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朱自清《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朱自清《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朱自清《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朱自清《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第一课时教案设计普定县补郎苗族乡补郎中学:郭艳【课型】新授课【版本】人教2011课标版(人教版2016年起始)【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大自然为主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学习这个单元要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朱自清的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典范。作者朱自清抓住春天的特征,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油然而现。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天的赞歌。教学本文,让学生通过诵读了解作者是怎样表现春色美丽的;体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课标要求】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加大学生的语文阅读量,提倡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学情分析】我所教的班是一个普通的班级,学生都来自农村,基础差。特别是在语文基础知识和朗读方面,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连拼音都不会拼,因此字词的锻炼尤其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要花一定的时间在字词上,之后才能涉及到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教学理念】1、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读”,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2、将充分调动学生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来阅读本文。3、重视互动合作。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在互动合作中自主构建探究问题、发现解决问题途径的阅读方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中的重要词语.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词手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疏通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本文的语言美。2、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结构层次。【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本文的语言美。2、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读”让学生熟悉课文,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理清文章的结构,“赏”,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理由“合作讨论”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感受作者的情感。【学法指导】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并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解决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春(课件出示题目),下面我们就以大为单位来进行一场小小的比赛:请说出与春天有关的成语和诗句,看哪一组说得最多。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出优胜组并出示课件。学生:朗读。二、 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指名拼读,全班齐读。朗润(lng ) 鸟巢(cho) 钻出(zun) 宛转(wn)蓑衣(su) 嫩绿(nn ) 眨眼(zh ) 稀疏(sh )嘹亮(lio) 烘托(hng ) 黄晕(yn ) 应和(yng h)酝酿(yn ning ) 薄烟(b ) 涨(zhng) 抖擞精神(su ) 散在草丛里(sn )三、走进作者1、教师: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三日,一位老师刚走出家门,就看见一群小学生在争着抢着地看一张当天的报纸,其中一个惊慌地喊道:“老师,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昨天死了!”看到孩子们那种怆惶悲戚的神情,那位老师不禁无言地流下泪来。同学们,你知道令师生动容的这个人是谁吗?2、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省东海县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写新诗,一直继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中学教师的时期。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创作,成为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次年回国,仍至清华大学任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促使朱自清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该年12月病逝于北平。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字。3、 作品简介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散文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四、整体感知1、听录音朗读课文: 注意字词读音 掌握朗读的节奏 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全班齐读课文,回答问题:可以把课文分成哪三个部分?用两个字概括其段意。明确:盼春(第1自然段)、绘春(第2-7自然段)、赞春(第8-10自然段)(出示课件)五、品读课文(一)盼春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2、师:这一段只有一句话十来个字,但却用了两个修辞手法,不知哪位同学能够找出来,给大伙分析分析?(1)作者以什么样的心情迎接春天?(反复,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1、 请同学背诵第一段。(二)绘春师:这一部分是整篇文章的重点,请同学们默读第二部分,思考文中第2自然段与3-7自然段存在着什么关系?(这里采用“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来描绘春天。段中写了“山、水、太阳”,总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三)赞春1、这三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比喻、排比,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力)2、这三个自然段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不能,因为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写到“小姑娘”又写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排列有序,不能调换。)六、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全文从盼春到绘春,到赞春,构思精巧,结构严谨。作者描绘了生气勃勃、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象,歌颂了春天的活力,还可以看到,作者通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读者如观其景,如闻其声,真是品尝不尽,其味无穷。(出示课件)七、作业布置尝试背诵全文八、板书设计:春朱自清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九、教学反思在上完这堂课后,我感觉学生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