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定)_第1页
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定)_第2页
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定)_第3页
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定)_第4页
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主讲:原亚丽E-mail:yuanyali2002,本章学习要求,对外贸易法与海关法属于同一级别,都是国家的强制性法律,用来间接指导海关更好地为对外经贸服务,做好国家的“最后一道国门”。要求1、熟悉并理解4制度1措施。尤其是报关规范2、理解配额管理与许可证管理的区别与联系。3、重点:许可制度中的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内容及报关要求,对外贸易管制概念,对外贸易管制又称为进出口贸易管制,即对外贸易的国家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从国家的宏观经济利益、国内外政策需要及为履行所缔结或加入国际条约的义务出发,为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实现有效的管理而颁布实行的各种制度,设立相管制机构和规范对外贸易活动的总称。通俗地讲,国家进出口贸易管制政策是通过外经贸及国家其他行业主管部门,依据国家贸易管制政策发放各类许可证件,最终由海关依据证件及其他单证(提单、发票、合同等),对实际进出口货物合法性的监督管理来实现的。,从概念可以看出对外贸易管制的主要含义1、对外贸易管制是以实现我国对内对外政策目标为基本出发点2、它是一种对外贸易的国家管制。3、它是政府的一种强制性行政管理行为。4、他所涉及的法律制度属于强制性法律范畴我国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对对外贸易实施统一的管理制度,可以说实施的是“有管理的自由贸易”。,对外贸易管制的分类:1、按管理目的分为A、进口贸易管制B、出口贸易管制2、按管制对象分为A、货物进出口贸易管制B、服务进出口贸易管制C、技术进出口贸易管制3、按管制手段分为A、关税措施B、非关税措施,对外贸易管制的目的1、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促进与发展对外贸易,保障合法贸易的正当权益。2、保护民族工业,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发展本国经济。3、推行本国的外交政策。4、行驶国家职能。,对外贸易管制的特点1、从对外贸易管制的目的看,贸易管制政策是一国对外政策的体现,这是贸易管制的一个显著特点。(各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会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经济利益或军事和政治形势需要,随时调整对外贸易管制政策。因此,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的贸易管制政策各不相同)2、贸易管制会因时间形势的变化而变化。,3、以对进口的管制为重点(对外贸易一般都是“限入奖出”,即通过设置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通过政府补贴和支持手段来鼓励出口,其中重点往往放在对进口管制上,以保护国内市场和本国产业的发展。),对外贸易管制目标的实现现阶段,我国贸易管制的目标主要是依靠有效的政府行政管理手段来实现国家各职能管理部门通力合作,特别是通过海关机构在进出境环节对货物、技术实施监督管理来达到有效管制对外贸易的目的。因此,需要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实现。1、海关监管是实现贸易管制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A、海关执行国际贸易管制政策,是通过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督管理,即海关监管来实现的。B、海关是国家贸易管制政策的执行者。C、海关执行国家进出口贸易管制政策,是海关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单”(包括报关单在内的各类报关单据及其电子数据)、“证”、(即各类许可证件及电子数据)“货”(即实际进出口货物)这三大要素经确认达到“单单相符”、“单货相符”、“单证相符”、“证货相符”(即四相符)的情况下,海关才可以放行2、国家各行政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对外贸易管制的法律框架和具体制度1、法律框架核心是对外贸易法,同时涉及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相关国际条约。2、具体制度(对外贸易涉及的4制度1措施)货物技术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禁止/限制/自由进出口管理)对外贸易经营者管理制度(备案/国营贸易)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检验/检疫/国境卫生监督)。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管理制度对外贸易救济措施,我国对外贸易管制的基本框架与法律体系,基本框架:,法律体系:贸易管制是一种国家管制,法律渊源只限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国际条约,不包括地方性法规、规章及各民族自治区政府的地方条例和单行条例。,一、货物、技术的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1、概念:进出口许可是国家的一种行政管制制度,包括准许进出口有关证件的审批和管理,和国家其他部委的以各类许可为条件的行政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总称为进出口许可制度。管理制度的主体:货物、技术的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是国家对外贸易管制中极其重要的管理制度。管理范围:禁止进出口货物和技术、限制进出口货物和技术、自由进出口技术及自由进出口中部分实行自动许可管理的货物。,2、制度的目的:为了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履行国际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和协定。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部门,依照对外贸易法的有关规定,对部分货物、技术实行进出口许可管理。3、制度实施的方法:采用目录管理。涉及禁止、限制、自动许可三种目录。4、制度实施的措施:配额、许可证、自动进出口许可证明(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证),禁止进出口管理(一)禁止进口货物1、禁止进口货物目录:(1)四氯化碳、濒危物种如:犀牛角、虎骨(第一批)(2)旧机电产品(第二批)(3)对环境有污染的固体废物如:废动物产品、废植物产品、废橡胶、皮革、城市垃圾、医疗废物(第三、四、五批)(4)为保护人的健康,维护环境安全,淘汰落后产品,规定禁止进口长纤维青石棉、二恶英(第六批)2、国家有关法律明令禁止进口的,如:来自疫区或不符合我国卫生标准的动物和产品,2、国家有关法律明令禁止进口的(1)来自疫区或不符合我国卫生标准的动物和产品(2)动植物病源(包括菌种、毒种)及其他有害生物、动物尸体、土壤。(3)带有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内容的货物及包装;(4)滴滴涕、氯丹等,3、其他:(1)停止进口的CFC-12为制冷的汽车及以CFC-12为制冷的汽车空调压缩机(2)停止进口属右置方向盘的汽车(3)停止进口的旧服装、因子制剂等血液制品、黑人牙膏(“DARKLR”、“DARLIE”),(二)禁止进口技术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11个技术领域26项技术:钢铁冶金技术、有色金属冶金技术、化工技术、石油炼制技术、石油化工技术、消防技术、电子技术、轻工技术、印刷技术、医药技术、建筑材料生产技术等(三)禁止出口货物1、禁止出口货物目录(1)四氯化碳、濒危物种如:犀牛角、虎骨,有防风固沙作用的发菜和麻黄草等(2)禁止出口木炭(3)硅砂及石英砂,2、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出口的商品,如:未定名或者新发现并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3、其他:禁止出口劳改产品(四)、禁止出口技术禁止出口核技术、测绘技术、地质技术、药品生产技术、农业技术等25个领域的31项技术。,限制进出口管理,国家对货物或技术实行限制进口管理的主要原因:A、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需要限制进口的;B、为保护人的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需要限制进口的;C、为实施与黄金或者白银进出口有关的措施,需要限制进口的;,D、为建立或者加快建立国内特定产业,需要限制进口的;E、对任何形式的农业、牧业、渔业产品有必要限制进口的;F、为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需要限制进口的;G、依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进口的;H、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进口的。,限制进出口货物管理方式示意图许可证件管理进口关税配额配额税率管理(相对数量)限制进出口货配额许可证管理(直接分配)物配额限制出口配额招标许可证管理非配额限制许可证件管理,(一)限制进口货物我国限制进口货物管理的方式分为:1、许可证件管理:指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内政治、工业、农业等领域的需要,以及为履行我国所加入或缔结的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以经国家主管部门签发许可证件的方式来实现各类限制进口的措施。主要包括:进口许可证、濒危特种进口、可利用废物进口、进口药品、进口音像制品、黄金及其制品。,许可证与许可证件管理的区别1.许可证是指国家批准外贸经营者进出口某些货物或技术的证明文件。发放主体是商务部授权的许可证局。2.许可证件管理不仅包括进出口许可证,而且包括对外贸易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许可性质的证明、文件。如国家各相关主管部门签发的特定种类货物进出口的黄金产品出口准许证、音像制品进口批准单、进口废物批准证书等。3.发放主体是国家有关经济职能管理部门,有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又有国家环保总局、林业局、药监局等相关部门。,2、关税配额管理:规定数量内按配额税率,规定数量外按配额外税率征收关税(是一种相对数量限制,注意:配额内/外税率差异),配额管理与许可证管理的联系区别联系:配额管理与许可证管理都是对进出口货物、以货物为载体的技术实施数量限制的重要手段,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区别:1.范围大小和多少之分我国实行配额管理主要针对部工、农业品实施出口数量限制、面窄;许可证管理覆盖面大,适用进出口货物、技术两方面。,2.配额管理可发挥的管制作用有直接与间接之分配额管理的管制作用体现在直接或结合关税措施实施间接的宏观的管制;许可证管理既限制数量、也可限制品种,实施的灵活性强,调节的更深入,所起作用更直接。,3.申领、签发等具体要求不同对于配额管理的限制出口货物,我国规定应申领进出口许可证。通关时必须凭许可证。对于无需配额限制的限制性货物,经营者应到外贸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进出口许可证。,(二)限制进口技术实行目录管理: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6个技术领域16项技术,生物技术、化工技术、石油炼制技术、石油化工技术、造币技术等,限制进口技术进口流程:,提出技术进口申请,审查,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发“技术进口许可意向书”,对外签订技术进口合同,(三)限制出口货物1、出口配额限制(数量限制):(1)出口配额许可证:绝对数量管理,由国务院主管部门直接分配配额,各配额主管部门对经申请有资格获得配额的申请者发放发放各类配额证明。(2)出口配额招标管理:采取招标分配原则,绝对数量管理,各配额主管部门对中标者发放各类配额证明。用配额证明来换许可证办理报关手续。,2、出口非配额限制(其他限制):实施各类许可证管理(涉及出口许可证、濒危物种、敏感类货物、军品等)。,(四)限制出口技术实行目录管理:1、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2、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对列入目录的技术凭技术出口许可证报关。,自由进出口管理1、自由进出口货物:实行货物自动进出口许可管理:任何情况下一律予以批准,进口前实行自动登记,凭自动进口许可证明报关(基于国家对这类货物统计和监督目的)2、自由进出口技术:实行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管理:办理合同备案登记,(自收到规定文件之日起3个工作日)凭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证报关,二、对外贸易经营者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1、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手续,依照对外贸易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2、对外贸易经营者管理:实行备案登记制,即对外贸易经营者在从事对外贸易前,必须依法定程序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登记,取得对外贸易经营权后方可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对外经营活动。,对外贸易经营者的主体资格:对经营者管理实行备案登记制度,经营者可以是法人、组织、自然人。对外贸易经营者的经营范围:除国家对部分物资实行授权经营国营贸易,这种特殊情况外。(授权经营者和货物要公开)对外贸易经营者的种类1、隶属于原外经贸部和各省、市、自治区的专业外贸公司-经营关系到国家民生的大宗、竞争、垄断、协定性商品。,2、有权自营进出口的生产企业,包括外商投资及各类内资生产型企业限于本企业生产直接相关的进出口商品。3、对外经营科技产品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合理自用商品。4、从事国际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国际合作公司要单独审批。,三、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1、概念是指由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依据我国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及我国政府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对出入境的货物、物品及其包装物、交通运输工具、运输设备和出入境人员,实施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和行政手段的总和。,其国家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象:货物、物品及其包装物/交通运输工具、设备/出入境人员采用目录管理。内容: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由:A、商品检验制度B、动植物检疫制度C、国境卫生监督制度三大部分构成。,(一)商品检验制度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简称商检法2、检验内容:商品的质量、规格、数量、重量、包装以及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3、检验方式:法定检验、合同检验、公正鉴定和委托检验,4、检验对象:应向报关地商检机构报检。海关凭进出境货物通关单验放。符合条件的可免检,商检机构同时还对进出口商品实施认证管理,对许可证管理商品实施验证管理。5、检验标准:有强制标准的按强制标准,无强制标准的按合同,(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制度1、检验目的:为了防止动植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危险,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传入、传出国境,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简称动植物检疫法,3、检验内容:对进出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过程实行动植物检疫4、检疫管理:进境检疫、出境检疫、过境检疫、进出境携带和邮寄物检疫以及出入境运输工具检疫5、检疫方式: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动植物检疫监督管理的方式有:A、实行注册登记,B、疫情调查,C、检测、防疫指导三种。,(三)、国境卫生监督制度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2、检验内容:为了防止传染病传出/入,对出入境的交通工具、货物、运输容器以及口岸辖区的公共场所、环境、生活设施、生产设备所进行的卫生检查鉴定、评价和采样检验。3、检验方式:进出境检疫、国境传染病检测、进出境卫生监督,商品检验、动植物检疫和国境卫生检疫的区别1.法律依据不同2.检验检疫范围和检查的重点不同商品检验侧重商业性要求。动植物检疫、国境卫生检疫侧重卫生要求。范围稍小于商品检验。,3.检查要求不同商品检验分为法定检验和非法定检验,检验主体可以是国家商检部门,又可以是经商检部门许可的检验机构。后两者都属于法定性质的检验检疫,不存在自行选择的情况。检验检疫主体只能是国家卫生检疫或国家动植物检疫部门。,(一)出口货物收汇管理目的:防止出口单位将外汇截留境外,提高收汇率方式:直接收汇控制,采取收汇核销形式具体内容:出口收汇核销单-外汇管理局制出口收汇核销联-出口报关单中的一联相关电子数据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到外汇管理部门核销,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管理制度,(二)进口货物付汇管理,目的:防止逃汇行为的发生,即汇出外汇而实际上不进口商品方式:直接付汇控制,采取外汇核销形式具体程序: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单-国家外汇统一制发进口付汇证明联-进口报关单中的一联相关电子数据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到外汇管理部门核销,对外贸易救济措施,对外贸易救济制度-是WTO成员国在进口产品倾销、补贴和过激增长等给其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情况下使用的措施手段以保护国内产业不受损害。主要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反补贴和反倾销措施针对的是价格歧视这种不公平贸易行为;保障措施针对的是进口产品激增的情况。,一、反倾销措施(一)临时反倾销措施在没正式确认倾销之前,为防止国内产业继续受到损害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1)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形式形式(2)要求提供保证金、保函或者其他形式的担保时间:不超过4个月-最长可延长9个月(二)最终反倾销措施-根据WTO所规定的程序进行调查;最终裁定倾销成立征收反倾销税,二、反补贴措施形式:1、临时反补贴措施-保证金或保函作为担保征收临时反补贴税(不超过4个月)2、最终反补贴措施-最终征收反补贴税,三、保障措施,1、临时保障措施提高关税形式(不超过200天)注:事后调查不能证实进口激增对国内有关产业造成损害,已征收的临时关税予以退还。2、最终保障措施提高关税、数量限制和关税配额等形式(4至10年)注:其中,临时保障措施期限计入保障措施总期限。,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区别,其他贸易管制制度,一、进出口许可证管理适用范围:属于国家限制进出口管理范畴。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制定、调整发布年度进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主管部门:商务部发证部门:、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商务部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商务部授权的其他省会城市商务厅、外经贸委为发证机构。管理范围:2009年实施进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有:1、消耗臭氧层(57个10位数海关编码;在京央企由配额许可证局发证、其他由各地外经贸委商务厅发证。)2、重点旧机电产品(12类97个10位海关商品编码,由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发证。),2009年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有:出口经营边境小额贸易企业,凡出口配额招标货物、消耗臭氧层物质、汽车(包括成套散件)及其底盘、摩托车(含全地形车)及其发动机和车架申领程序同进口重点旧机电产品相同;出口列入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的商品应先申领出口配额,并向商务部授权的边境省、自治区商务主管部门申领出口许可证,其余列入目录的货物,一律免领出口许可证。,报关规范:1、进口许可证、出口许可证原则实行“一批一证”、“一证一关”制度。对不实行“一批一证”的商品,发证机关在签发进口许可证时必须在备注栏中注明“非一批一证”字样,在其有效期内最多可使用12次。2、进口许可证有效期一年,跨年度使用不得超过次年3月31日;出口许可证有效期6个月,跨年度使用不得超过次年2月底。,3、进出口许可证均不得擅自更改;4、大宗、散装货物,溢装数量为5%,原油、成品油溢装数量不超过3%5、凡列入禁止出口、出口配额许可证、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因添加、混合其他成分,或仅简单加工导致商品编号改变的,仍需按照原海关商品编号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6、凡申报出口的商品成分中含有(添加或混合)禁止出口、出口配额许可证、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贵金属超过2%,其他超过10%)的,须按含有禁止出口、出口配额许可证、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自动进口许可证,主管部门:商务部发证部门:、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商务部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商务主管部门及地方机电产品进出口机构。,管理范围:12009年实施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的商品包括一般商品、机电产品(包括旧机电产品)、重要工业品,分为三个管理目录。2免交证的情况:A加工贸易项下进口复出口(原油、成品油除外)B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或投资额内生产自用的(旧机电产品除外),C货样广告品、实验品进口,每批次价值不超过5000元人民币D暂时进口的海关监管货物E进入我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进入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的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F加工贸易项下进口的不作价设备监管期满后留在原企业使用的;G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其他免领自动进口许可证的,报关规范:1自动进口许可证有效期为6个月,公历年内有效;2实行“一批一证”管理,非“一批一证”管理,对实行“非一批一证”的商品,累计不超过6次3大宗、散装货物溢装5%以内免证,其中原油、成品油、化肥、钢材3%免证。,两用物项进出口许可证,主管部门:商务部发证部门:商务部配额许可证局;受商务部委托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适用范围:列入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目录的商品。具体见P82。,办理程序:1在进出口相关货物之前申领主管部门批准文件;2凭批准文件到所在地发证机构申领两用物质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在京央企向许可证局申领);3实行网上申领,发证机构确认批准文件和相关材料无误后,应当在个工作日签发。其中:():核、核两用品、生物两用品、有关化学品、导弹相关物项、易制毒化学品和计算机进出口的批准文件为商务部主管部门签发的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口或者出口批复单。其中,核材料的出口凭国防科工局(原国防科工委)的批准文件办理相关手续。对于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易制毒化学品凭“商务部外商投资企业易制毒化学品进口批复单”或“商务部外商投资企业易制毒化学品出口批复单”申领进出口许可证。(2)监控化学品进出口的批准文件为国家禁止化学武器公约领导小组办公室签发的监控化学品进口或者出口核准单。监控化学品进出口经营者向许可证局申领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报关规范:1进口实行“非一批一证”和“一证一关”2出口实行“一批一证”和“一证一关”3有效期一年,最长至次年3月31日、不得买卖、涂改、转让、伪造、变造;不得更改证面内容。、进口许可证:进口商=经营单位,收货人=收货单位出口许可证:出口商=经营单位,发货人=发货单位,进口废物管理,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发证部门:环境保护部管理范围:1、列入国家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目录的废物;2、列入国家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类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目录的废物。除此以外的固体废物禁止进口。,废物进口许可证的办理程序:先向环境保护部申领废物进口许可证方可组织进口,在进口时还需提交入境货物通关单。,报关规范:1、列入限制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目录的废物,应提交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签发并盖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废物进口审批专用章的进口废物批准证书。2、列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类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目录的废物,应提交标注“自动进口许可”字样的进口废物批准证书。进口废物批准证书实行非一批一证管理。进口的废物不能转关(废纸除外),只能在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