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专门史专业论文)广西大瑶山瑶族饮食文化历史形态与变迁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分三个历史阶段论述大瑶山瑶族饮食文化的历史特征及相关变化。 一、明清时期。自明朝大藤峡战争后,瑶族退居山林,以高山作为屏障, 自成一个封闭的社会系统,在大瑶山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在恶劣的 自然环境和闭塞的社会环境中瑶族努力寻求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这一时 期,在瑶族的食生产方面,稻田农耕和刀耕火种并行,蔬果种植和野生采集 并举,禽畜饲养和渔捞捕猎并重。与外部社会长期的疏隔造成了大瑶山的封 闭和落后,山内的瑶族长期过着滞进而单调的饮食生活。 二、民国时期。众多民族学家、人类学者深入大瑶山内部所获得的调查 资料为我们了解当地瑶族饮食生活的全貌提供了可能。这一时期大瑶山瑶族 饮食生活的基本特点是食物数量的不足和烹饪方式的不精。由于山多田少、 经营粗放,缺粮的情况普遍存在,多数人要靠吃杂粮过活,甚至常常难得饱 腹。肉食在瑶民的饮食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很小。长期的缺油少盐使得瑶民多 面有菜色者,体质赢弱。由于交通的不畅通,瑶民向外界购买食物极为不易, 生活成本甚至较大都市为高。腌酸和制鲜等传统烹饪方式正是瑶族为贮藏食 物而采用的手段。与明清时期相比,瑶族的食生产方式和食生活内容没有本 质的变化。 三、新中国建立至今这一时期是大瑶山瑶族饮食文化历史变革的重要 时期。在民族平等、民族自治政策的指导下,瑶族的生产资料占有、使用和 劳动成果的分配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瑶族饮食生活的方式和内容也随之产 生了相应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责任制的落实和生产经营多样化 的实现,瑶族的经济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至8 0 年代中期粮食实现自给有余。 目前大瑶山瑶族家庭中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支出总额的比重较高,瑶族整体 i i 文摘要 饱阶段。 用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广西大瑶 相关文献的爬梳和整理,描述该地区瑶族饮食文化在各个历 比较各个时期瑶族饮食文化的不同特点和转变,分析影响瑶 的相关因素。同时,笔者采用文献法与实际调查法相结合的 ,以大瑶山一个坳瑶村落的饮食文化生活作为个案,力图展 产、食生活的现状并体现新中国六十年来瑶族饮食文化的历 史变迁。 通过对广西大瑶山瑶族饮食文化自明初以来6 0 0 余年间演变历史的回 顾,笔者认识到广西大瑶山瑶族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我们认 知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生存与历史发展的参照系。历史上西南地 区少数民族的食生产、食生活具有传统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导致其饮食文 化发展的长期滞进。少数民族食生产发展与食生活改善的历史性变化发生在 2 0 世纪中期,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少数民族( 任何民族) 食生产与食生 活的发展必须是开放的,多元的。单一的经济模式,尤其是靠山吃山的自然 经济模式是不能依赖的。 关键词:广西大瑶山;瑶族;饮食文化;历史形态;变迁 i i i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s t u d i e so nh i s t o r i c a lp a t t e r n sa n d c h a n g e so fy a om i n o r i t y sd i e t a r y c u l t u r ei nd a y a o s h a na r e a ,g u a n g a b s t r a c t y a oi sa na n c i e n tm o u n t a i ne t h n i cg r o u pi nc h i n a d a y a o s h a ni saf a m o u sy a os e t t l e m e n t i ng u a n g x i s i n c e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 , y a oh a sb e e nl i v i n gt h e r e b e c a u s eo ft h e i rd i f f e r e n t o r i g i n s ,b e l i e f s ,l a n g u a g e s ,d r e s s e s ,c u s t o m s a n dc u l t u r e ,t h ey a op e o p l ew h ol i v i n gi n d a y a o s h a nw e r ed i v i d e di n t of i v eb r a n c h e sw h i c hk n o w na sc h a s h a n , h u a l a n , a o ,p a na n d s h a n z i s od a y a o s h a nh a sb e c o m eav i l l a g ew h i c hh a sm o s tb r a n c h e s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y a oa 1 1o v e rt h ew o r l d d a i l yd i e ti san e c e s s a r yc o n d i t i o nt om a i n t a i nh u m a nl i f e f o o dp r o d u c t i o na n dd i e t a r y l i f ea r es y m b o l so fc u l t u r a lp r o g r e s sa n db a s e st ob u i l du pc i v i l i z a t i o n t h r o u g hd i f f e r e n tt i m e s , d i f f e r e n tg r o u p so fp e o p l ew h oe a t i n ga ta l ll e v e l s ,w ea r ea b l et oe x p e r i e n c ed i f f e r e n ts o c i a l a n dc u l t u r a lp a t t e r n s , a n dt od e e p e no u rk n o w l e d g ea n d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c e r t a i ne t h n i cg r o u p b o t hc l a s s i c a ld o c u m e n t sa n dm o d e ms t u d i e sh a v e n th a ds p e c i a ld i s c u s s i o no nt h ed i e t a r y c u l t u r eo ff i v eb r a n c hy a op e o p l ei nd a y a o s h a ny e t t h e r e f o r e , u s i n gt h ep r o f e s s i o n a l k n o w l e d g eo fc h i n e s ed i e t a r yc u l t u r et os t u d yt h eh i s t o r i c a lp a t t e r n sa n dc h a n g e so f y a o s d i e t a r yc u l t u r ei nd a y a o s h a ns e e m sv e r yn e c e s s a r y b a s e do nt h er e c o g n i t i o no f m i c r o - 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 ,t h ea u t h o rc h o s ey a op e o p l el i v i n gi n d a y a o s h a na sat y p e i no r d e r t ob r e a kt h r o u g ht h el i m i t a t i o n so fp r e v i o u sr e s e a r c ho fy a o ,t h e a u t h o ra n a l y z e ds o c i a la n dc u l t u r a lc h a n g e so fy a od e e p l yb y1 硌i i 培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d i e t a r y c u l t u r e t h ea r t i c l eu s e dt y p i c a la n a t o m ym e t h o dt od e s c r i b et h ed i e t a r yh i s t o r yo fy a op e o p l e a n dl i v e das e l f - s u f f i c i e n te c o n o m i cl i f e i nt h eh a r s hn a t u r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s o c i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y a ot r i e dh a r dt os e e ks u r v i v a l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t sn a t i o n d u r i n gt h a tp e r i o d , o ny a o sf o o dp r o d u c t i o n ,r i c ef a r m i n ga n ds l a s ha n db u mw e r ep a r a l l d ,f r u i ta n dv e g e t a b l e c u l t i v a t i o na n dw i l dc o l l e c t i o nw e r e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i v e s t o c kb r e e d i n ga n df i s h i n gh u n t i n gw e r e e q u a l t h el o n g - t e r mi s o l a t i o nc a u s e dc l o s e da n db a c k w a r dc o n d i t i o no fd a y a o s h a n t h u st h e ,y a op e o p l el i v e dah y s t e r e t i ca n dm o n o t o n o u sd i e t a r yl i f et h e r e s e c o n d ,t h er e p u b l i co fc h i n a s u r v e y sa b o u td a y a o s h a nd o n eb ym a n ye t h n o l o g i s t sa n d a n t h r o p o l o g i s t sa tt h a tt i m eg a v eu sac h a n c et om a k eac l e a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b o u ty a o d i e t a r y l i f et h e r e d u r i n gt h i sp e r i o d ,t h eb a s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y a o d i e t a r yl i f ei nd a y a o s h a nw e r e s h o r to ff o o da n dr o u g ha tc o o k i n gm e t h o d s a sl a c ko ff i e l da n dp o o rm a n a g e m e n t ,f o o d s h o r t a g e sw e r ew i d e s p r e a d m o s ty a op e o p l er e l i e do nm i n o rc e r e a l s ,e v e ns t a r v es o m e t i m e s m e a tt o o kas m a l lp r o p o r t i o ni ny a op e o p l e sd i e t a r yc o m p o s i t i o n l o n g - t e r ms h o r t a g eo fo i l a n ds a l tc a u s e du n d e r n o u r i s h m e n ta n de m a c i a t i o ni ny a op e o p l e a st h et r a f f i cw a sn o ts m o o t h , i tw a se x t r e m e l yd i f f i c u l tf o ry a ot ob u yf o o df i o mt h eo u b i d ew o r l d t h el i v i n gc o s ti n d a y a o s h a nw a se v e nh i g h e rt h a ni nl a r g ec i t i e s p i c k l e dv e g e t a b l e sa n dp i c k l e db i r d sw e r et w o t r a d i t i o n a lc o o k i n gm e t h o d so fy a os oa st or e s e r v ef o o dm a t e r i a l s 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em i n g a n dq i n gd y n a s t y , y a o sf o o dp r o d u c t i o nm e t h o d sa n dd i e t a r yl i f ed i d n th a v ee s s e n t i a lc h a n g e t l l i r d ,f r o m19 4 9t ot o d a y i nt h i sp e r i o dy a op e o p l e sd i e t a r yc u l t u r eh a se x p e r i e n c e d h i s t o r i c a lc h a n g e si nd a y a o s h a n u n d e rt h ep o l i c yo fe q u a l i t ya n da u t o n o m yo fe t h n i cg r o u p s , y a o sp o s s e s s i o na n da c c e s so fp r o d u c t i o ng o o d sa n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f r u i to fl a b o rh a v ec a r r i e d o u tas e r i e so fr e f o r m s s oy a o sd i e t a r yp a t t e r n sa n dc o n t e n t sh a v ec h a n g e da c c o r d i n g l y s i n c e 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 , w i t hav a r i e t yo fs y s t e mo fp r o d u c t i o n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c a r r i e do u ta n d d i v e r s i f i c a t i o no fp r o d u c t i o na n do p e r a t i o np o p u l a r i z e d ,t h ei n c o m eo fy a oh a si n c r e a s e dt oa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h i g hl e v e l y a o sf o o dh a sa c h i e v e ds e l f - s u f f i c i e n t c u r r e n t l y , f o o de x p e n s eh o l d sah i g h e r p r o p o r t i o ni nt o t a lh o u s e h o l de x p e n d i t u r ei ny a o sf a m i l yo fd a y a o s h a n t h eo v e r a l ll i v i n g s t a n d a r do f y a oi sa tt h es u b s i s t e n c es t a g e t l l i sa r t i c l eu s e dt h e o r i e sa n dm e t h o d so fh i s t o r y , a n t h r o p o l o g y , f o l k l o r es y n t h e t i c a l l y t h r o u g hc o l l e c t i n g a n da r r a n g i n gr e l e v a n tl i t e r a t u r ea b o u tt h ey a o s d i e t a r yc u l t u r ei n d a y a o s h a n ,t h ea u t h o rd e s c r i b e dt h ev a r i o u sh i s t o d c a ld i e t a r yc u l t u r ep a a e m so fy a o a tt h a t r e g i o n h ea l s oc o m p a r e dt h ed i f f e r e n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c h a n g e so fy a o sd i e t a r yc u l t u r ea ta l l p e r i o ds o 弱t oa n a l y z et h er e l a t e df a c t o r so f y a o sd i e t a r yc h a n g e s m e a n w h i l e , t h ea u t h o ru s e d l i t e r a t u r em e t h o dt o g e t h e rw i t hf i e l ds u r v e ym e t h o d h et o o ka l la oy a ov i l l a g ei nd a y a o s h a n a sac 舔e t h r o u g hd e s c r i b i n ga oy a o sd i e t a r yl i f et h e r et o d i s p l a yt h ey a op e o p l e sf o o d p r o d u c t i o na n dd i e t a r yl i f en o w a d a y sa n dr e f l e c tt h eh i s t o r i c a lc h a n g e sw i t h i nt h e6 0y e a r so f t h e m t h r o u g ht h er e v i e wo f6 0 0y e a r so ft h eh i s t o r yo fy a o 。sd i e t a r yc u l t u r ei nd a y a o s h a n , g u a n g x is i n c e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 , w ec a l lm a k ea n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a tt h ey a o sd i e t a r yc u l t u r e t h e r ei sf u l lo fv i v i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s oi tc a nb eaf r a m eo fr e f e r e n c ef o ru st ou n d e r s t a n dt h e d i e t a r yc u l t u r e sl i v i n ga n dd e v e l o p i n gc o n d i t i o n sa m o n gc h i n a ss o u t h w e s tm i n o r i t i e s i nt h e p a s t ,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f o o dp r o d u c t i o na n dd i e t a r yl i f eo fs o u t h w e s tm i n o r i t i e sw a sc l o s e d t h i s c l o s u r eh a sr e s t r i c t e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d i e t a r yc u l t u r et h e r ea n dm a d et h el e v e ls t a n d s t i l lf o r al o n gt i m e t h eh i s t o r i c a lc h a n g i n go fm i n o f i t i e s f o o dp r o d u c t i o na n dd i e t a r yl i f eh a p p e n e di n t h em i d - 2 0 t hc e n t u r y , e s p e c i a l l ya f t e rt h e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u p m i n o r i t y s ( a n yn a t i o n s ) f 0 0 d p r o d u c t i o na n dd i e t a r yl i f es h o u l db eo p e na n dp o l y n a r y s i n g l ee c o n o m i cm o d e l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t h em o d e lo fd e p e n d e n to n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n t l r i f a le c o n o m i cc a n n o tb ec o n t i n u e d k e y w o r d s :d a y a o s h a na r e a , g u a n g x i ;y a om i n o r i t y , d i e t a r yc u l t u r e ;h i s t o r i c a lp a t t e r n s ; c h a n g e s v i 目录 目录 a b s t r a c t 、f 目录1 引言3 一、研究范围的界定3 二、研究现状、目的和意义4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7 第一章明清时期广西大瑶山瑶族食事文献钩沉勘识8 第一节明朝大瑶山瑶族饮食生活状况8 一、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瑶族饮食生活水平的低下8 二、封建国家的民族政策制约了瑶族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1 0 第二节清朝大瑶山瑶族饮食生活状况1 2 一、封闭的社会格局导致瑶族饮食文化的滞进1 2 。二、石牌制度中所见瑶族饮食生活的内容与规范1 4 第二章民国时期广西大瑶山瑶族饮食文化的结构性分析1 7 第一节民国时期大瑶山瑶族食生产的状况1 7 一、基本情况1 7 二、稻田农耕与刀耕火种的并存1 8 三、禽畜饲养与捕捞渔猎的并济2 0 第二节民国时期大瑶山瑶族食生活的状况2 2 一、饮食资料的购买2 2 二、食品加工和烹调2 5 三、食品的品种2 8 1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 第三节民国时期大瑶山瑶族食事礼俗特征3 2 一、热情款客3 2 二、美食祭神3 2 第三章新中国六十年来广西大瑶山瑶族饮食文化的历史性变迁3 5 l 、第一节新中国六十来年大瑶山瑶族饮食文化历史演进3 5 _ 、建国初期大瑶山瑶族饮食生活概况3 5 二、新中国六十年来大瑶山瑶族食生产方式的变革3 6 三、新中国六十年来大瑶山瑶族食生活状况的变化与改善3 8 第二节田野考察中所见花炉村坳瑶饮食生活状况与思考4 0 一、主食及生产4 1 二、副食及制作4 2 三、特色饮食与饮食礼仪4 5 四、花炉村坳瑶饮食文化变化4 9 结论4 7 参考文献4 9 致谢5 l 独创性声明- 5 2 2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 引言 族是中国二个古老而活跃的少数民族,历史上由于受游耕生产方式、自然灾害和 原因的影响,长期以来处于经常迁徙的生存状态中,并最终形成了在我国西南地 岭无山不有瑶 的分布格局。大瑶山,又称大藤瑶山、金秀瑶山,是我国著名的 居地。当地瑶族因其源流、信仰、语言、服饰、习俗、文化的不同而分为茶山瑶、 、坳瑶、盘瑶和山子瑶五大瑶族支系,从而构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支系最多、特 点最鲜明的瑶族之乡,金秀也因此享有“世界瑶都”的美誉。在广西大瑶山中世代生活 着的瑶族因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式样历来为研究者所瞩目。 笔者出生在大瑶山中一个普通坳瑶的家庭里。大瑶山对于笔者而言是心向往之的故 乡,是满载希望的原野。怀抱着对瑶家山寨的热爱和对瑶族同胞的关切,上中学的时候, 笔者就立志要通过刻苦的学习把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介绍给世人。读研期间,笔者更是 明确了作为一名研究者,应该用大历史观的视野对中华民族十三亿人口在既往五千年历 史长河中的饮食文化予以深切关注,瑶族饮食生活的历史则是这一关注的起步和近期重 点。日用饮食是人类生命得以维系的必要条件,食生产、食生活的历史过程是一个民族 文化进步、文明积累的历史河床。透过不同时期、不同人群饮食生活的各个层面,我们 能够领略到情态各异的社会文化生态,并藉此加深对特定族群的认识和了解。 一 一、研究范围的界定 本文研究的空间范围基本限定在广西大瑶山这一地理区域内。“大瑶山 是指“五岭 山脉越城岭南行的一支脉。万山丛攒,盘结在广西中部稍偏东北的一角,位于桂江和柳 江之间。全境除边缘地带有少部分平地外,其余都是迤俪绵亘气势磅礴的高山深谷。 根 据历史文献记载,至明代大瑶山已成为广西瑶族的重要聚居地之一。有明一代,这里就 因为持续百年的大藤峡瑶族起义而声震全国。1 9 5 2 年中国首个瑶族自治县大瑶山瑶 族自治区成立( 后改名金秀瑶族自治县) ,其县境就位于大瑶山的主体山脉上。至2 0 0 0 年,县内有瑶族人口5 0 6 万,占全县总人口的3 4 4 。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明朝至今大瑶山中瑶族的饮食文化历史形态及变迁。由于瑶族迁 入大瑶山的时间较晚,明以前关于此地瑶族的史料甚为有限,笔者把论述的时间范围限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 9 8 4 年,1 页。 3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 定在明朝至今的六百余年间。对于“饮食文化 和“饮食文化史,目前学界认同最为普 遍的是由著名饮食文化学者赵荣光所界定的概念:“饮食文化是关于人类( 或一个民族) 在 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样等的学问。因而它便由食物原料( 生产、 开发、选择、分类等) 、加工技术和制作工艺、保藏、保鲜、饮食商业和服务、加工工具 和饮食器具,以及有关习俗、制度、心理、思想等,构成了自己特定的学科领域。 饮 食文化史是对某一时空条件下人们食事活动过程的历史再现。 本文就是要力图通过对 大瑶山瑶族饮食历史发展的资料爬梳、史实再现、史事探究,以及笔者只身深入瑶族村 寨的田野调查采风以致明了大瑶山瑶族同胞自明朝以来各时期饮食文化诸方面的情况并 揭示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历史规律。 二、研究现状、目的和意义 中国学界对于饮食文化、饮食史的深入、系统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后的近三十年间。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受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文人士大夫在生理上“远庖厨”,在心理上 视饮食之事为末技,视饮食之人为“小人”,此一情况造成了古代饮食文化研究的浅薄浮 泛,而在少数民族食事生活领域则尤为突出。对此现象有学者总结道:“总的说来在数千 年漫长的历史上,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是迟滞落后的,远远不能适应祖国饮食文化发展 的历史要求,两者相比是极不协调的。” 主要出于历代封建国家政府或历代文人之笔的 历史文献记载,虽然对瑶族饮食文化有所关顾,但基本没有脱出入文地理、风土人情的 “经国之术 的政治思维框架。 下面,笔者就自己的读书所及与相关问题思考,按历史顺序对有关大瑶山瑶族饮食 文化的文献做一个梳理。 明清时期所见关于大瑶山瑶族饮食状况的文献可划分为两类:一是汉文文献,包括 史书、地方志、文人笔记等;一是瑶族文献,包括石牌条文、过山榜文和歌本等。这一 时期,由于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瑶族被视为化外之民,典籍中关于他们的记述甚少。 文章有之“则半出自传闻,半来于忖度想象所及,恒不免失之张大浮夸,甚且无中生有, 造为史实,炫人眼耳。故历来关于瑶人之观念,不谓瑶人如何凶残剽悍,不可响迩,甚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8 年,3 页。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6 年,3 页。 赵荣光:中国饮食史论,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9 0 年,3 页。 4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 雕题黑齿,食人之方由于文人士大夫对于被视为蛮夷和异类的瑶族缺乏客 实的了解,他们对于瑶族的书写存在着臆想、袭用的特点。此一时期与本研究相 目罗列如下:明代明实录、王守仁王文正公文集、田汝成炎徼纪闻、邝 雅、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清代明史、毛奇龄蛮司合志、傅恒皇清职 贡图、广西通志( 多种) 、同治象州志、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屈大均广 东新语、诸匡鼎猩僮传等。散见于其中的,仅仅是相关历史时期瑶族食生产与食生 活的一些片段。针对这一时期文献可信度的问题,笔者在钩沉史料说明史实时,注意回 到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去认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怀抱着对瑶族的深切同情,从而对材料 进行审慎正确的甄别。瑶族没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他们多利用汉文记录自己的历史和 文化。从民国时期开始,尤其是在建国后,大量的瑶族历史文献被专家学者发现并认识。 它们“广泛涉及瑶族的起源、迁徙、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 婚姻家庭、人口分布、社会组织、习俗信仰等瑶族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具有多方面的 研究价值。一 这些珍贵的瑶族历史文献对于笔者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重视利 用瑶族过山榜文、歌本和石牌条文的资料。对瑶族食生产、食生活的历史进行还原,其 中重点对具有明确创制时间并能够体现时代性的大瑶山瑶族石牌条文进行了深入的分 析。 至民国时期,开始有民族学、人类学的专家学者走进大瑶区内对当地瑶族进行专业 的考察和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作品有:刘锡蕃岭表纪蛮、徐益棠广西象平间瑶民 饮食生活、费孝通、王同惠桂行通讯、王同惠花蓝瑶社会组织、唐兆民瑶 山散记等,这些专项研究越过了大山的重重阻隔,第一次对大瑶山瑶族的社会组织、 族群关系、经济生产、宗教民俗等方面的情况做出了清晰、准确的认识。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先后在1 9 5 1 年和1 9 5 6 年两次派出调查组对大瑶山瑶族的政治、经济、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详尽的调 查,完成了百余万字的广西大瑶山瑶族社会历史情况调查初稿和广西大瑶山瑶族 社会性质初步探索初稿,这两部书稿后编为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和广 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二册在8 0 年代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 族研究成为显学,瑶族研究的相关学术著作日渐丰富,出版了大量瑶学专著,如吴永章 回国它中山大学广西瑶山采集队:采集广西瑶山报告及请辟瑶山为学术研究所意见书,引自金秀瑶族自治县文联编: 卷三百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年,8 2 1 7 页。 g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 贩之禁,量为功次等,则以为赏劳土兵之资。 广西山峒,大藤峡最险,为蛮贼巢穴,而以修仁、荔浦为之羽翼二。 独此断藤各巢逆贼,自知罪在不赦,恃险如故,截路劫村,略无忌惮。一 峡中有大藤如斗,延亘两崖,势如徒杠,蛮众蚁渡,号大藤峡,最险恶,地亦最 高。登藤峡巅,数百里皆历历目前,军旅之聚散往来,可顾盼尽,诸蛮倚为奥区。桂 平大宣乡崇姜里为前庭,象州东乡、武宣北乡为后户,藤县五屯障其左,贵县龙山据 其右,若两臂然。峡北岩峒以百计,仙人关、九层崖极险峻,峡以南有牛肠、大岵诸 村,皆缘江立寨。藤峡、府江之间为力山,力山之险倍于藤峡。又南则为府江,其中 多冥岩奥谷,绝壁层崖,十步九折,失足陨身。中产瑶人,蓝、胡、侯、桀四姓为渠 魁。 断藤峡,旧名大藤峡云。其江发源柳、庆。东绕浔州,琦矗矶排,滩泷汹濞。两 岸万山盘礴六百余里。西南联武宣县,迤俪而东,绵络象州、永安、修仁、荔浦、平 乐诸县,截以府江;西南接贵县依左江而下,包桂平,带平南,抵藤县,浸淫苍梧一 万山之中,蛮瑶盘踞,各有宗党,而蓝胡侯盘四姓为之渠魁。山多缦土,沃而敏树, 诸瑶皆侧耕危获,不服租庸。其幽崖奥谷是生伶人,雕题高结,状若猩狒,散育 莽中,不室而处。饥则拾橡薯,射狐鼠,杂蜂虿、蚁虫氐,卉衣血食。 大藤峡东抵府约三百余里,乃漓、柳二江之夹中也。两江瑶贼昔甚猖獗,屡征之 后,今两江晏然。当其猖獗时,贼东西相结,盖其中有力山焉。东助府江,西援藤峡, 互相窜伏,所谓狡兔之三窟也。王新建讨定之后,当有布置,俟考之。 从上述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明代时期大瑶山中瑶族食生产和食生活的自然 环境是十分恶劣的。生活在山势陡峭、江滩峻急的万山深谷之中,面对交通闭塞、丛高 莽深、猛兽逍遥的局面,瑶族想要在这样艰难的自然环境下求得生存绝非易事。可耕之 田尽在山外,但却始终为汉人所掌握,突出重围几无可能,瑶族就只能在山内开荒种地。 山地民族一般专门从事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或者至少是刀耕火种和水田耕种并行的。 瑶族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他们凭借自己民族固有的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在大瑶 山中生活,企盼着有限而微薄的食物收获。同时,山内物资的出产是有限的,根本无法 回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明宪宗实录卷十三,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 9 6 2 年,2 9 4 页。 o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明宪宗实录卷二二,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 9 6 2 年,4 4 1 页。 霹( 明)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2 年,4 9 3 页。 ( 清) 张廷玉等撰:明史广西土司一卷三百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年,8 2 1 9 页。 母( 明) 田汝成著,欧薇薇校注:炎徼纪闻校注卷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 0 0 7 年,3 7 3 9 页。 。( 明) 徐弘祖著,朱惠荣校注:徐霞客游记校注( 上)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 9 8 5 年,4 3 1 页。 9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达到自给自足。如大瑶山不能出产人们日常饮食生活中必需的食盐,这就要求瑶族必须 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二、这一时期大瑶山瑶族的食生产方式是以刀耕火种的农业为基 础,同时兼营采集、狩猎活动的初级复合型经济模式。薄田耕作的收获十分有限,瑶族 只有利用大瑶山原始森林中的出产采集野菜、狩猎动物作为补充。在侧耕危获的情况下, 瑶族民众因地制宜地凭借大山丰富的动植物出产补给营养,他们采集橡薯、捕猎狐鼠甚 至吃各种昆虫饱腹。可见食生活水平是原始而粗陋的 值得注意的是,大瑶山内恶劣的食生产条件和食生活形态自此地有文献记载的明初 以来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国初期的5 0 0 多年间山多田少的耕地状况和闭塞难行的交通 环境成为制约瑶族饮食生活水平的两大因素,并造成了瑶族饮食生活的长期滞进和低水 平。 二、封建国家的民族政策制约了瑶族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 食生产和食生活的发展除了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还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明代,大 瑶山的瑶族经历的是连年的战火和杀戮,敌对的民族关系和动荡的社会环境严重影响了 他们饮食生活的水平。明实录中关于大藤峡汉瑶冲突的记载从明洪武元年( 1 3 6 8 ) 始 至嘉靖十八年( 1 5 3 9 ) 止,历时1 0 0 余年,可谓“比年- d , 征,三年一大征”。这一长时 段的激烈对抗对汉瑶两族的饮食生活都造成极大的负面效应。 诱发这一冲突持续不断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是汉瑶之间对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的争夺。而明政府的民族歧视和民族隔离政策只是本质之外的一个表层原因。明代广西一 的汉族数量远远小于壮族和瑶族。“即以明朝而论,世宗嘉靖二十五年巡按广西御史冯彬 尚说:广西一省,狼人( 壮族别称) 居其半,其三瑶人,其二居民( 即汉人) ,以区区 二分之民,介蛮夷之中,事难猝举。( 粤西丛刊卷二十六) 刀回汉族虽然人口不多,但 由于生产与文化上的优势,在徙入山后与瑶族形成生存空间的挤压,瑶族只能避而投身 山菁。当时的瑶族被称为化外之民,不入户籍,不纳赋税。这种与外界汉族社会疏隔的 状态,造成双方物质交往、文化交流的巨大障碍。一旦出现饮食物质匮乏以致难以自存 的情况,瑶族就只能冒险冲出山外去抢夺汉族的饮食物资从而保存和维系生命。 为了生存,瑶族闯入汉区之后所抢夺的物资具体包括土地、人口、牲畜和钱财等。 证据如下:“大藤峡等山,瑶寇不时出没,劫掠居民,阻绝行旅。近山荒田,为贼占耕一 。黄现瑶:古书解读初探:黄现墙学术论文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5 2 9 页 1 0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 哪“得浔州府奏,前年桂平县大藤峡等山贼,时常出没,未及二年,所劫本县及平南、藤、 容三县民五十余家,虏去男妇六十余人,牛羊近百。强占田地。 圆“广西浔州大藤峡猩 贼,合龙头山贼,行劫乡村,掠人财。 “浔州府大藤峡猩贼,纠集荔浦等处首贼韦公 海等,劫掠县治,杀虏人财。”文献中一则以食盐交易人质的条目耐人寻味。“宣德八 年( 1 4 3 3 ) 闰八月壬子,广西都指挥同知陈金有罪,罢充军。金子浔州防守蛮寇,受所 部财物,不知为备,大藤山徭贼掠去军士二人,不督兵追捕,而私以盐赎回。事觉,法 司论,金所犯,杖一百,戍边。上日:“受所部财物,尚可恕。岂有率兵守边,而为寇赎 所掠者乎! 命罢职充军,随参将陈浚立功。 抢劫案劫持人质后索要的条件必定是瑶人 极其迫切而必须的事物,而瑶族要求以食盐交易人质就足见食盐对于他们的可贵和难得 了。同时,瑶族为求得生存而突破汉瑶界限绝非大瑶山一地之特例。田汝成炎徼纪闻 卷四云南土司中就载:“瑶人,古八蛮之种也。五溪以南,穷极岭海,迤连巴蜀,皆有之。 山田瘠墒,十岁五饥。急则隳突汉界,持短枪控大弩毒矢,攻剽墟落。踉跄篁薄中,飘 忽往来,不可踪迹。 明朝政府针对汉瑶间频发的冲突采取了抚谕、剿杀和屯兵围困等对策。因为对抗激 烈,以剿杀手段为最经常之手段。如“署都指挥佥事田真,率兵于大藤峡等处,前后斩 首九十六级,归所掠男妇二百三人。 “都督佥事颜彪率军进剿大藤峡,攻破七百二十 一寨,斩首三千二百七十一级,复所掠男妇五百余口。 “逾月之间,破贼大小巢寨三 百二十四所,斩首三千二百七级,生擒七百八十二人,获贼属妇二千七百一十八人,余 贼战伤溺死者不可胜计。 “广西断藤峡弩滩诸巢贼平,凡斩首一千三百五十余级,俘 其众瑶百五十余人,抚徭僮二千九百有奇。 大规模的征战和杀戮对于大瑶山瑶族的打 击无疑是致命的,他们的村寨被焚烧成灰烬,他们的同胞被活活杀死,活下来了的瑶族 需要面对的是妻离子散、流离失所的局面。重新恢复生活谈何容易,他们只能继续依仗 高山峻岭这一天然屏障,凭险自存。物质的损耗和人口的减少使得瑶族食生产能力的下 降成为必然,进而大大减慢其饮食生活水平发展的步履。斗争之后封建统治者所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气鬼理财大赛策划书
- 2025江西省全日制劳动合同
- 《神经调节物质与神经肽》课件
- 2025建筑工程材料供应合同
- 《大熊猫骨折并发症》课件
- 《教学课件:时间控制机制》
-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第十二章中国环境政策和法规体系
- 2025年优化合同编写技巧提升合同法律效力
- 《神经系统病变诊治》课件
- 临时围挡施工协议书
- 2021年湖北理工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消防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台账
- 神奇的植物王国课件
- 员工岗位技能考核评定表
- 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 普通冲床设备日常点检标准作业指导书
- DBT29-265-2019 天津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城乡规划法-最新课件
- DB32T 4013-2021 第三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 夏日泛舟海上 (3)
- ESC指南心包疾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