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宋玉,战国末期人,屈原之后楚国最著名的辞赋作家。班固汉书艺文志 载“宋玉赋十六篇”而未列具体篇名,今存署名宋玉的辞赋共计十六篇。除九 辩外,对宋玉作品真伪的判断至今问题颇多。本文本着实事求是、还原历史的 原则,在系统总结前修时贤考辨成果的基础上,对十六篇中署名宋玉的招魂、 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笛赋、大言 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等十二篇作品逐一作出详尽考辨。 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全面回顾了一百年来国内学术界宋玉的研究现状。其中,作品真伪 的考辨,虽表现出由否定多向肯定多发展的趋势,但对不少作品,至今仍未达成 共识,本文认为对此仍有待下大力气作更为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考辨。 第二章,详尽考辨了招魂篇的真伪。招魂篇始见于王逸注楚辞章 句。本文通过对王逸与屈原及宋玉的同土同乡关系,王逸注楚辞的严谨态 度,宋玉集的流传情况,洪兴祖注书和其楚辞目录顺序等几方面的细致 考察,认为招魂当是宋玉为招楚顷襄王的生魂而作。 第三章,系统考察了收入文选中的五篇辞赋的真伪。文选收录了风 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五篇作品,题名作者 宋玉。而现代学者提出了否定性意见。本文认为,从其产生的可能性、楚辞 不录的原因、目录记载状况、梁前校书情状、宋玉赋的风格、唐勒赋的特征 以及文选结集前其它文献对其的记载情况等方面看,文选所收这五篇赋 作都是宋玉的作品。 第四章,精心考证了收入古文苑中的六篇辞赋的真伪。古文苑收录 署名宋玉的赋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共六篇。 本文从梁刘勰文心雕龙、隋末唐初虞世南北堂书钞、唐李善注文选等 较早文献大量征引如上诸赋( 舞赋除外) 成句并作者宋玉及篇名的事实推定, 西汉杨雄、东汉张衡、三国曹植、西晋左思、南齐江淹等作家的诗赋创作都在不 断化用宋玉五赋句意,宋玉集及五赋唐前本来就一直流传未佚,并非后世突 然出现,因此,除舞赋外,古文苑中其它五篇赋作的真实性不容质疑。 关键词:宋玉赋考辨 a b s t r a c t s o n gy u1 i v e di nt h ee n dp e r i o do ft h ew a r r i n gs t a t e s i t i sw i d e l y a c k n o w l e d g e dt h a tb o t hq uy u a na n ds o n gy uw e r ee q u a l l yf a m o u sa n d i m p o r t a n tw r i t e r si nt h e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1 i t e r a t u r e b a ng u“h a n h i s t o r y s i m p l i c i t y ” h a dr e c o r d e dt h a tt h en u m b e ro ft h es o n gy u sf u w e r es i x t e e np i e c e s ,b u tb a ng ud i dn o t1 i s tt h en a m e so ft h es o n gy u s f u n a wt h es o n gy u sc i f ut h a tn 锄e dh i ma r ea t t r i b u t e dt oa w r o n g a u t h o ri s _ ac o n t r o v e r s i a lp r o b l e mi nt h er e s e a r c ho fc h i n e s e1 i t e r a t u r e h i s t o r yb e s i d e s“j i ub i a n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p r i n c i p l e so fr e a l i t ya n d h i s t o r y ,b a s e do nt h ep r e d e c e s s o r sr e s u l t s ,m yp a p e rc o m p l e t e l yd e b a t e s t h et w e l v ew o r k st h a ts i g n e dt h en a i n eo fs o n gy uo n eb yo n e t h ef u l lp a p e r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c h a p t e r s : i ag e n e r a lo v e r v i e wo fo n eh u n d r e dy e a r st ot h es t a t u so fd o m e s t i c a c a d e m i cr e s e a r c ho ns o n gy u h i sa u t h e n t i c i t yo ft h ew o r k sd e b a t i o n , a l t h o u g hw a sd e m o n s t r a t e df r o mt h en e g a t i v et r e n d e n c et ot h ea f f i r m a t i v e , a n dm a n yw o r k sh a sc o n t i n u e d t oh a v ed f f i c u l t i e si nr e a c h i n g c o n s e n s u s t h et e x ts t i l lm a k e sg r e a te f f o r t st om a k e1 1 1 0 r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a n di n d e p t hr e s e a r c h i i d e t a i l e dd e b a t i n go nt h ea u t h e n t i c i t yo ft h e“s o u l ” a r t i c l e t h i sa r t i c l ec a nb ef o u n di n“c h ue l e g i e ss e c t i o n sa n dc h a p t e r sa n d s e n t e n c e s ”a 1lt h r o u g hw a n gy i 、q uy u a n 、 s o n gy ua n dt h et h e i rf e ll o w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o ft h et e r r i t o r y ,w a n gy i sc r i t i c a la t t i t u d eo fn o t i n g “c h ue l e g i e s ”,t h ec o n d i t i o no f “s o n gy uc o l l e c t i o n ” s s p r e a d ,t h e b o o kh o n gx i n gz un o t ea n dt h ec a t a l o g u eo r d e ro f“c h ue l e g i e s ”, i n a d d j t i o nt oo t h e ra s p e c t so ft h ei n s p e c t i o n ,t h e “s p i r i t ” t h a ts o n g y ui sf o rk i n gx i a n g 硼o u n th e a l t hs o u l w h a ts im aq i a nh a dr e a dw a s c a l l e d“d az h a o ” b yp e o p l e i i n s p e c t e dt h ef i v ec i f uo fa u t h e n t i c i t yi nt h e“a r t i c l e s ” s y s t e m a t i c l y t h e “a r t i c l e s ”c o n t a i n st h e “f e n gf u ”, “g a ot a n gf u ”, “t h ed i v i n el a d yf u ”,“d e n gt uz il u b r i c i t y ”,“a n s w e r i n gt h ee m p e r o r o fq u e s t i o n ”w i t ht h ea u t h o rt i t l e ds o n gy u a n da1 0 to fm o d e r n s c h o l a r sh a v eb r o u g h tf o r w a r dt h en e g a t i v ev i e w s t h i s p a p e r , f r o m p o s s i b i l i t yo fi t sc r e a t i o n ,t h er e a s o n “c h ue l e g i e s ”w a sn o tr e c o r d e d , c a 上a l o g u ed o c u m e n t i n gc o n d i t i o n ,t h eb o o ks t a t u sb e f o r el i a n g ,t h es t y l e o fs o n gy u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a n g l ef u ”a n dt h eo t h e r “a r t i c l e s ” l i t e r a t u r ep u b l i s h e db e f o r et h er e c o r d s0 ft h e i rf i e l d so f v i e w , t h e“a r t i c l e s ” r e c e i v e dt h i sa n dt h ef i v ep i e c e so ff ua r es o n g y u w o r k s c a r e f u lr e s e a r c h e dt h ea u t h e n t i c i t yo ft h ec i f u i n “g uw e n y u e n ”t h i sa r t i c l ef r o m “w e nx i nd i a ol o n g ”w r i t t e nb yl i ux i e , “n o r t h h a l l 一b o o k ”w r i t t e nb yy us h in a n ,t h e“a r t i c l e s ”n o t e db yt a n gl is h a n a n dt h eo t h e re a r l y1 i t e r a t u r e ( e x c e p tf o r“d a n c ef u ) a n dt h ea u t h o r o fas e n t e n c ea n ds o n gy ua n ds oo n ,t h ew e s t e r nh a nd y n a s t yy a n gx io n g , t h ee a s t e r nh a nd y n a s t yz h a n gh e n g ,t h ew e s t e r nj i nd y n a s t yz u os i , t h e s o u t hq ij i a n gy a na n ds oo n ,c o n s t a n t l ye n d o w e dw i t hm e a n i n go ft h ef i v e s o n gy u ,“s o n gy uc 0 1 1 e c t i o n ”a n dt h ep i e c e so ff uh a db e e ns p r e a db e f o r e t a n g , i n s t e a do fb e i n gf o u n ds u d d e n l y ,e x c e p tf o rt h e“d a n c ef u ”, t h e o t h e rf i v ep i e c e so ff ui n“g uw e ny u e n ”a r eu n q u e s t i o n a b l ea u t h e n t i c w o r k s k e yw o r d s :s o n gy uf ui n s p e c t 郑重声明 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文没有剽窃、抄 袭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侵权行为,否则,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 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特此郑重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 :互伟殍 w 6 年,月7 日 引言 “诗经学”和“楚辞学”作为我国古代经学和古代文学领域的两大显 学,两千年来,经过无数前修和时贤的潜心探研,已接近极至。这在为我们积累 极为丰富的研究资料的同时,也占去了几乎所有的研究空间。作为学养如我辈的 青年学子,若想在这两大领域中选取一小块前人未开垦过的处女地进行耕耘,几 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两相比较,笔者只有在研究相对稍弱的“楚辞学”领 域寻找前人已涉足过的题目。若把楚辞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自知自 己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难以驾驭和深入,如其浮光掠影作些面上的重复劳动, 还不如选取一位辞赋家进行研究更为稳妥;再说,这也是每位初涉学术者本应走 的研究正道。在先秦到汉魏的辞赋作家中,屈原研究己近极至,很难有所发现和 创新,景差、唐勒、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刘向、王逸等先秦 两汉作家,要么没有作品传世,要么保存下来的作品太少,不足以作为一篇硕士 论文的选题。因此,经过反复比较后笔者认为,选取宋玉为研究课题较为合适。 宋玉是屈原之后最为著名的辞赋作家,其生活于战国最后几十年的楚国,有 关其生平事迹,最可信的只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数语。选取宋玉作 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出于几种考虑:一是,宋玉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高,影 响大。宋玉与屈原历来被并称为“届宋”,所谓“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 风云”。,“屈宋逸步,莫之能追” ,“荆门倒屈宋,梁苑倾邹枚” ,“窃攀屈宋 宣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等等皆是,可见其文学地位之高。模仿宋玉作品的 古代作家,代不乏人,仅唐朝以前,模仿登徒子好色赋者就有司马相如美 人赋,陈琳止欲赋,王粲闲邪赋,应埸正情赋,张华咏怀赋,江 淹丽色赋,沈约丽人赋等等,可见其影响之大。这就意味着选择宋玉为 研究课题具有重要意义:二是,相对于屈原研究,宋玉研究薄弱许多,甚至略显 寂寞。近百年来,状况虽有所改观,然仍与屈原研究投入的力量无法相提并论,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选题当有可供拓展的空问。事实上,宋玉研究确实有不少学术 拼| 蕈御 腻牦航燃胡猢朋舶钆钳睥眠蛳僦明 犏犏胤唧华华鼬,戮| |毂鬈戮絮 剡剡搡玑 “;|i!峙 麟一 鬈基刘刘臣钱酗 问题尚待深入,甚至还有些学术盲点和学术公案需探讨和澄清:三是,宋玉留存 于世,可供研究的作品文本数量适中,既不至于因内容庞大而无从下手,又能够 将其作为一块不小的领地较长时问地耕耘下去。 汉书艺文志- 诗赋略载“宋玉赋十六篇”,但未列具体篇名。留存至今 署名宋玉的作品有:九辨、招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 好色赋、对楚王问、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 微咏赋、高唐对、郢中对,总计十六篇,正巧与汉书艺文志所记相 吻合。这十六篇作品,其中九辨、招魂两篇,首见于东汉王逸注楚辞章 旬;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五篇首见于 南朝梁萧统编文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 六篇,首见于唐人编古文苑:微咏赋一篇,首见于南宋末陈仁子编文选 补遗;高唐对、郢中对,两篇首见于明人辑宋玉集。 对如上十六篇辞赋文本本身的系统研究j 无疑是宋玉研究的核心内容,而对 这些辞赋真伪的考辨和著作人的认定,则是文本价值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作品真 伪问题不解决,其它一系列研究结论就都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符合实际。就宋玉 而言,其作品的真伪问题,又恰恰是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学术界从认定其为全 部伪作到认定其为全部真作,各种观点都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 笔者征得导师的同意,决定硕士论文先解决署名宋玉作品的真伪问题。以后,再 在此基础上逐步研究其他问题,拟经过若干年的不懈努力,使自己的研究最终成 为一部系统的集成式的宋玉研究成果。为此,本文以宋玉作品考辨立题,拟 分四章进行研究。第一章,全面综述一百年来宋玉研究的现状,以便展现研究特 色、薄弱环节、学术盲点和仍待解决的问题;第二章,系统考辨招魂一作的 真伪和意旨;第三章,系统考辨文选所收风赋、高唐赋、神女赋、 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五篇作品的真伪;第四章,系统考辨古文苑 所收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六篇作品的真伪。 本文对署名宋玉作品的研究考辨,全部采取实证性研究方法,先逐一排列先贤对 某一作品真伪的看法及理由,然后再提出自己的一得愚见和理由,对时贤的研究 成果做到充分尊重,尽量吸收其合理成分,不轻率否定别人,否定则需有实证: 申述自己的得之见,亦主要靠材料说话;信从前人某种观点,办阐明信从的理 2 由,补足新的证据;暂时拿不出证据者,则尽量提出倾向性、推测性的意见存疑 备考。遵守学术规范,凡吸收前修和时贤的研究成果,皆予以注明。总之,力图 使自己对考证过的每一篇作品所下结论都尽可能地经得住推敲。 第一章国内宋玉百年研究综述 宋玉,战国末期楚国人。他是继屈原之后著名的辞赋作家,在文学史上与 屈原并称为“屈宋”。但是两千年来,人们对宋玉的研究却无法与屈原研究相提 并论。值得欣喜的是,自上世纪初以来,这种局面已经有所改观。 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初至今,国内学者发表的关于宋玉研究的论文已 近二百篇,出舨专著四部,在宋玉生平品格研究、作品真伪考辨、宋玉作品的艺 术成就及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笔者现对百年来宋玉研究的情况 作一综述,以期发现宋玉研究中仍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宋玉生平和品格研究 关于宋玉的生平事迹,古籍记载不多并且重复多、疑点多。我们现在只能 从史记- 屈原列传、韩诗外传、新序、汉书艺文志、楚辞章句、 洛神赋、襄阳耆旧记、水经注、渚宫旧事、文选注、古文苑、北 堂书钞等文献记载中获取有限的信息。 关于宋玉的出生地及居住地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认 为宋玉是鄢都( 今湖北宜城) 人。金荣权、吴广平持此说,其共同依据的史料有 三种:( 一) 、晋人习凿齿襄阳耆旧记卷一:“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 有宋玉冢。”( 二) 、北魏人邴道元水经注卷二十八:“故鄢郢之旧都,秦以为 县,汉惠帝三年,改日宜城城南有宋玉宅。玉,邑人,隽才辩给,善属文而 识音者。”( 三) 、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八十二襄阳记:“江汉间,州以 十数而襄阳为大,江陵以江水为北津。襄阳,旧楚北津。宋玉、王逸、张悌、习 凿齿之徒实生此土,故民尚文。”又言“汉宜城故城”有“宋玉宅”。吴广平在此 基础上又增加一条论据:清代蒋廷锡等辑校古今图书集成卷一一五四方舆嚷 阳府- 古迹:“宋玉宅,在县南三十里宋玉墓之南。”。第二种认为宋玉是荆州 。金荣权:宋玉辞赋笺评,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 9 9 1 年1 月版,第1 5 l 页。 吴广平:宋玉集,长沙:岳麓书社,2 0 0 1 年8 月第1 版,前言第2 页。 d ( 今湖北江陵) 人。第三种认为宋玉生于郊郢( 今湖北钟祥县郢中镇) 。第四种 认为宋玉宅在秭归。理由是杜甫入宅三首之三:“宋玉归州宅,云通白帝城。” 。综观上述四种说法,笔者以为,第一种说法所依多为著名地理学文献,且相对 较早,故可信度最高,可知宋玉当为鄢都人。 关于宋玉的葬地。张荣锦宋玉葬地一说根据安福县志“楚大夫宋玉 墓,在县东二十公里浴溪河南岸,即澧长乐乡,向有墓碑,人称宋玉坟”他推 测道“宋玉被放逐在澧水下游一带,最后一棺竟傍道水寒,是很有可能的”。 安福朗今临澧县。刘刚亦持此说。这种说法与襄阳耆旧记、方舆襄阳府古 迹的记载相抵牾,可聊备一说,存以备考。 关于宋玉的生卒、活动年代。陆侃如宋玉评传推测,宋玉当生于顷襄 王九年( 公元前2 9 0 年) ,是年“屈原自沉泪罗”,在考烈王八年( 公元前2 5 5 ) 3 5 岁的时候“为小臣,不久失职”,“作九辩”;考烈王二十二年( 公元前2 4 1 年) ,“楚迁都寿春”“作招魂”;负刍五年( 公元前2 2 2 年) ,“秦灭楚”,“宋 玉卒”。袁梅基本沿用陆侃如观点,其独树一帜的宋玉一文认为:“宋玉, 楚人,战国末季的辞赋大家。约生于届原为国自殉之前,卒于楚亡之际。” 金荣权宋玉生平考及评品推测,宋玉的生年当在怀王末年或襄王初年 ( 公元前3 0 0 前后) ,“到考烈王之世,被迫弃官而流落他乡”。汤漳平、陆永 品楚辞论析在宋玉生卒年问题上比较谨慎,云:“宋玉,楚人,生卒年不详, 活动的年代后于屈原,主要在顷襄王时期( 前2 9 8 一前2 6 2 在位) 。”。蔡靖泉楚 文学史在叙述宋玉生卒年代时,观点与汤漳平等一致。马中星论宋玉认为 宋玉约生于公元前3 2 0 年,卒于公元前2 6 3 年,“生活在全国大一统前夜的楚国”。 吴广平编注宋玉集中考定“宋玉大约是楚怀王末年或顷襄王初年出生 的,即生于楚怀王三十年( 公元前2 9 9 年) 至楚顷襄王元年( 公元前2 9 8 年) 前后 。金荣权:来玉辞赋笺评 引自荆州揽要( 湖北荆州地区地名办公室编写)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杜 1 9 9 1 年1 月版,第1 5 2 页。 。( 唐) 杜甫著t 【清】钱谦益注: 。胡念眙:宋玉和他的作品,光明日报,1 9 5 4 年8 月2 2 日,文学遗产专栏第1 7 期 。中国科学院: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2 年7 月版,第1 0 0 页。 。古典文学论丛,济南;齐鲁书社,1 9 8 1 年9 月版。 9 在艺术上的独创性一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九辩的艺术创新:( 一) 、“因秋 兴感的抒情方式”;( 二) 、“回旋错综的章法结构”:( 三) 、“自由变化的语言形式”。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则说其“用字深刻,描写细致,音调和美”,注意到 了九辩的音乐美。 郭在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宋玉也称,“它 善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并且句法多变,能够巧妙地运用双声叠韵和叠字等修 辞手法,读起来抑扬顿挫,饶有音乐美,从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之后, 许多学者发表文章来探讨九辩的“悲秋”艺术,如尚永亮的悲秋意识初探 ”、孟修祥的论宋玉( 九辩) 的悲秋模式 、韦琴琴的论宋玉( 九辩 的阴 柔美及其对中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影响 、徐少舟的宋玉:独绝千古的悲秋之 祖o 等。 二、招魂艺术研究 招魂的写作艺术对于汉赋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胡念贻宋玉 和他的作品说:“招魂那篇的体裁,可能是从民间来的,宋玉写招魂时, 大大地发挥了他的铺张描写与细致刻画的本领。”回赵喜范谈( 招魂) 对汉赋 的影响认为“在楚辞中对汉大赋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招魂”,理由是:“汉 赋是具有讽刺意义的,其直接渊源则是楚辞,尤其是楚辞中的招魂”;“汉 大赋的结构一般可有三部分:前面有序,中间是正文,后面有乱”,“这种结 构形式是由招魂直接继承来的”:“招魂的对话形式对汉赋也有影响”;“铺 陈夸张的描绘是招魂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对汉赋的影响很大”;“在语言方面, 汉赋中大量使用联绵词语以及华美辞藻,在招魂中早已出现”。总之,t 招 魂确是开了汉赋的先河”。 潘啸龙涉想神奇,辞采瑰玮也说:“它借一招 魂作为主线,把对宫室、饮食、女乐( 歌舞) 、娱戏,包括乱辞中的射 猎等完全不同的生活景象,通过分类铺叙方式一气贯串,构成宏伟巨制,t 浑 如天际浮云,自起自灭,以极作文之变,更直接启迪了汉代赋家枚乘、司马 。李志慧:论( 九辩) 在艺术上的独创性,西北大学学报,1 9 8 2 年第2 期。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 9 8 2 年5 月版,第1 2 6 页。 。胡乔术:中国太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 9 6 年1 2 月版。 。尚永亮:悲秋意识初探,陕西师大学报) 。1 9 8 8 年第4 期。 。盂修样:论宋玉( 九辩) 的悲秋模式,中州学刊) 1 9 9 1 年第l 期。 :韦琴琴:论宋玉( 九辩) 的阴柔美及其对中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影响广西师范学报,2 0 0 0 年第4 期。 。徐少舟;宋玉:独绝千古的悲秋之祖 ,l 江汉论坛) 2 0 0 3 年第l1 期。 。胡念贻:宋玉和他的作品) 光明日报,1 9 5 4 年8 月2 2 日,文学遗产专栏第1 7 期。 。赵喜范,谈招魂) 对汉赋的影响,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 9 8 3 年第4 期。 1 0 相如等,并呼唤着七发、上林等瑰玮大赋的诞生。”。 三、高唐赋、神女赋艺术研究 对于高唐赋、神女赋,梦、美人、巫山云雨、山水、登高望远等是学 者们研究的主要对象。这两篇赋前后相结,分则成为二,合则可为一。其艺术性 有诸多共同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者研究的颇多。 汤冰中国山水文学发轫于( 高唐赋) 的哲学思考。论及高唐赋对中 国山水文学的影响。伏俊连先生在美的企慕与欲的渲泄一屈原、宋玉、司马相 如美人赋散论中评价道:“宋玉的美人赋则是意象兼备,形神俱存,它翻开了 中国文学史上描写女性的新的一页。”并认为神女赋在几方面“开辟了我国 后代美人赋及别类美人文学的创作格局,并且逐渐形成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对女性 的审美特征”,如“对美人光彩的注目”,“全力描写服饰之盛”等。傅正谷中 国古代梦幻主义文学的名作认为,宋玉“创造性地叙述了早已产生和流传于民 间的巫山神女的神话传说,并赋予它以鲜明的梦幻色彩,使之成为中国古代众多 梦事中最为动人、传诵最广、影响最大者之一”。陈向春、辛眉导开传统写 艳文学的祖师。则把高唐赋、神女赋称为艳赋。褚斌杰宋玉( 高唐) 、 ( 神女) 二赋的主旨及艺术探微称,高唐赋“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以大自然为 审美对象的山水文学”,神女赋“是后世文人言情之作的开端”。 孙维城论 “登高望远”意象的生命内涵说:“登高望远之悲,起自宋玉。”o 总之,宋玉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吴广平在宋玉集中认为,宋 玉是赋体文学的开山祖师,他“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悲秋主题”,“奠定了中国 文学的云雨经典意象”,“是第一个创作游戏文学的作家”,“是中国第一位创 作性梦文学的作家”,“是中国第一位创作山水文学的作家”。 吴广平的总结可谓 全面地概括了宋玉的艺术成就。 。潘啸龙:涉想神奇。辞采瑰玮,t 文学知识。1 9 9 0 年第l o 期。 。汤冰:中国山水文学发轫于( 高唐赋 的哲学思考江汉论坛1 9 8 8 年第1 2 期。 坝俊连先生:美的企幕与欲的渲泄,社会科学( 兰州) 1 9 9 0 年第4 期。 。傅正谷:中国古代梦幻主义文学的名作,t 名作欣赏,1 9 9 1 年第6 期。 。陈向春、辛眉:导开传统写艳文学的祖帅社会科学战线,1 9 9 3 年第5 期。 冀斌杰:( 束玉( 高唐) 、( 神女) 二赋的主旨及艺术探微,北京大学学报 ,1 9 9 5 年第l 期。 毋孙维城:论。登高望远”意象的生命内涵,中国韵文学刊,1 9 9 9 年第2 期。 。吴广平:束玉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2 0 0 1 年8 月版,前占第1 5 2 4 页。 1 1 第四节宋玉研究专著简介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界对于宋玉作品进行研究的专门著作,共有四 部。 第一部是宋玉辞赋今读,袁梅译注。袁梅认为“吉籍著录的宋玉作品, 最可信者为九辩”。所以该书除著录此篇外,“又将风赋、高唐赋、神 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列于其后,并附录对楚王问、笛赋、大言赋、 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高唐对等篇之白文,以存疑备考”。 该书有引论,“集中地评价宋玉及其九辩”。对于前五篇,“先解题旨,次 录原文及注释,后录译文”。该书注释详细,译文通俗,并且其“改变了明代以 后无人整理宋玉作品的状况,并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宋玉作品的真伪问 题”。圆宋玉辞赋今读在宋玉作品整理研究方面是有突破性进展的一部书,然 其对于宋玉作品否定过多,这是其不足之处。 第二部是宋玉辞赋译解,朱碧莲编注。该书正文收录有论宋玉及其( 九 辩) 、宋玉辞赋真伪辩两篇论文,接着是九辩、风赋、高唐赋、神 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六篇宋玉作品,附录中收的是存疑的六篇 作品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该书对这十二 篇赋的介绍分四部分:“原文”、“注释”、“译文”、“赏析”。书末附有有关宋玉 的传记资料和宋玉及其作品的研究专著和文章索引。该书通过对宋玉辞赋 的译解,能帮助一般读者比较客观而全面地评价、认识宋玉其人及其作品,对于 研究者来说,也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第三部是宋玉辞赋笺评,金荣权著。“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是鉴赏, 包括宋玉全部辞赋的题解、注释、翻译,对宋玉自作的辞赋还有鉴赏( 其中不包 括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舞赋四篇伪作) 。下编是研究,对宋玉 生平、作品、后人的评价及宋玉自身的评品进行全面的探讨。最后以附录的 形式收集了有关宋玉资料及论文索引。” 该书体例新颖、资料丰富、观点别致、 学术水平很高。 。袁梅:束玉辞赋今读) ,济南:齐鲁书社,1 9 8 6 年8 月版,见凡例。 。吴广平:2 0 世纪宋玉研究述评) 中州学刊,2 0 0 2 年,第l 期。 。金荣权;束玉辞赋笺评,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 9 9 1 年月l 版,前言第l 页。 1 2 第四部是宋玉集,吴广平编注。此书前言很有特色r 包括“宋玉的生平”、 “宋玉作品的真伪”、“宋玉作品的艺术成就”、“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 响”、“宋玉研究概况”等六部分。“本书将传世的十六篇宋玉作品,加上银雀 山出土的一篇御赋,分为两组:第一组即宋玉所作,包括九辩、招魂、 风赋、商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 对楚王问、笛赋、大 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御赋共十三篇作品;第二组为伪作或属 尚有争议的作品,包括舞赋、微咏赋、高唐对、郢中对四篇,另附宋 玉集序。”该书“每篇作品均据多种版本作些校勘”,“对每篇作品,均先解题, 再录原文,分段注释,最后附译文”。此书还收录了游国恩、胡念贻、潘啸龙、 汤漳平、朱碧莲、高秋风、谭家健、李学勤等十一位学者的十四篇考证宋玉作品 的论文,这也是作者断定宋玉有十三篇作品的主要依据。书末另附:( 一) 、宋玉 及其作品的评论资料,辑录历代评论宋玉及其作品的资料二百四十三条;( 二) 、 参考、引用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绵阳市安州区招聘教师笔试真题
- 2024年荆门市“招硕引博”笔试真题
- 2024年含山县县级公立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小学三年级数学素养提升计划
- 古筝跨文化交流计划
- 2024-2025语文教材改革与应用计划
- 劳务及材料合同样本
- 2024-2025企业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达标题】
- 动物收养合同样本
- 2025年半导体分立器件合作协议书
-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SHT3012-2011
- 2024年大学物理磁场教案设计示范
- 国开汽车学院《项目管理》形考作业1-4答案
- 《断层解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版口腔癌术后口腔冲洗技术培训课件
- 钢楼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金属非金属矿山(初级)安全生产实务试题及答案指导
- 五年级上册数学培优奥数讲义-第17讲 不定方程
- 2024新版英语英语3500个单词分类大全
- 项目2 2.1 植物的细胞(1)(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课堂
- Unit8 Bens first trip to Beijing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广州)英语五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