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习题.doc_第1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习题.doc_第2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习题.doc_第3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习题.doc_第4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药剂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 2、表观分布容积 3、首过效应 4、被动扩散 5、主动转运 6、吸收 7、肠肝循环 8、胞饮作用 9、消除10、多晶型 11、pH-分配假说 12、药物代谢二、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理及过程的缘科学 B、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 C、主动转运是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D、被动扩散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E、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称为胞饮 2、不是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机理的是 A、主动转运 B、促进扩散 C、渗透作用 D、胞饮作用 E、被动扩散 3、以下哪条不是被动扩散特征 A、不消耗能量 B、有部位特异性 C、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 D、不需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 4、以下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征 A、消耗能量 B、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 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 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和状态 5、以下哪条不是促进扩散的特征 A、不消耗能量 B、有结构特异性要求 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和状态 6、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 A、 当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有时对溶解度特别小的药物能增加吸收量 B、 一些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的物质,饱腹服用吸收量增加 C、 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 D、 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 E、 脂溶性,非离子型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 7、药物剂型对药物胃肠道吸收影响因素不包括 A、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B、粒子大小 C、多晶型 D、解离常数 E、胃排空速率 8、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 A、胃肠液成分与性质 B、胃肠道蠕动 C、循环系统 D、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E、胃排空速率 9、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大致顺序 A、 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B、 水溶液混悬液胶囊剂散剂片剂 C、 水溶液散剂混悬液胶囊剂片剂 D、 混悬液水溶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E、 水溶液混悬液片剂散剂胶囊剂 10、已知某药口服肝脏首过作用很大,改用肌肉注射后 A、 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B、 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C、 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 D、 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 E、 t1/2和生物利用度皆不变化 11、某药物对组织亲和力很高,因此该药物 A、表观分布容积大 B、表观分布容积小 C、半衰期长 D、半衰期短 E、吸收速率常数Ka大 12、关于表观分布容积正确的描述 A、 体内含药物的真实容积 B、 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C、 有生理学意义 D、 个体血容量 E、 给药剂量与t时间血药浓度的比值 13、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碱性药物pKa-pH= ( )A. lg(Ci/Cu) B.lg(Ci*Cu) C. lg(Ci-Cu) D.lg(Cu/Ci) E. Lg(Ci+Cu)14、胞饮作用特点是:A有部位特异性 B.需要载体 C.不需要耗能D.逆浓度梯度转运 E.无部位特异性15、弱碱性药物奎宁的pKa=8.4, 在小肠中(pH=7)解离型和未解离型药物比为A. 25/1 B. 1/25 C. 1 D.1100 E.无法计算16、在溶出为限速过程的吸收中,溶解了的药物立即被吸收,即为( )状态A. 动态平衡 B. 漏槽 C.分布平衡 D.均是 E.均不是17、在溶媒化物中,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顺序为:A. 水合物有机溶媒化物无水物 B. 无水物水合物有机溶媒化物C. 有机溶媒化物无水物水合物 D. 水合物 无水物 大腿外侧肌上臂三角肌C. 混悬型注射剂可于注射部位形成药物贮库,吸收时间较长D. 显著低渗的注射液局部注射后,药物被动扩散速率小于等渗注射剂E. 以上均正确15、药物代谢第一相反应包括:A. 氧化 B. 水解 C. 还原 D.结合 E.化合药动学习题一、A型题1、关于生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CA、 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缩短 B、 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延长 C、 正常人对某一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基本相似 D、 与病理状况无关 E、 生物半衰期与药物消除速度成正比2、测得利多卡因的生物半衰期为3.0h,则它的消除速率常数为 DA、1.5h-1 B、1.0h-1 C、0.46h-1 D、0.23h-1 E、0.15h-1 3、某药物的t1/2为1小时,有40%的原形药经肾排泄而消除,其余的受到生物转化,其生物转化速率常数Kb约为 EA、0.05小时-1 B、0.78小时-1 C、0.14小时-1 D、0.99小时-1 E、0.42小时-1 4、某药静脉注射经2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 BA、1/2 B、1/4 C、1/8 D、1/16 E、1/32 5、地高辛的半衰期为40.8h,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量的百分之几 BA、35.88% B、40.76% C、66.52% D、29.41% E、87.67% 6、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问多少个t1/2药物消除99.9% BA、4 t1/2 B、6 t1/2 C、8 t1/2 D、10 t1/2 E、12 t1/2 7、单室模型药物,单次静脉注射消除速度常数为0.2h-1,问清除该药99%需要多少时间 BA、12.5h B、23h C、26h D、46h E、6h 8、一病人单次静脉注射某药物10mg,半小时血药浓度是多少g/mL。(已知t1/2=4h,V=60L) AA、0.153 B、0.225 C、0.301 D、0.458 E、0.610 9、单室模型药物,生物半衰期为6h,静脉输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95%需要多长时间 BA、12.5h B、25.9h C、30.5h D、50.2h E、40.3h 10、缓控释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测定中采集血样时间至少应为 BA、12个半衰期 B、35个半衰期 C、57个半衰期 D、79个半衰期 E、10个半衰期 11、以静脉注射为标准参比制剂求得的生物利用度 AA、绝对生物利用度 B、相对生物利用度 C、静脉生物利用度 D、生物利用度 E、参比生物利用度 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 14 A、Cl=KV B、T1/2=0.693/K C、GFR D、V=X0/C0 E、AUC 1、生物半衰期 BEDA2、曲线下的面积 3、表观分布容积 4、清除率 57 A、清除率 B、表观分布容积 C、双室模型 D、单室模型 E、多室模型 5、反映肾功能的一个指标 AAA6、具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 7、反映药物消除的快慢 812 A、单室单剂量血管外给药ct 关系式 B、单室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ct关系式 C、单室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ct关系式 D、单室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ct关系式 E、多剂量函数8、C=C0ekt CAEB9、C=kFX0/V(k-k)(ekt-ekat) 11、=(1-enk)/(1-ek) 12、C=k0/kv (1- ek) 1316 A、消除速率常数K B、吸收速率常数Ka C、多剂量函数 D、A和B E、B和C BADA13、WagmerNelson法的公式可求 14、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的尿药排泄速度法公式可求 15、单室模型单剂量血管外给药的ct关系式可求 16、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停止滴注后的ct关系式可求 1720 A、 F=(AUC0)口服/(AUC0)静注 B、 C=kFX0/V(k-k)(ekt-ekat) C、 C=k0/kv(1- ek) D、 C=C0ekt E、 C = C0(1-enk)/(1-ek)ekt 17、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CBEA 18、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口服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19、表示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20、表示某口服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 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1、关于药物动力学中用“速度法”从尿药数据求算药物动力学的有关参数的正确描述是 ABDEA、 至少有一部分药物从肾排泄而消除 B、 须采用中间时间t中来计算 C、 必须收集全部尿量(7个半衰期,不得有损失) D、 误差因素比较敏感,试验数据波动大 E、 所需时间比“亏量法”短 13、关于隔室模型的概念正确的有 ABCA、 可用AIC法和拟合度法来判别隔室模型 B、 一室模型是指药物在机体内迅速分布,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 C、 是最常用的动力学模型 D、 一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量均相等 E、 隔室概念比较抽象,有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直观性 2、用于表达生物利用度的参数有 ACEA、AUC B、CL C、Tmax D、K E、Cmax 3、非线性动力学中两个最基本的参数是 DEA、K B、V C、CL D、Km E、Vm 4、关于生物利用度测定方法叙述正确的有 AEA、 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B、 洗净期为药物的35个半衰期 C、 整个采样时间至少7个半衰期 D、 多剂量给药计划要连续测定三天的峰浓度 E、 所用剂量不得超过临床最大剂量 5、药物动力学模型的识别方法有 ABCDA、图形法 B、拟合度法 C、AIC判断法 D、F检验 E、亏量法 6、生物半衰期是指 CA、 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 B、 药效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C、 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D、 体内药量减少一般所需时间 E、 与血浆蛋白结合一半所需时间 7、影响达峰时间tm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 EAA、K B、tm C、X0 D、F E、Ka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习题A型题 1关于生物药剂学含义叙述错误的是() DA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 B阐明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的关系 C研究生物有效性 D研究药物稳定性 E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下列关于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为(E) A药物在体内如何分布 B药物从体内排泄的途径和规律如何 C药物在体内如何代谢 D药物能否被吸收,吸收速度与程度如何 E药物的分子结构与药理效应关系如何 3药物的代谢器官主要为(B ) A肾脏 B肝脏 C脾脏 D肺 E心脏4下列关于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叙述错误的为(B) A吸收部位的血液循环快,易吸收 B药物在饱腹时比在空腹时易吸收C胃肠道不同区域的粘膜表面积大小不同,药物的吸收速度也不同 D药物服用者饮食结构不同,服同一种药物疗效不同 E弱酸性药物在pH低的环境中,易吸收 5影响药物吸收的下列因素中,不正确的是(C) A非解离药物的浓度愈大,愈易吸收 B药物的脂溶性愈大,愈易吸收 C药物的水溶性愈大,愈易吸收 D药物的粒径愈小,愈易吸收 E药物的溶解速率愈大,愈易吸收 6不同给药途径药物吸收一般最快的是(B) A舌下给药 B静脉注射 C吸入给药 D肌内注射 E皮下注射 7下列关于溶出度的叙述正确的为(B) A溶出度系指制剂中某主药有效成分,在水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B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C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重量差异限度的检查 D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卫生学检查 E桨法是较为常用的测定溶出度的法定方法8对药物动力学含义描述错误的是(C) A用动力学和数学方法进行描述 B最终提出一些数学关系式 C定性地探讨药物结构与体内过程之间的关系 D可知道药物结构改造、设计新药 E制订最佳给药方案 9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B) A胃 B小肠 C大肠 D直肠 E肺泡 10胃液的PH为(B)A0.5左右 B1.0左右 C1.5左右 D2.0左右 E2.5左右 11小肠部位肠液的PH(A) A57 B68 C79 D810 E911 12大肠粘膜部位肠液的PH() A8.08.1 B8.18.2 C8.28.3 D8.38.4 E8.48.5 13口服剂型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顺序(D) A溶液剂胶囊剂混悬剂片剂包衣片 B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C溶液剂片剂胶囊剂混悬剂包衣片 D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E溶液剂胶囊剂片剂混悬剂包衣片 14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不包括(E ) A体内循环的影响 B血管透过性的影响 C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力的影响 D药物与组织亲和力的影响 E药物制备工艺的影响 15关于药物的分布叙述错误的是(E ) A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B药效强度取决于分布的影响 C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取决于药物的消除速度 D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取决于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E、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与肝脏的代谢无关16、影响药物代谢的主要因素没有( ) A、给药途径 B、给药剂量 C、酶的作用 D、生理因素 E、剂型因素 17、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A) A、肾脏 B、肺脏 C、肝脏 D、胆 E、直肠 18、溶出度的测定方法中错误的是(E)A溶剂需经脱气处理 B加热使溶剂温度保持在370.5 C调整转速使其稳定。 D开始计时,至45min时,在规定取样点吸取溶液适量, E、经不大于10um微孔滤膜滤过,19、生物利用度高的剂型是( C) A、蜜丸 B、胶囊 C、滴丸 D、栓剂 E、橡胶膏剂 20、进行生物利用度试验时,同一受试者在不同时期分别服用受试制剂, 其时间间隔通常为 EA、1个t1/2 B、3个t1/2C、4个t1/2 D、5个t1/2 E、7个t1/2 B型题 (14) A ka: Bk: C k e: Dkm:E k0:。 1.吸收速率常数(A) 2.总消除速率常数(B) 3.尿药排泄速率常数(C) 4.代谢速率常数(D) (58) At12 BVd CCl DAUC E F 5.生物半衰期(A) 6.表观分布容积(B) 7.清除率(C) 8.吸收分数(E ) (912) Ay Bt0.5 Ctd Dtmax Etx9.累积溶出最大量(A) 10.累积溶出百分比最高的时间()11.溶出某百分比的时间(E) 12.表示溶出632的时间(C) (1316) A生物半衰期 B血药浓度峰值 C表观分布容积 D生物利用度 E药物的分布 13.体内药物达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比值称为(C) 14.药物被吸收后,向体内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称为(E) 15.主药被吸收进入血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称为(D) 16.体内药量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A) X型题 1.目前溶出度测定方法有(ABCD) A转篮法 B桨法 C小杯法 D循环法 E扩散池法 2.药物吸收的方式有(ABCD ) A被动扩散 B主动转运 C促进扩散 D胞饮 E吞噬 3.药物的排泄途径有(ABCDE) A尿液 B胆汁C唾液 D汗腺 E乳汁 4.下列关于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有(DE) A胃空速率越快,药物越易吸收B一般稳定型结晶较亚稳定型结晶吸收好C药物水溶性越大,越易吸收D制剂工艺及赋形剂不同,疗效不同E难溶性固体药物粒径越小,越易吸收5.关于溶出度的叙述正确的为(BE)A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也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B溶出度测定方法有转篮法、浆法、小杯法、循环法C循环法是我国药典收载的法定方法D溶出度是指制剂中某主药有效成分在水中溶出的速度与程度E溶出度测定目的是探索其与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关系 6.需要测定溶出度的中药制剂有(ABCD) A主药成分不易从制剂中释放的药物B在消化液中溶解缓慢的药物C药理作用强烈的药物 D安全系数小,剂量曲线陡峭的药物E溶出速度过快的药物 7.影响胃排空速率的主要因素有(ABCE) A胃内容物 B食物的类型 C身体位置 D胃肠的PH E药物 8.药物的脂溶性与解离度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ABCDE) A脂溶性大的药物易于透过细胞膜 B未解离型的药物易于透过细胞膜 C未解离型药物的比例取决于吸收部位的PH D弱酸型药物在PH低的胃液中吸收增加 E药物分子型比例是由吸收部位的PH和药物本身决定的 9.促进难溶性固体药物制剂吸收的方法有(E ) A减小药物粒径 B制成盐类 C多晶型药物的晶型转换 D固体分散技术 E以上答案均正确 10.影响药物口服吸收的主要因素有(ABC ) A生理因素 B药物因素 C剂型因素 D处方因素 E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11.肾小管的重吸收与(ABDE )因素有关 A药物的脂溶性 B药物的Pka C药物的粒度 D尿液的PH E尿液量 12.溶出度测定的目的(BCDE) A研究药物粒径与溶出度的关系 B探索制剂体外溶出度与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关系 C比较剂型的优劣 D考察附形剂对溶出度的影响 E考察制备工艺对溶出度的影响 13.关于生物利用度叙述正确的是(DE) A系指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 B相对生物利用度是试验制剂与静脉注射制剂相比较 C绝对生物利用度是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相比较 D生物利用程度常用AUC表示 E研究所用的参比制剂必须安全有效 14.生物利用度试验方法包括(ABCDE) A受试者的选择 B确定参比制剂 C确定试验制剂及给药剂量 D确定给药方法 E取血、血药浓度的测定、计算1 某药t1/2为5h, 30原形药物从尿中排出,其余生物转化,求生物转化速率。0.097h-12 某单室模型药物,单次静脉注射,消除速度常数为0.2h-1, 问清除99药物需要多少时间?23.03h3 某单室模型药物 ,t1/2=4h, 静脉注射达稳态血药浓度95需要多少时间?17.28h4 某药物t1/2=50h, V=60L, 如以20mg/h静脉滴注的同时,静注20mg。 问静滴4h的血药浓度为多少?1.61ug/ml5 地高辛的半衰期是40.8h, 问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药量的百分之几?40.76%6 某单室模型药物溶液, 单次口服500mg, F=1, 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如下:T(h)0.51248121824364872C(ug/ml)5.369.9511.1825.7829.7826.619.413.265.882.560.49 求k, t1/2, ka, V, AUC, Cl, Tmax, Cmax, 并求80h的血药浓度k=0.0683(h-1)t1/2=0.693/k=0.693/0.0683=10.15hKa=0.254(h-1)V=10.09LAUC=FX0/kV=5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