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 校代码:10254 密 级: 论文编号: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MASTER DISSERTATION 论论文文题题目:目:我国化学品航运企我国化学品航运企业竞业竞争力分析争力分析 学科学科专业专业: : 产业经济产业经济学学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 田小勇田小勇 指指导导教教师师: : 张丽张丽娟娟 教授教授 完成日期:完成日期: 二二 O O 五年六月五年六月 摘 要 1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他机构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上海海事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上网公布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摘 要 I 摘 要 随着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化学品运输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就 对化学品主要运输方式之一的船舶运输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我国化学品 航运起步较晚,与国外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国绝大部分化学品航运企业只能从事 内贸运输。按照目前我国化学品航运企业的发展状况,还不能满足化学品航运的发 展需求。如何提升我国化学品航运企业的竞争力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逐步参与到 国际竞争中,已经成为我国航运界众多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士关注的课题。 我国化学品航运企业的竞争力既有一般企业竞争力的共性,又有其产业的特性。 本文针对我国化学品航运企业竞争力进行研究,找出影响我国化学品航运企业竞争 力的因素,同时建立评价我国化学品航运企业竞争力的体系和方法。 本文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我国化学品航运企业的竞 争力。本文首先从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出发,探讨了企业竞争力的基础理论和影响企 业竞争力的因素。其次,对国际化学品航运市场发展及我国化学品航运市场进行分 析,具体运用了 SCP 分析模式得出了我国化学品航运市场在市场结构、行为、绩效 方面的特点。然后,结合化学品航运的特点,从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市场控制能力、 经营管理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三个主要因素出发,建立起一套用来衡量化学品航运 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指标权重,建立了我国化学品航运企 业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本文对海南中化船务有限责任公司的竞争力 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些对策建议。这些,对我国化学品航 运企业的经营战略决策、对提高我国化学品航运企业竞争力等都具有积极的借鉴、 指导作用。 关键词:化学品航运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ABSTRACT I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transportation of chemical products puts forward more advanced requirements to shipping transporta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transportation. Because the later start of our chemical shipping and the tremendous gap with foreign counterparts, most of our shipping enterprises can only do domestic transportation for chemical products. Its current condition canno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chemical shipment. How to promo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uch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meet domestic needs and participate in global competition, which has become the subject studied by many specialists and scholars in shipping fields. The chemical shipping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not only have the commonness of general companys competence but its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To rearch these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we should find out the factors effect and determine these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and build up a system to evaluate it. The article uses the criterion analysis and the demonstration analysis to study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emical shipping enterprise in china. Firstly,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basic theory of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n the basis of its connotation. Secondly, the article analyses foreign and domestic chemical shipping markets,using SCP analysis model to get the characteristic of structure、conduct and performance of china chemical shipping market.Thirdly, the article build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chemical shipping enterpris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emical shipping from three mian influence factors that are marketing competence, managing competence and continuable developing competence. In the end, the article gives study to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inochem Shipping Co., Ltd. (Hainan), and put forwards some ABSTRACT III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competitiveness improving for enterprises. All of this is reference and guidance to our chemical shipping enterprise during its policymaking and competitiveness improving. Tian xiaoyong (Industry Economics) Directed by Professor Zhang lijuan KEYWORDS: Chemical Shipping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Index System 目 录 i 目 录 引 言.1 第一章 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4 第一节 国外企业竞争力理论 .4 第二节 国内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7 第三节 企业竞争力的概念 .8 第四节 国内主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10 第二章 国外化学品航运市场发展分析.12 第一节 国外化学品航运市场发展现状 .12 第二节 国外化学品航运企业经营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15 第三节 国外化学品航运市场的发展趋势 .16 第三章 我国化学品航运市场现状分析.18 第一节 我国化学品航运市场分析 .18 第二节 我国化学品航运市场 SCP 分析 .23 第四章 我国化学品航运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28 第一节 影响我国化学品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28 第二节 我国化学品航运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置及体系结构 .29 第三节 我国化学品航运企业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34 第五章 我国化学品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和政策建议.40 第一节 海南中化船务有限责任公司竞争力实证研究 .40 第二节 提升我国化学品航运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44 结 论.47 致 谢.48 参考文献.49 附 录.51 引 言 1 引 言 一、国内外对航运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现状 航运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随着世界贸易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 的广泛关注。航运企业的竞争力既有企业竞争力的共性,又有作为特殊行业的个性。 国内外学者也对航运企业的竞争力做了多方面的研究。 1国外航运企业竞争力研究简述 在国外方面,PHOTIS M. PANAYIDES 以经验为主导的研究方法对船舶管理公司 运营环境中竞争战略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在船舶管理中竞 争战略和公司绩效是正相关的,运用竞争战略的公司更有可能获得高的绩效,对绩 效影响最大的因素有经济规模、差异化(特别是通过扩大服务范围获得的差异化) 、 市场定位和对竞争对手的分析;研究结论也表明实施综合性的一般竞争战略比单纯 地用某一种战略更有可能获得高绩效。PHOTIS M. PANAYIDES 分析了当今航运企业 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从发展战略这一角度出发,讨论了公司战略、全球化、融资 和投资、公司治理、多样化、竞争优势等方面,对航运公司的竞争力从战略的角度 做出探讨。PETER LORANGE 对航运企业的战略进行了思考,根据不同的情况提出四 种发展战略:领先战略、快速扩张战略、控制防御战略、调整战略,从企业战略方 面对企业竞争力做出一番探讨。Tsung-Yu Chou,Gin-Shuh liang 运用了模糊综合 评判决策模型的方法对航运企业的经营业绩做出了定量的分析。 2国内航运企业竞争力研究简述 赵刚等编写的国际航运管理从国际航运活动所处的环境及航运企业的经营 战略的角度,提出航运企业的竞争力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运输成本的高低,货运 质量的好坏,企业的融资能力,航运政策的保护等四个主要方面,并认为航运竞争 力实质是航运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徐剑华等 编写的国际航运经济新论考察了现代航运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特点,试图从航 运企业的组织结构方面对企业的竞争能力作一番考察。 也有许多学者在各类水运核心期刊上撰文对航运企业从各个角度作了有价值的 探讨。张丽娟的“提高航运竞争力的产业政策”认为,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 产业组织结构是培育和增强航运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决定性条件。政府应当把航运 业放在战略地位,制定有关政策的办事程序应参照国际通行规则予以规范,努力为 引 言 2 我国航运企业集团与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创造公平的外部环境和条件。金从力的 “我国水运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在充分理解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的 基础上,从实际可操作性出发,以水运业上市公司 2001 年年报中的数据资料为依据,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水运业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了全面 的定量分析。周新意的“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干散货航运企业竞争力研究” ,界定 了干散货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内涵,指出干散货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 的,建立了一套干散货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 世界著名的干散货航运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评估。杨丽梅的“论航运企业的竞争 策略”认为,航运企业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具有强大竞争优势 的航运企业可以采取进攻策略,走兼并与联合的道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一般的企业采用防御策略,先增强自己实力,再反击;对于陷入危机的航运企业, 要采取撤退战略,果断地从日益恶化的市场中退出,避免更大的损失。李华文的 “价格竞争在我国航运市场的运用及影响”运用价格竞争的有关理论,分析了航运 市场价格竞争的成因,指出了价格战对航运市场的影响,并从“市场效果基准”出 发,判断了价格战是否有利于对航运业的有效竞争。 航运企业的竞争力既有一般企业竞争力的共性,又有所处国际航运这一产业的 特性。目前,国内外关于航运企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还未取得系统和深入的成果, 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类似一般企业竞争力的共性研究层面,或者仅对于航运企业竞争 力做出初步的探讨,主要在于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含义、影响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航运企业采取的竞争策略、航运企业面临的竞争风险、增强航运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与措施等方面。另外,与航运企业竞争力研究密切相关的内容还包括航运企业发展 战略、航运战略联盟、加入 WTO 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及对策、国际航运经济政策等。 现有的研究成果还未形成航运企业竞争力系统研究驾驭的整体框架,关于航运企业 竞争力的本质、形成机制与创新机制的研究还缺乏必要的理论高度,航运企业竞争 力的评价与实证分析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 二、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2004 年 5 月,经交通部授权上海航运交易所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特许设立了 5 家中外合资船舶运输公司从事国内港口之间的化学品运输,这一举措引起了各界对 化学品航运业的关注和一些相关问题的思考。 众所周知,沿海运输权由本国承运人和本国旗船队经营是国际通行规则。我国 引 言 3 加入 WTO 海运谈判以及水运开放承诺中并没有对开放我国沿海和内河运输经营权做 出相关承诺,而现在我国化学品运输市场的对外开放必定有其原因。我国化学品运 输市场的对外开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引进国外化学品航运企业的先进管理与 技术,发展我国的化学品船队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化学品运输需求。本文的核心是要 解决如何评价我国化学品航运企业竞争力的问题。同时本文也力图要弄清我国的化 学品航运市场所处的状态以及我国规模最大的化学品航运企业海南中化船务有 限责任公司的竞争力状况。 三、本研究工作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从前的研究者往往从某一个角度出发来探讨一般航运企业竞争力的某一影响因 素,或者只是停留在类似一般企业竞争力的共性研究层面,专门就我国化学品航运 企业的竞争力立项研究的较少见。本文作者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试图从 影响我国化学品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各个角度对竞争力做出全面的剖析,找出构成企 业竞争力的各个因素。 鉴于此,本文将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在对国际 化学品航运市场发展及我国化学品航运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在理论上提出一套完整 的我国化学品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海南中 化船务有限责任公司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 些对策建议。这些,对我国化学品航运企业的经营战略决策、对提高我国化学品航 运企业竞争力等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指导作用。 第一章 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4 第一章 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西方国家最早完成工业革命并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对企业 竞争力问题的提出并深入研究也源于西方。从亚当斯密的“能力分工”到马歇尔的 “差异分工” ,再到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经济学家们一直都在探讨企业的产生 与发展问题。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家看来,企业不过是一个特殊的生产函数 个内部没有“摩擦”的“黑箱” ,这种“古典环境”与经济现实存在明显的反差。以 科斯理论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理论: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成为 现代企业主流理论。尽管它们打开了企业的黑匣子,然而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中 的诸多现象。80 年代,迈克尔波特以产业为研究对象而提出的竞争战略理论,成 为战略理论的主流,然而在微观上指导企业的生产活动仍然乏力。90 年代,一批企 业理论和企业战略研究人员提出必须重新认识和分析企业。他们把研究的视角投向 了企业拥有的特殊能力:企业竞争力及其核心竞争力。通过对许多大公司的研究分 析得出:企业竞争能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竞争力理论在 90 年代企业理论和战 略管理领域异军突起,很快风靡全球。 第一节 国外企业竞争力理论 一、波特的企业竞争力论 迈克尔波特从产业结构分析入手,认为产业环境中存在五种基本力量:潜在 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供方议价能力、买方侃价能力和产业竞争对手,企业要在 同行业中形成战略优势必须进行准确定位,并善于利用这五种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推动这些力量向自己有利的方向转变。由此波特提出了企业获得竞争力的三种基本 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目标集聚战略,通过这三种战略实现竞争 力量的变化,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波特还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通过“价值链 , 分析营造竞争优势。波特的理论从竞争定位到基本战略再到“价值链” ,提出了企业 获得竞争优势的较为完整的体系,揭示了企业为增强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 波特的理论丰富了竞争力理论的系统思想,并提供了竞争力理论的分析工具。 波特理论的不足主要有:偏重于企业外部分析,没有考虑企业内部的各种竞争 力组成要素,视企业如“黑匣子” ,在“价值链”分析时没有考虑核心能力问题,事 第一章 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5 实上企业的优势来源于企业的某些特定环节,例如耐克公司的优势在于品牌、设计 和销售,没有自己的生产车间。波特比较倾向于市场营销学和财务学,利用经济学、 管理学的工具显得不足,因此波特的理论有时也被称为结构学派。 二、能力论 1990 年 CK普拉哈德和 G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的核心竞 争力”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以来,一场企业核心能力 (Core Competence)的研究与应用热潮就在欧美掀起。根据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每 家企业都有各种各样的能力 (例如制造能力、分销能力、技术能力等等) ,也会有 自己的一定专长。但不同的能力与专长,对企业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那些能够给 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的能力与专长,就是企业的核心能力。要培养企 业的竞争优势,就要找出并强化自己的核心能力,通过核心能力带动发挥企业内其 他资源的作用,从而获得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强势,积累、保持、运用核心 能力是企业的长期根本性战略。 钱德勒(Alfred D. Chandler,JR.)认为,企业的发展动力在于组织能力,企 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就以四种方式不断扩大,即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开拓 新市场和开发新产品。企业的长期投资产生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时产生了庞 大的组织结构。组织能力是企业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 经济获得的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技能,是企业内部组织起来的物质设施和人 的能力的集合。他认为组织能力是企业长期发展、维持优势的特性。 能力论侧重于从企业能力分工角度来考察企业的竞争力问题,着重从企业内部 寻找提高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对分析企业竞争力的优势及其培育,有重要的意义。 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是一个能力体系;其能力的积累、保持和运用,是企业长期竞争 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能力储备决定企业的市场开拓和多元化经营的广度和深度: 能力的差异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体现。企业能力理论强调主要从企业的资源出发而不 是从市场位势来解释企业的竞争优势。但能力论的不足是对企业外部的分析过于简 单,对竞争力的整体分析不够周全。从总体上看,侧重于对企业内部的研究,比较 接近竞争力的内涵。但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市场结构因素没有给予足够的 重视,这就使这一理论缺少应有的动态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企业能力理论的一 个重要缺陷是还没有尝试把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理论和企业内在成长理论系统地有机 地结合起来” 16。 第一章 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6 三、环境论 环境论又称市场结构论,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之后,是战略管理理论的重要 内容。这一理论提出了对业务层次和公司层次战略的分析框架和方法。这些理论和 方法在 20 世纪 80 年代几乎主宰了管理学理论。环境论侧重于从企业外部市场结构 进行分析,认为市场结构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起重要作用;行业吸引力是企业盈 利的主要因素;进入障碍决定企业是否拥有持久竞争优势;企业要在现有市场结构 和自身条件下选择进入市场的产品战略,而不是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 这一理论把竞争力的研究从企业内部转向外部市场,强调市场环境与市场结构 的变化对企业竞争优势或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克服了能力论的某种缺陷,使竞争力 问题的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宽。但是,这一理论是在假设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市 场中各种因素的变动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且能够自动地对企业产生现实的影响。 但对市场不完全的现实和市场的多变性考虑不足。同时,对市场条件与企业内部因 素的联系分析不够。 四、资源论 资源论或称资源依赖学派,是当前研究企业竞争力的主流学派。针对能力论和 环境论的缺陷(前者侧重于企业内部的分析,后者专注于市场结构的影响)资源论 从资源、能力与市场结合的角度,提出广义的资源观点:“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包括 企业用来开发、生产和分销产品或服务给消费者的所有财力、物力、人力和组织资 源” 17。资源论侧重于从资源的差异性来分析企业的优势。认为企业间存在着有形 资源、无形资源和积累的知识的差异,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 具有的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的特殊资源以及低于价值的价格获取资源的优 势。所以“成功的关键因素应当是这些资源” 。这一理论的扩展性观点还包括:把协 调和有机结合的学识视为主要资源;把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视为资源;将社会资本 纳入资源体系当中,共同成为企业决定竞争优势的因素。 同时,资源论从业务层次和公司层次对资源作进一步的分析,区分了不同层次 的资源意义。在业务层次,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的特有资源和能力,而竞争对手很难 模仿或购得它们。在公司层次,则是“资源的集合”和“使资源与市场机会相匹配” 。 关键在于内外部因素的结合。当然,从本质上看,资源依赖学派理论家们把内部特 第一章 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7 征和能力看作比反复无常的市场上可变的需求更稳定的靠山。这与早期的关注企业 优势的理论家和关注竞争力与能力的著作有点类似。正因为如此,也有人把这一理 论称为 “新能力理论” 。 广义的资源理解和不同层次的分析,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使人们能够对企业的 竞争优势有更全面的理解。但资源论既没有摆脱能力论的影响,也没有把企业内部 资源与市场要素有机结合,这也限制了这一理论的进一步深入。 归纳起来,企业竞争力理论是在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虽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至今尚无统一的理论体系。西 方经济学家关于企业竞争力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对象;对竞争力及企业竞争力定义的理解;企业竞争力来源 及影响因素;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企业竞争力下降的原因及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关 对策。 第二节 国内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国内的竞争力研究源于改革开放之后,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许多大学和研究 所将研究目光放在了竞争力研究上面,其中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和学者有: 一、以赵彦云为主的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 1996 年原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综合开发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竞 争力评价研究中心组成联合研究组,运用世界竞争力报告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的 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并于 1997 年发表了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 、 中国国 际竞争力发展报告产业结构主题研究 、 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科技竞 争力主题研究 ,这是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三步曲,这三大方面的分析研究是中国 追求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和跨世纪发展的重要课题,国际竞争力是主题,产业结 构竞争力是基础,科技竞争力是动力。从 1997 年开始,这个联合课题组基本上每 年都发表 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 ,为研究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作了很大的贡献。 二、以金碚为主的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第一章 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8 1995 年,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成立了课题组进行“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 研究”课题的研究,该课题被列为社科院 19961997 年度重点课题。该课题形成的 数篇阶段性成果和研究总报告被编成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以及专著中国 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出版 (1997 年) 。在这个基础上从 2000 年到 2002 年完成社科院重大课题中国产业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这一课 题的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金碚等著的竞争力经济学 (2003 年)里。 竞争力经济 学运用经济学和与经济学密切相关的管理学理论,对企业和产业竞争力问题进行 了系统剖析,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了竞争力的性质和源泉,揭示了经济学的各个主要 分支学科(包括产业组织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位经 济学、企业管理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在解释竞争力问题上的内在逻辑联系,建立 了一个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学范式。 三、中国企业联合会课题组 1996 年,中国企业联合会开始组织力量研究开发全国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并 于 1999 年发表了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开发与应用 ,以经济效益、财务状况、 管理水平、科技进步、职工素质,对外开放水平和社会效益等指标为依据,对钢铁、 烟草等行业的部分企业进行了评价。 除上述研究所和课题组外,许多学者还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胡大 立的 企业竞争力论 、刘平阳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陈德铭和周三多的 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等等。 第三节 企业竞争力的概念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竞争力概念的不同理解 企业竞争力是一个直观含义明显但又难以准确定义的综合概念,许多专家、学 者都曾从不同角度予以阐述。 传统的经济学家把企业竞争力视为企业占有基本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和 自然资源方面所拥有的相对优势。 增长经济学家则根据大量统计分析结果指出传统要素在当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甚微,认为企业内部革新与效率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进步要素。 第一章 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9 经济历史学家则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史研究结果认为企业竞争力受外部环境影响 较大,例如,世界经济论坛认为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家和企业在适应、协调和驾驭 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 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主席乔治MC菲什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具有较竞争 对手更强的获取、创造、应用知识的能力。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是 指一个公司在产业内所处的优势位置。 有的学者认为,企业竞争力由三部分组成,即快速反应能力、产出加快能力、 资源效果能力,有的学者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比竞争者更有效能或效率地满足消费 者的需求。 国内的学者对企业竞争力也各有各的理解:如彭丽红认为企业的竞争力就是在 一定环境中支撑企业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企业持续拥有的、有 价值的、稀缺的超群性和独特性资产形成的产品或服务优势。金碚认为企业竞争力 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 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范晓屏则认为由于企业竞争力内涵的复杂性与多层面性,所以只有通过对企业竞争 力的分解才能加以清楚地认识和理解,要从竞争行为和业绩、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 竞争资源与能力、竞争优势与资源的培育与开发、各层面上的转换等方面加以考察。 管益忻提出分清企业竞争力要划清十个界限,诸如资源和能力的界限,世界级品牌 和非世界级品牌的界限,以消费者声誉为内涵和以竞争对手差异为内涵的界限,规 模经济核心能力和范围经济核心能力的界限等等30。 可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形态下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传统经济学家对企业竞争力的定义,代表了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工业经济形态下企 业竞争力的特点占有传统要素的相对优势。随着工业经济形态向知识经济形态 的逐步转变,人们意识到知识、创新、环境对企业竞争力的意义。企业竞争力不再 只是生产要素上的相对优势,信息、知识、创新能力等潜在因素决定了企业竞争力 的强弱,企业持续发展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下, 在有效利用甚至创造企业资源的基础上,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领域 和产品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快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企 业带来更多的收益,进而促使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本文对企业竞争力的定义 第一章 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10 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市场情况、企业资源、竞争对手状态都处于不断变化 之中,企业之间的相对竞争能力也处于此消彼长的不断变化之中,构成不同行业、 不同企业的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各不相同,因此,要十分精确地定义一个放之四海 而皆准的并能落实到细节的企业竞争力定义是很难的,显而易见,内涵的扩大往往 意味着外延的缩小,企业竞争力定义得越细其适用范围也往往越小。重要的不是概 念定义得如何细,而是概念的定义能很好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满足研究的需要,能 抓住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要领。经过研究前人对竞争力的理解和竞争力所表达的客观 关系,本文认为竞争力的概念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相对位置” 的概念,即企业的竞争力反映的是特定企业与同行业竞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对 位置;第二个方面是“趋势”的概念,即企业的竞争力反映的是特定企业与同行业 竞争者在影响竞争力因素上的变化速度和趋势。大家不但关心企业在同行业中的位 置,也关心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对企业竞争力的定义 为: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较所具的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 品或服务并保持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 第四节 国内主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中国企业联合会课题组的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中国企业联合会从 1996 年就开始专门组织力量研究开发全国企业竞争力指标体 系,设计了一套反映企业竞争能力的指标体系。按指标内容划分为:经济效益、财 务状况、管理水平、科技进步、职工素质、对外开放程度和社会效益七个部分。经 济效益主要包括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财务状况主要包括 净资产、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管理水平主要包括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 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产销率等指标;科技进步主要包括设备新度、技术改造收 益率、科研成果转化率等;职工素质主要包括企业职称构成、学历构成、职工教育 费用及时间等;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利用外资情况、出口创汇情况等;社会效益主要 包括环保设施的投入、企业为当地提供的就业人数、交纳国税、地税情况等指标。 这些指标综合反映了企业的可持续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市场占有能力、销售能力、 产品创新能力、技术开发能力、人财物利用能力及对社会贡献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竞争力项目组的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第一章 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11 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竞争力项目组设计了一套含有一级指标 5 项、二级指 标 26 项、三级指标 79 项的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一、二级指标具体如下。规模竞 争力(资产规模竞争力、营业收入竞争力、无形资产竞争力、客户规模竞争力) ,市 场开拓竞争力(市场占有竞争力、服务质量竞争力、新业务开拓竞争力、对市场反 映竞争力、营销网络竞争力、营销队伍竞争力、品牌竞争力) ,管理竞争力(管理水 平与管理绩效竞争力、财务管理竞争力、资本运营竞争力、盈利竞争力、人才管理 竞争力、信息管理竞争力、战略管理竞争力、企业文化竞争力) ,学习与创新竞争力 (学习竞争力、研究与开发竞争力、创新竞争力) ,政策与环境竞争力(行业政策竞 争力、行业环境竞争力、企业扶持竞争力、地方环境竞争力) 。 三、陈小洪的企业竞争力指标要素体系 陈小洪认为在评价企业竞争力时主要应考虑以下指标要素: 1市场业绩(表现)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产品及服务,或销售收入) ;企 业利润率(根据情况可以是净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等) ;其他指标,如资本市场 表现等。 2能力指标:包括技术能力(技术水平,研究开发费及其比例,研发人员及其 比例) ;声誉、品牌;客户关系和销售能力(销售网络覆盖面等) ;知识能力(专利 权、情报、培训) ;财务能力(净资产、年现金流及财务收益指标) ;装备能力(产 能和技术水准) ;公共关系(在某些行业特别重要,如电信业) ;人力资源(各类人 才、企业文化、员工文化水准、人力资源和薪酬制度等) 。 对指标要素进一步分解可以得到较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胡大立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胡大立在企业竞争力论中建立了企业竞争力评估的理论指标体系,有 12 项 评价要素:营运能力、经营安全能力、盈利能力、市场控制力、信息技术水平、技 术创新能力、组织结构、人力资本、企业文化、资本运营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外 界环境关联水平。 第一章 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12 第二章 国外化学品航运市场发展分析 12 第二章 国外化学品航运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国外化学品航运市场发展现状 在不同的资料与文献中,对化学品船的说法有多种。比如:化学品船、液体化 学品船、散装液体化学品船、液体化工品船、散装化学品船、散化船等。这些概念 中有的是同等指代,有的是被包括其中,为了概念统一和研究的方便,上述化学品 船的各种名称将统一使用国际海事组织的名称“化学品船” ,并以其定义为准。 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 (以 下简称散化规则 )对化学品船有以下定义:化学品船系指建造或改建成用于散 化规则第 17 章所列任何液体化学品货物的货船。化学品船所从事散装运输的液体, 是指除石油或具有火灾危险程度超过石油产品的易燃品,及具有其他重大危险性的 货品以外的,其蒸气压力在温度为 37.8时,不超过 0.28Mpa 绝对压力的液体。 散化规则第 17 章一共列了 441 种液体化学品,大致可分为以下 5 类:石油化学 产品、煤焦油产品、动物油和植物油、重化学品和碳水化合物及衍生物 32。 一、国外化学品船的发展阶段 从 1948 年第一代化学品船开始,到现在化学品船已发展到第四代。20 世纪 80 年代,第四代化学品船的诞生,使化学品船成为真正的“散装化学”船。第四代化 学品船的主要特点有:吨位较大(一般 3 万载重吨以上),分隔较密、舱间有隔舱形 成“药铺式”的舱中舱,一舱一泵一管的液货管系,可装载比重大、腐蚀性强的酸、 碱类货物,设有先进的控制系统、加热系统、检测系统、警报系统、惰性气体系统, 其结构和设备更能满足所载运化学品的安全运输和防污染的要求,而且具有更好的 适装性和营运性能33。 二、世界化学品船队规模 根据英国 Drewry 航运咨询有限公司(Drewry shipping consultants Ltd)的月 刊(The Drewry Monthly)的数据显示,到 2004 年 12 月底 1000 载重吨(dwt)以上的 化学品船共 1813 艘,25969 dwt。其中 100010000dwt 的中小型化学品船的数量和 载重吨有所增长;1 万2 万 dwt 的化学品船增长较为迅速;2 万3 万 dwt 的化学 品船船舶数量减少,总载重吨小量萎缩;3 万 dwt 以上的大型化学品船数量变化不 第二章 国外化学品航运市场发展分析 13 大,但总载重吨反而上升,主要是老龄船拆解后,新造船有大型化趋势,目前世界 上最大的化学品液货船己达到 8 万 dwt。世界化学品船队吨位见表 2-1。 表 2-1 20012004 年世界化学品船队吨位统计 截止时间 船舶吨位 2001 年 12 月2002 年 12 月2003 年 12 月2004 年 12 月 船舶吨位 (千 dwt) 船舶数量 (艘) 载重吨 (千 dwt) 船舶数量 (艘) 载重吨 (千 dwt) 船舶数量 (艘) 载重吨 (千 dwt) 船舶数量 (艘) 载重吨 (千 dwt) l54671301470131451114075101394 5104613329471341l49335655073685 10202743891289412833749403515192 20301323420133344512833221293340 30 以上31611975328124293081200931612358 总数165023916169124727177725243181325969 数据来源:The Drewry Monthly2004 年、2005 年各期 从以上统计数据显示,整体上世界化学品船队的规模在不断扩大,2004 年总载 重吨比 2003 年上涨 2.88%,2003 年比 2002 年上涨 2.09%,2002 年比 2001 年上涨 3.39%。 三、世界化学品船队船龄 根据德国不来梅航运经纪与物流研究所(ISL)的统计,1998 年化学品船队 300 总吨以上船舶的平均船龄为 15.3 年,2002 年世界化学品船的平均船龄达到了 17.7 年。化学品船造船有 3 个高峰期:19811983 年;19982000 年;20032005 年。 正是由于 2001、2002 年新造化学品船大幅减少,船舶更新速度放缓,使得 2002 年 的平均船龄比 1998 年有所增长。紧随的 20032005 年将出现一个造船高峰,今后 两年船舶更新速度将放快,化学品船的平均船龄将会有所降低。 四、世界主要化学品运输船东 世界主要化学品运输船东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 第二章 国外化学品航运市场发展分析 14 总部设在美国的思多尔特运输集团(StoltNielsen Transportation Group)是 全球最大的化学品运输集团,该公司藉由旗下的越洋、近海、内河化学品运输船队 搭配相关配套运输系统如 IS0 化学柜、集散站、铁路运输及各地的储槽设备、可提 供客户最便捷的全球化学品运输解决方案。到 2004 年底为止,Stolt 集团拥有 68 艘船舶,并营运 140 艘船舶,总载重吨超过 250 万 dwt。 其次是挪威的奥德费尔(Odefjell Asa),拥有 73 条船舶,总载重吨超过 280 万 dwt,在纽约、东京、新加坡、鹿特丹均设有办事处。2003 年的营业额为 6.9 亿 美圆。 Jo tankers 是世界第三大的化学品航运企业,经营着世界上最现代化和最先进 的化学品船队,目前船队拥有 33 艘船舶,共 80 万 dwt。 Seachem Tankers 是由 4 家公司组成的从事化学品运输的联营体,目前拥有 23 艘船舶,共 82 万 dwt。 成立于 1988 年的斯考根(skaugen)海运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特种物品海运公 司之一,注册资本 4700 万美元,现有职员 502 人,各种运输船只 40 多艘,年营业 额 2 亿美元左右,主要从事有机化学产品、石油化学液化气、石化气的海洋运输业 务,集团在挪威、美国、欧洲大陆、新加坡和中国均有业务。 同本东京海运公司(Tokyo Marine CoLtd)是日本最大的化学品航运企业,承 担同本相当部分的化学品进出口业务。到 2004 年底公司拥有 41 艘船舶,总载重吨 为 63 万 dwt。 另外,马来西亚的国际航运公司,沙特阿拉伯国家航运公司(National Shipp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废旧混凝土回收合同范本
- 魄罗皮肤管理项目介绍
- 雕塑保护方案模板范本
- 防爆柜使用规范
- 塑胶场地施工方案及合同
- 2025至2031年中国注射用氨苄西林舒巴坦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西安工商学院《商务谈判与销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草原鹰巢安装施工方案
- 《经理的职责》课件
- 兰州钢结构阁楼施工方案
- 智慧消防建设售后服务方案
- 《实验室仪器管理》课件
- 2024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限责任公司人才招聘3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八年级国测数学试卷
- 2025年铸造工艺师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试题库
- 机器搬迁合同范例
- 追觅科技28题在线测试
- 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行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 风光储储能项目PCS舱、电池舱吊装方案
- 小学语文中国诗词飞花令集锦
- 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