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专业论文)大众传播视野下的“金庸热”.pdf_第1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大众传播视野下的“金庸热”.pdf_第2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大众传播视野下的“金庸热”.pdf_第3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大众传播视野下的“金庸热”.pdf_第4页
(新闻学专业论文)大众传播视野下的“金庸热”.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盘天惑日论文作者签名:丝全! 竺 日 期:胆枷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5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抛导师签名:雄日期:江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摘要 金庸武侠小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文明联姻的产物,“金庸热”的形成、 传播并产生持久的影响,是多种社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发 展、传播语境的变化促成了“金庸热”的形成和扩散。在大众传播的视野下,金 庸武侠已不再局限于一种文学现象。 回顾2 0 世纪以来中国民族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由小而大的发展历程,很少有 一种大众文化产品能像金庸武侠一样拥有如此持久的生命力,以金庸为代表的中 国武侠文化已在全球文化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金庸武侠成为中国民族文化产 业的一面旗帜,在其发展过程中折射出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前进中的成果与挫折。 本文通过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剖析受众心理、媒介运作等因素在“金庸热” 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进而指出在新的经济和媒介条件下,金庸 产业长足发展所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梳理了金庸武侠半个世纪以来的多种传播渠道,并指出金庸武侠在 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四个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了作为报人的金庸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所持有的独特创作理 念以及受众在金庸武侠接受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三种心理状态:替代性满足、总体 认知和理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金庸武侠小说如何成 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以及在新媒介环境下,作为大众文化的金庸武侠逐渐小众 化的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通过个案研究分析了“金庸热”的传播机制,“金庸热”在大众媒介 中引发“马太效应”;同时,大众媒介通过构建“媒介事件”,实现议程设置功能, 帮助金庸武侠确立文学经典的地位,并成为民族文化产业的一面旗帜。 第四部分从文化产业角度,分析了金庸武侠的市场空间,以及其自身的品牌 内涵。同时指出在金庸武侠相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一些 改良措施。 关键词:“金庸热”大众传播议程设置文化产业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k n i g h tn o v e lo fj i n y o n gi st h ea l l i e do u t c o m eo fa i l i n o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a n dm o d e mb u s i n e s sc i v i l i z a t i o n t h ef o r m a t i o n , s p r e a da n dl o n gi n f l u e n c eo ft h e j i n y o n gh o ti st h er e s u l to fv a r i o u ss o c i a lf a c t o r s b o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m o d e m m a s sc o m m n n i c a t i o nm e d i aa n dt h ev a r i e t yo ft h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c o n t e x tc a u s e dt h e f o r m a t i o na n ds p r e a do f j i n y o n gh o t u n d e rt h ev i s u a lf i e l do f n l a s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t h e j i ny o n gh a sn ol o n g e rl i m i t e da tak i n do fl i t e r a t u r ep h e n o m e n o n r e v i e w i n g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c e s so fc h i n e s en a t i o n a lc u l t u r a li n d u s t r ys i n c et h e 2 0 “c e n t u r y , t h e r ea r ef e wm a s sc u l t u r ep r o d u c t s w h i c ho w n ss ol o n gt i m ev i t a l i t yl i k e t h ej i n y o n gk n i g h t t h ec h i n e s ek n i g h tc u l t u r eh a sa l r e a d yo c c u p i e dap l a c eo nt h e g l o b a lc u l t u r a ls t a g e w h i c ht a k e sj i n y o n ga s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t h ek n i g h to fj i n y o n g r e f l e c t e dh a r v e s ta n df r u s t r a t ei nt h ep r o c e s so f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o u rc o u n t r yn a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a li n d u s t r y , w h i c hh a sa l r e a d yb e c o m et h eb a n n e ro fc h i n e s en a t i o n a lc u l t u r a l i n d u s t r y w i t hl e n g t h w a y sa n a l y s ea n dt r a n s v e r s a lc o m p a r i s o n , t h i st h e s i sa n a l y z e st h e f u n c t i o ni nt h ef o r m a t i o na n ds p r e a do fj i n y o n gh o t ,p l a y e db yd i f f e r e n tf a c t o r s ,s u c ha s a u d i e n c em i n d ,m e d i u mo p e r a t i o n , e t e 。a n dt h e l l ,p b i n t so u tn e c e s s a r ym e a s u r e st h a t s h o u l da d o p t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j i n y o n gi n d u s t r y , u n d e rt h en e we c o n o m ya n dt h e m e d i u mc o n d i t i o n t h i st h e s i sc o n s i s t so f 4m a i np a r t s c h a p t e ro n er e s e a r c h e si n t ot h em a i nc h a n n e l s ,b yw h i c hj i n y o n gk n i g h th a ss p e d f o rh a l fac e n t u r y , a n dp o i n t so u tt h ef o d rm a i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p r e s e n t e di nt h es p r e a do f j i n y o n gk n i g h t c h a p t e rt w oc o n c r e t e l ya n a l y z e st h es p e c i a lp r i n c i p l e st h a tj i ny o n gh o l d si nh i s l i t e r a t u r ec r e a t i n g a sw e l l 器t h r e ek i n d so fm e n t a la p p e a r a n c e so ft h ea u d i e n c e sw h o a c c tk n i g h to fj i n y o n g :s u b s t i t u t a b l es a t i s f a c t i o n , t o t a la c k n o w l e d g ea n dr a t i o n a l a n a l y s i s o nt h i sb a s i s 。i ta n a l y z e sh o w t h ek n i g h tn o v e lo f j i n y o n gh a sb e c o m eam a s s c u l t u r ep r o d u c tf r o m8 0 st o9 0 si nl a s tc e n t u r y , a sw e l l 嬲u n d e rt h en e wm e d i u m e n v i r o n m e n tw h yt h ea u d i e n c eo f j i n y o n gk n i g h tg r a d u a l l yt a ml e s s c h a p t e rt h r e ea n a l y z e st 1 1 ec o m m u n i c a t i v em e c h a n i s mo ft h e j i n y o n gh o t t h r o u g hac a s es t u d y t h e j i n y o n gh o t c a u s e s m a t t h e we f f e c t i at h em a s sm e d i a , m e a n w h i l e t h em a s sm e d i u mc o m p l e t e st h ea g e n d as e t t i n gw o r kw i t i ls e t t i n gu p m e d i u ma f f a i r s ,h e l p sj i n y o n gk n i g h te s t a b l i s h et h ep o s i t i o no fl i t e r a t u r ec l a s s i c ,a n d b e c o m eab a n n e r o f r a c ec u l t u r a li n d u s t r y c h a p t e rf o u rf r o mc u l t u r a li n d u s t r ya n g l e ,a n a l y z e st h em a r k e ta n dt h eb r a n d c o n t e n to ft h ej i n y o n gk n i g h t t h e l li t p o i n t s0 u tt h er e s t r i c t e d f a c t o r so f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r e l a t e di n d u s t r yo f j i n y o n gk n i g h t ,a n dp u t sf o r w a r ds o m ei m p r o v e m e n t m e a s u r e sa tl a s t k e y w o r d s :t h ej i n y o n gh o t ,m a s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a g e n d as e t t i n g ,c u l t u r a l i n d u s t r y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金庸热”,大众传媒的一场饕餮盛宴 2 0 0 6 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实施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 示,金庸是中国大陆读者最喜爱的作家。从1 9 5 5 年,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 剑恩仇录问世,到阅读调查的实施,历史的车轮已经跨越整整半个世纪,在这 五十年中,金庸小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从农民、学生到科学家、国家领 袖,从国内读者到海外华人,“金庸热”逐渐形成种“奇异的、令人注目的阅读 现象”o 。 如果说金庸小说的魅力来自于作品本身丰富的传统文化素养、曲折的故事情 节和入骨三分的人物刻画,那么,“金庸热”的扩散几乎可以说完全依赖于现代大 众传媒的特点和运行机制。1 8 8 8 年,字林沪报连续刊登了清人夏敬渠的小说野 叟曝言,共1 5 0 回,这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连载专栏,从那一刻开始,中国文 学尤其是通俗文学作品的生产、传播便与大众传媒紧紧地联系起来,老舍的第一 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连载于小说月报,张恨水更是依靠报纸媒介成就了 自己的文学创作和传播。 金庸的小说创作的最初动力也是来自现代报业的经营需要,现代出版业为文 学创作提供了广阔平台和经济支持。大众传媒的广告和公关活动,使作家不必像 曹雪芹写红楼梦一样,在“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之后,历经上百年才为人 们知晓,适合读者口味的作品可以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发展,受众阅读行为转向图像阅读,视觉媒介取代文字媒 介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金庸小说也随之图像化。“金庸热”突破文字符号传播的 单一渠道,广泛地介入大众传播诸领域,通过影视作品改编、网络游戏等多种形 式构建出玄幻多彩的江湖世界,形成了一种“跨文类的流行现象” 。在半个世纪 时间里,金庸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作品5 0 余部,电视剧作品将近6 0 部,通过索福 本部分文字作者已在国内部分网站,论坛发布,有删改 中国出版同:- w c h i n a p u b l i s h c o 札c i i 转引自严家炎:”金庸热”:一种奇异的阅读现象,金庸小说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 p 8 - 9 宋伟杰:从娱乐行为到乌托邦冲动金庸小说再解读,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9 9 年版,p 4 8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瑞的统计数字和新浪网的网民调查,我们发现金庸影视剧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 原著本身。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为“金席热”的扩散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渠道。 国内的门户网站、b b s 几乎都可以找到与金庸相关的新闻或帖子,在中国最大的搜 索引擎b a i d u 上输入“金庸”,可以在0 0 0 1 秒钟搜索到1 9 4 0 万相关的网页。 从上个世纪8 0 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学术界逐步开展对金庸武侠的研究。现有 的研究成果多侧重于文本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以严家炎、陈 平原、孔庆东等为代表的文学专家,集中分析了金庸小说的文学特质;另一个方 面是在中国当代武侠电影框架下,着力研究金庸武侠片的电影媒介特征,以陈墨 和贾磊磊代表。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者从文化学、心理学等角度对金庸武侠的 局部要素进行了剖析。这些研究的着眼点侧重于金庸武侠的文本分析,在一定程 度上揭示了“金庸热”形成、扩散的的部分原因。亦有部分文章是侧重于从产业 经济角度观察金庸产业的发展,但大部分仍然停留在现象描述的层面。 然而,金庸武侠小说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作为通俗文化产品的一种 形态,其从生产到传播必须遵循市场运作的规律。同时,金庸武侠在半个世纪里 通过多种媒介方式,实现了自身影响的扩散,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受到大众传播 媒介运作规律的规约,也正是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推动下,金庸武侠从市井读物踏 入文学殿堂,成为经典的文学文本。大众传播媒介在“金庸热”的扩散中究竟扮 演了何种角色,以何种方式推动或阻碍“金庸热”的传播? 关于这一问题,国内 尚无较为系统的研究论著。 港台地区从媒介角度研究金庸武侠以台湾淡江大学的林保淳为代表。他的论 著金庸版本学梳理了港台地区金庸小说媒介形态( 版本) 的发展脉络,并对 各时期金庸小说的版本特点进行了分析。此外,香港岭南大学的陈硕在其经典 制造金庸研究的文化政治一书中,以相当篇幅研究了金庸武侠在港台及内 地的经典化过程,指出大众传媒营销和公关行为对金庸武侠经典化的作用。二人 的相关论述都意识到媒介分析在金庸研究中重要地位,却并未深入研究大众传播 机制在金庸武侠传播中的作用,这也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本文在把握两岸三地金庸武侠传播现象的前提下,跳出单纯文本分析的传统 研究框架,关注金庸武侠在社会传播过程引发的种种社会现象,以“金庸热”在 中国内地的扩散为主要着眼点,同时参照其在港台地区的传播状况,进行纵向分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析和横向比较,通过传受关系分析和媒介分析,剖析大众传媒运作机制在“金庸 热”的传播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运用大众传播的规律揭示金庸武侠经典化是在大 众媒介的高度参与下完成的,并指出金庸经典化的进程,同时也是金庸武侠产业 不断发展、形成规模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金庸武侠产业的市场状 况、品牌内涵及当前发展的瓶颈。最后提出,创造性地开发利用金庸武侠资源, 优化产业链结构,才能充分提升金庸武侠的品牌价值,确保“金庸热”在文化产 品多元化环境下的继续扩散。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金庸热”的扩散渠道与传播特点 1 9 5 5 年,金庸在香港新晚报副刊连载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武侠小说书 剑恩仇录,在此后不n - - 十年的时间里,先后有十五部中长篇武侠小说问世,这 些作品被看成是中国武侠小说发展的里程碑。不仅如此,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不 断发展,金庸的这些武侠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漫画、电脑游戏等多种形 态,将其自身影响扩散到极致。金庸武侠热的扩散是运用现代大众媒介承载传播 文化艺术而获成功的典型案例。 第一节“金庸热”的扩散渠道 一、报纸连载与出版 1 报刊连载 在中国近代化浪潮的背景下,近代中文报刊蹒跚起步。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 为文学作品( 尤其是通俗文学作品) 的推广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1 8 8 2 年创办的 字林沪报是最早设立长篇小说连载专栏的报纸。1 8 8 8 年,该报副刊刊登了清 人夏敬渠的野叟曝言,共1 5 0 回。在此后一百多年中,长篇小说连载成为报纸 副刊经营的一种常规的手法,并因此催生了一批专门从事连载写作的作家。在现 代文学史中,张恨水、老舍等作家都曾是从事报纸连载写作的高于,他们的作品 相当一部分最早是在报刊上连载的。从2 0 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国内报刊上开始 连载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等人的武侠小说。 1 9 5 5 年2 月8 日,金庸的首部武侠作品书剑恩仇录在香港新晚报的 “天方夜谭”栏目头版头条连载刊出,前后共刊出了7 0 期。表1 展示了金庸小说 报刊连载的摹本情况。 宋伟杰:从娱乐行为剑鸟托邦冲动金庸小说再解读,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9 9 年版,p 3 2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表1 ) 长( 中) 篇小说连载时同所登刊物 书剑恩仇录1 9 5 5 1 9 5 6新晚报 碧血剑1 9 5 6 1 9 5 7商撤 射雕英雄传 【9 5 7香港商报 雪山飞狐 跗鸳,白) 1 9 5 7 新晚报 神雕侠侣1 9 5 9明报 飞狐外传1 9 5 9武侠与历史 倚天屠龙记1 9 6 1i ! f j 报 白马啸两风1 9 6 1明撤 鸳鸯刀 1 9 6 1明报 天龙八部 1 9 6 3明报 连城诀( 索心剑)1 9 6 3东南弧周刊( 明报副t q ) 侠客行1 9 6 5东南亚周刊( 明报副t i j ) 笑傲江湖1 9 6 7明报 鹿鼎记1 9 6 9明报 越女剑 1 9 7 0明报晚报 可以看出,1 9 5 9 年金庸创立明报之后,其所有的小 说创作均在明报系的相关报纸刊登,成为该报系诸报成 长的重要动力。1 9 6 3 年,明报与南洋商报合作,把 明报的发行范围扩展到东南亚范围,进一步扩大了金庸 武侠在这一地区的影响。 在报纸副刊连载的文 学作品,一方面除了具备 文学作品创作的诸种要 素,还须符合报纸连载的 武使与历史封面 独特性。这些作品,并不 是最终完整地与读者见面,而要随着报刊发行 一节一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报刊连载的媒体特性为文学作品的创作增 设了框架。连载的每一节内容都不能任意编排, 既要具备必要的故事情节,又不能把所有的包袱都抖出来,要给读者留下一个待 解的“迷”,待到次日连载内容再来揭开迷底,如此以往,环环相扣。这虽类似于 中国传统文学章回体小说中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但连载小说的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落划分比章回体小说要短得多,这就要求作者在千余字的篇幅里尽可能以简练的 笔法讲好一段故事。 2 修订出版 连载这种编辑样式给文学作品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诸如作品总体结构松散,甚 至出现前后矛盾,无法自圆其说的弊病,因此,作家在结集出版的时候需要做大 量的修改。 金庸在最初的文学创作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报刊连载的诸多规约和限制。 从1 9 7 2 年底开始,金庸开始修订自己的所有武侠小说,针对连载时期小说中的一 些弊病进行修改。据台湾学者林保淳的考察,金庸的修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文字、修辞上的修改,包括内文的修饰与回目的重新设计。如旧版射 雕英雄传前后共1 i 8 回,修订后的小说共4 0 回,较旧本回日压缩了三分之二, 并在最后增加了成吉思汗家族和关于“全真教”两篇历史考证的文章。 第二、情节改换,包含了人物的性格、关系及情节的铺排。删除了射雕英 雄传中“蛙蛤大战”、倚天屠龙记中“玉面火猴”及神雕侠侣中杨过的 生母秦南琴的有关情节。 第三、融入史料,增强历史感,包括相关史实的增加及附注说明。碧血剑中, 金庸将原来的引首人物侯朝宗,改换为渤泥国的张朝唐,借此引入大量史料。 金庸所作的这些修订试图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消除报刊连在对作品本身的影 响,突出小说故事的完整性,而将一些不必要的枝节删减,而另外增加具有衔接 作用的关节。 3 版本差别 ( 1 ) 港台版本 金庸小说究竟有多少个版本,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 在港台,根据学者林宝淳的研究结果,把金庸小说分为“旧 本”和“修订本”两种,所谓“旧本”是指1 9 7 2 年底金庸封 笔修改之前出版的小说版本;所谓“修订本”是指1 9 7 3 年之 香港邝拾记报局出版的 天龙八部 林保淳:金庸版本学( 电子版) ,原载王秋桂主编金庸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远流出版 社,1 9 9 9 年,p 4 0 1 4 0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后,经过金庸重新修订后的版本,初版于1 9 8 0 年的台北远景出版社。根据林宝淳 的调查,“旧本”的小说中分为三个系统:报纸杂志上直接刊载的的版本,称为“刊 本”;坊间刊印的“旧本”;台湾书商根据港版小说,或影印,或依金庸之名伪作, 或金庸小说的续写等,被称为“盗版”。1 9 8 0 年,台北远景出版社出版的经过金庸 十年修改之后的小说,共2 5 开1 5 种3 6 册,后由远流出版社接手,被认为是流传 最广、最普遍的版本。 ( 2 ) 内地版本 三联版天龙八部 从2 0 世纪8 0 年代初开始,金庸小说开始大规模向 内地渗透,最初是在离香港较近的广东地区。1 9 8 1 年, 武林杂志连载了射雕英雄传的一部分。1 9 8 5 年,伴随香港无线电视台的射雕英雄传的热播, 大陆掀起了第一轮“金庸热”。金庸小说一夜之间在大 江南北遍地开花,仅仅一年时间,全国约有1 4 家出版 社,出版了将近2 0 种金庸小说单行本,这标志着金庸 小说在内地的广泛传播。到1 9 9 4 年,三联出版社的金 庸全集问世之前,大陆的金庸小说版本数达到了2 8 种,其中只有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的书剑恩仇录获得了金庸的授权。娩0 0 2 年, 广州出版社继三联出版社之后获得了金庸全集的出版权。 ( 3 ) 网络版本 2 0 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互联网在中国迅速发展。网络的介入,改变了出版行 业原有的出版流程。随着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成为大众阅读和信息获 取的一个重要的平台。2 0 0 6 年8 月3 0 日,中国出版研究所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 调查显示,三成人习惯网上阅读调查显示,2 0 0 0 年以来我国有网上阅读习惯的 人数比例正以每年递增4 0 的速度增长,在本次调查的人群中,有网上阅读习惯 的读者比例已接近3 0 。由于网上阅读具有成本低、随意性强、可进行多种伴随 林保淳: 金庸版本学( 电子版) ,原载王秋桂主编金庸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远流出版 社,1 9 9 9 年,p 4 0 1 4 0 2 宋伟杰:从娱乐行为到乌托邦冲动金庸小说再解读,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9 9 年版,p 3 7 3 9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性网络活动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读者更加喜欢从网络上阅读金庸小说。 电子书制作软件的多样化和大众化,已经决定了金庸小说在网络上的存在形 态不可能有一个确切的阶段性数字,甚至每天每小时出现一个新的版本都有可能。 在金庸全集的诸多电子版本中,流传较为广泛的有云中孤雁版、不儿歪版、 木子版、清华版等。其中,云中孤雁版本定期随时更新,一该版本金庸全集4 2 版 中,包括了修订前后的金庸全集以及醉里看金庸、金庸小说论稿等多 种相关评论专著。 网络图书,尤其是免费网络图书产品的不断发展,对传统出版业和网络出版 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这种免费的西o o k ,也为金庸小说在网络上的流传提供了 便利。 二、影视剧改编 1 电影改编 总的来说,金庸小说的电影改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 9 5 8 - 1 9 6 5 年。 这一时期香港峨嵋、豪华、德生三家电影公司拍摄了由金庸小说改编的武侠 电影。1 9 5 8 年,峨嵋影片公司拍摄了根据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碧血剑 改编的两部同名黑白粤语电影,这是金庸小说首次被搬上银屏。到1 9 6 5 年,峨嵋 影片公司一共拍摄了1 4 部金庸武侠片。在这段时间里,德生和豪华两家电影公司 也各自拍过一两部金庸武侠电影。6 0 年代开始,香港的粤语片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这一时期的金庸武侠片无论是情节设计还是拍摄手法,都比较租糙。 第二阶段:1 9 7 5 - 1 9 8 4 年 这一时期,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买断了金庸小说在香港的电影改编权,在不到 l o 年的时间里,共拍摄了将近2 0 部金庸武侠片,平均每年就有2 部问世。然而, 此时的邵氏兄弟公司已是明日黄花。 1 9 5 8 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 香港) 有限公司,并在九龙清水湾圈地建设 邵氏影城。进入6 0 年代,香港武侠片进入全盛时期。这一时期,邵氏在张彻、胡 金铨等人的努力下,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以张彻1 9 6 4 年拍摄虎侠歼仇 中陶出版网:俐c h i n a p u b l i s h c 伽c i l 1 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标志,邵氏兄弟公司揭开了香港电影“新武侠世纪”。此后,张、胡等人导演了 大量展现“阳刚”美学的武侠电影。1 9 6 7 年,张彻的独臂刀在香港上映,票 房突破百万,这使得武侠片掀起了又一个高潮。 7 0 年代开始,香港功夫片兴起,大量新的流行元素注入传统武侠电影。嘉禾 公司李小龙的现代武打片和成龙的新的武打风格,尤其外景拍摄在新电影中的流 行,使得邵氏在影棚拍摄的武侠片相形见绌。这时期邵氏的金庸电影绝大部分 仍然是在摄影棚中完成的,尽管仍然保有全球范围的电影发行网络,却无法挽救 邵氏衰落的颓势。8 0 年代,香港武侠片和功夫片产量急剧下降。1 9 8 5 年,曾经的 香港电影盟主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开始出现萎缩,大规模裁员,出租影棚,影片减 产。1 9 8 6 年,在电影圈里摸爬滚打近三十年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基本上停止了电 影生产。 对照香港电影尤其是武侠电影的发展,我们发现,这一时期金庸武侠电影只 是作为香港武侠电影的组成部分而存在,根本无法与大醉侠等典型的邵氏武 侠片相媲美,金庸武侠片的影响力与小说本身相比,更肴天壤之别。唯一值得在 电影史上写下一笔的是,1 9 6 7 年,由倪匡编剧,张彻导演的独臂刀,被一些人 认为是脱胎于金庸小说神雕侠侣。这一时期的金庸武侠被邵氏当作一根救命稻 草,企图依靠金庸在读者中的影响来拢住部分观众,延缓公司业务的萎缩。邵氏 公司的衰亡证明,金庸武侠并非百病包治的灵丹妙药。 第三阶段:1 9 8 5 年以后 从上世纪8 0 年代末到9 0 年代前期是金庸武侠电影改编的黄金时代。从1 9 9 0 年到1 9 9 4 年,香港地区共生产了1 3 部取材于金庸武侠小说的武侠电影作品。这 些电影作品,剧本的改编已经大大远离甚至解构了金庸原著,小说自身蕴含的中 国传统文化因素被部分剥离,取而代之的是丰富的现代时尚元素;现代数码科技 在电影拍摄和后期制作中大量的使用,使电影结构和视觉效果与此前的武侠片相 比不可同日而语。 1 9 8 8 年,胡金铨、徐克耗资3 千万港币,拍摄金庸武侠片笑傲江湖,由新 老明星许冠杰、叶童、张敏担纲,取得了1 6 0 0 万港币的票房收入,尤其是许冠杰 演唱的主题歌沧海一声笑,传唱至今。这部影片成为九十年代金庸武侠片发端。 1 9 9 2 年,徐克与程小东合作,拍摄了笑傲江湖2 东方不败,这部电影的编剧理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念和拍摄技术,都对以后的武侠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影片中电予特技于段的 大胆运用,被此后的武侠片乃至武侠剧奉为典范并加以模仿;电影剧本几乎完全 脱离了原著,重新演绎全新的江湖故事,突破了电影改编要忠于原著的传统标准, 此后金庸武侠片沿着这条路越走越远,直到王家卫的东邪西毒而终结;徐克 在这部武侠电影中注入大量的现代元素,如林青霞反串东方不败,同性恋等,对 “江湖”“恩怨”等传统武侠概念也给与新的阐释,当令狐冲发出“有人就有恩怨, 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的喟叹,观众们从中品味到一丝存在 主义的意味。此后,徐克又拍摄了东方不败2 风云再起。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商业电影和娱乐片风头正盛,金庸武侠片也受到了极大 的影响,王晶的两部鹿鼎记、刘镇伟的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把电影的商 业性和娱乐性发挥到了极致。1 9 9 4 年,王家卫拍摄的东邪西毒( a s h e so f t i m e ) , 是到目前为止最后一部由金庸小说改编的电影。然而,这部貌似武侠的影片留给 人们最深的印象是“票房毒药”,王家卫通过金庸小说人物所要表达的,是现代人 的孤寂,以及对时空与人的存在的哲理性思考,正是这样一部另类的实验影片, 结束了金庸武侠片的辉煌。这时,中国武侠电影也暂时步入一个低迷发展的阶段。 2 0 0 1 年,李安的卧虎藏龙获得四项奥斯卡大奖,被誉为“国际级武侠巨 片”,成为华语电影的代表之作,中国武侠电影再次回到观众的视野之中。张艺谋 的英雄、十面埋伏,何平的天地英雄等武侠片先后问世,中国武侠电影 又一次吸引了人们的视线。然而时过境迁,这些新的武侠片没有再次垂青被奉为 经典的金庸武侠。 金庸武侠电影改编式微的同时,金庸武侠剧的拍摄和播出却长盛不衰。 2 电视剧改编 1 9 7 5 年开始,港台两地的电视台和影视公司开始斥资拍摄金庸武侠电视剧。 从1 9 7 5 年到2 0 0 4 年,香港、台湾、内地和新加坡总共拍摄了金庸武侠剧5 8 部, 其中仅香港无线电视台就拍摄了2 5 部,占了将近1 2 的:在台湾,华视、台视和 中视三家电视台一共拍摄了1 1 部;新加坡电视台也拍了神雕侠侣和笑傲江 湖两部金庸剧。 中国内地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开始拍摄金庸剧,1 9 9 1 年就拍摄了书剑恩仇录。 2 0 0 0 年开始大规模投资拍摄金庸剧,2 0 0 0 年,金庸一元钱的价格将笑傲江湖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电视剧改编权转让给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在大陆引起了一场不小 的争议。中央电视台随即斥资2 0 0 0 多万人民币相当于一部电影的投入精 心拍摄了这部电视剧,无论是外景选择还是演员选秀,都为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 尽管这些金庸剧的质量参差不齐,但每当新剧问世,总能引起一波又一波追 捧或指责,其中一部分较为优秀的剧作则能在多年之后仍然可以引起观众的兴趣。 根据央视索福瑞1 4 城市收视调查显示:2 0 0 6 年8 月1 日,湖南卫视金鹰剧场重播 1 9 9 8 年香港无线电视台拍摄的鹿鼎记,c s m l 4 个城市的收视率1 2 5 、份额 4 3 8 ,在同时段的节目中排名第二,而香港无线电视台1 9 8 3 年拍摄的射雕英 雄传早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之作。 3 其他艺术形态 金庸小说除了在被大众文化改编之外,在港台和内地,也受到其他艺术门类 的垂青。1 9 8 1 年,香港话剧团彩排了取材于天龙八部的话剧乔峰;1 9 8 9 年,作曲家阿镗写成神雕侠倡交响乐;2 0 0 1 年,香港京昆剧团及湖北省京剧 院改编神雕侠侣为京剧,并于2 0 0 1 年开始在香港和内地演出。 三、金庸武侠的网络江湖 1 网站和论坛 1 9 9 7 年开始,中国互联网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根据2 0 0 6 年7 月中国互联网信 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字,到2 0 0 7 年6 月3 0 日为止,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1 2 3 亿人,上网计算机总数约为5 4 5 0 万台。而在1 9 9 8 年的第一 次调查中,全国网民人数只有6 2 万人,只有2 9 9 万台计算机联网。 互联网络以其 迅捷、方便和时效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消遣娱乐方式。 在互联网上,各种网站是信息存贮和发布的主要场所。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 海量的信息被所有的人共享,人们的观点也可以在一个限制相对较弱的平台上自 由发布。网络购物、网络生活、网络交友,网络行为成为人们社会行为的极为重 要的组成部分。“媒介即讯息”,网民们在网络上,把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自觉 不自觉的虚拟化,建立了一个虚拟的空间。网络与江湖在虚拟这一特征上具有同 星岛环球网:h t t p :m s i n g t a o n e t c o m m u s i c s c e n e t 2 0 0 6 0 8 0 4 2 9 3 9 3 8 h t m l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 0 0 6 年7 月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1 9 9 8 年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性。目前国内较有影响的金庸网站主要有金庸茶馆( h t t p :w w w j y c g c o r n c n ) 、 金庸图书馆( h t t p :j i n y o n g y h b c o r n t w ) 、金庸的江湖( h t t p :w w w j i n y o n g n e t c n ) 、 金庸网( h t t p :w w w j i n y o n g c o m ) 等,电子社区则以新浪论坛的“金庸客栈” ( h t t p :b b s b o o k s i n a c o r n c n g _ f o m m o o o a 0 0 ) 为代表。 互联网为武侠迷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流场所,阅读武侠小说、交流意见、网 络创作,武侠文化在网络上获得新的发展契机。1 9 9 9 年,当代作家王朔在文汇 报上发表了题为我看金庸的文章,立刻引起了金庸迷的强烈反应,并最终 引发一场口水大战,在新浪、网易等国内各大论坛上,“挺金”和“挺王”两派针 锋相对,随着争论的升级,学术界和传统媒体也纷纷加入到这场争论。网络自身 具有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使其为人们阅读金庸武侠小说并反馈意见提供了便捷的 途径。 2 电脑游戏 中国悠久的武侠文化给网络游戏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造空间。 互联网的发展为读者构筑虚拟江湖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途径。计算机网络具有 多媒体和互动性的特点,声色光影增加了武侠小说虚拟性体验的真实感,电脑游 戏、网络游戏则集中体现着这种新的江湖体验,尤其是对于武侠角色扮演,较单 向的阅读观看行为,更能满足受众对虚拟现实的控制欲。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的调查,4 7 6 的游戏玩家喜欢角色扮演类游戏。 在与金庸达成协议后,台湾的智冠公司获得了金庸小说的电脑游戏改编权。 1 9 9 3 年,智冠公司推出了第一部基于d o s 系统的金庸武侠电脑游戏笑傲江湖, 尽管这款游戏的情节只改编了原著前1 4 的内容,且即时战斗的游戏方式加快了游 戏流程,但其片头和过场的动画设计仍然吸引了众多玩家。此后,智冠公司以及 后来的昱泉国际公司大规模开发金庸武侠系列游戏,金庸武侠系列成为国产电脑 游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脑游戏区别于小说、影视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互动性。在游戏虚 拟的江湖中,帮派林立,快意思仇,每个角色的命运都是不可预测的,玩家可以 通过自己的操作实现自己的梦想,如升级、p k 、战斗等,通过游戏中的虚拟行为 巾嘲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 0 0 6 年7 月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满足了游戏玩家对现实的控制欲望,为玩家带来现实的快感体验,而这种快感是 传统小说阅读或者影视欣赏所无法赋予的。 四、学术研讨 “金庸热”的升温,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他们从文学、文化、民俗等角度审 视金庸小说和金庸诸现象,并在9 0 年代前后在港台和内地分别引发了金庸研究的 热潮,其最终结果是确立了金庸小说“文学经典”的地位。 1 港台研究概况 9 0 年代之前,关于金庸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港台地区,主要论著如温瑞安 的“温瑞安谈金庸小说”三种、倪匡的“五看金庸小说”,以及潘森的一些评论性 书籍( 他被誉为香港出版金庸小说评论最多的作者,截至2 0 0 1 年,共有7 部评论 著作问世) ,这些论著的定位并非严肃的学术研究,而是“引领新读者入门得导读 作品,同时也是对资深读者的一个小小考验” ,因而它们多是对金庸小说的文学 评论和随笔,是一种参考性的读物。 2 内地研究概况 1 9 8 5 年,张放在克山师专学报( 哲社版) ( 1 9 8 5 年第4 期) 发表了金庸新 武侠小说初探,是大陆第一篇金庸研究论文。据统计,1 9 8 5 年到1 9 9 9 年,中国 大陆、港台发表的各种金庸研究论著1 8 0 篇,主要的研究集中在9 0 年到9 9 年十 年间,总量达到1 6 0 篇。 1 9 9 7 年1 1 月大陆首家金庸学术研究会在浙江海宁成立;1 9 9 8 年4 月,云南 大理州政府与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召开“金庸小说与大理”学术研讨会;5 月,美国 科罗拉多大学举行的“金庸小说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l o 月, 浙江海宁召开“9 8 金庸论坛”;1 1 月,在台湾,由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中国时报 和远流出版社联合召开“金庸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2 0 0 0 年,北京金庸小说国际 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这几次学术会议的举行,标志着“金庸小说己经越过中 国文学批评的边界而进入国际汉学界的视野。”。 从2 0 0 0 年到2 0 0 3 年,每年都有一部关于金庸的传记问世:千占文坛侠圣梦 陈硕:经典制造金庸研究的文化政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p 5 0 - 6 1 丁进:中国大陆金庸研究论著目录,文教资料。2 0 0 6 年第2 期 丁进:金庸小说研究史略,南京社会科学孔2 0 0 3 年第4 期 1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一金庸传( 孙宜学,团结出版社2 0 0 1 年版) 、挥戈鲁阳:金庸传( 彭华、赵敬 立,江苏文艺出版社2 0 0 1 年版) 、金庸新传( 艾涛,山东友谊出版社2 0 0 2 年版) 、 金庸传( 傅国涌,十月文艺出版社,2 0 0 3 年版1 。这些传记尽管不是专门的学 术著作,但为金庸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通过梳理“金庸热”传播的渠道和方式,我们可以发现,金庸武侠已经不是 用通俗文化或高雅文化等简单的概念所能涵盖,而是一种复杂的、“跨文类”的传 播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推动的结果。 第二节金庸武侠传播的特点 经过半个世纪的传播,金庸武侠小说已经为社会各个阶层的读者所接受,作 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已经为人们耳熟能详,小说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为 人们所津津乐道,金庸小说给当代中国人勾画了一个虚拟的江湖世界,在社会各 阶层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形成一个独有的文化现象。“金庸热”作为一个文 化现象,在其传播过程中呈现出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时间维度:跨世纪传播 从时间维度上看,金庸武侠的传播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经久不衰, 其问虽有低迷,但直到现在仍然继续着,并保持相当的热度。 金庸武侠在五十年的传播过程中,由于主要传播载体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 阶段性: 1 2 0 世纪5 0 年代中期到6 0 年代初 这一阶段是战后香港报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金庸开始了武侠小说创作, 并在报刊连载,成为人们争相阅读的作品,纸媒成为金庸武侠主要的载体。此时 的香港电影仍处于粤语电影高速发展的后期,武侠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