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试试卷月考答案高中天水市三中高2011届第六次检测试题化学一填空题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B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24HNO33Fe3NO2H2OC足量的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CO2+2Na+CO32+H2O=2NaHCO3D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7通过复习总结,下列归纳正确的是ANa2O,NaOH,Na2CO3,NaCl,Na2SO4,Na2O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B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而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并伴有能量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就一定没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也没有能量变化8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9有Fe2+NO3Fe3+、NH4+H2O和H+六种微粒,分别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B还原产物为NH4+C若有1molNO3参加还原反应,则转移8mole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10A、B、C、D、E五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且均不超过18,其中A与C、B与E分别为同族元素。原子半径ABEDC,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C、D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B、E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考试试卷月考答案高中AA与E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EC简单离子半径:ED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CD11右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H2B从B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C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LC12,便产生2molNaOHD粗盐水中含Ca2+、Mg2+、Fe2+、SO42等离子,精制时最先加Na2CO3溶液12常温时,0.1molL1的HA溶液的pH=3,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在滴加过程中,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未加入NaOH溶液时,原HA溶液中,c(H+)=c(OH)c(A)B向原溶液中加水至溶液体积变为原体积的100倍时,所得溶液的pH大于3小于5C当滴入的NaOH与HA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中c(Na+)=c(A),且溶液呈中性D当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c(Na+)c(A)c(OH)c(H+)13mgFeO、Fe2O3、CuO的混合物,加入120mL1.0mol/LH2SO4溶液中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1.5mol/LNaOH溶液至刚出现沉淀时,消耗NaOH溶液40mL;将mg的混合物用CO气体加热还原,实验过程中耗去标准状况下的CO3.36升,得固体wg。则w的值为Am0.96Bm1.44Cm1.6Dm2.427(14分)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酸过量时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A.AgB.CuC.AlD.Fe(4)烧碱、纯碱均可吸收CO2,当含0.2molNaOH的溶液吸收一定量CO2后,将溶液低温蒸干得到固体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Na2CO3;NaHCO3将得到的固体重新溶解于水,在溶液中加过量的盐酸,使其充分反应后,再将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是g。28(18分)A、B、C、D、E、F均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D和F、A和E分别同主族;E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与D形成化合物BD2的结构式为(2)A、C、D三元素能形成一种强酸甲,写出单质B与甲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考试试卷月考答案高中式。(3)均由A、D、E、F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盐,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写出它们在溶液中相互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_;由B、D、E组成的盐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4)C2A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则燃料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5)已知:2CD2(g)C2D4(g);H0。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CD2和C2D4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b、c、d四个点中,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点。25min时,增加了_(填物质的化学式)_mol。a、b、c、d四个点所表示的反应体系中,气体颜色由深到浅的顺序是_(填字母)。29(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FeCl3样品(含少量FeCl2杂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室按以下步骤进行:称量a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盐酸和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然后准确配制成250mL溶液;准确量取25.00mL步骤中配得的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水使反应完全;趁热迅速加入过量氨水,充分搅拌,使沉淀完全;过滤,洗涤沉淀;将沉淀转移到坩埚内,加热、搅拌,直到固体全部由红褐色变为红棕色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重复以上操作,至最后两次称得的质量不超过0.1g为止。请根据上面叙述,回答:(1)下图所示仪器中,本实验步骤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是E、F和(填字母)。ABCDEFG考试试卷月考答案高中(2)步骤加入盐酸的目的是;加快样品溶解的最简单操作是。(3)写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步骤的洗涤是洗去附着在沉淀上的(写离子符号),洗涤沉淀的操作。(5)若坩埚质量是W1,坩埚与加热后固体总质量是W2,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14分)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是。(2)BC的反应类型是。(3)E的结构简式是。(4)写出F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与溴单质反应b.能与金属钠反应c1molG最多能和3mol氢气反应d分子式是C9H7O3(6)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酚羟基、属于酯类的有几种:种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678910111213答案DBAACDCB27(每空2分,共14分)(1)纯碱(2)2HCO32CO2H2O;HOHH2O(3)AB。(4)NaOH、Na2CO3Na2CO3、NaHCO3或Na2CO3、NaHCO3NaOH、Na2CO311.7g。28(每空2分,共18分)(1)O=C=O(2)C+4HNO3(浓)CO2+4NO2+2H2O(3)H+HSO3=SO2+H2O;CO32+H2OHCO3+OH(4)O2+2H2O+4e-=4OH(5)bdNO20.8cdba29(每空2分,共14分)考试试卷月考答案高中(1)CG(2分,漏选得1分,错选多选不给分)(2)防止FeCl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捕鼠灭鼠测试题及答案
- 肿瘤科医师试题及答案
- 系统管理师的考核体系试题及答案
- 求导题考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症状分析试题及答案研究
- 护士岗位培训试题及答案
- 确保全面复习2025公共营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基础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 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实践试题及答案
- 2025中考化学详细知识点
- 2025届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市级名校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2025陕煤集团榆林化学限责任公司招聘596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DB23-T 3919-2024 大跨钢结构技术标准
- 2024年上海奉贤区招录储备人才笔试真题
- 2025河南中烟许昌卷烟厂招聘1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中国国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福建泉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CNAS-TRL-022:2023《实验室风险管理指南》
-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即时通讯系统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