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房宫赋刹那的永恒刘小枫那飘逝远去的,就是短暂的,像枯叶颤抖着坠入迷蒙的幽谷?那常往复返的,才是永恒,像金灿的太阳落下又会升起?那生生灭灭无一时暂住的无常刹那,在零落之生息眼前真的是不可把捉的红红绿绿的雾吗?如果如此,零落之生息莹莹晨露般的人生在哪里去寻得一枝花树,以寄托自己这随黎明到清晨的转换的瞬息而悄然消溶的娇躯?然而未必如此,这要看心灵中时间意向及其灵幻的想象。如焚的爱欲、超迈的灵性和如醉回忆的组合方式,从而也就是作为一个本真人的思的方式而定了。诗人布莱克诗云: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受死亡驱迫着的有限生命,如何可能在一刹那里捉住永恒?这需要哪些条件?花,不常驻,开了就会谢。花再开已不是那已开过的花,开过的不可重复,开的花就是那一朵,银河中一颗惨然自怜的孤星。刹那有如一瓣落红。但是,对人来说,刹那并不是必然出现的出神入化的瞬间。有的人一生都与刹那无缘,因为刹那只是在某一个人把身体奉献给一个如冰一般洁白透明的世界时才闪现。然而,奉献与失落自身有关:想让一片心灵颤栗的瞬间化为永恒吗,“他”为什么涌起这种艰难的奢望?因为“他”丢失了那曾使“他”的心灵莫名地颤动的微笑。丢失东西,在生活中太平常,它就是恒常的自然形式。生活不就是由数不尽的丢失、叹不完的懊悔组成的吗?何必追思那谜一般的帷幕后偶尔闪露的大眼睛。它太神秘、太短瞬,因而也太令人痴迷。然而,随伴丢失而来的是爱欲的死寂和灵性的麻木。沉沦于麻木,麻木于沉沦,多少众生在此麻木的沉沦中埋葬了青春的血肉。在寥落的心之深处,在与零落之生息不可分割的时间性生命中,零落之生息真正以血肉去把握的不是外在流逝的时间,而是内心所深切体验过的时间。体验过的内在时间是把刹那化成永恒的先验前提,使那飘逝的醉梦升华永驻的心境。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赏读: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赏读:爱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确,恰恰是害了他。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赏读:当一个人有了过失或是处于困境的时候,一句善意的话语,会使人倍觉温暖;而一句讽刺、挖苦、打击的话,哪怕是出于无心,也是对自尊心、自信心的摧毁和伤害,会使人羞愧和痛苦。微感言: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赏读: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一、作者视窗杜牧(803853),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任黄州、池州等地刺史。杜牧生在唐王朝似欲中兴而中兴梦又渐渐破灭的时代,面对内忧外患,他忧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济世安民。由于怀才不遇,他的愿望未能实现。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而称他为“杜樊川”。杜牧工诗、赋、文、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有樊川文集传世。二、写作背景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以行讽谏,此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否则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三、基础梳理1给加点的字注音缦回()囷囷焉()不霁何虹()妃嫔() 媵嫱() 剽掠()辘辘() 尽态极妍() 鼎铛玉石()珠砾() 逦迤() 锱铢()参差() 架梁之椽() 呕哑()横槛()2辨形组词 3词语解释(1)古今异义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今义: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今义:韩魏之经营古义:今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今义:(2)一词多义一爱取族之而(3)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未云何龙不霁何虹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可怜焦土族秦者秦也(2)名词作状语骊山北构而西折辇来于秦朝歌夜弦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2)动词的为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名词齐楚之精英数词的活用四海一4文言句式灭六国者六国也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多于南亩之农夫函谷举5名句默写六王毕,四海一,_,_。各抱地势,_。戍卒叫,函谷举,_,_!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6文白对译一、文本助读结构图示本文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借古讽今,警告唐朝统治者勿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二、小组合作1杜牧写这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答:【考点链接】赋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借对景物的描写来寄托讽喻之意,往往会于结尾处生发议论。铺采文,指赋的形貌,就是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赋非常讲究声律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严谨、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2第三、四两段议论分别侧重哪一方面?两段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两段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写法不同?第三段是怎样紧承上两段的?句法和表现手法有何异同?答:三、师生探究你如何理解“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这句话?答:一、文本审美(1)想象、比喻与夸张阿房宫毁于战火,其形制如何,早已无人能够说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也不很详细。这给写“阿房宫”造成了困难,也给作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可以说,杜牧在这篇赋中艺术地再现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檐的工笔细刻,还是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是出自想象。这些奇特的想象不但不给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让人沿着他开辟的路径走下去,在头脑中活现这座宫殿当年的盛况。这种效果的取得,和本文运用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有直接关系。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出于想象,既是比喻,也是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2)描写、铺排与议论从整体结构来看,本文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写中铺排的例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铺排的例子,如结尾一段的正反述说。这固然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值得称道的是杜牧没有像编类书一样堆砌相同词语,写得繁缛冗杂,而是恰到好处。(3)骈句散行,错落有致本文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大量使用单句散行,增强表现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六个四字句后,接以“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个散行的长句。这样,句子骈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有表现力。二、写法迁移我来练笔六国论在论证“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时,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分论点正反对比进行论证。请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以“面对挫折”为话题写一段话。答:提醒:完成作业自测自评答案精析自主积累三、基础梳理1mnqnjpnyn qinpiolynchnll yzcn chunujin2 3(1)古义:各种建筑都与中心建筑钩连,相邻的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今义: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古义:天气冷暖;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古义:经营的东西;今义:经手管理。古义:可惜;今义:使人怜悯。(2)(3)名词的活用:(1)出现云出现龙出现彩虹看作铁锅看作石头看作土块看作石子成为焦土灭族(2)向北向西乘辇车在早上在晚上动词的活用:(1)收藏的东西(2)为悲哀形容词的活用:精品数词的活用:统一4判断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5蜀山兀阿房出钩心斗角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合作探究二、小组合作1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作铺垫。六国何以会灭?赋中说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可见,六国灭亡,是不能爱民的结果。从何看出六国之不爱民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秦之珍宝(财富之代称),来自六国;六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满足奢华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锱铢不留。“六国”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由此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开头12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2第三段侧重于揭示秦始皇的荒淫、奢靡和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导致农民起义、阿房宫毁灭;第四段侧重于揭示秦与六国自取灭亡的教训,讽谏“后人”要引以为鉴。后一段是对前一段的拓展、推论。第三段的表现手法是夹叙夹议,重点仍在铺叙,但以议论为框架、脉络;第四段则纯为演绎、推断。两段之间,前一段是后一段的铺垫,不采用铺陈的方法淋漓尽致地揭露就缺乏力量;后一段,道理已明,再写就成赘疣,话说得越精要,越能引人思索、慨叹。第三段用“嗟乎”紧承上两段的铺叙,转入对秦亡教训的议论,并领起后文一叹再叹的笔调。这一段,同前两段一样,也运用了骈文的四言句法,采用了铺陈、夸张、排比的手法,但散文的笔法更多,散文的气脉更足,“文赋”的特点更为鲜明。三、师生探究本句从最普通的民心人性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进行了有力的抨击。“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两句,“秦”“人”并提,说明并无高低贵贱的区别。接着以“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愤慨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用“嗟乎”表感叹开头,继以“奈何”诘问相承接,揭露和控诉了“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投标报价决策
- 木制品幼儿园课程
- 《投资学》(第十一章)
- 金融制度的变迁
-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企业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省许昌鄢陵县联考2025年初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儿童文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渤海大学《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德州陵城区五校联考2025年初三六校第二次联考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北京市顺义区名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初级会计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5套)
- 2025年学校食堂防火应急演练工作实施方案
- 2025届广东省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讲评课件
- 山东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校际联考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京剧头饰美术课件
- 数据库应用技术-第三次形考作业(第10章~第11章)-国开-参考资料
- 垃圾分类我宣讲(课件)三年级下册劳动人民版
- 重庆市2025届高三3月适应性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 T-CECS 10390-2024 建筑幕墙用背栓
- 国旗下讲话第三周校长讲话稿:以习惯铸舟楫 以品格扬云帆-让成长在坚守中绽放华章
- 三门峡水库实习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