勤,宋燕华,2004;陈晓燕, 2007) 。我国目前对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外显完美主义与强迫症 状、父母教养方式与外显完美主义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关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 外显、内隐完美主义与强迫症状四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较少。对大学生完美主义和强 迫症状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 弄清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 外显及内隐完美主义、 与强迫症状是怎样互相影响的,四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联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综上所述,父母教养方式与个人完美主义、强迫症状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且大学 生群体中尤为严重,完美主义与强迫症状不仅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更关系着我国人 才教育的质量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本研究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目前社 会认知领域中前沿的研究方法一内隐联结测量法(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 ,结 合传统的问卷测量法,对大学生的外显、内隐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强迫症状 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此为我国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提供一些客观依据。 1.2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1.2.1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1)丰富完美主义理论研究; (2)丰富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理论研究; (3)为强迫症状的成因提供科学依据。 实践意义: (1)了解大学生完美主义和强迫症状现状,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提供实 践参考; (2)通过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完美主义与强迫症状的关系,为家庭教育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1.2.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依据上述研究背景与动机,本研究研究目的如下: 1 引 言 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 4 1、 编制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 2、 编制大学生外显完美主义问卷 。 3、 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外显完美主义及强迫症状的现状。 4、 探讨大学生内隐完美主义的现状。 5、 探讨大学生外显完美主义、内隐完美主义二者间关系。 6、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作用。 1.3 操作性名词定义 1.3.1 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 本研究认为,本研究认为父母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是指父母、亲人在抚 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习惯性使用的方式方法,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是各种 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 1.3.2 完美主义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是一种人格特质,即在个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 的倾向。其核心特征有四个:自我强加的高标准;自我评价过于依赖成功和成就;较 高的自我批评;恐惧失败。 完美主义的内隐层次可以借鉴内隐态度的含义来理解:一种个体不能知觉到的, 并能影响个体对凡事追求尽善尽美倾向的心理变量, 具体衡量指标是由内隐联想测验 测量得到的内隐完美效应。 1.3.3 强迫症状强迫症状 本研究认为,青少年强迫症状是指个体明知没有必要,但主观上无法摆脱的侵扰 思想、冲动和行为,主要包括强迫思维(obsessions)和强迫行为(compulsions) 。 强迫思维是指以刻板的形式反复出现在个体头脑中的毫无意义的观念、表象或冲动; 强迫行为是个体通常为了防范某些客观上不大可能发生的事件而反复出现的无意义 的刻板行为。这里所指的行为即包括看得见的行为,也包括看不见的行为。这个概念 包含三层意思: (l) 它可以是某种观念或行为。 (2)个体明知是不必要去想、去做 的,甚至认为是不正常的、不合理的事情却不能对之加以控制,而重复出现在自己的 意识中,暂时成为压倒一切的优势心理状态。 (3)倘若个体强制对抗或试图摆脱这种 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 1 引 言 5 状态,就会引起严重的焦虑或恐惧,致使不得不停止正在进行的日常活动,直到所要 进行的某种强迫行为己经完成,或强迫思考的问题得到解决,才能恢复原来的日常活 动。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大多伴随出现,但有时也会单独出现。 1.4 研究限制 (1)研究工具限制。本研究所编制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是在访谈基础上通过 对访谈材料的质性分析结合前人研究研发而成,研究者目前为研三学生,在父母教养 方式访谈资料分析过程中及编码、分析、撰写上经验难免不足。 (2)样本容量有限,由于本研究在苏州大学进行取样,样本代表性不够,研究 结论的生态效度受到限制,难以推广到更大范围。 1.5 已有研究不足 目前国内外尚无将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强迫症状放在一起加以研究,内隐 完美主义更是一个新变量,而几个变量中均存在关系,而大学生正转入成年时期,他 们的学习成长环境急剧变化,心理上动荡发展,他们所面临的心理与社会变化的压力 相当大,而压力、紧张和焦虑等则是促使强迫滋生的土壤。强迫症状已经成为影响大 学生心理健康的突出问题。因此本研究将对父母教养方式、外显、内隐完美主义、强 迫症状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完美主义如何影响大学生强迫症状。 2 文献综述 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 6 2 文献综述 2.1 父母教养方式的文献综述 2.1.1 父母教养方式的内涵父母教养方式的内涵 父母教养方式即父母养育方式。家庭是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之一,父母 对子女的养育活动对其各方面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历来 都是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父母教养方式的 具体概念,国内外的研究者做出了多种界定。 sears 等人(1957)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 在本质上是一种亲子间的交互作用 历程,主要包括父母的态度、价值、兴趣、信念、照顾和训练等行为,而目标则是达 成子女身心健全的发展。 darling 教育形式: 父母尤其时父亲有时会用暴力解决问题; 从不打我, 高兴时就给钱我, 遇到不顺心的事往往拿我出气; 骂我不长脑子。 经常当着别人的面大声呵斥或责备我; 舍不得打我骂我;每当学习成绩不好时,父母就很失望。 期待方面:给我请家教补课;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我的学习是他们最大 的石头;应该教育子女做一个听话的乖孩子;孝顺;信任我并允许我尝试着独立去做 一些事情;对我的穿着和言行举止都有严格的要求。 根据访谈收集的内容,加上文献中收集到的一些题项,经文字整理和总结后,形 成父母教养方式原始问卷。原始问卷共有 50 个题项。原始问卷的题项使用陈述方式, 题项由随机排列构成。采用 likert 自评式 5 点量表法, “非常不符合”记为 1 分, “比 4 实证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 36 较不符合”计为 2 分, “不确定”计为 3 分, “比较符合”计为 4 分, “非常符合”计 为 5 分。 2.2.1.2 初测对象 初测调查在苏州大学随机抽取大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 200 份,收回 200 份, 其中有效问卷 195 份,有效回收率 97.5%。 2.2.1.3 分析与结果 (1)项目分析 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各题项上得分的差异可以作为考查项目签别力的一个指标, 如 果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某一题项上的差异显著,说明该题项具有较好的签别力。根据预 测样本量,按照测验总分将最高的 27%划分为高分组,最低的 27%划分为低分组, 对这两组数据的被试在各个题项上的得分进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独立样本的 t 检验) ,将不显著的题项剔除。结果发现,高、低两组在所有题项上的得分都达到 了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 。各题项与总分的相关,也是考查项目签别力的一个 指标,题项与总分的相关越高,其签别力越好,反之就越差。计算每个题项与总分的 相关,将低相关(r0.2)的题项项剔除。结果发现每个题项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分布 在 0.2040.635 之间,均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 。对题项的分析发现各题 项的签力均非常好,题项的有效率达到 100%,无题项需要剔除。 (2)样本适当性考察 变量间的相关特点用 bartlett 球形检验,需达到显著,kmo 系数规定: kmo 系 数在 0.90 以上非常适合于做因素分析,0.80.9 之间比较适合做因素分析,在 0.70.8 之间可以做因素分析,在 0.60.7 之间为一般,单在 0.6 以下则不适合作因素分析。 本研究参与因素分析的变量为 50 个,变量间的相关特点用 bartlett 球形检验,其值为 2072.269,显著性水平为 0.000,说明变量内部有共享因素的可能性。kmo 检验值为 0.901,证明其适合做因素分析。 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 4 实证研究 37 表3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n=204) 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取样适当性度量 .901 bartlett 球形检验 2 2072.269 自由度 300 显著性 .000 (3)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预测数据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取样适当性 kmo=0. 901,bartlett 球形检验 非常显著,表明有共同因素存在,数据适合做因素分析。因素负荷反映项目与因素之 间的相关程度,负荷越大,相关越高,说明项目越能反映该共同因素所代表的心理特 征;反之越低,说明项目对共同因素的反映程度越差。项目的共同度反映共同因素对 项目的影响,因此对项目的筛选既要保证项目在某一因素上的负荷,还要保证因素对 项目的共同度。根据这一原则去除题项的条件为:因素最大负荷值小于 0.4;共同度 (communalities) 小于 0.16; 题项在几个因子上的负荷都比较大; 确定因素的条件为: 因素的特征值大于 1;因素符合碎石图检验;因素可以命名。对预测数据采用主成份 分析的方法进行因素分析,先解得初始因素负荷矩阵,再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旋转求出 最终的因素负荷矩阵。 按照以上标准,经多次分析后共抽取出 6 个因子,与碎石图大致吻合。共保留 25 个题项。能解释总变异的 63.257%,题项的因素负荷均大于 0.4,并且在其他因素 上负荷较小。分析得到的 6 个因素分别为第一个因素包含 5 个题项,反映父母与子女 之间情感交流状况,命名为“情感交流” ;第二个因素共包含 5 个题项,主要体现父 母对子女的干涉与控制,命名为“控制干涉” ;第三个因素包含 5 个题项,反映父母 与子女间存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父母给与孩子较大信任,命名为“民主鼓励” ; 第四个因素包含 3 个题项,描述完全以孩子的意愿为中心,有求必应,对孩子缺乏控 制、过度保护,命名为“溺爱” ;第五个因素包含 4 个题项,主要反映父母对子女存 在较多不满与否定,命名为“否认” ;第六个因素包含 3 个题项,主要反映对孩子既 没有要求也没有反应,亲子间较为淡漠,命名为“忽视” 。由这 6 个因子所包含的题 项构成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 4 实证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 38 图 2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碎石图 表 4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因素特征根与方差贡献率 因 素 旋转前方差 旋转后方差 特征根 方差贡献 率% 累积方差贡献 率% 特征根 方差贡献率% 累积方差贡献 率 % 1 8.882 35.526 35.526 4.533 18.133 18.133 2 2.228 8.914 44.440 2.942 11.768 29.901 3 1.498 5.992 50.432 2.736 10.943 40.844 4 1.143 4.570 55.003 2.638 10.551 51.395 5 1.097 4.387 59.389 1.789 7.158 58.552 6 0.967 3.868 63.257 1.176 4.705 63.257 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 4 实证研究 39 表5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旋转后的因素矩阵(rotated component matrix) (n=204) 1 2 3 4 5 6 共同度 ps20 0.820 0.701 ps8 0.787 0.659 ps14 0.630 0.570 ps2 0.581 0.648 ps6 0.567 0.663 ps25 0.482 0.578 ps26 0.452 0.622 ps19 0.661 0.645 ps1 0.545 0.622 ps7 0.632 0.574 ps21 0.626 0.661 ps3 0.615 0.698 ps15 0.574 0.572 ps28 0.529 0.556 ps9 0.508 0.596 ps10 0.809 0.751 ps22 0.778 0.726 ps4 0.615 0.529 ps5 0.677 0.674 ps11 0.638 0.577 ps17 0.452 0.574 ps23 0.476 0.485 ps12 0.767 0.709 ps18 0.756 0.668 ps30 0.641 0.661 (4)信度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