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徽文化视野下的黄山市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研究.pdf_第1页
(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徽文化视野下的黄山市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研究.pdf_第2页
(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徽文化视野下的黄山市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研究.pdf_第3页
(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徽文化视野下的黄山市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研究.pdf_第4页
(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徽文化视野下的黄山市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i 徽文化视野下的黄山市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研究徽文化视野下的黄山市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研究 作者简介:沈宏,女,1985 年 10 月生,师从成都理工大学朱创业教授与 余蓉副教授,2010 年 6 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获得管理学硕士 学位。 摘摘 要要 由于旅游业在科学发展观引导下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随着产业规模的扩 大和地位的提升、市场经济大环境和旅游产业发展国际环境的变化,旅游需求 和经营业态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因此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乡村旅游 亦不例外。本论文在分析产业升级理论的基础上展开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分析, 具体以黄山市为实证分析对象。 黄山市乡村旅游的资源十分丰富,无论是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还是生态资 源,各方面都有着国家顶级的旅游资源,品位高,文化底蕴深厚。目前其乡村 旅游基本成型,按开发类型可以分为接待服务型、农事参与型、文化体验型、 景观度假型和新型化乡村旅游,根据各区旅游资源禀赋和发展状况,黄山市已 形成了三个功能板块的乡村旅游区:环黄山乡村旅游圈、沿新安江乡村旅游带、 古徽州乡村旅游片,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产业素质也不断提升。 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有很多,面对其产业升级道路,本论文旨 在从源远流长的徽文化角度来寻找切入口,深入挖掘徽文化中可为乡村旅游所 用的元素,创新地从徽文化视角系统提出黄山市乡村旅游的产业升级之策,这 对黄山市乃至更广的范围内为探索传统的地域文化如何为现实旅游发展服务显 示出其重要的价值。 本论文分别从徽派建筑、农耕景观、民俗风情、餐饮文化、传统工艺与新 安医学六个方面深入挖掘徽文化, 为黄山市乡村旅游的产业升级选定人文素材。 在探讨乡村旅游与徽文化的辩证关系中,除了分析相关元素之外,还体现在二 者的相互促进的一面和二者矛盾的另一面。 徽文化与乡村旅游的相互促进体现在:徽文化支持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和强 化地域文化特色,乡村旅游牵引徽文化复兴与传承这两方面。徽文化与乡村旅 游的矛盾之处体现在黄山市目前发展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旅游资源开发 粗放,同质化竞争严重;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竞争力较弱;村庄建设千 篇一律,城市化倾向加剧;居民参与力量微弱,社区利益被忽视等。 黄山市乡村旅游的总体定位可以提升为“以徽文化为特色的国际化乡村休 摘 要 ii 闲度假旅游” ,通过乡村旅游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实现“诗意栖 居” ,实现乡村复兴。具体的升级策略可以从乡村旅游的形象升级、产品升级、 徽文化非物质遗产保护模式升级、经营模式升级、营销战略五位一体进行阐述。 其一,乡村旅游的形象升级,包括徽文化主题口号、徽文化主题歌舞晚会、 徽文化的景观营造三方面。尤其在景观营造方面,由于徽派建筑有着高超的建 筑技巧和浓厚的文化内涵,在造型功能装饰和结构等方面自成一体,在发展 乡村旅游中,若将徽派建筑的特征融入基础设施和景观营造中,让游客身临其 境,切身体会到徽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对游客而言是一种难得的文化体验过程, 也是黄山市烘托人文氛围,提高乡村形象的重要契机。 其二,乡村旅游的产品升级,包括从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方面融入徽 文化要素、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塑造不同徽文化特色的主题乡村三方面。 传承发扬以徽菜为重点的饮食文化;在住宿设施的新建和改建中加强徽派建筑 风貌控制;建立大交通网络,把主干道通往乡村景点的公路纳入黄山市的大交 通,由政府多方筹资建设,尽快改善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在充分考虑交通、 住宿、景点差异性等因素的基础上,分四个层次设置线路,组合推介文化景观 精品线路;充分发挥地方资源特色,在旅游管理和旅游政策部门的正确引导和 规范管理下,结合手工艺品、土特产品开发,推出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拳头旅游 商品;引入政府采购理念,充分发挥黄山市现有文娱人力资源的效用,深入挖 掘黄山市民间传统,打造具有徽文化地域特点和风情的文化演出项目。 其三,徽文化非物质遗产保护模式的升级,通过分析黄山市目前非物质遗 产保护存在的民俗内涵丧失的问题,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法:坚持生 产和扩大经营保护传统手工技能;通过收集整理和设馆展览进行传承保护;对 濒危精粹遗产设立专门机构重点保护;在民间活动中保护传承特色文化;举办 节庆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保护;建立研究机构,在研究和传播中实现保护 传承。 其四,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升级,体现在以产品创造为核心的舞台化经营 与管理、以利益为核心的共生化策略、以集体为核心的组织化协调发展这三方 面:保持乡村旅游其乡村性的独特卖点,在管理与经营中引进科学的商业化运 作模式,在管理与经营中做到“内外有别”,区分前后台,在对外经营与内部 管理之间设置一个适度的屏障;激发农民维护旅游经营本土性的积极性,并使 他们在旅游发展中受益,保持产业链的本地化和经营者的共生化;通过组建黄 山市乡村旅游协会、农村旅游合作社等组织,将分散的弱势群体组织起来,通 过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制度安排等给予扶持与引导,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 使当地绝大多数农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获得利益。 其五,乡村旅游营销战略升级,本论文提出以下四点:推进古徽州“一府 摘 要 iii 六县”乡村旅游联盟,联手打造中国乡村旅游金三角推向海内外旅游市场;融 入“名城(上海)-名湖(西湖)-名山(黄山) ”世界级黄金旅游线,实现客 源共享、合作双赢;积极开展泛长三角区域“徽州旅游进社区” ,抓住新建立 的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个历史机遇,深化泛长三角的客源 市场;深化“中法徽州乡村旅游合作示范项目” ,推进乡村旅游的国际化。 关键词:徽文化 乡村旅游 产业升级 abstract iv research on the upgrading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huangshan city from hui-culture view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shenhong, female, was born in october,1985 whose tutors were professor zhuchuangye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yurong. she graduated from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and was granted the master degree in june, 2010. abstract as the tourism step in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with the scale of the industry expansion and enhancement of the industry status, the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environment and tourism industry environment, tourism demand and business conditions are turning sinuous change, therefor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ourism is imperative, rural tourism is no exception. the paper launches the upgrading analysis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based on the industry upgrading theory, take huangshan city a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bject. huangshan city is rich in resources for rural tourism, both natural、cultural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resources, all parties had the nations top tourist resources with high grade and deep culture. present the basic shape of its rural tourism, the development can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reception service, farming participatory, cultural experience、landscape of villages and modern holiday travel, according to district resource endow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 huangshan city has formed three functional parts of the rural tourism area: central huangshan rural tourism circle, along with xinan river rural tourism, rural tourism in ancient huizhou, the tourism develops with rapid industrial scale and increasing industrial quality. there are so many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of huangshan city, well, facing the industry upgrading road, this thesis try to find the entry point from the hui-culture with long history, dig the element of hui-culture for rural tourism, creatively propose policies of rural tourism upgrading from the hui-culture, which shows important value to huangshan city and even the larger area to explore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service modern tourism. this thesis dig hui-culture from six points: the huizhou architecture, farming landscapes, folk customs, food culture, traditional crafts and xinan medicine, select abstract v material for the upgrading of rural tourism in huangshan city. in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tourism and the hui-culture, in addition to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elements, it embodies the mutual promotion in both the side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two conflicts. the promotion between hui-culture and tourism reflects in: hui-cultural support rural tourism product innovation and strengthen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 rural tourism draw hui-cultural renaissance and heritage.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hui-culture and tourism reflects in some problem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angshan city, such as: extensiv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homogeneous competition; irrational tourism industrial structure, weak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village construction stereotyped, increasing tendency of urbanization; weak strength for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 and community interests is neglected. the general position of rural tourism in huangshan city can be promo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rural leisure tour destination featuring hui-cultural , through rural tourism as a breakthrough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o achieve poetic dwelling to rural regeneration. specific upgrading strategy can be elaborate from four aspect: the image upgrading of rural tourism, the product upgrading, the business model upgrading and the marketing strategy upgrading upgrading the image of rural tourism, including hui-cultural theme slogan、 hui-culture theme dance party, hui-cultur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particularly i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ince there are superb skills and strong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huizhou architecture, and it has own categories in some aspects such as decorate 、 function and structural shapes ,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 if mix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huizhou architecture into facilities 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to make visitors immersive hui- culture, its a rare cultural experience for customers but also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to improve rural image of huangshan city. upgrading of rural tourism products, includes three aspects of mixing hui-culture elements based on six tourism elements as food、accommodation、 vehicle、travel, shopping and entertainment,enriching the type of rural tourism products, creating the theme villages of differ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heritate food culture focused on anhui cuisine and accommodation facilities, rebuilt in the style of control to enhance style architectu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arg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lead the main road of village attractions into the huangshan city traffic, multi-party government financing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rural tourism; to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ransportation, abstract vi accommodation, attractions and other factors, differences based on four levels set circuit, combination promote cultural landscape fine line; give full play to local resources and characteristics, tourism management and tourism policy to guide and regulate the correct sector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handicrafts, native products development, a series of distinctive fist travel goods; the introduction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concept, give full play to existing cultural and human resources of huangshan city, the effectiveness of dig huangshan city folk traditions, culture, geographical features to create a logo and style of cultural performances. through analysis the problem of the loss of current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in huangshan city, proposed transmiss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aw: stick to the production and expand its operations and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manual skills; by analyzing the data and design museum exhibition for heritage protection; on the endangered the essence of the creation of specialized agencies heritage protection; in civil protection in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organized festivals to attract people to participate and protec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research and dissemination to achieve protection of heritage. upgrading rural tourism business model is reflected in the management with product created as core, symbiosis with benefit as core,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with group as core: keep the village of unique selling point, in the introduction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commercial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done in the differentiat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sets of external operations and internal management to set a modest barrier between; stimulate farmers to maintain tourism the enthusiasm of the local community of business and enable them to benefit in tourism development, maintaining industry chain localization and operators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huangshan city country tourist association, the rural tourism co-operative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scattered vulnerable groups to organize themselves through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rational arrangement of the system to support and guide the establishment of mechanisms for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benefits, most farmers in the local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benefit. upgrade rural tourism marketing strategy,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following four points: to promote the ancient huizhou, a six-county government, rural tourism alliance, jointly build china into the rural tourism golden triangle tourism market at home and abroad; into the famous city (shanghai) famous lake (west lake) famous mountains (huangshan) world-class tourist line, to achieve source sharing abstract vii and cooperation ; act in the pan-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huizhou tourism into the community, to seize the newly established state-level demonstration zone of industries transfe to the cities along yangzi river which is a historic opportunity to deepe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n the source markets; deepen the sino-french cooperation project in rural tourism of hui-area , to promote rural tourism into world. keywords: hui-cultur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upgrading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成都理工大学 或其他教 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成都理工大学 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 成都理工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作者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第 1 章 绪论 1 第第 1 1 章章 绪绪 论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1.1 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向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日渐兴起。2006 年我国的旅游主题被确定为“中 国乡村游”,2007 年为“中国和谐城乡游”,2009 年为“中国生态旅游年”, 掀起了我国乡村旅游的高潮,乡村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中的一种重要趋向。乡村 旅游最初是以“农家乐”形式出现,这种形式易于模仿,发展迅速,但是也容易 形成重复建设,功能雷同,互相竞争,效益低下。目前,这种同质现象已经十分 严重,不仅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而且也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 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避免同质化发展,目前各地都在探索新的乡村旅游产品和 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乡村旅游要求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整合乡村自然和历 史文化资源,形成高附加值经济产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实现非农产业收入增 加,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抵御金融危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形势下发挥重要 作用。 1.1.1.2 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徽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以徽州地缘为纽带, 以程朱理学思想为核心内 容,产生于徽州,以明、清最为鼎盛和典型的影响遍及全国并流传于今且保存较 为完整的中国历史文化。它以徽商的发展为经济基础,内容涉及徽州土地制度、 徽商贸易、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徽州人物、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 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州戏曲、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派建筑、徽州工艺、 徽州刻书、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等众多门类,涵盖 思想学术、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体系极为完整,具有全方 位、多领域的成就,而明清时期更曾有“无徽不成镇”的谚语。研究徽文化的徽 学,被称为是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影响甚广。随着 中国的大国文化复兴,国学热的兴起,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徽文化定将 传承悠远,继往开来,世界影响日益扩大。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1.1.1.3 徽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日益紧密 2004 年黄山市就正式提出建设文化大市,确立了以徽州文化为核心,以文 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两翼,着力构建可持续的文化发展支持体系,在旅游产品开 发中努力挖掘和展示徽文化的深刻内涵,促进旅游与徽文化深度结合的定位。在 致力建设并逐步形成文化保护法规体系前提下,黄山市通过保护和创新并举,滋 养文化生态,相继开展了城市形象口号以及黄山旅游主题口号、形象标识等众多 评选征集活动,广泛开展企业、社区等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更 多文化元素,形成了屯溪区的老街文化、徽州区的红色文化、黄山区的湖 泊文化、休宁的状元文化等。这些相互包容又特色鲜明的文化景观,丰富了 黄山旅游内涵,使得依托徽文化元素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达到 80%以上。徽文 化旅游开发能够有效保护旅游地的徽州文化遗存, 大大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和所在县域的财政收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探索新路, 同时还能为黄山分流,缓解黄山旅游旺季的负荷,减轻风景区的环境压力,保护 黄山这一世界遗产,进而全面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1.1.2 研究意义 徽文化的实质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文化-儒学浸润深厚的农耕 文化。它既有古代农业社会的儒雅素朴,又兼有商业时代的务实圆通,对现今建 设和谐社会和发展经济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挖掘文化内涵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灵 魂 1, 通过明确黄山市独特的文化定位, 区别于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所依托的 人文内涵,从徽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该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并据此 提出产业升级策略, 这对黄山市乃至更广的范围内为探索传统的地域文化如何为 现实旅游发展服务显示出其重要的价值。 另一方面,在低碳经济的新形势要求下,发展低碳旅游,培育低碳生活,已 当成为新时期的重要战略。 这就要求转变现有旅游模式, 倡导公共交通、 自行车、 步行等低碳或无碳方式,扭转奢华之风,强化方便、舒适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 品牌性,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由此不难推测,生态旅游、文化旅 游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而以生态、文化为特色的黄山市乡村旅游更将迎来新时 期加速发展的历史契机。在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的宏观战略背景下,黄 山市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特区”,研究该地的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策略,对促进 我国旅游业整体可持续发展颇具时代意义。 第 1 章 绪论 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1.2.1.1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在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中期,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摆脱城市因发展工业带来的环境、噪声等的污染及城市化程度加快带来人口膨 胀、工作压力增大等城市问题而回归大自然,但大规模的兴起是在本世纪 80 年 代以后。 乡村旅游是欧美国家的旅游者最喜欢的度假方式, 被称之为 “绿色度假” 。 据法国历年统计资料统计25,1998 年.2/3 的法国人选择了国内度假,其中 33% 的游人选择了乡村度假,仅次于海滨度假的比例(44%)。在日本、新加坡、乡村 旅游开发研究台湾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务农型乡村旅游也很发达,日本 就有二万多个观光农场,在新加坡拥有一块租赁农场被认为是财富的象征。在国 外乡村旅游度假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休闲观光式度假,另一种是“务农旅游”。 前者是住在农民家里,吃着农民自产自制的新鲜食品,观赏农村风光和农舍,到 附近不加任何修饰的池塘去钓鱼、游泳,并学习农家制果酱、面包、葡萄酒等食 物的手艺,通过感受农家生活来增加对自己的认识;后者是无报酬甚至通过交费 的方式让游客参加农业劳动来度假26。游人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进行度假旅游, 不是为了收费低廉,而是为了寻找曾经失落的净化空间和传统文化氛围,他们参 与务农带动追求的是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质享受。可见,在欧美、日本、台湾、新 加坡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乡村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拥有稳定 客源,发展已有相当规模,并且走上成熟发展的轨道。 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至 21 世纪初这一时间 段,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其立足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相关概念的建立、 乡村旅游和农业的关系、 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 乡村旅游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研究、 乡村旅游运行机制、 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乡村旅游的计划组织和政策等若干方面, 具有研究内容丰富性、 方法手段先进性、 区域尺度二元性、 政策引导规范性等特征。 社会交换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经济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承载力理论、激化传播理 论、旅游区位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应用很广。 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方向上,国外学者认为乡村是独特的,应倍加 保护。 因此, 乡村地区所有旅游开发活动都要以保护或维持乡村的独特性为核心, 实现可持续开发(bramwell,1994)。lane(1994)也对实施可持续开发策略的原因 进行了探讨25,他认为原因有 4 个:保护乡村敏感区的需要;协调开发与保护的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需要;鼓励平衡增长,但必须是以社区经济增长为核心的需要;保持乡村性的需 要。 乡村旅游的性质、规模和开发特点,使得乡村旅游成为了可持续旅游的同义 语。 但是在乡村旅游中把可持续旅游开发作为适宜性旅游的开发方式仍然存在争 议(roberts and hall,2001)。实现乡村旅游升级的方法、策略是许多国外学者共 同关注的问题。 27要实现乡村旅游的产业升级,社区参与、地方控制是必须的28 (sugiarti,et al,2003;turnock,2002;hall,2004;knowd,2006),而乡村旅 游起步阶段的财政资助、 得当的管理、 区域合作也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29 (turnock,1999;hall,2004;sugiarti,et al,2003)。 1.2.1.2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在我国,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居民消费不再 满足于衣食住行,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需求强烈;同时农村条件日益改善,为 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加之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成功经验,促使我国 乡村旅游迅速发展。 在 80 年代后期, 改革开发较早的深圳首先开办了 “荔枝节” , 主要目的是为了招商引资,随后又开办了采摘园,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于是各地 纷纷仿效,开办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如浙江金华石门农场的花木公园、 自摘自炒茶园,富阳县的“农家乐”民俗园,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观园,厦 门华夏水果大观园,东山县“海上新村”、“鲍鱼观赏村”,云南西双版纳热带 雨林、傣族民舍,广西柳州水乡观光农业区,安徽黄山休宁县凤凰山森林公园, 山东枣庄石榴园,吉林净月坛人工林场,四川三合新鲁橄榄林公园,海南亚珠庄 园,河南周口市“傻瓜农业园”唯阳县绿雕公园,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区”, 四川成都市郊区的“小农庄度假村”等。这些乡村旅游地既可以观光游览,又可 操作度假,还有许多农业节相辅,正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基地。 目前国内已经形成的专著有郭焕成的 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 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周等几位学者合著的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 研究 等。 目前论文研究主要从旅游地理、 旅游开发方向出发, 集中于概念探讨、 乡村旅游属性特征的探讨、乡村旅游开发条件和模式、乡村旅游市场研究、乡村 旅游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乡村旅游实证规划开发研究、国外乡村旅游研究介 绍和国内外乡村旅游比较研究等几个方面。 石强(2004)、郑群明(2004)对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与模式进行了研究。 石强认为我国乡村旅游根据其资源特点及所开展旅游活动的内容可分为森林公 园、度假村、野营地、观光农园、租赁农园、休闲农场、农业公园、教育农园、 农村留学、乡村俱乐部、民俗文化村等十多种发展模式;郑群明则从参与式乡村 旅游探讨开发模式:“公司+农户”,“政府+公司十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股 第 1 章 绪论 5 份制、“农户+农户”、个体农庄五种模式。张建雄(2003)提出国内乡村旅游开 发主要有资源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和利益驱动型三种模式。李永文等提出开发的 墓本原则很有代表性,即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法开发;维持原汁原味;市场 主体;承载力控制;环境教育;社区参与;合理规划;客主权益兼顾。黄洁从乡 村旅游动机角度认为乡村旅游的开发要以城市居民的“乡土情结”为依据。杨胜 明阅提出了贵州以开发文化和自然生态乡村旅游的创新开发模式。文军、魏美才 以广西宫川秀水村为例提出了当地以政府为主导、 旅游投资商与村民合作合股的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杜江、向萍则从乡村旅游需求和供给、主客互动关系的角度 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肖佑兴、明庆忠指出云南乡村旅游的发展 应突出其民族文化特色,走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并注 意开发的适当和保护的原则。从上述研究综述看,国内的理论研究正经历着从简 单到复杂,从零散到系统,从定性到定量的过程,发展较为迅速。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不难发现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侧重开发与模式, 问题与对策等实证研究,而对于乡村旅游的社会学管理学等理论方面则研究较 少,没有对于不同区域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细分研究(见表 1-1)。 表表 1-1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比较 比较内容 乡村旅游研究进展 国内 国外 研 究 内 容 乡村旅游开发条件和模式; 乡村旅游市场研究; 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问题集对策; 乡村旅游实证规划开发研究; 国内外乡村旅游比较研究;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介绍等 乡村旅游概念; 乡村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的社区参与研究; 乡村旅游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中女性问题研究等 主要研究角度 旅游地理、旅游开发 社会学、旅游学、生态学 1.2.2 徽文化旅游研究进展综述徽文化旅游研究进展综述 就宏观研究而言,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徽学专家张脉贤就分析了徽文化 的旅游价值8,指出徽文化是发展现代文化、经济、旅游的现成的极优条件,同 时提出应在保护重视徽文化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使其在国际旅游发展中, 发挥出巨大的吸引力;同年,许宗元也提出应该充分认识徽文化的旅游功能14,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挖掘其旅游资源,使其迅速成为文化旅游产品,推向旅游市场,并且详细阐述了 徽州园林、 古民居、 菜系、 茶业和民俗表演五类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及产品转化。 此后,黄成林在对徽文化生态初步研究基础之上,简要论述了徽文化与旅游的关 系和徽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徽文化旅游必须解决的问题并对徽文化景观进 行了初步研究9,进一步为徽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朱国兴以 徽文化为实证, 从负面效应上阐述了地域传统文化对黄山市旅游发展产生的诸多 不利影响及其形成机制15,并另文详细分析了发展徽文化旅游的优势16。2003 中国黄山人文旅游发展论坛在屯溪隆重开幕,这次论坛成果丰硕,很多专家、 学者济济一堂,为徽文化旅游的发展献言献策。其中,安徽省旅游局副局长吴浩 论述了徽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简史、内涵和主要特点,提出了树立徽文化旅游产 品独立市场形象的基本设想; 张其成在探讨徽文化外在三层面和内在三期发展的 基础上, 论述了徽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途径17; 黄成林提出了困扰黄山市人文旅 游资源深度开发的若干问题12; 刘伯山总结了徽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经验和存在 的问题;章尚正在分析徽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价值和现状基础之上,论述 了徽文化旅游资源的广度与深度开发;卢森林在分析徽文化旅游的发展背景、主 要特征、开发现状和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徽文化旅游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16字发展方针和发展要件即必须着手做好的几项与其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工作。 从微观来看, 关于徽文化旅游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对徽州古村落的研究方 面。黄成林、卢松等从各个角度探索了皖南乡村旅游的开发;许宗元纵论了安徽 古村落世界遗产项目的扩展, 提出宜将具备世遗条件的徽州古村落捆绑式申报世 遗。还有一些个例研究:黄成林进一步探讨了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古村落旅 游的深度开发13; 章锦河等研究了黟县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 孙静等以西递、 宏村为例,分析了古村落开发的视觉影响及其管理;丁武军以婺源古村落为例, 探讨了古民居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此外,还有个别关于徽州文学石刻、徽州历 史名人遗存和徽州古街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和利用及徽商与旅游关系的阐述。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徽州文化旅游研究已经日益受到徽学专家特别是文化旅 游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但较之徽文化的研究起步还比较晚,所以仍然有许多有待 深入的地方。总的来说,目前的研究比较零散,尚未见到这方面的专题论文;从 内容上看,偏个案研究,宏观上的整体和系统研究不够;个案研究偏有形的徽文 化物质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