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一_第1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一_第2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一_第3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一_第4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6=18分)1、 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和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忧国忧民 譬如(b) 彷徨(png) 处目伤怀B、嘱咐 (zh) 狼籍 踌躇(zh) 此起彼伏C、窒息(zh) 呱呱坠地(gu) 唯利是图 辛灾乐祸D、虚无缥缈 差使(chi) 尘垢(gu) 天花乱坠2、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省广大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奋力抗旱。B.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生安全得到了保障。C.李文英数十年扎根基层,用智慧为棉农造福,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棉花奶奶”。D.今年,我市将投入230亿元打造“幸福武汉”。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B、争高直指 指:向 C 良多趣味 良:良好 D、虽乘奔御风 虽:即使4、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面山而居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B、或王命急宣 或问之C、从流飘荡 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D、属引凄异 渔人甚异之5、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乃记之而去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C、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D、潭西南而望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故渔者歌曰 鸠曰:“何故?”C、虽乘奔御风 猛浪若奔D、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二、现代文阅读一(3*3=9分)卧思:最好的思考方式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白天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到了晚上卧而不眠闭目而思时,往往灵机一动,迎刃而解。美国长岛大学贝格尔博士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思考质量与思考时的身体姿势密切相关。人在平卧时思路最为广阔,推理最为清晰,思维最为活跃,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也特别强。因此,卧思是最好的思考方式。人的思维可分为3种类型:睁眼思维、梦思维和临界思维(卧思)。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即通过人脑中大量神经细胞的纵横相接,形成广泛的信息联系,控制人们的思维、语言、记忆等种种行为,形成每一个人“独一无二”的思考,由此创建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但3种思维方式又有着显著的不同。睁眼思维虽然是主要的思维形式,但由于受到诸如声音、光线、气味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深度。梦思维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它是通往无意识境界的捷径,多呈现随机性,有时还近乎荒唐。而临界思维,即卧思,处在睁眼思维和梦思维的临界状态,游历于现实与理想之间,为敏感而又活跃的思维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神秘莫测的人脑真正成了精神之府、智慧之库。卧思可以排除外界事物对人脑的综合干扰。脑研究专家指出,人脑每10秒钟可接受1000万个信息,其中400万个来自视觉,500万个来自皮肤,100万个来自听觉、嗅觉和味觉。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大脑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少,精力异常集中,便于挖掘思维的潜力。卧思保证了大脑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脑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大脑耗氧量占全身供氧量的20%,耗糖量占全身的25%。这两者是维持大脑功能的能量来源,是进行思维的基本动力。有报告认为,静卧时脑血流量有增加的趋势,这时的大脑血液供应充足,营养充分,精神状态最佳,为思维活动提供了最佳的物质基础。卧思也有利于开发潜意识。科学家的研究证实,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有两种形式,一是快信息传导,另一种是慢信息传导。前者即所谓的“快突触传递”,特点是快,在1毫秒内完成信息的传递;后者被称之为“慢突触传递”,特点是慢,形成的思维可以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卧思时绝大多数脑细胞的电活动同步:同时放电,同时停止放电,快、慢信息传导都处于最佳状态。人所共知,正常的脑电活动是思维过程所必需的,而大多数细胞的共同运作可促使大脑的内在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高思维的深度。值得注意的是,卧思的灵感常常出现在片刻之间,所以需要尽快笔录,否则灵感将会失之交臂。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一生有近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把握卧思这一思维机遇,可以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7作者认为卧思是最好的思考方式,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下面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卧思可以排除外界事物对人脑的综合干扰。B卧思保证了大脑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C卧思有利于开发潜意识。D卧思能帮助人获得灵感。8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卧思为敏感而又活跃的思维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它随机性极强,是主要的思维形式。B. 卧思状态下,大脑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少,精力容易集中,思维更为活跃,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也会增强。C静卧的姿态能使大脑血液供应充足,营养充分,为思维活动提供了最佳的物质基础,所以卧思效果很好。D卧思时绝大多数脑细胞的电活动同步,快、慢信息传导都处于最佳状态,可促使大脑的内在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9关于作者介绍“卧思”的目的,下面的说法准确的一项是( )A让读者了解“卧思”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B让读者了解“卧思”并抓住“卧思”机遇有所创造。C让读者了解“卧思”与其他思维方式的不同。D让读者了解“卧思”包含的科学原理。三、文言文阅读(3*3=9分)蝴蝶泉南二里,过第二峡之南,有村当大道之右,曰波罗村。其西山麓有蝴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至是得土人西指,乃令仆担先趋三塔寺,投何巢阿所栖僧舍,而余独从村南西向望山麓而驰。 半里,有流泉淙淙,溯之又西,半里,抵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余在粤西三里城,陆参戎即为余言其异,至此又以时早未花。询土人,或言蝴蝶却其花所变,或言以花形相似,故引类而来,未知孰是。 注释:山麓:山脚下。何巢阿:与下文陆参戎都是作者的朋友。10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闻之已久 闻:听说 B、东向漱很穷而出 漱:冲刷。 C、未知孰是 是:正确 D、或言以花形相似 或:或者11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至此又以时早来花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12下面选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作者游蝴蝶泉的所见所闻,记录蝴蝶泉的奇观胜景文笔洗练,生动传神。 B在作者笔下,蝴蝶泉的景物间有着和谐亲密之美、浓淡相宜之美、动静相衬之美。 C虽然蝴蝶泉景致奇特,但若非五月,游人也并不多。 D在作者笔下,蝴蝶泉之异有四:为泉,为树,为花,为蝶。四、(16分)13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 (2)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陕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14、(1)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4) ,天山共色。(与朱元思书)(5)蝉则千转不穷, 。(与朱元思书)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一18题。(18 分) 小桥流水人家 春风三月,春雨霏霏,草长莺飞的明媚时节,故乡便踩着春风的节拍送入眼帘。那是一个有溪有水有野趣的静美之地,可那仅仅是在记忆之上。记忆中,小桥,流水,院落,原野与宽广与悠长构成一幅三维而多彩的田园风景画。故乡有一条小河,那时它是一条不知名的小溪河。无名的小河,流经之地水质清澈、溪草茂密,河岸滩、石密集,河边柳竹成行,小河在柳竹的庇护下摆出一幅巨大洗练的银带一路向前,悠长宽广的一幅江南溪涧美景,一览无余的呈现。这样的景致总唤起人们美好的遐思与向往,于是,便有了依水而居的人家。有水就定会有桥,水隔一方,桥连一脉,有了桥才有了生活的起伏和变化。在河岸较窄的地方,一石板桥横亘于小河之上,远远看去,小桥厚厚墩墩,结实无比,三根桥柱牢固地支撑着上面敦实厚重的桥板。小桥很平常,长不足十米 ,宽约两米,在广袤的农村,实属常见。但小桥却透出淡淡的质朴与古老,说它是石板桥,但经过岁月的洗涤却变成一条石沟桥,桥面被历史的刀锋深深的剜去形成一道沟壑,向世人道出小桥厚重的历史与沧桑。据老辈人讲,这座小桥相脉承的石板路,是著名的“宗大路”,它起自何方,我不知晓,可路向北再行60里地便是大足县城,再向北行20多里为“宝顶山大佛湾”,那是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大足及那的石刻因路增添诸多神秘,路因石刻蒙上多彩的外衣,于是便蹴就孩童们从小就爱听老辈们讲的传奇故事,思绪也总在古战马是如何膘悍与强壮、乾隆皇帝下江南又是何等的盛世空前、安史之乱中的工匠是如何逃往那偏远之地开凿石像的等等如影随形的暇想中荡来荡去。记忆中,小桥两头岸石叠加,石依水而生,依岸而立,两棵参天榕树紧紧拥抱着坚硬的石坡,才使小桥有了铁定的基石与依靠,经风遇雨接受着时间的磨砺,使小桥突显几分韵致与质朴。小桥一端的榕树下,修有小房一间,为明清时期的青色砖瓦砌成,房内沿墙根修有马蹄形的石凳,老辈人说那是专为路人休憩而建的。小桥、大树、小房子、大石坡、小石块、流水、农家院落便组成一幅极具田园风光的乡间美景,于是这里的人们便以此为乐园,释放着心中的欢快与喜悦。从上而下的流水经历一路的艰辛与洗涤,明澈而亮丽,清爽而甘甜,这是上天赐予的人间甘露。每每到春夏,溪美人畅,看水里的鱼儿浅戏水草,观桥下流水峰回路转,看柳竹倒映河水的妩媚,逐柳絮飞舞的欢畅,都是农家人的乐子,农家院落里的大人孩子,便尽享这天赐的纯净与美好,于是寂静的乡间有了欢笑,生出了遐想,便有了一幅幅晨洗及晚霞落尘时的洗衣、淘菜、锄犁、浇灌、洗澡、捕鱼、打闹的人间美景,这样人欢溪畅、人勤春早的景致,总让世人羡慕与前往。可是这样的场景在记忆中并存的岁月短暂而苍凉,时代变迁,小河有了名姓,曰沱江水系的小安溪河,并用代号给予了标注,代号给予了小河的姓名,却给予不了故乡人的幸福,有名有姓的小河也生活得并不那么开心快乐。最先是河岸的人家将坚硬的石头开凿成条,纷纷搬自家院落,做着修房造屋的基料,农家人住上了新房,而大榕树却缺少了根基,不是被暴雨盘根拔起,就是孤单萎靡而去;再不久小河的上游有了工厂,耸立起了大烟囱,乡间有了诸多喧嚣,田园风景有了诸多杂乱无章,清澈的溪水消逝,水草糜烂,鱼儿翻转着鱼肚,溪水散发着腥味,农家人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源泉,随后,两岸修葺的楼房人去楼空,仅留下年长者孤单的守护着它的辉煌与苍凉。这样的侵占与剥夺无休无止,推土机、压路机的吼声宏大如钟,迫击着故乡人的心灵,驱赶着故乡人的生活,看着母亲愁容满面的脸颊,便知故乡那“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胜景,将永远封存在记忆深处了!15、阅读文本,说说作者记忆中的故乡有哪些特征?请简要概括。(4分)16、研读文本,说说本文标题的妙处。(6分)17、品味语言,说说下面句中修辞(一种即可)的表达效果。(4分) 无名的小河,流经之地水质清澈、溪草茂密,河岸滩,石密集,河边柳竹成行。小河在柳竹的庇护下摆出一幅巨大洗练的像带一路向前,悠长宽广的一幅江南溪涧头景,一览无余地呈现。18、品读文本,作者对待家乡的方式给了你什么启迪?(4分)六、写作(50分)沟通,是春天的绵绵细雨,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田:沟通,是夏天的习习凉风,沉寂了人们狂躁的喧嚣;沟通,是秋天的澹澹江水,带走了人们无尽的忧思;沟通,是冬天的熊熊炭火,消融了人们尘封的坚冰。沟通,架起了心与心连接的桥梁,心灵之门敞开,阳光、友爱和幸福就一起进来,春天与你同住,世界从此不再孤独。自然因沟通更秀美,人类因沟通更和谐,世界因沟通更精彩!请以“沟通”为题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参考答案1、D 2、B 3、C 4、C 5、A 6、C7、D 8、A 9、B 10. D 11. B 12.C13.(1)两眼山泉汇聚成了方圆一丈左右的水潭,这就是先前我逆流而上的溪水的上游。(2)泉上的大树,一到四月初就开出像蝴蝶一样的花,(蝶花的)触角和翅膀生动逼真,和活的蝴蝶没有什么不同。15.风景优美,历史悠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幸福。16.小桥、流水、人家是故乡的标志,它们组成了“一幅极具田园风光的乡间美景”,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的具体体现,也是故乡曾经拥有而今已失的宝贵财富,更是作者心中理想生活的愿景。 以之为标题,既交代文章内容,勾勒田园风光给人无尽美感,引人遐思,又表达了作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的向往,对人们破坏自然生活的反感之情。17.【示例1】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故乡小河的静态的美丽,突出它水清草茂,滩多石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小河对家乡的喜爱之情。【示例2】这句话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柳竹、小河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将河岸柳竹成荫,小河一碧如洗,欢快向前流淌的景象呈现在读者眼前。表达了作者对小河对家乡的喜爱之情。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