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分析报告的撰写.ppt_第1页
死因监测分析报告的撰写.ppt_第2页
死因监测分析报告的撰写.ppt_第3页
死因监测分析报告的撰写.ppt_第4页
死因监测分析报告的撰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死因监测分析报告的撰写,林玲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的收集、清理和评价,死亡水平与死亡原因,期望寿命与疾病负担,总结与建议,4,1,2,3,Contents,Part1,“磨刀不误砍柴工”,DataCleaning,DataEvaluation,数据清理,数据评价,DataCollection,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概况:地理位置、辖区等。人口资料:一般来源于公安局数据。年末与年初人口的平均值或年中人口数。死亡资料:基于网络直报系统,民政、公安、妇保数据补充,漏报调查校正。标准人口: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人口。,数据清理查找剔除重卡根本死因的正确判断例如F00.9、G53.0并不适合做根本死因。死因链的规范填写,数据评价网络报告质量及时报告:指从医生开具医学死亡诊断书后15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并进行网络直报。及时审核:指从网络报告到审核用时在7天之内。身份证号填写完整率多死因链填写率、死因链填写准确率,数据评价死因数据质量编码不准确:包括死因不明(R编码)、伤害无外部原因或其意图不明、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肿瘤未指明位置、呼衰/肝衰。一般要求低于5%。逻辑错误:合理。如肿瘤的病理诊断率必须为临床+理化,男患女病等。死因不明调查记录填写率,Part2,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出生数人口数,三大类死因构成,死亡率(粗/标化),分年龄/性别死亡水平,分地区死亡水平,十七小类死因构成,死因顺位,主要疾病死亡情况,人口数性别比总抚养比少年儿童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老少比老年系数死亡数出生数出生率,粗死亡率粗死亡率=死亡数/人口数100000/10万标化死亡率以中国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人口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准化死亡率。婴儿粗死亡率1周岁的粗死亡率。新生儿粗死亡率28天的粗死亡率。,分地区粗(标化)死亡率,分年龄组粗死亡率分性别粗(标化)死亡率,分年龄段粗死亡率6个年龄段:婴幼儿(0-4岁)、儿童(5-14岁)、青壮年(15-44岁)、中年(45-64岁)、老年(65岁),三大类死因构成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中毒,十七小类死因构成,死因顺位,注:通常循环系统疾病拆分为脑血管病和心脏病;以恶性肿瘤代替肿瘤。,主要疾病死亡情况以恶性肿瘤为例。*年*区(市)全人群恶性肿瘤死亡数*例,占总死亡的*%,高于2016年的*%,位居全人群死亡顺位第*位,粗死亡率*万,其中男性死亡数*例,死亡率*/10万,女性死亡*例,死亡率*/10万。前五位依次为*癌、*癌、*癌,粗死亡率分别为*、*、*。,图*年*区(市)分性别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半对数图),图*年*区(市)分性别各类恶性肿瘤粗死亡率,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群生存质量,不受人口年龄构成影响,可以直接比较。,期望寿命Lifeexpectancy,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yearsoflifelost,早死概率Prematuremortalityprobability,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可消除死亡者年龄构成的不同对期望寿命损失的影响。.,评价国家慢性病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Part3,Part3,期望寿命指0岁时的预期寿命,即在某一死亡水平下,已经活到X岁年龄的人们平均还有可能继续存活的年岁数。计算方法:简略寿命表。去死因期望寿命通过去除某种或某类死因对期望寿命等指标的影响程度来研究某种或某类死因对居民生命影响。计算方法:去死因寿命表。健康调整期望寿命同时考虑死亡和非致死性健康结局,表示一个人在完全健康状态下生存的平均年数。其终点是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群生存质量,不受人口年龄构成影响,可以直接比较。,期望寿命Lifeexpectancy,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yearsoflifelost,早死概率Prematuremortalityprobability,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可消除死亡者年龄构成的不同对期望寿命损失的影响。.,评价国家慢性病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Part3,潜在减寿年数(PYLL)指某年龄组人群因某病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发生在预先确定的年龄终点(70岁)之前的每一例死者所损失的寿命年数。平均减寿年数(AYLL)每个死者的平均寿命损失。AYLL=PYLL/死亡数。标化寿命损失年(SPYLL)也称校正PYLL。SPYLL=PYLL*校正系数(年龄组标准人口构成比/年龄组现时人口构成比),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群生存质量,不受人口年龄构成影响,可以直接比较。,期望寿命Lifeexpectancy,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yearsoflifelost,早死概率Prematuremortalityprobability,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可消除死亡者年龄构成的不同对期望寿命损失的影响。.,评价慢性病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Part3,早死概率将30-69周岁发生的死亡定义为“早死”。四类主要慢病:恶性肿瘤(C00-C97)、心血管疾病(I00-I99)、糖尿病(E10-E14)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J30-J98)。是概率,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