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生化-脂蛋白代谢讲稿.ppt_第1页
高级生化-脂蛋白代谢讲稿.ppt_第2页
高级生化-脂蛋白代谢讲稿.ppt_第3页
高级生化-脂蛋白代谢讲稿.ppt_第4页
高级生化-脂蛋白代谢讲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一、脂蛋白的分类和功能,1.正常血浆脂蛋白 2.异常血浆脂蛋白 3.修饰脂蛋白和脂蛋白(),二、载脂蛋白分类、功能、结构与基因,Lipoproteins-molecular mechanism of atherosclerosis,三、血浆脂蛋白代谢关键酶、脂蛋白受体及其代谢过程,1.OX-LDL和OX-HDL与动脉粥样硬化 2.Lp()与动脉粥样硬化,四、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特征:, 机制:,展望:基因表达调控、转基因动物和基因靶向治疗 技术的建立和发展,进一步阐明LP代谢与 AS发生机制,在AS的防治上取得突破。,本章主要内容,脂蛋白的分类和功能:,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的分类和功能:, 正常血浆脂蛋白, 异常血浆脂蛋白, 脂蛋白(), 修饰脂蛋白,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遗传性脂蛋白代谢障碍, 氧化LDL与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HDL与动脉粥样硬化, LP()与动脉粥样硬化,第一节 血浆脂蛋白,一、概念,(一)脂类(Lipid),脂类是脂肪(fat)及类脂(lipoid)以及它 们的许多衍生物总称,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溶于有 机溶剂,并能为机体利用的有机化合物。,脂类,储存及氧化供能,(二)血脂(Blood Lipid),即血浆脂类的简称,包括:,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 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FC), 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CE), 磷脂(phospholipid,PL), 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非极性,带有极性基团,按来源分:, 外源性:从食物中消化吸收而来。, 内源性:由体内合成释放。,(三)血浆脂蛋白(lipoproteins,Lp),是一类非均一性的含脂类的结合蛋白质,即是一类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可溶性生物大分子,是机体脂质运转和代谢的主要形式。,(四)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s,Apo),组成脂蛋白的蛋白质部分成载脂蛋白。,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功能,(一)分类:,正常血浆脂蛋白:四大类共6种,异常血浆脂蛋白,脂蛋白(),修饰脂蛋白,正常血浆脂蛋白:四大类共6种。,(1)电泳法:可分为四种,即:-脂蛋白、前- 脂蛋白、-脂蛋白 和乳糜微粒(CM)。,(2)超速离心法:也可分为四种,即:,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乳糜微粒(chylomycron,CM),HDL,HDL,HDL,HDL,LDL,LDL,LDL,LDL,VLDL,VLDL,VLDL,VLDL,CM,CM,CM,CM,1.两种分类法的对应关系:,CM,LDL,VLDL,HDL,血浆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谱,CM,VLDL,LDL:富含Ch,其中95%以上的apo为 apoB100。,HDL:富含载脂蛋白(以apoA为主) 和磷脂(PL)。,富含TG,apoB48,apoB100,中间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 density lipoprotein, IDL):,其密度位于VLDV与LDL之间,是VLDL代谢的 中间产物。,HDL,2组成:,3结构:呈球状, CM和VLDL中主要为TG LDL与HDL中主要是CE,核心:不溶于水的TG和CE,它们的亲水基团暴露在表面突入周 围水相,从而使脂蛋白颗粒能稳定 地分散在水相血浆中,外壳:一些双性分子载脂蛋白、 磷脂及胆固醇等,脂蛋白是血液中脂质运输形式,并与细胞膜受体结合被摄入细胞内进行代谢。,未酯化胆固醇,apo B100,脂蛋白(LDL)结构,异常血浆脂蛋白,-VLDL:是高Ch饮食引起的一种异常血浆Lp。,特点:,密度分布范围与正常VLDL相似,电泳速度较慢,相当于-Lp的位置。,组成:核心富含CE,主要apo为E,C较少。,HDLC:,其与HDL1是富含apoE和CE的特大颗粒。,形成的原因:缺乏血浆脂质转运蛋白。,HDL3B:是高TG血症时出现的异常Lp。,特点:颗粒小,核心脂质较正常HDL3少。,脂蛋白()-Lp():与AS密切相关。,特点:,结构与纤溶酶原极其相似,人群中差异很大(0.011g/L),正常人甚至 不易测到Lp() 存在。,组成:与LDL极其相似,核心:以CE为主,Apo:B100和(),血浆LDL与脂蛋白()的比较,修饰脂蛋白,概念:,LDL可被 Cu2+或Fe3+、巨噬细胞、血管内皮 细胞、平滑肌细胞及血小板修饰,生成酰化 LDL和氧化LDL(ox-LDL)。,氧化修饰过程由氧自由基介导,使脂蛋白结 构、组成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明显变化。,过程:,修饰Lp可通过清道夫受体被巨噬细胞吞噬, 促进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强烈的致AS作用:,ox-HDL:抗AS能力显著下降。,第二节 载脂蛋白,一、概念,组成脂蛋白蛋白质部分称载脂蛋白 (Apolipoprotein,Apo或apo),二、命名及分类,apoA、。,apoBB48、B100。,apoCC、C、C,apoEE2、E3、E4。,C0,C1,C2,三、结构,双性-螺旋(amphipathic helix)结构,四、功能,维持脂蛋白的结构:是脂蛋白必不可少的结构成分,作为脂类运输载体,并稳定脂蛋白的结构。,Apo分子中特有的双性螺旋结构是与脂质相互 作用、稳定脂蛋白结构的基础。,修饰并影响与脂蛋白代谢有关酶的活性,脂蛋白脂酶(LPL)、肝性脂酶(HL)和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CAT )是 血浆脂蛋白代谢的三个关键酶,它们的活 性受载脂蛋白的调节。,apoA可(+)LCAT, apoA可()LCAT。,apoC可(+)LPL, apoC可(-)LPL活性。 体内比值可调节LPL活性,是控制VLDL和 CM脂解的关键因素。,例如:,apoA可(+)HL,apoC,可(-)HL活性。,作为配体识别和结合各自的脂蛋白受体,参与 其代谢过程。,如:apoA、B100、E分别为HDL-R、LDL-R 和CM残粒-R识别和结合的信号与标志。 apoC抑制ApoE与受体的结合。,作为一种“程序剂”调控脂蛋白代谢,脂质在血浆中转运和代谢受载脂蛋白的调控。 载脂蛋白通过调节酶活性和受体活性而调控脂 蛋白代谢,控制脂质在血浆中转运。,五、基因结构特点,除 apoA、B 及()外,均含有三个内含子 (intron) 和四个外显子(exon)。 前三个外 显子核苷酸数量相差无几,第四个外显子核苷 酸数量不同而导致各种Apo基因长度不同。,1.共同特点:, 第1个内含子分割5-末端非翻译区与翻译区。,第2个内含子分割信号肽编码(singnal peptige) 区与功能蛋白编码区。, 第3个内含子分割原肽编码区与成熟肽编码区。,2.几个基因相接很近,定位于同一染色体的一 个位点上或附近,呈紧密连锁状态。,例如:,apoA、C、A基因位于染色体11q23,形成 一个约15kb的基因簇。,apoE、C、C基因同位于染色体19q13。,apoA-1q21-23。,apoB-2p24。,Apo()-6q26-27。,(一)ApoA族:,组成: A、A、A等。,分布:大部分分布于HDL中,是HDL 的主要Apo,由肝和小肠合成。,1.apoA,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合成障碍:由apoA基因突变引起。,结构特点:,是单一多肽链,人成熟的apoA由243个AA残 基组成,分子量28100,N-Asp、C-Gln,分子 中不含Cys和Ile。,富含双性-螺旋结构。,分子中第66121AA残基片段为LCAT激活区域。,第224242AA残基片段是磷脂结合区,对维持 两性螺旋结构及脂质结合是必需的。,apoA基因与C、A基因形成紧密的基因簇 位于第11号染色体长臂,人apoA基因含有4 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呈现多态性:有apoA1 、 apoA2和apoA0 五种,以apoA0 最常见。,生理功能:,与PL等成分一道合成新生的HDL,后者促进 肝外组织中Ch外流。,活化LCAT,使HDL表面的FC被酯化,促进 新生的HDL向成熟型转化。,以两种方式参与Ch的逆向转运,是HDL-R的配体:Tyr残基参与apoA与 HDL受体的结合。当Tyr残基被四硝基甲烷或 乙酰咪唑修饰后可抑制HDL与受体结合。,合成障碍:由apoA基因突变引起。,染色体11上基因座位重排,C基因插到相邻的A基 因外显子4内大约为第80个AA编码处,使两基因均失活,患者血浆中A和C缺乏。,染色体11上A 、 C和A基因丛缺失,血浆中三种apo同时缺乏。,apoA基因内小段插入,改变了阅读框架,翻 译过程提前终止。,这些基因异常,ApoA合成障碍,患者血浆HDL,黄色瘤和早发严重的AS,2.apoA:是HDL中第二种含量多的apo。,结构特点:,生理功能:,结构特点:,由两条多肽链77个AA残基组成,在人血浆中 以二聚体形式存在。两个单体分子通过 Cys6 以二硫键共价结合。N - 吡咯烷酮酸、C -Glu, 缺乏His、Arg及Ser,具有多态性(5种)。,其分子中第1231和第5077AA残基片段具有磷 脂结合能力,是维持两性螺旋结构分子基础。,人基因位于第1对染色体上,由1330bp组成, 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生理功能:,是肝脂酶(Hepatic triglyceride lipase,HL) 的激活剂。,抑制LCAT的活性。,3.apoA:是一种糖蛋白,分布:由小肠合成后随CM分泌入血,在体内 主要分布在三个代谢池中(d1.21的无脂蛋 白血清部分-70%以上、HDL部分-20%和CM 部分5%)。,组成:其一级结构含376个AA残基,在 N-端 有一个由20个AA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具多态 性共8种(A07)。,生理功能:参与体内胆固醇的逆向转运。,结构特点:人基因位于第11对染色体上,含3 个外显子和 2个内含子。,(二)ApoB族:是分子量最大的蛋白质。,组成:以肝源的 B100、和肠源的B48两 种形式存在。,分布:由肝和小肠粘膜细胞合成。,特点:是难溶于水的蛋白质。,1.apoB100,结构特点:,生理功能:,结构特点:,是单链糖蛋白,由4536个AA 残基组成,基因 长约43kb,位于第2号染色体,含 29外显子和 28内含子,其中25外显子最特殊,它长约7572 bp,几乎编码了B100一半AA。 分子量550KD。,分子中含有25个Cys,其中16个形成二硫键; Cys3734和4190呈游离-SH状态,可能通过二 硫键与apo()共价结合以形成LP()。,在整个分子中广泛分布多个脂质结合区。同 时具有两性亲脂-螺旋、-折叠和-转角 结构,后者具有较强的脂质亲和力,使得B100 从不在脂蛋白分子间转换。,分子的羧基末端是与LDL-R结合区域:,用单抗封闭分子中第29803780AA残基片段, 能完全阻止LDL与受体的结合。,Arg3500Glu的LDL变异体丧失受体结合功 能,导致高脂蛋白血症。,生理功能:,合成装配和分泌富含TG的VLDL。,是LDL的结构蛋白。,是LDL-R的配体,并可调节LDL从血浆中的 清除速率。,结构特点:,相当于B100 N-端的一半,分子量为275KD.,生理功能:,是组装CM所必需的apo,2.apoB48:是CM中的主要载脂蛋白,3.apoB基因缺陷,低-脂蛋白血症,家族性apoB缺陷,低-脂蛋白血症,病因:是apoB基因缺陷所致的脂代谢紊乱,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指标:纯合子患者血浆中含apoB脂蛋白 (CM、VLDL、LDL)缺乏。,表现:患者可有肠内脂肪和脂溶性Vit吸收 不良、神经损伤、视网膜色素变性 和特征性棘状细胞性贫血等症状。,家族性apoB缺陷,病因:分子异常是基因内的点突变CGGCAG, 使得apoB内ArgGln(3500位)。为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指标:apoB与受体结合力下降至正常的24%, LDL的清除受阻,血浆LDL。,(三)ApoC族:是分子量最小的一类Apo。,组成: C、C、C(按C末端AA不 同分为3个亚类)。,分布:大部分分布于HDL中,是 HDL 的主要Apo,由肝和小肠合成。,是分子最小、碱性最强的apo。成熟apoC由57 个AA残基组成,其基因位于第19号染色体,由 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全长4374bp。,apoC,结构特点:,生理功能:,apoC缺乏症:,apoC,结构特点:,由79个AA残基组成的单肽,分子量为8824。,其基因位于第19号染色体长臂1区,长度为 3347bp,有四个外显子和三个内含子。,分子中第4350AA残基片段是脂质结合部位; 第5479AA残基片段为结合和激活LPL部位。,生理功能:,作为LPL的活化剂,参与CM和VLDL的转化 过程,在TG代谢中起关键作用。,apoC缺乏症:,是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其异常基因有很多种类。,故apoC缺陷,LPL不能有效水解TG,CM和VLDL代谢(),血浆TG,胰腺炎和黄色瘤等症状。,其基因位于第11号染色体,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 含子组成,全长3133bp。由79个AA残基组成。有 抑制LPL,抑制肝apoE受体的功能。,apoC,(四)ApoE:,是人血浆中主要的apo成分之一 ,存在于LDL 以外的所有Lp中,以VLDL最丰富。参与脂蛋 白的转化和代谢过程。,结构特点,apoE是一种具有明显遗传多态性的蛋白质,人apoE由299个AA残基组成,富含Arg(10% 以上)。,两个脂质结合区,N端约145个AA残基片段,C端216299AA残基片段,LDL受体结合区域:,第126191AA残基片段,该区域的碱性AA(Arg、Lys)起重要作用,一旦被修饰,此能力即。,apoE基因位于第19号染色体,全长3597bp,含 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人群中有三种常见异构体:E2、E3、E4(由19 号染色体上一个基因位点的三个等位基因2、 3、4编码),基因长度为3600bp。其主要 区别在于一级结构不同、与其R的亲和力不同。,三种基因型:E2、E3、E4。,六种表现型:E2/2、E3/3、E4/4、E2/3、E3/4、 E2/4。,apoE的基因序列的112位和158位两种AA残基 (Arg、Cys)的交换决定了异构体的种类。,apoE基因的第4号外显子部分密码子不同是 apoE呈多态性的原因。 自然人群中,基因频率( 3 )分布最高, apo E 3/3 表型分布约70%。,生理功能,apoE能高亲和性地结合到LDL-R和CM残粒-R 上,由此介导含apoE脂蛋白细胞内吞和降解。,调节血脂:apoE等位基因对个体血脂调节可 能与各apoE异构体的受体结合活性和自身体 内代谢速率明显差异有关。,血浆apoE多态性,血浆apoE多态性,受体结合区位于 apoE 分子中段AA 140160 之间。E4的分子改变发生在结合区外,因而 受体结合能力正常,而E2型突变导致结合区 内一正电荷丢失,与受体结合能力严重下降。,与E3相比, E4使TC和LDLc升高,而E2 使其 降低,但却可使TG升高。,apoE缺陷,突变常发生在中段(112158)AA残基,apoE异常症:apoE是LDL-R的配体,其表型 不同,与LDL-R的结合能力也不同, E3 = E4 , E20。,apoE基因多态性与CHD:CHD的严重程度与 E4呈显著正相关,而与E2呈负相关。,E2纯合子(第158位AA残基突变),CM残粒或-VLDL滞留,高Ch、TG血症,高脂蛋白血症,早期AS,如家族性型高脂蛋白血症,(五)Apo(),是Lp()中特有的载脂蛋白,结构特点,基因位点:人染色体6q26-27,与纤溶酶原的基 因位点有部分重叠。,具有多态性,其结构中含有一个疏水信号序 列,37个Kringle-4拷贝,1个Kringle-5及1个 胰蛋白酶样区。,Kringle结构(三环域结构),是一种约由80个AA残基组成而富含Cys的结 构域,通过三对内部二硫键形成的三套环形 结构(丹麦环饼状结构),其第1与6、2与4、 3与5的Cys残基上,连成三对二硫键。,ApoB100,Apo()的第36个kringle4含有一个未配对Cys, 通过二硫键与apoB的C末端游离Cys共价连接。,apo()的结构与纤溶酶原(PG)有惊人的 相似,其 kringle 4 结构中有6175%AA残基与 PG分子中kringle 4相同。,Apo()与PG都具有一个蛋白酶区,在分子 中相当于PG蛋白酶的Ser被Arg代替,可使其丧 失酶的功能。 Apo()分子中缺少PG的 kringle 13结构。,生理功能,与纤溶酶原具有高度同源性,在纤溶系统多 个环节发挥作用,促进AS形成,也阻碍血管 内凝血块的溶解。,由于 kringle 结构于PG相似,推测Apo()可能 结合到象PG受体或纤维蛋白那样的大分子上,再 加上Lp()颗粒携带的胆固醇结合到血管损伤 部位,故它不仅促进AS形成,也阻碍血管内凝血 块的溶解。,第三节 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 与脂蛋白受体,一、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一)LPL:是血液中的主要脂解酶。,1.结构特点,基因定位:染色体8p22,约35kb,由10个外 显子和9个内含子组成,编码475个AA残基 的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功能区:,与糖胺聚糖结合区,与apoC的反应区,催化TG及PL的水解区,2.生理功能,水解CM和VLDL核心的TG。,参与VLDL与HDL间的Apo和PL的转换。,具有增加CM残粒结合到LDL-R上的能力, 促进CM残粒摄取。,3.调节LPL活性的因素,apoC/C比值是调节LPL活性、控制CM和 VLDL脂解速度最主要的因素。,凝血酶对LPL可产生最迅速持久的激活作用, 胞外Ca2+是必需的。,胰岛素刺激其合成、释放并激活之。,TG中脂肪酸种类可调节其活性。,4.LPL异常症:基因突变致LPL缺陷和活性,型高脂蛋白血症:LPL异常,出现高CM血症, 而血中VLDL不,常伴有胰腺炎产生。,家族性LPL缺乏病:一种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病,表现为型高脂蛋白血症,儿童期间发 病。肝素后血LPL活性(正常人10%), 而apoC正常。,活性LPL是以非共价的二聚体形式存在,二聚 体解离导致其活性丧失。,5.高LPL致AS作用的机制,LPL在脂解富含TGLp过程中产生FA和溶血 卵磷脂,可改变血管内皮屏障,增加通透性。,脂解产物脂蛋白残粒具有强烈致AS作用,在动脉壁粥样斑块中的LPL作为桥梁物质,可 形成 PG-LPL-LDL复合物,促进LDL在动脉壁 中滞留,增加LDL在动脉壁积蓄。,LPL,LPL,LPL,LPL,TG的水解产物脂肪酸可增加Ch的溶解度,加 快Ch进入血管壁的速度,促进粥样斑块形成。,(二)HTGL:与血液循环中内源性TG 代谢有关的酶。,1.结构特点,由两个N连接多聚糖链的糖蛋白,含有499个 AA残基,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5上,与分解代 谢有关的丝AA位于145位。同时具有TG脂酶 和磷脂酶活性。与LPL的基同属一组基因族。,2.HTGL与LPL的比较,与LPL相似的特点:,两者都具有水解TG活性,Ser 参与它们的活性 中心。,两者均带正电,通过静电作用与细胞表面带负 电的硫酸肝素蛋白聚糖(HSPG)相结合。在 肝素作用下释放到血液中。,两者分子中都具有两条N连接的糖链。,与LPL的显著差别,HTGL主要定位于肝脏,而LPL定位于肝外毛 细血管壁上。,HTGL的活性不依赖apoC,高盐(1mol/L)及鱼精蛋白抑制LPL活性,而 HTGL活性需高盐环境,呈现抗鱼精蛋白特性。,两者作用底物不同,LPL底物是CM和VLDL, 而HTGL则是CM残粒、IDL和HDL等一些小 颗粒的脂蛋白。,两者具有不同的免疫原性。,2.合成:在肝实质细胞内合成的。,必要条件:合成过程中酶蛋白的糖化及紧随 着的低聚糖化过程。,3.分泌:,作用部位:HTGL位于肝窦状隙内皮细胞表 面,肝素化后,HTGL释放入血。,4.生理功能:是HDL代谢的关键酶。,促进肝脏摄取CM和VLDL残粒。,参与IDL向LDL代谢转化过程。,参与肝脏选择性摄取HDL-CE过程,促进HDL2 转化为HDL3。,5.HTGL异常症:HTGL缺乏,有与型 高脂蛋白血症类似的症状。,HTGL与AS危险程度呈负相关:HTGL活性 使肝摄取HDL2-CE(胆固醇逆向转运一个组 成部分)受阻,以及致AS极强的IDL堆积, 从而促进AS形成。,(三)LCAT:血浆酶 在PL和Ch代谢中起重要作用,1.结构特点,由416个AA残基组成,可划分为几个功能区,活性中心由Ser181羟基和2个游离巯基(Cys31 和Cys184的SH)组成。LCAT在还原状态下才 具有最大活性,其活性至少需要一个游离巯基。,分子中有4个糖基化部位(Asn20、84、272、 384),含糖量25%。,二硫键区Cys50、74、313、356 分别形成二个 二硫键,以维持其活性中心结构,使 Cys31趋 近Ser181并参与活性中心。,2.合成:肝实质细胞内合成,必要条件:合成过程中酶蛋白的糖化以及维 持LCAT的还原性。LCAT属糖蛋白,糖链占 25%,是维持其活性必不可少的组分。,3.分泌:,作用部位:肝合成后释放入血,以游离或与 HDL结合的形式存在。,4.生理功能:,ApoA,LCAT,LCAT选择性底物-HDL,HDL核心是此酶 反应产物CE的储存库,并通过CETP 将 CE转 移至其它脂蛋白和细胞膜,并与其交换。,LCAT是体内胆固醇逆向转运的一个关键组分, 从而清除组织多余胆固醇而呈现抗AS特性。,5.LCAT异常症,LCAT(),apoA(),LCAT催化能力,HDL中CE,LDL中CE、TG,大量异常脂蛋白沉积于组织器官,导致早 发AS。,(四)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cholesterol ester transfer protein,又称脂质转运蛋白(LTP),1.结构特点,肝、小肠等组织合成的476个AA残基组成的 多肽。,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6上,与LCAT基因靠近。,非极性AA残基高达45%,是一种疏水性蛋白 质,易被氧化失活。,促进各脂蛋白间脂质的交换和转运。,2.生理功能:,在胆固醇逆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RCT)中有重要作用。,胆固醇逆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RCT),周围组织细胞膜多余的游离胆固醇与HDL结合 后,被LCAT酯化成胆固醇酯,移入HDL核心, 并可通过 CETP转移给VLDL、 LDL,再被肝 的LDL、VLDL 受体摄取入肝细胞,至此完成 了胆固醇从周围末梢组织经 HDL 转运到肝细 胞的过程,称之为胆固醇逆转运。,.CETP缺乏症,CETP缺陷或活性受到强烈抑制,HDL中CE,TG,VLDL及LDL,(),高HDL血症;血浆LDL(LDL中TG), 同时出现AS,可能是由于其在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的 同时,也促进 CE的聚集,在致AS 能力 极强的残粒和LDL上,使残粒和 LDL升 高而诱发AS。,高活性的LTP与AS呈正相关:,二、脂蛋白受体(LP-R),决定脂类代谢途径 参与脂类代谢 调节血浆脂蛋白水平,(一)LDL-R:apoB、E-R,1.结构特点,2.生理功能,3.LDL-R缺乏或缺陷,1.结构特点: LDL-R是一种多功能蛋白,组成:,结构:5个结构功能域。,836个AA残基,糖链,18个O-连接糖链,2个N-连接糖链,基因定位:人第19染色体,长度为45kb, 由18个外显子和17个内含子组成。,配体结合结构域:,由 N端 292个AA残基组成,共有42个 Cys 残基(均已构成二硫键),含有七个富含负电荷AA的重复序列,所形成的负电荷簇构成 LDL-R 的结合位点,与配体B100及E中正电荷的结合位点相互反应。,该受体能结合LDL、VLDL、-VLDL及VLDL 残粒,可识别含B100及E的脂蛋白。,此区域肽段,属于细胞膜外结构蛋白,起支撑作用。,由350个AA残基组成的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前体同源区,可能与受体的再循环有关。,EGF前体结构域:,此域富含羟基侧链AA,有18个丝或苏AA,构 成O-连接糖链,对LDL-R有支撑作用。,由58个AA残基组成,邻近细胞膜。,糖基结构域:,由22个疏水AA残基构成,属跨膜蛋白,对 LDL-R起抛锚作用。,此区域缺陷影响受体的细胞外分泌。,跨膜结构域:,位于胞膜的胞质侧,构成受体的C末端。,由50个AA残基组成,对LDL-R定位于被覆陷 窝有重要作用。,胞液结构域:,2.生理功能,受体亲和性:含 apoB100 的脂蛋白与LDL-R有高亲和力;而B48不是LDL-R的配体,故肝不能清除完整的CM。,LDL-R途径:结合、内吞、水解。,通过摄取 Ch 进入细胞内,用于细胞增殖及类固醇激素、胆汁酸盐的合成。,结合内吞LDL或其他含 apo B100 及 E 的脂蛋白(残粒),以提供细胞所需的胆固醇。,调节血浆LDL浓度:细胞内LDL基因表达受细 胞内Ch浓度的减量调节(down regulation)。,3.LDL-R缺乏或缺陷: 导致FH发生,属显性遗传。,受体阴性(receptor-negative):不存在可检测 到的受体。,受体缺陷(receptor-defect):受体结合功能严 重受损。,内入缺陷(internalization defect):能结合但不 能使LDL进入细胞。,LDL-R缺陷,LDL-R介导代谢途径受抑制,LDL血中蓄积,血浆Ch,诱发一系列的病理改变,患者基因型:,杂合子:仅一条染色体基因受损,功能正常LDL-R为正常人的一半。,纯合子:二条染色体基因均受损,无正常功 能LDL-R。,(二)清道夫受体,化学修饰脂蛋白受体,乙酰LDL-受体,分布于胎盘、肝、脾等单核吞噬系统,其高亲 和力配体主要是修饰脂蛋白,如ox-LDL、乙 酰-LDL等。,与LDL-R不同,LDL与该受体无竞争结合作用, 也不存在细胞内胆固醇水平的减量调节作用。 故配体与受体结合后被巨噬细胞无限制地吞噬 摄取。,清道夫受体结构:由六个区域部分组成,型:受体C末端为半胱AA。,型:受体C末端无半胱AA,但具有短肽结 构。较 型具有高亲和力结合和介导内 移修饰LDL的作用,配体谱很广。,清道夫受体富含Cys域 (SRCR),配体结合域,清道夫受体功能:, 在粥样斑块形成机制中起重要作用。,LDL被氧化为ox-LDL,可通过清道夫受体被 巨噬细胞摄取,形成泡沫细胞。,ox-LDL还能吸引单核细胞粘附于血管壁,对 内皮细胞有毒性作用,从而促进粥样斑块形成。, 巨噬细胞通过此受体清除细胞外液中的修饰 LDL,尤其是 ox - LDL,是机体的一种防御 功能。 还有清除血管过多脂质,清除病菌毒素,摄 取内毒素及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三、血浆脂蛋白代谢,(一)CM代谢,1.合成:,新生CM(小肠粘膜细胞):,TG+PL+Ch+B48+(A、A),淋巴,血,成熟CM:,新生CM+apoE、C(HDL),TG,LPL,apoC,FFA+甘油,2.降解:,CM残粒形成:,TC+apoB48、E,受体途径:,残粒所含 apoE被肝细胞表面CM 残基受体(apoE-R)识别、结合 与摄取,进入肝细胞代谢。,3关键酶: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4apoC激活LPL,5功能: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酯 的主要形式。,6障碍:高CM血症,LPL(),apoC(),受体(),A、C、ch、PL,(二)VLDL的代谢:,1.合成:,新生VLDL合成(肝细胞):,TG+PL+Ch+B100+E,血,成熟VLDL生成:,新生VLDL+apoE、C(HDL),TG,LPL,apoC,FFA+甘油,2.降解:,肝外组织利用:,TG,LPL,apoC,FFA+甘油, VLDL与HDL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apoC和apoE等在两者之间转移, 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的协助下:,VLDL,PL、Ch,HDL,CE,IDL,VLDL,VLDL,VLDL,IDL形成:TC+PL+apoB100、E,apoE介导的受体代谢途径进入肝细胞代谢,LDL生成:血液中由IDLLDL(TC+PL+apoB100),3关键酶:LPL,4apoC激活LPL,5是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6障碍:,apoE-R缺陷:IDL在血中蓄积,型高脂蛋白血症,脂肪肝:TG肝中蓄积,(三)LDL的代谢,1.合成:,血液中由VLDL转变而来,2.降解,是机体运转内源性胆固醇到全身组织的主要形式,体内内皮网状系统的吞噬细胞也可摄取LDL(多 为经过化学修饰的LDL),此途径生成的胆固醇 不具有上述调节作用。因此过量的摄取 LDL可 导致吞噬细胞空泡化。,3.几乎只含有apoB100的脂蛋白,4.LDL-R即是apoB100、E-R,分布于全身 各组织细胞,对LDL有极高的亲和力。,5.是将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转运至肝外 组织,保证组织细胞对胆固醇的需求。,6.障碍:,R即apoB100 -R(),LDL代谢(),血浆LDL,血浆Ch,高胆固醇血症,故LDLC被称为致AS因子,HMGCoA 还原酶,(四)HDL的代谢,1.合成:,新生HDL合成(肝细胞、小肠粘膜细胞),PL双层+apoA、C,园盘状,成熟HDL生成:,新生HDL+CE(HDL3HDL2),球形。,HDL中的载脂蛋白含量很多,包括apoA、apoC、 apoD和apoE等,脂类以磷脂为主。,最终被肝脏摄取而降解, 新生HDL:HDL3,作为apo供体,不断与CM 和VLDL进行apo的交换,摄取血中肝外细胞释放的 游离Ch,LCAT,CE,CETP,VLDL,密度降低,HDL2,2.降解:,成熟HDL中的CE,肝脏(RCT):,HDL(CE),CETP,VLDL和CM(CE),受体作用,肝脏,HDL(CE)随apoA介导的HDL-R途径,肝脏,(RCT),(RCT),(RCT),(RCT),(RCT),3.关键酶:LCAT(受apoA激活, A抑制);,4.功能,逆向转运胆固醇,是抗AS因子(血中 HDL2的浓度与AS呈负相关)。,apoC、E储存库,5.AS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LDLc与HDLc的比值(LDLc/HDLc),反映了机体对AS的易患性。,OH,OH,OH,OH,OH,OH,(五)脂蛋白(),1.定义:Lipoprotein(),LP(),1963年由Berg在血浆脂蛋白电泳时发现的。因 -脂蛋白部分有一种新的抗原成分,并与LDL 结合,故将此抗原成分命名为脂蛋白()。,2.组成与结构:,(TG+PL+FC+CE)+ apoB100+(),3.功能:,是AS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第四节 脂蛋白与AS,AS的动脉壁细胞内和细胞间有大量的CE 堆积,即粥样硬化斑块中堆积有大量 Ch, 斑块中胆固醇主要来自于血浆脂蛋白。,2.是动脉管壁CE大量堆积成粥样硬化斑块,使血 管壁纤维化增厚和狭窄的一种病理改变 。,AS的病理变化,1.AS主要损伤动脉内壁膜,严重累积中膜。,3.主要侵犯大、中动脉如主动脉 、冠状动脉和脑 动脉,导致某些脏器的局部组织供血不足。,影响AS的因素,致AS因素:能增加动脉壁内Ch内流和沉积的Lp,如LDL、-VLDL和ox-LDL等。,抗AS因素:能促进Ch从血管壁外运的Lp,如HDL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