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网络用户名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网络用户名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网络用户名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网络用户名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网络用户名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曼螽 日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墨韪导师签名: 日期:型:童!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随着互联网在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网民人数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网名则是这一现象不可避免的产物。语言与社会共变是语言学界不争的一种客观 规律,社会发生的任何变化都会及时地在语言中得到反映,而在词汇层面表现得 犹为突出。 本文试图通过对网名的考察,观察它由哪些符号构成,并对其作一个语言特 征的概括。并通过网名与人名的比较,探讨这两类专名词语在形式与内容上所具 有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具体的语料分析。本文还将探讨网名的命名方式与特 点,分析其修辞格的特殊使用,探究修辞变异现象,深入分析网名的语用功效等。 这些研究将为深入研究网名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对网名进行研究的意义在于,首先,网络用户名作为网络语言中独特的组成 部分,在命名、修辞等领域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对网络人名进行研究,也 可以拓宽名称学的研究领域,并能够进一步推动语言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和建设; 其次,网络用户名和一般人名有很大的不同,探讨两者之间的某些相似性和不同 点,可以揭示出网络用户名不同于人名的某些特征,进而揭示出传统文化对网络 环境的影响力以及网络文化的独特性j 再者,本文还探讨了网络用户名中蕴含的 文化、心理、审美等取向,从而为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提供一些素材。 在研究方法上,努力做到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在比较广泛地搜集并占有具体语料的同时,既对网名作概括的语言描写,又从不 同角度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发现一些特征或规律。 关键词:网名;人名;命名法;修辞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i nt h ep r e s e n te r a , a l o n gw i l l lt h ei n t e r n e t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 , o u rc o u n t r y n e t i z e na l s op r e s e n tt h eo b v i o u st r e n do fr i s i n g ,n e tn a l r l ei st h ei n e v i t a b l ep r o d u c to f t h i sp h e n o m e n o n 。i ti so n ek i n do fo b j e c t i v el a w sw h i c ht h el a n g u a g es c h o l a r sd on o t a r g u ew i t ht h a tt h el a n g u a g ea n dt h es o c i e t yc h a n g e st o g e t h e r , i no t h e rw o r d s ,a n y c h a n g eo ft h es o c i e t yc a l lp r o m p t l yo b t a i nt h er e f l e c t i o ni nt h el a n g u a g e ,e s p e c i a l l yi n t h ev o c a b u l a r yf i e l d ,i tr e f l e c t sr a p i d l y t h e r e f o r e ,u n d e rt h eb i gb a c k g r o u n dt h a tt h e i n t e m e ti sw i d e l yu s e db yt h ep e o p l e ,n e tn a l n ei su s e dt or e f e rt on e t i z e n b yt h ea b r o a d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n e tn a m e ,t h i sa r t i c l ed e s c r i b e st h ec o m p o n e n to f t h a t , a n dm a k e st h el a n g u a g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s u m m a r y , a n dt h r o u g ht h en e tn a m ea n dt h e p e r s o n a ln a m ec o m p a r i s o n ,d i s c u s s e st h es a n l ea n dd i s s i m i l a r i t yo ft h ef o r ma n dt h e c o n t e n to ft h i st w ok i n d so fp r o p e rn o u n s t h r o u g ht h es p e c i f i cl a n g u a g em a t e r i a l a n a l y s i s ,t h i sa r t i c l ed i s c u s s e st h em o d ea n dt h ec h a r a c t e ro fn e tn a m e ,a n a l y z e st h e s p e c i a lu s eo fr h e t o r i c ,p r o b e si n t ot h er h e t o r i cv a r i a t i o n , t h o r o u g h l y , a n a l y z e s i t s p r a g m a t i c se f f e c t c e r t a i n l y , t h e s er e s e a r c h e s o f f e rl i t t l e i n t r o d u c t o r yr e m a r k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n e tn a m es ot h a to t h e r sm a y o f f e rt h e i rv a l u a b l ei d e a s i nt h e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 t h i sa r t i c l ec o m b i n e ss y n c h r o n i cs t u d yw i t hd i a c h r o n i c s t u d y , t h et h e o r yu n i f i e sw i t ht h ef a c t w h i l ew i d e l yc o l l e c t i n ga n dp o s s e s s i n gt h e s p e c i f i cl a n g u a g em a t e r i a l t h i sa r t i c l eb o t i ls u m m a r i z e st h en e tn a m ei nt h ea s p e c to f l a n g u a g e ,a n dd e e p l ya n a l y s e si tf r o mt h eo t h e ra s p e c t s ,i no r d e rt od i s c o v e rs o m e c h a r a c t e r so rr u l e st h r o u g ht h ec o n c r e t ee x a m p l e k e yw o r d s :n e tn a m e ;p e r s o n a ln a l n e ;n a m i n gm e t h o d ;r h e t o r i c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网络正在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 n n i c ) 2 0 0 6 年7 月1 9 日发布第1 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 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到2 0 0 6 年6 月3 0 日,中国内地上网计算机总数约为 5 4 5 0 万台,网民总人数已达1 2 3 亿人,与前一次调查结果( 截至到2 0 0 5 年1 2 月 3 1 日) 相比,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半年增加了5 0 0 万台,增长率约为9 2 ;上 网用户总人数半年增加了1 2 0 万人,增长率约为9 8 ;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 了约1 9 4 和1 9 5 ,由此可见,不管是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还是上网用户总 人数都呈现出了比较快的增长态势。 随着上网人数的逐渐增长,网络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通过网络 进行交友、聊天、购物等等,由此也就催生了网络用户名( 除去网络专门术语中 用到的用户名) 的快速增长。经常上网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进入某个论坛、 某个社区或者发个邮件,都要先进行注册,输入用户名、登录名或帐号等后,才 能进入。这篇论文以“网络用户名”为研究对象,所指的“用户名”就包括了人 们在上网时用的用户名、登录名、呢称、帐号等,不包括跟网络技术有关的用户 名。因此,我们研究网络用户名,主要研究依附于上网的网民而产生的网名中的 文字、图形、数字以及网名中能够表达出的所有符号。本文为了行文的方便,“网 络用户名”有时也简称作“网名”。 古往今来,人们都十分重视人的命名问题,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 事不成”( 论语子路) 。可见,人的命名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 网络用户名的命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有人进行过研究,但文章并 不多,深层次的有关网名研究的文章也很少,专著目前还没有看到。我们认为对 网络用户名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是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有的学者曾经明确指出“名称学主要研究事物和概念的名称,研究词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语作为名称的使用问题”。网络用户名作为网络语言中独特的组成部分,在命名、 修辞等领域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实际上,对网络人名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 可以拓宽名称学的研究领域,并能够进一步推动语言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和建设。 其次,基于网络的特点,网络用户名和一般人名有很大的不同,探讨两者之 间的某些相似性和不同点,可以揭示出网络用户名不同于人名的某些特征,也可 以揭示出传统文化对网络环境的影响力。 再者,我们通过本文可以探讨一下网络用户名中蕴含的文化、心理、审美等 取向,从而为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提供一些素材。 研究一种语言应当对这种语言进行一种全面、客观的研究,现在我们所做的 这个研究算是对以前的网络语言研究的一个小小的补充。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努力做到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网上调查和实际 调查相结合。在比较广泛地搜集并占有具体语料的同时,既对网名作概括的语言 描写,又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发现一些特征 或规律。 朱亚军商标命名研究(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 0 0 3 :序3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专名理论与网络用户名的研究现状 第一节中西方关于专名词语的认识概述 谈到专名,不能忽略的是外国哲学界的有关研究。自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 士多德以来,西方许多哲学家多对专名问题进行过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 解。 1 9 世纪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m i l l “把绝大多数语词视作名称,名称分作专名 和通名,通名有内涵有外延,专名则没有内涵只有外延。”。也就是说,专名仅仅 是事物的标记,而不是事物的描述,专名本身无任何意义,不需要理解、解释和 定义。与他相反,德国哲学家和逻辑学家f r e g e 则认为,专名既有所指,也表达意 义,专名通过意义来指称。“因而,基于语言专名的指称( h e d e u t e n ) 对象的功能和表 达( a u s d r u c k e n ) 意义的功能,两个专名所指对象虽同,意义却不一定相同;而在两 个专名的意义相同时,则其对象必同一。”o 与f r e g e 同时代的英国哲学家和逻辑学 家r u s s e l l 在承认专名有意义的前提下,认为一个词义如果对指某种客体,就是代 表着这个客体,从而这个被意指、被代表的客体,就是这个词的意义。同样,“专 名的意义即其所指称的客体”。k r i p k e 和m i l l 所谓的“专名没有内涵,只有外 延”的观点是一致的,他同时还认为,专名的命名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但他所说 的历史性是指“命名活动依赖于历史的传递链条,专名以此才得以一环一环的传 播。站在链条上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使用这个专名而不必知道其指称对象所具有 的特征或某种属性”。 另一位学者c h i s h o l m 也不承认专名本身具有涵义,他认为 专名之所以具有涵义是语言使用者在使用它时赋予的。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纯语言学和逻辑学等学科,在对语言材料作分析 时,尽可能地排除语言符号所涉及的社会一文化意义。”但就现在的学科发展来看, 语言哲学(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4 :3 2 3 理论符号学导论( 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3 :2 1 4 - - 2 2 3 理论符号学导论( 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3 :2 1 6 2 1 7 商标命名研究( 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 0 0 3 :序3 映蒸蒸军嘉幼幼亚陈李李朱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语言的发展涉及到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发展,语言符号中所蕴含 的的社会一文化意义也应是语言学中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不仅要注意它们的显 性表现,也要发掘和捕捉其中的隐性内涵。 其实,有关名称与实在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中国古代也已经讨论过。 “名实”之争于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它主要表现为孔子的“正名”说 和墨子的“取实予名”说的对立。所谓的“名”指的是对事物的称谓,“实”指的 是由名指称的客观事物对象。管子九守篇谈到的命名主张和孔子一脉相传, 明确提出“名生于实”、“循名而督矣”、“按实而定名”和“名实当则治,不当则 乱”的论述;也就是,名词、概念和称谓之类( 名) 本为客观事物( 实) 的反映,强调 事实在先、命名在后的语言观;另一方面,反映新事物的“名”一经确定,便有 了“循名责实”的功能,才能促进“识物”和“成事”。o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把名实关系高度抽象化并发挥到极致的是公孙龙,公孙 龙在其名实论中认为:“天地与其所产者,物也。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 也。实以实其所实( 而) 不旷焉,位也。出其所位非位,( 而) 位其所位焉,正也。”他 又说:“夫名,实谓也。知此之非( 此) 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知彼之非 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在他看来,世界万物属客观存在,都有各自 的位置。名为物称,二者不符,则名不副实,不用;否则,“不当而当,乱也。” 他认为世间万物都可以称谓,都有名称,不可指的东西根本不存在,这实际上肯 定了命名理论存在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公孙龙还在白马论中提出“白马非马” 的观点:“马者,所命名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日:白马 非马”:即“马”表形,“白”表色,“白马”为二者结合,因而“白马非马”。他 显然否定了通名与类名、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混淆了概念的不同层次。较为符合 实际的主张是赵国的苟子在正名中阐述的名词约定俗成的思想。他认为,“名 无固宜”,“约定俗成为之宜”,即名实关系并非原生,而是“约定俗成”,根据人 们的交流习惯积累而成。由此可见,命名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它受社会习惯制约, 一旦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就不能随意更改。 由此可见,不同的人由于所处时代的发展状况及认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专名的认识也存在不同的意见。在这篇论文中,我们采用一般的看法,专名即 肖蓬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 上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8 2 :1 8 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_ _ _ _ - _ _ _ _ ! - - - _ _ _ _ _ _ _ ! ! ! ! !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 _ j ! ! ! _ _ _ _ - - _ _ _ _ _ _ _ _ _ ! _ e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一i i l “专有名称,指人名、地名、机关团体名之类,如鲁迅、淮河、北京大学。”( 现 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从语言性质上讲,它包括两类语言单位:专名词和专名语。 第二节网络用户名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有关名称的研究当数人名、地名、商标名等的研究比较普遍,且 著述颇丰,当代比较重要的有:萧遥天( 1 9 8 7 ) 中国人名的研究、王建华( 1 9 9 0 ) 文化的镜像一人名、纳日碧力戈( 1 9 9 7 ) 姓名论、楮亚平( 1 9 8 5 ) 地名学 论稿、李如龙( 1 9 9 8 ) 汉语地名学论稿、朱亚军( 2 0 0 3 ) 商标命名研究、钱 理等( 2 0 0 5 ) 商店名称语言、吴汉江等( 2 0 0 6 ) 商标语言等,而在网络飞速 发展的今天,关于网络用户名的研究却显得相对薄弱一些。 在目前的学术界,网络语言的研究较为活跃,但这些研究基本集中在网络交 际语言的类型、特点、产生原因、规范化等方面,涉及到网络用户名研究的文章 并不多。此类专著方面有易文安先生主编的刚络时尚词典,这是第一部网络 词典。在语言学界比较有权威性的则是由于根元先生主编中国网络语言词典。 另外,还有于根元主编的网络语言概说一书,该书主要谈到了网络语体的特 点,网络语言的特征,网络词汇特点等方面。关于网络用户名方面的专著还没有 看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网络用户名是伴随网络兴起的一种现象,还 属于一种新生事物,还没有引起语言学者的重视。因为语言学者把兴趣主要投向 了网络的交际语言。忽略了网络用户名的研究。 我们目前看到的关于网名的文章主要的有队下几篇: 陈俊等的大学生网名命名动机的研究o 一文,文章主要研究的是大学生网 名命名的动机,按重要程度把动机依次为:张扬个性、便捷自然、寻求自我价值 感、祟尚流行和宣泄情感,文章还研究了网名命名动机在性别问存在的显著差异 及年级因素在命名动机上存在的显著差异。鄂巧玲的网名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心 理。一文,主要研究了网名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崇拜 陈俊等大学生同名命名动机的研究( j 1 心理科学2 0 0 6 ,2 9 ( 4 ) 鄂巧玲同名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心理( j 1 语文建设2 0 0 0 ( 1 2 )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名人、热爱自然、抒发情感、热爱古典文化。张莉的网名的语言调查及文化分 析o 一文,主要通过对网上聊天室网名的随机调查,简要说明了网名的语义、音 节和语法特征,着重论证了网名所蕴涵的文化特征: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都 市生活气息,明显的对传统文化的偏离,认为虽然网络文化的主流仍然是健康的, 但仍需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王玉琴的浅析聊天室网名的写作特点。一文,主要 认为网名的写作特点具有自由随意性、艺术性、功用性和创造性等几个特点。 我们从以上中西方关于专名的认识和有关网名的研究中获得不少有益的启 示,也发现了网络用户名研究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结合传统人名 的命名理论和有关网名的研究,这篇论文主要对网名命名和传统人名命名进行了 比较,探讨了网名的命名方法和特征,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修辞变异现象等方面。 张莉网名的语爵调查及文化分析( j )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4 ,( 3 ) 壬玉琴浅析聊天室网名的写作特点( j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3 ,( 5 )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网络用户名语言的构成和语言特征 庞大的网络用户虽说不可能每个人都有用户名,但大多数还是有的,有人甚 至申请过不止一个名字,例如q q 号码为2 7 2 7 2 2 4 9 1 的一个网络用户就先后用过 “大常杆君”、“龙之吻”、“活不明白”、“一个美丽的扯”等名字;还有人先后用 过“剃须刀”、“水妖”、“铁娘子”、“矮冬瓜”等网名。数量如此庞大、命名涉及 范围如此广的用户名看起来似乎是无章可循、理不出头绪的,其实我们完全可以 从语言学这样一个特定的视角理清并把握住一些它们的共同特点。这样做有助于 我们从“一斑”窥见网络用户名的整体情况,进而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出某些 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构拟一个包容它们的框架。 第一节网络用户名语言的构成 网络用户名从使用的符号来划分,可分为汉字符号( 包括繁体和简体两种) 、 非汉字符号、汉字符号与非汉字符号的混合形式( 以下简称混合符号) 三类: 一、汉字符号。这里所说的汉字符号是指用户名的表面存在形式是汉字或者 汉字组合成的词语或句子,这一类用户名依照所属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固 有汉语词汇单位和非固有汉语词汇单位。 我国拥有网民一亿两千多人,网名的数量也是异常庞大的,这么多的网名全 部靠创新是不可能的。在网名中,那些被各地的人们广为熟悉的,已进入全民共 同语词汇的固有词语,例如毛泽东、君子兰、仙人掌、梅超风、傻丫头、小男孩 等,往往被直接拿来作为网名使用。而不是汉语固有词汇单位的,如竹萨、恋风 草、胡普布路、玫措、阿三法学、天山神鹰等,则属于新造的网名。 需要指出的是,有一些词语原来并不属于现代汉语词汇范围只是在网上网民 之间流传,但是时间长久了,这些词语不但可以作为用户名使用,也从网上“走” 到了现实生活中去,并有可能取得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成员的资格,这样的用户名 有“大虾”“灌水”“斑竹”板砖”“网虫”等,这一现象至少揭示词汇是随着社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新词汇产生后,经过时间的检验,就有可能进入到现代汉 语词汇系统中来。 二、非汉字符号。网络用户名中的非汉字符号主要包括字母形式、数字形式 及两者的综合( 简称综合式) 。 1 字母形式,以字母形式存在的网络用户名,在不同的社区所占的比例总体 来讲不是太大,但是其分类却较之其他词分类更复杂一些,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 类: ( 1 ) 纯英文单词类,例如f r e ef a l l 、m t h 、m a t c h m a k e r 、a l o n e a l i c e 、1 a n d y e 、 s u n d a y 、g r a y b e a n 、p i n kp i g 。 ( 2 ) 纯汉语拼音类,例如l a n t i a n s h i 、l i u z h e l i 、a i z h e n y i 、m a o t i n g 、x u e l i n 。 ( 3 ) 英文单词和字母夹杂式,例如z y _ r o s e 、x i a o s i r 、m i c k e y q i n g 、a n g e l j i k a k a s m il ed s d n aa n d y q i u 、a u d i t t 、m y j u s t i n 。 ( 4 ) 字母组合类,例如l i u j m 、j y z h j 、x y x b f e 、h e b e l o o q 、y c a n z o 、j j z z t g 、 m w x h z y 、j l y s g h b 、x w t i f h 、f a n f a n l j w 。 2 数字形式,这其中有用某人生日、手机号、固定电话及居住单元命名的, 有截取其中的一部分来命名的,也有随机取的,例如3 9 6 7 1 3 6 2 、0 0 2 7 6 5 、 1 2 3 4 5 6 9 9 9 ,4 6 6 0 4 6 5 7 ,3 3 0 1 0 1 3 6 ,0 0 2 0 1 0 2 0 8 ,0 0 2 0 1 0 1 0 3 ,4 5 4 5 6 6 。 3 综合式,由于网民们在网上受网站的限制及自主性增大等原因,网民们创 造的综合式词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这些词语有: ( 1 ) 汉语拼音加数字式,例如c a n g h a i 0 4 3 1 、y a 0 5 5 9 、s h e n 3 9 1 i ,f e n n u 2 2 、 x u e 8 5 1 1 1 3 、w a n g d o n 9 3 9 1 6 、f u q i a n g 0 1 1 2 、x i a o d o n g l 0 3 、c a n g h a i 0 4 3 1 、t a n g f e i 2 3 、 m i n g t i a n 3 6 y r 、x i a o h u 0 7 7 7 ; ( 2 ) 有汉语拼音字母组合加数字式的,例如w j t 2 7 5 、d q w o k 5 1 8 、i a m c c n u 2 0 0 5 、 c h z h h 8 0 7 0 ,p p q q l 9 8 3 ,m a t t 0 1 9 8 1 ,i a m l i n d a 7 2 5 8 ,q s w 2 1 ,b 1 2 3 a ( 3 ) 英语单词加数字式,例如s u m m e r l x 2 2 、1 i p 4 2 0 、m m n l 9 8 4 。 三、混合式。这里所说的混合式包括外( 文) 汉夹杂式和乱码式两种。 1 外( 文) 汉夹杂式。例如a i l y 梦、寂寞的c d 机、p e g g y 烂训猪、志远。 客服、唼。赫飞鹅。 2 乱码式。之所以称为乱码式,并不是看不出其组合,只是其组合的方式多 1 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种多样,无奇不有,例如l 胡言乱语1 、优雅d 吾颓废、贪百甑? 、l o v e 洋早l o v e x 楠d 、颠3 倒4 、1 个样】? 、洳钶取玳? 、“藻鸦4 、r 脘蓖曲、一5 颜 6 s 、c 1 械飞、t 酗r ! ) 、o 埘绡芭b ig ? r 、- 为一你锁铋、m ”o 莓鬣一、一 七嫘炫跷= 、唯1 os 吾彩、o i c q 川、独6 6 无二,吹o o o o 、一【+ = 雨、 【k 祗爱y o u 、沉、默巧、喟一生有你、一【快乐】一,、譬。歇乐眼 演,、陀不爱“j 舌,) 、o j o 星期八等。 第二节网络用户名的语言特征 一、网络用户名语音形式的基本特征 网络用户名语言的特征首先表现在语音形式上。 从语音形式上看,网络用户名长短不一,似乎比较随意,实则不然,其中也 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下面我们以从文学网站“榕树下”的现代诗歌社区随机摘 取3 7 5 个网名( 有效网名3 4 0 ) ,从蔷薇满墙社区随机摘取的1 0 2 个( 有效网名 9 8 个) 网名;从政府网站人民网“强国社区”中的反腐论坛随机摘取2 3 5 个网名 ( 有效网名2 1 1 个) ,从三农论坛随机摘取2 3 9 个网名( 有效网名2 1 0 个) ;从 综合网站q q 里的聊天室随机摘取的4 4 4 个网名( 有效网名3 9 7 个) 为例,经过筛 选,总共得到有效网名1 2 5 6 个,对这些网名作了一个语音形式特征的分布统计, 得到的数据如下o : 表l 榕树下、强国论坛,q q 聊天室等网名语音形式特征分布表 网名音节数网名数所占比例( ) 彳、 2 01 5 9 两个 2 3 41 8 6 3 三个2 9 52 3 4 9 四个 4 5 23 5 9 9 五个 1 2 59 9 5 从语音方面划分有效网名的标准:( 1 ) 在非汉字符号中,本文将一个外文单词笼统算一个音节,汉字的拼音 形式算一个音节,其他图示符号或表情符号律榫除不计入音节;( 2 ) 类幢a c h i n a h j t , m a o m 香香”这 样的网名由于其中含有构不成音节的字母,所以也排除在外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六个 7 35 8 l 七个 3 72 9 5 八个 l lo 8 8 九个5o 3 9 十个 l0 0 8 十一个 l0 ,0 8 十二个i o 0 8 十三个 10 0 8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二、三音节和四音节的名字呈明显优势,占到总 数的近八成。尤其是四音节名字,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四音节以上的名字比 例从总体上讲是,名字音节越长,所占比例越小,九音节以上的名字仅仅是个别 现象了,单音节的名称也只占少数。 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音节数少往往显得简明扼要,命名时既表达了 自己,又不太费心思。两音节四音节名字的大量出现体现了汉族传统中人们在潜 意识里喜欢成双成对的东西,四音节名字由于其表现的容量大,所以也得到网络 命名者的青睐。 二、网络用户名的语汇形式特征 l 、语汇形式总体概况 网名所选用的语汇在种类上可以说是异常丰富的。就词汇的两大分类而言, 网名所使用的语汇,既有属于基本词汇的,也有属于一般词汇的。其中属于基本 词汇的语词比较少,属于一般词汇的使用多一些,因为一般词汇往往具有新颖、 别致的特性,这也正符合网名创造者的追求。方言词、外来词使用的不多,大概 由于这些词在创新上存在难度,所以很少有人选择它们。倒是一些成语、熟语和 一些千古名句被网名进行创造性使用的较多。此外,数字、外文及各种各样的非 汉字符号也常常出现在网名中,更增添了网名形式的丰富性。 2 、语汇来源 网络用户名中运用的语汇异常丰富多彩,从来源上看主要可以划分为现有词语 类和自造词语类: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 现有词语类 这里所说的现有词语是与生造词语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那些被人们广泛使 用,已经约定俗成的词语,并不指由语素随意堆砌、拼凑的临时词语。网络用户 名中现有词语的使用情况多种多样,有人名,包括真人姓名和虚拟姓名,例如徐 静蕾、朱可夫、斯大林、张大民、梅超风等;有动物名,例如小鱼、小狐狸、牛 虻;植物名,如狗尾巴草、丁香、蓝杉、罂粟花、蒲公英;有成语、俗语、诗词 等等。不管是在随机抽查的网名中还是在百度搜索的个性网名中,一个有趣的现 象是很多网民使用或改用了成语、俗语和诗词、歌名、歌词等,听起来给人耳目 一新的感觉,例如独角戏、七天七世纪、人比黄花瘦、待到此情成追忆、点点花 开淡墨痕、王者归来、爱一个人好难、碧玉妆成一树高、饮水思源、树欲静而风 不止、嘎达梅林、水至清而无鱼,当然这里所举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网络命 名上,只要你想的到,而且名字又符合网站的规定,任何名字都有可能出,任何 词语、符号也都有可能出现。真可谓“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 2 ) 自造词语类, a 、中式自造词语,这一类词语包括简体、繁体和一些错误字体,及一些非语 言符号。例如,中南海零点三、伤心小剑、浅草星、天倥赜静、凝芸冰澜、选择 葱记、喑嘤哦嗳你、l 7 芜鲑、霸广_ 怖鲑鲑、& 蓬矢。、蜻a 莛、1 嗳 味北方网狼、叼烟斗的猫、牵狼逛街的羊、愤怒的绵羊、瞌睡龙、孤独的薰衣 草、带刺的玫瑰、狮子座向日葵、清水幽萍、豆豆蔓、三原猪手、武二次郎、朝 三暮四郎等。 b 、中外合璧式自造词语,这一类的形式比较复杂一些,例如,1 力s 吾彩、 闪舞i c e 、心与芎灵、l 7 乱侥处天、b f i i y ”i 6 v 6 、纯真发酵,豁譬。恋 y 。 通过观察发现,在网名中使用的外文字母里,除了英文字母外,使用频率相 对较高的是日文字母,而不是这几年和中国交流比较频繁的韩国字母。这也是一 个值的深思的现象。 三、网络用户名的语法特征 从语法特征来划分,可以划分为符合语法规则的词语和无语法规则的词语。 符合语法规则的词语,例如,卡拉是调料、四月荷、海之源、沙漠上空的鹰、快 1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乐男半球、孤心傲骨、冰峰毒蝎。无语法规则的词语,例如,又天、冬连、c s 正 南。下面是我们分析的它们的内部结构特征。 表2 榕树下、强国论坛、q q 聊天室等网名语言的内部结构特征分布表 网名结构网名数所占比例( ) 偏正式 5 3 6 3 8 4 2 联合式 4 12 9 6 述宾式 1 0 3 7 3 9 主谓式 2 8 92 0 6 9 重叠式 31 4 8 其他形式 4 2 3 2 9 0 6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各种类型的网名中,偏正结构和其他结构类型占的比重 比较大,主谓式次之。 我们把不能归入上述几种类型的语汇称为其他形式结构,主要可以分为姓名 式、数字结构式和特殊式,其分布如下: 表3 网名类型网名数所占比例( )例子 姓名式 2 6 1 6 1 7 0 杜牧,w a n g q l a n g 字母数字式 1 0 32 4 3 51 3 2 1 3 1 3 l 、n l 特殊式 5 51 3 0 0缺若、草琢生 占到百分之二十多,再加上特殊式,三者一共占到其他结构类型中的百分之九十 九。通过对网名进行结构上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网名的多样性。 从谐法划分有效网名的标准,( j ) 所选用网名以上个表格所使用的同名总数为准,共计1 3 9 5 个; ( 2 ) 在 非汉字符号中,图4 符号或农情符号一律排除不计入内部结构特征分析 1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网络用户名和传统人名的比较 第一节网络用户名和专名词语的关系 人名作为专名词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色,而现代 高科技,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便利,更是在人们交际时 使用的语汇里,投上了浓重的影子。网民们登录某个论坛、网站时注册的用户名、 登录名,昵称或者帐号以个性化、新鲜性等特征吸引着不少的目光。有人把这些 名字称为笔名,也有人把它们叫做化名,不管哪一种叫法,在大多数人的认识里, 是把它们当作网民自己身份的一种确认符号来看待的。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专名词语包括了人名。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用户 名是网民上网时的一种“特殊通行证”,也可以叫做“网上身份证”,它是网民们 进行身份确认的标志,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身份证,从这个意义上 讲,网名也许会逐渐成为网民在网上进行各种活动的一个代表性标志,成为附属 于网民本身的一种符号,所以网络用户名应该属于专名词语,把网名归入专名词 语进行多方位的研究,也是可以的。 “社会上的任何变化,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反映到词汇中来。”固同样,科 技的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也将会在网络用户名中反映 出来。我国汉族传统的姓名和网络用户名有着很大的不同,姓名作为一种称谓语, 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它有一定的传承性和意愿色彩,姓名体系大体包括姓氏、名、 字、小名、讳名、别号、室号、官号,庙号、谥号等。时至今日,汉族姓名体系 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总体来看,现在的姓名体系主要包括姓氏、名、小名 ( 乳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普及,说不定哪一天,我们的名字体系里会加上“网 名”二字。网络用户名的出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专名词语研究的范围, 同时,网络用户名较传统的专名词语中人名的变异,也为当前有关研究提出了新 的课题。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虹学【m )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 0 0 1 :2 1 i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从语言学的历史发展角度看,语言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语言的发展变化则是 必然的,尽管互联网在中国从开始到现在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网络在中国的飞速 发展不过是近五六年的时间,但是因为网络的出现所带来的一些语言上的变化, 我们不可以等闲视之,而是应该积极地面对它们。 第二节网络用户名和传统人名的比较 恩斯特卡希尔在语言与神话中曾经说:“名称从来就不单单是一个符号, 而是名称的负载者个人属性的一部分。”o “因此,名字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符号载 体,可以体现个体的诸多属性,网络命名也不例外。” 网名较之传统的人名,无 论是在名字的形式上、还是在名字的内容( 名字所蕴含的文化含义) 等方面,都 有着较大的不同,下面试对此进行一下比较。 一、从形式上看 1 从组成位置看,我国汉族传统的人名一般有姓和名两部分组成,是个词组。 姓是表家族血统的部分,在传统社会,所起的作用是明血缘、别婚姻,它处在姓 名的最前面;名是表明个体所属的部分,在后面,姓和名的前后位置是固定不变 的。并且,姓名一旦固定下来,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伴随个人一生的;而网 名中除去这一部分传统人名在构成方面相同外,剩下的部分,有的不具有姓,仅 仅是一个名,例如小强、国富、远辉:有的有姓,但后面的名不是固定的,而是 网民在注册时随机输入的,例如王小五、刘花旦。并且,网名中不仅包括词。还 有词组、固定语,甚至句子等。同时,网名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网民在网络设置的 限制内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用户名,这也就产生了网民同时拥有或曾经有过几个 网名的现象,例如q q 号为4 7 4 3 7 6 9 0 4 的网民就曾用过寂寞一阵风、乡音浓浓、 天龙八卦等网名。 2 从组成名字的字数看,传统人名中,除去姓氏外,以两音节为主,占了姓 名的绝大部分;偶尔也有三音节的,但是比例非常少。通过调查发现,网络用户 名中从一个音节到二十几个音节的都有,不同的论坛或聊天板块情况不一样,例 德) 恩斯特卡希尔语言与神话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 8 8 :7 3 钟瑛舟络传播伦理( m ) 北京:清华丈学出版社,2 0 0 5 z5 9 1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如,通过在q q 上的随机调查发现,在q q 上注册时要求最多是六个符号,在2 0 0 7 年1 月1 0 号9 点的游戏聊天室3 6 个在线网名中一音节式的2 个、两音节式的4 个、三音节式的3 个、四音节式的1 2 个、五音节式的8 个、六音节式的7 个,其 中所占比率较高的是四音节和五音节网名,其所占比率分别是3 3 3 、2 2 2 ; 同时调查的律师在线聊天室1 1 4 个网名中,一音节式2 个,两音节式3 3 个,三音 节式2 1 个、四音节式3 1 个、五音节式1 7 个、六音节式1 0 个,其中所占比率较 高的是两音节式和四音节式,其所占比率分别是2 8 9 、2 7 2 ;在榕树下蔷 薇满墙社区的调查结果( 这一社区无注册限制) 表明:1 0 6 个网名中,一音节式0 个、两音节式1 5 个、三音节式1 2 个、四音节式3 5 个、五音节式1 8 个,六音节 式1 5 个,七音节式及其以上共1 1 个,其中所占比率较高的前两位是四音节式和 五音节式,其所占比率分别是分别是3 3 、1 7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不管网 站是否有注册要求的限制,与传统名字相比,网络用户名中使用最多的还是四音 节的名字,这与以往的两字人名占大多数的情况截然不同,这一结果表明了网民 在选取网名时也是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的,同时,这一情况还表明了汉族人喜爱 用成双词语进行表达的特点,例如,四音节式网名“孤狼望月、个人贷款、闲庭 信步、山水云间、秋季风烟、自我批评、愿笔如刀、红颜一钓”等。 3 从名字来源看,汉族传统的人名一般是由父母或者其他长辈给起的,并且 蕴含一定的意义;网名绝大多数是自己命名的,其中也有朋友或者他人赠送或是 帮忙取得,例如网民中有叫“烟少”和“冷月寒秋”的,这两个名字就是他人送 的。这一部分只占到极少数的一部分。 4 从人名用字来看,我们分析两者的差别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名字使用的符号、 名字体现的性别差异、名字涉及的内容。 ( 1 ) 从使用的符号来看,汉族传统人名大多都是由规范汉字组成,但网名除 了借用现有的语言符号外,所采用的其它符号可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例如, 网名中有以英语直接命名,的,如“a n g e l ”、“t e a r - - f l y i n g ”、“s t a r - - c r y s t a l ” 等,以汉语拼音为名的,如“l a n t i a n s h i ”、“l i u z h e l i ”等,有以字母临时组 合为名的,如“j j z z t g ”、“m w x h z y ”、“j l y s g h b ”、“x w t l f h ”等。还有将字 母夹杂于汉语之中命名的,如“寂寞的c d 机”、“p e g g y 烂训猪”、“志远。客服、 啧。赫飞羯”等。 1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关调查显示,使用这种命名方法的有近1 0 。另外,还有数字、拼音字母、 标点符号、英语等较易识别的意义符号及大量键盘符号的使用,有汉语繁简及英 汉日三国文字文字和其他各种各样符号的使用,如网名“:圭一处磊”、“广 尊泪儿”、“譬拽d i 妃”、“00 九年1 0 月2 1 号娶馀”,“5 牵佐雾”、 “邶极星。眼泪”、“夺泪一v 一”、“一l - j l 、”、“一【快乐】一”、 “x o 觖乐眼滨”、“咤不爱m a ”、“) l 了乱侥处天”、“l 蓝铯咧痕。”、“ 顺 z f 啭”。当然,有的网站在用户进行注册时会有一定的限制,有的网站则什么限 制也没有,例如人民网有的论坛用户在进行注册时要求:笔名是4 1 6 个字符,中 文、英文和数字皆可,用户名是4 一1 6 个字符,仅限英文和数字,区分大小写。 这也是造成网站用户名多样的一个原因。 另外,一般汉语人名中不涉及到的虚词,象“吗、昵、吧,呀”等也进入了 网络上的命名,只不过比例极小,例如“坐怀不乱吗、呢呢、人在江湖飘呀谁能 不挨刀呀、看海去吧、新青年啊”。 由此可见,花样翻新的命名方式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网站要求的影响,一方面 也是人们悖离传统、追求新鲜的心理使然。 ( 2 ) 从用字体现的性别差异看,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国传统人名基本上体现 出了男女的性别差异。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漫长,男权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