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宁夏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宁夏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宁夏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宁夏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宁夏银川一中 2014 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 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 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要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与所选题目对 应的题号涂黑。 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道教不仅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发现者,而且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培育者,或者说,江南山水能够在六朝时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审美形象,道教在其中发挥的塑造与培育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六朝时佛、道勃兴,道教在他们审定的那些洞天福地旁边修建了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在这些道观的衬 托下,朴野的江南山水开始弥漫出强烈的人文气息,获得了高贵、卓越和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如元嘉末陆修静在庐山构筑精庐,居处修道,号太虚观。由于陆修静崇高的威望,太虚观的建设受到了当时达官贵人和皇家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南方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太虚观屋宇宏丽,倚崖濒泉,观后有苍翠古樟和陆修静手植的古松,这些都为提升庐山的审美品质、丰富其审美意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庐山如此,整个江南山水都因六朝时为它布上的浓郁的道教色彩而让人们产生更多美的想象和回味。 六朝时期,道教领袖们将觉醒的 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通过吟诗作赋、弹琴绘画,将自己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对人与山水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道教在对江南山水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这些独创性的作品不断地融入人们的审美意识,进一步使江南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含蕴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如郭璞的 “ 游仙诗 ” 就颇具道家特色。这些游仙诗往往着力于描绘类似于 “ 青溪千余仞 ”“ 绿萝结高林 ” 的江南山水美景和 “ 静啸 2 抚清弦 ”“ 仰思举云翼 ” 的逍遥的神秘道士,它们共同组成的和谐意境既是道教的理想生活,也是供世人把玩江南山水精神意味 的动人乐章。 六朝开放的社会心态促进了儒道释三家的融合,使得众多儒士深入江南山水之中,与佛僧、道士们论道谈仙,并在此过程中创作了大量吟咏赞美江南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是藉山水以体道,如孙绰游天台山赋中的 “ 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 双阙云竦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 ” 。有的俨然把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成了自己安身立命的现实。如对司马氏政权不满而又感到世事不可为的阮籍在其创作的多首咏怀诗中都表达了不屑于世俗欢乐,而愿到江南山水 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可以看出,道教将道和仙置入江南山水中,构成了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进行文艺创作的十分重要的诱因。 总之,作为一种重自然、重养生的本土宗教,道教在六朝时期成为推动对江南山水进行审美,确立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重要力量,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以此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的玄奥、精妙命题便都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1下列对 “ 道教对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培育 ”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教在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塑造与培育方面功不可没, 其审美追求使江南山水在六朝时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审美形象。 B六朝时兴盛的道教在山水美景旁修建的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将朴野的江南山水赋予强烈的人文气息。 C吟诗作赋、弹琴绘画是道教常见的审美活动形式,这些活动将人们对人与山水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 D道教的审美实践使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蕴含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从而不断地影响和塑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陆修静在庐山修建太虚观,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 仍然是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 B郭璞的 “ 游仙诗 ” 能体现出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的风格,颇具道家特色。 C儒道释的融合使得吟咏赞美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涌现,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D阮籍对司马氏政权不满,但又感到世事难以改变,故其许多作品中都流露出到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洞天福地使江南山水获得了更加高贵、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提升了审美品质,丰富了审美意蕴,给 人更多美的感受。 B游仙诗将江南山水美景和逍遥的神秘道士组合在一起,既表现了道教的理想生活,客观上也引领人们品味江南山水精神。 C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时,常常将道和仙置入山水自然中,藉山水以体道,将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作自己的追求。 D立足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这一观点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玄奥、精妙命题便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博览群籍,兼善天文术数,齐吏部尚 书辛术召署员外郎,赵郡王睿举德行,皆称疾不就,隋有天下,毕志不仕。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至于亲宾来萃,辄陈樽俎,对之 危 坐,终日不倦。李氏宗党豪盛,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 “ 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 ” 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 “ 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 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辄奔走赴之,随乏供给。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 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童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 “ 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 遽令放之。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毙于手下。震惶惧请罪,士谦谓之曰: “ 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 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 ” 性宽厚,皆此类也。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士谦曰: “ 吾家余粟,本图赈赡,岂求利哉! ” 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 “ 债了矣, 幸 勿为念也。 ” 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 者千万计。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 “ 我 曹 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 ”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李景伯等以士谦道著丘园,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 寝 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节选自隋书 李士谦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对之 危 坐,终日不倦。 危:高。 B债了矣, 幸 勿为念也。 幸:希望。 4 C我 曹 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 曹:辈,可译为 “们 ”。 D事 寝 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寝:息,止,可译为 “搁置 ”。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李士谦 “以振施为务 ”的一组是 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 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 辄奔走赴之,随乏供给 其家童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 “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遽令放之。 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李士谦学识渊博却淡薄名利。让他做员外郎,并被推举为品行 高尚的人,他都找借口推辞了。隋朝建立后,一直没做官。 B 李士谦因为父亲早死,家境贫寒,不曾喝过酒吃过肉。他非常节俭,即使亲朋好友来到家中,也只用黍米招待。 C 李士谦乐善好施,使 “分财不均,至相阋讼 ”的兄弟 “愧惧 ”、 “推让 ”而成善人。 D 李士谦在族人眼中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在乡郡百姓的心中威望也很高,故去时有上万人为他送葬。 7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 10 分) (1) 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 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 5 分) (2)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 ,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韦庄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 注 】 韦庄 (约 836年 910年),字端己,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前蜀诗人。韦 5 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 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 吴娃:吴俗谓好女为娃。 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8全诗主要采 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5 分) 9试分析尾联的 “愁 ”的具体内容?( 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6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 1)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2)当余之从师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 3) ,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 4)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 5)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 6)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题。( 25 分) 定 风 珠 魏继新 小镇多吊脚楼,旧称干阑。此屋沿溪而建,时传为避毒豸虫蛇而筑,人居其上,可眺山水岚雾,倒也有十分情趣。且房屋鳞次栉比,多为木柱板壁,街道为麻石路面,凹凸不平,就有了几分古香古色。镇口 岩头上的老藤粗枝,盘虬错节。小镇位于深山之中,极少人来往的。村野田埂之中,常见老牛慢慢地吃草咀嚼岁月,仿佛日子也凝固了;只有小路上日子覆盖着日子,脚印覆盖着脚印。连风,也很难穿透时间凝固的墙壁,为这方圆百里唯一不通公路的小镇,送来些山外新鲜的气息。 小镇有一屠夫,生得膀粗腰圆,每日里杀头肥猪,烫了刮毛开膛,然后用担挑了,步行几十里山路,到城去卖。却也不知何故,他的猪肉极好卖。他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于是,便沽些酒,买些油盐柴米,顺了山路回去。当然,担子里便捎了些镇人 托买的东西,或油或盐,屠夫总是把它们用信纸包好,作上记号。他虽看上去五大三粗,心却极细,从不会错,加上有的是力气,也乐此不疲,如此一来,人缘极好,镇上人把自己喂的猪,也往他那儿赶,所以,日复一日,小日子倒过得十分滋润。 屠夫有一杀猪用的案桌,矮脚宽身,是祖上传下来的,虽然开裂了,且血痕累累,年复一年, 6 连木质也看不出了,屠夫对它,却十分钟爱,用起来也十分顺手。一日,镇上来了一老客,此人打扮倒也入乡随俗,穿了蓝布罩服,布底沿口鞋,只是银须飘飘,颇有些风骨:据云,此人乃名中医,回祖籍省亲的,偶尔也给镇上人看病。 不知何故,却对屠夫的杀猪感了兴趣,一连数日,流连不去。屠夫为赶生活,杀猪时间是极早的,其时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老者便来了,目不转睛地看。屠夫是个直爽人,见状,便嘿嘿地笑了,说:让老人家见笑了,我手艺不精呢。 老者微微一笑,说:你手艺倒是极好,人也不错,不过,我不是来看你杀猪的。 屠夫大奇:那你看什么呢? 老者说:我是看你案桌呢。 屠夫不解。老者问可否转让,愿出钱购买。屠夫说:区区一破桌,你愿要,便拿去吧。老者便说:那我代病家谢你了。不过,我将赔钱给你置买一新案桌。我隔七 日后来取,这七日,你仍在此桌上杀猪吧。 七日后,老者至,见屠夫亦置新案桌,并言:你既为病家故,我何可让你破费,并置这新案桌送与你吧。老者大惊,急问旧案。屠夫曰:我已劈矣。且见一巨大蜈蚣,伏于案内。老者遂长叹一声,仰天曰:民风淳朴如此,我何言! 于是,老者告知屠夫:此蜈蚣伏案内,日日以猪血为食,到今日,已逾百年,取出剖开,腹内有一珠,名曰定风珠,可治百种之疾。我存有私心,怕说出来被你敲竹杠,故此未言明,谁知竟毁于一旦矣!我要这新案桌,又有何用呢?以我这等褊狭之心,如何治世救人,真让人汗颜!老夫碌碌一生,看 来仍是心不达、艺不精矣! 言罢,大笑而归。 倒是屠夫,常听人言及,他到手的富贵,竟被丢了。屠夫听罢,也无懊悔,只笑曰:该来则来,该去则去,天意也。 屠夫依然每日杀猪卖肉,乐此不疲。倒是老者,闻听此言后,仰天叹曰:求不可求之求,吾何止心不达、艺不精,而且是枉读药理诗书,不如一屠夫矣! 遂摘牌罢医,不再悬壶矣。 选自小小说精读 ) (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小镇屠夫也是小说的主人公,受小镇淳朴民风的熏染,他为 人实诚热情,谦逊爽直,古道热肠,淡薄名利,是小镇人物的优秀代表。 B老者看屠夫杀猪时, “ 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 ” ,这两句景物描写极富特色,既渲染了悲凉气氛,又暗示宝珠被毁的悲惨结局。 C这篇小说语言古雅,状景描物,言简意赅,富有地域文化特色;注重虚实结合,即 在民间传说、掌故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赋予新的阐释和含义,结尾令 人回味。 7 D小镇屠夫每日里杀一头肥猪到城去卖,因为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这充分表现了城里人对小镇人人品的信任。 E老者将 给屠夫置买一新案桌,隔七日后来取杀猪旧案,且要求屠夫这七日 “ 仍在此桌上杀猪 ” ,这主要是怕屠夫看出破绽,取走定风珠,足见其老谋深算。 ( 2)综观全文,简要分析屠夫这一人物形象。( 6 分) ( 3)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请列举两例加以赏析。( 6 分) ( 4)本文主要写了定风珠的故事,请探究深蕴其中的作者的情感取向。( 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题。( 25 分) 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 张大千勤奋好学, 12 岁时所画的人物、花卉等形象逼真,令人称奇,被 人们誉为 “ 小神童 ” 。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绘画技艺,张大千 16 岁时便进入重庆 “ 求精中学 ” ,两年后又与二哥张善子一道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京都学习染织技术兼攻绘画技艺。从日本回来后,张大千便投拜于上海著名学者、书法家曾熙(号农髯)门下学习。 1920 年,张大千从内江返回上海拜江南著名书法家李瑞清和曾熙学习书法并兼学写诗词。此时的张大千抛开一切烦心之事,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学艺中。他在听从曾、李二位老师谆谆教导的同时,努力拓展学艺思路,在勤练 “ 三代两汉金石文字、六朝三唐碑刻 ” 之时,效八大山人绘墨荷,练石涛和尚画山水,张大 千的书、画、诗三艺日渐精熟。 1925 年,年仅 27 岁的张大千在上海举办了平生首次个人展览,获得巨大成功,令上海书画界人士称奇不已,也给了他巨大的精神鼓励,为他立足画坛、走上职业画家道路奠定了基础。 从上世纪 20 年代后期开始,张大千为了广泛收集素材,曾三上黄山,两登华岳,数攀峨嵋,久居青城,对景写生,做画稿无以数计,同时还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其间,先后被推选为全国第一届美术展览会干事会员、中国古代名画展览代表,被国立中央大学聘为艺术系教授并被推选为中华全国美术会理事 1931 年,张大千赴日本参加国际画展, 再次引起轰动。徐悲鸿在张大千画 8 集序中赞叹 “ 大千之画美矣 ” 。 为了寻求中国绘画的发展之源, 1941 年,张大千奔赴敦煌临摹壁画。此一去,竟在敦煌苦苦面壁摹画近三年。此间,张大千背上了巨额债务,但他克服种种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凭着惊人毅力,终于完成了一次对人类艺术的发掘和传播具有深远意义的工程:临摹了敦煌六国、两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等历朝的壁画精品达三百幅;为敦煌莫高窟洞窟编号至 309 号,因此成为为莫高窟编号的第一位中国人。同时他还作了大量的文物保护、考证、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敦煌艺术重放光芒做出了 卓越贡献。 1949 年秋,张大千离开局势混乱的四川赴印度举办画展前,儿子张心智曾以家中所剩敦煌壁画如何处置动问,他默然不语。张心智再问,他才说: “ 这 200 多幅壁画,当年我耗尽心血,来之不易。多次有人高价求购,我都柜绝。因为这是祖国的文化遗产,日后总要交给政府的。此去我万一真的回不来,你就把它交给当权的政府来保管,只要他们真心热爱艺术,重视祖国文化遗产。 ”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张大千寄居阿根廷期间,在成都的夫人曾正容与儿子张心智,按照他离开时的嘱咐,把放在家中未带走的当年临摹的 125 件敦煌壁画全部交给四川博物馆 保存,完成了他的心愿。 张大千去国远游几十年,曾在二、三十个国家巡回举办画展,几乎是一年一个国家。足迹遍及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着实地宣扬了中国文化。而他那挽袖挥毫、落笔拂 须的神态,确也堪称一位表里相符的中国 “ 文化大使 ” ,为中国美术赢得了极高的国际荣誉。 1958 年,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世界现代美术博览会上,张大千以一幅中国画秋海棠荣膺国际艺术学会颁发的金牌奖,并被该学会公选为 “ 当代世界第一大画家 ” 。这是中国人在美术方面第一次获得的最高荣誉。 1956 年张大千应邀在法国巴黎举办画展时,与西画大师毕加索会晤 。他们倾情畅谈,切磋技艺,互赠礼品。此次 “ 张、毕 ” 会见,被西方报纸誉为 “ 历史性的会见 ” 、 “ 中西绘画大师首次会晤 ” 。从此画界便有 “ 东张西毕 ” 的美传。据说毕加索晚年习用中国毛笔作画,就是受了张大千的影响。 (选自新西部,有删节 ) (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 ) A张大千 16 岁的时候进入重庆 “求精中学 ”学习;两年后,又与二哥张善子到日本留学。先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后是为了学到绘画技艺。 B 1925 年张大千在上海举办首次个人画展,并获得了书画界人士的高度赞扬,这给了 张大千巨大的精神鼓励,为他真正立足画坛奠定了基础。 C 1931 年,张大千再次到日本参加了国际画展,并引起轰动。徐悲鸿在张大千画集序中赞叹 “大千之画美矣 ”,高度评价了张大千的画。 D张大千在敦煌苦苦面壁摹画近三年,他终于完成了一次对人类艺术的发掘和传播的工程,并且为中国敦煌文化的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9 E张大千的中国画秋海棠,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世界现代美术博览会上获得了由国际艺术学会颁发的金牌奖。这是祖国首次赢得的最高荣誉。 ( 2) 张大千为中国敦煌艺术作出了哪些卓越的贡献 ?( 6 分) ( 3) 为什么张大千堪称 “中国文化大使 ”?( 6 分) ( 4) 张大千与西画大师毕加索会晤,成就了画界 “东张西毕 ”的一段美谈,据说毕加索晚年习用中国毛笔作画,就是受了张大千的影响。这给了你哪些启示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8 分) 第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着百万豪车,住着千万豪宅, 一饭千金 ,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 B面对 “ 义而致富,仁而致富 ” ,如果颜渊、原宪依然选择栖于陋巷中, 箪食瓢饮 、安贫乐道,那应该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了。 C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 初生牛犊 ,在无照驾驶、肇事打人之后,又因为轮奸罪再陷囹圄,其 “ 坑爹 ” 行为引起人们对 “ 星二代 ” 的热议。 D网络已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网络语言,但网上登载的一些文章有的文辞并不精美,有的 不通文 墨,词不达意。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奥运游泳冠军孙杨因无证驾驶汽车,被杭州市公安交警部门罚款、行政拘留,孙杨表示,他将加强对法 律知识的学习,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也希望大家能给他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 B “ 星光大道 ” 栏目因为没有任何限制,广泛吸纳多种表演形式,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展示的绝活也异彩纷呈。 C 国家林业局的负责人表示,力争到 2015 年,使我国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 55%,初步缓解湿地面积退化和功能减少的趋势。 D商家当然不希望错过 “ 光棍节 ” 这样的日子,纷纷打出了促销的招牌,尤其是一些电子 商务网站, 10 早早就展开了打折促销的宣传攻势。 1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我是多么衷 心地期望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的融合,期盼历史与人文有机地嬗递与链接 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这方面不乏成功的范例 。 _, _, _。 _, _, 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 “ 诗意地栖居 ” 。 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 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 让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芳香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 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火交相辉映 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 A B C D 16 根据文意,补写出相关内容,使整段话语意连贯。( 5 分) 下雨如果适量,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如果过量,则会灾 ; , , , ; 游戏,如果适度,可以娱情悦性,如果过度,则会荒废 学业。总之 , , 否则就会走向反面。 17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增加必要的词语)( 6分) 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 “ 痛苦使然 ” 的尼采的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恰恰符合中国传统里一个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的意见。 六、写作( 60 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 团结广大起床困难户,为实现 早起、吃早饭、打早卡 伟大理想不断奋斗。 ” 最近,某某大学起床协会 “ 火 ” 了。该协会提供叫醒服务,号召会员早起,受到众多 “ 资深起床困难户 ” 的青睐。据了解,类 似此 “ 床协 ” ,近来在其他各高等院校也相继涌现。( 11月 7 日新京报) 对此,有人为之叫好,称此举是青年学子上进心与自制力增强,积极 “ 入世 ” 的表现,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但也有人并不这样认为,称起床靠 “ 床协 ” 是对颓废的妥协,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一种表现,能叫醒一个人的不是闹钟,也不是床协,而是梦想。 你又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请结合所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 11 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2 银川一中 2014 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答案】 1 D 试题分析:此题要从文章中找到与 “ 道教对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培育 ” 相关的语段,根据文段内容的论述,与选项进行辨识,做出判断。 D是 “ 道教在对江南山水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这些独创性的作品不断地融入人们的审美意识,进一步使江南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含蕴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 ” 因果倒置。所以选 D。 2 A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将选项带回原文进行比较,辨识细微差别之处,再做取舍。 A太虚观仍然是 “ 南方 ” 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 观。范围扩大。所以选 A。 3 A 试题分析:可以运用比较排除法。在理解原文大意的基础上,把原文内容与选项进行比较,做出判断。 A不是 “ 洞天福地 ” ,而是 “ 在道观的衬托下 ” 。偷换概念。所以选 二、 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19 分) 4 A ( A 项中 “ 危 ” 应为 “ 端正 ” 的意思。 ) 5 C( 本题题干中 “ 以振施为务 ” 是 “ 以帮助别人为责任 ” 的意思。明白了这个意思可以得出答案。 表现李士谦少时德行; 从侧面表现其美德,但不属于 “ 以振施为务 ” ; 表明他的性格宽厚。) 6 B( B 项中 “ 家境贫寒 ” 不对,其 “ 家富于财 ” ; “ 只用黍米招待 ” 不对,原文是 “ 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 ” 。 ) 7 你本来没有杀人之心,何必请罪呢!但是可以远远地离开,不要被官吏捉住。( “谢”“ 去 ”“ 拘 ”“ 为 所 ” 各 1 分) 这以后拿出数千石粟,借给乡邻,赶上这年谷物不熟,借粟的人没有用来偿还的,都来道歉。( “ 粟数千石 ” 后置定语、 “ 贷 ” 、 “ 无以 ” 、 “ 谢 ” 四点各 1 分) 【参考译文】 李士谦字子约,是赵郡平棘人。博览群书,同时擅长天文术数,齐吏部尚书辛术召他做员外郎,赵郡王睿推举他为品行高尚的人,他都称病不去。隋朝建立后,终生不做官。因为父亲早死,不曾喝过酒 吃过肉,(然而)等到亲朋来聚,就摆上盛酒食的器具,对着他们端正的坐着,一整天都不感到疲倦。李士谦家族人多,曾经来到李士谦的住处,面前满是丰盛的饮食,(士谦)却先摆上黍米,对众堂兄弟说:“孔子说黍排在五谷中第一位,荀子也说先吃黍稷,古人崇尚的,难道可以违背吗?”无论年幼的还是年长的都很恭敬,回去后互相说:“见到君子后,才觉得我们这些人道德不高啊。” (李士谦)家里富裕,但自己处处都很节俭,每每以帮助别人为责任。州里有死了人而家里又无法安葬的,士谦总是赶快奔赴那儿,按照丧事的需要供给钱财。有兄弟间财产分配不均, 以至互相争吵告状的,士谦听说之后拿出自己的钱财给了那个少的,使他的财产和分得多的相等。兄弟两人很惭愧,互相推让,最终都成为善人。有个人的牛毁坏了他的田地,他牵到凉快的地方喂着,比牛的主人照顾得还好。看见有人偷割他的禾黍,却默默地避开。他的家童曾抓住一个偷粟的,士谦 13 安慰这人说:“这是贫穷所致,不应该责备。”就让放了他。他的仆人曾和同乡人董震因喝醉酒比力气,董震掐住仆人的咽喉掐死了。董震很害怕,向士谦请罪,士谦安慰他说:“你本来没有杀人之心,何必请罪呢!但是可以远远地离开,不要被官吏捉住。”士谦性情宽厚,类似的 情况很多。 这以后他拿出自家的数千石粮食,借给同乡人。赶上这年谷物不熟,债家没有用来偿还的,都来向李士谦道歉。李士谦说:“我家多余的粮食,本来就是想用来救济别人的,难道是为了图利吗?”于是把向他借债的人全部召集在一起,为他们摆下丰盛的酒席,当着他们的面烧毁了所有契约,说“你们的债全勾销了,希望不要再为此挂念了。”让借债的人各自回去。第二年,大丰收,欠债的人都争相来向他还债,李士谦拒绝了,一点都没有接受。有一年又遇上饥荒、很多人都死了,李士谦又拿出他家所有的钱,买来米做成粥供给那些受饥饿的人,依靠他而生存下来 的人数以万计。到了春天,他又拿出粮食种子,分给那些贫困的人家。赵郡的农民非常感激他。 开皇八年,士谦死在家中,当时六十六岁。赵郡的男男女女听说了,无不流着泪说:“我们这些人不死,反而让李参军死了!”参加葬礼的有一万多人,同乡人李景伯等认为士谦善行品性在乡村山野闻名,分条记下他的行为、事迹,到尚书省请求给他一个“先生”的谥号事情后来被搁置不提,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树了碑。 (二) 古诗歌鉴赏( 11 分) 8 全诗主要采用了对比手法,整首诗作者用四分之三的篇幅重笔浓墨极写阀阅之家穷奢极欲、歌舞夜宴的富贵气象,而主旨 却在尾联,诗眼又浓重地点在一个 “ 愁 ” 字上。一 “ 愁 ” 三 “ 满 ” ,首尾相应,产生强烈的对比作用。三 “ 满 ” 正是为了衬托出深 “ 愁 ” 。 9 一愁黄巢兵乱国势预颓;(为国家的安危而愁)二愁家人离散,自己身陷病痛无力自保;三愁当权者纸醉金迷,不顾时局动荡;四愁百姓饱受战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伤时,怀乡,忧国,忧民,尽在一个 “ 愁 ” 字中含蕴了。 【解析】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解答时抓住第一联 “ 满耳笙歌满眼花 ” 与第四联 “ 却愁宴罢青娥散 ” 这类情感明显的句子就可以确定对比手法,然后还应想到衬托这样的术语。 类似题解答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抓住注释中 “ 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 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 ” 这一关键信息就可品读出。 诗歌赏析: 诗题中的金陵,指润州,即今江苏省镇江市,非指南京。唐人喜称镇江为丹徒或金陵。如李德裕曾出任浙西观察使(治所润州),其鼓吹赋序云:“余往岁剖符金陵。”府相,对东道主周宝的敬称,其时周宝为镇润州的镇海军节度 使同平章事。中堂,大厅。此诗是诗人参加周宝的盛大宴会,有感而作。 14 起二句连用三个“满”字,笔酣意深。满耳的笙箫吹奏,满眼的花容月貌,满楼的红粉佳丽,佩戴着炫目的珠宝翡翠,真比吴娃还美,若非仙宫似的富贵人家,不可能如此。 颔联“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正以此意承接首联歌舞喧阗、花团锦簇的豪华场面。可诗人匠心独运,以倒说出之,便觉语新意奇。本来神话中的仙境,人间再美也是比不上的。而诗人却倒过来说,即使“海上神仙窟”,也只能象这样的“人间富贵家”。淡淡一语,衬托出周宝府中惊人的豪奢。沈德潜评此诗时说:“ 只是说人间富贵,几如海上神仙,一用倒说,顿然换境。” 颈联“攒”、“曳”二字丝丝入扣。雕饰精美的门庭,灯烛辉煌,像是红烛夜市一般。歌女们翩翩起舞,彩衣像牵曳着碧空云霞。轻歌曼舞,轻盈摇曳之姿毕现。“夜攒”益显其满堂灯火,“晴曳”更衬出锦绣华灿。“夜”和“晴”又把周宝夜以继日、沉湎于歌舞声色之中的场面写了出来。 诗吟至此,已把争妍斗艳、溢彩流光的相府夜宴写到绝顶了,收笔几乎难以为继。而诗人别具心裁,毫锋陡然转到了宴会场外的静夜遥天:“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一个“愁”字,点出了清醒的诗人并未被迷人的 声色所眩惑,而是别抱深沉的情怀。酒阑人散,月已半斜,徘徊扬子江头,西望长安,北顾中原,兵戈满天地,山河残破,人何以堪。伤时,怀乡,忧国,忧民,尽在一个“愁”字中含蕴了。 “月半斜”之“半”,既是实景,又寓微言。这时黄巢起义军纵横驰骋大半个中国,地方藩镇如李克用等也拥兵叛唐,僖宗迭次出奔,唐王朝摇摇欲坠。只有东南半壁暂得喘息,然而握有重兵的周宝却整日沉湎酒色。这样一个局面,正是残月将落,良宵几何。 全诗用四分之三的篇幅重笔浓墨极写阀阅之家穷奢极欲、歌舞夜宴的富贵气象,而主旨却在尾联,诗眼又浓重地点在一个“愁 ”字上。一“愁”三“满”,首尾相应,产生强烈的对比作用。三“满”正是为了衬托出深“愁”。“愁”,是这首诗通前彻后的中心轴线。 (三)名句名篇默写( 6分) 10、( 1)佛狸祠下 ( 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3)莫笑农家腊酒浑 ( 4)吟鞭东指即天涯 ( 5)樯橹灰飞烟灭 ( 6)伤心秦汉经行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 ( 1)答 C 给 3 分,答 A 给 2 分,答 D 给 1 分,答 B、 E 不给分。( A、分析基本得当,个别用词略嫌不准。 B、这两句只是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写,隐喻屠夫的职业特点,从上下文看不是“渲染了悲凉气氛”,全文也 不是一个悲剧,故分析失当 D、主要是对屠夫的信任,说“表现了城里人对小镇人人品的信任”,扩大了范围,而且依据不足 E、让屠夫这七日“仍在此桌上杀猪”,主要是怕蜈蚣断了猪血喂养,定风珠被毁;“老谋深算”的分析也用词过重。) ( 2) ( 1)勤劳能干( “ 每日里杀头肥猪 ” , “ 用担挑了,步行几十里山路,到城去卖 ” ; ( 2)乐于助人,人缘极好( “ 捎了些镇人托买的东西 ” , “ 乐此不疲 ” ); ( 3)人粗心细( “ 把它们用信纸包好,作上记号。他虽看上去五大三粗,心却极细,从不会错 ” );( 4)朴实公道( “ 他的猪肉极好卖。他从不要高价, 也不扣斤两 ” );( 5)仗义无私( “ 区区一破桌,你愿要,便拿去吧。 ” , “ 你既为病家故,我何可让你破费,并置这新案桌送与你吧。 ” ) 15 ( 3) ( 1)将屠夫的真诚淳朴、坦荡无私与老者的谋取私利,猜疑屠夫敲竹杠的 “ 偏狭之心 ” 进行对比。( 2)将老者的穿着、外貌等,如 “ 打扮倒也入乡随俗,穿了蓝布罩服,布底沿口鞋,只是银须飘飘,颇有些风骨 ” 与老者想骗取名贵中药 “ 定风珠 ” 的肮脏内心形成鲜明的对比。( 3)老者前后的言行形成对比,如开始想蒙住屠夫购买案桌,还担心屠夫 “ 敲竹杠 ” ,后来 “ 汗颜 ” 自己 “ 这等偏狭之心,如何治世救人 ”“ 看来 仍是心不达、艺不精矣 ” 到最后叹道 “ 吾何止心不达、艺不精,而且是枉读药理诗书,不如一屠夫矣! ” 并 “ 摘牌罢医,不再悬壶 ” 。非常传神地表现了老者的精神蜕变。 这些对比描写,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也让故事情节更具有可读性,而且凸显了小说的主题。 ( 4) ( 1)小镇、小镇上的人们:对民风淳朴的赞美;( 2)面对陌生人的索求,屠夫愿意让出自己十分钟爱的每天用得顺手的案桌:对坦荡无私品质的赞美;( 3)老者购买 “ 案桌 ” :对谋取私利以及 “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多疑之心的厌弃;( 4)老者面对案桌,面对屠夫时的心态:对现代都市人的心态因商品经济风潮的浸染而悄然改变的担忧,以及对我们作为人应该持有的宝贵品质应当坚守或者应当回归的期待。 试题分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根据文本谈出小说价值取向。小说中作者想传递给人们的感情取向较多。但总体上是两个方向。一是赞扬美,二是摒弃丑。美如小镇上的人们和谐关系,屠夫等小镇人的勤劳淳朴美德,小镇人对外来人的索求的慷慨。丑如老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为的内心,老者从想得到案桌之行而折射出的都市人的趋利而无所不为的举动。总之,作答此题要写出情感取向,二是要写出文本出处。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 1) 答 C给 3分,答 D 给 2 分,答 B给 1分;答 A、 E 不给分。 解析:( B“ 获得了书画界人士的高度赞扬 ” 的说法不够准确 ,原文是 “ 上海书画界 ” 。 A“ 先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 ,后是为了学到绘画技艺 ” 的目的划分过于机械、牵强。张大千进 “ 求精中学 ” 之目的也应包括学到 “ 绘画技艺 ”, 赴日本留学之目的也应包括学到 “ 更多的知识 ”, 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不应割裂开来。 E 原文是说 “ 这是中国人在美术方面第一次获得的最高荣誉 ” 。 ) ( 2) 临摹了敦煌中六国、两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等历朝的壁画精品达三百幅。 为敦煌莫高窟洞窟编 号至 309 号。 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