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管理,主讲人:汪伟全,第四讲,主要内容,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涵与特征2.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总体形势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案例分析,2019/12/6,1、食物中毒有什么症状?2、如何预防流感?,2019/12/6,食物中毒,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2019/12/6,(1)单纯型流感。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2)肺炎型流感。实质上就是并发了流感病毒性肺炎,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或脓性痰、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3)中毒型流感。表现为高热、休克、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症状,病死率高。(4)胃肠型流感。除发热外,以呕吐、腹痛、腹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23天即可恢复。(5)特殊人群流感。临床表现儿童流感。老年人流感。妊娠妇女流感。免疫缺陷人群流感。,2019/12/6,流感预防,1、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晒衣被,随气温变化,注意添减衣服,避免雨淋着凉,熬夜过劳。2、公共场所(如教室、实验室、电脑房、图书馆、饭堂、宿舍、办公场所)要常开窗通风换气,使用空调要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洗,防止通过空调传染病毒。3、流行期间尽量少串门,暂停大型集会及娱乐,尽量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不到疫区。,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涵与特征,定义: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特点: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渐进性还是突发性?紧急性还是非紧急性?威胁性?人命关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1.根据引起紧急状态的原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分为两类:一类由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另一类是由人为因素或社会动乱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从发生的原因看,可分为:(1)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2)食物中毒事件(3)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4)自然灾害(5)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发病或死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四级。其中,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2.我国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形势,诺贝尔奖获得者莱尔德堡格: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70%以上发生在学校教育系统鼠疫等急性传染病仍构成重大威胁食品安全威胁严重中毒、核和辐射损伤等突发事件呈波动趋势自然灾害及其他事件产生的卫生负担加重非典、人患高致病禽流感和大流感等新发传染病仍是关注焦点境内外传播疾病的国际化因素加大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右上图:高清H5N1禽流感病毒右下图:甲型H1N1流感病毒,11,11,传染病风险增加,后果严重,各种传染病尚未有效遏制,全球新发30余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我国发现,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且控制难度加大。从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18日,全世界非典型肺炎患者达8000多人,中国内地5326人,死亡347人,给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2004年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危机2009年4月以来的甲流大流行2010年9月河南的蜱虫传播新病毒事件2013年2月以来的人患H7N9禽流感,12,卫生部:,13,2012年食物中毒情况,14,国家食品合格情况,15,三鹿奶粉事件,直接原因是一些不法分子和企业置人民生命安全于不顾,见利忘义,违法制售有害奶制品。同时暴露我国奶制品生产流通秩序混乱、监管严重缺失的突出问题。,2019/12/6,16,17,2011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18,检验检疫安全不容忽视(2011年),19,进步与不足(2003年以来),进步:制度、资源与主体卫生应急法规与预案体系建设得以加强2003年5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4年8月,修订传染病防治法2006年2月,制定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2004年以来,制定其他系列部门应急预案。不断完善卫生应急组织协调机构2004年3月,国家卫生部应急办(应急指挥中心)成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应急办成立各级疾控中心(CDC)应急办成立。加强横向部门间的应急协调机制建设。加大卫生应急投入全国疾控体系2425个立项,总投资108.57亿。全国医疗体系2518个立项,总投资114亿。,2019/12/6,20,20,进步与不足(2003年以来),进步:制度、资源与主体加强监测预警预报,2004年1月开建卫生应急直报系统传染病方面,2006年底县级医院直报率达到93.5%,乡镇医院直报率达70.3各级CDC直报率100%。食品卫生安全监测网络,覆盖16省、8.3亿人口。卫生部设立重大卫生事件举报信箱定期及临时发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强化卫生应急物质准备落实应急物质储备与装备重视队伍建设组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应急专家库;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开展卫生培训与演练其他国际合作十一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2019/12/6,21,21,进步与不足(2003年以来),不足:制度、资源与主体制度建设有待完善应急指挥决策协调机制仍有问题监测报告网络系统还不健全部际协调如何落实?人为的干预何时了?资源保障机制与能力依然不足特别是巨灾医疗应急保障能力不足医疗保障先行没有到位风险管理、危机管理及公共沟通的意识与能力不足公众宣教不够?怎么办?,2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上分为预警期、爆发期、缓解期和善后期四个阶段。同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可相应分为预防准备、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反应、善后处理等五种功能体系。,(一)预防和准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贯彻“预防为主”应从以下几点着手:(1)宣传教育:更新健康观念,树立预防意识,传播健康只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应对辐射污染、培育主动应对急性传染病等。(2)编制预案:根据既有的和潜在的事件制定多重的备选方案,并根据是太的发展不断进行更新,以缩短应急反应时间。(3)推广、普及先进科技: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二)监测和预警监测和预警就是为了缩短政策的时滞,事先对系统异常态势提出警告,使政策调控同步甚至超前于现实情况,以期减少突发公共卫生时间频率。,(三)信息报告(1)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各地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各级行政卫生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等。责任报告人为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2)报告程序的时限当地方有关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突发卫生事件,应当在2个小时内向上一级单位逐级汇报。省级人民政府在接到报告的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相关省份应互相通报信息。(3)报告内容(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医疗机构和地方卫生院可直接通过互联网上的专用系统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信息报告的效率和准确性。,(四)应急反应应急反应的要旨是在认清级别的基础上,实施快速反应。,五.善后处理(1)后期评估。(2)奖励。(3)责任追究。(4)抚恤和补助。(5)征用物资、劳务的赔偿。,案例讨论:2002年SARS事件,背景,2003年初,广东的河源地区开始流传“瘟疫”的传言。之所以这种疾病能引起如此大的恐慌,主要原因在于有人死亡,但由于对疫情和疾病本身几乎没有了解,并且感染病例不断增加,造成民众对政府作为的质疑。据说醋和板蓝根有预防作用,由于民众没有得到来自正规渠道的澄清,于是消息所到之处,抢购成风。3月初,北京发现第一个“非典”病例。由于当时的疫情披露还不及时,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民众甚至公共卫生部门并不知道疫情发展的实际情况。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通报了最新疫情,解释了北京市统计数字变化较大的原因,并首次承认在疫情统计上“要求不明确,指导不得力”,北京的统计工作也“存在较大疏漏”。会上,高强还宣布了一系列改进工作的措施,比如兴建小汤山隔离治疗基地,派遣督察组,承诺每天公布全国疫情,为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取消五一长假等等。,背景,4月21日,新闻媒体刊登了中共中央免去卫生部长张文康卫生部党组书记和原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北京市委副书记职务的消息。此后几天,全国各地和中央有关各部门纷纷出台严密措施积极应对疫情,比如对交通工具的严密监控,病因和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旅游政策的调整,不少学校停课、许多会议和聚会性活动被取消,渎职的查办等等。从5月中旬开始,全国日发病人数、日死亡人数大幅下降,治愈出院人数大幅上升,疫情趋于平缓。从6月初开始,全国日发病人数达到零报告或个位数报告。至7月31日,整个“非典”时间趋于平息。,从“非典”事件中,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与教训。视频材料。,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预防的起点,培养强烈的危机意识可以有效地减少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002年11月16日,广东佛山发现了第一例非典病例,当时的地方政府部门缺乏足够的危机意识,对于问题的严重性重视不够,既没有及时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尽快搜集并公布事实真相,也没有对百姓抢购买板蓝根、食醋等流言进行辟谣,从而埋下了危机在全国蔓延的隐患,同时贻误了及时扼杀危机于萌芽状态的良好战机。,政府回应,应急性是危机管理的一个基本特征,相应地,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快速反应,也就是在危机发生后要快速启动应变计划力求在危机损害扩大之前对其进行及时控制。从2002年11月广东首次发现病例到2003年2月广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疫情、辟谣正听,期间整整历时2个多月,足见政府反应之迟钝。,在我国政府处理非典危机时,信息披露的工作却做得很不尽人意。首先是信息公布缓慢。从发现疫情到正式公布信息竟整整拖延了两个多月;其次是信息失真。在官本位负责制及现行政绩考核制的影响下,一些官员在信息处理时层层作假,瞒报漏报,报喜不报忧,不但侵犯了公民的正当知情权,而且给非典危机的处理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最后是政府对媒体披露信息的干涉。在中国南方出现抢购板蓝根、食醋恐慌时,内地各大媒体没有给予充分的报道,致使一些不明真相的公民仍然到疫情重灾区旅行,导致了非典大面积蔓延。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原因是有关政府部门的刻意阻挠,甚至在2月12日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还出现新闻发言人对记者提问给以指责的现象。,信息披露,行政机制,在发达国家的危机管理体系中,专门的危机处理机构占有重要的一席。例如美国,早在1979年就成立了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厅(FEMA),主要任务是灾害发生时的救援、制定民间防备对策以及承担灾后的复原工作。我国现有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主体依赖于各级政府的现有行政机构,既缺乏专门机构和完善体系,又缺乏专业人员和应急运作规则。对于危机处理的方式经常是遇事就成立一个指挥部或领导小组,具有浓厚的临时色彩,因此在进行跨部门协调时工作量很大,效果也不明显。在这次应对非典的行动中,国务院也是到4月20日才成立了由副总理吴仪牵头,包括多个部委一把手的临时指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店铺简单租房协议书
- 醉酒砸车赔偿协议书
- 超市特许合同协议
- 电梯使用合同协议
- 吊车事故赔偿协议书
- 机油保修合同协议
- 合伙股金转让协议书
- 工地环保车租赁合同协议
- 2025国有企业股权转让合同书
- 工地油罐出租合同协议
- 诊断与评估课件 第十二节 资赋优异儿童特征及学习资料
- 襄阳市樊城区城市更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2智能变电站网络记录及分析装置测试规范
- 严重过敏反应诊断和临床管理专家共识(2025)解读 2
- 生物泌尿系统的组成课件-+2024-2025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2025职业健康培训
-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马鞍山技师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税务局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网络系统维护记录日志表
- 禁食病人护理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