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形态、生活史.ppt_第1页
果蝇形态、生活史.ppt_第2页
果蝇形态、生活史.ppt_第3页
果蝇形态、生活史.ppt_第4页
果蝇形态、生活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o3Experimentforgenetics,果蝇形态、生活史,一、实验目的了解果蝇的生活习性,掌握果蝇饲养管理的方法,鉴定果蝇的雌雄性别和突变性状,.shortgenerationtimeforaeukaryoticorganisms(twoweeks),largeoffspringsavailabilityofmanymutantscontrollingspecificphenotypeslargechromosomeswithwell-definedcytogeneticsystemsurviveswellinthelabandmatingareeasilyperformedcurrently,thebestorganismtostudydevelopmentalgeneticstransposableelementscanbemanipulatedtoclonegenescanbegeneticallyengineered,用果蝇做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果蝇对神经系统研究的贡献,果蝇的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大约分布了300,000个神经元,按照神经元所处位置又分为食管上神经节(supraoesophagealganglion)、食管下神经节(suboesophagealganglion)以及胸腹神经节(thorax-abdominalganglia)三部分,前两者又统称头节。除视叶(opticlobe)以外的食管上神经节及食管下神经节组成了通常意义上的果蝇的脑中央脑(centralbrain),其中包含了大约50,000个神经元。,果蝇的神经系统相对于脊椎动物等其它物种来说相对简单,因而对其生理、生化及解剖的研究相对简单易行。但是它的神经系统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使得果蝇可以完成觅食、交配、求偶、学习记忆以及昼夜节律等复杂行为。果蝇无论在蛋白质分子基础,还是信号传导通路;无论是神经编码方式,还是突触传递机制,以及神经疾病的发生和病症上,都与哺乳动物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以果蝇为模型,研究神经系统的一些基本问题,是一个简捷而有效的途径。,Fru(fruitless),黑腹(普通)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为双翅目昆虫,果蝇属,具完全变态。3000(513)个种或亚种,2n=122n=6家蝇(Muscadomesticadomestica.双翅目(Diptera)蝇科(Muscidae),双翅目:一对翅膀+一对平衡棒,1、生长迅速每10-12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生活史果蝇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连续的发育阶段(图3-1)。卵:卵白色,长椭圆形,长约0.5mm,在背面的前端伸出一对触丝,它能使卵附着在柔软的食物上,不至于深陷到食物中去。幼虫:幼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后,经过两次蜕皮到第三龄期,体长可达45mm。在解剖镜下观察可见一端稍尖为头部,并且有一黑点即口器;稍后有一对半透明的唾腺,每条唾腺前有一条唾腺管向前延伸,然后会合成一条导管通向消化道。神经节位于消化道前端的上方。蛹:幼虫生活七天左右即化蛹,化蛹前从培养基中爬出附在瓶壁上,渐次形成一个棱形的蛹。起初颜色淡黄、柔软,以后逐渐硬化,变为深褐色,这就显示即将羽化了。,图3-1果蝇生活史1卵2一龄幼虫3二龄幼虫4三龄幼虫5蛹6成虫(雄)7成虫(雌),4-5天,1天,1天,1天,3-4天,成虫:刚羽化出的果蝇,身体狭长,翅还没有展开,身体较白嫩,此时野生型体色与黑檀体体色都是一样的,没有多大区别。不久,蝇体变为粗短椭圆形,双翅展开,体色加深,如野生型果蝇的体色成为灰褐色,突变型黑檀体果蝇的体色成为乌黑色。果蝇生活周期的长短与温度关系密切,30以上时果蝇则将不育且濒临死亡,低温则使它的生活周期延长,同时生活力也降低。培养果蝇的最适温度是2025。,2、繁殖能力强每只受精的雌蝇可以产卵500个左右,因此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分析;3、饲养容易以玉米粉等做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4、突变性状多达400以上,且多数是形态变异,容易观察。,三、实验材料野生型果蝇及几种常见的突变型果蝇,四、实验内容和步骤(一)果蝇麻醉检查果蝇或进行果蝇杂交时,应先进行麻醉,使其保持安静状态。果蝇具有以下一些特性:一是具有趋光性,二是喜欢向上爬。掌握了这些特性,我们就能很方便地将果蝇从培养瓶转移到麻醉瓶中。向麻醉瓶中滴入几滴乙醚,约半分钟,果蝇即被麻醉。注意不能麻醉过度,如果果蝇的翅膀与身体呈45o角翘起,表明麻醉过度,不能复苏而死亡。麻醉后的果蝇放在滤纸上方便观察。检查后的果蝇可以放回原培养瓶中,也可以进行处死。,(二)果蝇雌雄性别的鉴别果蝇有雌雄之分,幼虫期较难区别,成虫期则较易区别(图3-2)。,雌雄,雌雄果蝇的比较:1体型雌果蝇体型较大,雄果蝇较小;2腹部末端雌性腹部椭圆,末端稍尖,雄性末端钝圆;3腹部背面雌性有明显5条黑色条纹,雄性有三条,前两条细,后一条宽,延至腹面,肉眼看其腹部末端呈现一明显黑点。4腹部腹面雌性有较明显的6个腹片,雄性有4个腹片。5性梳雄性第一对足的跗节基部外侧有黑色鬃毛状性梳(图3-3),雌性则无。性梳的有无,是鉴别雌雄性果蝇的明显标志之一。,腹部体节数目:雌果蝇6节,腹部底部为产卵管,呈现圆锥状凸出。,腹部体节数目:雄果蝇4节,腹部底部为交尾器,呈现黑色圆形外观。,图3-3左:雄性果蝇的左前足中:跗节基部的性梳右:雌果蝇无性梳C、基节TR、转节F、腿节TI、胫节TA、跗节,(三)几种常见的突变性状实验中常用的果蝇突变性状多可用肉眼鉴别,有一些则可借助于解剖镜辨认,这些性状一般都是明显而稳定的。,果蝇常见突变性状,突变型:黄体(y),突变型:白眼(w),突变型:朱红眼(v),突变型:墨黑眼(se),突变型:棒眼(B),突变型:小翅(m),突变型:卷翅(Cy),突变型:残翅(vg),突变型:短翅(dp),突变型:无横隔脉(cv),突变型:短刚毛(Sb),突变型:叉毛(f),(四)果蝇培养基果蝇在水果摊或果园里常可见到,但它并不是以水果为食,而是采食生长在水果上的酵母菌,因此实验室内凡能发酵的基质,均可作为果蝇的饲料。实验室常用的培养基配制方法是:玉米粉为主料:300ml+3gagar+26gsucrose+20gmaizepowder+2.8gyeastextract+2mlaceticacid50gbanana防止培养基长霉,加2ml丙酸作为防腐剂。,(五)原种培养在作新的留种培养时,应仔细检查果蝇有没有混杂,有没有突变个体的产生。一般一瓶放两对亲本为宜。果蝇移入新瓶时,需将瓶子横放,待果蝇清醒过来后再把培养瓶竖起。原种每24周换一次培养基,最好每一个品种分成两套分别培养。标签上标明品种名称和日期,温度控制在18左右。,原种果蝇培养常遇到的麻烦是培养基发霉。导致发霉的原因很多,用具没有消毒,空气污染,在接种时,果蝇掉在桌面上粘有污染源,又将果蝇捡到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