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管理与经营的区别? 管理要解决的问题,通常是具体的、日常的重复的有规律可循的问题,属于战术性范畴。管理强调的是规章、制度、纪律、条例 经营 是指一个单位在经常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及客观形势下,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 -机构 -人员”组合,精心确定业务活动的最佳形式、规模、及方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经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重大的方向的,一次性出现的无常规可循的问题,属于战略性范畴。经营强调的是适应、竞争、变革和革新。对于经营者来说 ,一个单位的理想境界或目标模式是 管理目标模式:一个规范、规整 、规律化的工作群体,稳定、持续地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经营目标模式:生气勃勃、生机盎然的工作群体,灵活激动的履行职责。 2新闻事业管理的研究内容。 A,是对新闻单位的物质技术手段和从业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及方法。通过这一方面的研究,探索实现新闻事业社会功能的最有效率的方式。 B是对作为一个经济组织的新闻单位进行科学经营的过程和方法。这一方面的研究,解决建立、健全新闻单位的维生机制,并使其以最有益的方式运行的问题 3 私营媒介维生机制的特点是什么 ? 依托财团,以赢利为目的 , 完全按照商业原则经营,广告收入是其主要经 济来源 , 新闻产品进入市场展开竞争,综合运用各种经营手段 , 实现新闻产品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不断壮大新闻业经济 。 4认定商品的标准。 A该物品是否具有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B生产该物品的劳动是否也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是否可以通过生产该物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该物品的价值量 D是否可以用价格的形式来表现物品的价值 5怎样看待美国 支票薄新闻现象? A在美国,法律允许记者对消息来源保密,一些因职务之便而了解隐情、掌握机密的知情人向记者出卖新闻线索、新闻材料,由此记者获得的新 闻线索和新闻材料,称为支票薄新闻。 B支票薄新闻的商品买卖是资本主义社会官场腐败,新闻界卑污的一种表现, C是一种超经济形态的商品,当然不足为训。 6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产品双重出售方式是怎样进行的? 依靠向广告主出售广告时间所获取的收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把向受众提供新闻和娱乐节目降低到零,既完全免费 广告主购买报纸版面(时间),通常要向新闻机构支付较为昂贵的费用,广告版面的价格通常不是按照成本原则,而是按照价值原则确定 7为什么对新闻机构来说,出售新闻和出售广告二者同等重要? A两业并重,不仅是新 闻机构全面实现自身社会功能的需要(社会功能:发布新闻、鼓动宣传、反映民意、传播知识、提供娱乐、推销商品 6个方面)也是新闻机构建立、健全维生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B新闻机构的广告收入不能单纯看做是同广告经营直接有关的广告部门工作人员劳动价值的体现,记者、编辑、播音、主持人的劳动,新闻机构的发行人员、行政后勤人员的劳动,都参加了媒介传播网络的建设。也都参与了广告价值的创造 C新闻版面(节目)的质量是确定并实现广告价值的基础,广告价值的最终实现又反过来能够促进新闻版面质量的提高, 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共同构建新闻机构 “ 双重出售 ” 良性循环的维生机制。 8新闻产品的商品性表现出哪些特点 ? 答 :新闻产品商品性的最大特点是“双重出售”,除此之外还有: A使用价值的不确定性 。 (新闻产品是精神产品,不同人使用价值不同 B价值保持期限的短促性 。 (保值期限只有一天) c)一次性生产 ,一次性消费 。 D推销范围有限 。 (超出范围很难推销) E参与性强 。 9怎样看待新闻的商品化 ? 承认新闻产品的商品性,同新闻工作中 “ 商品化 ” 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承认新闻产品具有商品性,是为了给新闻事业管理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是为了促使新闻 机构自觉运用商品经济的规律来加强自己的维生机制。 而 新闻商品化是 指 新闻工作中无视社会效益的存在而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新闻商品化的本质,是将新闻机构变成为利润而运转的机器,新闻从业人员变成为新闻谋私的无耻 “ 文侩 ” 。新闻工作商品化的堕落行为,是我们坚决加以反对,也绝对不能允许的。 10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杜绝新闻工作商品化行为有三个方面的基本保证 : A我国社会主义的各级各类新闻机构是国有制单位,从所有制上保证其不致沦为少数人的牟利工具 B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作为党、政府和人民喉舌的根本性质,克服商品化的 政治保证。 C某种意义上,新闻机构与受众的关系可以说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一个侧面。不受群众化的群众基础。 11在我国创办报纸必须具备的条件? 有确定的能切实担负领导职责的主办单位和主管部门 有符合法律规定,体现一定程度专业分工范围的编辑方针 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编辑、记者队伍 有与所办报纸规模相适应的创办资金、场所、出版与印刷条件以及维持报纸正常出版的稳定的资金来源。 12报业行政管理的原则: A,报业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二为”方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无条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 政策,传播知识和信息,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B报纸不得刊载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有关反律法规的内容 C,经批准登记注册后的报纸,不得擅自改变编辑内容和方针,不得擅自转让其刊号和出版权 13为什么新闻单位可以实行企业化管理 ? 答 :1)新闻单位是从事报纸生产的经济实体 . 具有与一般加工制造业相类似的特点 2)新闻产品是商品 ,新闻机构从事的生产是商品生产 . 3)新闻单位所从事的商品生产是全面满足整个社会广泛而复杂需要的社会生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4)新闻单位具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资金积累 的能力 ,新闻产品生产力可以成为我国社会总生产力的构成部分 . 14怎样看待有偿新闻现象 ? 答 :1)” 有偿新闻 ” 一类的腐败现象 ,从表现形式到实质性原因都同官场的腐败现象相类似 ,这是因为目前新闻机构还实际具有 ,或者普遍被人们看做具有某种 ” 新闻特权 ” 或行政影响力的缘故 . 2)新闻单位实行完全形态的企业化管理 ,下可以有效杜绝这类腐败现象 . 3)因为 ,在商品经济充分发育的社会条件下 ,从事经济活动的法人代号自然人同新闻单位的关系 ,应是货币商品交换的正常经济关系 . 4)当然 ,就新闻单位自身而言 ,严格实行自 律 ,奉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统一并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的原则 ,是制止各类腐败现象发生的最为有效的内在免疫机制 . 15报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五个阶段: A平稳起步阶段。标志: 1978年 ,财政部 批准人民日报等 首都八家报纸 试行 企业化管理 的报告 . B危机催动阶段。 1985年的报业经营危机 C多头推进阶段。 1988年新闻出版总署、国家行政工商管理局出台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 D,全面加速发展阶段。 1992 年春天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标志着中国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始 E报 业集团建设阶段。 1996 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成立 16知识经济对新闻业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新闻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1) 从市场需求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必然对信息交流的力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市场是发展的原动力,知识 经济必然会给新闻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 :服务范围更为广泛 ,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 2)作为一种信息服务产业 ,新闻业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形成互动 , 飞速进步的信息技术使新闻媒体采集、加工、传递包括新闻在内的信息的 能力大大提高 , 获取新闻和其他信息的手段更为多样 , 传播新闻等信息更为快捷、及时、准确 ,传播过程的信息损耗进一步减少 , 新闻业的双重出售功能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发挥 . 挑战: 1)信息尽人皆知将重新定义新闻业经济的内涵 . 2)以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因特网 ,将使传统媒体面临极大的挑战 . 3)全球化将导致世界范围内媒介市场竞争的 ” 马太效应 ” 17新闻业在信息经济只的定位? 在波拉特的分析体系中,新闻业是第一次信息部门中的信息流动于传播产业的一个行业,它的信息经济职能是向信息市场提供新闻信息产品。 日本科学技术与 经济协会的分析体系中,新闻业是信息商品化产业中的报道产业的一个行业,它的信息经济职能是提供报道新闻的商品。 新闻业在信息经济中的定位,是新闻业从事信息活动和信息经济活动的实际立足点,也是新闻业发展多种经营活动的最佳切入点。 信息经济是新闻经济活动的直接背景,是现代化大经济中的一个部分,信息经济的发展要在现代化大经济的大背景中展开,因此,新闻业经济从深层次上来说,归根到底,也要以现代化的大经济作背景。 18信息劳动者包括哪几个方面的人员 ? 答 :1)工作成果为信息产品的人员 。科学家、教师、编辑、记者 、律师 2)搜集、处理并经营市场信息的人员 。调查员、计量员、秘书、出纳员、中介人 3)从事 ” 信息基础设施 ” 工作的人员 。保管员、安装员、维修员 19我国新闻业所享受到的优惠 。 1,首先在于管理体制上,“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是一个极具弹性的管理体制。 2,在邮政发行上。 3,在税收上,国家对宣传文化企业的的优惠,不是表现在税率上,而是对这些企业所缴所得税上。 4,给新闻单位提供较为方便的取得贷款的机会。 20新闻单位为什么要有稳定的、充足的经济收入 ? 是新闻单位实现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 1)只有具备稳定、充 足的经济收入 ,新闻单位才能补偿功能输出过程中的资源耗费 ,才能不断补充、更新物质技术手段 ,以更大规模、更高不平实现新的功能输出 . 2)新闻单位从业人员通过为新闻单位提供劳务、获取报酬 ,来实现自身作为一个 ” 社会人 ” 的生存现发展 . 3)只有具备稳定、充足的经济收入 ,新闻单位才能合理提高从业人员的报酬 ,发展集体福利事业 ,改善各个生产环节、生产岗位上的劳动条件 . 21为什么领导体制是决定新闻单位效率的重要因素 ? (领导体制的重要性? ) 答 :1)合理的领导体制不公会提高领导效率 ,创造性地实现领导功能 ,而且还会使整个组 织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 2)反之 ,领导体制不合理 ,领导层内部权责不明 ,甚至争权夺利、互相掣肘 ,必然会降低领导效率 ,最终失去效率 ,导致整个新闻单位陷入瘫痪状态 . 1新闻的领导体制一般可分为几大类别 ? 答 :1)一长制 。 又称独任制、个人专责制 特征是领导权力 ,特别是决策和控制的权力都集中在一个最高领导者手中 .一长制在早期的资本主义商业报纸中比较常见 . 优点是 : 权力集中 ,责任明确 ; 领导程序简单 ,决策迅速 . 有利于统一组织采编与经营活动;有利于调动领导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新闻单位抓住时机,迅速决策。 缺点是 : 难免因考虑不周或精力不足而导致导致决策失误 ; 容易发生滥用职权、独断专行的问题 . 一般适合规模比较小的新闻单位 . 2)委员会制 , 又称合议制、集体领导制 .其特点是新闻单位的领导权 ,特别是法定决策权和控制权由两个以上的领导者行使 ,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策 . 委员会制下的领导者实际上是一个领导集团 .新闻单位的委员会主要有 :编委会、社委会、董事会等 ,在我国 ,还有党委会 . 优点是 : 有利于集思广益 、 有利于避免权力过分集中造成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个人专断的现象 ; 有利于领导人才的培养 . 缺点 是 : 权力分散 ,不利于集中统一领导 集中决策的程序比较复杂 ,空易造成扯皮现象 ; 集中决策之下 ,还可能导致无人对决策后果负责的情况 . 3)双轨制 .指将一长制与委员会制相结合的领导体制 .将决策分为 一般性和重大决策 2我国新闻单位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 ? 我国新闻单位的领导体制并没有统一的规定 ,大体而言 ,可分为 委员会制与双轨制 两大类 .委员会制一般是实行委员会集体领导下的首长负责制 ,负责首长的名称 ,可以是社 (台 )长或总编辑中的一个 ,也中以是社 (台 )长和总编辑双首长 。双轨制在我国有特殊的含义,特制(台长)领 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分工负责制。 基本类型有: 总编辑负责制。 主要表现为编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普遍实行的管理模式。编委会是最高决策机构。 党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 ,就是新闻单位的党委会是最高决策机构 ,总编辑领导编委会具体执行党委会的各项决定 ,其他与编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相同 . 社(台)长负责制。 两种:编委会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党委会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 社(台)长、总编双首长负责制。 一般是党委会领导下的社长、总编辑双首长制。 党委会 是最高决策机构。 社(台)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分工负 责制。 又称 ” 双轨制 ”. 社 (台 )长是新闻单位的最高行政首长 . 总编辑和编委会只负责新闻单位的编辑方针、报道计划、具体编采业务的组织和实施 . 总经理和经营部门只负责新闻单位的经营 .优点是:实现了编辑业务与经营管理相分离,责权分明,可操作性强, 3新闻单位组织机构的意义是什么 ? 答 :1)就新闻单位来说 ,机构设置就是依据各种媒体自身的不同特点 ,将其在实现 ” 双重出售 ” 功能时所需的各个工序组合为不同部门 ,并确定它们不同的职责与职权过程 . 2)新闻单位的机构设置是否合理、有效 ,直接关系到新闻产品的数量与质量 . 3)新闻单位内部组织机构的合理设置 ,不公是确保其自身对外输出功能 ,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条件 ,也是全部新闻单位作为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新闻传媒系统而存在的保证 . 4组织机构的合理设置 ,对组织的发展的发挥着哪些重要的作用 ? 答 :1)有利于维护组织目标的统一性 ; 2)有利于组织内部的分工与协调 ; 3)有利于保证组织机构的权责一致 ; 4)有利于统一指挥 。 统一指挥的原理可表述为 :组织的各级机构以及个人必须服从一个上级的命令与指挥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命令和指挥的统一性 ,避免多关指挥的现象 ,使组织最高 管理部门的决策行以贯彻执行 .根据这一原理 ,上级指示从上到下逐级下达 ,不许发生越级指挥现象 ,下级只接受一个上级的领导 ,并只向一个上级汇报、负责 . 5)有利于保证组织的精干高效运转 . 6组织机构设置为什么要保持职责和职权基本对衬 ? 答 :只有职责 ,没有职权或权限太小 ,则承担职责的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受到束缚 ;相反 ,只有职权而没有任何责任或责任小于职权 ,将会导致滥用权利和瞎指挥产生官僚主义 .合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应能保证权责统一 . 任何组织机构的设置都必须把精干高效放在第一位 . 部门化是建立组织机构的首要环 节或基本途径 .组织机构的建立过程 ,实质上就是部门化的开展过程 . 7组织机构的建立过程是部门化的开展过程 ,它的好是什么 ? 答 :1)有利于通过规定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上下级关系来明确责任和权力 ; 2)有利于整个组织内部的沟通交流和控制 ; 3)有利于对不同的部门工作规定不同的政策 ,使它们依据各自不同的情况灵活地开展工作 . 8组织机构设置部门化原则有哪些 ? 答 :1)职能原则 .优点 : 比较合合乎逻辑、简单易行、实用性强 。具体来说,这种方法能够把技能相同的人集中工作, 提高了专业化程度 , 有利于节约人力、物力 ,提 高工作效率 ,且简化了训练工作 ; 强化了专业权利的集中 ,有利于组织上层加强对组织整体活动的控制。 缺点 : 容易造成职能部门之间交流与沟通的障碍 ; 组织首脑往往成为组织中矛盾的焦点 ,负担过重 ; 由于各部门过于专业化 ,也不利于整体通盘负责的首脑人才的训练、培养和选拔 . 2)产品原则 .优点 :有利于采用专门化的高效设备和专门化的个人技能知识 ,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也有利于使产品生产或销售过和的全部活动协调一致 . 缺点 : 具有 ” 总经理 ” 素质的人才缺乏 ; 两级管理带来管理费用的增加及某些管理工作的重复 ; 如何保证上层领导对全局的总体控制 ,避免由于各产品部门的自行其是导致组织整体瓦解的危险 ,也是应该加以考虑的问题 . 3)位置原则 。 即地理位置原则。 优点 : 能够鼓励务们置负责人根据当地情况适当调整政策和战略 ,并有望取得区域性的成功; 由于各区域的负责人可以及时针对实际情况作出决定 ,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 有利于为组织整体分担风险 , 有利于训练具有通盘领导才能的组织首脑 . 缺点 : 首先物色在地区上能担负起 ” 总经理 ” 职责的人选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有很大困难 ; 按位置划分会造成区域管理和总部管理 之间某些职能上的重复 ,增加管理费用和成本 ; 区域管理和总部管理之间的关系不易处理 ; 有可能使总部对区域失去控制 . 9我国新闻单位内部组织机构一般划分为三大部门系统 : 编辑 (业务) 部门系统、经营 (管理) 部门系统、行政 (党务) 部门系统 . 编辑部门 系统 负责新闻编采业务的综合性专门机构。 通常设以下部门 :总编室、评论部、群工部、国际部、记者部、经济部、政法部、教科文部、理论部、文体部、农村部、摄影部 . 经营部门 系统根据业务类别 ,通常设以下部门 :财务处、广告部、发行部、技术部、印刷厂、物资处 . 行政部门 系统 ,党 建后勤工作。 通常设以下部门 :办公室、机关党委、纪委、人事部、保卫处 . 10我国新闻单位现行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 答 :1)浓厚的行政机关特征 。长期以来都是“意识形态媒介”,隶属于党的各级组织宣传系统的事业单位,其内部的人、财、物及其他资源按行政方式配置,和行政单位以一一对应。 2)等级森严、层次过多 。有关部门对新闻单位的管理也多采用行政手段、机构庞杂、手续繁多。 3)单一型媒体格局 .表现在:媒体品种的单一、经营的单一 11为什么说逐步加大按照产品原则组建部门的数量,以适应新闻单位向 新闻集团发展的趋势,是我国新闻单位组织机构的改革方向? 新闻集团公司是与一般企业公司有着重大区别的公司,新闻产品是特殊的商品,但是我们绝不能回避新闻集团是公司,新闻产品是商品这一实质问题。 集团化经营是我国新闻媒介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行新闻单位组织机构的改革过程中,就必须注重按照产品原则组建部门,并加大其数量,以适应这一趋势 从我国新闻单位机构设置的现状来看,也确实应该加大按照产品原则组建部门的数量。 1为什么说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 新闻采访活动是调查研究的一种,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 具体任务和要求、自觉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新闻采访与一般采访又有不同之处,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 A, 采访的目的在于传播。新闻采访活动具有公开性、广泛性,新闻采访就是要选择政治上重要的、涉及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的、大众关心的,有一定趣味的事实。 B, 新闻采访具有时效性和专业性,需要有一批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员来进行 。 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是:迅速了解典型的、有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 为了“真实”,要了解、选择、追踪,需用专业。 C, 新闻采访活动方式是社会活动,记者活动具有独立性、灵活性、(记者应该是社会活动家) 2简述以专业部为中心的管理机制 。 答 : 即按照新闻内容的专业性质来设立部门,进行日常的采编工作的一种管理机制。这是一种传统的管理机制,一般报社仍常用。报社的编辑部门一般与我国党政部门的设置对应。 优点 :1)有利于记者和编辑迅速地了解和熟悉与所负责专业有关的情况 ; 2)便于采编工作者在该领域发现与该专业有关的有新闻价值的新事件和新问题 ; 3)便于提高报道质量 . 缺点 :1)限制了采编人员的活动领域 ;2)使 ” 有偿新闻 ” 和不正之风得不到根本纠正 ; 3)业务采访分式太细太死 。 4)由于编辑部门条块分割 的板块结构 ,形成各自为政 .” 信息割据 ” 的局面 . 3以版面为中心的管理机制 。 即以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 版面为中心来组织日常采编工作的一种管理机制,以版定部,以部定人。各部门实行采、编、通、校、摄、美工和出版一条龙,每一个部门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小编辑部。这是一种按新闻规律设置报社相关部门的管理机制,是新闻改革的一种有益探索。 优点: 1,打破了传统的以专业部为中心的管理机制所造成的采访报道的行业分隔,提高了信息的处理性,提高了采访的机动性。 2,有利于杜绝“有偿新闻”现象,并从根本上改变了编辑部门条 块分割的板块结构,有利于记者以最有效的方式获取和传播新闻,有利于采编人员在统一的价值标准下进行竞争,最终有利于提高办报质量。 缺点:在短时间内,记者无法做到对某一专业的十分熟悉,报社很难培养出某一领域的专家型记者。 4简述新闻策划的意义 . 答 :1)新闻策划有利于充分发掘新闻价值 ,突出报道主题 . 2)新闻策划有利于调动各种资源 . 3)新闻策划有利于充分发挥报道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推动记者深入采访 . 4)新闻策划增强了新闻媒体的社会效应 . 5简述新闻策划的操作有怎样的一些流程 .(操作要领) 答 :1)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策划的主题 ,进行目标定位 . 2)拟定报道设计方案 . 3)初访方案与保证措施 . 4)信息反馈与目标校正 . 5)效果检验 . 6重大报道活动的组织的关键在于如何最在限度地发挥集体的智慧 ,其工作要领是什么 ? 答 :1)明确报道思想和报道方针 . 明确报道任务,部署工作周详,责任到人,使每一个采编人员心中有数。 2)讲究协调 ,打 ” 配合战 ”. 充分调动所有参加报道活动的采编人员的潜能和积极性,打有准备之仗,力求作到 “ 及时、准确、全面、充分。 ” 3)在报道的组织过程中要注意创新 . 即在 报道内容 、 表达形式和表现形式上都力求创新,让读者喜闻乐见。 4)不断地对报道计划加以调整 . 7新闻策划与报道组织的关系是什么 ? 答 : 新闻策划与报道组织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不可以分割的 1)如果只有好的报道策划 ,而没有有效的报道组织加以实施和贯彻 ,就不可能有好的报道效果 . 2)另外 ,没有好的反馈机制 ,就无法对已有报道计划和组织方案进行调整 ,使原有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无法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 ,也就无法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事态的发展 . 8企业的生产能力,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有不同的内容和含义? 通常有三种 情况: 设计 生产能力 是企业设计任务书和技术设计文件规定的生产能力,一般以最大产量表示,他在编制长期计划和对比分析时使用(在编制长期计划和对比分析时使用) 查定 生产能力 是在企业设计资料不全,或在经过重大技术变革的情况下,在为了弄清企业生产能力的进行调查工作后计算出来的生产能力。(这个指标通常以某时刻的设备状况为依据,在编制长期计划时使用) 计划 生产能力 是指企业在编制年度计划确定的生产能力,这需要把计划期内的设备增减状况考虑在内,并且要考虑到计划期内各种技术设施对生产能力提高的效果。 计划生产能力是以设计 生产能力和查定生产能力为前提的,是企业编制生产计划的依据。 生产计划 :是对单位时间内可以完成工作的质和量的预期。 9简述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与组成 。 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企业的生产能力的大小 二、实际加工定货的数量与技术要求 报社印刷厂的年度计划有三部分组成: 1本报下达的报刊印刷任务 2承接外单位的报刊印刷任务 3非报刊类的印刷任务 10简述企业生产能力和社会需要的关系 。 A企业生产能力小于社会需要。(对企业有利,应研究如何挖掘生产潜力,充分发挥生产能力) B企业生产能力等于社会需要。 (罕见 ) C企业生产能力大于社会需要。 (重点在于仔细盐九市场动向和订货者的技术要求,根据市出需要努力提高质量,改进服务,争取获得更多的印刷生产任务 ) 11各报社印刷厂改善质量保证体系于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有哪几种基本情况? 一、重视技术改造。很多报纸都引进了高精度、高速度、高自动化的装备来保证每天出版大量的报纸。 二、加强报纸印刷过程中各工序的管理。 三、重视印刷技术工人的培训。近年来,不少报社对印刷工人进行分批培训、考核、重点培养,吸收有文化的工人,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印刷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12加强对报纸的全 面质量管理 ,从根本上说 ,必须做好哪几项基础工作 ? 答 :一 ,确立质量目标 。 二 ,制定全面的质量规划 。 三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 具体措施有 :1)充分发挥中层管理组织的职能作用 ,落实质量责任 。 2)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 。 3)质量考核要奖优罚劣 。 4)维护保养好机电设备 。 5)提高全员素质 ,加强培训工作 . 12用纸管理在报社经营管理中的意义? 新闻纸是报社能够按时出报、出好报的基本保障。报社必须按计划储存一定数量的新闻纸。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新闻纸比较匮乏,各家报社千方百计地购买新闻纸,为按时出报,及时报道党和政 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准备了物质基础。 13如何正确实当地采购新闻纸? 在报纸生产过程中,必须编制新闻纸的生产计划,确定新闻纸的采购数量。准确计算采购量,可以合理占用资金,为报社创造经济效益。一般来说,计划期的物资实际采购量,并不等于计划期的物资需用量,这是因为在计划期的期初和期末,物资的储备量不等。在计划期初,物资储备太多,超过了正常周转的需要,占用和积压了流动资金,需要在计划期末把储备量减下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利库”。在这种情况下。计划期末的物资储备量就应小于期初,物资的实际采购量就应小于计划期的需用量 。 相反,如果期初的储备太少,不能满足正常周转的需要,则计划期的实际采购量就的大于期初的储备量。多的部分是用来增加储备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补库”。在这种情况下,期末的储备量就会大于期初的储备量。计算新闻纸实际采购量的公式如下: 实际采购量 =需用量 +期末储备量 -期初储备量 -可回收利用量 期初储备量 =编制计划的实际盘点数(库存) +期初的到货量 -期初前的消耗量 在供求关系不太紧张,供过于求时,期末储备量 =全年储备量的 17% 在供求关系紧张,供不应求时,期末储备量 =全年储备量的 25%-35% 1论述国际新闻纸市场 的基本情况。 新闻纸是生产报纸最主要的原料,新闻纸厂是报社最重要的经济协作单位。 全世界新闻纸生产能力, 2000年的估计数是 4143万吨,而同年市场需求的估计数是 3714 万吨,产能与需求的比例是 1: 0.896,总体上成供求平衡,供略大于求,。新闻纸的主要生产国是加拿大、美国、北欧。共占世界的 51%,美国即使新闻纸生产大国,也是新闻纸的消费大国,加拿大、北欧则是国际新闻纸市场的主要供货者。新闻纸的价格,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前基本上是上升趋势, 90 年代中期曾出现连续几年的下滑,到世界之交又有回升的势头。 2怎 样理解报纸印刷 ,质量的易读性 ?答 :1)印刷完成的报纸必有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省时省力 . 2)一般情况下 ,读者尤其是老年读者在正常光源下能够顺畅地阅读报纸的内容而不觉得眼累 . 3简述报纸星网的三个层次。 正是通过报纸发行,报纸与读者之间才能形成网络联系, ” 发行网 ” 是报纸是星网的第一个层次 .有了发行网 ,才会有第二个层次上的报纸星网 ,即 ” 传播网 ”. 传播网的建立 ,体现了报纸发行在报社传播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报纸是以第三个层次上的 ” 讯息送达网 ” 的身份执行广告传播的任务 。广告客户之所以要购买报纸的广告版面,并不是想利用报 纸版面的“刊发”功能,而是想利用报纸型完过的“送达”功能。 广告传播功能表现不明显的报纸称为 ” 双重出售 ” 发育不完全 的报纸 , 新闻传播是其主要功能或全部功能 ,只需达到第二个层次 ” 传播网 ”. 主要是 ” 观点报纸 ” 和 ” 上层报纸 ” 。 广告传播与新闻传播功能表现得都比较明显的报纸称为 ” 双重出售 ” 发育完全的报纸 。 要达到第三个层次 “ 讯息送达网 ” 。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报纸的普遍生存状态 ,是我国报纸及至整个媒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 实现 ” 双重出售 ”, 其核心问题是报纸所拥有的读者数量 。 在关发行量的统计指标主要有 :期发行 量 ,月发行量 ,季度发行量 ,年度发行量 ,年度平均其发行量等 。 报纸发行量并不等于读者拥有量 ,只有 读者拥有量 才是报纸经营状况的试金石 。 报纸发行量并不等于读者拥有量 。 读者拥有量对报社来说是 至关重要 的 ,它不仅是报纸社会地位及其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量化指标 ,同时了是报社确定报纸定价、广告定价和广告客户选择广告媒介的重要依据 。 2为了较为精确地统计出报纸的读者拥有量 ,有必要区分以下概念 : 1)总发行量与净销售量 . 2)自然销售量与强制销售量 . 3)重复销售量与重叠销售量 .4)核定销量与公告销量 . 5)有用销 量与无用销量 . 3自办发行体制的特点与优势。 在我国,自办发行的报社,在发行业务上借鉴了邮局发行报纸的一整套操作程序和运行经验。邮政部门报刊发行业务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全程全网的联合劳动过程。报社自办发行时,全部生产过程由报社的发行部门统一安排进行,所以 程序相对有所简化。 在收订环节上,自办发行可以做到“收投结合,上门收订”即投递员兼作收订工作;送报到户,服务质量比邮局高,可整订又可破订,可面订又可函订, 报款结算及时,资金流通较快,可以有效地节省发行费用。 更令报社经营者欣喜地是报社在报纸销售上终于 可以掌握主动,有所作为。表现在报纸市场营销的可控因素 4ps中的第四因素 促销上。 4试 述多渠道发行 。 在总结自办发行的经验、教训,权衡比较“邮发合一”和自办发行体制的优劣利弊的基础上,启发了报业探索“多渠道发行”的思路。多渠道发行的 基本出发点是要把报纸产品的分配渠道的设置、控制、运作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 只有这样才能对报纸市场营销的可控制的 4ps要素进行统筹安排。 多渠道发行力图把自办发行的成功经验与邮政发行网络的适当利用结合起来,宜自发则自发,宜邮发则邮发, 要按发行成本低的原则在自发、邮发之间进行优化组 合。努力开发社会力量。报社多渠道发行能否成功运转,邮局的配合程度是一个关键。 邮政部门的邮件送达网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 。 .报社多渠道发行能否成功地运转起来 ,邮局的配合程度是一个关键 . 从长远看来 ,要根本解决我国报纸的发行体制 ,即报纸产品的分配渠道问题 ,首先要解决提高整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和整个报业的地方化水平问题 . 对发行网络中人的管理应该说是发行网络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 传统的报业经济由广告、发行、印务三大块构成 . 韦尔伯 施拉姆提出的 (报偿的保证 /费力的程度 =选择的或然率 )理论基础是经济学的 ” 最省力 原理 ” 1 试述发行推广的目的。 一、扩大发行量。是报社发行工作永恒的主题。依照各种方式统计出来的发行量是衡量报纸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参数,也是报纸确定销售价格、广告价格的重要参考。 二、维持发行网的稳定与效率。是实实在在的基础性工作,是扩大发行量必不可少的手段。只有保持发行网的稳定,才会保证整个报纸星网的稳定,才能为“双重出售”的正常运转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 报纸发行工作的基本原则 。 A要确保所有要订报的人都能订上报,并能享受良好的服务,所有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文化遗址场地保护与利用合同协议书3篇
- 专业拓展训练合作合同书2024版版B版
- 2024离婚双方房产分割及过户操作补充合同版B版
- 2024综合授信额度合同及分期贷款细则版B版
- 2025年度厂房租赁及品牌授权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工业厂房拆除及重建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商业地产项目场地借用合同样本3篇
- 2025年度数字化工厂搬迁工程合同范本4篇
- 油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4版室内粉刷工作班组劳动协议样本版B版
- 2023年Web前端技术试题
- GB/T 20840.8-2007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 GB/T 14864-2013实心聚乙烯绝缘柔软射频电缆
- 品牌策划与推广-项目5-品牌推广课件
- 信息学奥赛-计算机基础知识(完整版)资料
- 发烟硫酸(CAS:8014-95-7)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数字信号处理(课件)
- 公路自然灾害防治对策课件
- 火灾报警应急处置程序流程图
- 耳鸣中医临床路径
- 安徽身份证号码前6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