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方法指导.ppt.ppt_第1页
!古典诗歌鉴赏方法指导.ppt.ppt_第2页
!古典诗歌鉴赏方法指导.ppt.ppt_第3页
!古典诗歌鉴赏方法指导.ppt.ppt_第4页
!古典诗歌鉴赏方法指导.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歌鉴赏方法指导一、高考考点解读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E)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E)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E)二、考查形式2002年以前一直采取客观题的形式,即采用选择题的方法进行考查;2002年、2003年采用主观性命题的方法,2004年后一直沿袭这一种考查模式,继续采用主观性命题。三、一般鉴赏方法解答诗歌鉴赏题,最根本的方法是从感性(多读点诗歌)和理性(了解点诗歌理论)两方面着手不断提高诗歌鉴赏水平。除此以外,在做题实践中不断总结解题技巧也很重要。现介绍“五读法”的基本解题环节。诗歌鉴赏“五读法”1、读作者。借助平时所积累的有关作者的思想、时代、风格流派等背景材料理解诗歌。比如李白与杜甫的诗,一个俊逸浪漫,一个沉郁顿挫,思想内容和风格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2、读标题、读序言、读注释。反复诵读,借助于诗歌的标题、序言、注释等初步读懂诗歌。这一步要努力做到先大体搞清楚这首诗是写什么的,表现的感情大致怎样,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做准备。3、读问题。诗歌鉴赏问题的设置是紧紧围绕高考考点展开的,一般而言,它往往包括字词(语言和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两方面。这一步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思考诗歌的表达技巧或思想内容。示例:2003年高考诗歌欣赏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颈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歌鉴赏“五读法”1、读作者。诗人王维,盛唐诗人,属山水田园诗派,其诗歌以描写山水风光居多,所写景物充满诗情画意,苏轼曾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诗歌在清新淡雅中又往往意境高远,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晚年向佛。2、读标题、注释。标题过香积寺,“过”即拜访意,到深山中一古寺游玩,诗歌当属写景诗。注释中两个词语均属佛教用语,通过注解我们可以读出诗人对世俗欲念的超脱,对清净隐居生活的向往。3、读问题。问题有两个,第一问问诗眼,是落实到字词;第二问既是问表达技巧,也是问思想内容,两者缺一不可。示例:2003年高考诗歌欣赏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的意境。四、诗歌形象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理解。一是诗歌的抒情主人公。诗歌表现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在诗歌语言的背后,总有一个抒情主人公在,他或许春风得意,或许失意惆怅;或许超脱不羁,或许忧国忧民我们通过解读诗歌,深入思考,总能够捕捉到其内在的信息。对于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把握,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