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史记》同义常用词先秦两汉演变浅探.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史记》同义常用词先秦两汉演变浅探.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史记》同义常用词先秦两汉演变浅探.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史记》同义常用词先秦两汉演变浅探.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史记》同义常用词先秦两汉演变浅探.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记同义常用词先秦两汉演变浅探 王彤伟 y 6 1 0 4 1 1 摘要: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的倾力巨著,是我国第一部通史,也是我国纪传 体的创始。此后历代所谓“正史”,基本都沿袭了它的体例。其对后世的影响不仅 仅只表现在体例方面,它的语言是秦汉时期语言的实录,反映了秦汉这一断代时 期语言的基本面貌,对后世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司马迁史记中词语的使 用和演变情况无疑是汉语词汇史诸多探讨对象中比较有典型意义的一个重要方 面。 同时,正是因为先秦两汉是汉语发展的源头,所以学习古代汉语,首先要学 好这一时期的语言;研究汉语史也先要弄清楚这一时期语言的状况,才能够更好 地下推后世的语言变迁。 常用词演变史的研究,是系统而深入开展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必要工作,而个 案研究又是其不可缺少的环节。尽管近年来常用词演变的研究正日益受到学术界 的重视,现阶段大量的个案研究正在不断涌现,但是我们仍需进一步的努力。扎 扎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不但对词汇史的建设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贡献,对于辞书 编纂、古籍整理特别是疑伪古籍的鉴别和断代等也将大有帮助。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池昌海( 史记) 同义词构组及辨析提要中所列8 2 6 组同义词为依据,参照汪维辉东汉一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从汪书概论中已列举 而文中未进一步探讨者之中进一步比较对照,选取了较为典型的疾一病、根一本、 首一头、启一开、焚一烧、纤一细、盈一满等7 组同义常用词,以史记和先秦两汉 诗经、周礼、仪礼、左传、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 汉书、论衡、说文、尔雅以及刘宋世说新语、佛经语料等作为语料 库,对这7 组常用词作了历时的统计、描写、分析,为上古词汇史的进一步研究 提供了一些比较可靠的基本资料和结论。 最后,通过对同义常用词演变替换所进行的探讨,我们得到了一些关于探讨 常用词演变的体会与启示。 l 、在判断描写新、旧词的发展演变、历时更替的过程中,应该把用数据统计 得出的出现频率以及新、旧词与其他词语的组合能力结合起来全面考虑,分析比 较、得出结论。 2 、同义常用词替换演变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两方面。其一由于词语发展的客观 情势使然,由于旧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承担的表义任务逐渐加重、拥有的义项 越来越多,就造成了表义的不明,这就为新词对它的替代创造了条件。而新词由 于承担的义项比较少,表义就相对要明晰一些,一般情况下作者们如果不是因为 刻意仿古等特殊原因就会乐于采用新词。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人为的主观因素造 成的同义词以新代旧。同时,在新、1 1 7 词的替换演变中如果某些有影响的作者在 他有影响的作品中多用新词而少用旧词,就会加速旧词退出新旧竞争的擂台。这 也是我所以选司马迁之史记作为探讨对象的重要原因。 3 、上古汉语同义词的区别,并不仅仅处于一个平面之中,同义词的替换演变 很少是突变的、而主要是渐变的。这种变化在上古期内部就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 化,所以上古时期的词汇发展期还可以细分,这样更有利于词汇史的研究。研究 中发现这7 组常用词在殷商时期、春秋之际到战国中期都以旧词的使用为常,新 词或未出现或使用频率低且不活跃。而到战国末期左右的韩非子、吕氏春秋 中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新词使用频率的大量增加,而 且表现在新词的组合能力也大大增强。所以,春秋战国至西汉,在词汇史进行详 细分期时,最好再细分为春秋至战国中晚期、战国中晚期至西汉两段,从而使得 汉语词语历史发展的线索更加明显。 4 、字典、词典类的训诂专著、传注类注释书中的注释语都应作为研究某一时 期的词语使用频度的重要参考。 5 、常用词的研究与史书、语料的断代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语料 断代不准,就会影响到常用词发展演变史的描写、比较,同时,常用词研究的深 入也会有助于语料断代方面的研究。 6 、在有关同义词的研究中应始终坚持把握好以义位为标准的原则。如果在具 体研究中脱离了这一前提,同义词演变描写、甚至连两词是否构成同义这样的基 本辨析都会变得无法操作或漫无边际。我们讨论的演变通常应界定为两个包含相 同义位的词在表示该义值时的一种演变替代关系。 关键词:汉语史词汇史常用词同义词词语替代 史记 a p r i m a r ys t u d y a b o u t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h es u b s t i t u t i o no ft h e f r e q u e n t l yu s e d - s y n o n y md u r i n gp r e q i nt ot h ef o r m e ra n d t h e l a t t e rh a n d y n a s t y o f s h i j i w a n gt o n g w e i a b s t r a c ts h 】! j i 俾e c o r d so ft h eh i s t o r i a 彬i st h em o n u m e n t a lw o r ko fs i m aq i a n , a n di ti st h ef i r s t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h i s t o r yb o o ko fo u rc o u n t r y a l m o s ta l l o fo u r c o u n t r y sh i s t o r yb o o k sf o l l o wi t ss t y l i s t i c r u l e sa n dl a y o u t a tt h es a m et i m e ,i t s l a n g u a g en o to n l yi st h er e c o r do ft h ed y n a s t yo fq i na n dh u n ,b u ta l s o h a sg r e a t i m p a c to nl a t e ra g e s t h e r e f o r e ,t h eu s e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h es u b s t i t u t i o no ft h e f r e q u e n t l y u s e d w o r d sw i l l p l a y a n i m p o r t a n tr o l e i nt h eh i s t o r yo fl e x i c o l o g yo f c h i n e s e m e a n w h i l e ,b e c a u s et h el a n g u a g eu s e di nq i na n dh a nd y n a s t yi st h ef i r s ts t e po f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w es h o u l dt r yo u rb e s tt om a s t e ri t ,a n dw em u s t a c q u a i n to u r s e l v e s w i t hi tb e f o r ew eu n d e r s t a n dt h ec h a n g eo fl a t e rp e r i o d s t h es t u d yo ff r e q u e n t l yu s e d w o r di s n e c e s s a r yt o t h e d e e ps t u d yo fc h i n e s e v o c a b u l a r yh i s t o r y a n dt h es t u d yo f as i n g l ec a s eo ft h ef r e q u e n t l yu s e d w o r di sa n 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s t e po nt h ew h o l e 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h i s t o r y a l t h o u g ht h i sk i n do f s t u d y h a sa c q u i r e di n c r e a s i n gc o n c e r no fa c a d e m i cc i r c l e s ,a n dn e ws t u d i e ss p r u n gu pl i k e m u s h r o o m s w es h o u l dp a ym o r ea t t e n t i o nt oi t b e c a u s ew h e nw ew o r kh a r do i lj t ,w e c a l lm a k em u c hc o n t r i b u t i o nt ot h el e x i c o l o g yh i s t o r y , t h ec o m p i l a t i o no fd i c t i o n a r y , t h ed i s c r i m i n a t i o no fa n c i e n tb o o k sa n dt h ej u d g m e n to ft h ed y n a s t yo fa na n c i e n t b o o k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8 2 6s y n o n y m si nt h eb o o ko f t h eo u t l i n eo ft h e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d ! f f e r e n t i a l i o na n da n a l y s i so f t h es y n o n y mo f s h i f t ( b yc h ic h a n g - h a l ) a n dt h es t u d y o f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f r e q u e n t l yu s e d - w o r d f r o md o n g h a nt os u id y n a s t ( b yw a n g w e i h u i ) ,fs e l e c t e d7s y n o n y m st os t u d y , d e p i c ta n da n a l y z et h e m t h es t o r e h o u s eo f l a n g u a g ed a t ai sc o m p o s e d o fs h i j i ,s h i j i n ga n do t h e r14b o o k s a n dt os o m ee x t e n t , w eh a v ec o m et os o m er e l i a b l ed a t aa n dc o n c l u s i o n s , d u r i n gt h ec o u r s e o ft h es t u d y , ia l s oa c q u i r e dal o to fe x p e r i e n c ea b o u tt h es t u d y o f f r e q u e n t l y u s e d w o r d f i r s t l y ,w es h o u l dp a ,e q u a la t t e n t i o n t ot h ef r e q u e n c yo fa no l do rn e ww o r d t h e 1 1 1 a b i l i t y o f f o r m i n g n e w w o r d s e c o n d l y ,t h e r e a s o n so f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s u b s t i t u t i o no f f r e q u e n t l yu s e d s y n o n y ma r em a n i f o l da n dc o m p l e x o nt h eo n eh a n d , b e c a u s eo ft h e i n c r e a s i n gb u r d e n ,t h ef u n c t i o no f t h ee x p r e s s i o no ft h eo l dw o r dw i l lb e w e a k e n t h e nt h en e wo n ew i l is u b s t i t u t ef o rt h eo l do n e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s o m e m a l l - m a d er e a s o n sc a l lm a k eaw o r d r e p l a c et h eo t h e r t h i r d l y ,t h ed i f i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 t h es y n o n y m si sas l o wc o u r s e d u r i n gt h ec o u r s e ,g r a d u a lc h a n g ei st h em a i nt r e n d f o u r t h l y ,a l lo f t h ed i c t i o n a r i e sa n dt h eg l o s so f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b o o k s a r et h ei m p o r t a n t r e f e r e n c et ot h e s t u d y f i n a l l y ,t h es t u d y o ft h e f r e q u e n t l y u s e d w o r dh a sc l o s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w i t ht h ej u d g m e n to ft h ed y n a s t yo fa n c i e n tb o o k s t h e yi n t e r a c te a c h o t h e r a n d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p r i n c i p l eo ft h e s t u d y i s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 s t a n d a r do ft h es e m a n t i cf e a t u r e k e yw o r d t h e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t h eh i s t o r yo fl e x i c o n ,t h ef r e q u e n t l y u s e d w o r d ,s y n o n y m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rs u b s t i t u t i o no fw o r d ,s 蛳i ( r e c o r d s ( f ”t h e h i s t o r i a 前言 1 史记词语的研究价值 史记这部司马迁的倾力巨著,最后成书于西汉武帝征和二年,即公元前 9 t 年,是我国第一部通史,也是我国纪传体的创始。此后历代所谓“正史”,从汉 书到明史都绝无例外地沿袭了它的体例。 然而,史记对后世的影响并不仅仅只表现在体例方面,其语言对后世也有 巨大的影响。史记“从语言上看,无论是记述秦汉以前的事,还是汉之当代之 事,基本上都以汉时语文为表述媒介,即便采录先秦典籍史料,也多采用汉时语 言或改译为汉时语言。因此,可以说,史记从题材上看是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 纪传体通史,从语言上说是秦汉时期语言的实录,它反映了秦汉时期这断代语 言的基本面貌。”“。所以,史记在汉语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史记作为 正史的开创者,其遣词用语必然也会对后世有相当大的影响。汪维辉先生在谈到 口语词与书面语词的关系时说:“一个词一旦在有影响的作家、诗人们笔下用开了 之后,可能就会迅速地在高雅文体中扩展开来,跟旧词并存并逐渐取代它。”;所 以研究司马迁史记中词语的演变,无疑是汉语词汇演变史诸多探讨对象中很 有意义的一项工作。 同时,史记语料丰富、词汇量大,太史公自序中说太史公书“凡百 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史记书成后在流传中有所缺佚,又为他人增 补,所以太史公自序中所记载的与今本史记共五十五万五千六百六十字, 相差一定数量的文字。但据考证,这些相差的、后人的增补的文字其时代最迟 也不会晚于西汉末年,所以“研究它的语言对于认识西汉汉语的面貌有无比重要 的作用。”1 ” 赵振铎先生这样说过:“司马迁的史记能够代表当时文学语言的面貌,它 和周代的语言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司马迁在利用尚书材料的时候,不能 不有所改动,用当时通行的词去替换尚书里面一些已经过时的词。”可见, 史记中同义词语的替代演变早已引起了语言学家的重视,值得我们在前人研 究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探讨。 ”池昌海( 史记) 同义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杜,上海,2 0 0 2 年,第5 页 :1 汪维辉东汉一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2 0 0 0 年,第4 0 7 页。 。赵振锋( 史记) 单音词研究序,巴蜀书社成都2 0 0 0 年。 4 赵振铎论先秦两汉汉语,古汉语研究1 9 9 4 年3 期,总第2 4 期,卜4 页。 2 先秦两汉词语研究的价值 先秦两汉是汉语发展的源头,尽管在此之前汉语就早己存在了,但由于没有 准确详实的文献资料,所以通常就以这一段有文字记载的时期作为汉语发展史研 究的起点。这里所说的先秦两汉,采用赵振铎先生的说法,指得是从有文献记载 的殷商时代到东汉末年这一段。正是因为此期是汉语发展的源头,所以“学习古 代汉浯,首先要学好这一时期的语言;研究汉语史也先要弄清楚这一时期语言的 状况,才能够更好地下推后世的语言变迁。”l 3 选取常用词的替换演变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常用词是与作为训诂学研究对象的疑难词语相对而言的词语。在汉语词汇史 领域里,常用词演变史的研究,是系统而深入开展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必要工作, 而个案研究又是其不可缺少的环节。尽管近年来常用词演变的研究正曰益受到学 术界的重视,现阶段大量的个案研究正在不断涌现,但是我们仍需进一步的努力。 正如蒋绍愚先生所说:“要把汉语历史词汇研究推向前进,就必须在两个方面同时 做工作。旨先要对从先秦直到明清的各个历史时期的词语一个一个地搞清楚,对 汉语各个时期的词汇的面貌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f “。汪维辉先生也说:“如果我 们能把一批常用词在历史上更替演变的来龙去脉描写得清清楚楚,不但对词汇史 的建设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贡献,于辞书编纂、古籍整理特别是疑伪古籍的鉴别和 断代等也将大有帮助。”“ 4 关于本文研究的一点说明 史记中的同义常用词很多,据池昌海( 史记 同义词构组及辨析提要 统计,全书中共有8 2 6 组同义词。”1 本文以池书所列同义词为依据,再参照汪维 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从汪书概论中已经列举,而文中未进一步探讨的 词语中进行比较对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地选取了较为典型的7 组同 义常用词作以历时的统计、描写、分析。争取做到为上古词汇史的进一步研究提 供一些比较可靠的基本资料和一些比较可靠的研究结论。 本文进行语料统计和描写的对象主要为,史记和先秦两汉诗经、周礼、 仪礼、左传、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汉书、论衡、 说文、尔雅以及刘宋世说新语、佛经语料等。选取它们的主要原因在于 其词汇量大、语料丰富。具体的作法是,首先对史记中该组同义词进行描写、 l 赵振铎论先秦两汉汉语,古汉语研究1 9 9 4 年3 期,总第2 4 期,i - 4 页。 6 f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杜,1 9 8 9 年前言。 7 1 汪维辉常用词历时更替札记语言研究1 9 9 8 年第2 期,总第3 5 期。 8 2 池昌海( 史记) 同义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t 上海,2 0 1 ) 2 年,1 6 2 页。 比较,然后按时代顺序对新、旧词的替代过程做进一步的描写、比较,最后以世 说额语等稍后时期语料中的使用情况作为先秦两汉替代演变结论的检验。本文 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历时比较、共时描写和数理统计。力求以材料和数据、 共时描写和历时比较相结合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在本文中,较多地引用了一些原始材料,这是因为“如果不用大量语言事实 来说明词汇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只靠几个例子来谈词汇的发展变化、词汇发展 的规律,势必失之空泛,实际效用不大。”l 而且,我们认为本着科学认真的态度 进行的研究,不能只简单地抛出一些结论性的意见,我也希望以后进一步研究或 者老师们在批阅时能够有足够量的语言事实根据来进一步考察验证结论是否正 确。同时,前辈们所提倡的“例不十,法不立”“倒不十,法不破”是避免主观臆 测地随便下结论的重要指导原则,我们作为后来的研究者应该毫不犹豫地对这些 优良传统加以继承。 限于个人学识的浅陋、论题的难度以及时问、资料的有限,文中一定存在着 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关于词义的确定,因为文中所探讨的同义词中的每个词基本 都是多义词,所咀某旬中的某词到底是不是某义时,尽管参考了大量的工具书, 如专书索引和索引式专书词典,以及文白对照译著、注释以及大型字典、词典, 但由于这些资料不能全面涵盖所有的情况,因此主要还得靠自己进行具体判断, 但是由于自身理论的欠缺、实践的不足,词义确定的标准就难以做到准确客观、 前后一致。甚至在阅读、判断所选中的一组常用词的所有语料时,这项工作根本 不敢中断,稍微有停顿,刚刚把握到的标准就接不上了,所以其中存在的许多主 观之处和处理不当之处,还需要我在不断的学习中继续修改、完善。 9 1 徐朝华上古汉语词汇史商务印书馆,2 0 0 3 年t 第5 页。 疾,青 “疾病、生病”义,上古主要用“疾”,而史记中多用“病”。汉代以后, 主要以“病”来表“疾病、生病”的情况更加明显。到现代汉语中,表“疾病、 生病”之义时,已基本不用“疾”而用“病”,“疾”只作为构词语素保留在“疾 病、痼疾、积劳成疾”等词语中。 在史记中,除人名、通假用字以外,“疾”共2 0 6 见,“病”5 6 7 见,其中 表示“疾病、生病”义者,“疾”1 1 2 次、“病”5 3 1 次。可见,西汉时期,在表“疾 病、生病”义上,“病”已占优势。 三年,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即绝河津,反为楚。( 史记卷八高祖本 纪第八3 7 2 7 ) 公子光详为足疾,入于窟室。( 史记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1 4 6 3 7 ) 子胥谏日:“越王句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 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在腹心疾而王不先,而务齐不亦谬乎! ”( 史记卷 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1 4 7 卜2 ) 克欲还入壁,其御日:“我始入,再伤,不敢言疾,恐惧士卒,愿子忍之。” (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1 4 9 7 9 ) 左传成公二年作“岂敢 言病”。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h 。 (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i 5 1 6 一i ) 怀公元年,吴破楚,在郢,召陈侯。陈侯欲往,大夫日:“吴新得意;楚王 虽亡,与陈有故,不可倍。”怀公乃以疾谢吴。四年,吴复召怀公。( 史记卷 三十六陈杞世家第六1 5 8 2 7 ) 以上为“疾”之用例,以下为“病”之用例。 及魏招之,即反为魏守丰。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沛公病,还之沛。( 史 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3 5 2 3 ) 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枭故塞王欣头栎阳市。( 史记卷 八高祖本纪第八3 7 7 3 ) 及病,使人问神君。神君言日:“天子毋忧病。病少愈,强与我会甘泉。”( 史 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4 5 9 3 ) 济北王侍者韩女病要背痛,寒热,众医皆以为寒热也。臣意诊脉,日:“内寒, 月事不下也。”即窜以药,旋下,病已。病得之欲男子而不可得也。所以知韩女 之病者,诊其脉时,切之,肾脉也,啬而不属。啬而不属者,其来难,坚,故日 4 月不下。( 史记卷一百五扁鹊仓公列传2 8 0 8 - 9 ) 臣意诊其脉,日:“蛲瘕。”蛲瘕为病,腹大,上肤黄粗,循之戚戚然。臣意 饮以芫华一撮,即出蛲可数升,病已,三十日如故。( 史记卷一百五扁鹊仓 公列传2 8 0 9 - 3 ) 在“疾病、生病”义上,“疾、病”本来是一对同义词。上古时期,此义多用 “疾”而少用“病”。经过对山海经、诗经、周礼、仪礼、左传、公 羊传、论语、孟子等上古文献的语料统计,我们发现,“疾病、生病”义上 古时期多用“疾”而少用“病”。两词在各书中的使用次数见表: 疾、病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统计 山海经诗经周礼仪礼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 i 疾 97l l53 22 2331 5 81 4 42 81 61 81 22 21 3 i 病 220o1 192l7 81 61 35941 38 l 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汉书论衡世说新语 疾 4 61 l9 73 97 l2 52 0 61 1 23 6 92 3 81 5 59 92 4i 9 i 病 6 04 0 3 62 36 03 65 6 75 3 l5 5 75 2 92 5 72 5 63 5: 5 ( 注:每部书中前一项为出现总次数,后一项为“疾病”义出现次数。) 其用例如下: 其雨其雨,杲果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诗经卫风伯兮 我心忧伤,怒焉如捣。假寐永叹,维忧用老。心之忧矣,疚如疾首。诗经小 雅小弁 譬彼坏木,疾用无枝。心之忧矣,宁莫之知? 诗经小雅小弁注:谓 因病而没有枝条。”“1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诗经大雅思齐注:是 以重大病患已绝迹,害人巫术也远离。有见闻就效法,一有规劝就采纳。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 愚,亦维斯戾。诗经大雅抑注:常人如果不聪明,主要本身有毛病。智者 如果不聪明,确是乖张失本性。 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触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日鲑 ”l 本部分译文多参考黄典诚著诗经通译新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2 年第一版;许嘉璐主编文 白对照 三经( 后简称文白对照) ,广东、广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5 年第一版。 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山海经南山经卷一 其中多人鱼,其状如鲚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山海经北山 经卷三 其中多箴鱼,其状如然,其喙如箴,食之无疫疾。山海经东山经卷四 其阳狂水出焉,西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三足龟,食者无大疾,可以已肿。 山海经中山经卷五 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缔鱼,状如蚍而长距。足白而对,食者无 益疾,可以御兵。山海经中山经卷五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山海经海内南经卷十 疾医,中士八人。周礼天官冢宰第一注:文白对照:主管治疗百姓的 疾病。 女祝掌王后之内祭祀,凡内祷词之事。掌以时招、梗、丰会、禳之事,以除 疾殃。周礼天官冢宰第一 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日慈幼,二目养老,三日振穷,四日恤贫,五日宽疾, 六日安富。周礼地官司徒第二注:文白对照:五是宽免有残疾者应纳的雇 人服役的费用。 司建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民成从之。季秋内 火,民亦如之。周礼夏官司马第四注:文白对照:每年四季变换取火的木 材,以便驱赶季节性疫病。 巫马掌养疾马( 有病的马1 0 5 页 而乘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受财于校人, 马死,则使其贾粥之,入其布于校人。周礼夏官司马第四 士处适寝,寝东首于北墉下。有疾,疾者齐。养者皆齐,彻琴瑟。疾病,外 内皆扫。彻亵衣,加新衣。御者四人,皆坐持体。属纩,以俟绝气。仪礼既夕 礼第十三 公日:“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书日“公矢 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春秋左传隐公五年 周、冶既服将命,周颛先入,及门,遇疾而死。冶廑辞卿。春秋左传僖 公三十年 文伯疾而请日:“谷之子弱,请立难也。”许之。文伯卒,立惠叔。左传文 u i 7 有人认为山海经真伪及成书年代聚讼不定,但从“痰、病”韵使用看r 是符合先秦“疾、病”二诃 使用的总体规律的。 6 公卜四年 十八年春,齐侯戒师期,而有疾,医日:“不及秋,将死。”公闻之,h 日: “尚无及期。”惠伯令龟,卜楚丘占之曰:“齐侯不及期,非疾也。君亦不闻。 令龟有咎。”二月丁丑,公薨。左传文公十八年 穆公有疾,日:“兰死,吾其死乎,吾所以生也。”刈兰而卒。左传宣 公三年 季子杀母兄何善尔? 诛不得辟兄,君臣之义也。然则曷为不直诛而鸩之? 行 诛乎兄,隐而逃之,使托若以疾死,然亲亲之道也。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 公曷为四不视朔? 公有疾也。何言乎公有疾不视朔? 自是公无疾不视朔也。 然则曷为不言公无疾不视朔? 有疾犹可言也。无疾不可言也。公羊传文公十六 年 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其言至黄乃复何? 有疾也。何言乎有疾乃 复? 讥。何讥尔? 大夫以君命出,闻丧徐行而不反。公羊传宣公八年 鞍之战,齐师大败,齐侯归,吊死视疾,七年不饮酒、不食肉。公羊传成 公八年 冬,公如晋,至河,公有疾乃复。何言乎公有疾乃复? 杀耻也。公羊传昭 公二十三年 孟武伯问孝。子日:“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篇第二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日:“亡之,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论语雍也篇第六 子之所慎:斋,战,疾。论语述而篇第七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 ”子路对曰:“有之。”论语述而篇第 七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日:“启予足! 启予手!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 小子! ”论语泰伯篇第八”“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论语泰伯篇第八 今王田猎於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日:吾 王之好田猪,夫何使我至於此极也?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 民同乐也。今王鼓乐於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 告日: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今王田猎於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 2 1 句中之“启”,汉语大字典引广雅疏证之例释为“视”。论衡卷二十三四讳篇第六l - j k ) ) 有 与此相异文者日:“故曾子有疾召门第子日:开予足,开予手,丽今而后t 吾知兔夫。小子! 曾子重慎 临绝效全,喜免毁伤之祸也。”聊记于此,以各后用。 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日: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 ,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孟子卷二梁惠王下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日;“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 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 ”对日:“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於东 郭氏。公孙丑日:“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日:“昔者疾,今日愈, 如之何不吊? ”王使人问疾,医来。孟子卷四公孙丑下 文中疾、病对举, 可知此疾、病无别。 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孟子卷五滕文公上 子濯孺子日: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 孟子卷八离娄下 到战国中后期,韩非子中情况已与上古不同。在“疾病、生病”义上,“疾” 与“病”的使用比例约为l :4 ,初露“病”之代“疾”的端倪。 秦之有韩,若人之有腹心之病也,虚处则核然,若居湿地, 走,则发矣。韩非子存韩第二 晋国大早,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癃病。故日:不务听治, 则躬身之事也。又十过第十 著而不去,以极 而好五音不已 今大臣执柄独断,而上弗知收,是人主不明也。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又孤愤第十一 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又说难第十二 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也,以刀否则骨: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刺骨,故 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 毅之君以福拂耳。忍痛,故扁鹊尽巧:拂耳,则子胥不失。寿安之术也。病而不 忍痛,则失扇鹊之巧:危而不拂耳,则失圣人之意。又安危第二十五 二子已死,叔孙有病,竖牛因独养之而去左右,不内人,曰:“叔孙不欲闻人 声。”不食而饿杀。又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 但在战国最后的一部传世文献吕氏春秋中,疾、病二词的使用情况又与 上古相似,“疾”多而“病”少,在“疾病、生病”义上,疾、病的使用比例约为 1 7 :1 。同处战国,韩非子和吕氏春秋中的使用情况正相反,说明了思想 上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也是同义的语词激烈竞争的时代。 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精气之集也,必有入也。吕氏春 秋季春纪第三尽数 8 孔甲日:“呜呼! 有疾,命矣夫! ”乃作为“破斧”之歌,实始为东音。又季 夏纪第六音初 周文王立国八年,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而她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又季 夏纪第六制乐 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谷不实:行夏令,则多火灾,寒热不节, 民多疟疾。又孟秋纪第七孟秋 孙叔敖疾,将死。又孟冬纪第十异宝 今之人贵能射也,以攻战侵夺也。其细者以劫弱暴寡也,以遏夺为务也。仁 人之得饴,以养疾侍老也。又孟冬纪第十异用 以上为“疾”之用例,以下为“病”之用例。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日:“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 ” 管仲对日:“昔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於朝夕之中,臣奚能言? ” 吕氏春秋孟春纪第一贵公 尧以天下让於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对日:“以我为天子犹可也。虽然,我适有 幽忧之病,方将治之,未暇在天下也。”又伸春纪第二贵生 闻言而惊,不得所由。百病怒起,乱难时至。以此君人,为身大忧。耳不乐 声,目不乐色,口不甘昧,与死无择。又仲春纪第二情欲 赵简子病,召太子而告之日:“我死已葬,服衰而上夏屋之山以望。”太子敬 诺。又孝行览第二长攻 楚合诸侯,陈侯病,不能往,使敦洽雠麋往谢焉。又孝行览第二遇合 西汉之初的淮南子中疾、2 病= 词表“疾病、生病”的比例约为0 7 :l , 这种使用情况告诉我们,战国时期竞争的最终结果是“病”之胜出,“疾”正在让 出“疾病、生病”义的承担权,转而多表“快、厌恶、嫉妒、诋毁”等意义。 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薄气发喑,惊怖为狂。忧悲多恚病乃成积;好憎 繁多,祸乃相随。淮南子卷一原道训 病疵瘕者,捧心抑腹,膝上叩头,蜷蜗而谛,通夕不寐。又卷七精神训 圣王以治民,造父以治马,医骆以治病。同材而各自取焉。又卷十缪称 训 嫁女于病消者,夫死则后难复处也。故沮舍之下,不可以坐;倚墙之傍,不 可以立。执狱牢者无病,罪当死者肥泽,刑者多寿,心无累也。良医者,常治无 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又卷十六- 说山训 昔者,楚庄王既胜晋于河、雍之间,归而封孙叔敖,辞而不受。病疽将死, 谓其子日:“吾则死矣,王必封女。女必让肥铙之地,而受沙石之间有使丘者。其 9 地确石而名丑,荆人鬼,越人丰几,人莫之利也。”又卷十八人间训 其后楚攻宋,圉其城。当此之时,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丁壮者死,老病童 儿皆上城,牢守而不下。楚王大怒。又卷十八人间训 以上为病之用例,以下为疾之用例。 荧惑常以十月入太微,受制而出行列宿,司无道之国,为乱为贼,为疾为丧, 为饥为兵,出入无常,辩变其色,时见时匿。又卷三天文训 摄提格之岁,岁早水晚旱,稻疾,蚕不登,菽麦吕,民食四升,寅在甲日阏 蓬。又卷三天文训 命四监大夫,令百县之秩刍以养牺牲,以供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 宗庙社稷,为民祈福行惠,令吊死问疾,存视长老,行稃鬻,厚席蓐,以送万物 归也。又卷五时则训 鬻棺者,欲民之疾病也;畜粟者,欲岁之荒饥也。又卷十七说林训 史记的用词,巩固了“病”表示“疾病、生病”义的地位,二词在汉 书、论衡中的使用,进一步强化了这个结果。“病”在巩固其表“疾病、生病” 义的同时,也逐渐不再承担“担心、忧虑”等意义,这样,其以“疾病”为中心 的表义就更为明确了。整部论衡中,“病”共2 5 7 见,其中不表“生病、疾病” 义仅一次例外,而这一次例外还是在引用吉语时出现的。【夫太平以治定为效,百 姓以安乐为符。孑l 子日:“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 论衡卷十九宣 汉篇第五十七) 此句应引自论语,雍也:“子日:。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 方也已。”】 亚父大怒而去,发病死。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上 虚间权渠单于请求和亲,病死。右贤王屠耆堂代立。又卷八宣帝纪 上不纳其言,吉以病去。又卷二十二礼乐志 后十三年,秦穆公立,病卧五日不寤,寤,乃言梦见上帝,上帝命穆公平晋 乱。又卷二十五上郊祀志上 一日暑岁羊多疫死,及为怪,亦是也。及人,则多病目者,故有日疴。火 色赤,故有赤眚赤祥。( 又卷二十七中之下五行志) 以上为“病”在汉书中的用例,以下为在论衡中之用例。 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命短则多 病,寿短。论衡卷一气寿篇第四 古贵良医者,能知笃剧之病所从生起,而以针药治而已之。如徒知病之名而 0 坐观之,何以为奇? 夫人有不善,则乃性命之疾也,无其教治,而欲令变更,岂 不难哉! ( 又卷二率性篇第八) 渐丽以筑击秦王颡,秦王病伤,三月而死。夫言高渐丽以筑击秦王,实也; 言中秦王病伤三月而死,虚也。又卷四书虚篇第十六 平公好乐,喜笑过度,偶发癃病。又卷五感虚篇第十九 故食血之虫死,而积血之病愈。犹狸之性食鼠,人有鼠病,吞狸自愈。物类 相胜,方药相使也。食蛭虫而病愈,安得怪乎? 又卷六福虚篇第二十 汉代以后,世说新语中,“病”的表义更为明确,3 5 次出现全表“疾病、 生病”义。而“疾”共2 4 见,“疾病、生病”义1 9 见。 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 ”子敬云:“不 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又言语第二 中朝有小儿,父病,行乞药。主人问病,日:“患疟也。”主人日:“尊侯明 德君子,何以病疟? ”答日:“来病君子,所以为疟耳。”又言语第二 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又文学第四 桓大司马病。谢公往省病,从东门入。又赏誉第八 以上为病之用例,以下为疾之用例。 苟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世 说新语德行第一 陶公疾笃,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又言语第二 卫思“因”,经日不得遂成病。乐闻,故命驾为剖析之,卫即小差。乐叹日: “此儿胸中当必无膏肓之疾! ”又文学第四 庾子躬有废疾,甚知名,家在城西,号日:“城西公府。”又赏誉第八 裴令公有俊容姿,一旦有疾至困,惠帝使王夷甫往看。又容止第十四 汉及以后的尔雅、说文解字、玉篇等i j i i 诂专著中,“病”之代“疾” 的情况也很明显。 尔雅中,对疾病的解释全用“病”,而“疾”用以解释表“快速”之义的 词。“痛、痦、虺颓、玄黄、劬劳、咎、顿、瘥、瘸、鳏、戮、疯、瘸、痕、痒、 痕、疵、闵、逐、疚、疼、瘥、痱、疽、瘵、痪、瘠,病也。”( 尔雅释诂5 2 ) “肃、齐、遄、速、亟、屡、数、迅,疾也。”( 尔雅释诂4 7 ) 可见,至迟成 书于西汉初年“。1 的词典中已显示出来当时“病”已成为表“疾病”的通语,而“疾” 主要应已转为表“疾速”义。 在说文、广部中,共收1 0 2 字,其中用“病”鳃释的共有3 6 字,面用“疾” 解释的仅4 字( 病、疠、疫、瘳) ,“疾病”连文而释的“、广”一字。 其中用“病”解释的如,说文广部:“痛,病也。痍,病也。疴,病也。 痛,病也。瘴。病也。瘵,病也。癫,病也。瘼,病也。瘘,固病也。瘦,目病。 疗,小腹病。痱,风病也。瘕,女病也。麻。疝病。痔,后病也。痹,湿病也。 瘕,动病也。” 而说文l 广部用“疾”解释的仅有“病,疾加也。疠,恶疾也。”“疫, 民皆疾也。”“瘳,疾瘸也。”恶疾、疾疫、疾瘸都属于古语的遗留。 玉篇中,对被训词作解释时也多用“病”而少用“疾”。说文、玉篇 的释词情况也证明了前面从分析文献用语得出的结论一汉及以后易懂的通语已是 “病”而非“疾”。 探究病之代疾的原因,主要在于: 首先,在疾病、生病之义上,二词本来同义,并不像许多人通常所认为的那 样,两者有“疾轻而病重”的区别。” 认为“疾”轻而“病”重的说法当来源于对说文的误解及说文解字注 的误说。说文七下广部“疾,病也。”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 疾亦病也。按经传多训为急也、速也。此引申之义,如病之来多无期无迹也。”说 文七下广部“病,疾加也。”段注:“苞咸注论语日,疾甚日病。”实际上,许 慎所谓“病,疾加也。”是在指明“病”的动词义“病变重了”,而段玉裁误解了 许慎的原意,对这两词强生分别。这一点张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